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海贼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坦克刚大木

    三人抱拳道“是,主公,属下得令。”

    离开了军营,李昕叫来了刘易跟曹龙“刘易,你把儒生们都召集起来,让儒生们暂停一下手中的事,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岛上会迎来大批流民,你们儒生要做好准备,包括给他们宣讲政策,分发银两跟土地商铺。”

    刘易点头道“是,下走知道了,主家,下走想问下为何接下来岛上会迎来大批流民”

    李昕把密信递给了刘易“你自己看看吧。”

    刘易看完密信倒吸了一口凉气“东南发生了起义。”

    李昕点头道“是的,所以你该知道某为何说岛上将迎来大批流民了吧。”

    刘易抱拳道“是,主家,下走保证带领众儒生完成安置流民的事情。”




第一百二十六章 诸事安排
    李昕又对曹龙说道“曹龙,野人肃清的如何了”

    曹龙答道“禀主家,城南一百五十里的野人全部肃清了,除了三岁以下的孩子,其他人都死了,其实城南一百五十里范围内我们并没有发现多少野人,也就一个村子上百口人。”

    李昕点头道“嗯,看来野人还在更南边的地方,这次行动你们玄武营伤亡情况如何俘获的孩子们怎么处理的”

    曹龙说道“没有死亡,只有几个轻伤的,我们是在凌晨丑时人最困的时候偷袭的,所以并没有造成人员的死亡,俘获的孩子们都交给主家府上的厨娘们了。”

    李昕若有所思道“嗯,野人的事情就先这样吧,接下来一段时间内,你带着玄武营还有这边的护院队要帮助军队维持好兴汉城的秩序,当然时不时也要巡视一下城南一百五十里内的地方,防止野人踏进我们的地盘。”

    曹龙抱拳道“是,主家,小的知道了。”

    李昕说道“好了,你二人先退下吧,某要收拾收拾回惠安了。”

    刘易离开李府后,立马把几个儒生的代表都召集了起来“诸位,天赐良机啊,主家的机会来了,我们兴汉岛大发展的时候到了。”

    众人问道“什么机会发生何事了”

    刘易举着从李昕那里得来的密信道“朝廷发生大事了,东南爆发了农民起义,这个火药桶炸了。”

    随后刘易把密信给众儒生传看了一遍。

    李英看完密信说道“好啊,真是天助主家,一旦爆发农民起义,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流民,主家不说能收留全部,收留个十万二十万流民,兴汉岛的局面就将大不一样。”

    刘易点头道“所以诸位,主家已经给我们下了任务,我们要暂时先放下手中的事物,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的主要事情就是安置好即将登岛的大批流民。”

    众人兴奋的答道“好,没问题。”

    李昕收拾好东西后,次日一早便赶到码头跟随阮小五的船队回惠安。

    李昕上船后找到阮小五“五哥,现在运输船队有多少艘船了”

    阮小五答道“两型船只共一百零八艘。”

    李昕点头道“好,所有的福船都空出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将会有大批流民登岛。”

    阮小五说道“好,兄弟,某家知道了。”

    李昕继续说道“这回两座城池人口跟物资都先六四分,兴汉城六,鸡笼城四。”

    阮小五点头道“是,某家明白了。”

    到了傍晚李昕才到惠安,下了船之后,李昕直奔李府,到府里问清了管家所在,又赶忙去找管家,还没见到管家李昕就先喊道“安叔,我回来了。”

    管家闻声出来一看道“哟,郎君怎么回来了”

    李昕进屋先喝了一杯茶水才说道“这不东南出大事了嘛,我要回来亲自坐镇收拢流民之事,这起义一爆发必然产生大量流民,安叔,你明日就带着人去靠近起义的地方,尽量多的引导流民往惠安来,能引来多少是多少。”

    管家皱眉道“是,郎君你置办的那块地方到底多大到底需要多少流民从去年到现在快两年了,某家给郎君送去了有近六万流民吧,还不够”

    李昕答道“不够,远远不够,安叔这个您就先别管了,您就先照我说得做,到时候我带您去看看就知道了。”

    管家点头道“好吧,某家知道了,可是一下子来了那么多流民,粮食怎么办”

    李昕想了想道“安叔,那您就安排一下人加大一下粮食的采购量,您别忘了我还是惠安知县,实在不行我就开仓放粮,当然给流民的粮食能保证他们不饿死就行。”

    管家抱拳道“是,郎君,某家知道了。”

    与管家商讨完,李昕就回房歇息了。次日一早,李昕就回县衙了,到县衙后李昕就让吕飞去把孙县丞跟钱主簿叫来。

    二人闻讯后很快来到了县衙,孙县丞见到钱主簿也来了县衙说道“钱大人,你说咱们这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知县大人这次找我们来何事”

    钱主簿摇摇头道“这个钱某真不知道,这最近也没发生什么事啊。”

    孙县丞想了想道“也是,算了,走吧,进去了就知道了。”

    二人一道进了县衙,李昕见到二人示意他们坐下道“想必二位都很疑惑本官今日为何会突然召见你们,恐怕你二人还不知道东南已经出大事了。”

    孙县丞说道“大人,下官最近并未听闻有何大事发生啊。”

    李昕点头道“这不怪你们,本官也是昨日才收到太师的密信,两浙路爆发了由摩尼教领导的农民暴动。”

    二人听了李昕的话倒吸了一口凉气齐声道“农民暴动!”

    李昕接着说道“是的,本官想二位应该也听说过摩尼教之名,摩尼教在东南教众众多,我们福建路距离两浙路很近,本官想福建这边应该也会有摩尼教教徒,所以从现在开始整个惠安县进入戒备状态,夜间执行宵禁,孙县丞从现在开始你要掌控好整个惠安县的情况,不能给任何人以可乘之机。”

    孙县丞抱拳道“是,大人,下官得令。”

    李昕继续下令道“大规模农民暴动都会产生大量流民,我们这里距离两浙路比较近,肯定会有很多受到波及不愿意暴动的流民逃向我们这里,钱主簿,你主管的粮仓要随时做好开仓放粮的准备。”

    钱主簿抱拳道“是,大人,下官遵命。”

    李昕接着说道“这段时间本官会亲自坐镇县城,二位有什么事情尽可来找本官,县城的稳定就多多依靠二位了,二位在这国难之际就多辛苦些,待平稳过了这段时间,本官自会向太师为二位请功。”

    二人起身抱拳道“多谢大人,为朝廷分忧乃是我等坐臣子的本分,我等一定辅助大人以保县城的稳定。”

    李昕点头道“嗯,好了,你二人先下去吧,本官还要去军营布置城防事宜。”



第一百二十七章 流民
    孙县丞与钱主簿一道离了县衙,钱主簿问道“孙大人,你说这两浙路的农民暴动会波及到我们这里嘛虽然我们泉州府属于福建路,可是我们距离两浙路可有好几百里地,我们北边还有福州、兴化军顶在前边。”

    孙县丞摇摇头道“不好说,摩尼教教徒众多,而且不要忘了我们福建这边也有摩尼教教徒,难保他们不会跟着起事。”

    钱主簿点点头道“是啊,只盼朝廷赶快发兵镇压暴乱,别波及到我们这里就好。”

    孙县丞继续说道“就算福建这边没发生暴乱,也会被暴乱产生的流民影响到,农民暴乱产生的流民数量可不是几万,有可能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光凭泉州北边的福州跟兴化军几个地方可处理不了那么多流民,流民肯定会到我们这里来,钱大人你身上的担子可不小,流民们要是没吃的也会发生暴乱,不过某想我们这里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我们的知县大人对于百姓还是很宽仁的,知县大人自己应该就会拿出一部分粮食来救济流民。”

    钱主簿点头道“多谢孙大人提醒,钱某知道了,就是不知道会来多少流民,县里粮仓的粮食够不够用。”

    孙县丞皱眉问道“钱大人,你不会对粮仓的粮食动过手脚吧”

    钱主簿赶忙摆摆手“没有没有,钱某可不敢做这等杀头的事,粮仓里现有的八万石粮食钱某可没动过一粒。”

    孙县丞惊讶道“八万石,这可比前几任知县在位时粮仓粮食多了不少啊。”

    钱主簿答道“可不,这多亏了知县大人消灭了那批地主豪强,给县里其他地主豪强以震慑,让他们上缴粮食也不敢跟以前似的缺斤少两。”

    孙县丞点头道“咱们这位知县大人眼里可揉不得沙子,他宁愿给我们私自提高俸禄,也不愿意让我们与百姓争利。”李昕要听到孙县丞的话肯定会说你这不是废话嘛,不与民争利才能保证县城的长久稳定,这样李昕才能安心划水全力建设兴汉岛。

    李昕来到厢兵营巡视了一圈找到张虎“张虎,从今天开始全城戒严,晚上宵禁,厢兵营全体士兵停止训练,你来安排一下城防与巡逻城内事宜。”

    张虎问道“郎君,发生什么大事了嘛”

    李昕点头道“两浙路爆发了农民起义,为防止咱们这里受到波及我才这么做,另外这也是吸引流民的好时机,这段时间我都会在惠安组织此事,不过你跟厢兵营一定要保证县城的稳定。”

    张虎抱拳道“是,郎君,属下明白了。”

    安排好县城的一切,李昕就回府了。

    随后的一段时间,方腊的起义军开始爆发性增长,起义的声势也逐渐扩大起来,方腊宣布起义不到十天就有数万人参加义军,在息坑打败并杀死了宋将蔡遵。

    随着起义规模的扩大,两浙路开始产生大量流民,管家带着一些人员护卫在两浙路与福建路交界的地方散布一些言论,告知那些不想参加起义的流民只要南下泉州就有活路。并不是所有农民都愿意搭上全家的性命参加暴动,毕竟农民起义的成功率太低了,在中国的历史上除了最后一次其他的农民起义都失败了,况且农民起义对地方上的破坏也很严重,说实话农民起义军就是一帮乌合之众,没有纪律的约束,义军每到一个地方就如过境的蝗虫一般一扫而空,烧杀抢掠更是家常便饭,所以很多平民也都是农民起义的受害者,只要给他们指引一条活路,他们就不会被裹挟着参加起义。

    往泉州去有活路的留言逐渐在流民中传播开来,就好似一盏明灯一样指引着部分流民开始往泉州而去,而李昕也在通往惠安的几个路口设置了粥棚,指引着流民前进的方向。

    随着流民的到来,阮小五的船队也开始忙碌了起来,以前平常都是几百流民的运输量,现在最少都是一千人的规模,后来随着起义规模的扩大,流民的规模也在急剧增长,两千人、三千人、五千人,最多的一次船队运送了八千人之多。

    看着流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加,李昕开始感觉有些吃力了,而同样感到吃力的还有兴汉岛,随着大批流民的登陆,整个兴汉城与鸡笼城都忙碌了起来,所有的儒生们都被动员了起来,每天忙的四脚朝天,给流民们宣讲政策、分钱、分地、分房,没房可分的还得安排帐篷住宿,最关键的还是粮食,不过还好兴汉岛开发这两年李昕没少往岛上运粮食,再加上兴汉岛部分土地经过一轮绿豆耕种后已经开始出产粮食,所以粮食还暂时够用,不说能让流民们吃饱,保证不饿肚子还是能做到的,有饭吃再加上岛上已有住民的帮助以及刘法等将领带领军队强力的维持,兴汉岛总体上还是稳定的,没出什么大乱子。

    与兴汉岛的稳定相比,现在的李昕每天面对越来越多的流民开始焦虑起来,这朝廷对于方腊起义的反应真慢,根据李昕得到的消息就在七天前的十一月二十二日,方腊军在青溪县息坑全歼两浙路常驻官军五千人,兵马都监察颜坦被杀,随后,乘胜进取青溪县,俘获县尉翁开,此时距离方腊宣布起义已经一个半月之久,估计等杭州被打下来朝廷才能反应过来吧。

    为了粮食的供应与兴汉岛的稳定,李昕决定对流民进行限流,每天除了接收指定数量的流民,剩下的都指引到其他城池去。

    跟李昕同样焦虑的还有孙县丞跟钱主簿,自从李昕给二人下令之后,二人除了作事之外,还会时不时的登上城墙观察城外的情况,生怕哪一天义军打过来城破波及到他们以及他们的家人,看着城外流民越聚越多,两人的内心也越发焦急起来,同时也更加期盼朝廷能快点解决义军,然而朝廷并没有听到二人的心声,流民的人数还在持续增加中。



第一百二十五章 方腊起义 一
    转眼间时间步入十月,这日方腊召集一百多人举行宴会。

    斟了几遍酒后,方腊起身说道“这天下国家和家庭的关系,就好比是父亲与孩子的关系。孩子耕田织布,一年到头劳累辛苦,略微有点粮食布帛,父亲便全拿去挥霍浪费了;父亲稍不如意,还要拿鞭子板子抽打,虐待折磨孩子到死也不怜悯,对于你们来说,能忍受吗”

    众人喊道“不能!”

    方腊说“挥霍浪费剩下的,又全部把它拿去奉献给仇人。仇人依靠我们的物资变得越来越富足,反而侵夺欺侮我们,父亲就让孩子去对付他们。孩子的力量顶不住,那么指责惩罚便随之而来,然而每年奉献给仇人的东西从来不会因为受了仇人的侵侮而免去,对此你们能安心忍受吗”

    众人又喊道“不能。”

    方腊抹着眼泪说“赋税和劳役这样繁重,官吏掠夺勒索,农事和养蚕所得不够满足需要,我们这些人所赖以活命的只是漆楮竹木罢了,又被官府以各种名目的赋税全部征取去了,不给我们留一点儿。上天生下百姓,给他们设置官吏,本是用来养育百姓的,官府竟凶恶残暴到这种地步!天意和人心,能不愤怒吗而且朝廷除了歌舞女色、狗马游猎、营造宫囿、祭祀鬼神、扩充军备、搜罗奇花异石等挥霍之外,每年贿赂西边北边两大仇敌的银绢更是数以百万计,这些都是我们东南百姓的脂膏和血汗啊。两大仇敌得到这些财货,更加轻视我们,年年侵扰不止。朝廷给仇敌的奉献从不敢废除,执政者们还认为这是安定边疆的长远策略呢。唯独我们百姓一年到头辛苦劳累,妻子儿女受冻挨饿,想吃一天饱饭也不能够,大家看应该怎么办呢”

    众人都愤愤不平地说“听从您的吩咐!”

    方腊说道“三十年来,元老旧臣降职的降职,死的死,几乎没剩下什么好官,当权的都是些卑劣龌龊、奸邪谄媚的人,只知道用歌舞女色、营造宫室花园来迷乱蛊惑皇上罢了,国家大事完全不关心。京城以外的地方官吏,也都贪污奢侈成风,不把地方上的政事当作重要问题来考虑。东南百姓受剥削之苦已经很久了!近年来受花石纲政策的侵扰,实在无法令人忍受。各位如果能主持正义发动起义,全国各地必定闻风响应;十来天的工夫,就可聚众万人。地方官吏听到这一情况,一定会进行招抚,和我们商谈,不便于马上向朝廷申报上奏。我们用计策牵制他们,拖上一两个月,江南各郡可以一举攻下来。朝廷接到奏报后,也不能即刻决策发兵,预计拖拖拉拉商议也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调集训练军队和调拔粮饷,没有半年不可,这样我们起兵前后已经一年了。这时局势应已基本确定,不用担心了。况且对西边北边的外敌的钱币进贡每年有上百万,朝廷军政费用每年达数十万,这些钱财大多出自东南地区;我们已经占有了江南地区,朝廷必将残酷地向中原地区榨取。中原百姓忍受不了,必定会起来反抗。西边北边的外敌知道了,也将会乘机进攻。朝廷将受到内外夹击,即使有伊尹和吕尚这样的谋臣,也不能为他们想出什么办法来的。我们只要以长江为界,守住江南,减轻劳役,减免赋税,使百姓人力物力得到恢复和发展,天下四方哪个不会恭恭敬敬地来朝拜我们十年之内,终将统一天下了。如果不这样,我们就只能白白死在贪官的手里罢了,还请诸位好好谋划这件事!”

    众人说道“好!”

    于是几日后,宣和二年十月初九,方腊假托“得天符牒”,率领农民,杀死方有常一家,以帮源峒为据点,聚集贫苦农民,号召起义,北宋末年著名的方腊起义爆发了,一时间东南震动。
1...3132333435...1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