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扶后周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张建邦
那内侍连忙跪下说道:“这武德使(武德司头目)只是口说冤枉,说是贪慕钱财的事情做过不少,可欺瞒陛下的事情却从来没敢做过!”
“没敢做过,恐怕是没敢少做吧!今夜召集所有内侍,观看这家伙的死尸!”郭威冷笑着说道:“对了,从今天起你就是武德司的新任都监,干得好有功劳——要是欺上瞒下,他就是你的榜样!”
那内侍连忙跪倒在地,连连叩首,不敢妄言。郭威这才回寝宫安歇,并命令董遵诲今夜留宿宫外侍卫处,等候旨意。
等到第二日,也许是受到了新房子的诱惑,郭威也命人在皇宫中新盖一座小殿。消息才传出去一个多时辰,就收到了不少的谏章,王峻甚至亲自跑过来,毫不客气地问道:“陛下,你的房子已经够多的了,怎么还要盖这个?免不了劳民伤财!”
郭威就算是再老实,也受够了王峻的聒噪,他冷着脸反问道:“枢密使,枢密院的房间也不少,你怎么也盖呢?!”
就像是历史上记载的那样,王峻羞愧不能对,匆忙走开。按理说王峻应该向皇帝立即请罪,请求皇帝宽宏大量,原谅自己的不敬。可是王峻却毫无动静,第二日继续上朝,继续保持自己趾高气昂的样子!
不几日,王峻好了伤疤忘了疼,一大早就冲进宫里来,对还没吃早饭的郭威说道:“臣看李谷、范质两位宰相,实在是不称职,行事不顾及国库的承受能力,也不考虑长远,只是以奉承陛下为乐,长此下去,恐非我大周之福!微臣建议陛下立即撤换他们,以安国兴邦!”
郭威轻轻皱了下眉头,李谷为人厚重刚毅,范质又是自己亲自提拔,他们俩的能力都是上乘,现在被提拔为丞相一职,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王峻不过是看着两人很有骨气,不肯投向自己,这才在皇帝面前胡乱告状而已!
郭威皱着眉头,低声问道:“李谷、范质俱有才能,如今大周初立,少不了他们效忠。你今天贸然提出将他们撤换,难道你还有可替换的人才不成?”
王峻连忙说道:“端明殿学士颜衎、秘书监陈观,才可大用,陛下何不重用?!”
郭威眼光一冷,颜衎、陈观都是投向王峻的大臣,郭威本准备将他们悄悄贬官,没想到这王峻居然迫不及待地将他们推荐出来!
王峻也没有察言观色的习惯,根本不知道皇帝已经恼怒,他还对皇帝说道:“大内都检点李重进素无战功,毫无威信,贸然将他提拔到如此高位,虽出自陛下的恩典,可军中也颇有怨言……”
王峻这番话倒是出于公心,李重进与郭荣在名义上享有同样的继承权,两人虽然都没有多少威信,却都在名义上担任高官,长此下去,国家必将陷入夺嫡之争。
王峻不敢直接提及立储之事,只能对郭威旁敲侧击,可是郭威却没有耐心继续听下去,心中已是怒火万丈:你不过是替我打工的一名臣子,居然来质疑与你同级的两名丞相人选,还对侍卫亲军的人事安排指手画脚,到底你是皇帝还是我是皇帝?你撤换李重进之后,是不是就要推翻我的皇位?……
郭威越想越是生气,他冷着脸对王峻说道:“枢密使大人,朕还没有吃饭,这些事情都留到饭后再谈如何?何况今天还是休沐日,官员们放假在家,你有什么事咱们可以明天再谈!”
自视甚高、志得意满的王峻并没有听出郭威言语中的冷淡与愤慨,他心满意足地离开了皇宫,得意洋洋地向颜衎等人报喜。
第二天一早,郭威便命令董遵诲在早朝前进入皇城,侍卫在侧;又命令李重进挑选十余劲卒,在早朝的大殿前列班。
不久,早朝的时间到了,就见王峻一马当先,兴冲冲走进了大殿,随后就被埋伏在附近的劲卒们将他拿下,押送到偏殿。郭威的亲密战友副统帅,就这样被郭威亲信擒下,毫无反抗之力!
郭威长叹数声,对冯道等人说道:“王峻是朕的患难兄弟,朕总是念着与他的往日情分,在任何事上都对他很是宽容。可王峻却没有体谅朕的情谊,居然要撤换丞相、翦除朕的羽翼,而且朕的孩子们也被他百般欺凌!像这样目无君上的家伙,哪个皇帝还能忍受?!朕就算日后被史书责骂,今日也要将他关押起来,等候处置!”
众人连忙表示对皇帝的同情和慰问,体谅皇帝的苦衷,拥护皇帝的英明决定。郭威于是撤掉王峻的枢密使一职,将他贬为幽州司马,协助节度使等人戍守边疆。
……
匡扶后周 第299章 再除王殷
第299章再除王殷
公道的说,郭威对王峻的处置还算是宽厚,虽然免去了他枢密使、平卢节度使等职务,却还是让他当上了幽州司马,并没有将他一撸到底。(《》,观看本书最新更新)
王峻很是沮丧,狼狈地离开了开封府,不过他并没有完全失望:幽燕之地乃是刚刚归附大周,正需要能臣干将帮着郭威收拾局势,将自己发配幽州,未必不是郭威对自己的考验。只要自己能痛改前非、低头做人,就一定能重返大周高层。
不过,王峻虽然能够接受这结果,不代表别的大臣也能理解郭威的深意。比如说天雄军节度使、同平章事王殷,对于王峻的贬职,就有些个狐死兔悲的伤悲。
不得不说,作为郭威的起兵之地,郭威在邺都拥有很高的影响力和极高的威望。很快,王殷的异常反应就被人禀告给新重组的武德司,而武德司立即将此情报上交郭威御览。
郭威看到情报,不由得暗叹数声,同时也有些着急。王殷的位置十分重要,郭威曾经颁布命令,凡是黄河以北征集的部队,一律受王殷节制。而幽燕内附之后,邺都更成为幽燕地区的强力支撑,天雄军倘若不稳,那幽燕地区定将生乱!考虑至此,郭威立即召见王殷的儿子飞龙使王承诲,命他前往邺都,向王殷面述王峻的罪过,以安抚王殷之心。
不过,郭威没有想到,见自己的儿子王承诲来到邺都,王殷一下子放宽了心。看来皇帝对自己还是非常看重的,甚至还让有实无名的“质子”前来劝慰自己,那自己还担忧什么?于是王殷继续对邺都附近横征暴敛,根本不顾及郭威的各项惠民减负政策。
很快就有百姓受不了这横征暴敛,托人给自己从军的孩子捎去书信,希望他们能够帮着家人向上反映情况。邺都从军的士兵,现在最差也混到了什长的级别,加上又是在侍卫亲军中当差,很快就将邺都的情况反映给了皇帝。
郭威对此很是愤怒,你王殷安享荣华富贵就是了,为什么还要胡作非为。邺都出身的士兵现在都是军中的底层军官,正是我控制军队的有力武器。你现在对邺都百姓横征暴敛,日后我的手下就会对我离心离德!
于是郭威马上给王殷写了一封书信加以劝诫,不过为了给王殷面子,这封书信的用词并不算是严厉。(《》,观看本书最新更新)书信的大意是:朕自起兵邺都、中原即位以来,国库充足,即便应对辽国和南唐的冒犯,军费也游刃有余,国库在支取军费之后也有盈余。所以你只要按照往日的税额来征收赋税就行,万不可自行加税,更不要额外追税,绝不可以让百姓们再有怨言!
王殷对郭威的书信并没有太在意,不以为然的他一如既往地盘剥百姓,邺都百姓怨声载道!
王殷如果仅仅是贪财,郭威倒也并不在意。他执掌天下,理论上所有的财物都归于天子,以天子的名义赏赐王殷部分财物、取消邺都百姓今年的赋税,就可以收买人心,凝聚士气。王殷就算是盘剥得再多,郭威心里也不会犯憷!
可是王殷不知怎地,居然还开始调动军队,而且不向枢密院进行任何报备!对此,郭威很是介意,邺都那边盛产雄兵,而这些精壮的士兵却全都在王殷的掌控之中,中央政府根本无法加以控制,现在辽军根本没有南下的迹象,你王殷到底想要干什么?!
郭威决心重重地敲打这王殷一番,恰好过几天就是郭威的生日,各地节度使都派出使者相贺,请求自己入朝参见,顺便与自己在开封府为质的家人会面。王殷也不例外,长子王承诲早就返回开封府,也不知道他学业上有点进步没有。几个小儿子一直待在开封府,也不知道他们是否还认识自己这个父亲。想到这里,王殷很是激动,特意命人立即送上请求朝见的奏章,期待郭威的恩准。
按照常理,郭威会同意任何一个有心返京的节度使的觐见奏章,可是此处郭威却对王殷的请求予以断然拒绝。王殷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一点,收到郭威批复的时候,爱子心切的他已经率众来到了开封府的近郊!
王殷这次可就傻了眼,入城的话,自己就是擅离驻地、蔑视皇权;可是就此离开,自己又舍不得近在咫尺的父母家人。
左思右想,王殷决定再次上奏朝廷,请求觐见。这一次他亲自上殿,乞求郭威的恩准。当郭威收到消息的时候,王殷已经率领数百名骑兵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开封府的街头!
郭威心中不由得连连生疑,这王殷想要干什么?居然公开挑衅朝廷的威仪!尤其是武德司报告,王殷的这批随从个个骑着高头大马、彪悍异常,战斗力极其强大!这数百名骑兵的战斗力足以睥睨三千步兵!
郭威越想越是生疑,他立即命令壮武将军董遵诲前去迎接王殷所部,将他们安排到侍卫亲军的军营之中,方便侍卫亲军对他们进行监视、防控。
可王殷在邺都城里野惯了,根本不在乎开封府的禁令,居然愣是率领部队返回自己在开封府的家中,拒绝了董遵诲的引导。
按照年前颁布的诏令,这已经涉嫌违法,足以致命。可王殷觉得自己和皇帝过去就是铁哥们,现在皇帝又依仗自己掌控天雄军;而且王峻新近被贬官,郭威一定也会宽厚待人,免得引起大家的恐惧!这样盘算下来,皇帝肯定会对自己从宽处理,自己根本不需要与那董遵诲客气!
于是王殷便命令护卫将这董遵诲乱棍轰出,侍卫们虽然嚣张,却也不敢随便对董遵诲动棍子,恭恭敬敬地向董遵诲通报情况,然后希望他能自己主动离开。
眼前这个局势,多说无益。董遵诲便离开王殷的府邸,立即前往宫中觐见。此时皇帝也得到了武德司的通报,对据实汇报的董遵诲很是满意,也对那嚣张的王殷十分愤怒。
郭威便对董遵诲说道:“如果天下间的节度使都像你这般就好了,朕也不用天天做恶人!”
董遵诲连忙叩首答道:“陛下心系百姓,恨不能对每件事都亲力亲为,这才劳心劳力。如果天下间的节度使都能学到陛下万分之一的爱民之心,则百姓幸甚,天下幸甚!”
郭威微微一笑:“你这个小滑头,实在是油嘴滑舌,老是忘不了拍马屁。你觉得朕该如何处置王殷?”
董遵诲连忙说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陛下处置王殷,又岂容外人插手,一切但听陛下的圣裁!”
郭威笑着说道:“今天这大殿中只有你我二人,朕的为人你也清除,现在你可以畅所欲言,不必顾虑!”
董遵诲想了一想,低声进谏道:“在微臣看来,王殷虽多有不法之事,可毕竟反迹未现,不易过多惩戒。不过王殷桀骜不驯,再留在邺都也容易导致祸事,朝廷应该对他调换岗位,也是对他的成全。”
郭威连连点头,董遵诲又叩首说道:“前几日陛下刚刚处置了王秀峰(王峻)大人,如果今日陛下再过度处置王殷大人,那天下各节度使就会人人自危,对大周离心离德!当然,这些事情陛下肯定都能考虑周全,微臣只不过是给陛下提个醒而已。”
郭威微微一笑,董遵诲说的很有道理,无论是从公议,还是从私人感情上,郭威都不应该处死王殷,而是将他贬官处置。看着很有大将风范的董遵诲,郭威笑着问道:“你说的倒也有几分道理,不过王殷每次出行都会携带数百名强壮骑兵做护卫,你有没有什么法子不动刀兵,让那王殷乖乖就范!”
董遵诲挠着头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来,急出来一脑袋汗。郭威这才得意地说道:“道安,要不朕是师傅、你是徒弟呢,你要学习的知识实在是太多了!朕完全可以就邺都军政之事宣王殷觐见,在皇宫中将他抓捕,至于他的那些个卫士,就算是精锐异常,又岂是数十倍与他们的我大周侍卫亲军的对手?!”
其实董遵诲并不是毫无办法,他其实早就想起了这对策,可是作为一个臣子,表现得过于机灵其实也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面对好为人师的皇帝!
第二日,郭威在滋德殿召见王殷,商讨邺都的军政大事。王殷立即带着拉风的数百名精锐骑兵,来到了皇宫的面前。
面对皇宫,王殷也不敢怠慢,更不敢率众入内。他大体吩咐一下,就孤身入宫拜见皇帝。于是没过多久,王殷就被执勤的侍卫们拿下,秘密送入诏狱。至于王殷的数百名拉风护卫,则在侍卫亲军弓箭手的震慑下抛下武器、举手投降!
事后,郭威免除王殷身上的所有职务,将他发配至登州。至于王殷在邺都的家产,则全被没入国库。
王殷并没有吸取教训,牢骚满腹的他很快就被人再次告密,在前往登州的路上,就被数名皇家侍卫悄悄取了性命!
匡扶后周 第300章 确立储君
第300章 确立储君
其实仔细研究一下,郭威将王峻贬官幽州、将王殷发配斩杀,并不是临时起意。很多时候,更是迫于无奈。
自拜祭孔庙之后,郭威的身体一直不算很好,往年征战留下的旧伤不断发作,让他苦不堪言。虽然比起历史上新伤旧创一起发作来好上许多,可也很是折磨人。连续的病痛让郭威不得不考虑储君之事,可是越是考虑,郭威心中越是没底。如今有三个人有可能继承郭威的大周,但这三个继承人情况都不算太好。要不是为此,郭威又岂会拿下位高权重的王峻、又岂会斩杀桀骜不驯的王殷?!
三个人中,李重进乃是郭威的外甥,虽然在军队中多少也有些个威信,可是这家伙重武轻文,对政事处理得一塌糊涂,根本就不是皇帝的最佳人选。而且李重进毕竟姓李,如果让他继承了皇位,那郭威建立的郭家王朝岂不是要改姓?所以,郭威从开始就排除了让李重进即位的可能性,只让他统帅军队却不让他处理政事。
按理说,郭威的亲生儿子郭信(意哥儿)是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不过他在京师之乱中因惊吓过度导致持续高烧,严重地损害了他的脑细胞,导致郭信的智商一直维系在十余岁小儿的水准。以这样的智力水平,如何能驾驭一个王朝,尤其是一个周边都是敌国的王朝!
后周的这片土地,注定了要由真正的强者来统治。它处于中原腹心,交通便利,没有天堑可以依靠,强盛了也许会四方来贺,衰败了就会四面楚歌。别忘了,如今的中国之地,并不只有一个后周,南面有南唐、吴越等割据一方,北面有死敌刘崇的后汉以及雄踞朔方的外族契丹,至于西北,还有党项等异族作乱。郭威登基以来,周边对后周可都是虎视眈眈,如果让郭信继承大统,那等待后周的,可能只有灭亡二字!
这样下来,只剩下一个人选,那就是郭荣(柴荣)。郭荣这个人,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性沉重寡言,比较适合做储君。
可是郭威对他却也有担心之处,郭荣出仕以来,基本上都在自己羽翼庇护之下,并没有经历多少大风大浪。先前在后汉的时候,皇帝为了安抚郭威,给郭荣几个闲散差使,并没有让他镇守一方;郭威起兵南下,又将郭荣留守在后方,也没有在军伍中得到锻炼。而且郭威称帝以后,考虑到爱子郭信日后继承皇统的问题(当时郭信智商问题尚未显现),无心之中也对年龄大于郭信的郭荣又进行了一些压制。这样一来,郭荣在文武两途都没有建立威信,只怕他当上皇帝以后,诏令会被群臣看轻,影响大周的发展。
而且郭威还有一点很是担心,那就是郭荣的父亲柴守礼还在世,柴氏宗族的势力也很强大。等到郭荣彻底掌控了大周的局势之后,柴氏势力一定会得到发展壮大。到那时候,周朝虽然还披着郭家的外衣,却是柴氏当家作主!而意哥儿作为自己的亲生儿子,一定会被某些人看成是对郭荣的巨大威胁,极有可能被这些有心人鸩杀!自古皇帝多无情,就算郭荣对意哥儿多有照料,也抵挡不住稳固皇位的诱惑!自己只剩下这一个亲身儿子,难道真让他日后面临生存的危险?
历史上青哥儿、意哥儿早死,郭威只剩下郭荣这一个选择。可是现在郭威却迷茫了,他很是为难:要想让大周真正得以发展壮大,郭荣是他最好的人选;可要想保住自己儿子的性命,就不能传位给郭荣!郭威愁得头发都白了几缕,愣是没有想出两全其美的主意。
直到有人提及郭荣的妻儿也在京师之乱中全数被杀,郭威突然心中一动。据武德司禀报,郭荣这两年来并没有传来娶妻纳妾的新闻,对左右侍女虽有宠信,可也没有生下一儿半女。
历史上郭威登基以后,郭荣就被任命为澶州刺史、校检太保、太原郡侯,虽然被王峻所压制,却也称得上春风得意,就在本年生下了儿子郭宗训。可如今郭荣只有个校检太保,借酒消愁不要太勤快,即便酒后春风几度,也没有生下一儿半女。而且为重新博得郭威的欢心,郭荣更是在前不久的水灾中努力表现,自己多次泡在冷水之中,接连生了数场重病。
郭威悄悄命人传来太医院医正,咨询他半个多时辰,而后命他写下一个药方,随即以泄露宫廷内幕的罪名,立即将他斩杀。不久,武德司派出死士,悄悄收买了郭荣身边的伺候人,将这药物掺入了郭荣的汤药之中。
于是几天之后,郭荣突然饥渴难耐、兽性勃发,居然病中连挑数名俏丽侍女,最后精关失守、狂泻千里,分明就是“马上风”的症状。这马上风,中医称为“脱证”,民间叫做“大泄身”,现在换个称呼,就是**猝死。在大家的诡异眼神下,在数十名名医的联合治疗下,郭荣总算是保得了性命,只是形销骨立,更在房事上有了心理疾病。
不久,郭威召见了郭荣,对他好好斥责一番,让他修身养性,不要再闹出如此丑闻。郭荣也很是尴尬,他事后也派人多次巡查,结果就是他自身的问题,重病初愈后没能在俏丽的侍女面前把持住,这才出了如此大的问题。
不过,郭威还对郭荣予以安抚,并将他册封为开封府尹,封太原郡侯。至于郭信,则被封为澶州刺史、镇宁军节度使。
在这个敏感的时刻,郭荣的新任命立即成为了郭荣继承皇位的一种表示,相对于原地踏步的李重进,郭荣这一刻变得耀眼夺目,让前不久讥笑他马上风的人都多少有些个尴尬与后悔。
而郭信智商有损已经是举朝皆知的事情,他被册封为澶州刺史,几乎被所有人看做是对他失去皇位的补偿。大家对郭信的期望也只是等他长大生人、娶妻生子,延续郭威的血脉而已。但大多数人却不清楚,没有子嗣、无力房事的郭荣,日后也只能从郭信将来的孩子中过继一人,继承大业。
对于一个封建王朝来说,确立储君乃是了不得的大事,普天同贺。虽然郭威本人很是厌恶祥瑞之事,却不妨碍他用别的大事来稳固郭荣的地位。
不久,后周尚书左丞兼判国子监事田敏进献印版《九经》书:《五经文字》、《九经字样》各两部,共一百三十册。此次刻印《九经》前后历经二十余年,始于后唐长兴三年,由当时的屯田员外郎田敏等人充任详勘官;后汉乾祐元年五月,国子监曾奏雕印版《九经》之内,《周礼》、《礼仪》、《公羊》、《谷梁》四经未有印本,请集学官校勘四经文字以镂版。这样的文学盛事,比起那虚无缥缈的祥瑞来,更能显示盛世将至。
几天之后,郭荣在郭威的授意下公开上奏,称后汉时禁止私自制盐、酒曲,立法严酷,如有触犯,不论多少一律处死,对百姓颇为苛刻。如今战乱已平,希望陛下能够恩准,稍微开放一下禁令,方便百姓生活。
于是郭威与群臣商议后,颁布新法:除自用外私自贩卖私盐者,一两至一斤仗八十,服徭役一年;一斤以上五斤以下,刑徒三年;五斤以上重创一顿,处死!至于私自制盐者,一斤以下,刑徒三年且服徭役;一斤以上者,方才处死。
此令一下,百姓赖此活者众多,郭荣威信大涨。不过很快就有一件烦心事摆在了后周朝廷面前,那就是庆州党项居然造反!
原来庆州之北盐州有青、白盐地,旧例青盐一石抽税八百文、盐一斗;白盐一石抽钱五百文、盐五升。后来随着物价上涨,青盐一石抽钱一千、盐一斗。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盐田自然要卖盐为生,这里的党项部落开采出盐来,一般就卖给汉人,再由这些人贩卖到内地去。因为已经交过税钱、加上数额不大,官府对此一直默认。
不过后周庆州刺史郭彦钦,使了不少的银钱,这才从王峻手里买到了庆州刺史的位子,囊中羞涩的他就将目光钉在了这盐税之上,很快郭彦钦便下令增加税钱。
当地党项野鸡族因为贩盐得到的钱财,蓄养羊马无数,郭彦钦故意派人假扮盗贼袭扰他们,以求贿赂。可是郭彦钦忘了一点,这些党项族人可不像内地人那般逆来顺受,居无定所的他们敢于揭竿而起。不久,野鸡族公开造反。等到中原朝廷得知消息的时候,庆州已经乱成一团。
在这个确立储君的关键时候,郭威岂能容许他人造反。于是郭威一方面任命保义军节度使折从阮为静难节度使,与宁州刺史张建武、环州刺史皇甫进等人封锁边疆,控制叛乱规模,防备域外党项族介入;一方面命令壮武将军董遵诲立即率领两千骑兵火速西进,平定叛乱!
董遵诲接到命令,立即去侍卫亲军马军都接收人马,随后迅速出征。
……
匡扶后周 第301章 楼观道(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