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绝地反击之建文帝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十步九歌
不过,这事情真的就像陈迪说的这样简单吗?显然是不可能的。要是真的就只是因为不满当地的汉人官员就引起了叛乱的话,那就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占领了数座的州县,这必定是事先就预谋好了。不然,他们不能可能这么快就能拿下那数座有数量不少的士兵守卫的州县。
“陈爱卿,你说的这个建议也很有道理。不过,事情还是没有你说的那样简单。那些土人要是仅仅只是因为对我大明的官员不满的话,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占领了那几座州县。要知道,这些州县都是有不少的士卒镇守的。一般来说,不会很快就会被攻下。”
当然了,朱允文没有想到一点,那些镇守在州县的士卒的战斗力不会有太高。这肯定比他心里面想的只低不高。这样的士卒镇守,还真的用不了多久见就能攻下来,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而且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皇上,微臣觉得,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消息还是太少了。不是微臣觉得西平侯对大明不忠诚,只是微臣以为,我们现在最主要的是将西南之地的叛乱更确切的情报弄清楚。情况都不清楚,我们就直接贸然出兵肯定是不可取的。现在皇上您可以下旨让西南的州县加紧城池的防御,先将那些土人给挡住了再说。”
一旁刚上任不久的大明新一军军长祖大年早就按耐不住了,他将自己的想法大声的说给了天子朱允文和在场的群臣。
还别说,祖大年这么一说,基本上所有的大臣都陷入了思考。很多反应快的,没过半分钟,他们就觉得这才是当下最好的处理办法,没有之一。
“祖爱卿,你提出的这个法子倒还很适用。不过,朕就是担心那些各地的州县守不住。西南之地遍地都是少数民族,势力关系十分的复杂。而朝廷派去的那些官员和士兵要想挡住那些已经起势的叛乱势力话,很明显是处于劣势的。不过,要是有西平侯他在西南之地压阵的话,这件事倒是办起来也容易些了。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诸位也对祖大年提出的处理办法深以为然,不过他虽然很赞成,但是也不能就直接的拍板定论了。这在场的这么多大臣,很多人要是想要不同的意见,都还没有来得及发表。
“臣等无异议!”众位大臣暂时也都想不到好办法,所以,他们也就集体发声支持祖大年了。这样他们也能避免到时候,这个法子不管用导致的后果他们也不用担责任。这样对他们这些大臣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
“那好,既然诸位爱卿都没有其他的意见要补充的了,那朕就立即下旨让西平侯好好的处理此事。要是事情再发展,那朕再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你们都散了吧,耿爱卿和祖爱卿,还有徐爱卿你们三位爱卿留下。”
“臣等告退!”
群臣走后,这大殿上就只剩下耿炳文和祖大年他们三人。
“三位爱卿,刚才人多,朕知道你们肯定还有一些话没有对朕说话。现在朕让他们都走了,你们还有什么想要说的就尽管说。”耿炳文看着下面三人不急不慢的说道。
“启禀皇上,老臣觉得,刚才祖大人说的很对。不过,就是真正的实施起来可能会有些不顺。就拿皇上您刚才提到的,当地的守军可能挡不住那些土人的进攻。就这一点其实就很严重了。微臣斗胆进言,皇上,我大明很多地方上的武备十分的松弛。他们要想守住城池,真的很困难。”
“西平侯微臣是知道的,他是一位能征善战的良将。不过,这西南之地可不小。他手中的兵力又有限,要想估计到那么大的区域,这无疑是很艰难的。所以,微臣觉得,皇上您还是需要立即派出一支军队前往西南之地去协助西平侯处理这起叛乱。此外,有武必然要有文。”
“派军队的同时,朝廷也应抽调出文官去西南。镇压那些土人容易,但是,要想文治却是很难。这一点,微臣相信皇上您比微臣更清楚。”
耿炳文的这些话说的很有针对性,一旁的祖大年和徐辉祖俩人也是很认真的在听他们这位老前辈的话。坐在龙椅上的朱允文也陷入了沉思。他的心中其实是很纠结的。从主观上来讲,他是希望那些少数民族能和汉族人一家亲,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真的很难办到。尤其是眼下的这场叛乱,这其实在他看来,就是人家少数民族的人不服你而爆发的。
说到底,这件事其实根本就不复杂。只是他们这些在朝廷的官员们不了解情况,将事情给想复杂了。





绝地反击之建文帝 第二百章君臣四人
这件事说起来要想彻底的解决也不难,只要去了解那些少数民族都想要的是什么。只要给他们满足了,那他们就不会吃饱了没事干来造反了。毕竟,不管什么民族什么人,他们还是希望自己能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谁心里面真的想要去天天打仗死人,除非真的是有一群心里极度扭曲,好战分子。还别说,西南地区的那些少数民族这样人不会少。
朱允文没有急着去评论耿炳文刚才说的那些话,他看向站在下面的另外俩人,也就是祖大年和徐辉祖二人。
“祖爱卿,徐爱卿,你们还有什么想法,现在就直接说出来。这里就我们君臣几人,可以随便畅谈,不用忌讳什么。”
“皇上,微臣觉得此事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我们汉人与那些土人以往接下的仇怨。他们现在找到了一个借口将这份仇怨给发泄出来,我们现在也暂时只能直面迎接他们的仇怨。但是,只要我们想办法改善与西南土人的关系,那以后像叛乱这类事情必定不会发生。”徐辉祖将他的一点想法说了出来,能看出来他还是在心里面想好了的。
对于徐辉祖的这些话,朱允文其实他何尝又不知道。不过,眼下最要紧的还是要将西南的少数民族叛乱给平息下去,不然,这一定会造成更大的不可挽回的影响。
“徐爱卿,你的分析是有道理的,说到了点上。但是目前我们还是先要将这次的叛乱给平息掉,然后才有条件去调和我们汉人与那些少数民族老百姓的关系。冤家宜解不宜结,朕相信,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诚意,那些老百姓也是能够和我们汉人和平相处的。”
“皇上说的是,卑职的考虑倒是有点偏离了。”徐辉祖连忙在天子的话后答道。
“祖爱卿,你现在还有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有的话就说出来。朕让你们三位留下,就是要商议出一个可行的处理西南叛乱的方法。”朱允文马上又将目光转到了祖大年的身上,祖大年此时也在绞尽脑汁的思考这解决之法。
“回皇上,微臣刚才又想了想这次的叛乱。微臣以为,我们需要用刚柔并济的手段来化解这次的叛乱。而且,要是条件允许,我们应该去说服那些土人,让他们迷途知返。西平侯府镇守西南之地多年,他们在那里的威望肯定是很高的。这件事最好就主要让他们去办。”
“此外,皇上您可以在朝中选一位大臣。这位大臣作为皇上您的的特使去西南安抚那些土人,主要还是和那些土人进行求和谈判。这样一来,那些土人觉得我们大明朝廷都能屈下尊去主动跟他们求和,那他们很多人的心中必然会有不再继续叛乱的念头。这就是微臣说的柔的一面。”
“刚的一面,那就是皇上您派出大内高手,直接去将那些土人中的好战死硬分子给杀了。这些人不会被我们所安抚,他们还可能会阻拦我们朝廷的安抚事宜。所以,他们必须要死。他们一死,不仅土人的领导上会有松动,还会让我们的朝廷对那些土人的安抚事宜顺利的发展下去。皇上,这些都是微臣方才听了耿大人的话想到的一些。”
祖大年还是有点小聪明的,他这说完了硬生生的将耿炳文给拉进去,这样一来就让大家都觉得很和谐了。毕竟,这里的老前辈是耿炳文,他祖大年虽然现在是得宠,但还是要给足老前辈的面子不是?
老耿同志没有说话,他淡淡的看了一眼祖大年后,对皇上说道:“皇上,微臣以为祖大人所说的这刚柔并济之法十分的合适此次的平叛。微臣附议!”
徐辉祖特不落下,他跟在耿炳文的后面说道:“微臣也附议!”
这现在还说个啥,三个人都觉得该这么干,那朱允文这天子也只能照着祖大年提出的那刚柔并济的法子去办了。他心里面也觉得这个法子很不错,不过,就怕实施起来会出现什么一些其他的问题。当然了,这些问题就不是他作为一位皇帝所操心的了。毕竟,他只要将旨意下达下去,怎么做好是那些实际办事的人该去想的。
“好吧!既然三位爱卿都一致认为这个方法可行,那朕就立即下达旨意。不过,这选取哪一位大臣作为特使去西南呢?这件事三位爱卿的心中可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朱允文就喜欢做一锤子买卖,现在就想把这特使人选给确立下来。
这个问题倒是将下面的三人给闻到了,毕竟那法子也是刚想出来没有多久。这具体的特使人选,他们也没有来得及去想。现在要是随便的说一人出来,后面到时候这人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的话,那他们推荐的人也吃不了好果子。
老耿同志还是很有担当的,他率先说道:“启禀皇上,微臣以为,这件事必定要派出以为在朝中影响力够大的大臣去才行。只有这样,那些土人们才会认识到我们朝廷对他们的重视,以及皇上您对待他们的态度。”
“嗯,耿爱卿这一点朕同意。不过,要选哪一位大臣去最好呢?”朱允文可不管你说的那么多,他现在只想要这三人给他一个确切的人选答案。
“皇上,微臣以为,兵部尚书齐泰齐大人可以胜任。”耿炳文还真的就给朱允文答上来了。他说的人选就是齐泰。
“嗯,耿爱卿认为齐爱卿可以胜任,那不知爱卿你可有什么依据来说明齐爱卿可以担任朕的特使去西南。”朱允文又接着问道。
“回皇上,齐大人是我大明的六部尚书之一,官居二品。这乃是我大明官阶的第三级。他又是太祖爷钦定的辅政大臣。这样一位特使去西南安抚那些土人,那他们必然会感到皇上您的诚意,也能知道我们朝廷的决心。所以,齐大人是西南行的不二之人选。请皇上圣断!”
还别说,耿炳文这样一说,朱允文倒是觉得这派齐泰去真的还就是很合适。
新书《我来大唐那点事》发布,希望各位大佬多多支持!小生在此道谢了!




绝地反击之建文帝 第二百零一章齐泰派西南
首先,就拿齐泰的份来说。官居二品的兵部尚书,又是先帝拖孤的辅政大臣。这样的份,在整个大明来说,那都是首屈一指中的人了。另外,齐泰他也是最支持朱文他这位天子的。朱文的旨意,齐泰肯定是会完完全全的去办的的,不会打半点折扣。这么一想,他这特使还真的就他齐泰莫属了。
“耿卿,你提出的让齐卿走一趟西南,朕觉得可行。事不宜迟,朕这就拟旨让齐卿做好去西南的准备。耿卿,你们三位可以就先下去了。你们现在只要将各自负责事做好,后面朕有事会直接召见你们的。”
“是,皇上臣等告退”耿炳文等三人便从天子的御书房里退了出去。
出了御书房,耿炳文和祖大年他们三人仍然在讨论着西南的平叛之事。
“耿老帅,您说这次齐大人的西南之行可会不会一帆风顺”徐辉祖跟耿炳文还是很熟的,他也就直接的开口问耿炳文了。一旁的祖大年也注意力集中,想听听前辈的话。
“贤侄啊你问的这话问的好。齐泰齐大人是老夫刚才向皇上举荐去往西南的,但他这西南一行德妃会如何,老夫我也不敢保证。但是,想必有那西平侯沐那小子在,齐泰去了也不会有什么大的状况出现。沐那小子自从承袭了他父亲沐英的西平侯爵位后,一直在为我大明镇守西南。他在西南经营了这么多年,多少还是有些东西的。所以,我们要有信心。”
说完最后一句话,耿炳文也不准备接着说下去了,他径直的走到自己的坐骑旁,骑上它回军事学院了。留下祖大年和徐辉祖俩人在那里有点蒙。待俩人想过来后,耿炳文已经骑马离开很远了。祖大年和徐辉祖俩人也没有在皇宫外多留,骑上各自的坐骑,直接奔向大营。
第二天,天子派遣特使的圣旨就下来了。让众人意想不到的,兵部尚书齐泰被天子封为特殊去西南处理这次的叛乱。齐泰自己倒是没有多想什么,他领到圣旨后就直接准备出发去西南了。当然了,在他走之前,天子朱文特意的在谨召见了他,将此次去西南的一切注意事宜和一些重要的策略一一讲给了他。
朱文又站在皇城上面,看着齐泰这一行向西南去的队伍。跟在他边当然就还是王中王公公了。
“王中,你说,这次齐卿他能顺利的完成朕交给他的差事吗西南之地的叛乱能快速平息吗”朱文没有办法,边只有王中这一人,只好问他了。
面对天子的这俩问,王公公一时半会还真的不好回答。说到底,他就仅仅是一名太监。虽然一直在天子的前后伺候,耳濡目染也接触到了很多政事。但是,他这最主要的职责就是伺候天子,哪有心思去想这些事。
不过,既然这天子都亲自开口问你了,你还不得好好的回答。王公公小心翼翼的答道“回皇上,老奴觉着,这次齐大人作为皇上您的特使,也就是钦差大臣前往西南处理叛乱一定会成功的。老奴还知道,西平侯可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从十几岁起就随着他的父亲,也就是前一位西平侯南征北战。”
“有他这样的人物在西南,再加上齐大人,那那些土人的叛乱必定会瞬间土崩瓦解掉。所以,皇上您不用太过担心,您只要在宫里面等着西南传来好消息就行了。”
还被说,王中这一顿劝人的放宽心的话说的还真是像模像样的。但要是一切真的像他说的这样顺利的话,那就真的再好不过了。但现实是很残酷的,并不会按照人们的想象去发展。
齐泰一行人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才从京城应天府赶到西南,到了西南之后,西平侯派出的人马上就将齐泰给护送到了贵州西平侯府,也就是我们后常说的沐府。
在去西平侯府这一路上,齐泰看到了这沿途的景象确实是跟他们中原地区相差很大。先不说这里的萧条了,就拿这里的环境来说,比起中原来说,那真的是差了很大一截。齐泰他的年纪虽然不是很大,也就是五十出头,但是,一到了西南不久他就有了很明显的水土不服的症状。
但为了能完成天子交给他的差事,齐泰并没有让自己倒下。他在西平侯找的大夫看了过后,抓了一些药吃每吃着,就这样坚持跟着西平侯按照天子的旨意来平息这场叛乱。
早在齐泰还没有正式的进入西南的时候,西平侯沐就下令让各地还在他们控制中的地方的官员发布告示。这告示的内容大致就是说,咱大明天子派出了辅政大臣作为钦差大臣来和你们这些叛乱的土人进行商谈,希望你们能好好的考虑考虑。同时,我大明天子也下定决心要改善我们汉人和你们少数民族人民的关系,做到各民族平等。这“少数民族”几个字还做了解释了,为了让所有的人都能明白它的意思。
经过这些告示的宣扬,整个西南的土人们都知道了这件事。那些反叛的土人都知道了大明朝廷派出了一位重臣来招安他们。为什么要说是招安呢因为这些反叛的人都认为,自己这些人并不是什么叛乱的人。这西南之地原本就是属于他们的家园,那些汉人才是外来的入侵者。后面他们的统治者被汉人打败了才被明朝给统治的。
但是,现在他们这些人要重新的夺回属于他们的东西。这从根本上来讲,他们的想法也没有错,他们心里面想的,嘴上说的这些都是事实。
不过,不管你们怎么想,这朱文现在还是不会许你们这些少数民族来反叛明朝的统治。就算朱文会考虑在以后让这些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但是,毕竟现在还不是时候。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没有物质基础。就算是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了,那这块区域以后还是会乱的。
本章完章节内容正在努力恢复中,请稍后再访问。




绝地反击之建文帝 第二百零二章城楼上下的对话
齐泰抵达贵州的第十天,他和西平侯沐春一起带着大军和来到了被土人彻底占领的一座城池。这座城池处于贵州的最南部,也是大明政权基本上所控制的最南端了。像这样的地理位置,管理起来是十分麻烦的。这里的种族很是杂乱,各有各的族群。上面朝廷的各种法令颁布下来,他们也根本就不会引起重视。他们更重视还是自己部落里面的那些不成文的规矩。
至于为什么齐泰他们能这么大胆来这座城池去劝降那些土人武装,主要还是因为他们抓住了这座城池里面有一位土人的首领有倾向归降大明的思想。这城中的几位首领带人打下了这城池后,谁也就不服谁。所以,现在这座城里面早就乱成一锅粥哦了。像这样的情况,那肯定是最好的劝降突破口。
云南的南部,齐泰和沐春他们带着大军来到了江城城外。沐春在下令让全军在城外扎营以后,他就带了一点人和齐泰到了最靠近城池的地方,也是这座城池的北门外边。
还没有等到沐春他们的大军抵达离江城十里,这里面的现在的统治者,那些少数民族已经知道了。那几名首领同一下令将四处城门紧闭,让士兵上城墙,准备应敌。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整个江城里面也是人心惶惶的,街道上鲜有行人走动。
沐春等人来到城门下,还没有等他们开口喊话,城池上面的一名少数民族的首领就大声的怒道:“你们这些汉人,我们是不会怕你们的。你们不怕死的话,你们就尽管来攻城吧!”
这一顿喊话,倒是让站在城楼下面的沐春和齐泰等人弄的有点蒙。当然了,沐春和齐泰俩人知道他们此行来这里并不是要用兵来拿下这座原本就是大明管辖的城池。他们是要来完成天子的旨意,将这些土人武装给劝降了。所以,他们二人并没有对那名土人首领的话产生什么别样的情绪。
可是呢,沐春麾下一些将领却不能忍受这样“屈辱”。其中一人似乎性子比较急,他拱手向沐春请命道:“侯爷,请您下令,让末将带领着兄弟们好好的去杀杀这些人的威风。”
还没等沐春做出反应,齐泰就抢在了他的前头回那名将领。
“不可!万万不可!这位将军,我们此行来的目的并不是要用杀伐来解决这些土人叛乱的问题的。我们是带着皇上的旨意,要劝降他们重新回到我大明的管辖之下。”
对于齐泰竟然抢在自己的前头对自己麾下的将领发号施令,沐春并没有觉得很大不妥。
为了让自己麾下的将领都能知道齐泰刚才说的那一点的重要性,沐春又紧跟着说道:“齐大人说的对!我们这次来尽量是不用刀剑就不用。皇上的旨意上写的很明白,我们要劝降那些反叛的土人武装,这才是我们的主要任务。”
听到自己的顶头上司都这样说了,这名将领就只有点头遵命了。
齐泰他们这边的情况,城门楼上的那些少数民族并不知道。他们还以为下面的汉族军队真的要准备对他们这座城池发起进攻,但是城门下面的军队数量也太少了点吧?一些对汉人有着极度仇视心理的少数民族此时便以为这些汉人压根瞧不上他们,所以才不带足够多的军队来攻击他们。
这时,下面的齐泰终于开始向这些少数民族喊话了。
“城楼上的诸位各族兄弟们,本官叫齐泰,是天子特地派到西南来处理你们和我汉族的矛盾问题。天子他虽然深处于深宫,但是,他仍然在关心你们各族的兄弟。这次让我齐泰来,我是带着天子的一片诚意来和你们解决我们互相之间的矛盾的。所以,还望诸位不要轻易的动兵戈。”
齐泰这么一喊,城门楼上的那些少数民族也都知道原来此人就是大明天子派来的特使。他们虽然也知道大明天子派出了一名特使,说是要来与他们这些人谈判,化解汉人与他们之间的矛盾。虽然那些告示上写的是这些,但是很多人的土人并不相信这件事是真的。
很快,城楼上的一名少数民族首领就回齐泰刚才说的话了。
“你说你是大明皇帝派来的特使,你们是要来和我们进行和平谈判的。但我看到你们的那正在搭建的大营可不小,你们带来的军队数量一定不少。难道,这就是你们汉人口中所说的和平谈判吗?”
这话的意思很明显,你口口声声说要来议和。但是你自己却带着这么多的军队,这样的议和怎么说都会是平等的。
但是,齐泰也是早就做好了准备的。他不慌不忙的接着便回着那名首领的问话。
“这位兄弟,我们带来的那些军队并不是来要与你们打仗的。要是我们想要以刀兵相见的话,那我们现在就不会能这么和谐的在这里进行对话了。诸位说是不是?”
这位皇帝特使的话,到底有几分真几分假,这城楼上面的所有人都不清楚。但是,他们知道的一个事实就是,汉人军队现在根本就没有想要对他们这座城池发起进攻的预兆。这一点却是一件铁打的事实,任何人都能看出来。
“就算你说的对,你们现在不对我们发起攻击。但是,你们能够带着如此大的一支军队来城楼外,你们敢肯定你们不会真的用兵吗?”这句话是另外一名首领问的。
“当然不会!本官手里面可是有当今大明天子的圣旨。圣旨上面写的很清楚,皇上命令我们不能对西南的少数民族兄弟用兵。因为,在皇上的心里,我们都是一家人。什么汉人和土人,这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我们从来就是一家人。这也是皇上要对诸位传达的意思。所以,本官希望诸位兄弟能够好好的考虑一下。”
“你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到底是不是会有好的结果,你们以后真的能带着你们各自部落的族人过上好日子吗?”




绝地反击之建文帝 第二百零三章京城的新鲜事
不得不说,齐泰的这一问十分的犀利。城楼上面除了一些有很大的个人私心的土人以外,很多人的心里面此时都开始对他们发动的这场争夺统治权的战争开始怀疑了起来。很多人的心里也在想,他们这次发动叛乱,以后又会得到些什么?尤其是那些普通的人,他们生活在这个社会的最底层。
1...110111112113114...1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