重生小地主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弱颜
重生小地主 第九百六十六章 以退为进
“哦、对,看我,差一点给忙忘了。”张氏看了一眼连蔓儿,想起昨晚上一家人说的话,也就会意,一面就吩咐多福,“多福啊,你再上前头去一趟,悄悄地跟大爷说,要是看着这人还诚,不是那虚浮的人,就再多助他几个钱,让他另娶一房媳妇。……再生个孩子好传香火。这是积德的事。”
多福答应了一声,就出去了。
“四婶真是菩萨心肠,”罗小燕在旁看着,眼神就亮了亮,一面陪笑说道,“这杨家俺也知道。照说,四婶也不认得他家,以前也没有过来往。”
“不单给平了祸事,还给发送媳妇的钱。现在,还给钱让他能再娶了媳妇。这都比他亲爹娘的恩情都重了。”
“两姓旁人的,啥亲戚都不是。四婶就发善心,这么周济他。那要是亲戚,那就更别说了。别的……”
“二嫂子,可别这么说。”连蔓儿一边笑着,一边拦住了罗小燕的话头,“不过就是给几个钱帮忙,可不敢就比人家爹娘的养育恩情。”
“是这个话。爹娘的恩情,那是没得比的。像这个人,他爹娘没给他娶上媳妇,家里穷,那也是没办法。”张氏也说道,“我们能帮的,也就有限。”
“在四婶和蔓儿妹子这,这是不是啥大事。在他那,那就是天恩。四婶这么做,是行善积德,他也知道感激。”罗小燕就道。
“我们虽然是帮了他,倒也不图他感激。”连蔓儿就道,“出手帮他,先得看他这个人是不是诚。要是好高骛远的,不能踏实过日子那样的,我们先就懒得帮他了。不是有句俗话,叫做救急不救穷。”
“是这个理。”张氏接着也说道,“这个人,他自己知道自家的根底,只要娶个年岁相当的媳妇能料理家务,传宗接代,别的都不讲究。这个我们能帮得。可要是他骨头轻,有了点钱,就想要娶那年轻漂亮的大姑娘,或是刚能吃饱,就要顿顿大鱼大肉,这就是不成事的人。我们帮了他,也没用,还不如一开始就不帮他。”
“娘,这是不是我姥跟咱说过的,量体裁衣的道理?”连蔓儿就故意问张氏道。
“对,是量体裁衣。”张氏就点头。
“二嫂听过这句话没有?”连蔓儿就又问罗小燕。
罗小燕这个时候已经意识到了一些什么,只顾心里嘀咕,就没有立刻答连蔓儿的问话。
“二郎媳妇,你年纪也不大,经的事还是少。我年纪比你大,也算是你的长辈。这量体裁衣,居家过日子啥的,不管是啥样的人家,都得明白这个道理,这日子才能过的舒心,不招灾惹祸。”张氏就又看着罗小燕道,“你自小就能够儿,挑着一家的担子,这个道理你肯定懂。你爹娘也肯定教过你。”
“是,俺爹娘也说过,这个道理,俺懂。”罗小燕回过神来,忙应声道,脸上的神色就又有些惴惴不安。
张氏和连蔓儿见罗小燕已经将这些话听进了心里,就不再多说。
“你兄弟那头亲事,你们有啥打算?”张氏就又问罗小燕道。
“有啥打算……,”罗小燕听见张氏这么问,两只手紧紧地攥着,显示心里颇为纠结,“得看人家那头……”
“二郎媳妇,咱们是实在的亲戚,有些话我才说。”张氏就道,“昨天你说了那姑娘家,我听着也是个普通的人家。这普通的人家,能有个正当挣钱的事由,那都是巴不得的事,没听说谁还挑挑拣拣的。”
“是不是人家家里门槛高?”张氏就问罗小燕。
“不是门槛高,也是一般人家。”罗小燕就道。
“哦,”张氏就哦了一声,接着就将昨天从吴王氏那里打听到了关于王雪梅的家事和性情等,又跟罗小燕说了说。“我听了她从前议论过亲事的那几户人家,不说城里那几户,就说咱这左近老金家,这都是啥样的人家!我这就捏了一把汗。”
罗小燕听张氏说话,头一直半垂着,也没言声。
连蔓儿在旁边打量罗小燕的神色,心里就有些明白了。张氏说的这些事情,罗小燕并不是第一次听到。也就是说,罗小燕、罗家是知道那王雪梅家的内情的,可还是很乐意定下这样的亲事来。
这就有些颇值得玩味了,连蔓儿心想。
“四婶说的这些,俺、俺还头一次听说。等俺回去,还真得再好好打听打听。”等张氏说完了,罗小燕才抬起头来,说道。
“二嫂子,我娘也是道听途说的,你不用太放在心上。”连蔓儿就笑道,“我娘也是关心,这要是别人家,别说就听说这样一般的事,就是再有什么大事,我娘都不会说。说一千、道一万,都赶不上人家自己乐意,对不对。”
“这个事,我是不大懂。反正这也没外人,就咱自家几口人,我才敢说。给说这门亲事的,是二嫂的姨,那是信得过的人,说的话肯定没错。二嫂你只信她的就行。”
“俺……”罗小燕张了张嘴。
“要我往常听你们说话,二嫂子要定兄弟媳妇,别的都在其次,能持家是最重要的,对吧?”连蔓儿并不等罗小燕说话,就又说道。
“是这个话,别看我们蔓儿年纪不大,还是个姑娘家,这个也听明白了。”张氏就道,“二郎媳妇,你的兄弟媳妇,往后要照顾你爹娘,还有你妹子,第一个就要能干、能持家的对不?总不能,你一辈子都在罗家,给罗家当一辈子的家吧?”
“那、那哪能!”罗小燕就道。
“这就对了。咱们不是外人,我有啥说啥,你也别不乐意听。回去你再想想,我说的是不是正理。……就算你乐意一辈子在罗家当家,就算二郎也乐意一直这么着,那你的兄弟媳妇乐意不?你现在没有兄弟媳妇,你说兄弟妹子还小,爹娘身子骨不好,这都有情可原。可你兄弟娶了媳妇之后那,你让大家伙咋看、咋说?”张氏就道。
“你心里惦记娘家,才该多想想。你这个兄弟媳妇可是个关键,是不是模样、家庭啥都不用管,第一得要能干、踏实、能持家的?”
“要不然,你爹娘,还有你妹子今后咋办?你兄弟比你小,经的还没你多,你做大姐的,就该教导他,不是啥事都依着他,最后害了他,害了你们一家。”张氏最后又道。
昨天晚上连蔓儿一家人商量,依着连蔓儿的本意,罗小鹰的亲事和她们有什么相干,娶个不好的回去,遭罪的是罗小鹰自家人。
然而,还有个罗小燕。罗小燕是不会看着罗家人遭罪的。如果罗小鹰娶的不好,罗家不好过,最后还是会影响到二郎。甚至,罗小燕会将那部分压力和不幸,转嫁到二郎的身上去。
要帮二郎,就不能不管罗小鹰的事。
当然,要怎么管,得是她们做主,而不是罗小燕要什么,就给她什么。
“……当然了,这些事,最后还是你们一家自己拿主意。我做长辈的,看到了,知道了,不能不告诉你。你感激我也好,背地里怨我也好,也都由得你了。”张氏见罗小燕半天没说话,就又说道。
“四婶,俺不是不知道好歹的人,你是好心,俺知道。”罗小燕就说道。
“那我是再听你的信儿,还是你现在就拿出个章程来?”张氏又问。
罗小燕又犹豫了,似乎是没想好要说什么。
“昨天你跟我说的话,没说完,你就走了。晚上你四叔跟我说了,二郎已经跟他说明白了。”张氏见罗小燕这样,索性就将一家人商量的结果说了出来,“我们商量了商量,你提的事,我们可以答应。”
罗小燕喜出望外,看着张氏,眼睛都睁大了。昨天张氏那样敲打过她,今天又说了这样的一番道理,她本来还想,她所求的事情是绝不可能了。而且,她还在担心,连守信、张氏一家从今开始,就要厌恶了她和她那一家。
现在,张氏竟然说要答应她提的要求,怎么能不让她又惊又喜。
不过,一开始是又惊又喜,略微平静一些,剩下的惊更多,喜悦就没那么多了。
“四婶,你老是说……”罗小燕试探着问。
“我们可以给你兄弟找个离家近便些,更体面的事由,只要他能干的好。”张氏就道,“你们这门亲事也尽管做。不过,从今开始,你就要从罗家搬出来。”张氏就道。
“二嫂,这并不是我爹娘要勉强你怎样,你还记得当初你跟我二郎哥定亲的时候,你自己说的话吗?”连蔓儿就道。
当初罗小燕说的,要给罗小鹰娶了媳妇,她就回连家,做一个媳妇的本分。
“俺记得,俺没忘。俺不是那说话不算数的人。”罗小燕就道。
“我们都信。二嫂子这一点上,堪称不让男子汉大丈夫,一言出口驷马难追。”连蔓儿点了点头。
…
稍晚将有二更,求粉红。
弱颜完本种田文推荐:
书名:《重生之花好月圆》(正文加番外完本)(下面有直通车,点击可以直达)
简介:穿越为被冤枉失贞的弃妇,怀揣小包子,携手经济适用男的甜蜜生活。rs
重生小地主 第九百六十七章 劝诫
加更,求粉红。
…
说话算数,能够说到做到,这是罗小燕的优点,一般女人身上颇为少见。所以,连蔓儿才和家人决定了,这样和她谈一谈。
“你兄弟娶了心满意足的媳妇,你爹娘妹子那里也都如意。你兄弟另外换了事由,那姑娘也如意了。一家子都欢喜,你也就没啥可记挂的了。从今往后,就一心跟二郎过日子。咱庄户人家媳妇都咋守的本分,你也要守。”
“再一点,你也该给二郎生养了。这几年,你是啥心思,我们也猜得出来。二郎恩厚,看重你,可他也不傻,你不能总这么欺负他。等他心凉了,你有啥好处。再说,他答应,我们做叔婶的也不答应! 这乡里乡亲,大家伙也都长着眼睛,做人,不能太亏心了。”
说到这里,张氏不由得加重了语气。要罗小燕跟二郎生孩子的这个要求,是昨天晚上一家人商量的时候,连守信特别着重指出来的。
罗小燕听见张氏说出这样的话来,又是这样的神态语气,她自己心虚,赶忙就下了炕,顺着炕沿边就跪了下来。
“四婶,俺……”
“你啥也别说了,往后,我们只看你咋做就是了。”张氏就道,这个时候,她也不想听罗小燕的辩解或者苦衷。
“别跪着了,赶紧起来,地下凉。”张氏就让罗小燕起来,“二郎媳妇,你看我说的这个,还行的通吧?”
“四婶,”罗小燕没有立刻就起来,依旧跪在那里,“俺、俺真没别的心思。俺要是有啥别的坏心思,就让俺天打雷劈。俺、俺就是……放不下……。”
罗小燕说到这,似乎也动了感情,就低声地啜泣了起来。张氏和连蔓儿都明白,罗小燕这是辩白她一直没跟二郎生养这件事。罗小燕并没有否认,是她耍了手段。只是表白说,她并没有坏心思,不过是放不下她那一家。
“你呀,我就没见着过像你这样的。你们家原来啥样,那招弟不一样生下来,也养活了吗?现在就差一个孩子那口饭食?这十里八村,日子过的不如你们家的那也有的是,人家就不养活孩子,就得绝后了?”张氏对于罗小燕不肯跟二郎生孩子这件事,也是看不惯的。
“四婶,俺、俺……”罗小燕想要再说些什么辩解,可想了想,这件事张氏都挑明了说了,她也真没什么好辩解的,再多说,只怕张氏更不待见她了。
二妞妞坐在炕上吃果子,看见罗小燕又跪又哭的,拿在手里的果子,就不再往嘴里送。
“娘、娘咋啦?”二妞妞一边问,一边爬到炕沿,看着罗小燕,又看张氏和连蔓儿。二妞妞看着罗小燕的目光有焦急和关切。
小孩子不会作假,二妞妞的心想着罗小燕。毕竟是从那么小给带大的,只要没有告诉二妞妞,二妞妞这辈子也就当罗小燕是她的亲娘。
张氏就抱过二妞妞来,看着二妞妞,张氏本来就不算硬的心肠就更软了。
“得了,你起来吧。过去的,那就都过去了。”张氏就又向罗小燕道。
“二嫂子,快起来。你看二妞妞都心疼了。你别吓坏孩子。”连蔓儿在旁也笑着道。
罗小燕这才慢慢地站起身,靠着炕沿,不敢就坐下。
二妞妞就凑了过去,伸手抓罗小燕的手,似乎是在安慰罗小燕。
“站着干啥,坐吧。”张氏就叹了口气,“人心啊,都是肉长的。你看二郎和二妞妞对你,你的心肠就……哎……”
“二嫂,我娘把话都说透了,要咋办,二嫂也给我们个准信儿。”连蔓儿就道。她们一家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忙,实在没有太多的时间跟罗小燕这耗着。
“四婶,这个事,能不能容俺回去商量商量?”罗小燕就道。
罗小燕很宝贝她的兄弟罗小鹰,对于罗小鹰提出的要求,她总是尽量满足。这次是罗小鹰看中了王雪梅,罗小燕就想不管怎样,都要让兄弟如意。
罗家的老爹、老娘也宝贝儿子,儿子不喜欢“五大三粗”的庄户姑娘,他们也就认为自家儿子般配王雪梅那样的。
然而,刚才张氏说的那些个道理,罗小燕也都听进了耳朵里。她虽然想要自家兄弟满意,也不得不考虑考虑以后她娘家怎么持家,怎么过日子。因此,对于这头亲事,她已经犹豫了。
但是,疼爱兄弟、顾及爹娘的心思,也让她不能够立刻就做主否定了这头亲事。
“四婶,你老的话,俺都听在心里头了。俺知道,那都是好话,不是真心对俺们好的,不能这么跟俺掏心掏肺地说。俺回去,俺劝劝俺兄弟。俺尽快给四婶回话。”罗小燕就又道。
“行,这到底是你母亲家自己的事,我也就说到这了。”张氏就道,“不管这亲事成不成,你跟二郎生孩子这事,都不影响。你知道不?”
“四婶,俺知道。俺肯定不的了……”罗小燕说的有些含糊,不过却也是明确地答应了张氏的要求。
“那就好。”张氏点头。
罗小燕就起身告辞。
“你家去还有事,那我就不多留你了。家里的,都给我带好吧。”张氏就道,“下回来,把招弟也带来。”
“哎。”罗小燕忙答应。
连蔓儿这边就叫小丫头进来,将二妞妞喜欢吃的点心和果子装了一匣子,又拿了两块鲜艳的尺头包起来,让罗小燕拿回去“给二妞妞和招弟做件新衣裳”。罗小燕忙就道谢,一手抱起了二妞妞,一边拎着东西告辞走了。
看着罗小燕带二妞妞走了,张氏就叹了口气。
“蔓儿,你看她这样,回去商量了,会是个啥结果?”张氏转过头来,对连蔓儿问道。
“十有八、九,这婚事是没戏了。”连蔓儿又道。
这么明白跟罗小燕说了,罗小燕还有罗家一家,都得好好琢磨琢磨,琢磨明白了,他们就得面对现实,踏实下来,做出符合实际的决定。
“一家又都不是傻子,那姑娘啥样,他们也知道不是?就算给她兄弟找个更好的事由,离家也近,他们也能明白,媳妇不能持家,啥都白搭。他们也得过日子不是。不能再靠我二郎哥两口子,全靠他们自己,他们再稀罕那样的姑娘,也不会娶进门的。”连蔓儿就道。
“年轻人,总有个妄想。做老人的这个时候,就得把稳些。”张氏就道,“罗家那老两口子,说实在的,也不是啥过日子的人。这些年啊,他们就是多亏了有那么个大闺女。”
娘儿两个说着话,连守信和五郎就从前院走了过来。
“跟她说的咋样?”连守信进屋,就问张氏道。
“都说透彻了,她说要回去一家子好好商量商量。”张氏就道,“蔓儿说,看那意思,估计一家人商量了,都能实际点。”
“那就好,要不,二郎这辈子都得给他们扛长活,就没个头。”连守信就点了点头,说道。
“我刚才让丫头去前头传话,让多给那杨家俩钱……”张氏就又问五郎道。
“多福跟我说了。”五郎就道,“我已经又给了他两吊钱,让他找媒人另说个媳妇。告诉他不够了,再来拿。等他说定了,咱再送两个尺头给他。”
“这样好,帮人帮到底。”张氏就道。
连守信和五郎就起身,说要去看盖房子。昨天一家人过去看的时候,工人们都在歇晌,连蔓儿也想瞧瞧大家伙干活,就也起身,穿了大衣裳。
“多带俩人跟着,去看看就回来。”张氏就嘱咐连蔓儿道。
连蔓儿答应了,带了吉祥、如意并两个小丫头,跟着连守信和五郎就往东跨院来。如今,在东跨院干活的人最多。
如今大都是精细的活计,因此这院子里很安静。连守信和五郎直接走到跟前,跟连守礼等干活的人说话。连蔓儿穿过月亮门,就在廊上站定了,远远地瞧人干活。
就见屋子里,两个少年抬了东西出来。那两个少年见了连守信和五郎,就忙将东西放下,行礼。
连蔓儿看的清楚,那两个少年,左边的正是六郎,右边的头上戴着帽子,却是小和尚元坛。
六郎在这帮工连蔓儿并不意外,可小坛子也在,这却是她没想到的。小坛子说是和尚,却常在村里行走。谁家有事,他都肯帮忙。但毕竟是和尚,这样帮工的事情,却是不常做的。
六郎和小坛子跟连守信和五郎说完了话,抬头也看见了连蔓儿。
两个人似乎商量了两句,就都走过来,跟连蔓儿见礼打招呼,两人都是直呼连蔓儿的名字“蔓儿”。
自从来了这里,依附连蔓儿家生活,饮食和穿戴都有人帮她打理,六郎明显出息了。穿的极利落,一身袄裤都浆洗的干干净净,也没补丁。小坛子一身全都是赵氏和连叶儿的针线,也极利落。
连蔓儿忙福了一福。
六郎和元坛见连蔓儿行礼,就都笑,摸着脑袋,看着连蔓儿。两个都不是善言谈的人,知道看见连蔓儿要过来打招呼,是出自一片赤诚。看见连蔓儿,两人都觉得欢喜、亲近。
…
送上加更,求粉红。rs
重生小地主 第九百六十八章 成长
连蔓儿看见六郎和小坛子,也很高兴。这两个人,按照世俗的眼光去看,都不是聪明人。正因为如此,他们也就没有所谓“聪明人”那些讨人厌的地方。这两个人,要是说什么,做什么,那都是发自内心的。这样的人,其实是天生天养,最蒙苍天厚爱的那么一类人。人们常说的傻人有傻福,指的就是这样的人。连蔓儿见他们主动过来打招呼,而且都是一脸憨笑的样子,就觉得因为某些事情,让她略有些阴郁的内心里,又完全的光亮和温暖的起来。从小一起长大的情分,在他们这,完全没有变质。“……一会你上我们后院来,你四婶念叨着要见你。”连蔓儿先就对六郎说道,“我看你这身量又长了。我们给你做了新棉衣,你去试试,看合适不。”六郎就憨笑着答应。“……给四叔和四郎哥都磕头了,没敢上后院去……”后院是内宅,不像前院那么进出方便。别看六郎看见连蔓儿了,知道过来见礼。他却不知道可以让人通报,去见见张氏。“小坛子,你怎么也来帮工了?你师父答应吗?”连蔓儿就又对元坛说道。“……庙里的活干完了,师父也不大管俺。俺这也不是成本大套地来帮工,就是有空就过来,有啥活干点啥活。”元坛就道。这边正说着话,连蔓儿就看见连守礼的身影出现在房门口,往这边张望了一眼。“我三伯是不是找你俩干活啊?”连蔓儿就问道。六郎和元坛都扭头,看见了连守礼,然后才又扭回头来,冲连蔓儿点头。他俩现在都在给连守礼那一众木匠打下手。“蔓儿,那俺俩干活去了。”六郎和元坛就说道。“行啊。去吧,小心点。”连蔓儿就道,又嘱咐小坛子,“你晌午别走,在这吃饭,我让厨房里另准备素菜给你。”六郎和元坛继续去干活,连蔓儿又瞧了一会,也就转身回来。张氏的屋里,赵氏和连叶儿已经来了一会,正跟张氏说着闲话。“我刚看见六郎和小坛子了。”连蔓儿和赵氏、连叶儿见礼毕,就坐了,笑着说道。“两人都出息了不少。”“六郎这两年在你们这边,有人照看着,还有人教、有人管,那可真是比过去强了百倍。”赵氏就说道。“嗯,是出息不老少。”连叶儿也笑着道。“不像过去就惦着吃,邋里邋遢的。现在,见着人也会说句话啥的,自己也会收拾自己个了。”“六郎那孩子,就是脑子比一般孩子慢点。心眼正经挺好,人也踏实。不像他爹娘。”张氏就道。“二当家的几个孩子,实际都不错。就是一个四郎……”赵氏就道,她脱口而出四郎。然后就戛然而止。张氏也没有接话,只是叹气。四郎失踪的开始一段时间,连守信还曾各处派人寻找过一回,却没有任何的音讯,后来也就作罢。这几年四郎已经成了所有连家人的忌讳。没人愿意提起他。赵氏今天是一时说走了嘴。“小坛子跟我三伯学木匠那?”连蔓儿就笑着岔开了话题。“没有。他一个和尚,学啥啊。”连叶儿就道。“叶儿他爹可没少夸那孩子。”赵氏就道。“可惜做了和尚,不然好好学,用不了几年,那也是个成木匠。”“那孩子是不错,这两年没少帮你们干活。”张氏就道,“这边有事,他也没少来帮手。别看是个和尚,在村里人缘可好。”“他没少帮叶儿家,我三伯娘待他也待的好。我刚看见他,那一身的针线,都是我三伯娘和叶儿的。”连蔓儿就道。“人家孩子实心实意给出力。我们有啥,也就给做两双鞋、两件衣裳,帮着缝缝补补。”赵氏就道。“你们这也是缘法。我看他虽然是村里谁家有事他都帮忙,对你们家又是特殊的好。”张氏就道。“那孩子是好。”赵氏就道。赵氏很喜欢小坛子,张氏这几年在旁边看着,除了对连叶儿,赵氏就属对小坛子最上心了。小坛子也和他一家亲近。所以,张氏才说这个是缘法。赵氏和连叶儿说了一会话,就都站起身告辞。“快到晌午了,一会一起吃饭吧。”连蔓儿就留两个人吃饭。“你还不知道。”张氏就笑,“人家娘儿俩要去吃丸子。”“咦,”这却出乎连蔓儿的意料,她又看了赵氏和连叶儿一眼,“怪不得今天穿这么新。是哪家,我咋没听说。”“不是咱们村的,”连叶儿就告诉连蔓儿道,“是小刘庄一户人家,我爹做木匠认识的,有了来往。今天那家老太太六十六,我们一家都去。”辽东府的习俗,家里有老人到了六十六、八十,这是大喜事,必定要大操办,好好的庆贺一番,亲戚朋友都会来送礼祝贺。“这是好事。”连蔓儿也笑了,连守礼这两年也结交了新朋友,连叶儿一家有了他们自己的来往、交际圈子,连蔓儿当然替他们高兴。“那我就不留你们了,咱们改天吧。”送了赵氏和连叶儿出去,吴家兴和连枝儿带着大宝来了。在昨天晚上的宴席上,吴玉贵和吴王氏已经跟连守信、张氏说了,今天晌午,在吴家准备宴席,请连蔓儿一家、张青山一家还有陆家一家都过去吃饭、聚一聚。之所以会将宴席安排在这个晌午,是因为下晌,张青山和张庆年就要回烧锅屯了。本来,这爷俩是打算今天早上吃了早饭就走了,是吴玉贵和吴家兴两个拼命将两人给留下来的。吴家兴和连枝儿过来,是请大家赶紧过去,说是酒席都已经准备好了。虽是昨天说好了,两个人这时候亲自再来请一次,是越发显得郑重的意思。“都说好了,我们一会收拾收拾就过去,还用你们俩又来这一趟干啥?”张氏就对吴家兴和连枝儿道,“这大冷的天,又带大宝来。把孩子冻着咋办?”张氏看见大宝来了,一面心里高兴,一面又心疼外孙,生怕他受了一丁点的委屈。“娘,我们坐车来的,不敢冻着大宝。”吴家兴就陪笑道。“娘,我也不想带他来。可没办法,他现在可机灵了,知道我们要上这来,他就看着我,我不带他来,他就咧嘴要哭。”连枝儿也笑道。“这孩子。”张氏也笑了。她自己生养过几个孩子,对于小孩子的脾气自然都了解。“你姥和你大舅妈都在镇上那……”张氏一边收拾,一边又对连枝儿道。“大宝他爷、奶过去了,那离的近,估计比咱还到的早。”连枝儿就道。“那咱也快点收拾。”张氏就对连蔓儿摆摆手,让她也快回西屋去换了大衣裳。一家人很快就都收拾齐整了,到外面坐了马车,就往镇上来。吴家这顿宴席,自然也非常的丰盛。吃过饭,大家又在一起喝茶、闲聊,直到未正时分,还是考虑到张青山和张庆年要赶车回烧锅屯,大家才起身,又都往三十里营子来,都在前院厅堂坐了。连蔓儿和张氏早将给张青山带回家的礼物准备好了,都让人装上车去。张青山和张庆年又喝了一杯茶,这才起身告辞。“要不,还是派一辆车,另外打发个人替你们赶车。”一边往外送张青山和张庆年,连守信一边说道。“早说了,不用。”张青山就摆手,“今天晌午,我们爷俩都没多喝。不用那么麻麻烦烦的,这条路,俺们爷俩闭着眼睛,啥也不干,那骡子自己个就能走回去。”张青山也有些执拗的性子,轻易不肯坐连蔓儿家的车。他更愿意赶着自家的骡车,说是自由自在。连守信见张青山坚持,又听他说的也是实情,也就不好再勉强。送走了张青山和张庆年爷俩个,大家这才各自散了。张氏、李氏和连蔓儿会了后院,稍后,连守信、五郎和小七也都到张氏屋里来,一家人坐了说话。“要不,咱现在就去看他奶。”连守信看了看时辰,就跟张氏和几个孩子商量道。“行。”张氏就点头。“那先让人去看看,老太太歇晌起来了没有吧。”连蔓儿就道,“要是没起来,咱去了,又该不高兴了。咱还都没啥,我娘是不是也得去?我娘要是去,老太太该多心,说我娘故意折腾她。”周氏现在是不大当面给张氏脸色看了,但是背地里,还总说些不入耳,歪派人的话。不管张氏怎么做,在周氏眼里,张氏始终是她的对头,怎么做都不讨好。李氏在炕上坐着,闻言就看张氏,张氏则是看向连守信。连守信苦笑。“肯定的。”连守信就道,他也不解释,也不知道他肯定的是啥。“我也是打算先让人过去看看,然后咱们再去。”连蔓儿微微一笑,也不说破,径自打发人去村里打探消息。〖书网∷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www.〗rt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