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续前缘
作者:三尾鳗鱼
一场无辜祸事导致夫妻双双重生到70年代,从努力生活摆脱困境,到相识相认、相知相守,经历重重困难,一路相持互勉,共同在陌生的年代活出自己的精彩!
七十年代续前缘 分卷阅读1
七十年代续前缘三尾鳗鱼
文案:
一场无辜祸事导致夫妻双双重生到70年代,从努力生活摆脱困境,到相识相认、相知相守,经历重重困难,一路相持互勉,共同在陌生的年代活出自己的精彩
内容标签:穿越时空种田文甜文现代架空
搜索关键字:主角:余光曲,李韦超┃配角:余家亲戚,李家亲戚,陈绍辉,冯婧等┃其它:男女主双重生,种田经商,纯洁无虐,家长里短,甜蜜温馨
第1章楔子
楔子
南方的春天阴雨绵绵,天空一直雾蒙蒙的。刚刚又下了一场雨,地面显得很湿滑,连呼吸都觉得空气带着一股湿冷。夜晚显得很安静,在这种天气,人们大多都不愿意出门。
在市人民医院门口昏黄的路灯下,一对男女正在大声的争执中,男人抱怨女人没有看顾好孩子,连孩子生病那么久都没发现;女人责怪男人只顾工作加班,从来没有关心过她们母女。
冷冷的灯光照在男人有点伛偻的背上,看不清男人的脸,男人整个身子仿佛被压得喘不过气,双手紧握成拳,全身散发着悲愤的气息。
女人一只手提着冒着热气的粥,一只手指着男人抱怨,孩子这次生病成了一个导火线,把女人这些年的委屈压力一股脑地宣泄出来
在这个寒冷的夜晚,谁都没有发现不远处一辆小轿车正在急速驶来,车轮紧急刹车划过地面发出一阵刺耳的吱吱声,伴随着女人的尖叫声和“嘭”的一声,车子歪歪撞到墙上停止前行,时间仿佛静止了一般。
片刻后,从医院里冲出几个身穿白褂的医生和护士,手里抬着担架,匆匆忙忙地把几个伤者抬进医院急诊室,现场嚷嚷闹闹一片声音,地上残留下一片血迹和洒了满地的粥。
女人陷入昏迷前还记得刚才男人抬起头看她时突然惊吓的眼神和扑过来把她护在身下的动作,耳边仿佛听到两个声音在说话。
一个声音说:“牛头,你看看你干的什么事,不好好干活,擅离职守,本来只要抓那个酒鬼就好,现在倒好,酒鬼把两个路人也撞成鬼了,黄泉路上有个伴”
“哎呦,我哪知道这种鬼天气还有人站路上聊天呢,我不就吃多了冰激凌,上了个厕所,哪知道才一会就变这样了”另一个声音有点无奈地回答。
“那现在你自己看着办,他们两个寿数还没到呢”第一个声音瓮声瓮气地哼哼道。
“嘿嘿,我前两天才得了个宝贝,我有办法”
后面的话还没听清,女人眼前一黑,陷入昏迷。
第一章无辜重生
女人是被疼醒的,头疼欲裂,刚醒过来觉得全身很冷,一阵一阵地打着哆嗦。女人还没睁开眼睛,双手已经下意识地裹紧身上盖着的棉被,身子缩成一团,抱着头。
门口忽然有人撩开门帘,是一个穿着蓝色旧棉袄、黑色旧棉裤的中年女人,衣服已经洗得有点发白,可以看出穿了很多年,一边端着冒着热气的碗,一边疾步走到床前。中年女人伸出满是老茧的手,摸到女人的额头,入手一片滚烫。
中年女人眉头紧皱,把碗放在床边的柜子上,双手扶起女人靠在她怀里,轻声唤着女人:“小曲,小曲,快醒醒,把这碗姜汤喝下去,你爸爸去抓药了,很快就可以熬药喝,你先把姜汤趁热喝了。”一边说着,一边把碗凑到女人嘴边,女人模糊中听到中年女人的声音,顾不得想太多,凭着生存的本能,把有点烫嘴的姜汤一口一口地咽下去,喝完姜汤,胃里感觉暖暖的,全身的寒气也消退一些,又昏昏沉沉地睡过去了。睡梦中又被人抱起来喝了药,接着又是昏睡。昏睡了一天一夜,女人终于退烧了,人慢慢清醒了,记忆也慢慢回笼。
女人躺在床上,睁着眼睛看着屋顶的房梁发呆,脑中整理着原主人的模糊记忆。原主叫余光曲,17岁,家住南方小城镇上扬镇上坳村,父亲叫余长富,母亲也就是那个中年女人,叫李二妹,还有个小原主8岁的妹妹叫余光贝。
现在的国家叫华国,跟她以前上学学过的历史不太一样,但很多事件和英雄人物都一样,现在是1976年1月的冬天,还处在某个革命时期。
原主前几天腊八节去邻村李家村给姥爷姥姥送年节礼,回来的路上被李家村一个混混开玩笑吓到了,走在溪边不小心脚一滑摔下溪里去。寒冬腊月的天气,溪水没有结冰,水却很冷,原主身体本就弱,被一冷一吓,虽然很快就被人救起来,可是回到家立刻就病倒了,接着发起高烧来。
这个时代缺医少药,吃都吃不饱,哪有闲钱看医生拿药。村里没有医院和职业医生,只有镇上有卫生所,但距离很远,余家人只能找村里的赤脚医生过来看一下,抓了几幅中药,又煮了姜汤红糖水给原主猛灌下去,结果原主没救回来,倒是女人重生过来被救醒了。
女人呆呆地想,居然重生在架空的时代,原主名字还挺好听,不像自己上辈子名字那么俗,女人决定就这么愉快地接收这个名字好了。
虽然这个时代生活不易,不过既来之则安之,反正也回不去了。虽说接受了这个事实,可免不了想念21世纪的家人,自己的亲人,女儿才6岁,还有那个一直忙着加班工作、没时间关心自己,最后关头却把自己护在身下的老公。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希望他们能坚强的生活,好好的生活下去想着想着,眼角不自觉淌下泪来。
门外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脚步声,紧接着门帘被掀开一条缝,一个小脑袋伸进来瞧了瞧,看到余光曲睁着大眼睛看她,随即高兴地跑进来,嘴里喊着:“姐姐姐姐,你醒啦,太好了这几天我可担心了。”看到余光曲眼睛红红的,眼角还淌着泪,急着追问是不是哪里痛,还准备去喊爸妈过来。
看到眼前瘦瘦小小的余光贝,穿着打着补丁的灰色棉衣裤,干燥蓬松的短发有点乱,脸上带着焦急,眼中盛满关心,余光曲心里暖暖的。9岁的余光贝营养不良,看起来和6岁的女儿差不多大,只是高了一点点,余光曲拉着她的小手,温柔地说:“我没事,身子好多了,多躺几天就好了,现在只是全身没力气。”小姑娘一听,松了一口气,叨叨絮絮地说着这几天的事,很多亲戚听到消息,都过来看过她等等。
正说着话,有个声音从门外传进来,“光贝,你是不是去吵你姐姐了快出来”说完,门帘被人撩开,走进来两个人。
前面正是余光曲和余光贝的母亲李二妹,后面一个穿着浅色棉衣裤,头发绾在脑后,全身收拾得很干净的
七十年代续前缘 分卷阅读2
中年女人跟着走进来,正是余光曲的大伯母,叫潘秀英。
余长富有个哥哥叫余长发,妻子就是潘秀英,两人育有两子一女,大儿子的叫余光宗,19岁,小儿子的叫余光耀,17岁,比余光曲小两个月,女儿叫余光丽,12岁。余长富还有个妹妹叫余长美,嫁到上扬镇,丈夫叫赵焕城,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叫赵书明,女儿叫赵书雨。
李二妹走进来看到余光曲已经醒过来,忙过来用手背探探她额头温度,待觉得额头不再滚烫,体温正常才松了一口气。看到余光曲眼睛有点红肿,忙问是不是像前两天在睡梦中一样哪里不舒服才会哭。余光曲闻言,想她三十岁的人了,上辈子的自己年龄跟李二妹差不多,居然还会在睡梦中哭闹,难道重生过来年龄变小了,心理和行为也变幼稚了忙尴尬地回道:“没事没事,我身体好多了,只是全身酸软还没什么力气而已。”
潘秀英也在旁边询问安慰几句不要着急,好好休息养好身体再起来,又带来了几个鸡蛋让她母亲每天煮一个给她补一下身体,嘱咐了几句不要再着凉之类的让她好好休息就跟李二妹、余光贝一起出去了。
屋里安静了下来,余光曲躺在被窝里还能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阵忽高忽低的说话声。余光曲闭着眼睛,听着外面的声音想着心事,迷迷糊糊又睡着了。
余姓在上坳村是大姓,上坳村地处南方,土地肥沃,南方天气适合一年种两季或三季水稻,上坳村都是每年种两季水稻,现在正是冬天,该做的农活基本都做完了,天气冷,每家每户没什么事,都躲在家里取暖。
上坳村地势不错,既有良田,村后还有一座小山坳,白天天气暖和时村里会组织青壮年上山砍柴或捡些柴火回来,再按人头分配,这些柴火都留着灶上用或者天气太冷用个小炉放房间里烧着取暖。上坳村和附近几个村子相比,算是不错的,虽然大家都一样吃不饱,成年不见一点油腥,但紧巴紧巴地喝些稀粥,再加上一些番薯土豆之类,还是凑合能过的。
余家祖上是地主家,在抗倭救国运动中,把钱财都捐给国家,支持抗倭,后来只留下两个小庄子的房子给孩子们住。后来在新华国建立之后,由于祖上表现良好和平时与人为善的功劳,没有村民使绊子斗余家,最后余家被分成中农成分,庄上的房子虽没收了,最后还是分了几间比较好的房子给余家。经过动荡不安的年代,余家后辈们纷纷庆幸自家祖上聪明,至少保留了家人的性命和遮风避雨的房子。
作者有话要说:
新手第一次写文,请各位看官支持一下,谢谢
第2章第二章
余家亲戚
余光曲的祖父自小身体比较弱,比他强壮的哥哥参加革命抗战,后来音讯全无。抗战成功新国建立之后,余家的生活也渐渐安定下来,余光曲的祖父祖母从小没做过农活,每天辛苦的劳作使得两位老人身体日渐吃不消,好不容易把三个孩子拉扯大,又给两个儿子选了性子好又能干的媳妇;三个孩子都成家立业后,在余光曲出生没多久,两位老人就相继离世了。据说余长发的大儿子就是祖父起的名字,叫余光宗,由此可以看出老人对后辈的希望。
余长富虽然生在动乱的年代,没能读几年书,但好歹家里原先是地主,还保存着一些书籍,又有父亲母亲的教导,余家三个兄弟姐妹都认识字,还能背上几首唐诗。余长富特喜欢一首诗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本来以为媳妇怀的是男孩,所以早早想好名字叫余光杯;后来生下来发现是个丫头骗子,祖父说光杯不适合女孩子,名字取为光曲也很应景应诗句的情景,结果余父终于开心了,也把余光曲这个名字定下了。
余母生完孩子后没能好好休息,身体比较虚弱,好几年都没怀上孩子,后来隔了好几年好不容易怀上孩子,生下了余光曲的妹妹,在余母的强烈抗议下,余父不好把女孩子取名光杯,最后折中选了谐音,叫余光贝。可怜的妹妹,余父起名字的执念到底有多深啊
余光曲在床上躺了两天,终于把身子养得差不多了。今天早上看天气不错,再躺下去骨头都散了,余光曲决定起来活动活动。就着窗外透进来的光,余光曲坐在床上,拿过衣服窸窸窣窣穿了起来,又帮妹妹掖好被子才下床穿上棉鞋,轻手轻脚地开门出去了。
一出房门就感觉一股冷空气直往脖领下钻,余光曲忙掩好房门,双手拽紧袖口,向记忆中的灶房小跑过去,跑到灶房门口就看到余母李二妹忙碌的身影。李二妹听到脚步声,转过头看到余光曲,忙招呼她过去灶台边取暖。
她蹲在灶台边,一边挑拣一些小的柴火塞进灶眼里,一边听余母说话。柴火燃烧的火光映在余光曲的脸上,显得很温馨
早饭一般都喝粥,煮得很粘稠,这里叫稀饭。南方以大米为主食,面食比较少,偶尔也会蒸些包子吃,像北方的馍馍或馒头,南方都叫包子。早饭喝上一碗热腾腾的粥,配些自家腌制的咸菜,冬天一碗粥喝下去,全身都暖呼呼的。这个年代粮食都是分配的,每天都是量好多少米粮下米,每天三餐都是喝粥,能喝到比较稠的粥已经算不错了,有的人家里人口比较多,煮出来的粥都是水,没多少米粒,粥清得能当镜子,喝完没多久肚子又饿了,可是没办法,有时一点清粥也能养活一个人。
吃完早饭该上工挣公分的都得上工,余光曲由于生病已经在床上躺了好多天没去上工,从今天开始也得上工了。余光曲看着自己略显粗糙的手指,努力回想自己做的是什么工作,还好冬天不用下地,做的都是比较轻省的工种,如果叫她去下地干活,那还不立刻露馅了。后世的孩子不管是不是农村的,很多都已经不会种地了,不像这个年代,小小年纪就得跟着父母下地干活。
好不容易熬了一天,干完活回来就听到院子里朗爽的笑声,进门一看,原来是两个舅舅趁着干完活天色还早,特地从邻村过来看望余光曲,还带了一些年礼给余家。
大舅舅叫李大虎,二舅舅叫李二虎,农村人不认识字的给孩子取名没那么讲究,直接排序容易记,所以余光曲还有个大姨,叫李大妹。姥爷一家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往上数几代都是农村人,是村里种田的能手,所以当年余光曲的祖父看中李家人老实厚道又能干,特地为余长富聘了李二妹当媳妇。李二妹也确实是干活的能手,不管是田里的活、家务活、灶上活都能干,而且都做得不错,家里也给收拾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
李大虎的妻子是同村人,叫李春花,育有三个儿子,分别叫李东海、李东河、李东山。李二虎的
七十年代续前缘 分卷阅读3
妻子是临溪村人,叫刘敏兰,育有一子一女,分别叫李东源、李东璐。李大妹嫁到下坳村,跟上坳村就隔着一座小山坳,大姨夫叫王元刚,两个孩子分别叫王建材、王建树。
浑浑噩噩地过了好多天,余光曲终于慢慢适应这个现状,适应这个什么科技产品都没有的年代,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没有电视,连电灯都没有,以前每天都把玩手机的人一下子没有手机,真的很不适应余光曲叹了口气,思考怎么改变现状现在是1976年1月,印象中历史课上学过某革命运动是在1976年年底结束的,第二年好像恢复高考。不管在哪个年代,知识和教育都很重要,如果可以参加高考并且考上大学,无疑是目前自己最好的出路。可是原主读到初一就没读了,除了原主不喜欢读书外,家里也供应不起,余家人都认为女孩子只要稍微认识字就行,不用读那么多书,反正以后也要嫁人生子,这种想法和现象普遍存在。
余父余母只有两个女儿,在农村、在这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很多人背地里说余长富家要绝户头,除非招赘入门。余父心里也很生气着急,虽然心里疼爱孩子,但难免也会有点膈应,平时总会更疼爱两个侄子,对自己的女儿反而更为严厉。
快到过年之前,村里组织发供应,年底的供应是全村人过年前的期盼,也是一年中最好的供应,有肉有米有面有油有菜有蛋,有时还能分到几尺布,大家欢欢喜喜领回家准备过年。
这天来了一位陌生的女人,穿着碎花棉袄,头发扎在脑后垒成丸子,进门就笑容满面地喊李二妹。李二妹闻声赶紧迎出来,一看原来是李家村的李翠花,以前还经常一起上工,忙迎进屋里倒水招呼。两人在堂屋里话家常,说了一会话又匆匆走了,出屋门时刚好遇到正在晾晒被子的余光曲,李翠花拉着余光曲赞了几句就出院门回去了,留下余光曲呆呆地看着李二妹送完人回来面无表情的脸。
李二妹瞪了她一眼,皱着眉头走到灶房准备煮饭。余光曲心里忐忑,总感觉刚才李翠花说了什么有关她的事,秉着前世就一直很八卦的性格,余光曲感觉不问清楚,心里总痒痒的。期期艾艾地跟着李二妹走进灶房,用大眼睛望着余母,问道:“妈,刚才那个阿姨是谁怎么以前没见过”
李二妹没好气地瞟了她一眼,说道:“那是李家村的女儿,以前跟我经常一起上工,后来各自出嫁才少联系,李翠花嫁给同村人,这次过来找我有事。”
“妈,那翠花姨找你啥事”
“你个小丫头,管那么多干嘛,去去,把几张被子被褥都拿出来晾晒,难得今天出太阳,都晒透了,盖起来暖和”余母恼怒地说,“快去忙,别在这碍手碍脚。”
余光曲被余母嫌弃地赶出来,悻悻然地晒被子去。后来偷偷听到余母和余父说起这件事,才知道原来是李家村的小混混家里托李翠花来探探余家的口风,想给小混混聘余光曲当媳妇,怪不得当时余母面色不太好。
说起这个小混混,就是害原主大冬天掉进溪里,后来又跳进溪里把余光曲救上来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
文章进展比较缓慢,家长里短,没有极品亲戚
第3章第三章
李家混混
李家混混名叫李韦超,从小调皮捣蛋,从小学混到初中毕业,书没读多少,事倒惹了不少,经常喜欢打架吵架,喜欢当老大,虽然不会做些偷鸡摸狗的事,不过也没干多少正经事,上工经常偷懒,需要干力气活时走得比谁都慢,下工吃饭时跑得比谁都快。不用上工时经常在外闲逛,有时上山打鸟打野鸡,有时下溪里摸鱼摸虾,时常带着几个小弟在外弄些野味打打牙祭,所以几个小弟还是很听他话。
李韦超的父亲是个退伍军人,叫李兵,以前参加过抗战,后来腿和胳膊受伤才退伍了,李父不识几个字,转业回来也没能混上好单位,只好回家种田,好在因公受伤,每个月还能领到一点补贴工资,所以李家家境在村里还算不错。李韦超还有个哥哥叫李韦强,有个姐姐叫李韦珍,他是老来子,从小家人就宠着,结果宠出无法无天的性格。
腊八那天,李韦超本来和几个小弟约好去溪边逮鱼,结果几个小弟后来都有事没去,只剩李韦超一个人在溪边生闷气,刚好遇到去李家村姥爷家送完年礼回家的余光曲,看到小姑娘扎着黑黝黝的大辫子,挎着一个竹篮,脸冻得通红,手抱在一起小心翼翼地在溪边走着。由于前一天才刚下过一场雨,路上泥泞不堪,小姑娘走得很艰难。
李韦超看小姑娘长得眉清目秀,起了作弄的心思,本想开个玩笑吓一吓她,没成想把小姑娘吓得脚一滑摔下溪里去了。原主是个旱鸭子,加上冬天穿着棉袄,一掉进水里棉袄就吸了水,人直往下沉,吓得李韦超赶紧脱了棉衣棉裤,只穿薄单衣就跳下溪里救人,好不容易把人救上来,被路过的上坳村村民帮忙把人送回余家。就这样,原主倒霉一命呜呼,换成余光曲重活过来。
话说那天李韦超惹了祸,回家不敢隐瞒,一五一十向家人坦白。李父气得顿时火冒三丈,拿起扁担,照着当兵时那股义气,把李韦超打得腿都差点断了,肉都翻了,人也晕了过去,加上李韦超下水救人,本来全身就冷,回来还没顾得上喝碗热水换衣服就被李父打晕了,当天晚上也发起高烧来,一直昏迷一天两夜。
李家也是闹哄哄地过了两天,也是忙着请医拿药,熬药灌药。李母罗九香看着床上昏迷不醒的小儿子,走到屋外对着李父就一阵埋怨,李父本来就是气头上手下重了,现在看到小儿子躺在床上昏迷不醒,心里也是后悔不已。
李韦超一向身子骨比较好,醒来后喝了药睡了一天就可以自己下床走动了,只是身上的伤还得慢慢养。后来李家打听到余光曲病情较重,李母还特地拿了些礼到余家看望余光曲,余母本来还在气头上,可听说了李韦超的情况,加上李家人道歉时态度诚恳,余光曲的身体慢慢好转,余家人也是厚道之人,这事就揭过了
李韦超伤还没好全,不用上工,闲来无事坐在门口的槐树下晒太阳,看着远处田地里忙碌的身影发呆,近来几日难得天气不错,附近的邻居总能看到平时跳脱的李混混坐在树下发呆,一时好奇不已,暗地里都说李混混是不是伤到脑袋变傻了,这几天怎么都面无表情,有时会微笑地跟邻居打招呼,平时不上工早就带着小弟撵鸡赶狗地惹事去了。
不是李混混不想继续混日子了,而是内芯换了个人,还没回过神来。他实在想不到,这种玄幻的事情居然被他遇到了
七十年代续前缘 分卷阅读4
,魂穿几十年,这个年代举步维艰,前路到底何去何从,李韦超感到很迷茫。
李韦超的反常家人都看在眼里,心里暗暗着急,明里暗里关心询问李韦超,可是李韦超每次都是茫然地望着家人,一言不发其实是没听清家人问什么,不知道怎么回答,家人一看,更加不知如何是好。晚饭后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对策,除了李韦超本人早就躺床上思考人生,其他人聚在小小的煤油灯下,挠头抓耳地想办法帮助李韦超恢复正常。
“小弟是不是被老爸打狠了伤到脑袋了”大根筋的李韦强忧心忡忡地嘟囔道,结果收到李父凶狠的眼神,焉了~
“都怪你下手那么重,现在怎么办哟~”李母看到李父瞪大儿子的眼神,又想到小儿子的反常,忍不住又埋怨起李父,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
“小弟是不是思春了那天不是看到小姑娘长得清秀,他才上去逗她,结果才会变成现在这样。难道小弟看上那小姑娘又不好意思说”细心的李韦珍八卦细胞全部启动,神秘兮兮地说道。
“啊~”李母一听,顾不得哭了,忙扯着李韦珍的袖子问,“你是不是从你弟弟那里问出什么来了快说说。”
李韦珍表情神秘地说昨天问小弟要不要去邻村看望病还未愈的余光曲,小弟居然问她余光曲是谁,李韦珍解释完,李韦超居然破天荒地回答好。李韦珍思来想去,觉得自己真相了,春天快到了,小弟肯定思春了呗~
李父一听,觉得小儿子年纪也不小了,是该把亲事定下来,也让小儿子把心安定下来,免得都19岁了,性子还很跳脱,等大儿子和女儿的婚事办了,就可以给小儿子办婚礼,男孩子结了婚之后会稳重一些。李父李母一合计,剩下的事就不好叫两个孩子参与了,忙把李韦强和李韦珍赶回房间,老两口小声地商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