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地主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弱颜
“爹,我正要和你商量。”连守信就放下酒盅,打断了连守义的话。“今年花生的行情,我打听了。还是往年的十二文钱一斤,爹你看要是不够,我再加。”
“加啥加。”连老爷子道,“花生还没晾干,卖不了那么多钱。老四,分家的时候,没给你钱,咱家也要过日子,这些花生我也不说白给你的话,每斤十文钱就行。”
“爹,就十二文吧。”连守信就笑着道。
连老爷子端起酒杯,这个话题就没有再继续下去。四房一家本来就商量好了,不占连老爷子的便宜,就照十二文钱一斤给。而连守义虽有些不足,但是没晾干的花生,能卖到十二文钱一斤,也是赚的,而且有连老爷子当家,他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一顿饭吃的很是顺利,那边桌上,连守仁和连守义都喝多了,被扶了下去。张氏、赵氏带着几个孩子就开始收拾桌子。
“要是天天能过这样的日子,我就知足了。”连老爷子靠在炕头,有些含糊不清地道。
“就是一点马尿、几块肉,看把你高兴的样。”周氏小声嘟囔道。
回到西厢房,连守信坐在炕上,就叹了一口气。
“爹说这样的日子,能天天那多好。”
连老爷子绝不是个贪嘴的人,他想过的日子,关键并不是有酒有肉,而是儿孙们都在一起,齐心协力地干活,热热闹闹地一起吃饭,和和美美地过日子。这些天,发生了许多的事情,今天这件事,让大家都聚到了一起,让连老爷子感受到了许久以来都没有的全家团聚的和美。
“这么分开过挺好。”张氏就道,“啥时候聚一下,还觉得挺亲香的。”
就是贤惠如张氏,分家过了这么短短的日子,也不希望再回去了。
第二天一早起来,连蔓儿揭开瓦缸的盖子,捞出一颗花生来,剥出花生粒来尝了尝,就点了点头,花生已经入味了。
她起的早,还有人比她起的更早。连家的前院,东厢房到大门之间的空地上,已经搭起了两个临时的灶台,连守礼和连守信正抬着大铁锅往灶上安。
这是昨天晚上连守礼和连守信商量好的。屋子里的锅还要烧火做饭,要煮出二百斤的花生来,太紧张了,另外搭灶,就方便多了。
匆匆的吃过了早饭,由连守礼一家三口帮忙,大家就忙着开始煮花生。一只铁锅,一次能煮二十五斤的花生。煮熟了的花生在控干水分后,就送到房顶上去晾晒。忙活了一天,多半的花生都晒好了,只有最后煮出来的五十斤花生,还没完全晒干。只好拿进屋里来,打算第二天再接着晒。
“明天要是个好天头大晴天,半天的功夫,晒干完全没问题。”
连蔓儿这么想着,就睡着了。
第二天,她睁开眼睛的时候,就看见外面阴沉沉的。
“这可咋办,今天是阴天,看样子,还要下雨那。”张氏从外面走进来道。
连蔓儿的心也跟着沉了下来。
是 由】.!!!
重生小地主 第一百零八章烘干
费章节(12点)
阴天没有阳光,就无法将剩下的那五十斤蒜香花生晒干,这样就无法完成和武掌柜的约定。连蔓儿走到院子了,就感觉到空气湿漉漉的。她下意识地伸出手,结果就有小水滴滴落在她的手心上。
下雨了。
雨并不大,但是看天上乌云密布,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放晴的。
连蔓儿走回屋子里,看着几个笸箩里放着的那些还没晒干的花生,这可办那。
“要不,放铁锅里再炒一遍吧。”连守信建议道。
连蔓儿摇了摇头。煮过的花生再放铁锅里炒,不仅不能炒干水分,还会将花生的外皮全部破坏掉,到时候就没法卖了。第一百零八章烘干
“那可办?”一家人接连提了几个建议,都因为不可行,被连蔓儿否决掉了。大家也都发起愁来,今天下晌如果不能按时交出二百斤的蒜香花生,按照约定,他们就要认罚。不那位武掌柜会罚他们,会罚他们很多银子吗?这段他们卖蒜香花生的钱,有一半用来改善生活条件了,攒下来的钱并不多,那么就只能拿出原来卖苦姑娘儿赚的钱,另外,还有沈六给他们的那些银子了。
连蔓儿毕竟还是个孩子,当时只想到能赚到一笔钱,却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突发*况。张氏就想开口说连蔓儿几句,可是一看到连蔓儿皱着眉的样子,就将责备的话又咽了。
这个家,应该是她和连守信负责赚钱来维持的。连蔓儿是个孩子,赚钱这样的事,本来不应该是她该操心的。如果不是家里太穷,连蔓儿哪里用这样千方百计地想法子赚钱。连蔓儿已经做的很好了,她这个做娘的还能在这个时候去责备她,给她雪上加霜。而且这个时候责备连蔓儿,对事情也没有任何的帮助。还是等事情过后,找第一百零八章烘干个机会,和连蔓儿好好谈谈,让她记住这次的教训,以后做事千万要谨慎。
张氏这样想着,就看了连守信一眼。连守信也在发愁,不过也没有责备连蔓儿的意思。
“还有半天功夫,咱尽量想想法子。实在不行,咱把做好的花生送,我和你爹都去,那个武掌柜他要罚,就让他罚。咋地他也不能离了大谱。都有我和你爹那。”张氏就道。
“对。”连守信点头附和道。
连蔓儿抬起头,她的心里有些感动和欢喜。连守信和张氏虽然包子,但是在做人处事方面,同时还有许多的可取之处。有很多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解决,而是怨天尤人,相互指责。而连守信和张氏则不是这样,他们的态度更积极,更正面。
比如说现在这件事,他们很可能会亏钱,这对一个本来就穷的家庭来说,是极大的打击。如果换做别的父母,很可能会责骂她,说这些都是她造成的。但是张氏和连守信没有。他们连一句抱怨的话都没有,反而安慰她,表明他们做父母的会出头来承担责任。
正因为张氏和连守信这样的性格,所以连家四房的孩子们的性情都不,待人处事大方有礼,相互之间也非常和睦友爱。
“爹,娘,我想到了一个法子。”连蔓儿心中一动道。
“啥法子。”一家人都看向连蔓儿。
做蒜香花生最后这个干燥的环节,在大批量的生产中,都是采用烘干机之类的设备来完成的。这里没有条件制造烘干机,连蔓儿她们的生产规模,更是比小作坊还小作坊,所以就采用了日光晒干这个法子。
现在没有日光可以利用,烘干机也是不可能的,那么有没有可能采用别的方式进行烘干那?答案是有的。
三十里营子的人家家都睡的是土炕,就是用粘土晒制成一块块的土坯,然后用土坯垒起来的炕。这样的土炕当间,都留有一条烟道,一头穿过墙壁通着外屋的大灶,另一头则直通另一面墙里的烟道。墙里的烟道是竖直向上的,直通房顶的烟囱。冬天里,大家主要就是靠烧外面的大灶,通过这条烟道,将炕烧暖的方式来取暖。
他们昨天在外面另外搭灶来煮花生,除了怕屋里的灶不够用,也是怕大灶烧火太多,这个天气,将炕烧的太热了,屋里没法住。
连蔓儿走到炕头的炕沿钱,伸手将炕席掀开。炕席下面的土坯炕上,垫着一大张草纸,上面整齐地摆放着十来只红彤彤的尖椒。这些尖椒摘下来的时候还是充满水分的,是连守信爱吃辣椒酱,嫌外面晒辣椒晒的太慢,就把辣椒放在这里,用热土炕来烘干。
“爹,这辣椒你是昨天放的吧,现在就干了,能磨碎了炸辣椒酱了。”连蔓儿就拿起一只红辣椒来道。
“是啊。”连守信答道,一时还没明白连蔓儿突然说这个。
“呀,花生也能这样烘干不?”小七突然跳道。他年纪小,脑子聪明,也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束缚,被连蔓儿这样一启发,第一个就想到了用土炕烘干花生的法子。
连蔓儿摸了摸小七的头,眼睛里都带上了笑意。
小七这么一说,大家伙的脑子也都跟着转过弯来。
“这还真是个办法。”连守信就笑道。
“咱们只有半天功夫,要烘干五十斤花生,怕是得多烧点火。”连蔓儿就道。
“柴禾咱有的是。”张氏就道。
连老爷子是勤快而且节省的人,地里的一根草也是要收到家里来的。那些高粱杆、花生秧子、大豆秧子、糜子杆,还有高粱茬子、糜子茬子,晒干了,都可以作为柴禾。连守信也是个闲不住的人,秋收过后,每天都会去附近山上捡拾树枝,或是干脆砍些树枝晾晒,为的就是冬天家里有足够的柴禾,和孩子能够不受冻。
找到了办法,一家里立刻就行动起来。连守信和五郎去抱柴禾烧火,张氏和连枝儿就将炕头的炕席都掀开来,连蔓儿和小七找来草纸、薄草席铺在土坯炕上,然后才将湿花生均匀地摊开。
外面灶里烧上了火,很快,炕就热了起来,湿花生上就有水汽开始慢慢蒸发。
“咱这灶和炕,都是你三伯给盘的,烧点火就能热上来,冬天可好了。你三伯比你爹都内秀着咧。”张氏就道。
连蔓儿点了点头,照这个样子,只要火够,这五十斤的花生很快就可以烘干。
“娘,爹说干烧水太浪费柴禾,咱煮点啥不。”五郎就从外屋探进头来问。
“先烧一锅水,够咱一天喝的。”张氏就道。
“放点白糖,咱喝白糖水。”连蔓儿就道。他们现在的饮食以粗粮和菜蔬为主,而且都是纯天然有机食物,而且每天屋里屋外的忙活活计,根本就不用操心血脂血糖问题,可以放心吃糖、吃肉,连蔓儿因此很开心。
“蔓儿,昨天不是还买了骨头吗,一会也炖了吧。”连枝儿提醒道。
“我去拔萝卜。”小七就道。
“点。”张氏看着小七跃跃欲试的样子,她这小最近脸蛋似乎圆呼了不少,“外面下雨那,你披上点,地下滑。”
“我也去。”连蔓儿见花生晒干是没问题的,心中顿时放宽了,就起了玩心。
“去吧,都点。”张氏就笑道。
连蔓儿就跑到外屋,打开屋门朝外面看了看,雨下的不算大,但是这样出去,头发、衣服还是会被淋湿,现在天气又凉了,到时候感冒可就不好办了。
还真得披点。可是他们家没有雨伞,也没有雨衣,只有夏天遮阳的草帽。这可办那。
“蔓儿,小七,来披这个。”五郎就站起身,从水缸后面的杂物架子上拿下来一条干净的麻袋,将麻袋底的那一端两个角抓起来,对在一起,又将麻袋抖顺。这样麻袋就成了一个锥形的帽子,下面还披着一长条。五郎就将这锥形的帽子戴在连蔓儿的头上,一条大约一米多长的麻袋,将连蔓儿的头完全遮住,身子也遮住了一大半。
连蔓儿摸着身上这件简易的麻袋“雨衣”,她是不是该称赞劳动人民智慧多那。
很快小七也披上了一条麻袋雨衣。锥形的帽子尖尖的,披垂下来的麻袋片随意中带着点波西米亚的风情,如果脸上蒙上一块布,这个形象,似乎有点熟悉,到底是那,一时却想不起来了。
小七已经跳着笑着跑了出去,还故意伸出手去接雨水。连蔓儿在脑子清醒之前,也跳进了雨里,和小七一样傻笑着。
“别玩了,你们俩。”连枝儿追出来,站在门口,看着连蔓儿和小七笑着斥道,“快去快回,别着凉。”知子莫若母,张氏就小七和连蔓儿肯定想在雨里玩,就让连枝儿跟出来嘱咐她们。
“哦。”连蔓儿呆呆地应了一声,这才的幼稚行为,肯定是小七总粘着她的缘故,她被小七给同化了。
连蔓儿和小七这才跑去后院,在菜畦梗上拔了三颗白萝卜,又跑,将萝卜洗干净了,切成大块,放在骨头汤里一起熬。
等一锅骨头汤熬的浓浓的,屋里炕上的花生也差不多干了。一家人忙摆上桌子,吃了午饭,然后将花生收进袋子里,装上平板车,上面盖上草帘子遮雨,由连守信推着车,连蔓儿、五郎、小七一起就往镇上去了。
想起小时候,下雨天故意在外面疯跑。小孩子都爱玩水吧,不为。(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
重生小地主 第一百零九章卖不卖
费章节(12点)
连蔓儿一行人很快就来到了悦来酒楼门前。因为是下雨天,酒楼里的客人要比平常少很多。 连蔓儿就先走进去,和酒楼的伙计说,要找武掌柜。
“小姑娘,来的还挺早。”首先出来的是那天服侍在武大爷身边的中年男子。
“武掌柜,我们送花生来了。那位武大爷可在吗不跳字。连蔓儿就道。
“哎呦。”那中年男子听见连蔓儿叫他武掌柜,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就恢复了常态。他正是这悦来酒楼的掌柜,姓武。那天他并没有向连蔓儿表露身份。可是连蔓儿能够认出他,也不算是特别奇怪的事情。毕竟他这酒楼在镇上很有第一百零九章卖不卖些名气,连蔓儿是小孩子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不认识他,但是回家去后,和家里的大人说起,连蔓儿的长辈里很有可能有人认出了是他。
“东家正等着你们那。”武掌柜这才告诉连蔓儿,那天那位武大爷是这家酒楼的东家,住在县里,名讳是武仲廉。武掌柜就将连蔓儿引进一个雅间内,武仲廉果然坐在里面。
“咱们是按照约定送货来了,先看看花生,过了秤,看够不够数吧。”相互见过礼之后,连蔓儿立刻说起正题。
酒楼的伙计帮着连守信将几袋子花生背进来,武仲廉将每个袋子都打开看了,还尝了尝,这才点头,让伙计将花生过秤。四麻袋的花生,称出来是二百斤挂零。这是连蔓儿怕最后花生不够,特意多做了几斤,来的时候自家里已经称过了。
“嗯,很好。”武掌柜点头道,“今天下了雨,难得你们真能按时做出了二百斤的花生来。”
武掌柜说着,往外面看了一眼,外面的雨不大,却一直没有停。
“咱们按照约定,将花生送到了,武大爷已经给了第一百零九章卖不卖我们一吊钱,那余下的钱……”连蔓儿笑了笑,并没有接武掌柜的话。
武掌柜哈哈笑了两声,就让武掌柜去拿钱。二百斤花生,每斤二十文钱,一共应该是四吊钱,已经给了连蔓儿一吊钱,武掌柜又拿出来三吊钱,交给连蔓儿。
“外面还下着雨,也不急着回去,几位坐下喝杯茶,吃点点心吧。”武掌柜就招呼连守信、连蔓儿几个道。
连蔓儿就答应了,她看的出来武仲廉还有话要说。
武仲廉很是健谈,先是和连守信闲话,问些他们今年的庄稼如何,每天都做些什么营生之类的话。连守信都很谨慎地回答了。
“这蒜香花生,怎么以前没有出来卖过?”武大老板最后问道。
“不过是几个孩子鼓捣出来,赚几个零花钱。”连守信就道。
“武大爷尝了我们的蒜香花生,觉得怎么样?”连蔓儿吃了一小块点心,突然开口道。
“自然是不错,否则我怎么会一买就是二百斤?”武仲廉道。
“武大爷买这些花生,肯定不只是自家吃的了?”连蔓儿又问。
“咱们东家除了这个酒楼,在县城里和其他镇上,还有些茶楼、杂货铺,炒货、干货铺子。”武掌柜就替武大老板答道。
在茶楼和酒楼里,可以用蒜香花生做一道下酒的碟子,杂货铺,炒货和干货铺子里,有炒花生卖,自然也可以卖蒜香花生。
“武大爷生意兴隆,这二百斤花生可够卖几天的。你也瞧见了,咱们两天就能做出二百斤蒜香花生来。武大爷还需要多少,可以放心交给我们做。”连蔓儿就道。
武仲廉要买蒜香花生,本来是无需要的这么急。可他偏偏定下了时间的限制,其中自然是有缘故的。无非是要看看,她们是否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做出足够多的蒜香花生,而且保持味道是一模一样的,并没有偏差。武大老板特意每一袋子花生都亲自尝了尝,应该就是为了确定这件事。
现在连蔓儿按时交货,蒜香花生的生产能力和质量都有保证,那么接下来就可以确立长期的供货关系了。
虽然蒜香花生制作起来麻烦一些,但是每斤都能赚八文钱。在乡村人眼里,柴禾不用花钱,那些调料中,用的分量最多是大蒜,是自家出产的,而其他的调料用的分量并不多,可以说成本是很低的,不过就是多用些人力。连蔓儿一家已经商量过,觉得这个钱可以长期赚下去。
武大老板与武掌柜飞快地交换了一个眼色。
连蔓儿立刻意识到,这两个人是有另外的打算。
“不知道这样的天气,这花生是如何弄干的那?”武掌柜装作无意地问道。
“这个……”连守信就要回答。
连蔓儿忙咳嗽了一声,连守信扭头见连蔓儿递眼色给他,就低下头装作喝茶,将下面的话咽了回去。
“哈哈,这还不能说?”武掌柜笑着向连蔓儿道。
“也没什么不能说的,就是咱们不说,不过明天,武掌柜也能打听出来。”连蔓儿就笑道。
武掌柜脸上露出尴尬的神色。
“咱们这镇上,我们是第一家做这蒜香花生卖的,后来那些,都是跟我们学的。除了蒜香花生的方子,别的我们也没瞒过人。这下雨天如何将花生烘干的法子,是很容易学,也很容易做的。”连蔓儿又道。
武掌柜的脸色好看了一些。
“我们乡下人,没有太多的心思。武大爷有啥话,爽快地说出来就好。”连蔓儿看了一眼武仲廉道。
武仲廉就哈哈地笑了起来。
“小姑娘是爽快人,那么我也就直说了。你们这蒜香花生不错,我的炒货铺子里打算做这蒜香花生的买卖。因为这是你们第一个开始做的,我不忍心抢了你们的生计,不如你们将那方子一次卖给我,回去能买上几亩地,以后也不用这么操劳了。”
连蔓儿心中暗笑道,这武仲廉看来是一开始就打算要她的方子。那两天做出二百斤蒜香花生的要求,固然是考察蒜香花生的生产能力和质量,看是否能够大量制作。如果连蔓儿没能按时交货,武仲廉的惩罚,会不会就是张口索要方子?
现在连蔓儿按时将蒜香花生送来了,武仲廉已经能够确定,蒜香花生可以大量制作,而且不受限于天气。武仲廉想买蒜香花生的方子,却不肯多出钱。说什么不忍心抢她们的生计,如果武仲廉自家的铺子里能够做出更好吃的蒜香花生,还会搭理她们吗?
这武大老板看着爽朗,心思却精细的很,若是连蔓儿是普通的乡村女孩,或许就被他哄住了,几个钱就把蒜香花生的方子卖给他了。
“武大爷,集上卖这蒜香花生的不只我一家,家家都说自己的是头一份,你为啥就买我家的?”连蔓儿问。
这蒜香花生,她们卖了几次,就有人家学着做了,也拿到集上卖,其中也有三十里营子的人。不过他们做的蒜香花生都没有连蔓儿做的好吃,而且味道也总是变化。没有专利保护,大家都是小本的买卖,连蔓儿也不能不让别人家卖。
“自然是我家做出来的最好吃,而且味道始终一样对不对?”连蔓儿自己回答了这个问题。
连蔓儿说的丝毫不差,武大老板也只好点头。
这是事实,只是武仲廉想买连蔓儿的方子,却想着压价,当然不会主动开口这么说。现在连蔓儿自己说了出来,他也只好点头。
“那些家都是学的我家,制作的法子差不多,可是却没有我们的方子。……那天我和武大爷约定好了,就去买了调料,说不定有心人学着买了,可我敢说,他还是配不出我们这个味。”连蔓儿瞧着武掌柜,笑了笑道。
连蔓儿她们每次不过是做二三十斤的蒜香花生卖,一次要做二百斤,必定要新买调料。连蔓儿并不隐瞒制作蒜香花生的程序,但是对于所用的调料,却是早就留心,确保没人能弄清楚她到底用了哪些调料,更不会知道调料的配比都是多少。
而如果要大量制作蒜香花生,就必须要有固定的方子,否则每一批的花生味道都不一样,是不能形成品牌的。
“小姑娘很聪明。”武仲廉笑道。
“我们家还指望着这个赚钱那,当然要加小心了。爱吃蒜香花生的人越来越多,就算每年我们只做一千斤来卖,一年就能赚八两银子,二十年就是一百六十两,四十年就是三百二十两,我们这连氏蒜香花生代代传下去,子孙们就不愁吃穿了。”连蔓儿故意说道。
武仲廉听连蔓儿这么说,心下就有些吃惊。这小姑娘年纪虽小,见识却已经不凡了,几句话,就将几处关键都挑明了,她很明白她的方子的重要价值。看来他想要捡个便宜的想法,是行不通了。
“小姑娘想的不错,只是这几十年间,怎地就能保的别人家不能做出比你家更好吃的蒜香花生来?”武大老板哈哈地笑了起来。“不如趁现在卖给我,得了现钱,立刻就有许多好处。小姑娘,你这方子想要多少钱?”
连蔓儿有些犹豫,该不该把方子卖给武仲廉那?(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
重生小地主 第一百一十章赚了银子要做啥
费章节(12点)
“这个方子,”连蔓儿用目光征询了连守信、五郎和小七的意见,这才缓缓地说道,“我并不想卖。我们乡下人,没有想着要发横财。我们不怕辛苦、出力气,有这个方子,每年都能赚些钱,细水长流,对我们来说,才是最好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