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国色生香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笑佳人
“昭昭,想娘了没?”宋嘉宁轻轻握住女儿穿着袜子的小脚丫,柔声道。
昭昭眼睛一眨,朝娘亲这边望来。
女儿认得自己的声音,宋嘉宁笑,赵恒顺从女儿的心意,将女儿交给王妃。宋嘉宁抱着小小的女儿,也忘了那些旖旎,捏起女儿胸前的金镶玉长命锁晃了晃,她抬头对丈夫道:“这是我娘送的,昭昭最喜欢。”
她杏眼明亮,如在水中润过的珍珠,赵恒笑了笑,问:“何以见得?”女儿又不会说话。
宋嘉宁炫耀般地褪下手腕上的血玉镯子,把女儿放到床上,再拾起女儿胸口的长命锁,两个都举到女儿面前。昭昭转转酷似娘亲的杏眼,很快就只盯着娘亲左手的长命锁了,那小眼神,就像当年她娘站在柿子树下,盯着树梢最大的那颗柿子时一样。
宋嘉宁一心逗女儿,赵恒看着温柔娇美的妻子,却记起了几年前的事。
他的这位王妃,或许有事情瞒着他,但赵恒从不怀疑她的品性,他相信自己看到的就是真正的她,天真的时候像个孩子,乖巧的时候叫人想将她护在身后,妩媚的时候,也让人恨不得永远埋在她那儿……
“摆饭。”目光扫过她修长的脖颈,赵恒低声道。
宋嘉宁晌午没怎么吃,确实饿了,笑着吩咐丫鬟们。
饭后乳母要抱女儿去耳房,窗外鹅毛大雪纷纷降落,宋嘉宁担心乳母走路不稳,披上斗篷要跟着。赵恒陪她一块儿去,路上见她始终盯着乳母,赵恒看看乳母怀里的襁褓,忽的抬头,望向国公府的方向。
郭骁到底想做什么,是暗地里觊觎她,亦或是准备付诸于行动,其实都不重要,重要是他这个寿王有没有本事护住自己的王妃,护住他刚刚出生的小郡主。从前赵恒不想争,只想当做个清闲王爷,那日王妃在后院生孩子,赵恒一个人坐在书房,一开始愤怒郭骁的挑衅,愤怒她的欺瞒,心情如波涛起伏,直到想明白其中的道理,赵恒才再次心如止水,立即去后院看他的王妃。
以前他独来独往,唯一需要记挂的是兄长,现在他是她的丈夫,是女儿的父王,外人来挑衅,他在外面解决,王府里面,他要她们娘俩安稳度日,一世无忧。
“不早了,王爷王妃快回去吧。”到了耳房门前,乳母恭敬劝道。
宋嘉宁瞅瞅裹得严严实实的女儿,点点头,看着乳母稳稳当当地跨进门,这才往回走。走了没几步,腰上突然多了一条结实手臂,双腿陡然凌空,宋嘉宁震惊地往上看,就着廊檐下的红灯笼,看到自家王爷俊美如仙的脸。
“王爷。”宋嘉宁小声唤道。
赵恒看她一眼,继续大步向前。
宋嘉宁抱着手炉,娇娇地靠到他怀里,好像没过多久,人就被他抱进了内室的拔步床。宋嘉宁睁开眼睛,及时将手中的暖炉放到橱柜上,几乎暖炉刚脱手,男人身子忽的一矮,迫不及待地将她放到了床上。
宋嘉宁心砰砰跳,杏眼迷离地望着他,他来脱她的衣裳,宋嘉宁忍不住也拽住他腰带拉扯。十个月,整整十个月宋嘉宁都没有感受过王爷的热情了,她渴望他从高高在上的神仙变成一个普通的强壮男人,渴望被他一次又一次地占有,渴望这个寡言少语的王爷,用另一种方式表达他对她的喜欢。
她的主动更刺.激了赵恒,两人的衣衫尚未褪尽,他便抱住她腿,急不可耐地往里冲。
“王爷,等等……”好久没这样了,宋嘉宁受不住,小手抓住他肩膀,吸着气求他。
赵恒低头,看她雾蒙蒙的杏眼,看她红扑扑的脸颊,看她湿.润的红唇。看着看着,赵恒猛地俯身,堵住了她的嘴儿。宋嘉宁本能地抱住他脖子,忘情地与他纠.缠,亲着亲着,他一个用力完全送了过来,险些要了她的命。
可宋嘉宁好喜欢,喜欢到短暂的不适后马上放松了下来,不管他如何兴风作浪,她都牢牢地圈着他脖子,或是哭或是求,口中一声声喊的是王爷,心里满满装着的也是她的王爷。两辈子,只有跟这个男人在一起,宋嘉宁才体会了什么叫真正的快活。
他把她放在心里,他给她名分,更重要的,他还给了她一个漂亮可爱的女儿。
这样的王爷,无论是不是皇上,宋嘉宁都不在乎的。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啦,短小甜,然后今晚不立flag,只发100个晚安红包,前排随机对半分~
☆、第136章 136
快三更天了, 双儿捧着手炉靠坐在堂屋的椅子上, 眼睛闭着看似睡觉,可听着内室传出来的王妃的叫声,她哪能睡得着啊, 心不受控制地随着王妃的叫声起起落落,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心里有个地方好像也空了, 需要什么来填似的。
双儿换个方向靠着,默默地叹了口气, 有时候她还真怀念王妃怀孕的时候,入夜便睡,不用她们伺候什么。上个月王妃刚出满月, 两个主子简单了弄了一回,不知怎么回事,接下来一个月都很平静。双儿听人说过,说女人生完孩子后底下会变松,之前她还替王妃担心不被王爷喜欢了呢, 如今……
从一更天到现在……
双儿打个哈欠, 再也不怀疑王爷对王妃的宠爱了, 只盼着主子们早点完事,她该伺候的伺候了, 好安心睡觉。
内室,宋嘉宁趴在枕头上,而枕面已经被她脸上的汗水濡潮, 王爷终于不动了,宋嘉宁也如被冲上岸的残花,经过湖面上的大风大浪,如今一丝力气也无。她闭着眼睛,体内还涌动着风浪的余波,身体疲惫,精神却意外的好。
上个月她空有一颗陪王爷整整一晚的心,然而真的动起来,却不太舒服,忍都忍不了,王爷体贴她,硬是半途而废,翌日请了郎中,才知道她还没彻底恢复,需要再养半个月。王爷索性又等了一个月,今晚,两人小心翼翼地开始,最后都疯了,像久旱的庄稼地终于等来了雨水甘霖。
他趴了下来,轻轻地亲她肩头,宋嘉宁歪过脑袋,他体贴地帮她拨开挡住她脸的发丝。宋嘉宁睁开眼睛,帐内一片明亮,想起他特意嘱咐双儿她们不必吹灯,为的就是能看清她,宋嘉宁心底便又窜起一道痒。
他亲完她肩头开始往上移,宋嘉宁看着他泛红的俊脸缓缓靠近,目光相对,最终还是她先羞涩闭上,只微微张开嘴儿,迎接他的吻。不过连续来了两次,一次比一次漫长,赵恒暂且是没有再兴风浪的力气了,翻身下来,将她搂到怀里。
两人的呼吸慢慢变得均匀,赵恒眼底也渐渐恢复了清明,握着她手放在自己胸口,低声道:“明早进宫,让父皇,看看昭昭。”其实满月过后就该抱女儿进宫的,但寒冬时节,赵恒担心女儿冷着,向父皇请示过后,特意推迟了一个月。
宋嘉宁早有准备,但想到明日是女儿第一次进宫见皇上,她还是有点小紧张,撑着胳膊爬起来,看着平躺的男人道:“听说二嫂带康姐儿进宫,父皇抱一次哭一次,后来就不抱了,为此贵妃娘娘都不喜欢康姐儿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她怕女儿也哭,被皇祖父厌弃。
“认生。”赵恒猜测道,说完捏捏她手,想到自家白白胖胖的漂亮小丫头,声音都温和了几分:“昭昭不怕。”满月宴上,那么多人围在旁边,女儿一次都没哭。
听着他信誓旦旦的语气,宋嘉宁低头偷笑,没告诉他自家女儿现在还没认人呢,又谈何认生。
一夜好眠,翌日赵恒亲自抱着女儿,宋嘉宁披着斗篷跟在旁边,一家三口进宫去了。年关将近,朝廷官员也放了假,宣德帝一年到头就此时空闲些,知道老三一家要过来,宣德帝陪李皇后用过早饭后干脆就在中宫待着,与李皇后下棋。
李皇后是个才女,尤擅棋、画,宣德帝同样棋艺精湛,夫妻俩谁都不用让谁,对弈起来酣畅淋漓。宋嘉宁他们过来时,帝后刚结束一局,宣德帝故意放了一点水,让李皇后赢了,李皇后只当不知,笑着跟宣德帝要赏,要新鲜的。
这些年宣德帝赏过太多东西给他的小皇后,一时还真想不到该赏什么。
“你不好糊弄,朕先赏朕的小孙女。”听说老三一家到了,宣德帝打趣地道。
李皇后嗔他一眼,视线移向了暖阁门口。
“父皇、母后。”赵恒抱着女儿,领着妻子进来,言简意赅地行礼。
宣德帝点点头,不禁打量眼前的儿子儿媳妇。他的四个儿子都成家了,儿媳妇们,姿色都不错,老大媳妇规规矩矩,没什么特别之处,但连生两个皇孙,有功。老二媳妇有点特别,特别地没用,连丈夫都哄不住,进宫了还故作大方,看着宣德帝都觉得晦气。老四媳妇非常特别,好舞刀弄棒,但身上少了女人味儿。只有老三媳妇,虽然出身最不好,但长得圆润乖巧,小鸟依人地站在老三身边,实在让人厌恶不起来,怪不得能让他不近女色的老三动了心。
“皇上,我瞧着,寿王好像胖了点,您说是不是?”李皇后瞅瞅小两口,轻笑道。
宣德帝再次看向老三,没看出胖瘦差别,但老三气色确实更好了,浑身上下流露出的气度也不同了。成亲前的老三,如尚未雕琢的美玉,清雅中透着一股青涩疏离,拒人千里,当了父亲的老三,那股淡淡的冷渐渐消失了,变成了雍容的皇子贵气。
为何会有这种变化?当然是娶对了王妃,小两口日子过得好,老三身上的人气便越来越足。
“给朕抱抱昭昭。”知道儿子过得好,宣德帝心情也跟着轻松起来,朝儿子招手。
赵恒遂抱着女儿上前,送到父皇手上。
宣德帝抱孩子还是很熟练的,接过襁褓,就见里面躺着一个白白净净的女娃,小丫头坐了一路马车,睡着了,睫毛密密长长的,像两把小扇子。肉嘟嘟的脸蛋一看就随了她娘,那叫一个嫩,宣德帝情不自禁伸手,轻轻点了点小孙女。
谁料刚点了两下,小丫头突然动了动脑袋,眼睛还没长开,嘴巴先张大了,张得圆圆的打了一个大哈欠。宣德帝惊讶地忘了动作,然后就见小丫头闭上嘴巴,睁开了眼睛,乌溜溜的杏眼,又圆又亮,一眨不眨地望着他。
宣德帝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女娃娃,他的端慧公主也很漂亮,但公主出生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还是他唯一的公主。到了孙辈,宣德帝因为北伐的事委屈了老二家的康姐儿,后来宣德帝试图补偿,结果大孙女不知为何总是哭,将他的补偿之心哭淡了。
有大孙女对比,越发显得小孙女乖巧讨人喜欢。
“为何叫昭昭?”宣德帝不自觉地晃了晃小孙女,颇感兴趣地问老三。老大家的两个孙子是他给起的名,康姐儿也是吴贵妃哄他取的,轮到小孙女,宣德帝提前想了一双名字,儿女都有,未料儿子自己取了,寓意确实不错。
“日出而生。”赵恒看着襁褓里的女儿道。
宣德帝点点头。
“皇上,给我抱抱吧。”李皇后眼馋地道。
宣德帝看她一眼,将小孙女递了过去。李皇后抱住昭昭,低头看,目光温柔似水,虽然没怎么夸,只简单地夸漂亮,但眼角眉梢都是发自肺腑的喜欢。宣德帝看在眼里,想到才过完一年忌日不久的小五,想到那晚李皇后是在他怀里哭着睡着的,宣德帝默默垂下眼帘,不忍心再看。
两刻钟后,赵恒、宋嘉宁抱着女儿,以及帝后的厚赏,回王府去了。
当天晌午,李皇后没怎么用饭,宣德帝知道她肯定是想起了早亡的儿子,便也没有劝,这种伤痛,什么劝慰都不管用,只能李皇后自己想通。宣德帝心疼他的小皇后,但他相信她很快就会走出来,毕竟儿子刚没了时,那般挖心的痛都挺过来了。
但这次宣德帝失算了,李皇后连续多日食欲不振,病来如山倒,竟病得卧床不起,人明显地消瘦了下去。宣德帝喊来御医诊脉,御医叹息着说皇后得的是郁结之症,心病还需心药医。宣德帝又怜惜又无奈,打发太医后,他坐在床边,握着李皇后的手叹道:“你这样,叫朕如何放心治理江山?”
李皇后只是默默地落泪。
“皇上,几位王妃来探望娘娘了。”
宣德帝颔首,旁若无人地帮李皇后擦了泪,最后看她一眼,起身走了。走出外殿,看到四个儿媳妇并肩而立,大儿媳手里牵着他的长孙升哥儿。
“皇祖父。”升哥儿甜甜地唤道。
宣德帝笑了笑,摸摸孙子脑顶,心情复杂地离去。
在崇政殿待了半日,天色暗了,宣德帝再次回了中宫,走进内室,竟见他的小皇后靠在床头做针线呢,刚刚开始,但也能看出来是件小儿衣裳。宣德帝意外地走过去,李皇后看到他,浅浅一笑,笑容虚弱,眼中却恢复了精气神。
宣德帝松了口气,坐到她旁边,疑道:“你还病着,不好好休息,动什么针线?”
李皇后看看手里,柔柔笑道:“要过年了,我给升哥儿做件衣裳,他还小,费不了多少功夫。”





国色生香 第85节
宣德帝一听就懂了,他的小皇后,怕是把对儿子的感情寄托在孙子身上了。他静静地看了会儿,大概一刻钟后,担心李皇后累到,这才叫宫女收走针线。晚上宣德帝留宿中宫,夜深人静,忽然听到身边的女人梦呓,宣德帝侧身,凝神分辨。
“升哥儿……来吃糖……”
做梦都在想着孙子。
梦呓很快消失,李皇后睡沉了,宣德帝却迟迟难眠。
又是新的一年,上元节过后,第一次早朝,处理完江山大事,宣德帝颁布了一道圣旨,称诸皇子出府后他屡觉空寂,即日起命皇长孙进宫,他亲自抚育,每月旬假日,皇长孙可归楚王府,以在楚王夫妻面前尽孝。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别担心,升哥儿不会遇到什么妃嫔陷害,很快也会回到父母身边,真不是虐文啊。
p.s.:抱歉迟到了,存稿箱忘了设定更新时间,刚从考场出来,希望没考砸吧!
☆、第137章 137
父母辈还在世的情况下, 祖父祖母辈的要养孙子孙女, 这种事情并不常见,但也不是没有,譬如父亲无能, 祖父对孙辈寄予厚望,或是母亲德容有亏身体病弱,祖父祖母接管孙子孙女的教养便通情达理。
可是今日, 要养孙子的是宣德帝,是大周的帝王, 楚王夫妻活得好好的,身体康健,皇上突然要将皇长孙召进宫中亲自抚育, 其中深意便耐人寻味了。文武大臣们的视线,陆续落到了皇叔秦王、大皇子楚王、二皇子睿王身上。
秦王神色如常,老老实实的,微微惊讶后,露出一个浅浅的笑容。
睿王也在笑, 强颜欢笑, 酷似宣德帝的俊脸都有点白了。睿王确实不高兴, 他也找不到高兴的理由,从他记事起, 父皇就偏爱大哥,无论去哪里都要带着大哥,他们兄弟年纪相当, 学骑马的时候,父皇亲自教大哥,却把他丢给马师傅。现在父皇竟然要把升哥儿接进宫,就差下旨封大哥为太子了!
好不容易压下心中的嫉妒与不平,睿王侧目看向对面的兄长。
楚王原本只是微黑的肤色,这会儿却变成了大红脸,宛如喝醉了酒一样,整张脸连脖子都是红的,虎眸不甘不解地瞪着龙椅上的男人,双拳紧握嘴唇颤动,那是想说什么又硬生生憋住的愤懑神情。宣德帝知道老大要说什么,趁老大失控之前,朝王恩递了个眼色。
王恩心领神会,扬声道:“退朝……”
文武百官行礼告退,秦王、睿王、恭王也走了,只有楚王、寿王这对儿嫡亲兄弟留了下来。
“父皇,您这是什么意思?”身后的朱红殿门刚刚关上,楚王便大步走到龙椅正下方,气冲冲地问了出来,仰头朝宣德帝抱怨:“升哥儿还小,父皇真想教导他,等升哥儿六七岁了,儿臣再送他进宫读书,晚上接他回王府,也省着他年纪小想家。”
赵恒眉头微松,大哥还算理智,知道讲道理,若张口就直接拒绝父皇,那便难收场了。
长子口气冲,眼里也有怨气,宣德帝能理解,若长子高高兴兴地把升哥儿送给他,宣德帝反而无法安心。说来也是自相矛盾,他既满意长子的感情用事,又希望长子能明白他的一番苦心,他接孙子进宫,虽然是为了让皇后有个伴,但他这样做,又何尝不是对长子的赏赐?赏长子一颗定心丸,赏长子他费尽心思坐稳的江山。
有些话只能暗示,不能明着说出来,看眼因为担心兄长留下来的老三,宣德帝摸摸胡子,皱眉对长子道:“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三岁到七岁正是一个孩子脾气养成关键时期。朕为何要养升哥儿,就是因为你这个父亲冲动暴躁,升哥儿是你的长子,更是朕的长孙,怎么,朕想抚养朕的长孙,还需要你同意不成?”
无论平民百姓还是皇亲国戚,老子永远都可以管教儿子,这是放之四海都必须遵守的道理,谁敢违逆老子,那便是不孝,楚王再敢直言,也不敢说父皇没资格替他管教儿子。话被堵住了,楚王看向对面的弟弟,赵恒微不可查地点点头。
作为一个弟弟,赵恒并不希望兄长被剥夺教养侄子的权利,但赵恒同样清楚,既然父皇当朝下了旨意,那这件事便绝无可能再更改,与其白白触怒父皇,不如顺了父皇的意思,避免父子关系变僵。
楚王又何尝不知道龙椅上父皇专断的脾气?可他舍不得,自己舍不得,也替冯筝舍不得。他是男人,他有差事,本来白天也看不到儿子们,升哥儿真进宫了,他人在宫中,父子不愁没有见面的机会,但冯筝就只能每个月见三次,儿子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真把儿子送进宫,冯筝还不得哭死?
道理上讲不通,楚王忽的撩起衣摆跪了下去,恳切地求道:“父皇,儿臣知道您是好意,可升哥儿太小了,看不到他娘他肯定要哭,兴许还会以为爹娘不要他了,儿臣……不忍。”说到最后,想象冯筝与儿子分别的情形,楚王眼睛发酸,扭头看向一侧。
“求父皇,体恤。”赵恒也跪了下去。
两个儿子跪在那儿,一个是为了父子情,一个是为了手足情,宣德帝一点都不生气,但还是故作怒容道:“朕的孙子,朕自会教他道理,堂堂皇长孙,岂能因为妇人之仁耽误了教养?朕意已决,你们回去吧,明早接升哥儿进宫。”
言罢离开龙椅,拂袖而去。
楚王起身就要去追,被赵恒半路拦住,楚王抓住弟弟胳膊往一旁扯,本以为文弱的弟弟必然扛不住他的力气,未料弟弟竟然纹丝不动。楚王吃了一惊,本能地捏了捏弟弟手臂,这才发现弟弟只是看着清瘦,胳膊上竟然暗藏内劲儿,坚.硬如铁。
“让开。”短暂的意外后,楚王心思又回到了老子要抢他儿子这件事上。
“大哥,你再纠.缠,父皇必然,提及嫂子。”赵恒反抓住兄长手臂,低声提醒道。他能猜到兄长最顾忌的是嫂子,父皇肯定也能猜出来,届时父皇不会怪兄长,只会怪嫂子哭哭啼啼地怂恿兄长要回儿子。
楚王脸色大变,突地记起父皇曾想送他几个美人,劝诫他别专宠一个女人。父皇本就不满冯筝占了他的全部宠爱,若他继续与父皇对着干,父皇送女人他可以不碰,但父皇若为此指责冯筝,冯筝肯定要担惊受怕……
看出兄长想通了,赵恒拍拍兄长肩膀,示意兄长随他离开大殿。
楚王急着回王府知会并安抚妻子,走得飞快,赵恒目送兄长疾步远去,然后一步一步拾级而下。上元节刚过,京城依旧严寒,偌大的皇宫似乎要更冷一些,北风一阵又一阵地从下方吹来,吹得他衣袍猎猎作响。赵恒面无表情,一直走完最后一阶,他才侧身回望。
他身后,是帝王早朝议事的巍峨宫殿,大殿内的龙椅,象征着天底下至高无上的权力。
赵恒盯着大殿高高的檐角,脑海里接连浮现父皇端坐在龙椅上的威严仪容,浮现兄长下跪恳求的卑微身影,浮现侄子升哥儿无忧无虑的小脸儿,最后变成郭骁身穿马军都虞候的飒爽英姿,变成王妃单纯依赖的杏眼。
对付郭骁,王爷的身份已经足够,可贵为王爷,依然有不得不妥协的时候。
赵恒仰头,头顶是湛湛蓝天,纵目远眺,看不到尽头,相比起来,触手可及的,是……
闭上眼睛,赵恒心底最后一丝不平,随着北风一起飞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啦!
这几天有点卡文,但不想为了全勤随便乱写,所以宁可少更新点,明天努力恢复三更!
照旧发100个晚安红包哦,前排随机对半分~
☆、第138章 138
楚王一路疾驰回了自己的王府。
后院,冯筝正在哄孩子, 怀里抱着三个多月大的成哥儿, 旁边坐着过完年虚四岁的升哥儿。升哥儿刚刚陪弟弟玩了一会儿,现在在玩九连环, 低着脑袋, 显得脸蛋胖乎乎的,小嘴儿嘟着,胖手指不停地拨来拨去,认真极了。
冯筝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的长子。去年腊月初, 她想明白了, 进宫给李皇后递了信儿, 然后过了半个月,李皇后就病了。冯筝以为李皇后会在病中求皇上将升哥儿召进宫, 结果宫里迟迟没有消息, 而李皇后的病也好的差不多了。
李皇后到底准备何时开口, 还是,她觉得开口太难,临时放弃了?
冯筝希望是后者, 如果李皇后自己放弃,就算不得他们得罪李皇后,以后王爷出了什么事,至少李皇后不会落井下石,她也会努力劝服王爷改改脾气。以前只他们夫妻俩,王爷再闹腾, 大不了她陪着王爷一块儿受罚,但现在……
“娘,你看!”却是升哥儿成功解开第三个环,高兴地朝娘亲炫耀。
“升哥儿真聪明。”冯筝笑着夸道。
升哥儿咧开小嘴儿,然后低头,朝娘亲怀里的弟弟晃晃九连环,意思是让弟弟也看看。金环相碰发出叮叮的响声,成哥儿不错眼珠地盯着哥哥的九连环,突然伸出小手,也要玩。升哥儿毫不犹豫地将九连环塞到弟弟手里,成哥儿嘿嘿笑,两手抓着九连环就要往嘴里送。
1...5859606162...1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