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地反击之建文帝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十步九歌
耿炳文他们在大胜之后,立即就被朱允文下旨回来受封赏了。而我们的徐辉祖,也就是魏国公,他是在半路上跟着耿炳文他们回来的。此外,着路上还有陈威。他颁布完圣旨之后就跟着耿炳文他们的回京大队伍一起回来了。
随行回来的士兵也都是第一次随着朱允文一起去平叛的那些老人了,照说来他们就不是娶戍边的,所以,就奔耿炳文给带了回来。怎么说,这次也是凯旋归京。所有的人的脸上都很高兴,这一高兴脚步就快了很多。
本来从北平回来不消的大半个月,但耿炳文他们确是提前返回到京城了。这可是一件大事啊,朱允文在得到耿炳文们即将到京城的消息后,立即就下旨让全朝的文武百官去迎接。当然了,朱允文自己也是亲自上阵到京城外五里地的地方等着耿炳文他们归来。可以说,这逼格算是大明目前能拿得出来最高的了。
文武百官和一众大臣侍卫都在一处亭子等着从远方归来的胜利之师,因为现在已经是深冬时节了,这天气是出奇的冷。朱允文裹着一件大袄子,手里还提着那龙纹八宝手炉。就这样,朱允文还是觉得冻得不行不行的。
其余的人就没有朱允文这样好的命了,他们只能是将自己裹得厚实一点。不然的话,很有可能就不知道会被冻成啥样。但是,一些大臣官员们还是在底下哀声哉道的。其中,曹国公李景隆因为觉得自己的身份地位很高,他的声音也就最大。声音都没事,可你别让朱允文听到了,恰好朱允文就听到了他的哀怨太太冷的话。
这下还得了,朱允文他就只好又来做一次教育家了。朱允文在亭子里面指着李景隆说道:“曹国公,你是不是很冷?”
李景隆听到朱允文这样说,还以为是在关心他呢!所以,他就没有多想。拱着手说道:“微臣感觉的这天是真的有点冷,诸位说是不是?”李景隆不光自己说了,而其他还去问其余的大臣们。
但是,这些大臣那里能听不出来朱允文刚才问的话啊!他们是低着头,缄口不言。这天再冷又如何,这不天子也跟着自己在这里受冻。脸天子都还没有抱怨说冷,你作为臣子还抱怨说的冷的话,那还成什么样子。在这里的所有人当中就李景隆自己一个人没有听出朱允文刚才的话的言外之意。
李景隆见自己说的话没有人响应,他这才是慢慢的想过来了。自己说冷,可是天子一样在这里跟着受冻,可天子都没有抱怨说冷。一下子想过来后,李景隆身上被惊的一身冷汗。他又连忙说道:“微臣不冷,不冷!这微臣身上感觉还出了汗,不冷,不冷!”
朱允文本来是真的想好好的教育一番这位有些省心的曹国公的,但是,外面就有一名士卒来报信了。
“报!启禀皇上,耿大帅他们离此已不足三里了。可能半刻钟就会赶到。”
这名士卒的话仿佛是上帝一般,算是救了这些受冻大臣们的命。耿炳文只要一到了,那他们就可以马上返回京城去了。也就不用在这里受冷风吹,受冻了。
“好了,诸位爱卿都准备一下,耿爱卿他们马上就要到了。他们这一次为我大明立下了旷世之功,我们必须要好好的迎接一番才是。”朱允文也开始来叮嘱这些大臣们,等会都要热情一点。
“臣等谨尊圣旨!”这些大臣们那还敢说不是,这次耿炳文是真的立下了大功。消灭了那么大一支外族,大明北方边疆可以说是多年无忧了。
那名士兵估计的很准时,只消一刻钟,朱允文他们就看到了一支大军的身影在向他们靠近。耿炳文他们当然也是知道了天子正带着文武百官字啊迎接他们,所以,他们是一点都不敢磨蹭。
耿炳文带着大军在离朱允文接近百米左右的位置停了下来,他带着众将就步行前往朱允文待的亭子。在这个时候,朱允文也从亭子里面走了出来,俩方人马就相遇了。
“我等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耿炳文带着这一干将领见到朱允文后,立即行礼。
“诸位爱卿都快快请起,你们这次打败外族敌军,辛苦了!”朱允文走到耿炳文的面前,将耿炳文虚扶起来。其他人当然是没有这个资格的了。
“谢皇上!”耿炳文和众将又是缓缓的站起身来。
看着这些将领,朱允文是觉得自己很是欣慰啊。他们未来可都是大明军中精锐中的精锐啊,以后自己开办的那所军事学院,还得靠这些真正上过战场的将军才行。还有他们身后的那些士兵,通过了这一系列的战事历练,现在个个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兵了。这也是国家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啊!
朱允文看着耿炳文他们以及那些士兵一脸的笑意,其余的大臣也不敢打扰他们这位天子。最后,因为朱允文这个时间拖的有点太久了,一旁的王中就小声的提醒了正在遐想的朱允文。
“皇上,诸位大臣可都等着您发话呢!”
“朕知道了!”朱允文虽然心里有些不好意思,但是,他的脸上还是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适。
“耿爱卿,你们这一次大败外族敌军。既是为我大明解决了边患,又是宣扬了我大明的国威。朕在京中得知这一消息后,高兴的彻夜难眠。不过,朕也知道这次你们与外族作战,亦是战死和损伤了不少的我大明好儿郎。朕早已拟好了旨意,这些人都必须要重重的抚恤。”朱允文还是很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的,抚恤这件事必须要先说出来。
绝地反击之建文帝 第一百一十七章感人条幅
朱允文先是赞扬了耿炳文他们的功绩,然后紧接着就说了要重重的抚恤那些战死的或受伤的将士。这让世人都知道,当今天子是很爱惜底层将士的。这同样也让耿炳文这些将领和那些底层的士兵感到一阵阵的暖意。
尤其是那些在军队里面有很要好的兄弟战死了的士兵,他们都纷纷的掉下了眼泪。耿炳文也是为朱允文的这一番话深深的触动。
“老臣在此代那些士兵谢过皇上隆恩!”
“谢皇上隆恩!”其余众人,无论是将领还是士兵都一致的跪倒在地上向朱允文拜谢。
“大家都快起来吧!这点事也是朕唯一能为这些好男儿做的了,朕一想到他们家中那些等待着自己的丈夫,儿子回家的亲人,朕就觉得心里难受。终究是朕对不起他们啊!”朱允文说的话虽然听上去有点假,但是,一位皇帝能这样说出这番话来,底下的臣民还能怎么办?当然是誓死效忠了!
“臣等惶恐!还请皇上保住龙体!”见天子都这样了,那些大臣们哪里还能站得住,也都纷纷跪倒在地上劝朱允文不要伤心过度。
可以说,现场气氛根本就不像是在办什么欢迎大会,根本就像是在死了什么顶要的人物。然后,众人就在这里抱作一团哭泣。还好这附近的百姓都被禁军给暂时的限制不让他们从这里过。要不然啊,他们看到这一幕还不知道会怎样去传。
如此深情的剧情也没有持续的太久,毕竟朱允文他们说到底还是来迎接凯旋之师的。要是就只一直这样哭哭啼啼的,那还成何体统。所以,众人在稍微的理了理情绪后就开始回京城了。当然了,那数万的士兵是不可能都进去了。他们在一员将领的率领下被带到了北郊的一处早已准备好的军营里面。
一众人浩浩荡荡的从京城的外城开始慢慢的向皇宫行进,沿路的老百姓也都知道今日是当今天子出城迎接那支胜利之师回京的日子。所以,很多人在见到了朱允文他们的队伍后就立马表示出了对耿炳文他们最高的尊敬。很多人不光是嘴上说,还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了他们是在欢迎耿炳文他们回京。这东西就是条幅了。
很明显了,这条幅就是我们这位当今天子朱允文给示意让人去弄的。条幅上写的东西也就是欢迎耿炳文他们凯旋之类的话语,虽然读起来很平淡,不是像有很深文化的人写的。但是,耿炳文他们这些人本就不是读书之人,这些话听起来才是让他们觉得十分的高兴。
张辅和卫风俩哥俩骑着马走在一起,他们看到了一张条幅觉得很是新奇。
“张兄,你看,那上面写了热烈欢迎北征将士凯旋!这听起来还是真的有点与众不同。我觉得这比起那些文官说的那些文绉绉的话来,实在是听起来舒心多了。张兄你说是不是啊?”
谁知,张辅根本就没有搭理他。因为,张辅又看到了另外一张条幅。
“北征将士,你们回家了!”张辅缓缓的将这一句话给念了出来。在念这句话的同时,张辅发觉自己的眼角不自觉的就泛起了泪花。一旁的卫风也同样看到了这张条幅,他的性格就比较大大咧咧的。
张辅一手擦着自己的冒出泪珠的眼睛,一边说道:“这句话写的太好了,我仿佛就感觉的自己现在已经就回到家里了!我忍不住了,我要哭出来了!”
卫风和和张辅俩人是如此,其余北征的将领和一些少数的士兵,凡是识字的,眼角都开始泛红。说到底,他们真的是很久都没有回家了。他们思念自己家中的亲人,他们在军营里面也经常会在周围没人的时候,独自想念自己那在家中等着自己归去的亲人。
在这个时代,别说什么家书抵万金了。一般普通的士兵根本就不可能将自己写的家书带回去,因为在战争期间,谁还有心思给你送这些东西啊!
耿炳文看到了这些写的很是深入他们内心的条幅,然后看了一眼骑着马就在自己身边的朱允文。朱允文也刚好转过身来对着耿炳文笑了笑。耿炳文是聪明人,他知道,这件事必然是跟皇上有关。因为,以往的时候,他们军队凯旋回京的时候,也未曾有过这样的迎接方式。所以,耿炳文猜测这必然是他们这位天子弄出来的。
朱允文转过身看到了那些将士们的表现,他就知道这次的功夫没有白费。这些条幅是他早就在下旨让耿炳文他们班师回朝的时候就下令让人去弄了,因为这些字是需要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所以,必须要提前做好才行。
还好,这些条幅在耿炳文他们回京之前算是堪堪的完工了。朱允文也不管其质量到底如何,立即就下令让人将所有的条幅给挂在了耿炳文他们进宫的必经之路上。
那些大臣们也看到了这些条幅,很多人虽然觉得这些话不是很“文绉绉”,但是,他们也是觉得这些话拿到现在这里来用确实是很合适。
一行人每走过一条街,那街头和街尾都挂着不一样的条幅。但是,其内容都是在欢迎耿炳文他们的凯旋,还有就是一些让人听起来很贴心的话。
众人走了大概大半个时辰,才从外城进入到皇宫里面。
大殿上,众人纷纷的找好了自己的位置站好。耿炳文和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臣则是被朱允文赐了座。朱允文坐在龙椅上,刚才在外面确实是有些冻到了。现在回到了大殿,终于是暖和多了。那些大臣们也是轻松了好多,他们很多人的年龄那都是不知道比朱允文大上多少。但是,没办反,天子都去受寒,他们也就只能拼了老命陪着了。
到了大殿上,也就是到了今天要说的最重要的事情了。那就是有关于耿炳文他们的封赏,以及北方边境这次大战之后的善后事宜。这俩件事是目前来说,朱允文他们急需要商讨并确定下来的事。
绝地反击之建文帝 第一百一十八章大殿封赏
“诸位爱卿,这次北征将士和戍边的将士一起携手将外族击败,实在是让朕感到很高兴。所以,朕要重重的赏赐这次有功的将士。这次打败外族数万军队,可以让我大明北方边境安静不少年了。耿爱卿,你们可谓是功不可没啊!”
“微臣不敢居功,此次能得此大胜,全靠三军用命。微臣只不过是在幕后做一点指挥的小事罢了,真正有功的是那些在战场上不畏牺牲的将士们。所以,微臣恳求皇上对那些将士论功行赏。”耿炳文他其实对于这些功劳什么的都已经看得很淡了。他现在已经是燕国公了,在封赏也就那样了,还不如给自己麾下的这些将士多争取一些封赏。
耿炳文是这样的想的,但是,其余的大臣不知道啊!他们觉得,耿大帅真的不愧是大明的一员既能大帐又品德高尚的好将领啊!不过就是现在他的年龄已经上去了,不能再为大明效太多的力了。这些大臣在对耿炳文称赞的同时,脸上也表示出了一些惋惜。
上面坐着的朱允文那里不知道耿炳文心中所想,不过,他倒是觉得耿炳文说的也对。这次的战役之所以能如此成功,和平城那些将士死守是有很大的关系的。要是平城在一天之内就被攻下了,那后面战事就不知道会怎样发展下去了。
“嗯,耿爱卿不愧是我大明的国柱啊!此番为将士清功的话语,朕也甚是感动。但是,耿爱卿你这次也确实是立下了大功。朕也想好了该怎么封赏耿爱卿。”
群臣马上就将耳朵竖了起来,他们想知道,这耿炳文现在已经是公爵了,皇上还要怎么封赏他。
“朕先特封燕国公耿炳文为我大明皇家军事学院的名誉院长兼总顾问。待学院建成之后,即刻上任。耿爱卿,这个封赏还行吧?朕已经想了很久了,我们这大明皇家军事学院的名誉院长和总顾问的人选必须又爱卿你来担任,其他的人朕不放心啊!”朱允文很是正经的对耿炳文说道,心里面其实就在想,有耿炳文坐镇了,那军事学院自己可就轻松不少了。
耿炳文还真的不知道这军事学院到底是何物,但是,不管怎样,这都是皇上对自己封赏。所以,耿炳文就老老实实的先谢恩了。
“微臣谢皇上恩典!”
其余的众臣也那些个跟着耿炳文一起进殿的将领对于这个什么皇家军事学院感到一脸的疑惑。他们是压根都没有听到过在大明境内还有这么一个学院。
朱允文就知道这些人肯定是一脸懵逼,所以,他也就省得去给他们卖关子了。
“想必诸位爱卿都对于这军事学院还不清楚吧?那朕现在就给你们简单的介绍一下这所军事学院是何物。首先,从这名字就能看得出来。军事学院,当然是跟军事有关的。其次呢,学院二字就是说在这里面是用来学习的地方。最后总结成为一句话,这里就是学习军事的一个地方,就这样简单。”
朱允文的话就这样说完了,很显然,这些大臣和将领们都还是没有怎么弄明白。
“好了!朕看你们一时半会也弄不明白。这件事就先不说了,我们还是先将正事办了来再说。”朱允文对这些脑子有点“笨”的大臣将领们很是嫌弃,他也不给他们再留时间在这个时候想了,直接就又重新回到今天的主题上来。
“耿爱卿,朕对你的封赏不日就会让人拟定圣旨颁给你。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在这次战役中的有功的将士了。耿爱卿,相信这些将领们谁立下什么功劳,立下的功劳大不大爱卿你应该都知晓吧?”
“回皇上,微臣悉数皆知。”
“那就好,只要知道他们的功绩了,那就好封赏了。齐泰!”
“微臣在!”站在前排的兵部尚书齐泰听到天子在叫自己的名字,连忙站了出来。
“这次立功的将士们,你们兵部必须要按照旧制给与双倍的奖赏。这个由于立功的将领和士兵的人数太多了,所以,朕就不一一的亲自去了解了。现在,就将那些在这次战役中立下大功的将领报上即可。”
虽说朱允文说的这些话是有点不怎么靠谱,但是,这现实情况就是这样。要是将那些立功的将士一一的在大殿上念出来的话,那不得要花多少的时间。恰好,朱允文他们现在的时间有很紧张,所以,只有出此下策了。
“是,皇上!”齐泰楞了一下后马上就回应了。
“耿爱卿,那你就先说吧!这次战役大胜功劳最大的几位将士是那些。”
“启禀皇上,这次战役微臣觉得能取得如此大胜的原因一是有平城的守将带着士卒奋力守城。二是,卫风将军能够拿下敌军的老巢。此外,当然是离不开三军将士的共同努力了。所以,微臣觉得平城的将士是应该记首功的。其次就是卫风将军。还有平安和盛庸将军,他们二人也功劳不小。”说到这里,耿炳文就停了下来。
“说完了?”朱允文开口问道。
“微臣觉得他们的功劳应该符合皇上您的要求,所以就说了出来。其余的将士也有不小的功劳,要是一一的说出来就太多了。皇上您刚才.....”
“好了,朕知道!”朱允文直接就打断了耿炳文接着想要说下去的念头。
“既是如此,那平城的将领应该记大功一件。卫风以及平安盛庸三位将军也该记大功。齐爱卿,你是兵部尚书,他们几位将军这次的功劳该得个什么封赏啊?”
“启禀皇上,他们几位将军这次是带兵斩杀了敌酋数千,还虏获了敌酋的大汗。所以,微臣以为,他们的功绩是完全可以封一个伯爵了。”齐泰说的很有自信,因为,他是兵部的头头。这些将领立功了,他们兵部在朝堂上也更风光不是。
“微臣以为不妥!”这个时候,方孝孺又跑出来大声的说道。
本来卫风就在开始想着天子会给他封一个什么伯爵了,谁曾想,这位文学博士窜了出来说不妥。
绝地反击之建文帝 第一百一十九章决定封侯
卫风和其余几名将领顿时就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了方孝孺的身上,至于目光是不是温和的,那就很难说了。
齐泰本来刚才是满脸高兴的,但是,方孝孺的这话一说出来,他的脸色顿时就变了。齐泰觉得这方孝孺就是在故意跟自己对着干,这样他老齐就不服气了。
“方大人,你说这件事欠妥。这些将士们在前线奋勇杀敌,这些将领们尤其是功不可没。我们大明开国之后,能取得如此大的胜利屈指可数。所以,皇上,微臣以为,他们理应封一个伯爵。”齐泰说完后还斜视了一眼方孝孺,他的意思很明显,这场大胜是实实在在的,任你方孝孺再怎么口齿伶俐也说不过自己。
其实吧,说到底,他们这俩人做臣子的说这么多都不管用。现在,就得要看上面坐着的朱允文做决定。
但是,方孝孺的心里面还是觉得封伯爵有点太过了。他又说道:“皇上,微臣承认齐大人说的没错。不过,这封伯爵可不是一件小事。大明自开国以来。那些立下的公侯伯爵位都是在开国立下汗马功劳的人,所以,微臣觉得这件事还是需要从长计议。”
齐泰本来听到方孝孺前面说的还很入耳的,但是,一听到后面他的脸色又变了回去。朱允文当然也看到了下面的情况,他没有管,他看了看卫风他们那群将领。朱允文决定,自己不能亏待了这些将士。他觉得自己作为天子,就应该要大方一点。这些在战场上拿命去搏的人,自己不能让他们寒心。
见朱允文没有说话,齐泰作势还要说话。这时,朱允文就立即给他还没有说出口的话给打断了。
“方爱卿,齐爱卿,你们二位说的话朕都觉得很合理。不过呢,这次的大胜朕以为意义重大,所以,朕决定要重赏。那几位在此次战役中立下功劳最高的将领,朕决定给他们一一封侯。朕不仅给他们封侯,朕还要给他们加封名号。这些将军可都是我大明的良将啊!”
朱允文说完后,齐泰第一个反应过来。他连忙跪伏在地,口中高呼:“吾皇圣明!吾皇圣明!”
这样一来,方孝孺也不用再说下去了。其余还有反对意见的大臣也都缄口不言了。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卫风他们几个的内心也是有点小小的激动。耿炳文倒是没有太多的表情,他一直是认为天子会这样做的。所以,刚才齐泰和方孝孺俩人争辩的时候,他就一直没有插进来。他心底里早就知道了,坐在龙椅上的那位年轻天子不会让自己失望的。
“好了,这封侯算是确定下来了。那这件事就不消说了,具体的封号后面朕会一一下达旨意给诸位将军的。诸位将军到时候只要等着领旨就行了。”朱允文笑着对卫风他们几人说道。
“我等谢皇上隆恩!”卫风几人忙跪在地上谢恩。
“起来吧!你们几位都是我大明的良将,以后这大明还得需要诸位将军去守护。”
“我等一定谨尊皇上旨意,誓死效忠皇上,誓死效忠大明!”
“平身,快平身吧!别都跪在地上了。你们是功臣,等会朝以结束了,朕要设宴款待你们。当然了,还有耿爱卿。到时候,朕要好好的了解一下你们这次作战的经过。那奏疏上写的实在是不怎么具体,所以,朕还想听听诸位将军给朕亲自讲一讲。”
“遵旨!”
“齐爱卿,其余将士们的封赏你就按照朕刚才说的,给他们双倍的封赏。尤其是平城的将士,他们这次实在是劳苦功高。万万不能让将士们寒心啊!”朱允文说的很是诚恳,真心。在场的众人也是觉得他们的皇上对待下臣确实是很关心的。
“是,皇上!微臣一定将此事办好,请您放心!”
“嗯,朕还是很相信齐爱卿你的。这件事我们就先说到这,后面我们就要来说这次战役的善后事宜了。尤其是那个被耿爱卿他们占领的部落。这个部落我们到底要怎样去处置。诸位爱卿现在就可以互相商议一番,半个时辰后,朕想要听到你们不同的答案。”朱允文还是决定让这些大臣们先议一议,虽然他心中早就有个底了。
接着,大殿上的众臣就开始对自己身边的人互相的商议了起来。朱允文趁此则是走到了耿炳文坐的位置前面,准备想要跟他说上点什么。
耿炳文见朱允文走到了自己的跟前,他立马就要站起来。
“耿爱卿,你就坐下吧!这段时间爱卿辛苦了!”朱允文说着又将要站起来的耿炳文给压回了椅子上。
“皇上,老臣惶恐。老臣只不过是为大明效力,作为一名军人,这是微臣的职责。您万不可说微臣辛苦!”耿炳文说着就又要站起来,不过朱允文又再一次的将其压在了椅子上。
“耿爱卿此言差矣!你现在多大的年纪了?朕不用想也是过了半百之人了。爱卿你年过半百还在领军作战,为我大明的出力,朕这一句辛苦,爱卿你是完全受的起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