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小日子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未知
顾清尘低低地用鼻音应了一声。芙蓉觉得他的手逐渐地收紧,一个温度明显高得多的东西在她的耳垂上来回摩挲着。一阵酥酥麻麻的感觉从脚底,那个烫烫的东西移到她的脖颈之时,她才后知后觉,他是在吻自己。她张口想抗议,却不自觉地发出了一声嘤咛。
“娘子。”随着他低低的喘息,她的衣衫缓缓松开。她只觉得自己的身前一凉,随后,一抹热度就罩上了她胸口的柔软。
芙蓉只觉得似乎有一根泥鳅钻进了她的脚底,不断地挠着她,似乎哪里很痒,又似乎哪里着了火。黑暗中他们只能看到对方晶亮的眸子,感受到近在咫尺的呼吸,交错在一起,暧昧而绵长。
他的手在山峦起伏间流连了好一阵,随后慢慢地拔山涉水往下。就在他的手要触及到那片芳草地的时候,一只柔若无骨的手轻轻扣住了他的手腕。她吐气如兰,唇间轻轻溢出一句呢喃:“不要。你还没赢。”
压在顾清尘心上的阴云因为芙蓉这句话顿时就被吹散了。顾清尘嘴角勾起了一抹笑,这个女人,竟然在这个时刻说些这么煞风景的话。真是个磨人的小妖精。顾清尘埋首在她的脖颈处,低低笑着,肩膀一抽一抽的。
本来就是嘛自己只不过是想言语上安慰他而已,可没想过用自己来安慰他啊。反正他就是没赢嘛。芙蓉懊恼地想着,手去推他:“起来啊,你好重。”
“娘子,你得早点习惯啊。”顾清尘笑着,翻了个身,怀里的芙蓉翻了个转儿伏在他身上。他的唇准确地寻找到了她的唇,细密地吻着:“不然,我怕你以后吃不消啊。”
芙蓉昏昏沉沉之间,仍没忘记踢他一脚以明智。
日子平静了下来,可是这样的平静没持续多久。这天早饭的时候,顾老爹发了话:“要插秧子了,老二媳妇,你吃过饭一起过来帮忙。”
顾二嫂心不甘情不愿,又不敢不从,心里却在暗暗抱怨:早知道今天不过来蹭这顿早饭了。她的眼睛在桌子上转了一圈,突然一亮,笑着用手肘碰了碰芙蓉的胳膊:“三弟妹,你等会儿记得多带点水啊,对了,还有干饽饽。中午不一定能不能回来吃饭呢。”
芙蓉愣了一下。顾老娘倒是已经抬起头来了,似是思索了片刻,说道:“也是,老三媳妇等会儿跟我们一块去地里吧。我等会儿让黄大娘帮着看一下孩子。”
、芙蓉下田
扛着锄头拿着镰刀走在田坎上面,芙蓉小心翼翼的。今天特意在出来前换了双舒服的好走的旧鞋,不然,她抬起头看看走到前头的顾老娘,今儿恐怕会被说惨吧。
“娘子,是不是重了,我来拿吧。”芙蓉愣了那么一下,身后的顾清尘已经开口问道。
芙蓉顿时摇了摇头,略微偏了头,低声道:“没事的。平常抱圆圆比这个重多了。等会儿若是我没开口,就不用休息。二嫂也是这么过来的,没的让我一个人特殊。”她边说,还边看路。这几日下过雨,小路上有些湿滑。天边只是有一点儿鱼肚白,但是周围的田里已经有人在忙活了。芙蓉远远听见有水车的声音。前面的顾老娘眼瞧着就甩开她一条田坎路了,芙蓉忙小跑着跟上去。
顾清尘想起自己媳妇那一双白皙的手和腿,那么细滑,在顾老娘提出那事的时候他本要反驳,芙蓉的手伸过来掐了他的腿一把,一记眼刀飞过来,拼命阻拦他开口。顾老爹也没反对。家里十几亩的田,的确是缺人手。顾清尘无法,只得跟着来了。说起来,他也有差不多三四年没有来插过秧了。
不知道走了多少路,终于在芙蓉的鞋面差不多快被露水濡湿完的时候,走到了。顾家的这块田左手边连着十几亩田,再过去就是影影绰绰的山了。今年的雨水整个不算多,顾家还是等了好几场雨,仍是不够,秧苗却是等不得了,顾老大和顾老爹踩了几天的水车,这十几亩的田里的水才够了。芙蓉低头去看,水漫过了泥土,大约有十多公分深的模样,如一面镜子似的,还投影出云的形状。
今天早上的早饭是顾老娘亲自煮的。因为今天是“开秧门”的日子,虽然顾家没有请人来帮忙,但是也没有马虎,备好了酒肉饭菜,每个人都发了鸡蛋,连三个孩子的蒸蛋都变成了白水蛋,讨个彩头。走到育秧田里,顾老爹先除了草鞋下了田,手里拿着稻草在秧田上面扫了几下。跟着下去的顾老娘他们也做着同样的动作。顾清尘和芙蓉在最后,顾清尘悄声道:“这就是防止发秧疯,手背不会肿。”声音大了些,惹得前头的顾二嫂回头瞧了他们一眼。芙蓉分明看见了顾二嫂眼里的幸灾乐祸,心下憋了一口气。中国人的祖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她还不信自己学不会。
顾老爹扫完之后,走到了田最边上,坐上了秧马,手去拔秧苗,脚下滑行的速度奇快,不一会儿,他经过的地方就空了一大片了。
顾清尘在来时已经给芙蓉说过大概要点了。因为拖了些时间,这个时候的秧苗有点老,拔的时候手指靠近根的部分,使点儿劲。然后捆好放在秧马上,这拔秧苗的工作就算结束了。
“老三媳妇,慢些不打紧,勿要伤了秧苗的根。习惯了就好了。”顾老娘在上秧马前,还特意转过头来吩咐道。
彼时太阳已经渐渐升起来了,一股一股的微风拂过,混合着秧苗的清香。芙蓉点点头,也不顾旁边顾二嫂鼻间的嗤笑,在上秧马前先试探着用手拔了几棵秧苗,大概知道用多大的力后,这才小心翼翼地坐上了秧马。
开始都是慢的,逐渐地芙蓉就掌握了,动作快了起来,脚下的滑行速度也快了起来。旁边的田坎上走过了一行人,一个妇人高声道:“顾嫂子,你动作倒快,这秧田都快拔完了。我们这才来呢。”
顾老娘抬起头来笑了下,手上飞快地捆着秧苗:“我哪能和你比。家里壮劳力又多,今年又雇了那么些人。实在是不用自己操心的。老大又住在镇上,果然是有福的呢。”
芙蓉听了,抬头望了一下,却是见到一个穿着打扮不似一般农妇人家的中年妇女站在田坎上,脸上带有得色:“不算什么,只不过老大入了那掌柜的眼,抬举他当了个管事先生。他只不过瞎认得几个字罢了。”
这话就是红果果的炫耀了。顾老娘并没有答话。顾二嫂抬起头来擦了把汗:“钟婶子,怎么今儿您亲自下地了前头我听说,您不是去镇上享清福了吗”
那钟婶子的脸色瞬间不太好看了,避左右而言他:“太阳快升起来了,我先过去看他们种田了。顾嫂子,我那边有镇上带回来的br >
农妇小日子 农妇小日子第5部分阅读
的新进的香胰子,对身上的肌肤可好了。若是你被伤着了,只管来找我,包你不留疤。”说着,钟婶子的腰一扭一扭地走开了。
香胰子,不就是香皂吗什么时候香皂竟也有了这些功效了,若是药皂可能还有点效果。药皂芙蓉下意识地看向了顾清尘:古书上有很多美容方子,不知道,能不能付诸现实。就算是做出来了,销路也是个问题。起码得到镇上去,恐怕,只有富贵人家才会买这些东西。芙蓉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手上仍旧一边动作着。
拔秧算是比较简单的活路。顾老爹看到芙蓉也上了手,自己便停下了,叫上了顾老大顾老二和顾老娘去插秧,节省时间。太阳渐渐地升上去了,饶是初春,劳动起来,身上也已经出了细密的汗了,衣裳贴在身上,十分的不舒服。
顾二嫂和顾清尘的速度都算快,没一会儿,顾老爹就喊了两人过去也帮着插秧了。芙蓉机械地重复着拔秧捆秧的动作,偶尔抬头去看插秧的几人,每个人都一直弯着腰后退着。顾老爹的速度最快,都插了好几行了。她又偏头去看顾清尘,他低着头,往常头上扎的方巾今儿也没带,穿着粗布衣裳,时不时地擦一把额上的汗。这就是农活啊,这些柔弱的秧苗,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们一年的期盼啊。她又抬头看了看天,暗暗下了决心:她一定要让自己过上好日子。
腿在水里泡了这许久,还是有些粘粘的不舒服了。到了晌午,芙蓉才把秧苗拔完。顾老爹招呼大家休息一会儿。今儿带了些玉米面饼子和馒头,这馒头是芙蓉昨天蒸的。顾二嫂接过去的时候,笑了一下:“三弟妹真舍得,这馒头竟全是白面做的。”
顾老爹登时横了她一眼:“只管吃你的罢。若是说饱了,那就别吃。家里哪里还有白面,还不是老三媳妇这次自己掏钱买的。”
顾二嫂便不再作声,低头吃起了馒头。芙蓉和她坐得近,自然听见了她嘟哝的:“就知道卖这样的乖做好人,谁知道你们两个有没有补贴给她。”芙蓉心下冷笑,横竖这是吃到葡萄也说葡萄酸的心理。芙蓉抬起眼看了一下,看到山上郁郁葱葱的树,笑说:“那边山上可有野果子,什么时候采些回来做蜜饯也是好的。”
“山那面有些山葡萄,不过是涩的,跟镇上的没得比。其他都是些桑树榆树的,村里也有的。”顾清尘显然是饿慌了,咬了一大口馒头,含糊不清地回答道。
“桑树”芙蓉上了心,掰馒头的动作顿住了,“这附近没人养蚕吗”
顾二嫂这下就乐开了:“养蚕哪里有那么多人手。村头的王老伯倒是养过,把家里的几十亩田都养出去了,还把房子都养没了。谁还敢养那蚕丝又细,又易断,又难纺,做的衣裳又容易坏,谁有那个闲功夫去做那精细活。”说着,她斜睨了芙蓉一眼,“三弟妹是大家里出来了,自然是不知道这些事情的。”
芙蓉自不去管她话里的讽刺意味,却是陷入了思索:自古中华就有养蚕的传统。自己穿过来后,只是在范府里见过蚕丝织物做的衣裳,在这边的布庄是的确没见过的。那桑蚕丝的衣裳的确不经拉扯,可是,它的轻便凉快与光鲜却是出名的。这么一大片的桑树,就任它这样凋谢,实在是太浪费了一点。不若,试试吧。
虽有了这个想法,眼下芙蓉是没有这个时间来做的。这十几亩的水田还没有插好秧子呢。顾老爹体谅芙蓉是新手,且又不惯这田里的活,特意将她带到了一亩水较深的田里,让她就在秧马上插秧。新手容易将秧苗插歪,尤其容易插得太靠近自己踩的坑。坐在秧马上,也让她省些力。顾老爹大概讲了手法并示范了以后,就让芙蓉上手。他看着芙蓉插了几棵,嘱咐了她要将秧苗稍微插深一点,便自去忙了。
第一天不过插了三四亩的样子,这还算是快了的。眼瞧着太阳都偏西了,顾老爹抬头瞧了瞧,便让顾老娘带着顾二嫂芙蓉先回去准备晚饭,他们再做一会儿活。芙蓉只觉得腰酸腿疼的,但是仍旧咬着牙。
晚饭炒了个尖椒五花肉,顾老娘让芙蓉烙些油饼子。这忙了一天,肚子里还是得有点油水。一直等到天都黑尽了,顾老爹他们才回来,洗了手,来不及说话,每个人都捧着碗大口大口吃着。圆圆一天没见芙蓉和顾清尘,此刻眼睛笑眯了,见大家吃得这么香甜,他也大口大口地吃着。芙蓉害怕他像前儿一样,只让他吃了半个饼子,饭并没让他吃。
“媳妇儿,你想养蚕”芙蓉泡好了顾清尘给她准备的去疲劳的药澡后回房,已经洗好澡,正在给圆圆擦头发的顾清尘对芙蓉说道。
、送银子来啦
一见到芙蓉坐上来,圆圆就滚到她怀里,连头也不擦了。
芙蓉笑了一下,点头道:“总觉得那一片树是可惜了。这附近真的没人养蚕吗”
顾清尘起身将手巾搭好,转过头来说道:“以前听我阿奶说,以前也是有的。那时候山头上的嫩桑叶几乎都是被掐尽了的,有好些人家的蚕没吃的,没丝,也就亏大了。后头,有人种起了棉花,养蚕的就渐渐少了。再后来,出了王老伯那件事,这村子里就再没人捣鼓那东西了。”
芙蓉这才明白原委,想来在这个地方养蚕,估计会被人看成是败家的表现吧。芙蓉想起现代的一条蚕丝被的价钱,仍旧觉得这是一笔可以做的生意。她沉默着,认真思考起这件事的可行程度。
圆圆见芙蓉老不理他,一直抓着芙蓉的胳膊,抓啊抓的自己先睡着了,小脑袋一点一点的。芙蓉也打了个呵欠,将他放在床里侧,自己也除开外衣躺下。顾清尘照例从身后揽住了她。就在芙蓉要迷糊着睡着的时候,顾清尘在她的耳边轻声道:“我以前念书的同窗家里也有养蚕的。若是你真有这个念头,赶明儿忙过了,我去拜访一下他们。”
芙蓉听了,想回答什么,却经不起瞌睡来袭。脑袋一歪,她靠着顾清尘睡着了。顾清尘嘴边勾起一抹笑,也闭眼睡了。
插秧的日子是劳累而又枯燥的。前一天的腰酸背疼刚舒展一点,后一天的活路又来了。在水里站了这么久,脚上的皮肤都起了皱,更别提可恶的蚂蝗,老爱往她腿边凑。这十几亩地,顾家也着实忙了好几天。
终于到了最后一天了。芙蓉吃力地弯下腰去。水多的秧田已经插完秧了,这边水少一点的秧田没法用秧马,芙蓉这几天下来,觉得自己的腰都快断掉了。
“顾二娘”远远传来了黄大娘的声音。芙蓉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抬起头去,黄大嫂急急地走来。
在田里作活的人都停下了手。顾老娘见是黄大娘,笑道:“黄嫂子,今儿过来,可是有什么事是不是家里孩子给嫂子你添乱了。”
黄大娘笑了笑:“瞧你说的,我们两家谁跟谁啊。不是我有事。是你们家啊,来客人了。”
顾老娘听了,面上一愣:“来客人了,谁啊”谁会在农忙时候走亲戚的。难道是婷儿吗
“方才啊,一辆马车进了村,停在你们家门口了。车夫一直在叫你们家的门。我这才出去应了。是一位姑娘,说是老三媳妇的旧友,来寻她呢。”黄大娘笑道。
芙蓉怔了一下,旧友,谁会找到这边来她还在想着,顾老娘已然回过头来:“老三媳妇,既是你的旧识,你就先回去吧。备些好酒菜,不要怠慢了客人。另外今儿是关秧门的日子,你先看着准备着。”
芙蓉应了,这才起身,去了水车边舀了水洗了脚,这才换上了自己的鞋,又给顾老爹和顾老娘说了一声,跟了黄大娘去了。
一路上她都在想到底是谁,始终没个头绪。她刚走进黄家堂屋,身后突然响起了一熟悉的声音:“芙蓉妹子”
芙蓉蓦地转身,眼里露出惊喜的神色:“红棉姐,你怎么会来这里”
“你们先聊着吧,我去备些茶。”黄大娘说着便要出去。芙蓉忙拦了她:“黄大娘,我带了红棉姐过去吧,也不用麻烦你了。小桃他们在哪里呢,我一并带了过去。”
黄大娘知道她们有私房话要讲,苦留不住,也只得罢了,仍是说道:“那成,我这边煎些鱼,等会儿给你们端去。我这就去叫圆圆他们。”
芙蓉抱着天衡,手上牵着圆圆,带了红棉回去顾家了。让三个孩子自己去玩去,芙蓉就忙着烧水。红棉跟着她进了厨房,目光扫了一圈,说道:“怎么这么多孩子。当初你连小少爷也是避而远之的,倒来这里当孩子头了。”
芙蓉熟练地揭开锅盖,舀了好几瓢水进去,笑着说:“那小少爷,岂是我们能摸得着的。摸得着的如今什么样,没摸着的如今又什么样。”
“你倒是个通透的。当初我就说你是个有造化的。救了小少爷,偏是求了出府。”红棉看着她熟练地洗着菜,轻轻叹了口气,“如今看来,还是摸不着的好。”
芙蓉的刀顿了顿,又继续剁了下去:“红棉姐可不是这样的性子,没得拉了我说这些有的没的。”切好了肉,她自去洗了手,端了些点心,引了红棉到自己屋里去坐。
红棉看了看周围的摆设,倒是过得去眼,估计是芙蓉的嫁妆。红棉喝了口茶,说道:“我是寻到了你家,得知你嫁人了,这才过来的。如今看来,你面色倒红润了不少。他对你如何”
芙蓉正咬了一口桃花糕,听了红棉的话,顿时被呛住了。对她怎么样没把她气死就好了。芙蓉吃力地将糕点咽了下去,喝了一口水顺顺气,心思早已转了一个圈,知道红棉是察言观色的好手,低下头去,露出小女儿的媚态,轻轻把玩着衣角:“还不是就那样。”
红棉见了芙蓉这样,知道她是在害羞,心里松了的同时,也闪过一丝惋惜:她怎么就能硬起心思强离了范府呢。不过红棉并不是那多言之人,只是笑说:“我今儿前来,是想邀妹妹一起发财。”
芙蓉怔了一怔:“姐姐难道也出府了”
红棉微笑着点头,说道:“早有此念头。只是某个小丫头把烂摊子丢给我,着实让我多累了几个月,偏我还要把银子给她送上门。”
芙蓉心里震撼。自己是卖的活契,红棉可是卖的死契,恐怕这其中的困难,比自己大得多吧。不过,看红棉这样信心满满地来寻自己的模样,芙蓉也就把心揣了回去:“哪里有银子,我可是没瞧见。”
“你啊我也不兜圈子了,你想不想做布匹生意”红棉点了点她额头,正了颜色道。
这可是瞌睡对了枕头了,自己刚想着养蚕呢。芙蓉按捺住了心里的激动,认真问道:“怎么样的生意”
红棉答道:“是这样的,我家有个亲戚正好是在开布庄,他家呢,以前是自己织布自家蜡染,自家就有铺子可以卖出去。只是他家如今地方也不够,人手也不够,就想把这织布的生意让出来,专做后头的生意。”
芙蓉明白了,在心里盘算了一阵。这个时候的人没有什么流水线的概念,多数的布庄都是自给自足的,从收棉花到最后卖出布,基本上全是自己动手。如此看来,这家老板心思挺活啊。
“我也问过了,去了籽的棉差不多是四五十文一斤,而一匹白布差不多在一百五十文到两百文上下。除开工钱之类的,我们还是有赚头的。”红棉见芙蓉在沉思,便将这其中的差价给芙蓉说了。
这利不算多,也不算薄了。若是量大,还是很可观的。只是,芙蓉斟酌着开了口:“这生意好是好,只是不知道,你亲戚的布庄,一天能吃进多少匹布”
红棉笑了,芙蓉的心思果然活泛。这里面的利再大,卖不出去自然也是没有用的。红棉斟酌着说道:“这一家布庄,自是吃不多的。镇上的人口少,不过,人都是听风就是雨的。只要生意打出去了,自是不只一间布庄。”
芙蓉的心里却又转开了去:要做垄断生意,要不是垄断市场,要不是垄断原料,或者就是独家秘方。显然织布这三个特征都不具备。芙蓉突然一念而起:“若是不单单卖给布庄呢”
红棉的眼睛一眯:“除了布庄,还能卖给谁。”
芙蓉微微一笑:“既是织布,自是不只棉花,麻布倒是更实用。不知道,这镇上可有专做红白喜事生意的人”
红棉顿时眼前一亮:“妹妹好心思,这样也不算是抢了我亲戚的生意。我这就去问问。”说着,红棉便起身要走。
芙蓉忙拉住了她:“姐姐忙什么。横竖棉花成熟还早呢,不误这一顿饭的功夫。你先坐坐,今儿让你尝尝妹妹的手艺。”
红棉一想倒也是,便就坐了下来。芙蓉本想跟红棉提提养蚕的生意,转念一想,贪多嚼不烂,不若以后再说。
几日后,红棉又来了一趟。芙蓉看她笑语吟吟的模样,知道这事情有戏。果然,这镇上还有好几家专做红白喜事生意的。红棉也跟自己的亲戚通了气儿了,她家亲戚只提了一个要求,红棉他们的布销给他家布庄的价钱要比市价低。芙蓉听闻压了两成的利,心里盘算了一下,也是大有赚头的,便也应下了。
这两人商量完毕,正坐着喝茶,门外突然响起了顾二嫂的声音:“哎哟,三弟妹,你的客人就是我们家的客人,怎么一直在屋里坐着呢。娘叫我来喊你们过去坐坐。”
芙蓉看到顾二嫂的目光直往红棉的身上瞄,心里觉得好笑,恐怕这坐坐,也是顾二嫂撺掇的吧。红棉倒似浑然不觉似的,站了起来:“说的正是,有劳二嫂了。”
、豆腐持续融化中
芙蓉走回屋里,取下头上包着的帕子,擦了一把汗,正想换衣裳,隔壁房间传来了一阵咯咯的笑声。顾清尘和圆圆,他们在旁边屋干什么芙蓉心下好奇,走了过去。
圆圆正坐一架崭新的木马上面,双手握着木马头上的木柄,两只眼睛都笑成了一弯月牙。顾清尘蹲在他旁边,给他摇着木马,另一只手摸他的头:“好不好玩啊”
“好好玩爹爹你好厉害”圆圆大声地回答着,兴高采烈的语气。
顾清尘一脸宠溺,故作神秘地说:“圆圆,这个木马还可以飞哦。”
圆圆立刻睁大了眼睛,眼巴巴地看着顾清尘,充满了期待:“怎么飞”
顾清尘张开了双手:“圆圆就这样张开双手就可以飞了。”临了,他还故意点了一下头,加重语气。
圆圆不疑有他,立刻张开了小小的胳膊。顾清尘一只手扶着他的腰,另一只手用力地摇了起来。木马晃得很厉害,圆圆的笑声咯咯地传了出来:“我飞咯”
这几日都在忙着跟种棉花的农家交涉,芙蓉的嘴几乎都磨破了,脚底也走起了水泡。芙蓉缓缓地放下了帘子,转过身去,轻叹了一口气:顾清尘,的确比自己细心。
晚饭后,芙蓉刚洗完碗出来,顶头就被刚出房门的顾老娘喊住了。芙蓉心下疑惑,当下也不动声色地跟了顾老娘进屋去,心里却在盘算,是不是因为红棉的事情
“老三媳妇,你坐下。”顾老娘指着一张条凳,“我有话跟你说。”
芙蓉在条凳的一边坐了,等着顾老娘开口。
顾老娘喝了一口茶,说道:“我今儿来找你,不为别的事。是这样的,前儿村头的张王氏给你大哥说了户人家,正是你们村的。我想着,这几日也没什么事,你不若回趟娘家,也帮着问问那家的闺女到底是怎么个景况。”
芙蓉倒是有些意外,不过面上却是受宠若惊地道:“多谢娘。”
顾老娘只是微微笑了一下:“这有什么谢不谢的,这件事说起来也是有我私心在里头的。我这心里头不踏实,若是专门跑一趟,倒招了人眼。你大哥这么几年,一个人也不容易。这家里要是没有个知冷知热的,哪里还像个家。”顾老娘说这话的时候,眼光在芙蓉身上停留了许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