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园似锦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姽婳晴雨
“对了!你来得挺巧,今儿大爷爷家杀猪,一块儿去吃杀猪菜吧?”余小草向他发出了邀请。以前,赵晗在村里的时候,没少吃过大爷爷家的杀猪菜。
赵晗脸上露出怀念之色,点头道:“好啊!很久没有吃余爷爷家的杀猪菜了,有时候梦里都能梦到杀猪菜的香味呢!现在过去,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第五百四十四章 杀猪菜
“你身上有着伤呢……要不,你先到我家去给伤口换药,再内服一些玉瓶中的药。两日后,你不是还要出海巡逻吗?这两天好好养伤,要不然怎么保家卫国?我看,你今儿就在我家住下,我针对你的身体,煮些药膳帮你调调!”余小草实在不放心赵晗的伤势,要是年前在遇上寇贼,拖着受伤的身体应战,多危险啊!
说着,她像小时候一样,拉起赵晗的袖子,就往返回的路上走去。四个丫鬟自然以她马首是瞻,众星拱月簇拥着两人往余家而去。
“咦,小草那丫头怎么又回来了?”靠在墙根聚在一起一边晒太阳一边纳鞋底的妇人们,看到余小草身边的高大男子,露出了恍然之色。
“是赵猎户的儿子……不不,现在人家是大将军了,听说赵家的儿子现在也是个小官了,管着一百来号人呢!”
“赵家的儿子,以前就跟余家的孩子关系不错,经常带着小草姐弟上山套个兔子,逮只山鸡的。余家最困难的时候,如果不是靠猎物补贴着,日子不知道能不能熬过来呢!”
“这赵家的儿子,将来肯定是要做大将军的。他不比小草大几岁吧,将军和郡主……这两个人看上去挺配的!”哪儿都不缺八卦之火。
“嘘!幸好这次阳郡王没回来,要是被他听到了,打你二十大板,看你还胡说不!村里谁不知道,阳郡王对小草很不一样。很多人都传,小草是阳郡王内定的妾室呢!”
“别瞎说!人家小草现在是郡主了,皇上亲封的,怎么可能给人当小妾?我看哪,王妃的位置非她莫属!”
“嫁进王府有什么好?镇里稍微有点身份的老爷,都三妻四妾的,每天斗来斗去,烦也烦死了!我看哪,还不如赵家的儿子,两家关系不错,又是一块儿长大的,知根知底。哪怕将来纳了小妾,赵家也不会亏待小草的!”
……
一群妇人越聊越热闹,分成了两个阵营,一波赞成小草嫁进王府当王妃的,一边觉得小草还是嫁进赵家享福的。两边互不相让,一时之间争执不下。
小草把赵晗带回家中,知道他伤在后背不方便敷药,便要代劳,却被几个丫鬟给撵了出来。男女七岁不同席,小姐过了年都十四了,也不知道避着点儿。最后,年岁最小的迎春被推出来给赵晗敷药。
横贯了几乎半个背部的狰狞伤口,把略带羞涩的迎春吓了一条,另外还有一个伤口,应该是利刃刺伤的,直达肺部,难怪赵公子刚刚咳嗽的时候听着不太对呢。跟着一个懂医术的主子,迎春耳濡目染,多少知道些医理。
她用小姐给的“消毒水”,帮赵公子认真擦洗了伤口,把小姐亲手制的金疮药在伤口上厚厚地敷了一层,然后用纱布重新缠上。
外间,梧桐正小心地提醒主子:“小姐,您都是快及笄的人了,跟异性最好保持些距离。赵公子虽说是您儿时的玩伴,可毕竟是个男人……”
“你说的我都懂!不过,有一点你要记住:医者仁心。我不但是个女孩子,还是一个大夫。总不能因为患者是个男的,我们就不施救吧?”余小草白了她一眼,从医药箱中取了药材,配了几副药递给梧桐道,“待会儿你别跟着看杀猪了,帮晗哥把药煎了。”
“啊?小姐,您不是说要带奴婢去长见识吗?奴婢还想尝尝杀猪菜的味道呢!”梧桐装出一副苦瓜脸,手上接药包的动作一点都没耽搁。
余小草不承认自己小心眼,正色道:“杀猪有什么好看的?血淋淋的,别吓着你!等熬好药,服侍晗哥喝下去,你再跟着晗哥一块儿去。放心吧,我给你在旁边留个位子。”说着,给她一个“怎么样,你家主子我够意思吧”的小眼神。
这时候,赵晗从余航的屋里出来,后面跟着捧着药膏的迎春。余小草迎上去,道:“晗哥,在船上肯定睡不踏实吧?你喝了这杯蜂蜜水,在我哥房里睡会儿。等杀猪菜快好的时候,我让人回来叫你们!”
赵晗点点头,从春华手中接过蜂蜜水,一口气喝了下去。蜂蜜水甜滋滋的,就像小姑娘脸上绽开的笑容。他看着小草唇瓣的小梨涡,微微有些失神,错过了水中直达手上肺部的温暖与滋润。
睡在充满阳光味道的床铺上,赵晗身心从来没有这么放松过。背上的伤口,刚敷过药,凉丝丝的,挺舒服,再也感觉不到任何火辣辣的疼痛感,就连肺部的沉闷也变得舒畅起来——难道刚刚的蜂蜜水中,小草加了治疗内伤的灵药?
不知不觉间,赵晗的呼吸变得舒缓起来。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冬日清晨,他沉沉地睡了去过。等到梧桐叫醒他,让他把药趁热喝下去的时候,赵晗感到浑身充满了精气神,所有的伤痛病灶似乎都离他而去了。知道这药是小草特地给自己配的,赵晗毫不迟疑,一口气把苦苦的药汁全灌了下去。
去大爷爷家凑热闹的小草,到了大爷爷家的院中时,那只大肥猪已经被宰杀完毕。来帮忙的亲朋好友,褪毛的褪毛,收拾内脏的收拾内脏。余海夫妇今儿也没去庄子,跟着在院子里忙活开来。
一群妇人跟大奶奶一块儿,洗得洗,切得切,忙得热火朝天。很快,猪头就被烀进了锅里,另一个锅里血肠也下了锅。柳氏用自家的独门秘方,帮忙卤了蹄子和内脏……
中午时候,来帮忙的人满满地坐了一院子。余小草主仆跟余家人坐在一起,就连二丫也露出憨憨的笑,坐在柳氏身边好奇地东张西望着。本来几个丫头不肯与小姐平起平坐的,被小草半真半假地呵斥了一通,才勉为其难地坐下。
都说北方人实在,瞧瞧这一盆盆分量十足的杀猪菜,每个都冒尖儿。蒜泥白肉、猪肉芸豆炖粉条、酸菜猪肉血肠、烀猪头、蒜泥护心肉、烧拆骨肉……看上去肥腻腻,吃起来却香喷喷的杀猪菜,吃得余小草连呼过瘾。
尤其是蒜泥护心肉、酸菜血肠和拆骨肉,是小草的最爱。四个丫鬟见主子黑乎乎的血肠一块接一块地吃,拆骨肉大口大口的嚼,吃得甚是粗犷,但也颇能引起人的食欲。
梧桐不太理解,哪怕是珍馐楼里最顶级的菜肴,自家小姐也从未吃得如此香甜过,这看起来粗糙油腻的食物,怎么就对了小姐的胃口?再看看迎春、春华和秋实三个丫头,也吃得美滋滋的。她也忍不住拿起筷子,朝着看起来最不肥腻的护心肉夹了一筷子,放入口中细细品味着——嗯,口味淡淡的,有嚼头,如此而已。
坐在她身边的余江媳妇,笑着道:“闺女,这护心肉得蘸蒜泥酱油吃,要不然一点味道都没有。”说着,还示范地夹了一片肉,蘸了蘸蒜泥放入口中,有滋有味地嚼着。
以前府里的嬷嬷教导过:一个合格的大丫鬟,平日里不能吃气味重的食物的,就连荤菜也不应该多吃。生怕自己身上、口中有异味,惹了主子的厌弃。下午,还要伺候主子呢,吃蒜泥这种味道浓烈的东西,真的好吗?
余小草看出了梧桐的犹豫,拍拍她的肩膀,亲自给她沾了一块护心肉,道:“下午放你们半天假,不用在身边伺候着了。想吃什么尽管吃,别扭扭捏捏的,一点都不爽快!这白肉,看起来肥,吃起来一点都不腻,你尝尝!还有这血肠,我大奶奶做得最地道,在别处你是吃不到的!”
小草见自己夹一块,梧桐脸上的肌肉都抽动一下,心中偷笑着,把那些梧桐死都不愿意伸筷子去夹的菜,都给她夹进碗里。
看着自家主子一副恶作剧的坏笑,梧桐简直欲哭无泪。可是主子赏赐的食物,和着眼泪也要吃下去。她鼓起勇气,先把蒜泥护心肉吃进嘴里。果然,蘸了蒜泥酱油的护心肉,味道丰富了许多,而且越嚼越劲道,别有一种风味。
蒜泥白肉,白花花的肥肉,看起来油腻得很。梧桐捏着鼻子,把半个巴掌大的白肉塞入口中,像跟谁有仇似的,用力地嚼着。嚼着嚼着,脸上的表情不再像慷慨就义一般。咦?奇怪,一点都不腻,反而有种不一样的鲜香。
至于血肠嘛,梧桐见自家小姐一块接一块的吃,出于对主子的信任和崇拜,她吃的时候也没有任何心理障碍了。反正以前又不是没吃过卤的大肠,矫情什么?
放开了的梧桐,捡着自己以前没机会尝过的菜,全都尝遍了。每一样看起来粗陋简单的菜肴,吃起来都有一种不一样的美味。余江媳妇见这个城里的小姑娘,终于甩开腮帮子大吃起来,心中松了口气。
淳朴的百姓,觉得让每个客人都吃得尽兴,才是主人家待客的成功。在余江媳妇眼中,余小草身份再贵重,也是在她眼皮子底下长大的,算是自家人。
第五百四十五章 畅想
自家人,怎么招待都行,可小草的几个丫鬟,据说都是皇城里出来的,平时行事举止堪比大家闺秀。余江媳妇一直担心她们吃不惯乡下粗陋的食物呢。现在看来,她的担心是多余的。
在东北农村,几乎家家杀年猪,村子里男女老少齐聚一堂,热热闹闹的。从进入腊月开始,杀猪菜吃着就没停过。东山村本来是没有这项习俗的,被从东北逃难来的大奶奶一家带着,现在也有不少家开始请杀猪菜了。不过,要说最地道的杀猪菜,还数大奶奶的手艺好!
余小草捧着圆鼓鼓的小肚子,在西山脚下遛弯,顺便看看以前挖的陷阱,下得套子有没有收获。赵晗默默地跟在她的身后,怀念起当初的青葱时光。
每次只要是小草下的套子,套到猎物的几率就大得多,这丫头似乎被幸运之神眷顾着。瞧,明明是猎物不丰的山脚下,陷阱里,套子中十个里面也得有六七只猎物。
四个丫鬟褪去了矜持与规矩的桎梏,露出纯真的一面。每次发现套子中有猎物,都大呼小叫,抢着上前去拿,兴奋得不得了。等她们转悠了一圈后,几乎每个人手中都收获满满。赵晗的肩膀上,还扛着一只已经僵硬了的傻狍子呢!
腊月里的日子,仿佛过得比平时要快,一转眼,就到了年根下。庄子里的大棚蔬菜,从年二十九就停了,过了破五再开工。小石头在二十八的时候也冒着风雪回到家中,余家人这才算是真正团圆了。
农园似锦 第249节
年夜饭,除了余家人,饭桌上还多了两人。一个是被小草邀请在家过年的赵晗,一个是孤家寡人的庄小莫。饭桌上,庄小莫一个劲儿地向小莲献殷勤,余海对于一切跟他抢女儿的“女婿”这种生物,都没啥好脸色。阳郡王那家伙他是拿着没办法,姓庄的大尾巴狼,想叼走他家小莲,没那么容易。
过了年就十四了的小莲,情窦初开,对于高大俊朗的庄小莫,似乎也有几分好感。对于他的殷勤,小莲脸红红的,似乎不那么排斥。
正所谓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有趣,柳氏对于这个虽是孤儿出身,却自信自强的庄小莫,印象颇为不错。再加上小莫温和懂礼,心地善良,懂得感恩,要不是有男人拦着,柳氏几乎要把他当半个儿子对待了。
除夕守夜的时候,余航带着弟弟,小石头拉着赵晗,再带上庄小莫,几个大小少年,在院子里放烟花燃爆竹。屋里,余海拿出了账本,跟小女儿总结今年家中的进项,并且提到了来年的想法。
“咱们庄子上玉米和冬小麦的种子,卖得很好。再加上咱们这儿海运方便,南来北往的货船都想捎带一些种子回去。不过,咱们庄子上的田地数量有限,根本供应不上需求。”那么多白花花的银子呈现在自己面前,却赚不进手中的感觉,真让余海觉得不好受!
“再说了,我还领着朝廷的差事呢!高产的种子,自然先要紧着咱们唐古镇四周的州县,这么一来,能够高价卖出的种子就更少了!”
余海从大姐那儿得知,东北由于气候和环境因素,粮食产量极低,那儿的百姓有大半年是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最艰苦的时候,就连稀得能照见人的粗粮粥,一天也只能喝上一碗。如果遇上天灾,那就只能背井离乡出门逃荒去了。
玉米的产量高,而且对环境气候适应力强,如果能在东北普及种植的话,百姓的日子会好过很多,至少能填饱肚子。因此,对于北边来的货船,他都尽量匀出更多的玉米种子卖给他们,可惜不过杯水车薪而已。
余小草咬着嘴唇想了想,对一脸希冀看着自己的老爹,笑道:“爹,你看我干什么?就那么确定我能想出办法来?”
余海嘿嘿一笑,颇有几分自豪地道:“当然,我闺女这么厉害,这点小问题怎么能难住我们草儿?”
“在我们心中,小妹你就是智多星,幸运小神仙。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小莲一边磕着瓜子,一边催促小草说下去。
“我确实有个想法!”余小草在家人亮晶晶的眼神中,只得继续道,“我想把唐古打造成一个大农场,成为全国最大的种子批发基地。”
余海点点头,道:“其实这也跟我的想法差不多。可是,咱们没那么多地啊!我问过了,周边的田地和庄子,人家都不愿意卖。不过,唐古和府城中间,有大块大块的荒地,不过要把荒地养成良田的话,恐怕不是一年两年的事……”
余小草轻轻皱着小眉头,道:“咱们唐古现在是阳郡王的封地,如果他愿意帮忙的话,土地绝对不是问题。至于荒地嘛!荒着的确可惜……我觉得,可以跟朱俊阳打个商议,出台一系列鼓励垦荒的政策。例如开垦的荒地,三年内不用缴纳任何的赋税,以后的五年或十年内,赋税减半,等等……现在,土地普遍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很多人靠租佃田地为生,相信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田地,百姓们都是很乐意的。”
小女儿的话中,连着体了阳郡王两次,余海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忍不住地问道:“草儿,你跟阳郡王……你越来越大了,要留个心眼儿,别被人占了便宜去。再说了,男人都是善变的,阳郡王身份贵重,难免不会生出什么花花肠子出来。所以……”
“爹,你放心!女儿心里有数!如果朱俊阳对我不好的话,女儿宁可单身一辈子,也不会草率地把自己嫁出去的。他还在考察期,自然不敢对女儿怎么样!”余小草心中很清楚爹爹的担忧,忍不住劝慰道。
小女儿早慧,这些年家里的生意,几乎都是她出谋划策的。男人每次遇到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总是征求她的意见,因而柳氏对小女儿还是比较放心的。不过,小姑娘过了年才十四岁,平时又很少在身边,她忍不住提点几句:
“草儿,咱们也不必在阳郡王一颗歪脖树上吊死。如果他不能通过你的考验,娘再给你找更好的——其实,如果不是阳郡王横叉一杠子,娘倒是觉得赵晗这小伙子不错……”说完,还往窗外看了一眼。
“娘,”余小草有些哭笑不得,“我只把晗哥当哥哥,你怎么也跟着乱说?放心吧,女儿心中自有成算!”
老余头穿着红通通的唐装,盘腿坐在炕头上,拿了一块软软糯糯的糕点,对大儿子两口子道:“你们就别跟着瞎操心了!阳郡王是郡王,咱们草儿现在也不是当初那个小农女了,咱们草儿有本事,跟自己挣了个郡主回来。你们见过那个郡主愁嫁的?京中那么多才俊,只要眼睛不瞎,都能看到咱们草儿的优点。即使没有阳郡王,也有阴郡王、月郡王的!”
“就是,就是!”余小草怕爹娘在家为自己瞎操心,虽然老爷子说得道理有点糙,她还是忍着笑附和道,“爹娘,你们放心,二十岁之前,女儿保准把自己嫁出去,而且嫁得风风光光。行了吧?”
柳氏点点她的额头,笑道:“你呀,不知羞臊的,什么都敢往外说。以后,注意着点儿,小心被人笑话。”
“这不是在家里嘛!也就是在咱们面前,草儿才会说这些。那些镇上的老爷夫人来套近乎的时候,咱们草儿那气势,那举止,比戏文里的公主都有派头。”自家小女儿,余海是哪看哪儿都好!
一家人就种子繁育基地的事,一直聊到过了子时。全家一块儿吃了顿饺子当宵夜,就各自安歇了。
在东山村的年节,余小草过得悠闲又自在。初一跟着一帮小姐妹一块儿,东家拜拜年,西家问问好,收到不少具有农家特色的小零嘴。初二,跟爹娘一块儿去外婆家,收到不少丰厚的红包。
现在,外婆家算是村里数一数二的。以前的茅草屋全部都推倒重新建了敞亮的白墙青瓦房,前院后院都搭了小型的大棚,种了蔬菜瓜果。因着跟余家的关系,村里人也跟着沾光,种上了高产的冬小麦,因而柳家在村里的地位,仅次于村长。
不担心销路问题,大舅母那次倭寇来袭养猪场关了后,就回到西山村,从村长那儿买了一块地,自己单干起来。现在一年下来至少有数百头猪出栏,由大舅舅驾着家中的骡车送往府城。唐古的大棚蔬菜上市后,大舅舅和二舅舅一块儿,又开始往府城送货的买卖,每次下来赚个几十两银子的差价还是有的。
二舅舅买了几十亩良田,春种玉米,秋种小麦,搭着余家的销路,每年的收入也不老少。小舅舅也放弃了泥瓦匠的活儿,被余家请去帮忙,一年的工钱是他以前好几倍。小舅妈也跟着大舅母合伙养猪……
总之,柳家这些年日子是越过越红火,就连爱说几句酸话的二舅妈,随着日子越来越好,人也福泰了,看上去不那么刻薄,说话也宽和了许多。柳家老两口的日子,过得别提多顺心了。
第五百四十六章 超级农场
日子一天天过去,本来打算在东山村一直过到二月末的小草,计划很快被打乱了。东山村在十六这一天,来了不速之客。
“朱俊阳,你怎么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搞突击检查啊,你!”余小草一大早上山下了套子,回到家中看到门前多了几匹马,进屋后发现朱俊阳正大马金刀地坐在炕上,吃着她年前炒制的坚果,旁边的小盘子里,存了一小堆剥好的山核桃仁。
朱俊阳冲她挑了挑眉,手中又捏碎一颗山核桃,细细地把里面的仁捡出来,放入小盘子内。做好了这些,才开口道:“爷这不是想给你个惊喜吗?怎么?不欢迎?是不是有了晗哥哥陪着,早就把爷抛到脑后去了?”
对于小石头一口一个“晗哥哥”,这位爷心里早就不爽了。要知道有这么个大尾巴狼候着,他早就陪着小丫头一块儿回来省亲,在东山村过个年,然后一块儿再回京了。小丫头回来有一个多月了,不知道那家伙有没有趁他不在,大献殷勤?
“哎呦!这屋里谁把醋坛子给打翻了,好一股酸味!”余小草解下来的银狐皮斗篷,梧桐顺手接了过来,挂在梨花木衣架上。
见小草冻得小脸通红,朱俊阳把最暖和的炕头让出来。小草脱了鞋子坐下,他又把搭在自己腿上的小棉被,盖在她的腿脚上。然后指了指自己剥好的山核桃仁,笑骂一声:
“你个小没良心的,在东山村玩得乐不思蜀了吧?出来一个多月了,也不知道给爷写封信。这一大早的,就往山里去,不会是跟那个姓赵的一起去的吧?”
余小草抓了一小把核桃仁,塞进嘴巴里,腮帮子一鼓一鼓的,大眼睛迷成弯弯的月牙,像只满足地吃松果的小松鼠。闻言,她斜睨了朱俊阳一眼,道:“你当晗哥跟你一样闲?人家出海练兵去了,哪有闲情逸致去套兔子?”
“晗哥……叫得倒是挺亲热。怎么从未听你叫爷一声‘阳哥哥’?”朱俊阳心中酸酸的,小丫头对他从来都是直呼其名,一点都不客气。
余小草看他停下了剥核桃的动作,忙拍了他的手一下,提醒他自己正等着呢,听到他酸溜溜的话语,抬头看了他一眼,正色道:“叫他晗哥,是把他当哥哥待。还是……你也想做我的哥哥?”
“不想!”一点都不想!朱俊阳见盘子里的核桃仁以飞快地速度消失着,忙加快了捏核桃的速度,“不过,你对爷的称呼,爷不怎么满意。”
“你想我怎么称呼你?俊阳?阳阳?小阳儿?阳宝贝??”随着一个个肉麻的称呼脱口而出,余小草惊喜地发现,朱俊阳的耳朵根居然红了。
朱俊阳嫁妆咳嗽两声,清清嗓子,道:“小的时候,我曾经给自己起了个字,叫‘睿之’,只几个亲近的人知道……”
“好吧,那我就叫你睿之好了!”余小草从善如流,“朱睿之,核桃仁没了,我还想吃!”
“少吃点零食,早饭给你在锅里热着呢!”柳氏一进门,就听到小女儿大喇喇吩咐阳郡王帮忙剥山核桃的声音,忍不住瞪了她一眼。
“山核桃仁放进粥里,成了果仁粥,也很好吃!”余小草狡辩道,小手偷偷地伸向朱俊阳剥好的核桃仁,飞快地塞一块在嘴巴里,那模样真活脱脱一只偷食的小松鼠。
柳氏管不了她,便对朱俊阳道:“阳郡王,你别惯着她!整个腊月和正月,她每天把零食当饭吃,正餐都不爱吃了!人家过年都长了几斤肉,她倒好,没长不说,看着还瘦了些。”
面对朱俊阳审视的目光,余小草赶忙辩解道:“谁说我瘦了?你看看我的小脸,都快吃成包子脸了。当娘的就这样,总觉得自家孩子瘦了,想拼命把人养成小肥猪。”
“养猪?”柳氏点点她的脑门,把炕桌上的山核桃榛子都收了起来,让迎春把粥、包子和小菜放在桌上,道,“要是猪场里都是你这样的,估计养猪的都要亏掉底!”
“娘——有你这么说女儿的吗?我这么精致漂亮的一个女娃娃,竟然拿我跟臭烘烘的猪相比。我生气了!”余小草趁机跟娘撒娇。
柳氏抿嘴笑了笑,道:“又不是我先说的,是你自己先拿养猪比喻自己的。这个锅,娘可不背!把这些都吃光,否则今天一天不允许吃零嘴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