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地主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弱颜
“证据确凿,他们进了衙门,是跑不了的。”连蔓儿就道。
小七和沈九亲眼看见连蔓儿无碍,就在屋里坐不住,两个人要往衙门去,说要去瞧瞧审问的怎么样了。张氏和连蔓儿都拦不住,只好又另安排了人跟着这两个。
等到傍晚时分,连守信、五郎、小七和沈九一起回来了。大家都在张氏的房中坐了,就说起衙门讯问的情形。
果然正如连蔓儿所料,闫道婆与钱玉婵母女相互推诿,狗咬狗,在衙门上吵的十分的热闹。
“……都想给自己脱罪,结果把所有的事都攀咬出来了。几下证据确凿,最后她们都没话说了。如今,都已经戴了大枷,关进死囚牢里了。”五郎告诉连蔓儿道。
不仅是直接动手的闫道婆,背后指使的钱玉婵和钱太太,还有那位钱大人也都一同被打入了死牢。钱玉婵和钱太太能调动出这么大一笔钱,和那么多的人手,作为一家之主的钱大人不可能不知情,也就作为主使,跟钱玉婵、钱太太同罪。
至于钱家,也被衙门派人查抄了。
“……还查出他任上的一些私弊,也一同治罪,明天就向刑部上报行文……”
钱玉婵的父亲毕竟是朝廷命官,要核定他的罪,必然经由刑部裁定。
“三哥还写了信,打发人去京城的路上迎我六哥。”沈九就道。
沈六在回辽东的路上,接到了沈三爷的书信,星夜兼程,比计划提前了两天赶回了府城。
…
楠竹回来袅……
求粉红、正版订阅支持。
感谢送了两块和氏璧的文武369童鞋,么么哒。rs
重生小地主 第九百九十七章 情深意重
沈六是在一个雪夜进城的,他并没有通知任何人,包括沈三爷。◎文學館r/>这场雪是傍晚的时候就开始下的,雪花纷纷扬扬,连蔓儿在离开张氏的屋子的时候,连守信还在感叹这场雪下的好,瑞雪兆丰年。连蔓儿当时并没有说什么,回到自己的屋子,坐在临窗的炕上向外张望,她忽然想到了沈六。府城这里下着这样大的雪,不知道其他的地方是怎样的。沈六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在回府城的路上。不知道,沈六那里有没有下雪。临睡的时候,连蔓儿还在心里想着这件事。寒冬行路本来就苦,她希望沈六一路平顺,不要有什么风雪。这场雪,即便是下的时间长一些,明天也差不多就该停了。连蔓儿躺在被窝里,暗暗地计算着,等沈六回来的时候,积雪也差不多能清扫干净了。怀着这样的念头,连蔓儿沉入了梦乡。半夜,睡的正香的连蔓儿是被张氏叫醒的。连蔓儿迷迷糊糊地睁开眼,就见屋里已经亮起了灯烛,张氏穿戴的整整齐齐地站在她炕前。连蔓儿就吓了一跳。“娘,出啥事了?”连蔓儿的第一个念头,是家里出了事。这也怪不得她会这么想。自从在三十里营子一家人搬进了新宅院,她就有了自己的房间。之后,身边又有了丫头伺候。晚间,一家人都是各自睡下,张氏极少到她的房间里来。即便是有什么事情,也都有外面屋里值夜的丫头在,根本就用不着张氏。张氏半夜到她的屋里来。叫醒她,肯定是出了什么大事了。“没出啥事,你别害怕。”张氏忙就道,“赶紧起来,穿衣裳,……六爷来了。”张氏一边让连蔓儿起来,一边已经跟吉祥、如意两个忙着端温水让连蔓儿洗漱,拿衣裳、首饰过来,让连蔓儿穿戴。连蔓儿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想自己是不是还在梦中,根本就没有醒。“娘,你说啥那?”连蔓儿就试探着道,“六爷怎么会来?这个时候,他估计最快也还在河间府的地界。离着咱们辽东府的地界还远那。再说了,这三更半夜,他就不歇歇。就算不歇,也没有一回来,半夜就上咱们家来的。”“就你道理多,还不赶紧的那。”张氏拉着连蔓儿起来,数落道。“这个事我还能哄你。说实话,我也不大相信,可六爷就在咱们前厅坐着那。你爹、你哥和小七都起来了,在前厅陪着。你赶紧收拾好了,咱好过去。”这个时候,连蔓儿已经大概清醒了,也终于听明白了张氏的话。就算再意想不到。但是张氏不会在这件事情上骗她,这一点她是肯定的。“六爷真回来了!”连蔓儿赶忙坐起来。眼睛也一下子睁大了,睡意早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回来了。”张氏脸上的表情就柔和了起来,“是在路上接到了沈三爷的信,知道咱们这边出了那件事,他没日没夜骑着快马赶回来的。”“这才刚进城,家也没回,就上咱家来了。赶紧收拾了,我带你上前头看看去。……虽说不大合规矩,那也讲不了了。六爷挂着心,这么急着赶回来,就是心里放不下,得亲眼看见你没事,他才能安心。”连蔓儿配合着张氏、吉祥、如意,手脚机械地动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倒是张氏,一边帮连蔓儿拾掇,一边嘴里就没停,絮絮地说着。“在我,这也是没想到的事。六爷真是没的说,换了别的人,都做不到这样。……这是真把你放在心里头了,重情的人啊。”“出了这么件事,这两天我这心里头一直就不大自在。钱玉婵因为啥那么嫉恨你,还不就是因为沈家这个门第,还有六爷……六爷太招人了。我这两天一宿一宿的睡不着,怕你以后再遇上这样的事。要这么着,还不如咱另外挑一户一般点儿的人家,一般点儿的人。”张氏确实是这么想的,虽然沈三奶奶、秦太太等人,甚至连蔓儿也告诉她,钱玉婵这件事情是特例。虽说大户人家比不得小门小户的单纯,但也不至于到处都是钱玉婵。沈三奶奶和秦太太甚至还以她们自身为例,说她们都过的好好的,连蔓儿绝不会比她们差,让张氏尽管放心。“不过,六爷这么一来,我的心……,哎,命中注定,六爷能这样,咱再想这想那,怕这怕那的,那就对不起人家了。……娘也是从年轻的时候过来的,女人这一辈子啊,最要紧的是有这么一个真心的人。”“我跟你爹这么些年,那么多苦我都受过来,我也没咋跟谁抱怨过,还不就是因为你爹这个人!”沈六的突然归来,对张氏的触动很大。此刻,对着自己的闺女,还有闺女身边两个心腹的丫头,张氏也没什么顾忌,将心里话都说了出来。连蔓儿一直都没说话,只是安静地听着。很快,在张氏带着两个丫头的帮助下,连蔓儿就收拾好了。几个人就朝外走,吉祥将一件带雪帽的大红羽缎的貂裘大氅给连蔓儿披上了,又从旁边一个小丫头手里接过一把伞来。“外面,雪还下着?”连蔓儿就问了一句。这个时候,整个后院都点起了灯,但是因为落着窗帘,连蔓儿并不知道外面的情形如何了。“下着那,一直就没停。”吉祥忙就禀报道,“姑娘。刚才婢子出去,就咱们院子里的积雪就快没过小腿了。”“六爷路上过来,比府城里的风雪还大,是顶着风雪过来的。”张氏就叹息了一声道。寒冬季节,从京城往府城的路,多为顶风,这个,连蔓儿也是知道的。几个人走出门口,站在廊下。连蔓儿看着眼前一片银白的世界,鹅毛般飘飞的雪片,就稍微顿了顿。吉祥立刻就为连蔓儿张起了伞,善喜还递过来一个大毛的袖筒,让连蔓儿暖手。里面还揣了个刚添了新碳的手炉。“这个天,出门在外的人,可真遭罪。”张氏又感叹了一句,“娘没出过啥远门,自己也没遭过这个罪,可娘知道,人家不容易。”院子里。早有服侍的下人打扫出了道路,连蔓儿和张氏在众丫头簇拥下,就向前院走来。从打张氏告诉连蔓儿,沈六来了之后。连蔓儿就一直很安静。表面上看去,这个时候的连蔓儿甚至有些发呆。但是,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的心绪是如何的不平静。不仅是张氏没有想到。她自己也没有想到,沈六本来的行程就已经安排的十分紧凑了。如今。得知她出事的消息,竟然昼夜不停,冒着这样的风雪连夜赶了回来。而且,进城来,就直接到她家来了。张氏说的那些话,连蔓儿也都听了进去。不用张氏说,她也知道,沈六这么做,里面是包含了怎样的重视和情意。沈三爷并不是办事不牢靠的人,他写信过去,一定已经告诉了沈六她平安无恙。沈六更是一个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将军,遇事的稳重和镇定没什么人能和他相比。沈六是绝对可以做到泰山崩于前而不动声色的人。而在明知她无恙的情况下,还这样急匆匆地赶回,却和他的稳重、镇定大相径庭。而这一切,都指向一件事,让连蔓儿不能不为之心动。从后院到前厅,路途并不远,连蔓儿走的也不慢,但她却想了很多。从和沈六初次相识的一点一滴,似乎都又回到了她的眼前。她和沈六相识时间算久的,但真正两人相处的时间却少的可怜。虽然如此,沈六带给她的惊喜却丝毫不少。相识的时间越久,沈六就有越多的优点展露在她面前,她对于沈六对她的这份深情,也就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沈六对她,总是比她期待的、她所预想的要多那么一点点。而这一点点不断的累积相加,就如同滴水汇聚而成河流,最后她眼前看到的,竟是一片汪洋大海。连蔓儿不由得想到那句话,情深如海。连蔓儿走过穿堂,又略停了停脚步,望着灯火通明的前厅,前厅窗上人影瞳瞳。她在想,如果,一开始,沈六就直接向她展现出如斯的深情,那么会怎样。也许,她会害怕,会觉得难以负担,总之不会是像现在这样。沈六的这份感情,是这样一点一滴、慢慢的渗透进她的心田的。一切都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一个他喜欢的人,以她喜欢的方式,比她在幻想中最大期待的,还要深刻地爱着她。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欣喜的那。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连蔓儿想,这个人,这份深情,或许就是她此生最丰美的收获。这么想着,连蔓儿的嘴角不由得漾起一丝笑意。风雪似乎离她远去,周围的一切声音也消失了。整个世界里,只有那个窗上的人影,那人的说话声。连蔓儿抬起脚步,快步向着灯火通明的前厅走去。…很多童鞋加了弱颜的微博,好开心!先送上一更,晚上没什么意外会有加更,《重生小地主》接近幸福的尾声,……粉红、正版订阅o(n_n)o〖书网∷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www.〗rt
重生小地主 第九百九十八章 否极泰来
前厅门口伺候的小丫头看见看见张氏和连蔓儿来了,一面忙向里面禀报,一面就打起了帘子。连蔓儿略错开一步,让张氏。张氏先迈步进门,连蔓儿紧随其后。一进门,连蔓儿就看见了沈六。沈六端坐在厅上,身上是一袭紫色蟒缎长袍。他刚脱下貂裘大氅和雪帽,被小丫头拿在手里,上面湿漉漉的,在灯光下还能看见水珠。那应该是融化的雪,一路风尘仆仆,顶风冒雪,显见是多么的辛苦。沈六看见张氏和连蔓儿进门,眼睛一亮,霍地站了起来。张氏和连蔓儿忙上前见礼,沈六并不肯受张氏的礼,而是往旁边让了让,抱拳回礼。沈六这一让,就跟连蔓儿站了个面对面。“六爷万福。”连蔓儿屈膝福了一福,口里说道。“蔓儿,你还好吧。”沈六还礼,眼睛上下打量连蔓儿,一面问道。听他的语气,虽是亲眼看见连蔓儿无恙,还是无限的担心、挂念。“我很好,倒是六爷……辛苦了。”连蔓儿站起身,看了沈六一眼。沈六的鬓发也有些微湿,颏下和两腮上青须须的,那是冒出来的胡茬,因为赶路,没有时间清理。再看沈六的眼睛,虽然清澈明亮,却明显有两条血丝。这是在沈六身上难得一见的东西,即便是在从前最紧张、最忙碌的关头。在沈六,昼夜不歇地赶路的操劳还不算什么。他自幼习武,人还没有宝剑高的时候,就已经被祖父带着在行伍里历练。这几天。虽然看到沈三爷信中说连蔓儿无恙,但想到钱家的阴谋和辣手,没有亲眼看见连蔓儿,他的一颗心始终放不下。心急如焚,满是对连蔓儿的担心和挂念,这才是最折磨人的。接到沈三爷的信,沈六一刻都没耽搁,他知道,他必须要尽快地看见连蔓儿。亲自确认她的安好。就这样,留下大队车马在后头,身边只带了几个心腹的长随,一路换马,昼夜不歇地赶了回来。一进府城。他几乎更是想也不想,拨转马头就往松树胡同来了。现在,在这灯火通明、暖光融融的屋内,连蔓儿就站在他的面前,触手可及。沈六用了极大的自控力,才没有伸出手,将连蔓儿揽在怀里。这一次去京城。来回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的感觉,竟然跟连蔓儿分别了那么久。沈六和连蔓儿就站在那,相互打量。一个面色深沉,目光专注,一个嘴角含笑,眼波盈盈。连守信、五郎和小七也早都站了起来。他们跟张氏就站在旁边。一家人谁也没说什么,连蔓儿刚经历了一场生死劫难。而沈六这般赶回来,是为了什么,他们也都明白。要说不感动,那是不可能的。看两个人这么站着,他们都不忍心打破此刻两人之间流动的脉脉情义。最后,还是连蔓儿先开了口。“六爷一路劳乏,还请坐下说话,”连蔓儿含笑轻声道,一面又转头低声和张氏商量,“娘,咱家有合适的衣裳吗,给六爷换一换,鞋子也该换换。……再准备些热汤饭……”连蔓儿开了口,连守信、五郎和小七都上前来,请沈六又在座位上坐下。张氏和连蔓儿也在旁边坐了。“衣裳、鞋袜都有现成的,我刚吩咐了多福,让她再熨烫熨烫,这就送过来了。”张氏就跟连蔓儿说道。自从那一年,北面边城局势紧张,连家送了冬衣等御寒之物过去之后,就成了定例。这几年,每到入冬,张氏都会张罗给守卫北边的军兵准备冬衣。其中,当然也包括特意给沈六准备的衣裳鞋袜。如今,张氏那正好就有一套做好了的,可以给沈六更换。“……已经吩咐厨房了,马上就准备好。还有跟着六爷的人,也安排人招待了。”接着,五郎在旁边说道。这是告诉连蔓儿不要担心,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了。果然,多福很快就抱了一套衣裳鞋袜送了过来。“六爷,你身上的衣裳怕也都临了雪,如果不嫌弃,就换了这套,穿着能舒服些。”连守信和五郎都道。“对,得快些换上。知道六爷身体好,可这冷天头,穿着湿衣裳也不是闹着玩的。不舒服是一件,怕就怕着了凉,那可难办了。”张氏也道。“也好。”沈六想了想,就点了头。他站起身,由五郎和小七陪着往旁边屋里去。不大的工夫,沈六就穿戴一新,跟五郎、小七走了回来。小丫头又端上热腾腾的姜茶和点心来,大家重新入座,攀谈起来。“……是我疏忽了,”沈六就道,“高估了钱润峰的心智,也低估了钱家那两母女的毒辣。”连守信和张氏都忙摆手,在他们看来,关于钱家这件事,沈六能做的都已经做了。“六爷千万不要这么说。”五郎就道,“这件事,搁谁也想不到。钱润峰也算是为官多年,该知道个进退和眉眼高低,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六爷敲打的也够了,谁能想到他会这么做那。”也不知道钱家母女是哪里来的自信,觉得害了连蔓儿,钱玉婵就能嫁入沈家,嫁给沈六。又或者,她们只是出于嫉妒,即便是自己得不到,也不让连蔓儿得到。毕竟,上一次在沈家。钱玉婵和连蔓儿之间算是结下了梁子。这两母女毕竟是后宅妇人,不知道天高地厚。可钱润峰是做了几年官的,他竟然也同意这么铤而走险,这几乎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衙门里上呈的文书里面,是将钱润峰也做了主谋之一。不过,经过府城衙门的讯问,实际情况是钱润峰也有一半蒙在鼓里。钱太太生性泼辣,在后院中将丈夫拿捏的如同面团一般。家里家外的事情,只要钱太太点头。这位钱润峰钱同知就不敢驳回。而钱玉婵,却是钱太太唯一的亲生女儿,被钱太太视作掌上明珠,骄纵异常。凡是钱玉婵想要的东西,钱太太都会想方设法的为她弄到手。算计连蔓儿这件事。是钱太太和钱玉婵找了闫道婆,三个人一起定的计策。钱润峰不算是主谋,但也绝不是毫不知情。而按照律例,以及习俗,钱润峰作为一家之主,是无论如何都脱不了干系的。将他同作为主谋,并不算冤枉了他。“是啊。六爷完全不用自责,也不必这么挂念。”连蔓儿也道,“钱家和闫道婆背地里鬼鬼祟祟,我们早就知道。一直小心防备着。也多亏了沈三爷和沈三奶奶。这次算是请君入瓮。于我,并没有什么风险的。”“虽是这么说,现在想来还是不大妥当。”沈六道,“这些小人的算计。无孔不入,最会从小巧处入手。让人防不胜防。虽然早有提防,万一有丝毫疏漏,就是后悔莫及的事情。”“这个请君入瓮的计策,蔓儿,你可没和我商量过。”沈六就又看着连蔓儿道。“六爷不在,我看对方有些要狗急跳墙的意思,才突然想到这个计策。各处都是早安排好的,万无一失才敢做的。”连蔓儿就道。因为怕对方狗急跳墙,做出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来,到时候没有准备,不好应付,连蔓儿才决定请君入瓮,尽早收网。沈六看过沈三爷的信,又听连蔓儿这么说,他心里也知道,这么做,是最好的。但是理智上虽然是这么想,心里却还是担心连蔓儿。“以后万不能再这么做。”沈六的神色严肃了起来,说道。“是。”连蔓儿明白沈六的心意,就不再跟他解释,只是微笑着答道,态度十分顺从。“肯定是——下不为例。”“六爷这一路赶回来,实在是太辛苦了。”连守信就向沈六询问起路上的事。沈六只是轻描淡写,对于他一路如何心焦,如何艰难赶路等事都并不提及。大家本来还要问一问沈六在京城的经历,不过相互交换了一个眼色之后,都决定暂时不问。沈六这一路,太过辛苦,大家虽然挂心这些事情,但还是要往后推一推。沈六回来了,一切也都会好的。就有小丫头进来禀报,说是饭菜都已经预备好了。“没准备什么丰盛的大席面,就是些家常的饭菜,六爷赶了半夜的路,想来也没吃上啥热乎的东西,就凑合吃点垫垫、暖和暖和。”连守信就忙道。“这个时辰,家里应该知道我回来了。”沈六想了想,就道,“饭就不吃了,有热汤端一碗来吧。”见沈六这样说,一家人也都明白他的考量,就没有多劝,很快,厨房里就送上来一碗鸡汤。这鸡汤是用足两年的老母鸡熬的,里面加了参片,正好这个时候喝驱寒补身。沈六喝了汤,就站起身告辞。一家人也没有挽留,早点让沈六回去,也好早一点休息。送沈六出去,张氏和连蔓儿又都福了一福。沈六还礼,深深地看了连蔓儿一眼。“……我从京城带来了好消息……”〖书网∷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www.〗rt
重生小地主 第九百九十九章 双喜临门
沈六只说他从京城带了好消息回来,却并没有向连蔓儿等人说明,到底是什么好消息,就带了随从离去了。
“……想来,是要给……咱们一个惊喜。”等送走了沈六,一家人毫无睡意,就都聚在暖阁内喝些热汤吃些热茶点。
沈六来时候,因为顾念连蔓儿,又一路辛苦,脸色甚是端肃。不过,离开的时候,却已经是心情大好。这样,先不急着将好消息说出,而要给大家一个惊喜的做法,也就可以理解了。
“六爷说是好事,那肯定就是大好事。”连守信倒是十分想得开,“六爷临走,不是说让我们爷俩明天去他府上吗,估计啊,明天就能知道了。”
一家人这么说着,谁也没去猜测沈六所说的好消息是什么,只是脸上都带着遮掩不住的笑意,时不时还会瞄连蔓儿一眼。连蔓儿今天比平时格外的安静。沈六这次进京,曾经透露,是为了他们的婚事。
虽然,沈六是可以为自己的亲事做主,但鉴于他现在的位置,成亲这样的大事,也就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从这两年与沈家的交往中,以及沈家众人待他们的态度来看,沈家内部对这件事是已经认可了。
这种情况下,沈六完全可以立刻娶连蔓儿过门。但是沈六却没有这么做,他这次进京,是想就这门亲事,取得皇上以及皇后娘娘的认可。
沈六这么做,除了他自身身份的考量之外,也是为连蔓儿着想。沈六想让连蔓儿以后的日子更加顺遂,想让他们俩以后的日子更加顺遂。
看沈六离开时的脸色、说话的语气,显然,这件事是成功了。
这样的好消息,还当真不好直接在连蔓儿的面前说出来。等明天连守信和五郎过去,再说明此事,则更加妥当。虽是这个时候,当着连蔓儿的面不好明说,但沈六还是忍不住这样透露了一点风色出来。
显而易见,对于此事,沈六也是非常高兴,而且得意的。
一家人谁都不说这好消息的事,也不提沈六这番日夜兼程赶来的话,只是笑呵呵地说些无关紧要的话题,在暖阁中坐了半晌,谁都不说要回房睡觉的话。
“爹,娘,时辰不早了,明天还都有事,要不,咱们还是都早点歇了吧。”还是连蔓儿觉得时辰不早了,先开口道。
“现在回去,我也睡不着。”连守信就道,满脸的笑意,就差说出他是高兴的睡不着。“咱们成天那些事,比起六爷这样的辛苦,那都不算个啥。”
末尾,连守信还呵呵的笑了两声。
张氏和五郎都含笑,不说话。
“姐,我也不困。”小七咬了一口桂花糕,有些含糊不清地说道。
“你现在不困,明天你不用早起上课去了?”连蔓儿就问。
“六爷回来了,明天楚先生肯定不会安排啥功课。”小七就呵呵笑着道。
“蔓儿啊,你先去歇着吧。我们再坐一会,就回去了。”张氏就对连蔓儿道。
连蔓儿看了一眼张氏,就明白了,这是一家人有话要背着她说。在连蔓儿的记忆中,一家人商量事情,从来只有她背着人,没有大家伙背着她的。她也就明白了,张氏他们要商量的是什么事。
沈六这一趟赶回来,一家人似乎比她还要高兴。
连蔓儿暗笑,只得站起身。
“爹、娘,好是都早点歇着吧。就算有啥事,明天说还不行。”往外走的时候,连蔓儿还是忍不住说道,“还有哥跟小七,鲁先生可没少说过,苦读也有个分寸,半夜三更的不睡觉,不合养身之道。”
“蔓儿,你别担心。我们再吃一块点心,也都歇着去了。”五郎就笑着对连蔓儿道。
连蔓儿笑笑,也就带着几个丫头先回房了。
第二天早上,一家人一起吃早饭,连蔓儿见连守信、张氏、五郎和小七几个脸色都不错,精气神十足,而且面上还都扬着喜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