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职场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禾风细雨
当然了,上面楚殊这一切思考的过程,没有仔细的沙盘推演,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当傅友仁否认自己受贿的话刚说完,楚殊便冷笑着说道:“收了就是收了,现在不承认也来不及了,你连这佛像雕的哪尊佛都不知道。”
傅友仁一听楚殊这么一说,瞬间急了眼,扯着嗓子喊道:“我怎么不知道,这小兔崽子说了,叫压身上哪。”刚喊完,他意识到自己错了,因为对面所有人的眼光告诉他,自己说漏了真相。尤其是陷害自己那个小光头,那眼神里透出的狡诈让傅友仁感觉头皮发麻。
李景隆觉得今天自己没白来,居然能遇到这么聪明的孩子,自己在同龄人中已经算出类拔萃的了,但这孩子整治锦衣卫的这些手段和套路,还有现场拆字解字这些精明,自己都想不到,李景隆打心里佩服眼前这孩子。他现在对这个孩子不仅充满了兴趣,更有股说不出的欣赏。“你现在打算怎么办”李景隆觉得,这孩子身上一定还有智慧没用出来,眼前的故事继续下去,一定还有精彩的后文。
姚光启咬着牙,狠狠的看着傅友仁和楚殊说道:“我要亲自把他们送到刑部大堂,根据大明律,任何人不得阻拦。”
姚光启刚说完,傅友仁和楚殊两人吓的站立不稳,傅友仁摇晃了两下,楚殊甚至吓的坐到了地上。
李景隆非常惊讶,一个十五岁的孩子,竟然如此精通大明律,不仅知道官员贪污六十两直接处死的律令,还知道以民反贪,官员不得阻拦的规矩,眼前发生的这一切,如果不是提前有人告诉他该怎么做,那就只有一个解释,这个孩子,就是一个天才,是个聪明绝秃顶头的天才。
李景隆再次仔细的打量这孩子,孩子个子不高,相貌也不出众,只是脑袋显得有些大,用我们东北话说,前啵儿漏后勺子啵儿漏就是东北话里的额头的意思,这个词目前木有官方的标准写法和读法,但按照我们当地的习惯,前两个字在东北话里的发音是拐着弯上扬的,最醒目的还是那个光头,硕大的前凸后翘的脑袋还光秃油亮,看起来不是那么顺眼,但就是这颗大脑袋里,居然藏着这样高深的心智,这是何等的造化啊。
傅友仁知道,一旦被送到刑部,自己除了剥皮抽筋没有第二条路,所以此时已经吓出好几身冷汗了,不过他虽然惊慌但却没失措,一个劲的冲着自己的手下使眼色,有两个手下反应也算快,偷偷的退到边上,飞也似的跑回去报信了。
这两个跑掉的锦衣卫去干什么了,李景隆心里当然有数,但自己没法阻拦。而且他此时更关注这个光头孩子,李景隆心里起了爱才惜才之心,锦衣卫那些人的手段和毒辣他早有耳闻,这么好天资的孩子,要是被锦衣卫那些没底限的人算计了岂不可惜,想到这里,李景隆指着姚光启,对身旁的家人说道:“咱们跟他去刑部。”
就这样,金陵城里出现了大明开国以来从没有过的西洋景,一个十五岁大的貌似小和尚虽然没穿僧袍,但由于光头,被人误以为是和尚,身后跟着一大群人,押着两个垂头丧气的锦衣卫,在大街上大摇大摆的走着。要知道,京城里所有人,上至王公显贵,下到平民百姓,没有不怕这些穿飞鱼服人的。
锦衣卫们如果平日里穿官服出门,也是横着走的,脑门上会自动出现“牛逼”或“犊子”之类的大字,心里念叨着“我看你们谁都不顺眼。”
小和尚只身一人制伏了锦衣卫,这么离奇而出气的故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宣传下,迅速的传播开了,语言传播的速度比押解锦衣卫的这伙人走路的速度要快,这充分说明一个道理,声速远远快于步速,而新奇的故事总是能吸引更多的关注,所以当下那些想爆红的主播们总是想出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来吸粉,那时候没有某手,没有某音,稀奇的事都靠口口相传,但口口相传这事虽然传播速度有保证,却有一个弊端,容易传错。
比如在办公室里,你的同时a中午吃完了饭,只不过打了个嗝,旁边的同事b听到后可能会调侃一下,“咋了,吃多了”
同事c听到后,可能会给同事d说:“那谁家的小谁,他消化系统不好”
d再跟e说:“那谁家的小谁,他得了慢性肠炎”
e转而跟f说:“那谁谁谁,得了肝癌”
到了f的嘴里,这某某人可能就活不了几天了,以讹传讹就是这么来的,但有一点需要注意,这种信息的传递,可以无限贬低一个人,更可以无限的夸大一个人,姚光启就是被无限夸大的例子。
虽然真正押着锦衣卫往刑部走的,只有姚光启和李景隆为首的李家的人,但后面跟的人越来越多,在下面慢慢传话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事情分分钟便传的越发神奇,有说这小和尚徒手制伏了两个锦衣卫败类的;有说这两个锦衣卫是帝国主义派来搞破坏的奸细,被小和尚当场识破并抓住的;还有更离奇的,说这两个锦衣卫是妖精,被小和尚施了九阴真经和五雷真法降服的。总之,姚光启一路走,一路被人夸。这是他十来年的人生中,被人夸的最多的一次了。锦衣卫一路走,一路被人暗中骂。
不过姚光启押解的过程并不顺利,李景隆所料不差,姚光启等人压着傅友仁楚殊,还没走到刑部衙门,就被一队人拦了下来,众人一看,拦在前面的人,跟傅友仁楚殊穿着同样的衣服。那些跟在姚光启后面的吃瓜群众,一看锦衣卫拦住了路,立刻知道事情不妙,立刻以苏炳添博尔特百米冲刺的速度跳出圈外,要知道,这时候可不是凑热闹的时候。
率队出来半路拦截的人叫刘一线,这可不是普通人,是总旗傅友仁的顶头上司,官至镇抚,是比千户还大的官,是真正的部门主管,刘一线刚刚接到报告,知道自己的手下被抓,而且是在抄家现场被抄家的犯官家属反抓的,而且还被抓了个证据确凿,他知道事态的严重性,便立刻带领一票兄弟急匆匆的赶了过来。
要知道,一旦傅友仁和楚殊这两个手下的贪污罪名成立,就算自己不被连带盘问,至少也落过督导监管不利的责任,就如同在公司里,业务员甲被查出了虚报报销金额,甲本人是一定要开除的,甲的领导乙不仅要被财务叫去谈话,更要命的是,乙在他的上级领导丙的印象就会变差,以后再往上提拔晋升和发放年终奖的时候都会受很大的影响。
如果换做你是乙,是不是心里也犯膈应,心里会不会反复问候甲他们家女性很多遍会不会想找个墙角狠狠k他一顿然后把甲拉出去枪毙五分钟。会不会尽量帮助甲摘除一点责任,当然了,摘除责任其实并不是出于好心维护甲,而是怕他日后会影响你的进步。
但是,不管刘一线多么痛恨傅友仁和楚殊,作为上级,尤其是直属上级,现在最重要的事,不是收拾他们两个,而是要救出傅友仁和楚殊,救这两个王八蛋就是救自己,这就是救赎与自我救赎。
当然了,根据影视剧的套路,下面的情节应该是这样的:刘一线应该气势汹汹的站在道路中间,看着姚光启这一队人,嘴角抽搐,脸上冷笑,不容分说便抢下人来,随即颐指气使的扬长而去,这才是横行无忌的反派应有的表现。但刘一线不是白痴,这样做至少会有两个弊端:一、这样做等于默认了傅友仁和楚殊的所有罪行,自己这么做不是同谋,也是包庇;二、自己这样做也是程序违法,上面日后追查起来,自己也是解释不清的。必须要找个能当的成得婊子又立的住牌坊的好法子。
当然了,在没有想出妥善对策之前,他还是要装作无所畏惧、大义凛然的,还要站在道路中间,一副气势逼人的样子,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也要做好强行抢人的准备,总之,不能让那些刑部的官接手这两个王八蛋。
大明职场 正文 4、贵人相助
在那个还没有遍地的公务车、私家车、电动车和交警的年代,交通堵塞原本是不多见的,所以只要出现交通堵塞,立即就会成为周围吃瓜群众看热闹的焦点,更何况这交通堵塞还不是因为交通肇事,而是因为一票人拦在路中间,人为的造成了交通拥堵,更加引人注目的是,制造交通堵塞的这群人还是执法人员,那就更容易吊起吃瓜群众和广场舞大妈们的好奇心了。
锦衣卫刚刚拦住了路,姚光启就敏锐的意识到,对手的反击来了,而且从对方的人数看,自己这次的敌人要更加强大,要去刑部,一定要过了眼前这道关。硬冲过去,自己肯定是打不过对面那么多人的,所以只能智取,姚光启的大脑袋转的够快,他已经注意到了,四下里已经聚集了不少的人,眼珠一转,他已经知道该如何应对了,读者老爷们,估计您也想到了,对,就是伟人的那句话,组织群众、发动群众,让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有一点是有利于姚光启的,由于光头小和尚的光辉事迹在短时间内迅速发酵并传颂,周围的百姓们在心里是站在姚光启这边的,这就如同一群城管在路边为难几个做生意的小商贩,立即会成为社会热点一样,不管这城管是不是合法的管理摊贩,不管在程序上谁是正确的,由于城管一以贯之的口碑一向不好,所以围观的吃瓜群众理所当然的认为:又是城管在暴力执法。
姚光启便充分利用这个心里优势,见路边的百姓们都对着锦衣卫指指点点,姚光启意识到这或许是个机会,便清了清嗓子,用他那还有带有稚气的嗓音喊道:“这两个人,是锦衣卫,但他们一个人受贿百两,一个谋反,都是杀头的大罪,我要送这两个罪大恶极的犯人去刑部,前面的人拦着路,难道是这两人的同党吗”
应该说,姚光启的反应是非常快的,话也是很犀利的,对面拦路的刘一线一听到同党两个字,吓的直冒冷汗,谋反这罪名,自己是扛不起的,应该说,刘一线能做到镇抚的位子,脑子还是转的很快的,在电光火石之间,刘一线已经做了决定,放弃傅友仁和楚殊这两个王八蛋,先自保再说,但自己率领着一票人已经来了,就这么被一个孩子一番话就吓的灰溜溜撤了,不仅对上对下都没法解释,自己的面子何在以后在锦衣卫还怎么混
就在刘一线走也不是,留也不是,骑虎难下之时,一个人的出现,缓解了刘一线的尴尬。
出现在现场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队伍,是曹国公李文忠的队伍。
李文忠碰上这件事,算凑巧,也算事出有因,因为他要出京巡视各地边关防务,所以在出京之前,他要去兵部刑部交接下公务的,这就恰好路过遇到了。
李景隆一看是父亲的队伍到了,赶紧跑上前去,报告了情况,当然了,事情的前因后果都说的很清楚,李文忠没等听完便开始皱眉。很明显,如果这孩子真的把这两个锦衣卫送到刑部,这两个人肯定会被治罪。
但这有一个前提,眼前这一队锦衣卫明显是来抢人的,这孩子自己单枪匹马肯定过不去,他必须在自己家人的协助下才能过的去,而一旦自己的家人强行送孩子过去,自己也就彻底得罪了锦衣卫,虽然自己跟胡惟庸没什么瓜葛,但眼下是非常时期,万一这群锦衣卫怀恨在心,给自己罗织点罪名,岂不平白添了许多麻烦
眼下是非常时期,不宜和锦衣卫的关系搞的太僵,与其跟这帮人闹掰,不如卖个顺水人情,所以李文忠在思考之后,便决定息事宁人。
他让人叫来了姚光启,开口就对姚光启说道:“你不要送那两个人去刑部治罪了,跟我走吧。”
姚光启虽然不认识李文忠,但却认得李文忠随行仪仗牌子上“曹国公”那几个字,见此人一身官服,一旁的李家人又对此人如此恭敬,便认定这就是曹国公李文忠无疑,犹豫了一下后,一下便跪在地上:“您是大将军大英雄,纵横天下横扫蒙古,您说的话,我听,但您能不能救救我爹娘,我养父他是个老实人,不会谋反的。”
姚光启如此痛快的答应李文忠,不是他识时务知进退,更不是他宽仁大度,而是姚光启觉得,这个曹国公位高权重,或许能为自己的养父洗刷冤屈,所以李文忠提出让姚光启跟他走后,姚光启立即答应了。
李文忠见姚光启跪地求自己,觉得这孩子孝心可嘉,便点了点头:“你先跟我走,我尽量帮你周旋。”
姚光启一听李文忠愿意帮自己,赶紧接着说道:“我养父冤枉,被他们抓了,他们来抄家,我养母和一家人也被他们扣着呢,他们勒索我养母和家人,您能不能让他们先放了我养母。”
李文忠看着面前的孩子,这孩子其貌不扬,光亮的脑袋看起来很奇怪,但就是这么小的孩子,他的机智和孝心却超过了绝大多数的成年人,在父母受难官府抄家的危难时刻,没有哭哭啼啼,更没有成为累赘,而是选择用自己的方式极力的营救自己的父母,且不说这分心智与胆色,单就这份孝心,还有面对大事时的镇定从容,李文忠就觉得,这孩子不仅是个可造之材,更是一个天才,一个罕见奇才。
此时李文忠更觉得自己息事宁人的做法是对的,让这孩子退一步其实是在保护他,但李文忠更不想欺骗这孩子,他不想让这孩子觉得营救他的父母是不可能的,让一个孝顺的孩子失望,让一个绝顶聪明的孩子失望,其实是件很残忍的事,所以李文忠苦笑了一下,用很温和的语气对姚光启说道:“我们尽力而为,一步一步的来。”
对于刚入社会和职场的人来说,很多话外音和潜台词是不容易立刻听出来的。姚光启今天才算刚刚迈入社会,虽然聪明,但毕竟人际交往的阅历不足,他没听出李文忠话里深层次的话外音,认为眼前的国公爷算是答应了他,所以两眼放光兴奋不已,还追问道:“今天就能放吗”
李文忠无奈的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可以让他们先不抄你家,剩下的往后再说”说完便迈步向锦衣卫刘一线的方向走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