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疆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青叶7
当年的事情早就已经成了秘闻、野史,如今在人们中间传来传去,在此过程中都会不由自主加入个人的感**彩,于是让真相与事实却是离人们越来越远。
即便是在金国,也有大量的人相信,当年秦桧能够一直在相位,是因为金人的撑腰,所以赵构才不敢罢免他。
但石烈志更愿意相信,当年的事情,是赵构嫁祸给金国的,是赵构为了他本身的江山利益跟皇权稳固,所以才不得不顶住朝堂压力,而后把责任推到了他们金人的头上。
如今汤思退也想要故技重施,效仿秦桧,或者说是,他也希望借自己等人对于大宋朝廷的影响力,来永保他一直坐在大宋权相的位置上,跟他家族的利益。
汤硕的神情自从金人来到之后,就一直是喜气洋洋,甚至比他升了官看起来还要高兴不少。
汤鹤溪的神色虽然不像他父亲那般流于表面,但内心里对于金人的到访,以及如今的谈话内容,心里头也是不由自主的觉得有些振奋。
石烈志端着汤思退亲自递给他的茶水,抬起眼皮子看了看站在他面前的二十名少女,而在二十名少女的跟前,各自放着一个巨大的箱子,里面除了新烛、香皂外,便是颜色靓丽的绢帛等物。
“这些权当是她们的生活费用,若是不够,石大人派人知会一声便是。”汤思退坐在旁边的位子,捋须含笑道:“当然,石大人等诸位的正在筹备,元日里商家则是会把最好的东西摆上货架。”
“大宋女子……。”石烈志放下茶杯,走到那站成两排,亭亭玉立的少女跟前,端起其中一位的下巴,打量着那浑身有些颤抖的少女,而后端着下巴的手缓缓往下,直到停留在那少女还未完全发育的胸脯上,如同在他们金国购买牲口似的,捏了捏那并不饱满的胸脯,回头对着汤思退道:“我大金有的是女人,即便是你们皇家的公主、郡主怕是比你们大宋还要多,所以啊,这些也就将就着吧。”
“是是是,那是自然。石大人如今乃是上国左相,自然是不会把寻常女子放在眼里,不过眼前这二十名,可都是汤某亲自挑选,身份虽普通了一些,但自小被汤某养在府里,石大人若是不嫌弃,不妨就当成府里的丫鬟来用就是了。”汤思退从座椅上起身,含笑说道。
走到石烈志的旁边站定之后,看着石烈志那只手恋恋不舍的从少女的胸口往下,也混不在意其接下来的动作,而是示意那女子露出露出浅笑,以及整齐的一排牙齿后,让石烈志过目。
“哦可有什么讲究我知道宋人会享受,懂惜玉,但不知汤相此举是何意”石烈志看着汤思退特意让那少女露出,上下两排洁白整齐的牙齿,不明白的问道。
汤思退傲然一笑,而后便开始向石烈志说着这些少女,是从七八岁开始就被养在了府里。
平日里的日子比富家商贾家的小姐还要尊贵,一点儿活儿也不用干,每日便是吟诗作赋、唱曲做舞,而就连每日的饮食,也都是极其的讲究。
从被汤思退买到府里后,整日里便是所谓的细粮与花瓣儿,每日三次的沐浴,同样是三种不同样式的花瓣儿浸泡其中,为的便是让其身体产生一股仿若自然的花香。
而之所以给看牙齿,便是让石烈志如同看牲口一样,看看那整齐洁白的牙齿平整如镜,从来没有吃过任何硬东西,使得牙齿有豁口、发黄等难堪存在。
常年的跳舞、抚琴、吟诗作赋,让眼前的这些女子,各个是婀娜多姿、温婉大方,加上那完美的身材,让石烈志虽然一直压制着心中的兴奋之情,但眼光之中的兽欲跟欣赏,还是清晰可见。
虽然内心面对金人还是有些紧张,但多年来经过汤思退熏陶,这些女子对于自身的命运,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所以即便是汤思退要把她们送给金人,在她们看来,就像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一样,她们的内心,哪怕连一丁点儿的反对都没有,只是任由着石烈志一一打量着她们。
被脱去鞋与袜子的纤足被蹲下去的汤思退捧在手心,指着那红色的脚趾甲对石烈志说道:“最好的花瓣儿加入了名贵的香精,而后缠在足上七天七夜,比起寻常女子染红的指甲来,就是她们连脚都是粉嫩有余,整个临安城,怕是除了她们,便不会再有第二个如此美妙绝伦
第三百一十章 西湖疑惑
夜色之下的西湖别有一番风味,白日里的大部分游人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大红灯笼,跟一些零散的摊贩,与两侧的商铺争夺着生意。
糖葫芦也不知道是被谁发明出来的,只是这一刻,墨小宝的手里拿着糖葫芦,在叶青看来,好像比见了锦瑟还要让他高兴。
不远处的白纯跟燕倾城,带着锦瑟与幽儿此刻在前面闲逛,燕鸿渊跟燕庆之并没有随着出来,而是继续留在了燕家的别墅内,随着燕鸿升跟燕鸿鹄等人离去后,整个燕家别墅也算是恢复了元日里真正的和谐与喜庆。
“今日还真是没有人来咱们啊。”叶青咬了墨小宝手中最大的一颗糖葫芦,然后才松开了墨小宝目瞪口呆的手:“别这么小气,吃你一个糖葫芦而已。”
“大人,白小姐跟燕小姐的糖葫芦上最大的一颗,好像也是您给吃掉的吧”墨小宝无语,只好出言反击道。
“这叫什么话,她们嘴那么小,怎么可能吃的下那么大颗的,自然是由我代劳了。当然了,不过你也可以吃掉锦瑟手里那最大的糖葫芦,如果你不怕挨揍的话。”叶青沿着西湖河畔继续往前,一侧的酒楼里面还有残留着的客人,当然,也可能是跟燕家一样,趁着元日便在西湖的别墅里过元日,而非事在过于热闹喧嚣的临安城。
远处的孤山皇家园林,如今也是灯火辉煌,一些灯光映照在平静的水面之上,多少又给西湖增添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与静怡的风情。
“崇拜岳将军为什么”叶青扭头看了一眼墨小宝问道。
原本应该跟他们一同出现在这里的李横跟兰儿,因为李恒老母亲的事情,所以在黄昏之后,便驾着马车先回临安城了。
而也正是因为跟李横的讨论,以及在泼李三等人跟前的耳濡目染,开始让墨小宝对岳飞崇拜了起来。
今日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从他的嘴里听到岳家军三个字了。
被赶上的燕倾城与白纯,好像也对岳家军是特别的感兴趣,听到墨小宝提及后,两人便开始跟墨小宝讨论了起来,特别是朝廷南渡之后,岳飞对于金人的每一仗,都会被她们提及。
而在谈论的过程中,即便是叶青都能听得出来,越来越多的真相被人们的口口相传所掩盖,越来越多神乎其神的威名,开始覆盖着岳武穆真实的生平。
所以岳元帅率领几百人就能够战胜金人铁骑,也便成了事实,成了宋人谈论时最为骄傲的事情。
但叶青始终想不明白,历史上被称为某家军中最为著名的岳家军,为何在最后,会眼睁睁的看着岳飞被莫须有罪名处死呢难道朝廷就不怕如此处死岳飞,会引得其部将造反、或者是倒戈降金吗
心头的疑问,即便是他从泼李三、老刘头等人那里,都没有找到相应的答案出来。
但叶青知道,不论是岳家军还是当初韩世忠的韩家军、或者是张俊的张家军等等,其实都是徒有虚名,从未实质性的把一支军队,变成真正的家军,要不然岳飞之死竟然在当时掀不起一丝朝堂波澜,这也太说不过去了吧
这里面自然是有大宋朝廷的重文轻武,刻意遏制武将的因素在内,但即便是因为这些因素,那么一个被冠名了的岳家军,为何就那么容易的被朝廷分散化解呢
到底是什么掣肘了岳家军部将对朝廷的影响是岳飞的原因多还是说大宋朝廷文掌武备,武将只是傀儡的原因多呢
沿着河岸一直向前的叶青,低头苦苦思索着答案,而前面的墨小宝跟白纯,依然还是在兴致勃勃的讨论着,那岳家军英勇善战、忠诚顽强的作风,还在吹嘘着若是岳元帅活着,金人怕是连一次过江的胆量都没有。
“你怎么了”燕倾城落后两步,看着眉头紧锁的叶青,温柔的问道。
燕倾城温柔的脸颊上带着满足的笑意,自从叶青离开燕府,以及上次一同北上之后,燕倾城就再也没有机会,能够与叶青相处这么长时间了。
所以她的心里,有时候对于白纯能够与叶青朝夕相处,心里是既羡慕又嫉妒。
而今正值元日,从下午叶青过来后,就没有再与她分开,这让燕倾城的放心感到十分的满足跟高兴。
在她心里,此刻只觉得,只要能够就这样静静的看着他,看着他一直在自己身边,那么就满足了。
“没什么,没想什么。”叶青随和的笑着,看着燕倾城手里的糖葫芦,刚一张嘴,燕倾城便乖巧的把自己刚刚咬下一颗后,还剩下好几颗的糖葫芦递了过来。
“这么大方这可不像你的性子。”叶青毫不客气的摇了一个,取笑着燕倾城道。
如同是变相接吻一样,夜色朦胧下,说不清楚羞涩与春意绽放在燕倾城白皙的脸颊上,冲着叶青做了个鬼脸后,哼道:“一颗一两银子,现在你欠我二两银子了。”
“那就先记账吧。”叶青随口一说,抓着燕倾城的手,就要继续再吃一颗,但却被燕倾城张开嘴作势咬手的举动,吓得急忙缩回了自己的手。
前方的白纯有意无意的与叶青跟燕倾城拉开距离,但心思敏锐的燕倾城第一时间便发现了白纯的异样,于是急忙上前几步,再次与白
第三百一十一章 缺个章节名好了
信王妃美目流转,静静的注视着朱熹振振有词、神情认真的向信王述说着元祐浑天仪象该有的样式,以及所能够起到的作用。
信王是时而皱眉、时而撇嘴、时而点头、时而摇头叹息,对于朱熹的话语显然也是一知半解。
吕祖谦、吕祖简两兄弟,时不时也会在朱熹旁边敲敲边鼓,向信王信誓旦旦的说着那元祐浑天仪象,绝对与当年的元祐浑天仪象有着天壤之别。
如今被重兵把守,无关人等不得靠近、探究,便是一个重要的证据,是叶青深怕他人发现其中的蹊跷,所以才会严禁他人靠近。
“但太府寺跟工部当日可是在圣上宴请各国使臣之后,去了嘉会门城楼之上做过检验的,他们可不认为叶青所复原的元祐浑天仪象有何问题。”信王在朱熹停下后,有些凝重的继续说道:“工部尚书李道之子,与叶青之间如今恩怨颇深,但即便是如此,李道检验元祐浑天仪象时,也并没有公报私仇,提出这元祐浑天仪象存在作假一事儿。”
“信王可是不相信在下所言但在下所言句句属实。”朱熹神色之间微微有些失望,捧着苏颂纪要的手,无力的垂了下来说道。
“信王,臣认为此时论那元祐浑天仪象是真是假为时尚早,当务之急是应该让朱先生登上城楼一辩真伪,而后再行定夺。”吕祖简身为大理寺少卿,显然并不像朱熹那般着急,想要一气之下就给元祐浑天仪象定论真伪。
吕祖谦默默听着两人的话语,眼睛看了看皱眉头的信王,想了下说道:“既然工部尚书之子与叶青之间有恩怨,那么若是找李尚书要出那叶青复原的元祐浑天仪象纪要,想必李尚书应该不会拒绝吧”
“你的意思是……”信王抬起头,看着吕祖谦适时的止住话语问道。
“我们大可一边从纪要之中找问题,一边登上城楼找破绽,只要能够哪怕发现一处破绽,想必圣上跟太上皇也不会怪罪信王吧”吕祖简显然是与吕祖谦更加的心意相通,在一旁向信王解释道。
信王面对三人信誓旦旦的怀疑言辞长长叹了口气,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台上的一盆杜鹃,沉默了半晌之后才说道:“你们下去吧,本王还需要仔细斟酌一番。至于李尚书那边,大理寺应该能说的上话吧”
“是信王,臣这就去办。”吕祖简欣喜的看了一眼朱熹跟吕祖谦,急忙对着信王的后背行礼道。
自始至终没有说过一句话的信王妃,望着朱熹三人离去之后,正欲起身前往后宅,便听到信王低沉的声音响起:“对了,我听下人说,今日你路过李道府门口的时候,看到皇城司的人拿了夏人”
刚刚站起身的信王妃愣了一下,而后还是点点头嗯了一声。
“可知道是谁过去拿的人”信王并没有回头,依然是盯着那杜鹃花问道。
信王妃也同样是背对着信王,当信王问起她的时候,脑海里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今日在李道府门口,偶遇到的那个高大身型。
“不太清楚。”信王妃摇头,坚定的说道。
“明日可还要去孤山皇室园林”信王赵璩转身,望着那曼妙的背影,眼神之中透露着无奈与复杂道。
“嗯。”
信王妃点点头,而后便往后面走去,站在原地的信王赵璩望着信王妃的背影,喃喃道:“若是你对我能够温柔一些,哪怕是多一丝笑容,我又岂会沉迷于道侣双修之中!”
刚刚走出没几步的信王妃,身形微微顿了下,而后便头也不回的继续往后宅行去。
在叶青看来,只要宋人愿意,基本上可以把每一天都过成喜庆的节日。
初春时节名曰探春,春意盎然之时又曰放春,赏红、种花、扑蝶、姬花等等,都可以被宋人当成节日。
而至于传统的祭扫、佛诞、避暑、立秋、上元、中元、下元、观潮、重阳、冬至、赏雪等等,都会被宋人当成了眼花缭乱的节日来过。
而更让百姓高兴的便是,每逢节日,皇室在与民同乐之时,也会广施恩泽,或者是向百姓散钱米、或者是向商铺百姓减赋税等等。
总之,在几千年的历史里,论起最接地气的皇家,怕是只有赵宋最为亲民,相比之下,最没有皇室威严的皇家了。
元日的几天时间里,燕家可谓是日进斗金,加上皇家又再一次的对于商贾行减免赋税,这几日的时间里,最高兴的就属燕倾城了。
一连好几日,如同度假一样在西湖的别墅里,叶
青每日每天的时光便是陪着白纯、燕倾城在西湖闲逛。
而被他关进皇城司的夏人,只有李横跟林光巢在第二日来过一次,告诉他大理寺让放人被他们拒绝后,便再也没有人提及此事儿了。
就是连夏国另外两名使臣苏执义、翰道冲,也像是忘记了他们同行而来的还有一个任雷似的,这几日一直游走于户部跟左相王淮等人的府里,完全没有谁去理会任雷的消失。
他们其实心里很清楚,不论是任雷还是任得敬,对于金人向来是言听计从,而这一次他们若是想要私下里,偷偷跟宋开镇
第三百一十二章 四面楚歌
工部尚书李道的府邸,朱熹与吕祖谦再次过来拜访,而这一次,两人的手里则是多了一些礼物,虽然看不出两人的诚意,但最起码能够看出,两人的执着来。
李道原本并不是很想见朱熹跟吕祖谦,两人的来意,即便是不说,他多少都有些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但无奈这一次有吕祖简的跟随,所以看在与吕祖见官场同僚的份儿上,李道也不能在元日期间,真的拒之门外。
自元日叶青帮他府上解了夏人任雷兴师问罪之困境,加上这些时日因为元祐浑天仪象,与叶青为数不多的几次打交道,让他这几日对于叶青的偏见不由的变淡了不少。
特别是帮他拿了夏人任雷,而后关进了皇城司到现在也没有放出来,倒是让他心里长舒了一口气。
心中原本一直很担忧,叶青会在李凤娘出嫁之前,放出任雷,从而给过几日的太子大婚带来什么不确定的隐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