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地主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弱颜
秋天的晚上,风中已经有了些丝丝的凉意。连蔓儿先到两个儿子的房中,看着两个孩子都安生地睡下了,又嘱咐了奶娘们几句,这才回到自己的屋中。
沈六坐在榻上,正翻看几份文书。他事务繁忙,却又想多陪陪妻儿,每天晚上难免会带些公文回来处理。这种时候,一般就是院子和屋子里最安静的时候。每当这个时候,连蔓儿都会陪着沈六。夫妻俩一同坐在榻上,隔着一张小桌,沈六批阅公文,连蔓儿或者是做些针线,或者也看几页书,写几个字。
两个人通常都不会说话。偶尔心有灵犀地抬头对望一眼,满室流淌的全都是脉脉的温情。两个人都很享受这样的时光。
今天也是一样。连蔓儿进了屋,沈六并没有抬头。连蔓儿已经习惯地放轻了手脚。从旁边椅子上拿了一件外袍,轻轻走过去,给沈六披在肩上。
沈六身上只穿了一件单衣。虽然他身子结实,连蔓儿还是怕他着凉。衣服披上了身,沈六扭过头,看着连蔓儿嘴角含笑,一只手握住了连蔓儿的手。
“怎么把外衣脱了?”连蔓儿并没有抽回自己的手。一边嗔着问道,“也不怕着凉。”
“并不冷,刚多喝了两杯酒。有点燥。”沈六道,一边竟飞快地在连蔓儿的腮上亲了一口。
屋里伺候的丫头在连蔓儿进来的时候,都已经知趣地退了出去。只有夫妻两个的时候,沈六是从来不会板着脸的。连蔓儿对此也有些惊奇。因为成亲之后。她才发现,原来沈六也是时常笑的。当然,这个时常仅是只有两个人独处的时候。对着连蔓儿,沈六不仅会笑,还会经常有这样亲密的小动作。
而每当这个时候,连蔓儿总会情不自禁地羞红了脸。
“都老夫老妻的了!”连蔓儿又嗔了沈六一眼,一边挣脱开沈六的手,往旁边走了两步。从头上取下簪子来,将桌上蜡烛的烛芯挑了挑。让烛光燃的更亮了一些。
“再喝一盏醒酒汤。”连蔓儿挑亮了烛光,又偏过头去,打量着沈六道。
沈六的脸色如常,一张脸在烛光下显得越发的俊逸非凡,并不像喝多了的样子。成亲几年,以连蔓儿对沈六的酒量的了解,他今天晚上并没有喝多。当然,不能排除酒不醉人人自醉的可能。毕竟,沈九和小七回来了,沈六今天也格外的高兴。
“没事,刚已经喝了一盏,不想再喝了。”沈六就道。
“那……今天早点儿睡。”连蔓儿就道。毕竟喝了酒,这一天也够沈六忙的,应该早点歇息。
连蔓儿是这么想的,不过显然沈六却会错了她的意思。沈六看着连蔓儿的目光幽深了起来,嘴角的笑容也带上了别的意味。
连蔓儿刚刚恢复了正常的脸色不由自主扑地又红了起来。她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就像她自己说的,和沈六已经是老夫老妻,孩子都有了两个了,可还是经常对着沈六脸红、心跳加快。
连蔓儿曾认真思考过,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体质问题。起码,她是这样告诉自己的。
“想什么那?”为了掩饰羞色,连蔓儿故意瞪起眼睛,凶巴巴地看着沈六,“一脸的……不怀好意!”
她这副模样,在沈六看来,却毫无威慑力。柔和的烛光下,连蔓儿一张脸白里透红,堪称艳若桃李,一双眼睛更是濛着水汽,似怒却含笑,勾魂摄魄。
沈六最喜欢看连蔓儿脸红,更是将她现在这副模样爱到了骨子里。
连蔓儿将沈六的表情变化看在眼里,暗叫一声糟糕,沈六这个样子,分明是心猿意马。还不等她开口说话,沈六已经将手里的文书放到了桌子上。
“贤妻有所命,为夫自当遵从,甘愿效力!”沈六笑着起身,抓住了连蔓儿挡在身前的胳膊。
“六爷,你的公文……”连蔓儿挣扎道。
“不是要紧的事,明天早起一刻就好。”沈六道。
“时辰还早……”连蔓儿又道。
“不早了。”沈六道,弯腰就要抱连蔓儿。
“我们已经有两个儿子,”连蔓儿急忙又道,“胖胖才一岁……”
“咱们还没闺女,可是你跟我说的,你想要个闺女……”沈六不由分说,抱起了连蔓儿……
……
归省的番外,还是会有的。(未完待续。。)
重生小地主 番外六
求粉红
…
既然小七回来了,连蔓儿马上就着手安排回三十里营子看望父母的事情。因为早有计划,沈六的公事,还有连蔓儿的家事都已经提前处置好了。连蔓儿跟小七说好了出发的ri子,这一天吃过早饭,夫妻两个辞别沈家众人,将两个儿子都带上,和小七一起就往三十里营子来。
连蔓儿依旧坐的是自己那辆县主规制的马车,这马车十分宽大、舒适,带着两个孩子坐在里面也不觉得不便。秋高气爽,沈六和小七两个都在马车前面骑马而行。趁着太阳还不太晒,沈六还将小麒麟儿抱到马上去。这可把小家伙给高兴坏了。
小麒麟儿虽然才三岁,但是一般小孩子的玩具已经不能够满足他。也许真的是遗传,又或者也有沈六的故意引导,小小年纪,小麒麟儿就喜欢舞刀弄剑,他还喜欢马。沈六、小七,沈九等人,都给他当过马骑。
现在能坐在真的马上,小麒麟儿高兴的合不拢嘴。
“等你再长大些,爹爹就给你挑一匹好马驹,教你骑马。”沈六见小麒麟儿不怕马,坐在马上还这么开心,觉得这不愧是自己的儿子,因此特别的高兴,就给儿子许愿道。
“爹爹说话要算数,”小麒麟儿更高兴了,立刻就大声道,又冲着旁边的小七招手,“小舅舅,你给作保不?”
“连作保都会说了,”小七坐在马上直乐,小麒麟儿不是让他作证,而是让他作保,小家伙的这点儿小心机自然瞒不过小七。“跟你母亲学的。行啊,小舅舅给你作保。到时候你爹不给,小舅舅给。”
“怎么,你不信爹爹?”沈六故意板了脸,问小麒麟儿,“爹爹什么时候说话不算数过?”
沈六在这方面还真是非常的注意,力求做个言而有信的父亲。虽然是面对只有几岁的儿子,也从不轻易许诺,而一旦许诺了,就不会食言。
“不是……”小麒麟儿坐在沈六怀里,抿了抿嘴,对手指道,一面忽闪着大眼睛瞅他小舅舅。
“小麒麟儿的意思我懂了。”小七被小外甥这么看着,心都软了,忙给小外甥解围道,“你爹爹的那匹马驹肯定会送,到时候小舅舅也另外再送你一匹,保证不比你爹爹送的差。”
连家的生意如今做的越发的大了,小七又交游甚广,要弄一匹好马来,不是难事。
说完,小七还冲着小麒麟儿眨了眨眼睛,似乎这是他们舅甥之间的小秘密一样。
小麒麟儿顿时就笑的眉眼弯弯,脆生生地嗯了一声。
“这个,爹爹给你作证。”沈六揽着小麒麟儿,悠悠地道。是作证,而不是作保。小麒麟儿和小七两个都笑了起来。
小七笑了一会,突然就不笑了,狐疑地看向沈六和小麒麟儿。
小麒麟儿正仰起包子脸,冲着沈六乐。沈六略低下头,也冲着小麒麟儿一笑。
“好像……被算计啦……”小七转了转眼珠,眉毛就耷拉了下来,拉长了声音道。
连蔓儿在马车中听着外面他们父子舅甥之间的对话,不觉也笑了起来。可怜胖胖团子太小,看到哥哥被抱出去骑马,只能干着急。也因为他小,被连蔓儿随手拿了件玩具哄了哄,就被转移了注意力。
从府城到三十里营子,这一路的风光自不必说,这次回来,沈六也好,连蔓儿也好,都不想惊动地方。不过,沿途各地的官吏乡绅都依例前来迎送。并没什么正经大事,连蔓儿和沈六就谁也没见,只打发管事的在前面开道,顺便安抚、打发了这些人。
因府城到三十里营子路途不短,连蔓儿还带着小麒麟儿和胖胖两个小孩子,因此一行人并没有太急着赶路,车马一路慢慢的走,依旧是在锦阳县城住了一晚,第二天上午才到了三十里营子。
马车出了青阳镇的镇口,连蔓儿就轻轻地掀起车帘。远远地,就看见了连守信和张氏被人簇拥着站在官道边上,正翘首向镇子这边张望着。
“姥姥、姥爷都来接咱们了。”连蔓儿觉得心中一热,一手抱着胖胖,一手揽着小麒麟儿,小声地嘱咐,“一会见了姥姥、姥爷,要知道行礼问好,还有你们大姨和大姨夫……”
小麒麟儿郑重地点头,胖胖小团子也哦哦地答应。
“娘,还有大宝哥和纪远哥……”小麒麟儿还兴冲冲地跟连蔓儿补充道。
“没错,还有你大宝哥和纪远哥。”连蔓儿笑着点头。
车马走到离来迎接的连守信、张氏等人还有一箭之地,小七率先从马上下来,小跑着到了连守信和张氏跟前,扑通一声就跪下,给两个人磕头。
“爹,娘,儿子回来了!”
“哎……哎……”连守信和张氏一边答应着,一边都忙伸出手来扶小七,“快起来,这地下埋汰,都是砂土啥的,硌着疼……”
小七站起来,就被张氏一把给搂进了怀里。张氏抱着小七,就开始抹眼泪,小七的眼圈也红了,连守信在一边嘴里劝着“孩子回来啦,大喜的事,跟你说的好好的,你咋还掉眼泪”,眼角却也湿润了。
这会工夫,沈六领着连蔓儿的马车也到了跟前,沈六从马上下来,上前跟连守信和张氏见礼,后边跟随伺候的丫头婆子也扶了连蔓儿母子们从马车上下来。
“别下车,还得走回去。等到门口你们再下车。”张氏就急急忙忙地,想要阻止连蔓儿他们下车。
连蔓儿心里觉得有些好笑,又有些感动。从这官道边到老宅,也并没有多远。连守信和张氏却还怕累着她,累着两个孩子。她们母子,哪里就那么娇弱了那。连守信和张氏,是太cāo心,也太小心了。
虽然心里这么想,但是同时,连蔓儿也能理解连守信和张氏的心情,尤其是在自己有了小麒麟儿和胖胖之后。俗话说的“养儿方知父母恩”,是很又道理的。
“娘,我哪就那么娇弱了,几步路都走不了!”连蔓儿一边笑道,一面就上前,给连守信和张氏行礼。
连守信和张氏看着沈六和连蔓儿,眉花眼笑。
“姥爷,姥姥……”小麒麟儿跟过来,一身宝蓝sè的小锦袍,有模有样地也给连守信和张氏行礼,一边nǎi声nǎi气地叫人。
“哎呦,我的宝贝儿……”连守信和张氏见了小麒麟儿,更高兴的不可如何了。等连蔓儿又亲手抱了小团子,听小团子发音不清地叫姥的时候,连守信和张氏都笑的看不见眼睛了。刚才因为看见久别的儿子,喜极而泣的泪水,全都化作了欢喜。
连守信和张氏的印象里,大户人家的孩子都养的娇贵,尤其小麒麟儿和胖胖还是沈六的儿子,往后都要承爵,小麒麟儿还将成为沈家的家主。老两口子对这两个外孙喜爱之余,还多了一些小心。
小麒麟儿三岁了,带出远门还没什么,连蔓儿这次还带了刚满周岁的小儿子来,张氏又是开心,又有点担心,就要说连蔓儿两句。
“……这大老远的,可难为我小外孙了……”
连蔓儿只是笑。
“娘,这一路坐着马车,天气又好,和在家里也没啥分别。……带着这么些人伺候那,不能委屈了你外孙。”连蔓儿如此跟张氏说道。
张氏说连蔓儿的那几句,本来也就言不由衷,两个外孙都来了,她高兴还来不及那,当然也不会认真说连蔓儿,娘儿两个不过闲话两句也就算了。
“小远,快来见你姑姑、姑父……”连守信又忙朝旁边招呼道。
小七见过了连守信和张氏,就将跟在老两口身后的一个小娃娃给抱进了怀里,一面让那小娃娃叫叔叔,一面将小娃娃亲的咯咯笑着直躲。
这小娃娃看上去跟小麒麟儿差不多大,穿了一身淡青sè的小锦袍,粉雕玉琢的一张小脸,正是五郎和秦若娟的第一个孩子,取名叫做连纪远的。当年五郎和连蔓儿相继成亲,先是秦若娟传出喜讯,不久连蔓儿也被诊出喜脉。姑嫂两个先后产子,小纪远比小麒麟儿同岁,生ri比小麒麟儿大了两个半月。
小七听见连守信和张氏的招呼,忙抱了小纪远过来。小纪远被小七放在地上,也规规矩矩地向沈六和连蔓儿行礼。
“乖,”连蔓儿忙将小纪远抱了起来,“好像又长高了,也重了。”
听连蔓儿这样说,连守信和张氏固然喜笑颜开,小纪远也高兴地脸蛋红扑扑。
“来见见你小麒麟儿弟弟,还有胖胖弟弟。”连蔓儿抱了一会小纪远,就将他放下,跟小麒麟儿站在一起。
两个孩子竟也像大人似的相互行礼,小纪远还摸了摸被张氏抱在怀里的小团子的小胖手,很友爱地叫胖胖弟弟。
“你姐和你姐夫他们也来了。”连守信又告诉沈六和连蔓儿。
吴家兴和连枝儿手里牵着大宝,笑着迎了上来。
…
还会有一章番外,幸福的生活呀,写起来就有点刹不住……
粉红月票翻倍活动,2013年度大盘点,《重生小地主》在粉红榜第三的位置(还是有作者朋友告知,弱颜才知道,大惊喜),这个位置,13005的票数,最好地见证了这一年大家的支持。弱颜感动和感激已经无法言表(?),感谢大家!
盘点活动这个月31号结束,2013年底最后三天,《重生小地主》需要大家不离不弃、
,请。
.,
重生小地主 番外七
求粉红支持。
……
姊妹们已经有好些ri子没有见面,这一见面自然格外的亲热。大家相互见礼,寒暄。连守信和张氏就忙着招呼到家回家。
“有话咱们到家里再说。”连守信道。
“对。”张氏也笑着点头,“等一会这ri头就该晒了,这也不是说话的地方。”
大家自然没有异议,一众人等簇拥着往老宅来。除了胖胖太小,还不会走路,因此一直被张氏抱在怀里之外,大宝、小麒麟儿和小纪远三个孩子都是自己走路。
三个小家伙年纪相近,平常就极亲密。小孩子又是极贪玩伴的年纪,刚见面行礼时还都板着,现在被撒开了,那高兴亲热比大人们还甚。三个小家伙手拉手,一边笑,还一边叽叽咕咕的说着话。
都是自家人,进了老宅的大门,大家就直接去了后院,都到张氏的屋中坐了。男人们都坐在地下的椅子上,女人和孩子们则都脱鞋上炕坐了。
炕上铺着崭新的厚实的深青sè炕毡,看着几个外孙上了炕,张氏还赶忙叫人在炕上又铺了锦褥。
“省得一时没看着,再把我几个宝贝儿给磕着碰着……”张氏挨个地摸了几个外孙一把,又笑的几乎看不见眼睛了。
大家各自坐定,就有小丫头流水似地端了各sè的茶点上来。
“这玉米面发糕,还有这个枣糕都是咱娘亲手做的。”连枝儿笑着给连蔓儿挑了一块枣糕,说道。
正是秋收季节,新鲜的玉米磨了面做成的发糕,还有新鲜的枣子做的枣糕,都格外的香甜。这两样,都是连蔓儿喜欢吃的,张氏当然记得,知道连蔓儿要回来,就亲自下厨做了一些,准备给闺女吃。
除了张氏亲手做的几样点心,其余就是家里的苏点师傅做的jing致的小点心。张氏记得闺女爱吃什么,同样也记得几个外孙都爱吃什么,她坐在那一样样地给外孙们挑拣,笑着看他们吃下去。
几年的时光,并没有在连守信和张氏的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迹。两个人依旧头发乌黑,并不显一丝的老态。但是如果仔细看过去,还是能看见,两个人的眼角增添的细纹。正如李氏经常说的那样,孩子们一年年的长大,她们这些老辈的人怎么会不老那。
看几个孩子都吃了些点心,连蔓儿就不让他们再吃。
“一会晌午,你们姥姥、姥爷还给你们准备了好些好吃的那。”连蔓儿笑着告诉几个孩子。小点心好吃,作为加餐可以,但是不能影响正餐,毕竟,几个孩子都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三个孩子也听话,正的不再吃点心。小男孩,和小女孩不一样,年纪虽小,依旧是淘气的。他们不耐烦在大人跟前,都跑去一边,笑着玩成了一团。只有胖胖小团子,还在姥姥、娘亲和大姨的膝上爬来爬去。
沈六在连守信旁边的椅子上坐着,一边慢悠悠地喝茶,一边向连守信问起今年庄子上秋收的事情。这个话题,是连守信所擅长并且热衷的。
“……今年的雨水好,庄稼都大丰收……”连守信兴高采烈地说了起来。
沈六耐心地听着,时而还会插进去问些什么,连守信说的就更高兴了。
“妹夫这人,真是不错。”连枝儿就低声地说了一句。沈六做人的优点,待人接物,以及对待亲人的态度,相处的时间越久,就越加的明显。
张氏自然连连点头,看着沈六的目光亲热慈爱,并不亚于看自己的亲生儿女。
“他呀……”连蔓儿笑了笑,这个时候她总不好自夸,可想着谦虚两句,似乎也不大情愿,就只是笑了笑,对连枝儿道,“我们毕竟离的远,咱爹娘带着小纪远在这,还多亏你跟姐夫照看。”
“你姐夫那也是没的说,这几年,就跟我们亲生儿子一个样。”张氏又点头道。
“哎呦,这话说的。”连枝儿也笑,“爹娘这啥也不缺,我们也帮不上啥忙,就是一个离的近,能常来看看。”
连枝儿这样说,自然是自谦之词。这几年,连守信和张氏住在乡下的时候,吴家兴和连枝儿都做的非常好。连枝儿自不必说说,吴家兴不管多忙,也是每天必定会来。若是有事,不管大小,都鞍前马后的,料理的十分周到。
即便是如连枝儿所说的,连守信和张氏什么都不缺。但是在两个儿子都不在家的情况下,他们能够承欢膝下,这对于老两口子来说,就是最大的安慰,是多少金钱都换不来的。
对于这一点,五郎和小七,包括连蔓儿,都很感激连枝儿和吴家兴。
“nǎi,我和大宝哥能带小麒麟儿去看大白鹅吗?”娘儿三个正说着话,小纪远就跑了过来,一屁股坐在张氏跟前,仰着脸向张氏说道。
大宝带着小麒麟儿也走了过来,都一脸期盼地看着大人们。尤其是小麒麟儿。
小麒麟儿并不常来乡下,在府城的时候,就听连蔓儿说过乡下许多好玩的东西,刚才跟两个小哥哥一块说话,对这些东西就更加向往了。
“这个……”张氏犹豫着没答应,看向了连蔓儿。
“去。”连蔓儿笑着点了点头。
三个孩子欢呼起来。
“……多让些人跟着。”张氏忙道,这样她还不放心,一边就扭头去看连守信。连守信正跟沈六说完了秋收的事情,见张氏看他,立刻会意。
再多的人照看着几个孩子,张氏还是不放心,得让这当姥爷的亲自出马。为孙子、外孙们当牛做马,连守信这个做姥爷的那是心甘情愿。
“我带孩子们去,”连守信就起身道,“……还有刚满月的小狗崽,那还有小牛犊……”
三个孩子听了,更高兴了,都忙穿鞋下地。小团子胖胖在靠在连蔓儿的怀里,愣了愣,随即就醒过神来,哥哥们出去有好玩的,不带他。小家伙立刻手脚并用,跟着三个小哥哥后头就往地下爬。
连蔓儿忙将小团子抓了回来。
看着三个小哥哥都站在了地下,笑容满面地要往外走,小团子不干了,嘴巴一撇,就哭了起来。
这小团子xing格极好,平常极少哭闹。不过一旦哭闹起来,那声音的分贝也颇为惊人。
连蔓儿还没觉得怎样,连守信和张氏就都心疼的脸都抽抽了。
“正好我也想四下走走、看看。”小团子刚哭了两声,就见沈六也站起身,走到炕前来,就冲小团子伸出了手。
原来,小团子这一哭,心疼的不只是连守信和张氏,沈六这个做父亲的也坐不住了。
小团子的哭声戛然而止,眨了眨水汪汪的的大眼睛,立刻就往沈六身上扑。沈六接住了小儿子,又拿出帕子来,给小儿子擦了擦脸,目光中一片温柔。
小团子这一闹,最后男人们都出去了。沈六抱了小团子,连守信抱了小麒麟儿,小七抱了小纪远,吴家兴抱了大宝,被一众随从簇拥着往外头去了。
“……在家里,他也会哄孩子?”等这些人都走了,张氏就压低声音问连蔓儿。
连枝儿也看着连蔓儿,跟张氏一样期待着她的答案。
“为什么不哄,那也是他儿子不是!”连蔓儿就笑着道。
“真是让人……”想不到的,张氏感慨道。
“我这辈子啊,家财万贯啥的,那我都不放在心上。”娘儿几个又说了一会的话,张氏就对两个闺女道,“让我心里最舒坦的,就是你们俩这婆家都找对了。往后有那么一天,我也能放心地闭上眼睛了。”
“五郎的媳妇也娶的不错……”感慨完了闺女们的婚事,张氏就又道。
张氏和秦若娟婆媳两个相处的很好。
当初,五郎被放了外任,那个时候,小纪远还没满周岁。在是否带家眷上任,带谁去的问题上,一家人没费什么劲儿,就达成了一致。
五郎是长子,那时候小七还小,不可能娶亲。官场上,像这种情况,一般就要将秦若娟留下来,侍奉公婆。
连守信和张氏老两口子心疼五郎,想让他身边有亲近的人照看。但是老两口子却并没有给儿子安排屋里人的想法,他们想让秦若娟陪着五郎去,这样他们才能放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