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地主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弱颜
“咱们只挑红了、熟了的摘,那些青的,等过些天红了,还能再摘一次。”连蔓儿道。
连蔓儿、连枝儿、连五郎和小七就将车子放在一边,都提了篮子,开始粉头摘姑娘儿。等篮子摘满了,就送出来,装到车上的麻袋里。
没有风,太阳很毒,一会功夫连蔓儿的额头就见了汗。汗水又顺着鬓角直流到脖子里,感觉很不舒服。可连蔓儿一点都不想抱怨,她心里是快乐的。
连枝儿、连五郎和小七更不用说了,都干的相当起劲。几个孩子都是做惯了活计的,也就多半个时辰的功夫,就将附近能摘的苦姑娘儿都摘完了。
连蔓儿看了看,她们摘了整整六个麻袋的苦姑娘儿。一只麻袋她们四个一起抬,都相当的吃力。这六只麻袋加在一起,估计着起码有四五百斤。
连五郎将麻袋整理好,又在上面盖上了一层草帘子。他和连枝儿在前面拉车,连蔓儿和小七在后面帮着推,从山里绕出来,这次没进村里,直接上了官道,一直往镇上去了。
这个时辰,路上的行人也不多,他们紧挨着路边走,有路边大树的阴凉,这时又有了些风,倒也不算特别的辛苦。只是,他们毕竟还是小孩子,推着四五百斤重的东西,走的很慢。连五郎和连枝儿都走的汗津津的,为了不让弟弟和妹妹累着,他们都使出了吃奶的劲头。
不到四里的官道,他们走了大约不到两刻钟的功夫,青阳镇就在眼前了。
连蔓儿想起一个问题。
“王家的生药铺怎么走?”
“就在前大街上,咱们赶集的时候去过的,蔓儿你忘了?”连枝儿笑道。
连蔓儿就不说话了。
青阳镇很是繁华,前大街更是镇上最繁华的街道。街面很宽,都铺的是青石的地面,两侧都是各种铺面,两三层的酒楼就有四五家。即便不是集日,街道上也是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到了。”小七叫了起来。
在街道北面,是五间的一个大铺面,朱漆牌匾上济生堂三个鎏金大字,极是苍劲古朴。这济生堂是王家祖上传下来的产业,在锦阳县有许多分号,声名很是响亮。
连五郎将车停在药铺门口,他和连枝儿看着车。连蔓儿就带着小七往药铺里走。
连蔓儿刚迈步进了药铺,立刻就有小伙计迎了上来。他见来的是个没留头,没系裙子的小姑娘和以个小男孩,脸上的笑容也没有变。
“小姑娘是买药?”小伙计问两人身后并没有跟着大人,就问连蔓儿。
“我是来找人的,麻烦小哥帮我通传一声。”连蔓儿脆生生地道,“我们是三十里营子的,和你们三少东家说好了,来送东西。”
济生堂的王大王掌柜正站在柜台后面,看见连蔓儿态度大方,说话清楚,就从柜台后面走了出来。
“是连家的……三姑娘吧。”王掌柜道,“我们三少爷都和我说了。东西在哪?”
“这是我们王掌柜。”小伙计道。
“王掌柜安,”连蔓儿便福了一福,指着门外,“就在门外。”
“这样,那请三姑娘到后面坐,我这就让人把东西搬进来。”
王掌柜一边打发伙计去通知王幼恒,一边带着人出来,将几麻袋的苦姑娘儿往后头搬。
连蔓儿跟着王掌柜进了后院,看着伙计们将苦姑娘儿倒出来过秤,就见王幼恒匆匆地走了过来。
“蔓儿,没想到你们来的这样快。”
是 由】.!!!
重生小地主 第十九章 赚到了钱
“幼恒哥。”连蔓儿笑着打招呼,心里道,就是银子,不快行,她还怕拖的久了,王幼恒变卦那。
王幼恒走,摸了摸小七的头。
“这里交给王掌柜,蔓儿,你们跟我到屋里坐坐,喝杯茶吧。”
连蔓儿、连枝儿、五郎和小七就跟着王幼恒到客房,就有小伙计端了茶水和点心送上来。
连蔓儿大大方方的坐了,连枝儿和五郎有些拘谨,都坐的笔直,就是小七也坐的端端正正地,虽然对屋里的摆设好奇,还对桌上的点心眼馋,却不肯东张西望。
“走的热了吧,这是酸梅汤,冰过的,喝着还能解渴。”王幼恒让道。
果然是酸梅汤,淡褐色的茶汤上第十九章 赚到了钱面还飘着细碎的桂花,没有喝,就能已经能感觉到那酸酸甜甜的气息了。
几个孩子都没动手。
“在我跟前,你们可别拘谨了,还是小时候那样才好。”王幼恒笑道,“蔓儿的伤还没全好,这是蜜桔茶,也还不。”
王幼恒将连蔓儿面前的茶,端起来,递给连蔓儿。
连蔓儿只得接了,茶汤是淡淡的青黄色,飘着橘子特有的香气。连枝儿、五郎和小七见连蔓儿喝了茶,也都端茶喝了。
王幼恒又起身,拿了块点心给小七。
小七没敢接,而是扭头看连蔓儿,连蔓儿就轻轻点了点头。
“谢谢幼恒哥。”小七这才接了点心,慢慢吃了一起来。
王幼恒回到座位上坐下,问道那么些个,就是你们推板车送的?”
“幼恒哥,我们是想赚几个零花钱那。”连蔓儿就点了点头道。这件事,她是希望保密的,却不好直接这样要求王幼恒。王幼恒是个有身份的人,也不像是个大嘴巴的,应该不会随便将她们卖苦姑娘儿的事情说出去,就是怕不经意,透露给连家相关的第十九章 赚到了钱人。连蔓儿这样说,王幼恒应该能明白她的意思。
果然,王幼恒听明白了连蔓儿的话,笑着点了点头。
“我明白了。”王幼恒道,“这件事,我会支会下面的人,不会让人的。……难为你们了。”连家的事情,他也,因为住在镇上,有些事,比连蔓儿她们还要清楚。连蔓儿要赚几个私房钱,他也乐见其成。
几个人聊着家常,王掌柜就从外面进来。
“……六个袋子,总共是四百五十八斤六两。”王掌柜道,“按照每斤五文钱,一共是两千两百九十三文钱。”
王幼恒点了点头,看向连蔓儿,似乎在问她有话说。虽然连枝儿和五郎的年纪大一些,但是他看出来,做主的是连蔓儿。
这和连蔓儿估计的重量差不多,她还是很满意的。
“那两吊钱能不能换成银子?”连蔓儿问。两千多个大钱,那可不轻,关键是不容易不让人地收藏起来。
“可以。”王幼恒痛快地答应了,让王掌柜去取钱。
王掌柜出去,一会功夫转,拿了一块二两的银子,并三串钱,用一个托盘托了送上来。
连蔓儿将钱收了起来,又和王幼恒商量幼恒哥,这苦姑娘儿若是卖的好,过些天,我们再送一批来样?”
“大约多少天?”王幼恒问。
连蔓儿就看连五郎,那些苦姑娘儿成熟还要多少天,还要问连五郎。
“少说十天,最多不过半个月。”连五郎忙道。
“那好,那就十天后吧,有多少就送多少。”王幼恒道。
“幼恒哥,”连枝儿有些迟疑着开口,“若是不好卖,幼恒哥不要为了照顾我们,亏银子来买。”
连蔓儿也点头,她是想赚钱,但是不想赚这样的钱。
“我不是说了吗,在商言商。我也把实话告诉你们,刚才我已经和父亲商量过了,这苦姑娘儿我们还要送到府城去卖那,有多少你们尽管送来。对了,不能卖给别人喏”王幼恒笑道。
“那是自然。”几个孩子异口同声道。
顺利地卖掉了苦姑娘儿拿到了钱,还说定了下次送货,连蔓儿就和王幼恒告辞,王幼恒亲自送了他们出来。
“蔓儿,可还觉得头疼?”王幼恒问。
连蔓儿摇了摇头,她醒之后,头就没有疼过了。
“那就好,当时的事,你还记得吗不跳字。王幼恒又问。
“完全不记得了。”连蔓儿又是摇头,她想破头,也只模模糊糊记得,当时连朵儿在场,似乎还有别人,但是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是谁,也许是觉。“就是以前的事,也有些想不起来了。”
王幼恒轻轻叹了口气,“蔓儿你要些,枝儿、五郎你们要多照看蔓儿。”
连枝儿和连五郎自然都是点头。
“幼恒哥,我也会照看二姐。”小七抢着道。
“幼恒哥你忙吧,我们这就回村上去了。”连蔓儿道。
王幼恒站在门口,看着连蔓儿一行走的远了,才转身回了店里。
“不这么做,究竟对不对……”
…………
从济生堂出来,几个孩子走在街上,相互对视,每个人的脸都笑开了花。他们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钱,还是他们赚的钱。方才在药铺里,当着外人的面,他们表面上都撑着,现在出来了,可就忍不住了。
“姐,咱有钱了。”小七更是嘿嘿地傻笑个不停。
连蔓儿点头。那二两银子她已经贴身藏了起来,只将其余的三串钱,一共二百九十三文袖在袖子里。
她打听过,这周围的田地都是旱地,最好的是五六两银子一亩,差一些的三四两银子就能买上一亩了。她现在的银子能买……半亩地了。
可别小瞧半亩地,半亩地也是地,她连蔓儿就要这么半亩地半亩地地积攒,成为坐拥良田千顷的大地主。咳咳,目标似乎有点遥远,那就做个百亩地的小地主好了,这个她一定能做到,而且是在并不遥远的未来。
当然了,连蔓儿是不会用这二两银子去买地的。这个钱,她是要作为启动资金存起来的。苦姑娘儿这个,只需要付出劳力,就赚来了银子。但是若是做别的生计,恐怕就需要资金投入了。就比如说,方才在山里的时候,她还了一样事物,应该可以赚钱,但却需要前期的投入。
这二两银子不能动,那其余的三串钱,依着连蔓儿最开始的心思,也是想攒起来,一个也不花才好。但是转念想想,觉得不行。连枝儿、五郎和小七都付出了劳动,要给予及时回报,让他们切实地尝到劳动致富的甜头,以后做起事来才更有动力。
好吧,放开这么实际的想法不说,连枝儿,五郎和小七的勤劳、朴实和对她的爱护,让她对他们心生关切,这是他们一起赚到的钱,她想,他们应该幸福地享用他们的劳动收获。
时辰还早,几个孩子就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
“幼恒哥家的点心真好吃,茶水也好吃。”小七抱着手道。他方才很有做客的自觉,茶水和点心都只吃了一点。
“以后咱们有了更多的钱,比那更好吃的点心和茶水也有。”连蔓儿道。
小七仰头看着连蔓儿,重重地点了点头。
“我听二姐的,二姐咱们多多赚钱,买好多好多好吃的。”小七伸开手臂,画了一个大大的圈。
“我们现在有钱了,是我们赚的。大家都想买?”连蔓儿轻轻晃了晃袖子道。
三个孩子都有些为难了。他们有好些想买的,但都是节省惯了的,真的要买了,就有些说不出,舍不得了。
“以后,咱们还可以赚更多的钱那。嗯,整数我想存起来,还有不到三百文钱,够咱们花的了。”连蔓儿道。
听连蔓儿说存起了二两银子,只花其余的钱,三个孩子就松动了。
“二姐,我想……”小七扯了扯连蔓儿的衣襟,指着不远处一个铺子。那铺子只有两间门面,房檐下挂了一个红色的幌子。幌子上扎着一圈的绸缎花,中间是一个圆盘,圆盘下面是长长的穗子代表面条,幌子中间有两个油乎乎的字——“陈记”。
“他家的白面肉包子可好吃了,我五岁那年,爷赶集带着我,去吃过一回。”小七说着话,抿了抿嘴,眼睛里满是回忆和向往。
“行,那咱去吃肉包子。”连蔓儿点头道。他们中午分到的饭都不多,又干了半天的体力活,她也感觉有些饿了。
“陈记的肉包子是出了名的,就是太贵,要两文钱一个。”五郎有些迟疑道。
“咱们有钱啊,等过些天,还能再赚上一笔那。”连蔓儿道。
几个孩子商量了一下,最终都决定去“奢侈”一次。
他们推着平板车,往陈记走。还没走到陈记,就见大街的那边,是一座极大的二层酒楼。酒楼的伙计正掀起门帘,满脸笑容地送了两个人送酒楼里出来。
“二位爷慢走,二位爷再来啊。”
那两个人显然都喝了不少酒,脸上通红,冲着伙计挥了挥手,就叫了两顶轿子来。
“去庙后街。”两个人上了轿,一声吩咐,那两顶轿子就朝着街尾飞跑去了。
“那……那不是大伯和二伯”
*********
求推荐、求收藏。
是 由】.!!!
重生小地主 第二十章 下馆子
超肥的一章哦,求各种票票。
******……******
连蔓儿也看清楚了,那两个人确实是连守仁和连守义。他们不是来镇上还钱的吗,到酒楼来喝的醉醺醺的。没看见连守信和他们在一起,庙后街又是哪里?
连蔓儿有一肚子的疑问,其他三个孩子也和她一样。
“爹那,爹没和大伯和二伯在一起?”小七小声问道。
“我想,咱们应该找人打听打听。”连蔓儿道。
那个送了连守仁和连守义出来的酒楼伙计还站在酒楼外面,连蔓儿就和五郎一起走上前去。
“大哥,那两位可是在你这酒楼里喝酒的?”连五郎指着远去的轿子问道。第二十章 下馆子
“是啊,,你们认得他们?”那伙计本是个爱的,见来问的是个少年和没留头的小姑娘,都长的白白净净,穿的也干净利落,就答话道。
“从后面看着很眼熟,很像今早上来找了我爹出门的那两个人。”连蔓儿就道。
“这两位客人是来的,并没其他人。”小伙计答道,“那就不是你们要找的人了。”
“可是我看着就是他们,或许他们方才和我爹分开了,吃了酒,再去找我爹那。”连蔓儿道。
“是啊,大哥你可他们往地方去了?”五郎就问。
“是庙前街。”小伙计脸上的表情变得有些奇怪。
“庙前街?”
“你们小孩子家别打听那地方,我跟你们说,方才这两位客人,我是听见了,他们去庙前街是找人,可绝不是找你们的爹的。”
伙计说着话,就往里面走。正巧另一个伙计出来,听见了话头。
“那两个客人不是说去找潘茜姐儿去了,看他们穿戴也平常,不知哪里有那些钱,那潘家的姐儿,可是个销金窟那。”
连五郎琢磨了一下脸色就第二十章 下馆子红了,匆忙拉了连蔓儿走,推了车子走。
“打听到没有,爹在哪?”连枝儿就问。
连五郎闷头推着车子,不。
连蔓儿看着连五郎的样子,猜出他是猜疑连守信也去了烟花之地。
“爹没和大伯、二伯在一起。爹一定是另外有事。大伯和二伯喝酒都不带上爹,去别的花钱的地方,更不会带上爹了。”连蔓儿故意道。
连五郎听了连蔓儿这句话,脸上又重新开朗起来。
连蔓儿将五郎的脸色变化看在眼里,心道,果然是关心则乱,就没有再多说了。
不过几步路,就到了陈记的门口。
“就买几个包子,咱们在外面吃。”连枝儿道。
连蔓儿不同意,这也就是一家普通的包子铺,他们手里的钱,还消费的起,就要去里面吃。
“咱们还没下过馆子。”连枝儿道。
“爷上次就买了两个包子,也是在外面吃的。”小七道,如果是集日,客人比同时多了几倍,像陈记这样的吃食铺子就在铺子前面围起一块地来,摆上桌子,招待客人。
陈记里的小伙计看见几个孩子站在门口,都穿着粗布衣裳,但却干干净净,也都大大方方的,就问了一句。
“几位要吃包子就里面请,咱陈记的包子可是十里八乡都闻名的。……这车放在旁边,有俺们铺子里的人给看着,丢不了。”
“行。”连蔓儿点头。
连五郎就将平板车放在旁边,几个孩子一起进了店里,在一张临窗的桌子旁坐了下来,正好能看见窗外他们的平板车,就更加安心了。
铺子里=零散地坐着几个客人,连蔓儿见不只有包子,还有馒头和面条,就问小伙计,他们店里都有吃的。
“有刚出炉的白面包子、白面馒头、白面面条……”小伙计介绍着的吃食。
“包子都有馅的?”
“有大肉白菜馅的,还有大肉一个肉丸的。大肉白菜馅的,是一文钱一个,肉丸的,是两文钱一个。”
“要六个肉丸的包子,两个菜肉的,酱肉也要一碗,酱菜一碟。”连蔓儿说完,又问,“伙计,有汤吗不跳字。
“酱肉是十五文一碗,汤没有,面汤行不行,不要钱。”小伙计道。
连蔓儿点了点头,“行,我们先要这些,不够了再要。”
伙计忙答应一声下去,一会的功夫,就端上来两大盘包子,并四碗面汤来。
“几位客人慢用,有事就招呼小的。”伙计看着连蔓儿几个年纪虽小,却也是不的主顾,态度就更好了些。
连枝儿将肉丸包子推到连蔓儿和小七跟前,她去拿那菜肉的包子。
“姐,你吃肉丸的。”连蔓儿忙拦住了,先拿了菜肉的包子,她不是心疼钱,就是想尝尝陈记不同包子的味道。
连蔓儿掰开包子,包子的皮有些厚,面也不是很白,显然是面粉磨的不够细,里面的白菜馅剁的很细碎,却没能和肉馅完全混合在了一起。那肉馅白白的,肥多瘦少,不过闻着还是很香的。连蔓儿就掰下一口来,细细的咀嚼,味道还算可以,比起连家的窝窝那就是美味了,不过还是很有改进的余地的。
连枝儿也掰了一个肉丸馅的包子,递了一半给连蔓儿,又将连蔓儿手里那半个菜肉的接了。
连蔓儿又看这个肉丸的包子,里面除了几点葱花,就是大肉,依旧是肥多瘦少,一块块的肥肉丁很是分明,咬一口在嘴里,油汪汪的。略有些腻,不过看店里客人的吃相,就这也是美味了。连蔓儿又尝了酱肉和酱菜,心里对这里的美味有了些认识,才就着面汤吃喝起来。
“想不到咱们也下馆子吃饭。”连枝儿对连蔓儿小声笑道。
连蔓儿也笑了笑,没说。这不过是一间小吃铺,那斜对面的酒楼,总有一天她会带着他们一起去吃。
“蔓儿,给爹和娘带两个肉包子吧。”连枝儿拿着手里的肉包子,却不吃,又小声和连蔓儿商量。
连蔓儿有些为难了,她倒不是心痛钱,不肯给张氏和连守信买吃的,而是怕不好说明钱的来历。
连枝儿见连蔓儿不答应,就看着手里的包子,似乎有些伤心,五郎和小七也都停下来,抬起头,眼巴巴地看着连蔓儿,那意思好像是连蔓儿不答应,他们就不吃了。
连蔓儿抚额。
“爹娘问起钱的来历,咱们说?要是爹娘要咱们把钱交给奶,办?这件事要是说出去,下一次那钱咱们还能赚的成吗不跳字。
连枝儿几个不肯吃独食,连蔓儿也不是吃独食的性子,但是她的担心不是没有缘故的。
“要不然,就说我掏了鸟蛋,走到镇上让人买去了。得了几个钱。”连五郎道。
“就说是幼恒哥给的。”小七道。
“还是用掏鸟蛋那个吧。”连蔓儿揉了揉眉心。“不过事先说好了,你们要保证,不让娘把事情泄露出去。”连蔓儿只得道。
三个孩子齐齐点头。
“那好。”连蔓儿心道,这几个都是孝顺的好孩子,可是这样,她赚钱的事情,就会被张氏的。算了,她们瞒的了周氏和连家其他的人,却瞒不过张氏。干脆就让她,她们几个齐心,总能说服张氏替她们隐瞒,以后做事也方便。
几个孩子吃完包子,将酱肉、酱菜和面汤也吃的干干净净,连蔓儿就问他们吃饱了没有。
“吃饱了。”大家都答道。
陈记的包子,每一个足有二两有余,每个人两个包子,一大碗面汤,还有酱肉和酱菜,自然都是吃的饱饱的。
“再要四个肉丸的包子,我们带走。”连蔓儿招呼伙计道。
小伙计忙又去取了四个包子,用油纸包裹的严严实实送。连蔓儿就让连枝儿接了,她拿了一串钱出来和伙计会账,十个肉丸的包子,每个两文,共二十文钱,两个菜肉的,两文钱,再加上酱肉的十五文,一共是三十七文钱。
连蔓儿数了三十七个钱给那伙计,这才从包子铺里出来。
时辰还早,他们就在街上慢慢的走。连蔓儿路过店铺、小摊,都要停下来,问一问的价格。走过卖糖的小摊,又买了几个钱的糖。连蔓儿也渐渐地了解了镇上的物价,与她那个物价飞涨的年代不同,这里,钱是很值钱的。一文钱,能买十块普通的麦芽糖球,或者五个加了松子、核桃仁和芝麻的高级糖球。
连蔓儿用五文钱,买了二十块普通的麦芽糖,又买了十五块松子芝麻糖,都给了小七。
小七将糖包地收了起来,“我就吃一般的糖好了,松子糖留给二姐吃药的时候吃。”
连蔓儿就问五郎和连枝儿有要买的。
连五郎推着板车,摇了摇头。他大了,不吃糖,别的……,也不想买。
连枝儿停在一家卖胭脂水粉和头花的铺子外面,有些犹豫。
“姐,想买,咱就买。”连蔓儿道,她以为连枝儿想买头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