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女皇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大胆去浪
只是这继承人的水平嘛。
多的不说,就只说一件事情。
在朝鲜,毛利辉元第七军团的三万人除了驻防釜山,也曾经主动出击过几次。
比如他看别人打朝鲜军打的这么开心,轻轻松松就立了功劳,也是心痒难忍。
便亲自率第七军,向全州进发,由于当地的朝鲜官兵都已逃走,于是民兵们便随便推举了一个首领率军与毛利辉元作战。
两军激战一天,倭军攻城无效,死伤惨重,只能狼狈的退走了。
拥有三万大军,军团长亲自坐镇一线,竟然没有攻打下全州,可以说是侵朝倭军的耻辱了。
后来还是黑田长政看不下去了,带领着他的第三军团攻克了全州。





大明女皇 第一百三十七章 此秘密武器可助我军大胜
回到了巨济岛的朝鲜水师基地,秦良玉也没闲着,她立刻向李舜臣提了一个建议。
那就是在岛上找一片区域做沙盘,或者叫水盘也可以,尽可能的模拟出釜山港的一切情况。
出海一趟,秦良玉深深的感觉到了这种木板船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
各种自然现象,不管是哪一个自己没有考虑到,都可以轻易的打破所有的计划。
当然,如果能熟悉这一切,也可以拿为已用。
李舜臣的胜利,一定程度上便是利用了本土作战对当地熟悉的优势。
在船上的时候,秦良玉脑中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部名叫的电影。
印象中日本海军在组织偷袭之前就是在一个模拟好的微型珍珠港里演练了很久很久的。
当然了,秦良玉没有那么多时间在岛上重建一个釜山港,但是建一个模型来推演战术还是很有必要的。
除此之外,秦良玉还需要一个特殊的武器装备,一件这个时代还没有的东西。
那就是水雷。
在她的计划中,这件武器是最重要的克敌制胜的法宝,如果没有这种秘密武器,单纯靠正面硬冲硬打,攻克肯定是没戏的。
回到了巨济岛的当天下午,在岛上船工的帮助下,秦良玉就亲自下手,跟卢锡文和林峰两个副手合作,拿出了第一个半成品水雷。
她乐滋滋的展示给戚家军的兄弟们看的时候,却没成想,有好几个人说自己以前也见过类似的物件。
一听这话,秦良玉暗道这简直是天助我也,急忙让戚家军的弟兄给她讲讲。
原来,水雷这种最最古老的水中兵器,它的故乡其实是在中国的。
水雷本来也是由中国人发明的。
嘉靖二十八年的时候,抗击倭寇的江浙海民们便制造了一种名为“水底雷”的武器,可称为世界上第一枚水雷。
该雷用木箱做雷壳,油灰粘缝,下面的绳索连接铁锚,控制深度,人工操纵击发,比西方制造和使用水雷早了200多年。
嘉靖三十七年的时候,有一位明朝人唐顺之编纂了一本名叫的书,其中便详细记载了这种“水底雷”的构造和布设方法,它用于打击当进的侵扰中国沿海的倭寇。
这是最早的人工控制、机械击发的锚雷。
它用木箱作雷壳,油灰粘缝、将黑火药装在里面,其击发装置用一根长绳索不结,由人拉火引爆。
木箱下甩一索坠有3个铁锚,控制雷体在水中的深度。
只不过这种水雷最大的问题是需要人工操控,其实是一种放置于水底下,人在岸边远程操控的炸弹。
戚家军的士兵多是江浙人,因此竟然有人识得此物。
只不过因为戚继光本人并不善于水师作战,而且这东西也不是他发明的,因此并没有被记录到戚继光所写的兵书里。
秦良玉自然也无从知晓了。
听完部将们给她解释了“水底雷”的方法,秦良玉大喜之下,又给众人解释了一下自己要做的水雷跟“水底雷”的区别。
核心便是秦良玉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提前布置在水域里,到了一定时间,会自己浮起来的水雷。
***众们造的水底雷虽然制作成本低廉,效果也不错,但是需要有人工在海边遥控。
这就导致了这种武器无法用于海上作战,只能用来被动的防守港口和码头。
拿起一个打造好的正方形木箱,秦良玉敲了敲道:“这个便是我所研制的水雷之外壳,木质外壳,在水中会自动浮起来。”
接着,在众人的围观之下,她又拿出一个鱼的鱼鳔。
巨济岛乃是一座孤悬于海外的岛屿,虽然岛上也有土地可以种植庄稼,但是种植面积很小。
岛上的饮食基本就是以海鱼和各种海货为主,还有就是从陆地上往返运送一些米面。
因此在这里,鱼鳔随处可见。
秦良玉拿出一个洗干净的鱼鳔,在里面倒入一些火油。
把鱼鳔的封口处仔细封好。
随后她找来了海盐,还有一些海边随处可见的泥巴。
把两者用力的活在了一起。
随后又把塞满了火油的鱼鳔放入泥巴和海盐的混合物中,让鱼鳔整个被泥巴盐包裹着。
接着秦良玉取来一根长针,刺入这个包裹着鱼鳔的泥巴盐。
再用泥巴和盐的混合物又包裹了一层。
最后把整个东西放入木盒之中。
这一连串的操作下来,所有人都看愣了,他们完全没想到,这位大大咧咧的女将军还能研究出新武器出来。
秦良玉得意的一笑,把这个木盒封好丢入水中。
“不过这只是个初始的版本。”众人等待着水雷浮起的时候,秦良玉也看向戚家军的部将们,“刚才你们提到了那种水底雷,也给了我不少启发,如果能把水底雷的火药引爆和我造的水雷的定时浮起相结合……”
秦良玉一面笑吟吟的说着,双手不停,给所有人做着演示。
先把水雷提前布置于水底,估算好时间,等开战之时,让这些水雷在敌军战船底下浮起。
“只是……”秦良玉给众将解释道,“我们需要做很多很多次的实验,把多少海盐和泥巴混合之后,需要多久才会在海中融化,这些时间一定要计算精确,越准确越好。”
深吸一口气,秦良玉又继续道:“所以我现在需要非常多的实验样本,从现在起,每三个人编为一组,我会给大家设计不同的实验策略。一定要得出一个准确的数据。”
就这么进行了几天,得到了初步的成果之后,秦良玉也不打算藏着掖着,,他便把这个东西给李舜臣和其他朝鲜水师的将领们展示了一下。
李舜臣立刻也意识到了这种武器的不同凡响之处。
如果对方不是个女将,李舜臣兴许能激动的抓住秦良玉的手,大喊一声:“亲人啊,收复朝鲜,就靠你了。”
李舜臣也有好消息,他已经安排人做好了一个微型的釜山港沙盘。
两个人也不多废话,直奔沙盘而去。
一个旨在破坏明日两国和谈的“阴谋”步入了加速运行的轨道。




大明女皇 历史上的明日两国和谈以及李如松、李舜臣。
因为有主角这种“和谈破坏分子”的出现,后面的历史自然就不一样了。
所以在这里正好说一下历史上之后的进展。
明日两国的和谈进行下去了,之后沈惟敬递交了伪造的日本降表。
明朝君臣大为满意。
万历皇帝立即册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并按小西行长提供的名单册封了日本国大臣。
其后于595年月,明朝遣使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令沈惟敬一同前往。
这封诏书现存于大阪博物馆,为惯用的御笔文体写就,俨然一副中央大国皇帝对蕞尔小邦降恩封赏的口气。
据部分史书记载,丰臣秀吉对此勃然大怒道:“吾掌握日本,欲王则王,何待髯虏之封哉!”,摔诏书于地,并怒逐明使臣,不久后再次遣兵入侵朝鲜。
沈惟敬归国途中,滞留朝鲜,不敢回京。
他又假造了一道丰臣秀吉的谢恩表由另一使臣递交朝廷。
这道假冒的谢恩表被明廷识破,再加上朝鲜方面传来日本再度备战的消息,万历皇帝知道使臣和兵部没有把日本方面的真实意图动向报告朝廷,一心求和,竭力欺瞒,当即大怒。
马上下令革去兵部尚书石星等人的职务,令邢玠以兵部尚书出任总督,都御史杨镐经略朝鲜军务,再次出兵援朝。同时下谕旨声明石星罪状“倭奴狂逞,掠占属国,窥犯内地,皆前兵部尚书石星谄贼酿患,欺君误国,着锦衣卫拿去法司。”
而沈惟敬见事情败露,为了报复便将明军的作战部署泄露给日军。
日军拒不退出釜山,朝鲜得知日军再次入侵,于是遣使再至明朝求援。
万历二十五年正月,丰臣秀吉发动了第二次对朝战争。
这一次丰臣秀吉仍旧组织了八个军团,共计十四万人侵入朝鲜。
值得注意的是,小西行长仍旧在侵朝军团里,担任第二军团长,领了4000人。
之后明军在麻贵的带领下,经历稷山大捷、蔚山之战,只能说是互有胜负,没有特别多的进展,明朝不得不持续向朝鲜增兵。
第二次朝鲜战争,最有名的是鸣梁海战。
也是这一战,让李舜臣彻底封神,后面会说一下。
再之后丰臣秀吉暴毙,日军撤退。
他们忙着重新内战去了。
整个持续了七年的“壬辰倭乱”和“丁酉再乱”终于结束。
七年时间里,前面2年和最后年在打,中间3年在和谈,大概就是这么一个节奏。
再说一下李如松和李舜臣两个人在历史上的结局。
首先是李如松:
在明日两个大忽悠的计划下,两国和谈。
和谈进展顺利,石星就要求李如松带兵回国,只留下了吴惟忠等几千人驻守汉城。
李如松回国述职,朝廷论功,加其为太子太保
之后升任辽东总兵官。
在辽东总兵的任上,蒙古鞑靼人犯辽东,李如松率轻骑追击捣巢,与数万鞑靼骑兵遭遇,李如松率所部三千余人浴血奋战,阵亡于抚顺浑河一带。
这就是李如松之后的全部历史,也就是从朝鲜回国之后,他就战死了。
所以有一章里,主角在李如松身上看到了戚继光的影子,因为按照历史,李如松也正慢慢走向死亡。
李舜臣:
第二次侵略朝鲜之前,丰臣秀吉吸收了上次海战失利使得不能大量运兵和运输补给的教训,使用反间计诬陷李舜臣阴谋篡权,使得朝鲜国王李昖将李舜臣下狱,其后将其贬为士兵,只能白衣从军。
后来再乱,没有了李舜臣的朝鲜水师被日本大军大败,只能重新让李舜臣临危受命。
“今臣战船,尚存十二”,这八个字是李舜臣在朝鲜水师已经被打得七零八落时临危受命,面对两军力量悬殊之际写给朝鲜国君李昖的请战书。意思是尽管敌人有330艘战船,臣还有2艘船,尚且可以一战。换句话说臣战死也是愿意的,却绝不可不战而弃。
最后他还真做到了。
在梁鸣海战,利用十二艘战船,结合天时地利。
击沉敌船30艘,杀死敌军000人,打赢了这一战,而且还杀死了来岛通总。
几个月之后,又爆发了露梁海战,这是朝鲜抗倭的最后一场海战,由明朝水师和朝鲜水师合围日本水师。
而这场本来属于典型的“痛打落水狗”的追击战,居然造成了抗倭以来最大将领伤亡,明朝水师副提督邓子龙和朝鲜水师提督李舜臣双双殉国,一场追击战死了一个正司令,一个副司令,居然都还是追击方的,仔细想想,都不知道该跟人怎么解释,我们看看李舜臣是怎么死的。
史料上说,他是率领着龟船冲入敌阵,被包围了,然后战死。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他倒是践行了一句话。
军人最大的荣誉,就是死在最后一场战斗的最后一颗子弹上。
据说他的最后一句话是。
“战方急,慎勿言我死。”




大明女皇 第一百三十八章 行动计划:偷袭釜山港
海水里本身就有一定咸度,就算是抛完全一样的两个盐块到海水和淡水里,溶解速度也是不同。
在海水中会慢很多很多,所以秦良玉的计划才有了可行性。
戚家军的部将们在分头行事,纷纷变身科研人员,做实验采集数据,改进实验。
而另一边,秦良玉开始跟李舜臣利用做好的釜山港模型沙盘策划最后的袭击方案。
两边同步进行。
“近期倭军在釜山港里的船只数量有什么变化么?”偷袭计划已经到了最后的关键时刻,秦良玉基本每天都要问一遍这个问题。
“据我朝鲜义军打探可知,近几日釜山港里的往来船只比之前少了许多,除此之外,似乎大陆上的倭军也停止了许多活动。从种种迹象来看,似乎倭军近期不打算有什么军事行动了?”李舜臣似有意似无意的说着这些。
语气很轻松,双目却是炯炯有神的看着秦良玉。
“好像也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听说明军有什么行动了,秦参将可知原因?”
秦良玉心里暗吸了一口凉气,心说他不会听到什么风声了吧?
不过,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明日两国的和谈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李舜臣听到什么也不意外。
都到了这时候了,早就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秦良玉拿出影后一般的演技,轻松无邪的笑道:“平壤一带普降大雪,我军的运输补给受了点影响,因此攻势放缓。至于倭军为何不进军……”
沉吟片刻,秦良玉面沉如水,非常笃定的说道:
“看来我之前烧掉的龙山粮仓给了敌方不少压力啊。”
事到如今,也只能硬挺着忽悠下去了。
“龙山粮仓,乃是秦参将所为?”李舜臣果然被秦良玉带偏了思路。
“那可不,我趁夜烧掉了龙山的十三座大仓。可惜了,后来我才知道,那里有个名叫石田三成的倭军首领,要是早知道有这等人物,我肯定冲进去拎了他的首级回来。”
“此事确实可惜。难怪倭军近期很少行动,原来还是有这等事的。”
三言两句之下,李舜臣已经被秦良玉的演技和说法折服。
看李舜臣遗憾不已的转身走远,秦良玉忍不住大口大口的喘着气。
这种走钢丝的感觉确实不好受。
只能希望之后的事情一切顺利吧。
此时,开城的明军抗倭指挥所里。
宋应昌对于整个和谈的进展非常满意。
俗话说,春风得意马蹄疾,现在他看着这些五大三粗的武夫们也莫名的顺眼了许多。
宋应昌例行给众将宣告了和谈的进展,其他人都悻悻离去后,房间里只有他和李如松。
看宋应昌没有要走的意思,李如松也不好直接赶人,便招呼了亲兵给他端来一杯热茶。
宋应昌也毫不客气,他笑吟吟的饮着茶,端坐在太师椅上,一副天下尽在掌握的派头,非常得意。
“李将军,我朝与倭国和谈事宜进展顺利,日方代表小西行长不日便将前往京城,朝拜天子。看来,用不了多久,将军即可班师回朝,述职论功,下官先恭喜李将军了。”
李如松不咸不淡的回了一句:“也许吧,不过这等国家大事,并非为将者要考虑的事情。”
本想趁着这个机会跟李如松套套近乎,结果却是热脸贴了冷屁股,宋应星有些尴尬。
不过他脸皮挺厚,所以一时受挫,也没什么感觉,还是不依不饶的上杆子问道。
“不知平倭之后,李将军有何打算?”
原本李如松看着宋应昌一副小人得志的面孔跟吃了苍蝇一样腻歪,可不知怎的。
这个问题让李如松陷入沉默。
他忍不住回想起了秦良玉的嘱托,想起了临行前那唯一的要求。
这一次他没有给宋应昌脸色看,只闭目深思。
良久之后,李如松重新睁开眼,缓缓道:“某打算再回辽东看一看。”
宋应昌略微吃了一惊,心里暗笑这李如松果然不会享福。
辽东苦寒之地,而且还面临着蒙古人侵扰以及女真人崛起等诸多问题。
看来这人果然就是一个嗜杀好战的性子,胸无大志。
干咳两声,又放了几个没味儿的屁,见李如松不再搭理自己,宋应昌也甩着袖子走了。
李如松恍然失神一般,走近了桌案上的地图。
他低头看着地图上位于朝鲜半岛最南端的巨济岛,那里标识着朝鲜水师的标志,
“将军,要不要派个人去看看?”
李如松从失神落魄的状态中陡然恢复过来,又变成了那个凌厉逼人豪情万丈的将军。
觉察到了李如松的目光扫向自己,刚才说话的李宁不自觉的身子微微一颤,低下了头。
只听李如松轻轻一叹:“你刚才的话还没说完吧,继续说下去……”
李宁凑上前去,小心翼翼的压着声音道:“秦姑娘已经走了二十多天了,一直杳无音信,在下也一直在跟朝鲜方面打探,似乎那边也并无知晓……该不会……路上出了什么意外吧?”
李如松心里重重的一坠。
不过他久历沙场,知道战场上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因此听到这句话也只是寒霜罩面,一言不发。
李宁继续说出了自己的担忧:“而且,虽然倭军已不再行动,但釜山毕竟防卫森严。秦姑娘只带了一千人去,再加上朝鲜水师,兵力也确实不足。既然眼下和谈之事进展顺利,不若再多分一支人马前去策应。”
李如松目光如炬,沉声道:“去把吴参将请来,我与他商议一下。”
终于,在巨济岛上的朝鲜水师基地里,秦良玉收获了她的回报。
经过众人持之以恒的试验,符合秦良玉要求的水雷被制作了出来。
与此同时,最后的作战计划也已拟定。
秦良玉在沙盘上给李舜臣讲解完她的整套计划。
李舜臣也不禁啧啧称奇,当下表示同意,说愿意与明军一起对敌发动突袭。
名为“偷袭釜山港”的行动计划被确定了下来。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千戚家军和两千人的朝鲜水师众志成城,等待着即将爆发的大决战。




大明女皇 第一百三十九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
“竟然是你们!”
从李舜臣那听说了又有一批明军要登岛,秦良玉还在纳闷来的会是谁。
看到下船的是戚金还有一众熟悉的戚家军兄弟们。
秦良玉心中一阵翻腾,几乎要闪出泪花。
巨济岛的这段时间里,她废寝忘食的忙里忙外打点一切,不知不觉竟忘了时间。
再次见到故友,真是恍如隔世。
戚金儒雅依旧,他先是对着同来迎接的李舜臣行了礼,接着对秦良玉道:“如松将军心中挂念秦参将安危,又担心兵力不足于大事有碍,所以特命在下领了500浙军前来支援。”
“真是太好了,如松将军这真是雪中送炭。”秦良玉差点高兴的跳起来。
策划这起行动的时候,她发现如果只是海上歼灭船队,还是不够的,最好能把釜山港的码头船坞什么的一起炸了。
可惜算来算去,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岛上的兵力非常紧张的。
雪中送炭的李如松,这回真是帮了大忙了。
而且他们来的时机也恰到好处。
要是再晚到几日,估计赶上在岸边看海上的焰火表演了。
上了岛,秦良玉和李舜臣便把即将开始的计划一五一十的告知给了戚金。
同时也给他安排了响应的使命。
一切进展顺利,巨济岛上的所有人终于等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天时地利人和。
明、朝两国联军按照计划出发了。
釜山城里,一片凄然萧条,这座原本繁忙热闹的港口城市现在已经没多少人烟了。
作为倭军侵朝的第一站,也是源源不竭的军队从本土送达朝鲜前线的桥头堡。
日本方面对这座城市自然也是关照有加。
虽然他们当时的登陆并没有收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小西行长当时只一天就攻克了釜山城,可为了避免朝鲜人给他们驻防此地添乱,倭军还是大肆屠杀了釜山城内的朝鲜平民。
当然了,后来日本人发现自己是多虑了。
朝鲜从军队到平民压根就没想过组织抵抗,收复国土。
所以渐渐的,也就不再对朝鲜人管束太严。
不过虽然距离登陆釜山已经过去了大半年,这座城市仍然难以恢复往日的盛景。
送走了沈惟敬、小西行长等人的使臣队伍,毛利辉元的情绪更低沉失落了。
从跟小西行长的交谈来看,似乎两国的和谈进行的异常顺利。
这么说来,到朝鲜证明自己的计划又要落空了。
肩负着毛利家的名望,可毛利辉元自认为一直没能做出点什么。
就如同底层出身的丰臣秀吉渴望别人的尊重一样,出身高贵的毛利辉元也期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他始终活在创造了辉煌战绩的祖父两代人的阴影之中。
他希望找到一个机会,让所有人知道他,毛利辉元作为毛利家的第三代家督是合格的。
可现在,朝鲜之战看样子也要结束了……
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到底在哪儿呢。
“辉元大人,你睡了没有?”一个苍老沉稳的声音透过纸糊的窗户传入室内。
听到外面传来询问声,一个满脸涂着厚厚粉底的艺伎身子微微颤抖了几下,小腿本能的一缩,却又被一只粗大的男人手给抓住了。
毛利辉元自然知道说话是谁,这是自己最信任的幕僚,安国寺惠琼。
1...4344454647...1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