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女皇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大胆去浪
几个人正围在地图前继续商议着,这时候门外传来传令兵的通禀。
“朝鲜国王特使,柳成龙前来拜访大将军!”
秦良玉一愣,她是没听说过这个人的,征询的目光看向其他人。
李宁在辽东准备了很久,自然对朝鲜朝廷那边的情况更熟悉一些,他看其他人都看向自己,便解释道:
“这个名叫柳成龙的,下官也有所耳闻。据说他生性正直、敬忠守孝,目前在朝鲜那边担任领议政并总管军务,而且之前还是主持了一些朝下你的防御工事修建……”
“朝鲜的防御工事修建?”秦良玉差点笑出声,“一天被攻破的釜山?还是二十天不到就被攻破的汉城?又或者是不到两个月就沦陷的九成国土?”
李如松在兵部的时候,也是听说过这个柳成龙的,他摇了摇头道,“你这么说虽然也对,不过他们有个叫李舜臣的,你们都听说过吧?这个李舜臣还是起了点作用的,而这个人听说之前被其他官员们弹劾了很久,靠着柳成龙的力谏,才保护了下来,否则仗还没打,就先被自己人杀了。”
“嗯,能够保护一些国家栋梁之才,这倒是算起了点作用。”秦良玉也坦诚的说道。
“让你夸朝鲜两句真不容易。”李如松摇头
“尊重是自己挣来的,总不能靠别人施舍,看看他们办的好事,怎么能让别人尊重他们。”
“好了好了,不说这些了,既然这朝鲜国王特使柳成龙来了,礼仪上我们还是要接待一下的。毕竟此人颇有盛名,希望他不会也是酒囊饭袋吧。”
“听你这么说,我感觉朝鲜国上下就一文一武两个人,然后剩下几百万头猪?”秦良玉戏谑道。
李宁直接忍不住就笑喷了出来。
李如松毕竟是总兵官,朝廷封的正二品大员,他见多识广,所以还是瘪了三秒钟才笑出声来。
“你见了他们的面可别瞎说。”李如松哭笑不得的要求道,“毕竟就算是猪,几百万头的首领也是个首领,说话也还是有些作用的,咱们要赴朝作战,还是要客气一些的。”
大明女皇 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唱首歌给你听吧
柳成龙来了,他本身是带着朝鲜国王李昖的命令来的。
可是此刻他其实是左右为难的,因为他直到国王的这个请求既不合情也不合理。
李昖还是希望李如松能尽快出兵帮他复国。
说来说去,这朝鲜国王惦记的也就这事儿了。
不过柳成龙心知肚明的是,日本在侵略朝鲜之前,是做了充分准备的,而且后续还会以朝鲜为跳板侵入明朝,贸然出击,只会跟上次一样,损兵折将。
可他一个人无力在朝鲜朝廷里说服其他人。
这国王李昖本身就不聪明,再加上一顿只会阿谀奉承的臣子围在身边,这还能有什么好?
没辙,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来了,里外不是人就里外不是人吧,索性来一个死猪不怕滚水烫。
在辽阳的备倭明军大本营里,他心怀忐忑的等待着会见李如松。
沿途过来,眼瞅着厉兵秣马军容整齐的明朝军队,柳成龙心里很不是个滋味。
毕竟他还是有心有肺的一个朝鲜人,不想做亡国奴,可他的国家,实在是太烂了。
正低头落寞的喝着军士端上来的茶,耳听到门外响起一阵长笑,声震长空。
柳成龙赶紧整理了一下衣冠,收敛了表情,站起身来。
虽然之前从没见过李如松,不过柳成龙猜也能猜到来人就是了,他拘谨的一笑,先行礼道:“久仰李达将军威名,在下柳成龙,奉我国王之命,特意来拜会备倭总兵官李大将军。”
这个柳成龙乃是朝鲜一代文豪,又是朝鲜中期南人党的文臣、著名儒家学者。
而且他还曾在隆庆三年的时候,作为圣节使书状官被派往明朝首都北京,做过一阵子的访问学者。
所以柳成龙的中文说的是贼溜,完全用不着通译随行。
“柳大人,久仰。”李如松淡淡一回礼,随后领着李宁和秦良玉踱步进到屋里。
走近房间,李如松端坐于正中央,李宁和秦良玉也在他的右手边依次落了座。
“还不知……这二位将军是?”柳成龙知道自己请求的事情很难开口,便打算先多寒暄一会儿,套套近乎再说。
“在下李宁,现在李将军麾下任参将一职。”
“在下秦良玉,现在李将军麾下任百总一职。”
听到秦良玉介绍自己的官位,李如松似乎眼角一动,想起了什么。
只不过这表情也是转瞬即逝。
“不曾想,李将军麾下还有如此一员巾帼英雄,女中豪杰。”柳成龙含笑点头,捋了捋胡须。
只不过他笑了会儿,发现其余三人都是面无表情的看着他,顿觉尴尬无比。
整个屋内一片沉寂。
见没人搭理自己,柳成龙厚着脸皮道:“下官此次前来,除了带来了我国王的慰问和一些薄礼,还要替我国王问一句……李大将军打算何时出兵剿灭倭寇?”
“哦?朝鲜国王问本官何时发兵?”李如松嘘了嘘面前的茶水,轻描淡写的问道:“柳大人以为呢?要不你给说说?”
柳成龙轻叹一口气:“下官岂敢班门弄斧,自然是一切全凭李大将军定夺。”
李如松喝了口茶水,缓缓道:“既然全凭本官定夺,那你问来何意?我天兵准备妥当,发兵之时,自会知会你们,其余的就不要多问了。”
说罢,李如松站起身来,默然道:“想必朝鲜国王殿下那边是少不了柳大人的,本官就不便多留了。”
又转头嘱咐道:“李参将,去送送柳大人。”
柳成龙大老远从宽甸堡赶来,就说了这么三句话就被赶走了,他心里满是委屈。
可这又能怎么样呢?
只能叹了口气,低头走出屋去了。
看他们走远,秦良玉笑话道:“刚才还跟我说要对朝鲜人客气一点,怎么转脸就忘了?”
“我一听见他问的事情就来气,还敢问我何时发兵?”李如松没好气的答道,“若他来是其他目的也就罢了,听这口气竟又是来劝我出兵的,哼哼。”
“算了,朝鲜人就这样,不用搭理他们。”秦良玉咯咯笑道。
李如松点点头,他突然想起另外一事,便换了口气,温言说道:
“在京城的时候,整天跟那些文绉绉的六部官员们议事,弄的我也有点酸臭味儿了,一时手痒还写了首诗。”
话虽这么说的,可他脸上满面红光,显然是对这首诗很得意,是来显摆一下的。
秦良玉哪还能看不清这形势,也顺水推舟道:“佩服佩服,拿出来让我这种糙汉子品鉴学习一下呗。”
糙汉子?
李如松听到这形容词蓦地一怔,又打量了一圈眼前这个窈窕秀丽的少女。
暗笑摇头,为什么她会这么说自己?
不过他脑子里想的是这些,手上却也没闲着,翻身从取来一张上好的宣纸,下笔写了起来。
秦良玉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浑厚有力,力透纸张。
提兵星夜到江干,为说三韩国未安。明主日悬旌节报,微臣夜释酒杯欢。
春来杀气心犹壮,此去妖氛骨已寒。谈笑敢言非胜算,梦中常忆跨征鞍。
“好诗,好诗!”秦良玉一面看着,一面啧啧称奇。
虽然经过这么多年的读书学习,但其实她的文化底蕴哪儿能判断的了诗文水平啊,只不过这诗中豪迈之情尽显,任谁读一下都是了然的。
李如松笑道:“说起来,你也是戚少保的传人,戚少保可是有诗集传世的,怎么从来没见你写过诗?”
“扎心啦,如松将军。我可不会吟诗作对,不过,咱们早晚要过这鸭绿江,我倒是有首歌可以唱一下。”
“歌?什么歌?”李如松心里偷偷的一乐,自己倒是从来没见她有过唱歌跳舞这些一般女孩儿做的事。
今天她竟然要唱歌了?
只听,秦良玉清了清嗓子,意气勃发的唱道: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日援朝,打跑倭寇王八蛋!”
唱完,秦良玉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兴趣盎然的问李如松:“李将军感觉这歌如何?是不是听着就很提气?很鼓舞士气?”
李如松微笑着点点头,看她正好在兴头上,便朗声道:
“百总秦良玉听令!”
一时没反应过来,秦良玉先是愣了一会儿,而后行礼道:“属下听令!”
李如松声如洪钟:“本官决定,即日起委任你为副参将,把你的一百人也编入浙军。到时候你与吴惟忠吴参将需通力协作,在朝鲜,把浙军的名头打出来!”
听到把自己编入浙军,秦良玉差点泪崩。
想到可以跟戚家军一起在朝鲜奋战,她眼眶有些红润,怔了半晌才想起来自己忘了些什么,忙抱拳行礼道:“属下领命!”
大明女皇 第一百一十五章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李如松在房间中来回踱着步子,语气平静沉稳:“与倭寇之战非同小可,我虽有必胜把握,也有慷慨赴死之决心,然而战场之上形势瞬息万变,谁都没法预料的。”
此刻秦良玉正值心情大好,莞尔一笑道:“这倒是新鲜了,末将还是第一次听到李将军你说这些呢。”
李如松摆了摆手,推心置腹道:“数万将士的性命都攥在手里,我又不是佛祖神仙的,无法洞察一切,自然需要事事谨慎。这场仗真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啊。”
说完,李如松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仿佛希望这样可以让自己肩上的压力小一些。
“末将明白。”秦良玉微微一笑,“我定不负将军期望,与浙军一起再立新功!”
“你有这份心,很好!说到浙军,那是出自你师傅之手,戚家军天下闻名,百战百胜,而且他们与倭寇作战经验丰富。朝鲜地形崎岖多山,不利于我辽东铁骑发挥,到时候,兴许连我都要多多仰仗于你了。”
“这个不在话下,别的咱不好说。”秦良玉神情果决,“上战场杀敌这件事儿,我跟浙军兄弟们都不会怂的。”
“临行前,我特意去找人去户部查了查账……这几年国库收支不平,基本上是入不敷出,钱粮上的压力不小。所以赴朝一战,除了要把倭寇打疼,让他们不敢再侵犯朝鲜,还有就是要快,必须直接与敌决战,务必不能形成僵持之势。既要大胆,又要谨慎……”
“我明白,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秦良玉脱口而出道。
李如松仔细咂摸了一番秦良玉刚才的那句话,越想越觉得这话说的精妙,也不禁赞叹道。
“好一个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若是我全军上下都有你这等觉悟见地,区区倭寇,何足挂齿。”
见李如松心情也放松了许多,秦良玉眼珠一转,挠了挠头笑道:“说起来,有件事情上我还是食言了。我得先给李将军你道个歉。”
李如松:???
秦良玉咯咯一笑:“临行前,我拍着胸脯说给李将军抓几个花姑娘,可惜了,朝鲜女人眼睛小皮肤差,感觉实在没有配得上李将军的,所以就没抓。”
李如松一听是这个,瞬时间黑了脸,“不许再提此事!否则……”
轻咳一声,继续道:“否则罚你一个月不许上阵!去管后勤补给!”
秦良玉一听这个处罚,赶紧弓腰赔不是道:“属下再也不敢提了,还望李将军息怒。”
两人又说笑几句,也就不再多言。
五日后,吴惟忠率领的3000浙军抵达了辽阳。
本来他们是要走一个多月的,不过为了加快行军效率,吴惟忠决定不走陆路,改为沿着海岸线乘船北上,这样就快了许多。
此次浙军同来的还有另外一个秦良玉的老熟人,戚金。
“秦姑娘,多年未见,一切安好?”戚金现在留了胡子,胳膊看上去也比几年前比武的时候壮实了一些。
当年他手持一柄宝剑,一副儒将打扮,潇洒倒是挺潇洒的,可是力道差了点。
面对秦良玉这种莽汉打法,直接几招就败下阵来。
吃一堑长一智,所以戚金回到浙江的这些年里,无时无刻不在锻炼身体,也算是小有所成。
只不过这次一见,虽然他们二人未再交手,但戚金隐隐感觉还是较秦良玉差了许多。
这趟来,他是领着游击一职的,从官职大小上,也已经是副参将秦良玉的下属了。
秦良玉也没闲着,立刻便把自己原本的人马跟浙军混编在了一起。
在宁夏的时候其实她就有机会见识到这只闻名天下的部队,只不过当时秦良玉腹部中箭,行走不便,所以也就草草观摩了一番戚家军演练,没多深入了解。
现如今,她也领着自己的一百人加入了这支光荣传承的队伍,心情那是说不出的愉悦。
秦良玉随着吴惟忠参观了一下这3000人,立刻就感受到了不同之处。
戚家军赖以成名的,是严明的军纪,是通过上行下效的制度来约束上至军官下至士兵,但凡出征时有扰民行为的,一律斩首示众。
再加上极为现代和职业化的训练水平,辅以东亚最先进的武器装备,这样方才有了百战百胜的战绩。
而李成梁和李如松父子俩的统兵方式则是跟戚继光截然不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李成梁和李如松治军之时,都是极大的在依仗其个人的威望和感召力,对有功将士奖赏很厚,靠允以荣华富贵激励士气。
比如攻打宁夏之时,每一战之前,李如松都会发布悬赏令,重赏首功之人。
这与戚家军通过荣誉和纪律来激励士兵,是完全相反的。
当然了,作为时代上相隔不远的名将,李成梁父子和戚继光也有共同点。
那就是作战勇猛,从来都是亲临一线,横刀立马,以为众军表率。
又一个月之后,时间已到了秋末冬初。
从海西女真那边也传来了消息,说是他们已有二十余营地被倭寇所占领,不过随着冬天来临,倭寇似乎也已无力继续发动攻势,已经是很久不再前进了。
数日间,备倭总经略宋应昌,备倭副总兵李如柏等人也同期抵达了辽阳。
兵马粮草已备,各部将领聚集于辽东总兵府的议事厅中。
寒暄过后,李如松宣讲几句,众将都是行礼齐声高呼。
“全凭大将军号令!”
又几日后。
李如松下达了出发的军令,明军拔营前往丹东至宽甸堡一带。
大军行了五日,万历十九年十一月初,四万明军迎着呼啸寒风,抵达了鸭绿江边。
朝鲜国王李昖自然也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亲自率领着他圈养的大猪小猪们到城外迎接天军威仪。
此时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鸭绿江上已然结冰多时。
李如松一声令下,明军开始渡江。
(平壤之战的资料太多,查的我脑壳疼,今天先一更了,老规矩,明天三更补上)
大明女皇 第一百一十六章 奇袭牡丹峰
几十里连营原本是沉寂无声,倭军从平壤城城墙的瞭望塔上远远看去,沉寂的明军仿佛一头沉睡的雄狮。
片刻之后号角声低沉呜咽,伴随着呜~~~的发令号声。
沉重的脚步踩踏声阵阵,夹杂着各种方言的呼喊声
佛晓将至,明军的总攻要开始了。
不过早在两个时辰之前,三千浙军便早已披星戴月悄悄的离了大营。
昨日,在挫败了小西行长的袭营之后,李如松紧急召集了参与平壤攻城战的各部军官,把总攻的具体部署传达了下去。
平壤历史悠久,长久以来被认为是整个朝鲜民族的发源地。这里又是李氏王朝的都城所在,因此城墙高耸坚固。
整个平壤城有七座城门,分别是东有大同、长庆两座城门,南有芦门、含毯两座城门,西边是普通和七星两座城门,北面只有一座密台门,但是平壤北部有一座牡丹峰,地形异常险要。
一条大同江从平壤城南川流而过,城外护城河的河水也是从大同江中引流而来。
只不过,此时因为已经入了冬,气温到了零下,护城河上早已结了厚厚的冰层,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了。
对于秦良玉这边,李如松的部署如下:由参将吴惟忠率领步兵当先,辽东副总兵查大受率领骑兵居后,在平壤攻城的同时进攻平壤北部的军事要塞牡丹峰。
北风凛冽,牡丹峰上是一片白雪皑皑。
七八日之前,整个平壤一带已落下了初雪。
城墙内外的雪基本都已融化了,不过牡丹峰上还是残留了不少积雪。
出发前,接到将令的秦良玉眺望牡丹峰半晌,她想起了以前看过一部老电影,名字叫林海雪原,里面的游击队队员们会披上纯白色的斗篷。
埋伏的时候,只要一盖,就可以轻易的把身形藏于深山老林之中。
她从中得到了启发,从各营紧急扯来了三千张白布单子,给浙军的兄弟们做成了简易的斗篷。
此刻,厚厚云层呈现着乌灰色,整个世界的能见度不高。
牡丹峰上只能听到踩在积雪上的咯吱咯吱脚步声,和轻微的喘息声。
戚家军上山了。
……………………
小西行长现在已经是吃住都在平壤城的城墙之上了。
前日明军刚刚抵达平壤城郊那会儿,他本想趁着李如松的部队立足未稳之际,直接发动夜袭。
然而如此雕虫小技,都是中国军事史上玩剩下的东西,李如松这种一代名将岂会没有防备?
小西行长的前锋部队突袭到的是李如柏所领的营地,结果发现李如柏军严阵以待,丝毫未乱。
完全是一副久候多时,请君入瓮的架势。
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一千多参与袭营的足轻就回来不到一百人。
双腿盘坐榻榻米上,小西行长看着自己新作的天主神像,他很想问一下自己的主,这场近在眼前的决战,最终结果会是如何?
主动放弃安州一带,给李如松率领的明军让道,让其一马平川的兵临平壤城下,这么选择是不是正确的。
经过几个月的铺设,小西行长的兵站计划已经小有成效。
从釜山至平壤的沿途都能进行补给,而且顺带着搜刮朝鲜本地的粮食征为军粮。
唯一让小西行长担忧的事来自于海上,九鬼嘉隆这个废物东西,号称叫什么海贼大名。
他一手好牌,掌握着从纪伊水道到伊势湾一带的广阔水域,却打得稀烂。
出兵朝鲜之前,九鬼嘉隆还吹嘘自己建造了名叫“日本丸”的巨船,号称无敌,并且担任此本作战的水军先锋。
结果呢?
惨败在一个从来没听过名字的叫李舜臣的手下,导致十几万登陆部队的后勤补给出现了极大问题,让整个朝鲜作战受到拖累。
真是丢脸。
像这种无能的蠢货,竟然还没被要求刨腹谢罪。
不得不说,关白阁下还是太仁慈了一点。
平壤城虽然算不上固若金汤,但是几个月的加固还是颇有成效,再加上城内粮草丰厚,足以支持数月之久。
外面天寒地冻的,只要坚守个十日以上,明军补给乏力,到时候坐收渔翁之利。
而且同一时间里,驻扎在凤山的大友义统,驻扎在白川的黑田长政,还有驻扎于平山的小早川秀包和牛峰的立花宗茂也都可以赶来支援了。
日前他们都已经遣人回复了小西,回答都是一样的,说是自己率军即刻出发,赶来支援平壤城。
又想起了第二军团的加藤清正,其实从战争形势上来讲,他是最好的支援者。
此刻他仍旧停留在延吉一带,如果他愿意率军西进,攻克安州,这样李如松的明军就会腹背受敌。
想起加藤清正,小西行长摇了摇头。
算了,反正那个加藤清正也是莽夫一个,这种猪突猛进的打发,早晚会出乱子的,
在开城他对自己拔刀相向,还砍坏了代表自己宗教信仰的天主圣像。
不可能指望的上他。
此刻,小西行长早已铠甲着身,太刀在握,他咔嚓一声站起身来,走到屋外。
看着呼啸寒风之中屹立不动的家族的家纹旗,抱稲纹旗。感觉心里稍微平静了一些,虽然自己的崛起之路跟其他“战国豪杰”们不同。
这导致了自己从未在其他大名那里赢得过像样的尊重,然而小西行长能从一介商人发家至此,也是抱着必死之决心的。
突然之间,一阵冷风嗖嗖的灌进了小西行长的脖子里,他下意识的一缩,回想起来,整个朝鲜之行只有两个小插曲让他心中惴惴不安。
一个是后藤基次。
这家伙带着自己给的人跑哪儿去了?根据回报,说是去调查一起朝鲜人暴力反抗征粮活动去了。
可就这么消失了?
小西行长忍不住啐了一口,难怪这个后藤基次在黑田家混不下去了,看来确实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幸亏自己也没有对他寄予什么期望。
第二个就是之前跟那个明朝官员沈惟敬的“和谈”,他思忖着当时的表演应该没什么纰漏,这个沈惟敬看上去似乎也挺买账的,临走的时候都是乐呵呵的。
但为什么此人走了之后,便如同石沉大海,一点儿水花都没泛起来?
从他收集到的情报来看,明军始终是磨刀霍霍,丝毫没有停下过备战。
这是小西行长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件事。
天逐渐亮了起来,新的一天到来了。
这时候,他才看到明军已经是神不知鬼不觉的阵列在前,而且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从营地里推出了各式大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