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胡血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胖胖的猫头鹰
石鉴又将杜预押至长安问罪,只因为杜预娶司马昭的妹妹高陆公主为妻,所以减轻了刑罚,以侯爵赎罪论处,不久又任命为度支尚书。后来石鉴回朝,杜预弹劾他虚报战绩,二人甚至在朝中大吵大闹,晋武帝俱免二人之职。
两军尚未交战,晋军却出现将帅失和的情况,想要短期内平定西北已是不可能了。
271年4月,北地胡进寇金城今甘肃兰州,凉州刺史牵弘出兵进讨。一时之间“群虏内叛,围弘于青山,弘军败,死之。”晋书映帝纪北地胡是生活在北地郡西汉时的北地郡位于今宁夏甘肃交界一带,东汉、西晋郡治内迁的杂胡,青山位于今天甘肃环县西。
北地胡不属于鲜卑,可知秃发部反晋之后,有不少别的族群加入,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晋书秃发乌孤传载:“泰始中,秃发树机能杀秦州刺史胡烈于万斛堆,败凉州刺史苏愉于金山,尽有凉州之地,武帝为之旰食。”史书上没有关于凉州刺史苏愉的更多记载,他可能是在牵弘战死之后新任的凉州刺史,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当时西北形势之恶劣,凉州已经完全为树机能所占。
侍中任凯、中书令庾纯与车骑将军贾充有过节,二人对武帝言道:“秦、凉覆败,关右骚动,此诚国家之所深虑。宜速镇抚,使人心有庇。自非威望重臣有计略者,无以康西土也。”晋书任凯传并提议以贾充镇守长安,以平秃发部。晋武帝同意,任命贾充为都督秦凉而州诸军事。
对于西北形势的恶化,晋武帝用人失当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他在给贾充的任职诏书中承认了这一点:“秦凉二境,比年屡败,胡虏纵暴,百姓荼毒。遂使异类扇动,害及中州。虽复吴蜀之寇,未尝至此。诚由所任不足以内抚夷夏,外镇丑逆,轻用其众而不能尽其力... ...”
其实贾充并无过人才干,只不过在司马氏取代曹魏的过程中坚定的站在了司马氏一边,遂得重用,并非任凯所说的“有计略者”,若由他出镇长安,西北形势可能会进一步恶化。还好贾充本人也不愿意离开京师,他以女儿贾南风与太子司马衷的婚事为由留在了洛阳。
如此一来,平定西北的大任又落在了镇西将军司马骏的肩上。司马骏是司马懿之子,长晋武帝一辈,在皇室中最有威望,史书称其:“善扶御,有威恩。”晋书司马骏传可见司马骏本身就是最好的人选。不过司马骏270年就任之后并不急着进讨秃发部,而是劝督农桑,与士卒分担劳役,甚至规定僚佐军官都要至少屯田十亩。
经过司马骏数年经营,西北形势开始好转。274年8月,“凉州虏进寇金城诸郡,司马骏讨之,斩其帅乞文泥等。”晋书映帝纪这是秃发部反晋以来史料记载的晋军第一次获胜。到了275年2月,秃发树机能已经抵挡不住司马骏的攻势,于是向晋军质子请降。此时距离秃发部起兵差不多有5年之久。
秃发部投降的记载是于晋书映帝纪,内容如下:“咸宁元年... ...二月... ...叛虏树机能送质请降。夏五月... ...西域戊己校尉马循讨叛鲜卑,破之,斩其渠帅。”既然树机能于2月送质请降,为何又与五月讨伐可能原因有两个,或许树机能是诈降,或许马循讨伐的不是秃发部落。我认为第一种可能性更大些。因为晋书司马骏传有载:“咸宁初,羌虏树机能等叛,遣众讨之,斩三千余级。进位征西大将军。”咸宁初年正是276年,可见秃发树机能在这年2月投降,他又在当年叛变,而且是在5月之前叛变,仅仅老实了3个月。
晋武帝以关中司马骏部与西域戍己校尉治高昌两个方向同时进讨树机能,都取得了不小的战果。此前凉州曾发生内乱,议郎令狐丰杀敦煌太守,自领郡事,死后,其弟令狐宏继位,这年2月凉州刺史杨欣将令狐宏斩杀。晋武帝命令司马骏遣七千人代替凉州守兵,此举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加强凉州防务。
当时树机能、侯弹勃等人打算劫持凉州佃兵,司马骏获悉,命平虏护军文俶即名将文鸯督率凉、秦、雍三州军马前进,大军压境以威慑各部。树机能迫于兵威,所领二十部首领以及侯弹勃等人反绑前往晋军营门投降,于是“安定、北地、金城诸胡吉轲罗、侯金多及北虏热冏等二十万口又来降。”晋书司马骏传一次归降就有20万众,可知各民族参与的反晋斗争有多大的规模。这是树机能的第二次投降,西北形势已经得到控制,晋武帝便征调司马骏入朝。
如果西晋能对叛乱诸胡加以抚慰,晋武帝发动伐吴之役的后顾之忧早就解决了,然而秃发树机能又在276年发动了第三次反叛,西北形势再度恶化。陋屋偏逢连夜雨,同年7月,就在西北形势持续恶化之时,又有鲜卑人阿罗多等部入侵边塞。
晋武帝首先派遣西域戊己校尉马循进讨鲜卑部落,斩首四千余级,生俘九千余人,阿罗多投降。
277年3月,晋武帝派遣平虏护军文鸯进讨树机能等人,获胜。晋书称这一年“西北杂虏及鲜卑、匈奴、五溪蛮夷、东夷三国前后十余辈,各帅种人部落内附。”史书未明确记载这些内附各族是否包括秃发部,笔者认为以树机能多次投降的经历,再加上被文鸯所败,这应该是秃发部的第三次投降。
对树机能来说,投降与反叛实属常态,没过多久他第四次举起了反晋的大旗。278年,凉州刺史杨欣与秃发树机能党羽若罗拔能等人战于武威,晋军战败,杨欣被杀。在此之前,司马督马隆曾上表晋武帝称:“凉州刺史杨欣失羌戎之和,隆陈其必败。”晋书氠蚚传但是晋武帝并未重视,果然杨欣被杀,秃发树机能又在279年1月攻陷凉州,于是“河西断绝。”晋书氠蚚传可见秃发部的这次反叛规模之大,关中与凉州的交通已经完全中断。
8、 马隆平西北秃发部
秃发树机能的第四次叛乱影响极大,此时晋武帝已经为伐吴之役准备了近10年之久,大军早已集结,如箭在弦上。西北的再次动乱已经打乱了晋军的部署,对晋武帝来说,解决秃发部的叛乱已经迫在眉睫。就在这时,马隆向晋武帝毛遂自荐,祈求领三千精兵讨伐树机能。
晋书氠蚚传详细记载了马隆平定秃发部的过程,其中有一段文字是关于晋武帝与马隆的对话,全文如下:
“帝每有西顾之忧。临朝而叹曰:
谁能为我讨此虏通凉州者乎朝臣莫对。
隆进曰:陛下若能任臣,臣能平之。
帝曰:必能灭贼,何为不任,顾卿方略何如耳。
隆曰:陛下若能任臣,当听臣自任。
帝曰:云何
隆曰:臣请募勇士三千人,无问所从来,率之鼓行而西,禀陛下威德,丑虏何足灭哉
帝许之,乃以隆为武威太守。
公卿佥曰:六军既众,州郡兵多,但当用之,不宜横设赏募以乱常典。隆小将妄说,不可从也。
帝弗纳。”
朝臣所谓的“六军”是指禁军,西晋时期禁军有领军、护军、左右二卫、骁骑、游击六部,遂称之为六军。
马隆当时的职务是司马督,不过是个低级武官,他之所以能入朝议事,是因为晋武帝想要平定吴国,在全国大举“壮勇秀异才力杰出者... ...擢而用之。”兖州有关部门认为马隆“才堪良将”晋书氠蚚传,这才举荐他入朝参政。我们从晋武帝与马隆的对话中可知,当时满朝文武对西北形势已经无可奈何,晋武帝不得不寄希望于一个低级武官,而且破例允许马隆自行招募三千勇士,而不是调用禁军和地方州郡兵。
马隆得到的照顾不仅如此,他向晋武帝请求亲至前往武库挑选武器,晋武帝同意。然而武库令却只给马隆曹魏时期留下的库存腐朽器械,二人因此发生争执。御史中丞弹劾马隆,马隆向晋武帝解释:“臣当亡命战场,以报所受,武库令乃以魏时朽杖见给,不可复用,非陛下使臣灭贼意也。”晋书氠蚚传晋武帝并不追究,又给了马隆三年的军资。
马隆为出征凉州准备非常充分,他所招募的士兵更是以一当十的勇士,募兵的最低限度是“腰引弩三十六钧、弓四钧,立标简试。”晋书氠蚚传西晋时期的一钧等于现在的6.6公斤。也就是说,马隆募兵的标准是腰力足以拉开237.6公斤的弩,臂力足以拉开26.4公斤的弓,总共募了三千五百名符合要求的士兵。我们从马隆募兵的标准来看,并无对骑术有任何要求,可知这三千五百名士兵都是步兵,以弓弩见长,装备大量的强弓硬弩。
秃发部的生产方式以游牧为主,所以拥有大量骑兵,这是游牧民族在军事方面独一无二的优势。所以当马隆渡过温水位于武威东之后,晋军便一直被秃发部的骑兵跟踪骚扰,行军十分困难。如晋书氠蚚传所载:
“虏树机能等以众万计,或乘险以遏隆前,或设伏以截隆后。”
一般说得来,孤立无援的步兵一旦在开阔地带遭遇骑兵,也就在战斗中陷入被动。步兵虽然行动缓慢,但士兵之间的间隙小,若以密集的阵型防守,再加上强弓硬弩,骑兵若强攻的话往往占不到便宜。但是骑兵有着当时无与伦比的机动性,若步兵防御严整、无懈可击,骑兵可绕至敌后袭击战斗力不高的辎重部队。或者尾随步兵,寻找破绽,伺机而动。只要骑兵不主动进攻步兵,步兵的选择只有两个或守或走。守则受制于后勤补给,必不能久,走又容易阵型出现破绽,为骑兵所乘。正因为如此,步兵对骑兵往往要吃大亏,即便在阵地战中战胜了骑兵,也会因为行动缓慢而追不上骑军,只能打成击溃战。但是步兵一旦被骑兵所乘,则无所遁逃,往往是全军覆没。
关中距离凉州千余里,马隆仅率三千五百步兵出征,西北路途艰险、胡族遍地,时刻要防备敌骑兵骚扰,我们完全可以想象晋军千里行军之困难。一旦晋军为秃发部所乘,孤立无援之下必败无疑。然而这支晋军不但克服千难万险顺利的抵达武威,还边行边战,杀敌数以千计,实属不易。
马隆能够顺利完成任务,主要得益于三点:1、士卒精锐,所马隆所率士兵都是他一手精挑细选出来的勇士。2、马隆治军严整而又有奇谋奇策,没给树机能留下可趁之机;3、准备充分,装备器械的使用很有针对性,装备了大量的偏箱车和腰弩。马隆传有载:“隆依八阵图作偏箱车,地广则鹿角车营,路狭则为木屋施于车上,且战且前,弓矢所及,应弦而倒。”
偏箱车即是一种四轮木车,这种车只在侧面装有一面挡板,士兵站在车内,可防敌从侧面袭击,也能伺机发动反击。明史甠志四记载:“景泰元年1450年,定襄伯郭登请倣古制为偏箱车。辕长丈三尺4米左右,阔九尺3米左右,高七尺五寸2.4米,箱用薄板,置銃。出则左右相连,前后相接,钩环牵互。车载衣粮、器械并鹿角二。屯处,十五步外设为籓。每车枪砲、弓弩、刀牌甲士共十人,无事轮番推挽。外以长车二十,载大小将军铳,每方五辆,转输樵采,皆在围中。”
明朝所造的偏箱车是仿造古人所制,马隆做造偏箱车是则是依照八阵图制作,三国诸葛亮传记载:“亮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丘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所以偏箱车很可能是由诸葛亮所发明。明时期偏箱车的使用方法应该与马隆所做偏箱车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明朝士兵使用的远距离杀伤武器主要是铳和枪炮,而不是弓和弩。
按照明史的说法,偏箱车的主要用途有三个。一是运载物资;二是为行进中的步兵提供防御,可左右相接,钩环牵互;三是兵士休息之时,可将偏箱车围城一圈,组成简单的营房,并在十五步外设置篱笆之类的障碍,士兵只在围中活动。
可知偏箱车的用途主要是运输和防御,而且马隆对偏箱车的使用十分灵活,“地广则鹿角车营,路狭则为木屋施于车上”,防御很是严谨,没有给秃发部创造有利的战机。
我们从马隆募兵的考核标准可以推测出这支晋军的主要武器是弓和弩,同时也能推测出马隆所使用的弩远比弓据有杀伤力,所使用的并非普通的弩,而是两宋时期失传了的腰弩。明武备志有如下记载:
“茅子曰:中国之利器,曰弓与弩,自汉以后,虏弓日强,遂不可复及,唯弩之用为最。弩之力,腰开者可十石708公斤,有点夸张了,蹶开者可二三石,古所云弓之强者不及也。晋马隆平树机能,犹借腰开弩,至宋而不得其法,不传。故武经所载黑漆黄桦跳蹬等弩,皆蹶张也。”
虽然马隆招募的士兵臂力已超常人,但他们所使用的弓箭未必能在与鲜卑人的战中取得优势。对于马背上的民族来说,骑马和射箭是他们必须要掌握的技巧,而且弓箭结构简单,极易制造,特被是在复合弓的广泛使用后,中原军队所装备的弓箭在技术上并不具备优势。不过草原民族一般不使用弩,因为弩的结构和弓有很大差别,并不适合骑兵携带。马隆对士兵开弩的要求是三十六钧,是开弓的八倍,射程和威力必然也是弓箭的数倍,可以说是对骑兵作战的杀手锏,如晋书氠蚚传所言:“且战且前,弓矢所及,应弦而倒。”
晋军虽然装备了威力惊人的腰弩,但是鲜卑人在防护用具的使用上似乎比晋军要有优势。晋书氠蚚传载:“奇谋间发,出敌不意。或夹道累磁石,贼负铁铠,行不得前,隆卒悉被犀甲,无所留碍,贼咸以为神。转战千里,杀伤以千数。”可见马隆所部穿着的是犀牛皮做的皮甲,而树机能所属士兵披覆的却是铁铠。毫无疑问,铁铠的防御性要高于犀甲。这段记载很有趣,晋军在道路旁堆起磁铁,鲜卑人因为穿着铁铠,所以不能前行,而马隆所属士兵都着皮甲,行动自如,鲜卑人以为他们是神兵天降。问题是,晋军的磁铁是从哪里来的总不可能运着大量的磁铁行军吧,所以马隆应该是因地制宜,在经过富于磁铁矿物的山道之时,马隆命令士兵换上皮甲,把路边的磁石更集中的堆积起来。鲜卑人愚昧,不懂其中奥妙,以为晋军有如神助。
这里有个问题,当时铁铠已经很常见,而且晋军的武器装备都是由马隆在洛阳的武库中亲自挑选的,为何他会选择比鲜卑人更差的装备
唯一说的通的解释是马隆为每名士兵装备了两套护具,一套是铁铠,一套是皮甲。铁甲虽然防护性好,但笨重、不灵活,皮甲正好弥补了这一缺点。而且长期的行军作战必有损耗,两套铠甲可提供替换,以晋武帝对次战的重视程度,马隆在军资器械方面是很受照顾的。
树机能虽然拥有数倍于晋军的兵力,但他始终奈何不了晋军,我们从“或乘险以遏隆前,或设伏以截隆后”的记载中可以看出树机能一路上一直紧随马隆,以寻找晋军破绽。马隆深知步骑兵作战的要点,始终结阵而前,没给树机能任何机会。一旦树机能强攻,晋军便以扁厢车为屏障抵挡骑兵突击,又以强弓硬弩大量射杀敌军,在战斗中始终未落下风。
晋军如此且战且行,最终顺利率军抵达武威。此前,凉州诸郡已与关中失去联系,如孤悬于海外的飞地,所以马隆抵达武威的意义非凡,不但鼓舞了守军士气,也打击了叛军的气焰。参与叛乱的猝跋韩、且万能等部当心马隆将会讨伐己部,于是率万余落归降,西北形势开始好转。
自从马隆西征,鲜卑人一直尾随晋军,马隆没办法派遣使者回洛阳报告情况,所以晋书氠蚚传有“音问断绝,朝廷忧之,或谓已没”的记载。后来马隆的使者于一天夜里赶到洛阳,“帝抚掌欢笑。诘朝,召群臣谓曰:若从诸卿言,是无秦、凉也。乃诏曰:隆以偏师寡众,奋不顾难,冒险能济。其假节、宣威将军,加赤幢、曲盖、鼓吹。”晋书氠蚚传笔者认为晋军使者抵达洛阳的时间应该是在11月以前,当时晋军已经大量集结于东南,前线将领也已经做好准备,就等晋武帝的伐吴诏书,形势有如箭在弦上。但是西北一直是晋武帝的后顾之忧,这是他一直拖延伐吴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马隆的捷报传来,晋武帝这才放下心来,下诏即刻伐吴,而伐吴时间正好是11月。
同年12月,马隆开始反击秃发部,他率领归附西晋的没骨能等部与树机能决战,树机能被部下所杀,部族投降,凉州遂平。因平叛之功,晋武帝对马隆及所率将士破例再次大加封赏。
西晋平定吴国以后,晋武帝认为西平郡今青海西宁经历十年战乱,急需兴复,以马隆为平虏护军、西平太守,将所领精兵,另加一支人数不详的军队交与他指挥,屯据西平。
当时平西以南生活着成奚部,史书没交代成奚是哪个民族,笔者认为羌人的可能性最大。因为成奚部每为边患,马隆到任之后即率军讨伐,敌军据险距守。马隆示敌以弱,下令军士带着农耕用具,做出将要去耕种的样子。成奚部以马隆并无征讨之意,而是想要屯田,所以防备稍稍松懈。马隆抓住机会,因其无备,进兵击破之。从此之后,成奚部老实很多,在马隆担任西平太守期间都不敢为寇。太熙初290年,晋庭封马隆为奉高县侯,加授东羌校尉。
马隆镇守平西十年,在任期间西北无事,是西晋稳定西北的磐石,如晋书所言:“积十余年,威信震于陇右。”然而晋武帝于290年病逝,太子司马衷即位,杨骏、司马亮共同辅政,当时略阳治今甘肃秦安县东南太守严舒与杨骏通亲,企图取代马隆之位,于是诋毁马隆年老谬耄,不足以威镇西北诸戎。晋庭便以严舒代替马隆镇守西平。结果严舒一到任,西北一带“氏、羌聚结,百姓惊惧”晋书氠蚚传。朝廷当心西北诸戎再次起兵反晋,被迫免去严舒,让马隆官复原职,但不久死在任上。





胡血 西晋时期的民族政策(下)
西晋时期的民族政策
9、 氐羌民族的起源与迁徙
生活在西部一带的胡族,若论种族数量与分布面积,以羌族为首。羌族的历史十分悠久,与华夏民族的关系十分密切,甚至羌族也是炎帝的后裔,后汉书记载:“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所谓姜姓,出至炎帝。三家注史记三皇本纪:“炎帝,长于姜水。因以为姓。”郦道元认为,“姜水”即“岐水”,在今天岐山县、扶风县的交界处。考虑到炎帝集团活动的姜水流域与古羌族活动区域重叠,古羌族出至炎帝的说法是很可信的。有意思的是,不少羌族人则认为炎帝是古羌族的后裔。总之羌族与华夏族的交往源远流长,或战或和,甚至武王伐纣亦有羌兵参与。
羌族种类繁多,各部落见的言语、习俗都有所差异,“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以产牧为业。”后汉书缠貉传历史上羌族生活在广大的西北、西南一带,包括今天陕西、四川、甘肃、青海、西藏、新疆东部、内蒙西南部、山西西部。东汉以后,人们把羌族分成西羌与东羌,西羌主要活动在青海湖、湟水、洮水、黄河上游一带,东羌主要活动在安定、北地、上郡,即今日陕西北部、甘肃东南部。
后汉书缠貉传称:“羌民不立君臣,无相长一,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更相抄暴,以力为雄。”可见羌族虽然好勇斗狠,但并没有建立统一的部落联盟,不似匈奴、鲜卑等草原民族,这是因为羌族主要活动在西南、西北的山区,受到山脉河流阻断,交通不利,不似广袤的大草原,各部落间的联系较少。由于羌族常年生活在山区,已经完全适应了山民的生活,史书称:“其兵长在山谷,短于平地,不能持久,而果于触突,以战死为吉利,病终为不祥。堪耐寒苦,同之禽兽。虽妇人产子,亦不避风雪。性坚刚勇猛,得西方金行之气焉。”
秦汉之际,羌族成为匈奴附属,后汉书云:“匈奴冒顿兵强,破东胡,走月氏,威震百蛮,臣服诸羌。”汉景帝时期,塞外研种羌因不堪匈奴欺压奴役,遂降附西汉,并请求替西汉守卫陇西边塞。景帝同意,将他们安置在狄道含甘肃岷县、氐道今甘肃礼县西北和羌道今甘肃宕昌县西南等地。这是西汉第一次有史书明确记载的羌族内附历史。
汉武帝登基之后,发动了反击匈奴的战争,为了斩断匈奴右臂,汉军出兵夺取河西、河湟一带,并在此设置临羌县今青海省湟源县东南、破羌县今乐都县东南。生活在河湟一带的西羌开始正是纳入西汉统治,但他们时叛时降臣,汉朝于是设置护羌校尉加以监管。由于河西一带是西汉与匈奴争夺的重点,生活在河西的羌人备受战乱的影响,他们被迫迁往湟水、青海湖一带,于是“河西地空”后汉书缠貉列传,汉朝开始大规模移汉民前往屯田,以隔绝匈奴与羌族之间的联系。
至此开始,羌族与中原政权的斗争愈加激烈。到了东汉时期,北方匈奴的势力日渐衰微,已经对中原王朝构不成多大威胁,反而是羌族的反叛成为东汉的心腹大患,羌族前后大规模起义有五次之多,东汉消耗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也未能平定,东汉也因此加速了衰败的过程,如后汉书的作者范晔所言:“惜哉寇敌略尽矣,而汉祚亦衰焉”然而羌族的反叛,完全是因为统治集团的政策失当,如汉书匈奴传所言:“近西羌保塞,与汉人交通,吏民贪利,侵盗其畜产、妻子,以此怨恨,起而背畔,世世不绝。”所以东汉完全是自己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对手。
东汉的对羌族的政策总体以压迫为主,同时又以武力方式内迁羌民,使之成为劳动力、兵源。
如:
35 年,陇西太守马援将先零羌徙至天水、陇西、扶风三郡。
58 年,东汉强迫迁移烧当羌七千口安置三辅,即长安附近。
101 年,东汉迁羌民6000余口强迁至汉阳、安定、陇西诸郡。
羌族内迁的历史一直没中断过,黄巾起义爆发后,户口凋零,强制内迁也就更加频繁,而且征羌民为兵的现象也很普遍,如董卓西凉军中就有不少羌胡兵。
说到羌族,就不得不提氐族。氐族也是“五胡”之一,但他与羌族同源,或者说是从羌族分出来的一支,主要活动在西起陇西、东至略阳、南达岷山以北的地区,即今甘肃省东南、陕西省西南、四川省西北交界处,包括渭水、汉水、嘉陵江、岷江、涪江诸水源头。
1...4567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