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七零军妻不可欺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鲸蓝旧事
要是娄大姐接到电话后答应直接给寄,娄燕妮也没什么,结果娄大姐让借给她再用一段时间,娄燕妮才知道娄大姐用缝纫机接活干,现在手里还有一堆活没有做完呢,娄燕妮只能同意。
娄燕妮也没想到韩凛会在家里又准备一台缝纫机给她,还很体贴地一点没提起当时结婚时的三大件。
“你是不是知道大姐的事?”夜里睡觉的时候,娄燕妮问韩凛。
韩凛把她搂在怀里,“猜到的,你也别生气,东西放在那里就是要用的,有人用就不算浪费,也挺好的,大姐和姐夫也是一家人。”
知道韩凛是安慰她,娄燕妮回抱住他,心里暖暖的,不过买缝纫机不仅要二三百块钱,还得要票,票倒是好说,钱从哪儿来的?不是说津贴都交给她了吗?
“结婚钱的一些欠帐,调动的时候都收了回来。”韩凛笑,特别喜欢娄燕妮板着脸管着他,其实钱并没有全部收回来,他那时候没结婚,虽然攒了钱,但借出去大半。
有些陈旧烂帐的他也没有记在心里,不过调动的时候,确实收到了大部分欠款,除去支援战友遗孤的,就是给家里置办东西,现在手里还剩一点给儿子买糖的钱。
那些没收回来的,大概是收不回来了,也就没有必要再提。
娄燕妮没有揪着这些问题不放,转而和韩凛商量起请客暖房的事情来。
来了新家属,安顿好了以后,按照惯例,都是要请亲近的战友军嫂们热闹一顿的,不过韩凛他们这边是新军区,条件简陋,山窝窝里就这栋三层的家属楼,看着比较气派,再加上韩凛他们团建制的问题,本来军官就不多,随军的家属就更少了。
白天给家里做帘子的时候,来了两个军嫂,一个是政委的媳妇何水莲,一个是后勤主任的媳妇张秋草,她们过来送了点自家的青菜或者干菜,稍坐了聊了两句就走了。
光是见了一面,也不知道好不好相处,其实就算不好相处也没什么,娄燕妮到时候要去上班的,真正长期见面打交道的日子也不会很多。
家属楼是三层样式,建得很长的半边楼,和学校差不多,就是每个屋的北面主卧室都有阳台的区别而已,娄燕妮家在二楼东边第二间,第一间房占了走廊的面积是西开门,娄燕妮不喜欢,哪怕面积大一点,韩凛也没选第一间。
有两个楼梯上下,每层有八户,一共有二十四套家属房,现在只住了不到十户。
就是这十户。到时候请也不一定都会请过来,也就关系亲近了几户,不过远亲不如近邻,娄燕妮准备做些糕点,每家送一点,也都认个门。
“除了过路的中巴车,每天后勤的采购车会去趟县里,定点去固定的地方等着就行,你以后双休回家,可以直接坐采购车,比较快。”韩凛细细地同她讲着这边的情况。
娄燕妮听得很认真。
“不过咱们请酒要准备的东西多,到时候我陪你一块儿去,顺便带听话懂事也去县城玩一玩。”请客的日子定在了周末,暂时还不急,到了驻地这边,只要不带队出任务,韩凛也是正常上下班,每周都有休息时间的。
娄燕妮自然没有问题,到时候顺便给大姐打个电话,让她不用再把缝纫机邮过来了,想到这里娄燕妮又叹了口气,要不是遇上韩凛,只怕因为这些事家里会不得消停。
娄家湾那边,娄大姐怎么睡都不大踏实,心里想着得赶紧把东西给娄燕妮邮过去才行,可又实在舍不得八毛钱一条裤子的加工钱。
缝纫机难买,她们乡下也没票,要是想买不知道多麻烦,有钱都买不到,何况是没钱。
本来她没想把缝纫机搬过来的,一般要用的时候,她去老屋用用就行了,反正娄燕妮那屋她有钥匙,但是后来有人给介绍了活,她挺心动的,就找借口把缝纫机搬了过来,这样白天不耽误活,晚上也能加点夜班,一直也用得挺好,没想到娄燕妮去随了军,想把缝纫弄过去。
其实一般家用,也不怎么用到缝纫机呀,又那边远,邮费也是不少钱,为什么非得弄过去呢?
想是这样想,娄大姐也知道这毕竟是妹妹的东西,她用用可以,要是有占为己有的意思,就太不要脸皮了。
“睡吧,你赶紧把那裤子缝完,就别接活了,到时候我跟你一起去把机子给寄了。”娄大姐也不知道翻了多久,娄姐夫突然侧了个身,说了这么一句。
娄大姐叹了口气,她自己拿不定主意,有人替她拿主意,她也就不想了,寄吧寄吧,总归不是自己的。
没用两天,娄燕妮就把家里的窗帘布帘都给装上了,布料就是在镇上供销社买的,门帘是纯靛蓝色的土布料,这个便宜,就是上头也没点别的花纹,娄燕妮嫌单调。
锁了边后,给底部都绣了字,门口的帘子绣的韩字,哥俩房间的门帘上绣的瑞和,是他们的名字,她和韩凛的房间绣的两人的姓。





七零军妻不可欺 第二百八十七章 别讲客气
窗帘娄燕妮本来很喜欢一款白底碎花的料子,不过那个是确良的料子,买来做衬衫还差不多,做窗帘子太奢侈了。
可惜供销社也没有什么好料子,除了买不起的的确良,其余多是深色的布料,不适合挂在窗户上,最后是在村里买的人家自纺的粗麻布,没染色的那种,不是纯白的,偏米黄色,也还挺好看,娄燕妮用靛蓝色的线,绣了点简单的底花在上头,正好和门帘相称。
自己的家,娄燕妮是愿意花很多心思在上头的,没几天客厅空白的墙壁上就挂上了镶好的大相框,里头卡了许多相片,有全家福,也有哥俩的单人相。
娄燕妮还买了好些织手套的那种白色尼龙线,准备勾盖布,像韩凛那样随便在缝纫机上搭块布头怎么行,一点都不美观。
赶在娄燕妮她们请客前,做柜子的木匠师傅托人捎信来说,柜子已经弄好,可以拉回来了,韩凛找了几个后勤战士,一趟就把柜子给搬了回来。
全木料的柜子特别重,尺寸正好放满客厅西面一整面墙,两边是能够放衣服的双门柜,中间留了挺大的空档,韩凛说那是留着以后放电视的地方,空档左边一点,还隔了一部分上了隔板,镶嵌了玻璃门挡灰,是放书的地方,顶上是一排双开门的柜子,虽然高,不过用来放反季的厚衣服被褥很不错。
娄燕妮在南京时见过不少这样的柜子,城里正是流行的时候,没想到在这么偏僻的地方,也有师傅能做,而且手艺还特别好。
“大师傅是从省城家具场内退回来的,几十年的老木匠了,手艺特别好,用料也扎实。”韩凛笑,接过娄燕妮递过来的毛巾,示意来帮忙的战士们去喝绿豆汤。
这里虽然是山区,比起南边来要凉快许多,但是家里吹进来的风都带着股热气,何况他们顶着太阳,去接了柜子,又给抬到楼上来,衣服都汗透了,娄燕妮早早就煮好了一大锅绿豆汤晾着解暑气,这会正好喝。
饭桌上除了绿豆汤,还有一摞洗干净的碗筷,帮忙的几个战士见了,知道娄燕妮不是客气话,笑嘻嘻地道了谢,就自己你一碗我一碗地盛着喝起来。
“你们都喝完,留着也会放坏的。”娄燕妮注意到他们都很客气,每人都只舀了半碗。
“嫂子,我们喝饱了,留着给孩子喝吧。”
他们好几个人,都晒得黑黑的,都是板寸头,穿一样的军装,站在一处,就牙齿雪白,娄燕妮都分不清谁是谁,都是十七八岁的少年,说什么孩子,自己都还是孩子呢。
娄燕妮干脆过来,拿起大勺,每天都给他们添满了。
“别别别,嫂子,够了,真的够了。”几人忙推,却根本推不过去,其实挺好喝的,稠稀刚好,糖放得也很多,一口下去甜滋滋的,满口煮得沙沙的绿豆。
不像有的嫂子家,帮忙喝绿豆汤,汤水都照出人影儿来,还舍不得放糖,汤水带着股涩味。
韩凛擦干汗过来,也端了碗,娄燕妮给添上,“在我这里,还客气什么,赶紧喝了,回去训练去。”
韩凛的话可比娄燕妮的管用多了,战士们立马干脆地喝起来,有两个喝了,也有胆气说还想来一点,娄燕妮干脆直接把勺还给他们,让他们自己盛。
都是半大子,大半锅绿豆汤一会儿就见底了,他们自觉进厨房洗了碗筷和锅,放好了才离开。
有了柜子,娄燕妮更想弄套沙发了,不然客厅中间还是有些空,主要是娄燕妮想用沙发,把客厅隔一下,一部分做待客的,挨着厨房的那一部分做吃饭的地方,这样也干净舒服。
娄燕妮有想法,只用跟韩凛说就好,他立马就去抽时间去找了木工师傅,也不用特意选样式,现在流行组合柜,东西都是做成一套的,就按着她们家这个柜子配套做就行,尺寸师傅早先也是量过的,不然让娄燕妮去想,她也想不出什么独特的样式来。
不过沙发什么的,得花不少时间还有得等,娄燕妮现在要忙的,是暖房请客的事情。
一家人起了个早,一起坐中巴车去了县里,韩凛先带娄燕妮母子三个在县城里逛了一圈,到处看了看,还带娄燕妮去看了看县城的邮电局。
规模也就比黄桥镇上了邮电所大了点,娄燕妮在门口看了看,并不挑剔,反正她到这里的主要目的是随军,工作的地方条件差点儿也没有关系。
不过这里说是县城,其实跟大点的镇子差不了太多,大半是本地居民,主街上也就是国营供销社的几个门市部,还有理发部和缝纫店这些地方,粮站和县镇府一些机关单位在另一条街上,基本和几年前没什么两样。
也没见到几个个体户,就汽车站旁边有家规模挺大的南食店,娄燕妮在里头买齐了配料。
娄燕妮对这里的落后程度有了一定的了解,便和韩凛一起去了市场,县城里已经有了自发组成的农贸市场,也不算自发组成,就是老早以前的旧市场,重新活络了过来而已。
家里的米粮,本来就是她们来之前,韩凛准备的一些,待客倒是够,待客之后估计家里就吃不了两顿了,娄燕妮趁着买鸡鸭的时候,跟卖鸡的大伯打听了一下,直接以比市场价低五分钱的价格,买到了粮食,不过得他们去他家里拉。
问明的地址,离驻地不远后,韩凛表示没有任何问题,跑一趟的事。
虽然比市场价低了五分钱,但是在家里就能把粮食卖出去,多好的事啊,他们家也没什么劳力,交公粮得大队原着交,再想接粮食来县城卖可不容易。
这时候正是夏天,一年里瓜果蔬菜最多的时候,唯一不好的是大部分蔬菜都不够耐放,放在家里很快就会蔫了,新鲜的蔬菜娄燕妮买够待客要用的量,就没再多买,倒是瓜类多买了点儿,她们刚来也没有菜地,买些黄瓜在家里给哥俩当水果吃。




七零军妻不可欺 第二百八十八章 别苗头
“妈妈,鱼!”哥俩没让韩凛再顶在脖子上,而是娄燕妮牵着他们,韩凛负责提大兜大兜的菜。
市场上有大草鱼卖,娄燕妮想了想,直接拿了条三斤多点的草鱼,鱼头可以清蒸了吃,正好带过来的一坛子剁椒可以开坛了,鱼身可以香煎了,哥俩很喜欢。
五花肉是少不了的,韩凛都点了名,想吃梅菜扣肉,她们来得早,肉摊上的五花肉还能有得挑,而且韩凛一身军装也占便宜,至少卖肉的不敢糊弄她,也没强搭什么别的不好的肉。
在市场转了一圈,包括哥俩都提了点儿葱蒜,就娄燕妮身上什么东西也没有。
“心疼妈妈。”娄燕妮想原着哥俩提都不行,听话和懂事大人似的,提着自己的兜,哪怕拖到地上了,不肯给娄燕妮。
娄燕妮哭笑不得地看着他们,瞪了眼韩凛,“你别老教他们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咱们家就你一个女同志,不心疼你心疼谁,我们仨都是大老爷们,多干点活不吃亏,听话懂事做得很对,是听话的乖孩子。”韩凛笑着夸哥俩,听得哥俩笑眯眯的,更有劲头了。
娄燕妮往下看了一眼,俩三岁不到的大老爷们。
“也行,反正都是干活,晚上的饭,你们爷仨包了吧。”娄燕妮淡淡地道,又看向哥俩,“明天你们的衣服是你们自己洗,还是给爸爸洗?”
哥俩不明所以地看向韩凛,想听他们爸爸怎么说。
韩凛,“……”
回到家里,娄燕妮就忙开了,韩凛带着哥俩坐在客厅里,他负责摘青菜,哥俩负责剥蒜,虽然不能真让他们把晚饭包了,但干活嘛,自然得从就培养起来。
“哟,韩团长,摘菜呐!”韩凛家里的大门没关,敞开着,李自成和隋海英撩起帘子就进来了,李自成一见到厅里干活的韩凛,立马夸张地道。
在厨房里给肉焯水的娄燕妮眉头一皱,明明听着是男人声音,这语气语调怎么跟乡下呱噪的中年妇女似的?
娄燕妮出屋一看,居然是隋海英,那她身边这位,应该就是驻地里一直同韩凛较劲的李团长了。
“哟,这是弟妹吧!”李自成一眼看到厨房门边穿着白色短袖长裙系着围裙的娄燕妮,眼里瞬间闪过惊艳之色。
娄燕妮本身皮肤就好,从上班起到后来上大学,基本没怎么做过农活,被养得更白净了,虽然生了两个孩子,大概是生得早的缘故,身形看上去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有某些地方丰满了些,这会扎着围裙尤其显得腰细胸大,五官精致,第一眼瞅着就好看,再看一眼就更觉得漂亮了。
他一直听隋海英讲,韩凛找了个农村媳妇,挺上不了台面的,没想到竟然会这么漂亮。
隋海英看了心里来气,不动声色地狠狠地拧了李自成一把,痛得他直抽气,赶紧把目光挪到坐在马扎上剥蒜的双胞胎,李自成眼里闪过羡慕,他比韩凛还大呢,也算是前后脚结婚,到现在一儿半女都没有,韩凛倒是运气好,一对双胞胎儿子。
听说他媳妇现在又怀了一个,李自成觉得自己不光是羡慕,他都快嫉妒了。
“韩团长,不介绍介绍?”隋海英唇角勾笑,看向韩凛。
李自成的目光挺直白的,好在并不猥琐,娄燕妮看了眼韩凛,韩凛已经起身站到了她身边,给她介绍,“李团长,他夫人隋干事。”
这介绍也太随意了一点儿,李自成不满地皱了皱眉头,还想自我介绍一下来着,结果娄燕妮微笑着跟他们打了招呼后,就钻进了厨房里,厨房里事情忙着呢。
李自成是带着隋海英来认门的,他劝了半年了,都没劝松口隋海英来隋军,两天前通电话,隋海英突然就松口了,立马就打了报告调到了他这边来,李自成心情还挺好的,现在媳妇儿来了,大胖子还会远吗。
说好了饭点再过来,李自成恋恋不舍得看了眼哥俩,跟着隋海英出了韩凛家。
当初李自成为了哄隋海英来随军可是花了不少心思的,就看这家属楼就知道,韩凛的意思是要军费有限,要节约,建一般的筒子楼就行,反正他们先前在的驻地,都是这样的家属楼,也都过得挺好。
是他坚持不同意,自己找上头哭穷要钱,愣了建了这么一栋跟城里的套间没差的家属楼。
挑房子的时候,特意挑的顶层,最东头那户,里头都布置得妥妥当当了,组合柜、沙发、电视机那都是一应俱全。
隋海英看着自己家里的条件,再比较一下娄燕妮家那个空荡荡的客厅,心里非常满意。
随军也好,城里虽然舒服有人伺候,但是婆婆和大姑子实在难处,还是在这里过日子,自己当家做主的强,正好娄燕妮也都在这里,她要让韩凛好好看看,娄燕妮和她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想到娄燕妮家里挂的那几块破布,隋海英轻哼一声,一看就是便宜货色,给韩凛丢人。
“娄,你这心思巧呀。”何水莲家也在二楼,不过是西边靠楼梯第一间,另两户回家,都要经过她家门口,路过时,经常“无意”往里头张望。
她们先来的这些军嫂,基本上都是选的二三楼,二楼现在都已经住七户,平时大家在家都不会关着门,没这习惯,再说了这大夏天的,开着门窗还有风,要是关上了,那就真的跟蒸笼似的。
这人呢,都是一样,何水莲自己路边别人家,也总爱往里头看一看,不过她在看里,看到别人路过往里瞅时,心里就有些不太乐意了,挂个半截帘子好,遮了视线,也不挡风。
而且她看着这布料,也不是特别贵的好料子,就是粗点的麻布,供销社的布料要票,但是这边村里自纺的布是不要票的,她要抽时间去买点儿,给家里挂上。
何水莲是来帮忙的,虽然只请一桌,但也有十来个人呢,娄燕妮一个人可帮不过来。




七零军妻不可欺 第二百八十九章 不好翻脸
何水莲来了没多久,又来了两个军嫂来帮忙的,娄燕妮家里只有一个炉灶,米饭是去何水莲家里蒸的,鸡是去旁边张秋草家里炖的。
娄燕妮来随军,家里许多坛子菜和干菜都送了街坊,现在带到这边来的并不多,除了一坛坛子辣椒,就是部分的干菜酸菜,每样都有一点儿,还有腊肉。
能来随军的,家里男人级别都不算太低,条件都可以,暖房的时候招待客人也多是鸡、鸭、猪肉这几样中选个一两样,再配上些跟周边村民买的蔬菜就已经很客气了,要是家里负担重的,菜色少一点,大家也都能理解。
像娄燕妮这样大方的可不多,何水莲和张秋草数了数,梅菜扣肉,香菇炖鸡,辣椒炒肉,白辣椒腊肉,还有一个清蒸鱼头,和香煎鱼,再加一个烧茄子和炒空心菜和丝瓜汤,这八个大菜,可是有六个荤的,量也还都不少。
蒸鱼的大蒸笼里,还有六碗鸡蛋羹,是给六个五岁以下的孩子给准备的。
娄燕妮这是按着老家那边摆席的标准做的菜,八菜一汤,至于鸡蛋羹,那是因为哥俩每天都会给他们蒸一份,到时候会来孩子,不好单做他们的,娄燕妮干脆问了,发现只有六个孩子后,就直接蒸了,也就多四碗的事儿。
“你这也太阔气了。”何水莲怕娄燕妮不会过日子,请一次客就把家里一个月的生活费给花完,“你切点肉末炒黄瓜什么的,也能算个菜,这又是鸡又是鱼的,你是怕他们没吃够怎么地!”
她看着娄燕妮一来就把家里收拾得利利索索,还以为娄燕妮是个会过日子的姑娘,这一看,可算了吧,要是她儿子长大后给她娶个这样的败家媳妇,她可不乐意。
娄燕妮笑,“其实也没什么东西,腊肉的干菜都是家里的带来的,一条鱼还被我分成两个菜了不是,嫂子你别担心,我心里有数。”
何水莲啧了两声也不多说了,免得讨人嫌,再说了,娄燕妮做得多最后她和她男人也不能少吃。
有人借灶,有人帮着准备,娄燕妮做起来还是很快的,随着一道道菜上桌,家里的客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大家伙都自带的碗筷和椅子,挨着娄燕妮家的张秋草还把自家的方桌搬了过来,娄燕妮家里的桌子不够用,两张拼在一起倒是刚刚好。
孩子们也多了起来,不过娄燕妮提前把哥俩房间的门给锁上了,不是她气,就是吧,谁也不希望来个人把家里糟蹋得乱七八糟吧,先人后君子,免得最后还有人怪她自己没防好。
“这比在国营饭店吃席面还丰盛哪。”董来男抱着怀里一岁大的女儿,牵着三岁大吃着手流口水的儿子,笑眯眯地进了屋,她可是听说啦,年轻团长的媳妇儿来了,今天暖房不到五岁的娃都有蛋羹吃咧。
蛋羹那可是个好东西,也还好她家两个娃都不满五岁,便宜占大了。
本来看到同他们差不多大的男孩子,哥俩还挺兴奋的,刚跑了两步,就见男孩子咬着手指头流口水,哥俩默默地就退回到了韩凛腿边。
“给你们妈和杨奶奶惯得一身臭毛病,去拿糖给宝蛋哥哥吃。”韩凛嘴是这样说,心里还挺得意的,他儿子都养得干净又聪明。
哥俩对视一眼,默默地去拿糖,然后捏着糖纸尖尖,递给已经被亲妈推过来的宝蛋。
董来男的男人是二营的营长蒋飞跃,董来男算是来得最早的军属,楼下划的菜地里,她们家那一块,这时候郁郁葱葱十分喜人,娄燕妮来时,她就给送了菜。
“来男来了啊,赶紧给你家宝蛋和宝妹擦擦,这大热天的……”哪来这么多鼻涕,何水莲实在是看不过眼,来吃饭呐,也太恶心人了。
董来男也不觉得丢脸,看了眼鼻涕吊到嘴边的宝妹,只接拿起宝妹的衣摆,扯上去,就算擦掉了,“孩子夜里不盖被子,有点凉到了。”
何水莲瞅着都有些不忍直视,默默忍下不适,赶紧移开了目光。
家属楼里的厨房不大,也就能站进去两个人转开身而已,董来男站在门边看了眼,娄燕妮在翻扣肉,董来男眼晴一亮,等娄燕妮把菜端上桌,立马就找了个离扣肉最近的位置坐定了。
“……”何水莲,张秋草和招呼着客人上桌的韩凛。
蒋飞跃已经丢脸丢得麻木了,只不好意思地冲韩凛轻声说了声抱歉,默默地上桌,把懵懵懂懂的儿子抱在自己身上坐着。
李自成和隋海英最后到,看到他们来,大家伙热情地招呼她们上桌,李自成还是能跟大家伙打成一片的,倒是隋海英眼神高挑,嘴角拉平,一副十分不愉快的样子,眼神里略带嫌弃,尤其是看到董来男和她的两个孩子的时候。
她情绪没有半点遮掩,在座的又都不是石头人,大家神色都有点冷,董来男是有些邋遢,但是她们每个军嫂来,都吃过董来男种的蔬菜,情感上都是在站在董来男那边的,隋海英一个刚来的,就拿鼻孔看人,她算哪根葱。
“海英。”李自成感觉到气氛不对视,把眼晴从菜色上拔出来,就看到隋海英一脸挑剔的模样,这个姑奶奶,李自成忙拉了人一把。
他虽然是个靠家里的,但也知道走近群众的重要性,不然他这位子这么多年也稳当不了。
隋海英哼了一声,入了座,看了眼桌上丰盛的菜色,心里想什么不知道,嘴上却是十分嫌弃的,“这都做的什么东西啊,姜片这么大,别是没钱买肉,拿姜冲数吧。”
1...7879808182...1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