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地反击之建文帝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十步九歌
“皇上,微臣想请您下旨,派微臣去北平协助耿大帅做好这次对蒙古人的防御。”这句话一直憋在徐辉祖的心里面很久,今天,他实在是忍不住。所以,他就当着齐泰和祖大年的面说了出来。
“徐爱卿,你现在去协助耿爱卿,时间上还来得及吗?”朱允文也没有一下子就说到底同不同意让徐辉祖去,就问了一下时间上的问题。去北平这么远的路程,没有个把月的时间,是很难赶得到的。
“皇上,只要微臣沿着驿站这条道走的话,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里赶到北平城的。”徐辉祖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按他的说法,沿着官府的驿站的这条道走的话,既是捷径,又能在每一站换一匹好马。这样一来,徐辉祖说不定可能只用得到半个月的时间就能到达北平城。下面就看朱允文的意思了。
一旁的齐泰和祖大年也都在看着朱允文,他们想知道朱允文是不是会同意徐辉祖的这个请求。而祖大年自己同样也想能上北方的战场,他那些战死的兄弟们的仇他还没有报的。但是,祖大年自己也清楚,在现在这个时间段,朱允文是不可能同意自己去北方前线的。毕竟,他刚刚被封为了练兵大臣,他的主要差事都没有做,朱允文是不会放他走的。
绝地反击之建文帝 第二百七十八章祖大年献策
朱允文听了徐辉祖的话,他觉得自己是不是可以先将徐辉祖给放出去,现在他这对军队的改革这件事还没有到关键期,用到徐辉祖的地方也不多。有祖大年和齐泰这些人在京城就够了,徐辉祖这样在军事方面有能力的人,现在也确实是能将他派出去多多锻炼一下,后面也好接耿炳文的班。
朱允文想好后,他就开始对徐辉祖说道“徐爱卿,你的请求朕现在是基本上同意了。”
一听到朱允文这样说,徐辉祖立马就跪在地上,“微臣谢皇上成全”
“别急啊朕的话还没有说完呢你这么急着跪着谢恩干什么”
“那不知皇上还有什么要吩咐微臣的吗”徐辉祖也不怕,就这么脱口而出的问朱允文。
“徐爱卿,朕虽然是同意了你去。但是,朕也是有条件的。第一,朕希望爱卿你去了北平以后,只是协助耿爱卿。在决策上,你必须以耿爱卿为主。第二,朕希望徐爱卿到北平以后,好好的去学习一下。多去请教一下耿爱卿,从耿爱卿的身上多学一些经验。因为,后面朕对爱卿你是有很大的重任的。所以,希望爱卿你不要让朕失望。”
“是,皇上微臣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徐辉祖是满口的答应,他现在是十分迫切想去前线。
“嗯,徐爱卿,既然如此,那你就早点动身出发吧朕也不留你了,现在你就可以去准备一下出发去北平。走之前,朕还是给你封一个官职,就封个协理大臣。你去到耿爱卿那里过后,你的职责就是协助耿爱卿。还有,你也要随时的去关注耿爱卿,千万不要让他亲自去上战场。一定要保证耿爱卿的安全。明白了吧”
“是,皇上微臣明白微臣一定会随时的关注耿大帅的,保证不会让他受到一点损伤。”徐辉祖没有想到朱允文会亲自给他说这件事,让他去保证耿炳文的安全。这对于耿炳文的关照实在是太大的。齐泰和祖大年俩人也感到很惊讶,朱允文竟然亲自给徐辉祖下命令,让他保护好耿炳文的安全。
“嗯,朕对你的要求就是这些了。爱卿你现在可以走了,希望爱卿你一路顺风,早点抵达北平”朱允文还是对徐辉祖说了点祝福的话语。
“谢皇上吉言,微臣告退”徐辉祖就这样走了,很有戏剧性。刚才他们几人还在讨论耿炳文的那份军事部署计划,这才多久啊,徐辉祖就直接前往北平了。这让在场的另外俩人,齐泰和祖大年有点不敢相信。
“好了,徐爱卿虽然走了。但是,你们俩位爱卿还在,我们还是可以接着来谈刚才没有谈完的事情。齐爱卿,你先说说,从这这张地图上面,你觉得那一处要塞是最适合我军伏击那些蒙古鞑子。”朱允文完全就没有因为徐辉祖走了这件事受影响,他接过来就直接开始问齐泰了。
齐泰还没有从刚才徐辉祖去北平这件事给反应过来,而且,他这地图都还没有看完。
“皇上,微臣这张地图还没有看仔细,您看,要不等微臣看完地图后再向您提建议吧”齐泰有点心虚的对朱允文说道。
“好吧,那就祖爱卿你先说。刚才朕看你一直在观看这张地图,朕想爱卿你一定是有什么想法的。对吧”朱允文这又马上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了一旁的祖大年。
祖大年见朱允文这样问自己,那他要是不说点什么出来的话,那可能救出触怒朱允文了。
“启禀皇上,微臣刚才已经将这张地图上面的一些重点地方看完了。微臣觉得,其实我们可以在平城这个地方来将那些蒙古鞑子给引出来。皇上您请看,这平城的位置是最靠近北平城的。”
马上,朱允文和齐泰俩人就靠了过来,顺着祖大年指的那个地方看了过去。一个很明显的标记的地方,平城。
“皇上,这个平城据微臣以前在北方边境做守将的时候的了解。这里镇守了几千人的我大明将士,兵力也不少了。而且,在这里的地形也是对我军有利的。在这平城的的俩侧有俩座小山丘,很是适合我军埋伏敌人。同时,微臣也知道这座城修建的是十分的牢固的,要是万一那些蒙古鞑子靠近了城池的话,他们也是很难攻进来的。”
“再者,那些蒙古鞑子十分的新高气焰。他们一定是会想着怎样将我们在北方的军事重镇北平城给攻下来,皇上您想,要是他们能将平城给攻下来之后,那就能作为后面他们进攻北平城的桥头堡。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十分有利的,所以,微臣觉得,要是我们引诱得当的话,那些蒙古鞑子必然会上当。”
“所以,微臣觉得,平城这里是最好的伏击位置。”祖大年的话就这样说完了,他的提议就是在平城这里作为一个伏击地点。朱允文和齐泰也在仔细的盯着平城这座小城在看,他们也都看到了祖大年所指的在平城俩侧的山丘。
“嗯,不错祖爱卿你选的这处小城确实是很适合设置伏击地点。不过,现在就是不知道耿爱卿他是不是跟你一样这样想的。齐爱卿,你觉得这里怎么样”朱允文又问了站在自己身边的齐泰,他想听听这位兵部尚书的想法是什么。
“皇上,微臣以为,祖大人提出的这个平城十分的合适。这里的地形和距离北平的远近都是上佳之选。微臣也很赞成祖大人提出让平城作为这次伏击蒙古人的伏击地点。”齐泰当然是很赞成祖大年提出来的这个想法,因为他也没有什么好的想法。
“嗯,那好既然齐爱卿你也这样认为的话,那我们就将这条建议立马快马加鞭送到耿爱卿那里去,让爱卿看看这条建议到底行不行。不管最后耿爱卿会不会采用祖爱卿你的这条建议,我们都要尊重他的建议。那我们今日就先到这里吧”
绝地反击之建文帝 第二百七十九章徐辉祖离京
朱允文也不再为难他们俩人,直接就让他们先回去了。
“是,皇上臣等告退”齐泰和祖大年就从朱允文这里退了出去。御书房里面,朱允文立即就拟定了一份密信,让王中派人用八百里加急发出去给耿炳文。这件事现在后面就看耿炳文的发挥了,朱允文他们也只能做到这些了。
徐辉祖从皇宫里面一出来,就直接奔向自己的府上。
“老爷,您回来了”门口守门的家丁见徐辉祖回来,急忙打招呼。
“你快去给本公备上几匹上好的马,本公等会就要用,现在就去,越快越好”徐辉祖也很是心急的让这名家丁去给他准备马匹。
“是,老爷小的这就去”这名家丁也不含糊,马上就下去给徐辉祖找马了。
徐辉祖一走进府里,嘴里就大声的问道“夫人在哪里你们快把夫人请到大堂来,就算本公有急事需要跟她谈。”
“夫人在厢房里面,小的这就去请夫人”一名婢女听到徐辉祖的话,马上就答应了去请徐辉祖的夫人陈氏了。
这名婢女一路小跑,她很快就跑到了陈氏待的那间厢房里面。“夫人夫人老爷回来了,他还说让您快去大堂,老爷有急事要找您商量。”
正在和下面的管家谈事的陈氏立马就反应过来,“好,那我们马上就去管家,刚才我们说的那件事后面我在找你谈,你先下去办事吧”
“是,夫人”管家也就缓缓的下去了,陈氏就带着几名婢女去大堂见徐辉祖了。
来到大堂,只见徐辉祖正焦急的在屋内来回的走来走去的。
“老爷,您进宫这么快就回来了到底是什么事,你让人来通知妾身来大堂来与老爷你商议”
“夫人,你来了这件事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今日我进宫的时候,请求皇上派我去北方前线。皇上后面同意了。由于这北方边境离着我们京城这路途遥远,而我又必须要尽早去北平城找耿大帅。所以,我就想跟夫人你讲一下这件事。说完了,我就立马要启程出发了”
“什么老爷你现在就要去北方边境的前线上去这北方前线现在也没有什么战事啊怎么您要向皇上请求去那些个地方。”陈氏显然还没有从徐辉祖爆出的这个消息中反应过来,没有进宫之前还好好的,现在这徐辉祖却说自己要去北方边境去,这让陈氏一点反应额余地都没有。
“夫人,你先别问这么多我这次去北方边境是有重大的差事的。告诉你一个消息吧这蒙古鞑子很可能就会在今年的冬季对我大明发起进犯。耿大帅现在是一人镇守在北方边境上,统领整个北方的防务。所以,我就想皇上请求去协助耿大帅。事情就是这样的。我回到府中来,就是想给夫人你说一下,希望夫人好好的帮为夫管好这府中上上下下的事。”
“我这一去很可能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是回不来的,所以希望夫人就劳累一下,费心一下。要是夫人你没有什么话,那为夫就走了”
“不,你等一下”陈氏哪能就这么的让徐辉祖就跑了,他马上就阻止了正急着要走的徐辉祖。
“夫人,不知你还有什么话要说时间紧急,还请你快点讲吧”徐辉祖也停了下来,想让陈氏快点将话讲完了,讲完了他好走。
“老爷,你这一走就是好几个月不回府。而且,照你说的那样,蒙古人会在今年对我大明侵犯,这是不是很危险啊虽然妾身知道老爷你是下定决心要去的,但是,妾身希望老爷你能够自己在战场上多多注意自己的安全,千万不要受伤。老爷你已经不是以前,现在的年龄也大了,不要跟那些下面的将领士兵一样冲在前面。”
“妾身就说这些话,还望老爷能记住,记住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还有一大家子等着你回来”说到最后,陈氏的眼角已经湿掉了。
徐辉祖听到自己的夫人说的这些话,他也很动容。不过,现在也不是他跟陈氏来聊这些的时候,他回道“夫人,相信你夫君我一定会平平安安的归来的。好了,我走了夫人,保重”
徐辉祖就这样走了,他来到府门外面,骑上已经准备好的马匹,同时还带上了几个侍卫跟着他。徐辉祖这远行北平的旅途就正式开始出发了。留在府里面的陈氏已经泣不成声了,一旁的婢女也是在尽力的劝导自家夫人,不过,这都完全没用。
最后,陈氏自己也想明白了。他的夫君是魏国公,是一名优秀的武将,他早迟是会去到外面领兵作战的。这次到前线去协助耿炳文防御蒙古人的侵犯,可能就是后面他在外征战的一个开始。以前在徐辉祖较年轻的时候,陈氏也都想过来了的。不过,因为最近这些年徐辉祖没有被派出去,所以,她的心里就还是希望自己的夫君能留在京城。
但是,现实是不可能的。现在徐辉祖被朱允文器重,再加上徐辉祖的个人能力十分的突出,要是朱允文不派徐辉祖去外面领兵征战,那就是不正常了。说到底,一名像徐辉祖这样的武将,他的舞台还是在战场上,不是在这复杂的朝堂之上。
想过来的陈氏,现在她能做的事情就是在这国公府中好好的为徐辉祖守好这个家。他们这魏国公府可不比一般的朝廷大员的府邸,他象征的地位是很高的。而且,虽然现在这一家之主徐辉祖走了,但是,这魏国公府上每日还是会人来人往。每日还是会有很多事情等着陈氏去处理。
因为现在徐辉祖的后代还没有正式的接触家中的事务,陈氏也不会放心去的让他们去管府中哈桑上上下下的事情,每件事就只有她亲力亲为了。这对于陈氏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不过也还好,因为陈氏对这府中的事务是相当的熟悉的,做起来也还算适应。可能就是很忙,她会没有时间去做点别的事。
绝地反击之建文帝 第二百八十章
徐辉祖去北平这件事,没过多久就被传得整个京城的官场都知道了。这些人对于徐辉祖这个时候被朱允文派去北平这件事都在猜测,猜测的结果也都十分的丰富。
有的人的第一直觉就是,很可能是因为耿炳文可能出了什么事,现在朱允文没有办法,只有派出徐辉祖去顶耿炳文的位置。还有的人是觉得,很有可能是那边已经发生了战事,耿炳文一个人忙不过来,朱允文派徐辉祖过去帮忙的。另外还有人猜测的结果压根就是瞎胡闹,而且在第二日的早朝上,这件事也被人提出来了。
第二日的朝堂上,朱允文刚刚和齐泰聊完了一些大明军制改革的事情,方孝孺就站出来问朱允文有关徐辉祖离京这件事了。
“启奏皇上,微臣听说,您将魏国公徐大人派去北平去了。但不知,皇上派魏国公去北平是所谓何事?”方孝孺问的这个问题完全就在朱允文的意料之中。
“方爱卿啊!这件事其实很简单,是朕派徐爱卿去北平协助耿爱卿防御我北方的边境。你们诸位爱卿也不要对这件事猜来猜去的了,徐爱卿他一心想要报国,朕也不可能不给他这个机会。”朱允文回答的倒是很轻松,也没有带什么别的感情在里面。
“是,皇上!微臣明白了。”方孝孺也不敢再多问了,他其实也都差不多知道了徐辉祖离京的具体原因了,今日就只是想在这朝堂上再向朱允文确认一下。
方孝孺的话说完了,礼部尚书陈迪就立马站出来说道:“启奏皇上,现在马上就要到十一月了,离过我们汉人的传统佳节元旦不远了。微臣想问问皇上,今年我们京城要怎样过这个元旦。”
朱允文知道,陈迪说的这个元旦其实就是跟二十一世纪的过年一样。不过,朱允文从来没有过过这古代的新年,他也不是很清楚要怎么来庆祝。
“那个,陈爱卿啊!这件事你就按照以前是怎样办的,你们礼部就怎样准备吧!不过,今年是很特殊的一年,你们就好好办一场能让全京城的老百姓都热热闹闹的元旦就行行了。其他的要求,朕也就不提了。朕相信,陈爱卿是能够办好的。”朱允文自己不知道怎么办,他就索性将这件事全交给陈迪去发挥就好了。
“是,微臣遵旨!”陈迪也没有再多问什么,因为这件事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朱允文这样给自己下令也很正常。
陈迪的事情一说完,后面就接着有人上奏了。这次还是方孝孺。
“启奏皇上,最近这段时间,各部个府的衙门都在进行您的改革的准备。但是,微臣了解到,这些改革都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而且,很多部门的改革的方向微臣觉得有些不合适。”方孝孺对于朱允文前面下旨让各部各府的衙门改革这件事一直是在心里记着的,他现在终于等不急要说出来。
方孝孺这段话一讲出来,整个朝堂上的气氛就变得紧张了起来。在这朝堂之上的官员们都是各自衙门的人,他们对于朱允文给他们提出的改革虽然有很多地方是不太明白的,但是,他们也不敢轻易的去反驳朱允文。今日,方孝孺提了出来,他们也想听听朱允文会怎样来说这件事。
朱允文其实也早就从下面的人得到了现在各部改革上的有些问题,但是,由于他现在更加关注的事耿炳文那边对蒙古人后面的战斗,所以,也没有急着去解决。再加上,现在对各部的改革其实都是一小部分的改革,也没有什么大的方面在改革。所以,朱允文他觉得自己现在还没有必要去插手进去,就让他们各部的人自己发挥一下。
不过,现在方孝孺在这朝堂上这样问自己了,他要是再不表示一下的话,那也是不可能的。
“方爱卿,你问的这件事情,朕最近也得到了消息。但是,这件事朕现在已经下令了,各部的改革也都已经起步了。现在要是停下来的话,也不可能。而且,现在的这些改革就是一小部分上的改革,朕还是希望他们各部衙门能自己去想办法解决。”
“方爱卿,这次改革朕是一定要实施的。朕很明确的告诉诸位,这次的改革只是朕的一次小的尝试,后面朕还会有大动作。你们这各部都会要经过一下大换血,不过,这具体的时间朕还没有确定下来。现在,朕希望诸位爱卿能好好按照朕前面给你们下达的旨意,慢慢的进行你们各自衙门的改革事宜。”
“还有,方爱卿你今日提出来的这件事情提的很好。他们这些各部的爱卿都没有提出来,就你方爱卿能有胆量提出来,很不错。朕倒是觉得,方爱卿你其实可以去御史台做一名御史。”
朱允文的这些话,将方孝孺说的很是难堪。他觉得这是朱允文故意这样跟他说的,什么不错。这些话,方孝孺完全觉得就是反语。但是他方孝孺也不敢接着跟朱允文说这件事了,朝堂上的众人也都明白朱允文刚才说的那些话是什么意思,他们也都不敢站出来说这件事了,他们现在就希望快点将这一段给跳过。
“皇上,您说笑了!微臣还没有那个能力去做一名御史,微臣还是好好的做微臣的文学博士就行了。”方孝孺虽然不敢说改革这件事了,但是,他也并没有被朱允文给完全吓到了。他还是能很沉着的回应朱允文对他的调侃。
“哈哈!哈哈!看来方爱卿是不喜欢御史的那份差事了,这也很正常。方爱卿你是文学博士,你要是去当一名御史的话,估计你也不知道怎么来向朕进谏,不知道怎么去弹劾那些官员。”朱允文这句话说的虽然没有什么毛病,但是,什么方孝孺不喜欢御史的差事。这句话,朝堂上的御史们都是听的清清楚楚的。这可是有点得罪的人话。
不过,朱允文可不管这些什么得不得罪人的话,他只管自己说的开心就行了。
手机站:
绝地反击之建文帝 第二百八十一章外族的反应
公元1402年,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文正躺在龙床上昏迷不醒。我这是在哪里?这难道是在做梦吗?正在读大学的王龙只知道自己在宿舍打游戏打了几天几夜突然就睡着了,醒来之后他周围的事物都变了。
“皇上!您终于醒来了,您可吓坏奴才了。”一个太监装扮的中年男人走到了床边惊喜的说着王龙听不懂的一些莫名其妙的话。
“你是谁?我怎么会在这里?”王龙的脑子里一片混乱,他对眼前的一切感到十分陌生,心里充满了疑惑。
“陛下,您昏迷了几天几夜了,可别再出事啊,您出事了可让奴才们怎么活啊!快,去将太医院的张大人找来,快去!”朱允文的贴身大太监王中急忙吩咐人去叫太医。要是朱允文再出事,他们这群太监都将会受到严惩。
王龙在他说话这段时间仔细打量了一下四周,他才发现他可能穿越了。
“我没事,我可能是有点失忆了。你是谁?现在是什么年?”
“陛下,今年是建文四年,我是您的奴才王中。”
我原来穿越到明朝建文帝的身上了,我的天。这不是在做梦吧。王龙揪了一下自己,感觉到很痛。
王中看到皇帝的行为十分奇怪,饭他又不敢多问,只能是认为皇帝有什么想法吧。
王龙再一想到,建文四年,不就是朱棣打败朱允文的那年吗!我怎么怎么倒霉,这个时候穿越过来,我还想多做几年皇帝,我不能让朱棣那个暴君成功。
“王中,朕没事。你现在快给我说说,朕的好四叔朱棣他的军队现在到哪里来了。”
“陛下,奴才昨天听到兵部齐大人说。叛军已经打到山东了,沿路的守将都不是叛军的对手,陛下您要是再不醒过来,整个朝廷都要乱了。”
“我看他们谁敢乱,朕就给他们杀鸡儆猴。”
王中被朱允文的话吓了一跳,急忙趴地说:“陛下息怒!”
“好了,你起来吧,你传旨下去,朕要立即召开军事会议,让各位四品以上的大臣都来议事。下去吧!”
“谢陛下!奴才这就去。”
王中马上从地上起来踏着小步出去传旨去了。
在王中传旨出去的这段时间里,新的建文帝正在思考如何挡住朱棣的大军,让他获取更多的时间调整军队来击败朱棣。
现在离朱元璋死没有多久,我的地位肯定还没能完全巩固,有许多将领肯定不会真心实意的跟随我。我要怎么做才能让这些掌握军队的将领服从我呢?
王龙反复的思考,终于想出个法子。朱元璋在世的时候杀了许多有功的将领怕他们影响朱允问继位。现在我将这些人全部平反,那么,其它的将领肯定会明白我是一个爱护功臣的皇帝,然后我再设置一套奖惩措施,就不怕他们不为我卖命。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众多大臣都来到朱允问办公的宫殿候着了。王龙也在众多太监的簇拥下来到宫殿里。
“臣等恭喜陛下龙体康复!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家平身!”
这时,礼部尚书陈迪站了出来说:“陛下康复,实乃我大明之幸。”
王龙现在并不知道这位老头是谁,只能问旁边的太监。
“陈卿家,朕的身体很好,正值春秋鼎盛之际。你先退下,兵部尚书齐卿家何在?”
齐泰见皇帝点名,马上由第一排的角落站了出来。答到:“臣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