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我的位面物语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吾名儒生

    就像是开快递一样,本来以为是别人的,没想到是送给自己的。

    如今晏子英的手头有九阳真经,乾坤大挪移,紫霞功,独孤九剑,太极功以及其他武当派所有武学。

    再算上将要到手的九阴真经和降龙十八掌,这些都是上乘绝顶的武学足够他消化一阵子。

    不过如果可以的话他还想要更多的武功秘籍,倒不是他贪心不足,而是晏子英希望能够借助这些诸多的顶级武学,从而创立出属于他自己的内功心法绝学。

    之所以有此想法一方面是因为只有属于自己的那才是最好的,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所练就的独特太极内力给了他自创武功的底气。

    想要创造一门新的内功心法,而且还是一门绝世武功那可不容易,各种的参考自然是多多益善的,正所谓海纳百川,集思广益。

    再加上之前在武当山上,许是因为全身筋脉皆通的情况,又或者是因为武术几近化劲,浑身气血雄厚的缘故。

    再加上有张三丰这位武学大宗师的指导下,太极功很快就能够入门了。

    在不过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晏子英不仅学成了太极功,内力已有小成。

    这让平生经历过风风雨雨,世间沧桑,年纪有百多岁高龄的张三丰惊愕不已,直呼晏子英是学武的天纵奇才。

    当然事实自然不是如此,晏子英的资质说实话只能算是一般,即便是有各种原因让他习武速度飞快,但也绝对达不到几个月的时间便已经有所小成的地步。

    之所以有此惊人到妖孽的速度,只不过是他并不是一直待在倚天屠龙位面世界里。

    在修炼太极功期间,晏子英抽空去了几趟武媚娘传奇的位面世界里。

    在这里的几个月时间,实际上他还在那里断断续续的待了将近两年的时间。

    也就是说,实际上他是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才将太极功修炼到小成的地步。

    这速度其实并不算太过惊人,远远达不到妖孽的程度。只是张三丰不知道其中的缘由,这才惊愕异常。

    在武媚娘传奇的位面世界里,晏子英不单单只是在修炼太极功,还在跟随袁天罡学习道门典籍,其间还要教授武如意的学业。

    幸好作为道童培养的武如意还在打基础阶段,不用晏子英太过费心思,再加上他自己原先因为开发碧落精修过易经等典籍算是有一定基础的。

    在有袁天罡的指引下,那些道门典籍学起来还算简单,要不然他还真忙不过来。

    在学有所成的时候,他突然间感觉到自己运行在身体内的太极内力,内家拳的气血劲力以及养气诀的营卫二气,这三者之间,居然隐隐的有了联系。

    不过这种联系太弱了,所以三者的气机还是泾渭分明。

    正是这种感觉让他想到,如果自己能够创立出属于他自己的内功心法绝学,那是否就能够将这三者融合起来呢。

    毕竟晏子英的武术道路已经差不多算是绝了,要是能够做到三者整合到一起的话,那说不定还有希望能够窥探化劲之上。

    一条路要是还能够继续轻松的走下去,又有谁愿意放弃呢!

    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他身上的伤势,在太极内力小成的时候,就已经能够依靠自身的恢复能力开始渐渐的愈合了。

    这会已经愈合的差不多了,只要晏子英自个不继续作死,不置身于险境之中,或者招惹了什么强大的人。

    因而再次进行超身体负荷的超能力运转,就不会出现身体因无法承受而崩溃的现象。

    在太极内力小成之后,张三丰就没什么可以教晏子英的了,毕竟两人所走的路并不一样。

    老不以筋骨为能,或许是年龄的缘故,张三丰走的是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四两拔千斤的道路。

    而晏子英则是看中了太极的平衡之意。

    道路不同,张三丰所能分享的也就只有创造太极功的过程,以及以平生经验来指点一二了。

    所以在学成太极神功之后,晏子英便阅览了武当派的所有武学,所以才和张无忌提出交易乾坤大挪移。

    ……

    用于交易的物资晏子英都装在了随身空间里带了过来,在武当山中找了一个足够大的山洞,将东西统统都放在那里。

    然后通知明教的人来验收,在那些人将东西都确认无误,全部转移走之后,他也准备离开了武当山。

    晏子英此行来武当山的目的,可以说是已经基本达成,所以也是时候该离开了。

    “你是来告辞的”张三丰似乎是知道晏子英在武当待不了多久,看见他来了便道。

    “是的。”晏子英颔首道:“还要多谢真人数月来的多方指点。”

    张三丰摇摇头表示没什么,犹豫了一下随即有些含糊道:“哎,上善若水,故几于道。道友可要多加思量。”

    晏子英闻言一愣,此话是出自道德经他是知道的,只是他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还是道:“额,多谢真人提点。”

    临别之时,被张三丰的一句话搞得他满心雾水不明所以,不过晏子英也不以为意。

    因为对方没有直白的告诉自己,就说明不是什么很严重的事情,而且还是需要自己领悟的,所以也没必要因此担心,他很快就抛到脑后了。




第二十七章太极之平衡(求月票)
    其实张三丰之所以这么告诫晏子英,是因为在两人交流武学的过程之中,他察觉到晏子英的心境上有一点问题,所以才会以上善若水来告诫。

    他希望晏子英能够领悟到水面须如镜面一样,须得完整无缺,不起波澜无有尘埃,才能照见自我,见心明性悟得大道。

    在张三丰看来晏子英心境虽然完整,但是却如同起风了的水面一般,波澜起伏不定,内里更是涟漪阵阵,从未有平静之时,也就是道心不稳。

    此事不仅是张三丰,袁天罡也察觉到,只有他自己全然不知而已。

    其实张三丰称呼晏子英为学武的天纵奇才,倒不仅仅只是因为他的学武速度,还因为他的悟性和疯狂。

    是的,没错,就是疯狂。

    为啥这么说嘞

    正常人学武是都是遵循武学秘籍,依着其中的道理来练的。可令张三丰吃惊的是,晏子英在和他学习太极功之中,明明因为筋脉皆通,进展迅速,很快就入门了。

    可是却在这个时候,他和张三丰提出了,如果逆练太极会如何。

    是的逆练太极,晏子英这么说倒也不是一时兴起。最开始只是脑海中一个一闪而过的脑洞,后面想起了南宋武林五绝之一的欧阳锋,他便开始仔细的思量起来了。

    这欧阳锋在射雕和神雕之中虽是反派角色,也是天下有数的高手,欲求九阴真经而不得,最后更是被黄蓉算计,练了颠倒的九阴真经。

    到了最后虽然神志失常,为人疯疯癫癫的,但是其人不愧是武学奇才,却成功的逆练了九阴真经,至此功力大进。

    更是在第二次华山论剑的时候,以古怪的武学力压同为五绝的东邪和北丐,成为了天下第一。

    不过重点的是在欧阳锋退场落幕的时候,他和正练了部分九阴真经的洪七公本就是冤家宿敌,见了面自然要斗个死活出来。

    到了最后两败俱伤,油尽灯枯之时,两人各自挥掌运起了正九阴内力和逆九阴内力比试起了内力。

    但这时却发生了奇妙的状况,原来两人各将九阴真经的内功正练、逆练到极点。而按易经中物极必反的道理,老阴升至尽头即转少阳,老阳升至顶点便转少阴。

    洪七公由正转逆,欧阳锋则反由逆转正,两人内力顿时合而为一,水rujiao融。

    一人是在寒冷澈骨时,因对方内力传来而如沐春风,另一人是在全身炙热时,接受对方内力而顿感清凉,两人当下混为太极之图。

    恰在此刻,欧阳锋刹时回光返照,心中一片澄明,恢复了理智,而洪七公更是一跃而起,抱住欧阳锋豪迈说道:“好个欧阳锋!好个欧阳锋!”

    最后两人相拥大笑同时辞世。

    这两位人杰,两位武学大师的落幕,给了晏子英一个启示。

    太极功是张三丰晚年所创,而作为知道部分九阳真经的他,在创立太极功的过程之中,想必多多少少会有所借鉴。

    既然这欧阳锋可以成功逆练九阴真经,那必然有其道理的。而九阳真经按照金大大所说,是依据九阴真经所作,那么晏子英猜测这九阳是否也能逆练成功。

    如果九阳神功也能逆练成功,那么作为诞生中受其影响的太极功,是否也有一定逆练的可能性呢如果可以的话,他也希望尝试一下,因为或许很可能这会是他所要的平衡。

    至于逆练武功会不会造成和欧阳锋一样神志不清,作为武学小白的晏子英,表示自己身边这不还有张三丰张大大么,作为一代开山怪,想来这点问题还是可以提前避免的。

    秉承着不懂就要问的精神,晏子英向张三丰询问了此事。

    这张三丰能够被尊称为真人,那自然不会是什么自重权威的人,反倒是很耐心认真的给晏子英讲解了为什么武功不能逆练,以及练武走火入魔的危害,意思就是让他按部就班的习武。

    虽说如此,可晏子英也没有放弃,反倒是和张三丰说了关于欧阳锋的事迹,以及解释了自己为什么会这么想。

    听了晏子英的解释,张三丰倒是没有马上开口,而是仔细的想了想这件事。因为欧阳锋的事,他隐约之间记得有所耳闻,而且在创立太极功的时候,确实是有借鉴过九阳真经。

    张三丰还真不愧是一代宗师,在阴阳方面的造诣那可真是高啊,只是稍稍这么一琢磨,就发现从理论上来讲,这太极功还真有那么一点可能可以逆练。这一发现让他来了兴趣了。

    尽管这次的发现和张三丰的道路不符,但是作为一名开山怪,太极功的创立者而言,看到自己创立的武学还能有更多的道路可以走,内心还是很自得的。

    于是他便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晏子英。

    这让一直在摸索太极功中平衡之路的晏子英,感觉眼前一亮啊。虽说结果不一定如他所想,但是好歹也有了方向啊。

    所幸九阳真经在手,他们准备先做个验证,所以接下来两人便开始推演逆练九阳的可能性。

    结果很喜人,这九阳真经果然如九阴真经一般,从道理上看是存在被逆练成功的结果。

    有了这个前提,晏子英便开始兴致勃勃的和张三丰一起推衍太极逆练的功法。推衍的主力自然是武学宗师张三丰,但作为精通医术和武术的晏子英出力也不小。

    终于在一个月后,将那太极逆练功法给推衍出来。这时候两人才发现,这逆太极或者说反太极的路数太过凶险。

    如果说这逆练九阴有很大成为废人和发疯的几率的话,那这反太极就是九死一生的局面,一个不好那就是爆体而亡的下场,但相对的如果成功的话,那威力也是大得不得了,可以堪称是绝世魔功。

    但是如果逆练太极功的同时,再结合正太极功,那便会发展出一条和正反太极都截然不同的道路来。

    那便是平衡,平衡到了极致,颇有万物混成,归于己身的影子。

    当然这并不是说正反合练的太极功要强于只练其一的太极,三者都是同等的存在,只不过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述罢了。

    硬要说起来还是反太极的杀伤力和威力最大,正太极次之,但胜在循序渐进绵绵不绝,而正反合练则潜力最大罢了。

    不过这功法是推衍出来了,要正反太极合练的话,其中的方法却还要斟酌一二,毕竟反太极非常的凶险。

    两者合练那对于修习者而言,其先决条件便是需要对内力有极高的控制能力才行,其次在修炼的过程中必须一气呵成,要聚精会神,心不能乱,更不能有丝毫的差错。

    不过这对于晏子英而言,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其一他自己参与了此功法的创立,对内中的情况算是了如指掌,其二也是因为他还有杀手锏。

    那便是能让人处在超频状态的大脑超频药。凭借此药,不管是控制力和注意力都不会有问题。

    当然为了保险起见,晏子英还特意的就阴阳二气的变化之道向袁天罡请教了一下,为此袁天罡向他传授了望气术。

    袁天罡之所以能够成为称誉天下,流传后世的大相士,一方面是因为他高超的相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望气术。

    内力实质上也是气的一种,自然望气术也能有用武之地。而有了这望气术,晏子英的把握又多了一分。

    故此有张三丰的护法下,在武当山闭关修炼两个多月的时间,终于练成正反太极并且已经有了小成。



第二十八章朱武连环庄(求月票)
    自从武当山上下来之后,晏子英想了想倒也没急着去峨眉派讨债。

    其实不单是峨眉派,少林寺,华山,崆峒还有昆仑四派,他也会一一拜访。

    这救命之恩不用白不用,正好他想要创立武功还需要大量的武学来参考。

    至于别人给不给吧,晏子英倒也不担心,一来是因为这救命之恩,二来也是实力更胜往昔,哪怕只是单轮武功,他都不虚那些人。

    之所以有此底气,那是因为在交易之后下山之前,晏子英和张无忌交过一次手,两人以平局收场。

    倒不是说张无忌不如晏子英,一来两人只是比试,二来也是晏子英用了反太极的路数,凶险诡异让他非常的不适用。

    再加上晏子英的打斗厮杀的经验丰富,上过战场不说,在神狄世界之中常和开挂的李元芳多次交手。

    而且在武当山的这段日子也没闲着,也能时常和武当六侠交手不说,还能和张三丰比划比划。

    当然并不是晏子英特意去挑战张三丰,而是两人为了交流武术时常有所交手。

    毕竟武术这东西可是号称只杀敌不表演的国术,单靠独自一人练是不成。

    而自张无忌当上明教教主开始,便整日需要为江湖危机,反元大业而奔波,于武学一途上自然没有太大的进展,同时也没有太多的厮杀经验。

    所以练武初有小成的晏子英才能和张无忌打成平手,不过即便是如此也足够应对如今这江湖上的情况了。

    再说了有恩在身的情况,打起来的可能性并不大,毕竟这几大门派还要脸的。

1...5152535455...2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