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地主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弱颜
俩往屋子走。
“二伯娘没跟你们一起?”连枝儿就问。
看来二郎他们已经了,还说了何氏和她们在一起。
“朵儿找了,爷和奶都挺高兴的。”连枝儿又道。
进了屋,张氏正坐在炕上做活计,见她们了,就放下了手里的针线。
“今天你们可做了件好事。这可是积阴德的事。”张氏笑着招呼连蔓儿上炕,“ 蔓儿,咋找到了朵儿,你给娘细细说说。”
连枝儿也凑,她也想听。
连蔓儿就将如何的连朵儿、如何追,连朵儿又如何不承认是连朵儿等等都细细地说给张氏和连枝儿听了。
张氏听的唏嘘不已。
“能找就是好事。那个货郎,哎,朵儿这丫头主意可够大的了……”
“可不是。”连枝儿点头
“娘,你说巧不巧,那宅子,正是大伯娘他们在镇上住的宅子。二伯娘要……”连蔓儿又将后来偷听到的何氏和王媒婆的话,都悄悄地告诉了张氏。
“你二伯娘是疑心那宅子,是你大伯家买下的?”张氏吃了一惊。
“看来是。”连蔓儿点头,其实她也有点怀疑。
“要我算着,这些年,你大伯和大伯娘攒的钱,也能把那个宅子买下来了。”张氏就道,“……这也是好事,买了宅子总比胡花乱费了强。宅子就在那,跑不了,咱家这人口多,也该多有一两处宅子。”
“娘,你还真是贤惠。”连蔓儿就笑。
那两进的宅子,是还没分家的时候,连守仁他们买下来的,那就该算做是公中的财产。按理说,他们四房也该有一份的。将那处宅子算上,她们分家的时候,就不该只得这半个西厢房。可是张氏听到了这个事,丝毫没往那方面想,反而全是为了连家一家人的日子打算。
这样的儿,愣是被逼着分了家
连蔓儿只能暗自叹息了。
说完了话,娘几个这才开始预备晌午饭。
连蔓儿先踩着凳子,将那几条鲅鱼挂在灶头的房梁上,然后将海带捆解开,泡进水里,又拿了一些大豆,放在另一个盆里也用水泡上。等海带和大豆都泡开了,又换水将海带清洗了一遍,用刀切成丝,然后又将肉骨头清洗干净,这才开始烧火,做肉骨头炖海带黄豆。
连蔓儿又去后院的园子里拔了一颗白萝卜,清洗干净,也不削皮,就切成细丝,先在凉水里泡一会稍微去掉涩味,又用秋油、盐、辣椒酱拌了,一会吃菜吃的腻了,正好可以解腻,帮助消化。
看着锅里的菜要熟了,张氏就招呼五郎和小七。
“去叫你爹吃饭。”
没等五郎和小七出门,连守信就提着个篮子了。
连蔓儿看见篮子里的,顿时咦了一声。
“爹,这是哪来的?”
是 由】.!!!
重生小地主 第一百零一章收菜
费章节(8点)
连守信的提着的篮子里,满满的是鲜嫩的豆角,茄子,还有两条翠绿的小黄瓜。
“爹,这是从哪摘来的,咋现在还有这么嫩的豆角和茄子?”连蔓儿就问连守信。
连家前院和后院大多数的菜蔬都已经过季了,现在就只剩下长的半大的白菜,还有新长出来的菠菜,然后就是萝卜和倭瓜能吃了。
“这要问你们娘了。”连守信就笑着道。
“娘在村外和春柱婶子合开了一块菜地,咱都给忘了。”连枝儿就替张氏答道。
那还是连蔓儿没来到这个世界之前的事了。张氏是个闲不住的人,前后院里种了这些菜蔬她还怕一家人不第一百零一章收菜够吃,就想着等一些菜蔬过季了,就补种一些。她和周氏说了,周氏不肯,说是到了那个时候天气都凉了,白白浪费种子和地。家里周氏说了算,张氏也没办法。
正好村外边挨着河边那有块空地,张氏就和春柱媳妇一起,将那块地开了出来,周围围上帐子,就在里面种了些茄子、豆角什么的。那块地挨着河边,浇水方便。张氏想着就是多费些力气,多用了点种子,就是到时候没啥收成,也没啥损失。要是有了收成,那家里到秋末就有新鲜是菜蔬吃,怎么算都是划算的事。
结果这些菜蔬要下来的时候,张氏就小月了,大家就把那块地的事给忘了。
“多亏你春柱婶子帮着咱浇了两回水。我今个儿早上去看了,那块地的收成可不错,够咱吃的了。”张氏就道。
“你们挑的地方好。”连守信就道,“那块地肥。”
饭菜都熟了,一家人又都洗手洗脸,这才放桌子吃饭。连蔓儿喜欢那茄子和黄瓜鲜嫩,又炸了一碗酱,将黄瓜和茄子洗干净了,蘸着酱吃。
“蔓儿,别第一百零一章收菜光顾着吃那个,你多吃点肉。”张氏对连蔓儿道。
连蔓儿点头。这次特意买的肉多的骨头,和海带黄豆炖在一起,香味扑鼻。她之所以每次都买骨头,也并不完全是因为骨头便宜,而是为了给家里人增添钙质,尤其是连枝儿、五郎和小七,当然也包括她自己。他们都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多喝点骨头汤,可以让他们长的更高更结实。
“还别说,这海带用骨头炖炖,还挺中吃的。”连守信就道。
一家人乐呵呵地吃完了晌午饭,张氏也不让连蔓儿和连枝儿动手,自己一个人就把碗筷都收拾洗好了。
“那地里的菜,咱也吃不完,等一落了霜,可就不能吃了。我想着趁这两天日头好,咱捡那嫩的切了晒成菜干,留着冬天吃。”张氏忙活完了,就和大家商量。
“好。”连蔓儿第一个就表示赞同。
一家人就收拾了收拾,就出门往村外来。
出了村,就是一条小溪,溪水很清澈,上面没有桥,而只是隔上一定的距离摆一块石头,大家踩着石头过了小溪,就是张氏开的菜地了。
连蔓儿看了看,这块地差不多有五六分的样子,种了几畦的黄瓜,豆角、茄子,帐子上面还爬满了芝麻,结出来的芝麻穗已经都有些发黄,这是里面的芝麻粒熟了。
“蔓儿,小七,你俩去收芝麻吧。”张氏看见连蔓儿瞧着那些芝麻,就笑着安排道。收芝麻这儿活计最轻省,当然是连蔓儿和小七的。
“哎。”连蔓儿和小七都痛快地答应了。芝麻是好东西,可以磨成芝麻酱、芝麻油,那可是相当的美味的。
连蔓儿和小七围着帐子摘芝麻,张氏和连守信就带着连枝儿和五郎进了菜地里,开始摘那些差不多成熟了的豆角和茄子。摘下来之后,拿到小溪边,将上面的灰尘和泥垢清洗干净,张氏早在一片空地上摆上了带来的菜墩,就将豆角都切成细丝,茄子切成片,摊在带来的帘子上在烈日下暴晒。这样晒个一两天,就将菜里水分都晒干了,然后将菜干收进布袋子里,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存放起来,可以一直存放到第二年的夏天。
晒菜干,这里面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却也不是每家每户都会这么做。这就要看当家的女人是什么样的人了,是勤快还是懒惰,是会过日子,还是不会过日子。
比如说连家,以前都是不晒菜干的。这倒不是因为周氏懒,如果她想晒菜干,只需要安排儿子和儿媳妇们去干就行,并不用她亲自动手。
“……你奶以前是城里人家,好日子过惯了的,看不上这些。”张氏的解释是这样的。比如说连蔓儿现在每次赶集都会买的肉骨头,周氏就不肯买。用周氏的话说,那骨头上能有多少肉,够谁吃的,有钱就该买肉吃。所以现在连蔓儿家要是炖骨头,就不给上房送了。
孩子们懂事,她的身体也完全好了,又能够按照自己的心意过日子,真是舒坦啊。张氏这么想着,就觉得浑身是劲,手里的菜刀都轻了一些。
连蔓儿看着张氏切菜,就像变戏法似的,那豆角丝、茄子片,切的又匀净又快,不由得都看呆了。
“蔓儿,瞧啥那。”连枝儿就笑道,“等冬天吃酸菜的时候你再看,整个村,就没有人比咱娘切的更细更快的。”
“娘,你刀工这么好,有啥窍门没有?”连蔓儿觉得口渴了,也不回去喝水,就从菜地里摘根黄瓜,在溪水里洗一洗,蹲到张氏身边,一边吃一边看张氏切菜。
“有啥窍门,多练练就行。”张氏就笑道。
直到日头偏西,连蔓儿和小七整整收了两篮子的芝麻,大家就将已经晒的半干的菜干都收起来,又将菜墩、菜刀和帘子也都收进篮子里,这才往家里来。
一路上,遇见了村里的人,都和张氏打招呼。
“好人有好报那,看你这身子骨,是没事了。”就有人打量着张氏道。
“我这回啊,得亏我几个孩子。”张氏就道。
大家又都开始夸连枝儿、连蔓儿、五郎和小七。
这么慢慢地一路走回来,到了家门口,张氏的脸上还是笑着的。
“今个儿晚上……”
推开大门,就听见上房里传出来吵闹的声音。
“是你大伯和二伯,打起来了?”
抱歉更晚了,作者大姨妈来访,各种折磨中。
是 由】.!!!
重生小地主 第一百零二章肉烂在锅里
费章节(20点)
连守仁和连守义的声音在门口就可以听见,两个人似乎都很愤怒。
“说啥房子、房子的。”连守信就皱眉道。镇上那所宅子的事情,他还不。
“他大伯家在镇上不是租了一所宅子吗,是……。”张氏就忙将连蔓儿告诉她的话,又都跟连守信说了一遍。
“啊?”
连守信本来打算要去上房劝架的,听完了张氏的话,那两条腿便自动转了弯,往自家的屋子里走。一家人进了西厢房,正遇上往外边走的连守礼。
“老四,大哥和二哥咋吵起来了,咱看看去。”连守礼就对连守信道。他在屋子里,已经听了一会,一开始还第一百零二章肉烂在锅里觉得连守仁和连守义关系亲近,拌两句嘴没事,现在听见两人越吵越凶,这才出来。
“三哥,你先去看看,我把搁下就来。”连守信就道。
连守礼老实,答应了一声,就往上房去了。
一家人将都搁放停当了,连守信也没往上房去,而是回里屋坐下了。
“他爹?”张氏有些不解地问连守信。
“别的事好说,房子的事,大哥和二哥,肯定不愿意让咱们搀和。”连守信闷闷地道,“咱已经分出来了,三哥是理应让他的。”
事关房产,连守仁和连守义都肯定不愿意让连守信分一杯羹。连守信这个态度,也是不会去争的。但是三房连守礼还没分出来过,房产的事,他应该,而且也应该有份。
连蔓儿暗自点了点头,连守信包子归包子,并不是心里毫无算计的人。
一家人就这么坐着,听着上房连守仁和连守义俩忽低忽高的声音,连守礼劝解的声音,然后是何氏的声音和古氏的哭声又掺杂了进去,再接下去,就听见哐当一声响,然后,就声音也没有了。第一百零二章肉烂在锅里
连蔓儿正在奇怪,就听见外面脚步声响,连秀儿从外面掀开门帘,一脚迈进门里,一脚依旧留在门外。
“四哥,爹让你到上房来。”连秀儿说完这句话,立刻扭身走了。
连老爷子也在家,看来这件事情是连守仁和连守义两个协商不成,闹得连老爷子也了,叫连守信,不会处理。
“爹叫我,那我就看看。”连守信站起身道。
“爹没叫我,那我就不去了。”张氏道,“他爹,那房子咱不争,你去了,也少。”
“嗯,我。”连守信就点头。
“爹,我跟你去。”连蔓儿就从炕沿上跳下来。
“我也去。”小七见连蔓儿去,也要跟去做小尾巴。
爷三个就往上房来。
上房东屋里,连老爷子坐在炕头,手里拿着旱烟袋,正低着头抽烟。周氏和连秀儿坐在炕当间。连守仁和连守义两个都红着脸,隔着连守礼坐在炕沿上,然后是何氏和古氏,也是离的远远地坐在炕梢的炕沿上。连继祖低着头坐在一条长凳上,二房的二郎、三郎、四郎和六郎坐了另外两条长凳。
连蔓儿一进门,就感觉到了屋内的紧张气氛。
“四叔,你坐这吧。”连继祖看见连守信进来,就把屁股往长凳的一边挪了挪。
“四叔,你坐这。”三郎站起来,让连守信坐到二郎那条长凳上去。
连守仁哦了一声,左右看了看,脚下却没挪步。
连蔓儿忙拉着小七,又搬了一条长凳,就摆在连老爷子跟前的炕沿下。
“爹,咱挨着爷坐。”连蔓儿就拉连守信。
连守信心中欢喜小闺女和小机灵,就笑了笑,爷三个就在这条长凳上坐下了。
屋子里又恢复了连守信没来的时候的寂静。
“咋回事,说说吧。”连老爷子似乎终于抽足了旱烟,开口问道。
“爹,是这么回事。”何氏马上站起来,抢先开口将她如何镇上的房子是连守仁买下来的事说了一遍。“这可应了那句话,叫做啥好事成对啊。俺和二郎把朵儿给找了,多巧啊,那所宅子也是咱们家的,房契就在大嫂的手里,哈哈哈。”
“二弟妹,这是没有的事,咱家哪有钱卖房子。那一个半大孩子的话,你咋能当真那。”古氏就忙道。
连守义和何氏交换了一个眼色,何氏啪地拍了一下巴掌。
“可不是,大嫂说的对啊,俺当时也这么想。那他要是说的是假话,拐带朵儿他家肯定有份。这事可不能饶了他。俺就想着打听打听,结果大嫂你猜猜咋地啦,俺们都是乡下人,啥也不懂,可人家镇上的人都懂啊,二郎他老丈人就听说了这件事,人家就让伙计,去找啥牙人、保甲啥的,这才,那宅子一年前,就姓了连了。”
何氏说完,就忍不住笑了。
连守仁和古氏的脸色顿时变的十分的难看,二房几口人脸上却都添了得意之色。
连蔓儿这才明白,原来何氏去找了王媒婆,是让王媒婆帮着打听那宅子是不是被连守仁买下了。这王媒婆想来把这件事情就跟赵家说了,赵家听说有这么一所宅子,能归到二郎名下,他家闺女出嫁后能住在镇上,自然肯出力打听,结果就证实了房子确实被连守仁买下了。
何氏当时没有急巴巴地朝大房要房子,而是打听清楚了才开口。这件事办的挺漂亮的,谁能说何氏就没长脑子那。为了二郎的婚事,何氏也变得聪明了。
“老大,那房子,是你买下的?”连老爷子就问连守仁。
“这……”连守仁就支吾了起来,他看到了古氏对他使眼色,可他有办法。最近他们流年不利,连连破财招灾。那所宅子,现在对他来说可是一大笔钱,所以连守义找他商量要那房子,他才不答应,最后两个人吵了起来。现在,事情摆在了连老爷子面前,他想不承认,可是却被二房一家把底给摸透了。
连老爷子也不是糊涂人,看见连守仁这个样子,心里已经明白是回事了。
“买下来了,也是好事。”连老爷子就缓缓地道。
“爹,这事,那房子,我早就想跟爹和娘说的。”连守仁见瞒不下去了,就吞吞吐吐地道。
“哼。”周氏冷哼了一声,狠狠地瞪了古氏一眼,“早想着跟我们说,咋没说?是谁捂住你的嘴了?你呀,还是个秀才老爷,出去住了几年,你就啥啥都拿不起主意了。”
周氏的话表面上是责怪连守仁,其实句句都是在指责古氏。一切都是古氏在捣鬼,连守仁只是被古氏给迷惑了、控制了。
“爹、娘。”古氏忙站起来,“这些年大爷就那么几个束脩银子,哪买的气房子。是我想着,每个月要花租金,还不如买下来省钱。我们娘几个省吃俭用,一点一点地积攒了几个钱,哪里够用,是我和继祖,拿出了体己的银子来,又……又和娘家借了好些银子,才勉强凑够了,暂时把那所宅子给抵了下来。 ”
连蔓儿垂下眼帘,古氏这是实在没法子了,说出这样的话来,只怕三岁的孩子也不会啊。
“老大,照你这么说,那房子是你母亲家买下来的,我大和我大孙子,是靠着你一个,靠着你们谷家过日子那?”周氏就冷笑着问古氏。
“这,当然不是……”古氏忙辩解道。
“大嫂啊,不是俺说那打脸的话。”何氏见周氏恼了古氏,底气就越发足了起来,“你大米白面每天吃着,还说啥省吃俭用的。二郎他老丈人都打听出来了,你在镇上还用着下人那。 大嫂,你母亲家啥样,俺们谁是不咋地。他们有钱借给你?你不是用的大哥的银子,不是用的咱家的银子,大嫂你哪来的银子?大嫂你和继祖成天坐在家里,啥也不干,就能赚来银子养活爷们?大嫂你那是干啥营生,给俺说说,俺也学学呗。”
“你……”古氏又羞又气,一下子涨红了脸,“老2,你嘴巴干净点。”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要是往常,以古氏的精明劲,就不该说从娘家借钱的话来。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古氏遭受连番打击,心智上也不如以往那么通透了。而且这些年攒下来的家底几乎都花光了,那所宅子就是她最后的财产,无论如何也是不舍得让出来的。
“老大,合着这些年,我连家的爷们都是你谷家养活着那。你是不是还说,我和老爷子,也是你们谷家养活着那。就你谷家那个穷根,我呸,说出来可别笑死人。老大,你说句话,我们这些年省吃俭用,咋就养出你这个吃里扒外的来了。谁是谷家的人,立刻给我滚出连家去。”周氏怒斥道。她这次也是真的生气了。
“你胡说八道啥那,哪里有你们谷家啥事,家里哪一文钱不是我连家的钱。”连守仁立刻道。
古氏只觉得颜面扫地,几乎将嘴唇咬出血来。
连蔓儿在旁边暗暗摇头,古氏这样,真是自取其辱,将包括连守仁和连继祖在内的所有人,都推到了她的对立面。古氏,这是利令智昏,糊涂了。
“房子姓连,那这事还有啥不好说的。”连守义就笑道,“爹,我刚才和大哥商量,二郎的那门亲事,人家女方看上咱家二郎了,说是聘礼都好商量。可咱也得对得起人家不是。不说别的,就说人家闺女嫁,咱让人家住哪?”
连守义两手掌心向上,摇了摇。
是啊,连家现在这些口人,住这几间屋子,已经是很紧张了。如果二郎娶了,没有单独的屋子,着也得给人家隔出一间来。可是这一间从哪隔出来?从哪都不合适,可以说如果不盖新房,根本就没法安置新。当初连老爷子对二郎的婚事迟疑,也是想到了这一点。
连蔓儿,连老爷子当年放弃城里的差事,回到三十里营子,心里肯定是有打算的。连老爷子的所有打算,都有一个出发点,一个起始点,那就是连守仁能够出息,能够中举、当官。可是连守仁就卡在了秀才上面,半步也前进不了,连家这一大家子的日子也就卡在了那里,不上不下。
连蔓儿偷偷瞥了连老爷子一眼,也许那些股票被套牢的人们,能够理解连老爷子的无奈吧。没有魄力断腕,就只能无限期地拖着,期望有一天触底反弹,盘活资金,甚至大赚一笔,从此翻身的。可是在这期间,必定资金紧张,耽误很多其他的事。
“爹,正好多出这所房子来,要不就让二郎娶了就住这房子吧。”连守义就向连老爷子道。
说来说去,二房是打定了主意,要占镇上那所宅子。
“花儿这婚期就要到了,大哥也马上要去做官,那破宅子大哥也不放在眼里,放在那也是放着,给二郎娶用,那不正是应当的吗”连守义爽朗地笑着。
这话就把连守仁要说的话给堵住了。连守仁好意思说,万一连花儿的婚事黄了,万一他做不成官了,他还想住回镇上。而且他也清楚,如果万一这些事情发生了,他也就再没有了所谓的前程,就算连老爷子和周氏愿意继续供养他,连守义肯定不会答应。
想到这,连守仁的两条眉毛几乎扭到了一起。
“那房子已经租给了别人,不好赶人家走的。”连守仁就道,“二郎的房子,还是另外想法子吧。”
“咋不能赶他们走?”连守义就站起身,将手一挥,“咱不要他的租金了还不行,咱自家孩子要娶,这礼上也说的。那租金,大嫂也没交给娘。大嫂收了的就收了,咱也不跟大嫂争,剩下的就退给人家呗。”
古氏喉头一梗,那些租金她已经是花的差不多了,哪还有钱退,就是有钱退,她也舍不得退。
“爹,娘,二郎的岁数到了,好不容易有这头亲事,再要黄了,咱二郎这辈子就得打光棍,要不然就只能娶寡妇了。”何氏就呜呜地哭了起来。
“二哥不娶,三哥就不能说亲,到时候俺们一屋子光棍,大伯和大伯娘脸上也不好看。”四郎笑嘻嘻地道。
二房的人应该是商量好了,人数上,大房就输了。
“房子姓连,给二郎娶用正应该那,老三,你有啥说的没。”连守义就问连守礼。
“我、我没啥说的。”连守礼老实地道。
“老四啊,这房子怕是没你的份啊,谁让咱分家的时候大哥和大嫂把这房子给瞒下来了那。”连守义又冲连守信道。
这个连守义,竟然是个人物,如果比较起来,连守义的聪明劲绝对超过连守仁。
“爹,我没想着争啥,是你叫我,我就了。爹你说啥,我听啥。”连守信就冲连老爷子道。
连蔓儿点头,连守信这话说的好。
“爹,我好歹是个秀才,镇上那房子,人家了,也多敬我几分。”连守仁道。
房子到底处置,最后还得听连老爷子的。连老爷子这次会不会继续袒护连守仁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