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绝地反击之建文帝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十步九歌
“陛下!这个方案其实最先是卫风将军提出来的。老臣从卫将军提出这个计划后,老臣就一直在考虑这个事情是否能值得一试。最后,老臣也不敢决断,所以才请陛下您来定夺。”耿炳文还是没有忘记说出这个方案最初的提出者是卫风,他还是在朱允文的面前将卫风提了出来。
卫风在下面站着听到耿炳文的话后,他脸上马上就有了变化了。他为自己刚才的提议感到很自豪,现在耿炳文还把朱允文给请来了,在他们这位当今天子面前强调了这点是由他卫风提出来的。现在的卫风怎么说呢,有一点飘飘然的感觉。
“噢?这个想法是卫风将军提出来的。既然卫风将军提出了这个建议,那现在不如就先让我们的卫风将军来说说你的想法。”朱允文没有想到卫风这位年轻的将领就能有这样的见地,他现在很想听听卫风怎么说。
“老臣也认为应该让卫风将军来给我们大家讲讲,老臣也想听听卫风将军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耿炳文也同样说要让卫风来给他们讲一下这件事。
卫风这时一脸诚惶诚恐的从人群中站出来,看着上面的朱允文说道:“陛下!末将惶恐。这件事其实也是末将刚才临时起意才说出来的。至于其中的有何深意,末将也并不是说的很清楚。还请陛下恕罪!”
卫风的话音一落地,众人都是一惊、他们没有想到卫风居然只是临时起意,并没有对这件事有过研究。卫风本人则一脸尴尬的低着头,他其实这时在心中已经有点后悔刚才将这个建议提出来了。他刚才只是想着自己能得到那个先锋官的职位,没有想过后面会出现这么一档子事。
朱允文和耿炳文也来上顿时有些自然了,他们俩人方才都是极力的支持卫风的。现在,卫风这位当事人居然掉链子了。搞得他们俩人现在就有点尴尬了。不过,还是耿炳文反应的快,他接着就说道:“嗯,确实也是,这么短的时间里让卫将军想出来这么一个计划已经是不容易了。”
“嗯,耿爱卿说的也是。那好,卫风,你先退到一旁吧!我们大家接着讨论这个兵分俩路的方案。”朱允文也不想看到卫风太丢脸了,他也顺着耿炳文的话让卫风退了回去。
卫风心里面到是松了一口气,朱允文也没有怪罪于他。他退回了到了一众将领当中,旁边的其余将领倒是没有对他有什么过多的看法,他们只是简单的看了一眼卫风后就继续听上面朱允文下面要怎么说了。
“诸位将军,朕最初和耿爱卿商量的办法的是先去派出一支先锋部队试探性的进攻山东境内的叛军。摸清叛军的情况后再做下一步的打算。不过,现在既然有了更好的计划,那我们就来具体好好的谋划一下这个俩路出击的方案。耿爱卿,还是你先说吧!”
“是,陛下!老臣认为,我们俩路进攻的话。我们进攻的重心还应该是放在山东叛军主力的所在地,对于进攻北平的军队,我们可以派出一些地方的军队前去。北平城的城池修筑的十分高并且很牢固。我们一时半会也攻不下来。所以,这支前去进攻北平的军队就只能是起到一夜骚扰敌军的作用。重点还是先灭在北平以外的这些叛军。”
“嗯。耿爱卿分析的很好。我们现在要是去强攻北平的话,肯定是得不偿失。消灭在北平外面的叛军主力才是重中之重。并且,朱棣本人也在外领军。要是我们能将朱棣给拂俘虏了,那这场战争就能很快的结束了。耿爱卿你接着说,朕想听听你的下面的具体的内容。”
“老臣遵命!还请陛下移步到老臣准备的这张地图旁。”耿炳文觉得,在地图上才能更好的讲出自己心中的计划。
朱允文和其余的将领也都围了过来,耿炳文看这众人,然后指着地图说道:“这张地图上面标注了我大明的北方的所有地形地貌。现在我军的位置是处于河南境内,靠近与山东和河北。我军下一步要进攻的方向就是河北和山东这俩个方向。”
“陛下和各位将军,你们看到的这幅地图上的地形。山东的四周都是极为平坦的地形,只有中部较为高一点。所以,我军只能用骑兵通过这一片区域。步兵太多的话,行进太慢了。要是被叛军发现了我军的踪迹的话,那我军就会处于不利的位置上了。所以,陛下!老臣建议请您下令多寻一些马匹来。”
“嗯,这点朕记住了。等会朕就下令让齐泰去搜集马匹。耿爱卿接着讲。”
“以老臣的经验来看,叛军是不会将大量的兵力驻扎在一些不重要的小城中的。我军只要能攻下一些军事重镇就能占据很大的主动了。比如说聊城这个地方,我军要是能收复了聊城的话,那我军就可以北上进一步攻取北平。同时,我们同样可以进一步进攻东北部的山东首府济南。





绝地反击之建文帝 第八十四章平安和盛庸
“陛下,这条线路老臣觉得是眼下我军最适合的进攻路线了。要是战事顺利的话,我军就有可能在几个月内结束这场战争。”耿炳文很肯定的认为,要是他们能将这条路线打通了的话,那朱棣的叛军就会在短时间内被他们给消灭掉。
“嗯,耿爱卿你说的很有道理。这条线路确实是我军下一步进攻的最佳选择。”朱允文对于耿炳文刚才提出的进攻计划也很是赞同。
其余的将领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当然了,耿炳文作为他们的大帅,他们这些做将军的哪还有什么反驳的。在场的人之中,也只有耿炳文经历过大大小小上百次的战斗。他的话也是最有信服力的。
“耿爱卿,朕看也不必让其余将军探讨了。我军下一步的进攻方向就按照爱卿你刚才说的那样来执行,现在就来选人俩支军队的领军将领就行了。”
“陛下圣明!”
“陛下!这只是老臣一人的意见,老臣觉得还是让其余的将军都说说自己的看法为好。”其余的将领都同意朱允文的提议,但我们的当事人老耿同志却提出了反对意见。
“耿爱卿,你不用说了。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我们现在就开始任命明日出征的各支军队统领吧!耿爱卿,你对于诸位将军都很熟悉,你看,他们谁能作为北上攻击北平的领军之人?”朱允文没有让耿炳文继续继续在这件事上纠缠下去,而是直接就开始提人选的问题了。
耿炳文知道自己是说不动朱允文了,他也只好就着朱允文的话接下去了。
“陛下!老臣以为,这支军队的领军人选并不一定要能善于指挥进攻的将军。只要是能够将叛军围困住就行了,让他们不能对山东叛军主力进行军事物资的支援就行了。”
“那依爱卿你之见,哪位将军适合前往?”
“陛下!老臣认为,选一员老将就行了。不是老臣觉得诸位年轻的将军不好,老臣只是觉得,他们应该在收复山东中多锻炼锻炼。他们经历的实战实在是太少了,这次是个很好的机会。”
“耿爱卿说的倒是不错,前往进攻北平的将领确实需要一名稳重的老将才行。”朱允文看了一下下面的许多老将,他看的出来,有不少的人都想来争取这个机会。
“不过,爱卿你觉得哪位老将军合适前往呢?现在时间紧急,需马上确立下来。”
“陛下,老臣觉得平安将军和盛庸二位将军可以担此重任。他们二位将军要是能好好协作的话,这次北上的战事陛下可放心无忧了。”耿炳文推荐了平安和盛庸俩人,他们俩人其实也算不上老将。但是,耿炳文看中的主要是他们俩人的忠心与能力。平安的武力值很高,盛庸的智谋很高。这二人结合起来,耿炳文也就很放心了。
下面站着的平安和盛庸顿时一震,他们没有想到耿炳文能提到他们俩人。朱允文同样也没有想到耿炳文会提到平安和盛庸俩人。他其实在后世也了解盛庸和平安俩人,他们确实是有能力的俩位将领。尤其是平安,他还是朱元璋的养子。算起来,朱允文还要叫一声平安皇叔。不过,平安肯定也是不敢让朱允文叫的。
盛庸这个人朱允文也很了解,他曾经也是带兵打败过朱棣军队的。当然,这说的是王龙还没有穿越过来的明朝历史。但是,盛庸在那原来的那个时空的明朝中在靖难最后投降了朱棣。这一点朱允文也很清楚。不过,他觉得现在的明朝发展轨迹已经因他而改变了,他还是很欣赏盛庸的。
耿炳文见朱允文半天没有回应,他以为朱允文不同意自己的提议。正当耿炳文欲继续解释自己提议他们俩人的理由。朱允文这时就开口了。“耿爱卿的提议朕很满意,这北上进攻北平的俩位将军就派平安和盛庸俩位去吧!”
“末将领命!”平安和盛庸俩人马上上前接受朱允文的皇命。
“二位将军,此次你们出兵北平。你们主要的目的是拖住北平向朱棣支援就行了,不能贸然进行强攻北平,以免造成巨大的伤亡。耿爱卿,你觉得派给他们二位将军多少士兵为好?”
“陛下,俩万大军加上一些辅兵足以。但是,二位将军需要打出十万大军的旗号,用来迷惑叛军。避免叛军狗急跳墙,出城突围。至于怎样让俩万人的军队伪装成十万人的大军,就看你们二位将军的了。”
“陛下!我等一定会将这件事办好的,决计不会让叛军识破。”平安和盛庸俩人也不管现在有没有好的办法,他们先下了一个军令状。
“嗯,朕也相信二位将军不会让朕失望的。就这样吧!从我们这支军队中派给你们一万人的士兵,剩下的就从商丘城里面的军队里补充。粮草当年的问题,你们也到商丘城里去找河南巡抚要。明日一早就出发,尽快赶到北平。”
“我等遵命!”
“好了,你们二位就先下去准备吧!明日一早朕会给你们送行的。去吧!”
“是,陛下!”
平安和盛庸就退下去准备明日出征的事情了。
这件事解决后,朱允文他们就开始安排消灭叛军主力,收复山东的事情了。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解决掉一件事了。下面就来安排一下进攻山东的事情。对于收复山东,朕一定是会跟随诸位一起行动的。耿爱卿。你来说说我们收复山东的具体计划吧!”
“是,陛下!对于收复山东,我军现在首要的是拿下聊城。我们现在需要尽快出兵,以最快的速度先收复聊城。打叛军一个措手不及,让叛军短时间内反应不过来。我们前期要做的就是要将聊城四周围住,不能让他们的求救消息传出去。准备好强攻聊城的一些攻城用的器械,我们力争在几天之内攻破聊城。”
“陛下,这就是老臣目前对于攻下聊城的具体计划。”
“嗯,不愧是跟随当年太祖一起南征北战的老将。这计划想的真的很严密。”




绝地反击之建文帝 第八十五章 分工完成
“我们就按照爱卿你的这个计划来进行,下面就来安排诸位将军你们的任务了。你们哪位将军愿做我军先锋的,既然耿爱卿不好选,那就朕来选。你们凡是想担任先锋官一职的都先站出来,朕来考考你们后再确定最终的人选。”
顿时下面的将领有不少的人都站到前面,卫风这类年轻的将领也都站了出来。
“好,朕能看得出来,你们的求战心理的急切。不过,这先锋一职就只能一人担任。所以,朕就必须要来考考你们了。问题很简单,你们谁要是将先锋部队的意义解释的很清楚就让谁来做这先锋官。你们谁先来?”
“陛下!末将先来。”朱允文的这个问题一说完,大多数将领都露出了自信的目光。他们觉得这个问题简直是太简单了,完全就不用考虑太久就能答上来。
但是,朱允文真的只是就这样一层简单得用意吗?很显然是不可能的。
“好,那就你来说说。”
“陛下!末将认为,这先锋部队所担任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大军在前面打探敌情。为大军探路,让后面的大军能顺利的进军,到达最终的目的地。”
“完了吗?王将军?”
“是,陛下!末将讲完了。”显然能看出,这位王将军的回答还并不能让朱允文满意。
“那好,下一个哪位将军来接着讲。”
早已按耐不住的卫风马上就站出来说:“陛下!末将来。”
朱允文看了看卫风。“那好吧!卫风你就来讲讲吧。”
“是,陛下!末将认为,我们这支先锋军不同于普通的先锋部队。不仅仅是为大军打探情报和探路,更重要的是熟悉地形。摸清楚聊城四周的地形,将叛军凡事能通往济南等地的路都等锁起来。以免叛军在得知我军要攻击他们后向其他地方进行求援。”
“嗯,卫风将军说的很对。这件事确实是先锋部队要做好的重中之重。这点要是做不好,那我们的整个计划就实施不了了。”这时,耿炳文就插了进来。他也很赞赏卫风的话。
其余的将领听完耿炳文在这样一说,他们就知道自己是没有希望了。个个都一脸沮丧的,低着头。心中都不由的将卫风给嫉妒死了。
朱允文也没有想到耿炳文这时候插了进来,他其实也是很想培养卫风这名将领的。不过,他实在是太年轻了。朱允文怕卫风会因为一些其他的外因造成这次事情失败。
看着朱允文的犹豫半天都没有说话,耿炳文知道朱允文的担忧。他又说道:“陛下!老臣建议由卫风将军和王将军一起担任先锋官。他们二人,一人做左先锋,一个人担任右先锋。不知陛下您觉得怎么样?”
朱允文听完耿炳文的话后,他马上就明白过来了。耿炳文是想让一名老将和卫风一起去,这样一来就不会怕卫风因为年轻而造成一些失误的发生。
“嗯,耿爱卿的这个提议甚合朕意。就照耿爱卿的建议,王将军担任左先锋,卫风担任右先锋。你们俩人需要通力合作,不能出现半点差池。你们今日就出发,前往聊城。朕和耿爱卿会率领大军明日出发,你们要保持和我们的联系。朕就给你们五千骑兵和五千步卒。你们一定要以最快的时间封锁了聊城与外界的联系。明白吗?”
“我等谨尊皇命!”
“嗯,好了。你们现在就下去赶快准备出发吧!朕希望能再早日得到你们传来将聊城封锁完成的消息。”
“我等告退!”
卫风和王将军俩人领命准备率领先锋军前往聊城,大帐内的将领又少了俩人。
朱允文对下面没有得到任务的众将说道:“诸位,你们明日随朕一起发兵聊城。这次,朕一定要一举收复聊城。后面再收回济南,彻底消灭朱棣的叛军主力。”
“陛下威武!”
“今日的事情已经全都商议完了,各位就先下去吧!做好明日出发的准备。”
“是,陛下!我等告退!”
众将都走后,大帐中就只剩下朱允文和耿炳文君臣俩人。
“耿爱卿,刚才朕在迟疑之际,你提出来让卫风和一员老将一起担任先锋。朕还是有点疑惑,爱卿你觉得卫风是不是真的有能力担此重任呢?”
耿炳文听完朱允文的话后,他的心中就在想:你身为天子就下了命令了。现在还问我他到底合不合适,这还真的是......
不过,作为臣子的。皇帝问你什么,你不管怎样就要回答的。
“陛下!老臣觉得,这次他们的先锋部队所要完成的任务并不是很难。卫风将军和王将军俩人好好的配合一下的话,还是应该能完成的。至于卫风将军的能力,陛下上次对于他的封赏就能得出结论了。陛下何必还来问老臣。”
朱允文的脸上面露尴尬,但是,他马上就恢复了过来。一本正经的说道:“嗯,确实也是。这次他们二人只要能将聊城叛军与外界的联系给切断了就算是完成任务了。这件事还算不上很难,朕还是比较放心的。”
“陛下圣明!”
“耿爱卿啊,这些事也处理结束了。朕就先回去了,朕也需要准备一下明日出发。爱卿你也费心到大营中去督促一下大家好好的准备一下。尤其是粮草和攻城的器械,一定要吩咐下去,今日内就一定要将其准备好。”
“老臣遵旨!请陛下放心,老臣一定会让下面的士兵准备好这些东西的。”
“嗯,那朕就先回大帐了。”
“老臣送陛下您回去!陛下您请!”
朱允文在耿炳文的一路相送之下,回到了自己的大帐里面。
我们的老耿同志送完朱允文后,他就到大营中去督促下面的士兵准备明日出发所要带的东西了。其实这些小事是不用他这位大帅亲自来的,一事朱允文下的命令,二是耿炳文自己也不放心。他也想自己必须亲自将这些事办好后他才能放心。这是作为一名老将的心理,小心无大事。




绝地反击之建文帝 第八十六章 大军出动
很快,时间就来到了第二天。朱允文这天起的很早,他在天还没有亮就已经起床了。不过,耿炳文和所有士兵起来的更早。尤其是平安和盛庸俩人,他们很早就起来准备了。他们是最先出发的一支军队,必须要尽早起来将出出发前的一切东西都办理妥当了才行。
平安和盛庸二人在昨天也到了商丘城去弄了很多的粮草和朱允文下令让河南巡抚派的一万名士兵也一起带回了大营。二人一想到要带着俩万多的大军去作战,他们的心情可想是多么的激动。当然了,内心深处也对这次领兵作战有些担忧。他们担心仅靠他们不能阻挡住北平城对在山东叛军主力的支援。
平安和盛庸俩人将俩万多人的大军召集到了一起,他们要等朱允文来训完话后再才能出发北上。耿炳文也是很早的来到了大营的校场上,他作为大军的主帅,肯定是要送一送平安他们的。
“耿帅,您来了!”平安俩人见耿炳文来到了校场上,他们马上过去打招呼。
“二位将军,你们此次领兵前往北平,一路上可要多加小心啊!本帅希望二位将军能够顺利的完成任务,到时候,陛下一定会对你们二位大加封赏的。不过,本帅要提醒你们二位一点就是,切记不要贪功冒进。”耿炳文说最后这句话的语气十分的严肃。
平安和盛庸俩人也立即点头回应。“耿帅,末将一定谨记您的教诲!”
“嗯。二位将军能记住记好。陛下可能马上就要到了,你们让士兵们打起精神来。将精气神都拿出来,别再陛下面前出丑。”耿炳文在说最后一句的时候故意加大了声音的音量,站在前面的士兵都能听得见。
“是,耿帅!”平安和盛庸又到士兵中间去提醒他们,让他们都打起精神来,等会皇帝陛下会亲临训示。
许多从商丘那里调过来的士兵听到平安俩人的话后,本来因早起而精神不振的他们马上就变得无比清醒了。他们不比和那些一直跟随朱允文一起来的士兵,他们是从未有过让当今天子训话的机会。
朱允文在通过王中的通知后,他即刻就来到了校场上。
耿炳文马上就跑走到朱允文面前,“参见陛下!”
这时的平安和盛庸也连忙半跪在地上行礼,“末将(末将)参见陛下!”
“我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俩万多人的大军也马上向朱允文行礼。整个校场上都跪成了一片,自由耿炳文没有跪,他是由朱允文特别下旨可以见天子不跪的明朝大将。
“平身!”朱允文用自己最大的声音对眼前俩万多的将士喊道。
“谢陛下!”
“陛下!俩万余将士已经准备好,可以立刻出发,请您训示!”
“好,你们二位将军做的不错。那朕就讲一讲。”朱允文站到临时搭建的一个高台之上,看了看下面的俩万多人的大部队。他心里面很清楚,这些人很可能大多数都回不了家。朱允文在心中叹了一口气后,马上又恢复了过来。这战争就是这样的残酷,必须会有大量的伤亡产生。
“诸位将士!你们即将出发前往北平。朕今日就是专门来送送你们的,希望你们能为大明建功立业。朕也没有多说的话,就一句话,你们诸位是为国家而战的。要是你们在战场上受到什么伤,或者是牺牲了。你们的家人的后面的生活,朕和朝廷管了。”
古代社会的士兵在战场上作战的时候就是担心一点,那就是家中的家人的生活。他们要是在战场上战死了,家中的父母妻儿就苦了。所以,朱允文他最先想到的就是解决这些士兵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在战场上不分心,一心杀敌。
“我等誓死效忠大明!”平安和盛庸首先跪下来喊出了效忠明朝的口号。
“誓死效忠大明!誓死效忠大明!誓死效忠大明!”其余的将士也全都异口同声的喊出了这句口号,俩万多人的声音像海浪的声音一样一波接着一波。
“诸位将士起身!现在朕命令,大军出发!”
“陛下有令,大军出发!出发!”平安和盛庸率领着俩万多人的大军缓缓的向北行进,逐渐的远离了大营。
“陛下,他们走了。我们先回去吧!等会我们也该出发了前往聊城了。”
“嗯,希望他们能顺利完成任务。走吧!朕还没有用早饭,爱卿先随朕去用过早饭后再出发进军聊城。”
“老臣遵命!”
平安和盛庸俩人带兵走了,等待他们这俩万多人的还是一个很大的的未知数。
朱允文和耿炳文吃过早饭后,天色已经大亮了。其余剩下的将士都也已经吃完了早饭,整装待发,准备踏上前往聊城的路途。
朱允文也穿上了他那套代表帝皇独特身份的铠甲,并手握着一把配剑。朱允文看着自己身上的这套行头,他觉得自己全身上下都产生了一股力量,他在大帐中来回的走动。
“陛下!大军马上要出发了,大帅请您前往校场。”这时,一名士兵在外面通传耿炳文的话。请朱允文马上去校场,大军即将出发了。
“朕知道了,告诉耿爱卿,朕马上就到。”
“是,陛下!”
“走,王中。我们去校场。”
朱允文走在前面,王中和几名侍卫跟在后面,来到了大营的校场上。
耿炳文带着一众将领马上过来行礼。“参见陛下!”一套常规的君臣礼仪结束后,朱允文来到了大军阵营的最前方。所有的士兵马上就半跪在地上,“拜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1...2425262728...1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