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养生小餐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不定型啫喱水

    “说什么呢!




第四百五十三章:养的兰花
    随着崔老,杜清和进屋了,按照崔老的吩咐把插花放在了一个高脚底座上。崔老又把之前那个瓶子递回给他:“小伙子,把这花瓶拿回去吧,我跟‘梦落花’是合作关系,这插花是常年要换的,瓶子是要循环利用的,环保嘛!再说了,过得几百年,这也是文物了!”



    崔老见杜清和有点寡言寡语的样子,还以为他格内向呢。



    其实,杜清和已经打量过这屋子了,上面摆放了不少古董字画,装修也是古色古香的,一看就是传统文化艺术的有钱人,跟陈正是一个类型的。



    确实,这个年头没有什么是不贬值的,你赚得再多,估计也跑不赢银行印钱稀释币值的速度。比如说现在的一百万,估计都没有十年前六十万有购买力;甚至这一百万还不及二十年前的二十万。你想想看,这财富到底是增加了,还是被稀释了所以,普通人能抵抗这币值不断贬值的风险,就是买房了,这是很自然而然的事。



    而有一种更加高端的玩家,就开始玩古董了。



    因为,古董的保值,比房子更加好。



    俗话说,乱世黄金,盛世古董,这是很有根据的。即便这两年经济不算景气,古董市场的繁荣也被打击了一下,但是古董的保值还是不言而喻的。当然,这说的是精品古董,能卖钱那种。打个比方,从某某古人遗迹中考古出来的陶琬、陶罐啥的,都缺口了,崩坏了,这是古董吗是,但是值钱吗说实话,这种古董在市场上并不值钱,因为它丑且残缺,没有多少观赏价值。



    真正值钱的古董,一定是漂亮的,且有收藏价值的。



    古玩行当里有句话,叫做“真赛假”。什么意思呢,就是真的古董,比假的还漂亮得多。



    这很好理解,因为古董经过那么多主人,都是小心翼翼呵护的,生怕损坏了一点点。所以,除了岁月在器物上留下痕迹之外,保养得很好。再加上古代匠心的制作,比现在仿造的赝品都要漂亮得多,这就是“真赛假”。



    当然了,以杜清和的眼力,自然看不出崔老这房子里的古董到底是真是假,只是觉得意境都不错。



    “崔老先生,你这房子里古董可不少啊。”



    杜清和奉承地说了一句。



    崔老一愣,然后转喜:“你也玩古玩”



    “不不不,我一窍不通,就是看着好。”杜清和连忙说道。



    崔老满腔惊喜又转化成了叹息,把那花瓶递给杜清和:“先收好这个吧。我带你去看看那花,唉,也不知道能不能救活。要是你不行,就换那小姑娘来吧,看她的样子,应该更专业点。”



    杜清和摸了摸鼻子,想申辩一下,然后又觉得没啥必要,就又不说话了。



    崔老把杜清和带到小花园里,果然看到一盆蔫蔫的花,叶子都快干枯了,好像已经失去了水分。



    杜清和勉强认出来了,这是一盆兰花。看崔老这么着紧的模样,还是一盆高端的兰花。



    “这是你们老板,就是那小姑娘帮我选的,还跟我说了很多种植的小诀窍,我都按照来做了,可还是……”崔老也有点急了,他也知道养一盆兰花很难,可没想到一下就快要养死了。



    杜清和看了看这兰花,觉得也没什么太大问题。



    一来,兰花喜,怕阳光直;喜湿润,忌干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质的土壤。这一切,都做足了准备。又种在小花园里,空气流通也很好。



    “崔老先生,这兰花……我也说不准。你平里怎么养它的”



第四百五十四章:藏友
    “小伙子,这回可是真多谢你了啊!”崔老看着已经恢复生机的兰花,满脸堆笑地说道。

    杜清和笑了笑“这没啥,为顾客服务嘛,是我们的宗旨。这样,老爷子有需要,再给我们打电话。”其实只有杜清和知道是怎么回事,要说这兰花其实已经算是挂了一大半了,嫩茎都被咬坏了。要不是杜清和滴了一丁点灵气下去,百分之百是没救了的。怎么还可能像现在这样,显得生机勃勃的

    这时候,崔老掏出了几张红色的票子,要塞给杜清和“小意思,小意思,收下吧……”

    “别别别,老爷子,你这是想让我犯错误啊!”杜清和连忙拒绝。

    崔老一听,也呵呵一笑“有原则的年轻人可不多见了,小伙子很不错。对了,要不你留下喝茶吧,我刚好淘到不少好茶。”

    “不了不了,今天中秋节,我祝老爷子中秋快乐,我得回去了,出来挺久的了。”杜清和看了看时间,好家伙,都快到中午了。要是赶不及到老太太那,杨琇莹又该跟他闹别扭了。

    崔老怔了怔,然后才苦笑道“对啊,今天都中秋了啊……”

    “老爷子,我多嘴问一句,你老伴呢你的儿女呢,怎么都没回来的”

    杜清和有点奇怪,这么大的房子,一看都有一百七十多平方了,怎么就一个人住的。

    “都去深市了,我女儿今年二胎,老伴去陪女儿去了。我放心不下这里的东西,就没去。”崔老叹了口气,果然是中秋了,人也变得想团圆的。

    杜清和连忙安慰道“这没事,现在交通方便了,深市也就五六个小时车程而已。老爷子,我先回去了啊,有需要给我们打电话。”

    崔老送出了门口,其实以他的身份,大可不必这样。

    看着杜清和离去的背影,老爷子喃喃自语道“这样优秀的年轻人可不多见,一开始我还以为他搞艺术的呢。”

    就在这时候,崔老的手机响了“崔老,我们藏友之间准备在中秋弄一个茶话会,就定在你家,怎么样”

    崔老一听,这是意外之喜啊“行啊,不过我老伴去深市了,没人做饭哦。”

    “那有啥,你放心,我去饭店定一桌酒席过来,送到家里的!”

    崔老点点头“行,小陈啊,你是大老板,你弄!”

    “崔老,你这么说就没意思了啊,谁不知道你的企业,都办到深市去了。我羡慕你啊,你儿子肯接手你的公司。不像我儿子,还在鼓弄他那车呢!”

    崔老笑道“好了,不说了,我去准备茶叶,你赶紧通知大伙过来。”

    “好咧,您泡茶等着我们吧!”

    ……不多时,一群人陆续出现在了崔老的房子外面,都是开着车来的。幸亏这小区有停车位,而且那些保安也不敢拦。那都是一些豪车啊,什么雷克萨斯、奔驰、奥迪应有尽有。不敢说多高端吧,但是聚集在一块,也是挺壮观的。

    “是崔老爷子又搞什么活动了吧”

    “三天两头的,唉,有钱人就是好。”

    “好了,你们在说啥呢,赶紧站好。你们的工资也不低啊,在潘州,哪里有一个月三千多四千的保安干”

    ……

    一辆宝马740停了下来,一个穿着唐装的中年人带着一个木箱子,走向了崔老的房子。

    崔老已经在房子旁边等着了,“小陈!”

    “崔老!”



第四百五十五章:专业的茶艺
    这里面,都是一些熟人,大家寒暄了一番。然后,崔老开始分茶。这是今年最新的乌岽单从茶,也叫凤凰单从,是一种乌龙茶。崔老这乌岽单从,自然是极品,虽然不敢说多贵,但是一斤也要好几千。毕竟是潮汕最出名的乌龙茶,最普通的都要三百块钱一斤,更别说极品的了。几千块钱一斤的,算是中等偏上的,还有几万块钱一斤的,那就是真正的古树茶了,一年产量也没几斤的。



    “好茶啊,崔老,你的茶艺是越来越好了!”



    陈正感慨道,“以前喝你的乌岽单从,也没多少滋味,现在这水平啊,都比得上专业的了。”



    “哈哈哈哈,不瞒你们说,我还真的找专业的茶艺师学过。人家那个小姑娘,才是真正的专业。那茶礼,大方得来婉约,人也长得好看。啧啧啧,我也后悔啊,没把女儿培养成那样的大家闺秀。”崔老显得很开心,今年他还以为自己要独自一人过中秋了,没想到来了这么一帮朋友。



    没说的,好茶招待!



    茶过三盏,陈正率先说道:“今天来呢,大家就是交流交流藏品,说说心得而已,可以互相借鉴,共同进步。我的眼光一向不大行,所以先献丑了。”



    这时候,一个藏友问道:“陈董,最近又收了什么好东西啊”



    “陈董什么时候出手,不是精品的”



    “也是,我还记得上次他收的那个鼻烟壶,珐琅彩的,非常罕见啊!”



    ……



    藏友们的恭维,陈正都一一接受下来,但脸色变都没变一下。他知道,在收藏鉴赏古玩这个行当里,永远是学无止境的。除非你愿意去做碳十四检测,不然的话,凭借眼观测,还有双手的抚摸感触质地,永远都是一门大学问。



    造型古朴的木箱子打开了,里面是厚厚的绸布,包裹着一个瓷器。陈正小心翼翼的拿出来,摆在桌子上,说道:“请崔老上手。”



    崔老点点头,这才稳稳当当地拿在自己的手中。



    这是观赏古玩的规矩,内行的商家和藏家对容易损坏的瓷器、玉器、玻璃器、珠宝等古玩都不会手递手传看,因为这样,要是对方讹你的话,一松手,上的黄泥不是屎也变成屎了。正确的做法,是要等对方将物品放置在固定物体上之后才拿取观赏,万一物品损坏责任就不在你这了。



    还有,要是戴着手看瓷器的,那不是外行,就是骗子。因为内行人,绝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的。原因很简单,白手戴着拿东西的话会特别的滑,很容易掉落,而且你不会感觉到瓷器的质地手感,有些时候需要靠手来摸出它的漆釉等,相反如果不带白手是十分安全的,不会因为担心东西滑落而一直心惊跳。尤其是拿小的瓷器物件的时候,戴着手很容易会从手中滑出。



    当然了,如果是鉴赏字画、金属器皿的时候,就需要戴手了。因为手上出汗的话,会对藏品造成一定影响的。



    崔老拿着这件瓷器,刚一上手就觉得釉质的感觉非常好,心中的印象分就很高了。



    懂行的人都会有这么一个感觉,一件真正的古董拿在手上时,感觉是非常美好的,就好像托着历史的厚重感一样,又有独特的顺滑。但是,仿造的瓷器,就会非常生涩了。有些高明的鉴赏家



第四百五十六章:有人在背后说我坏话
    很快,崔老家那古董挂钟敲响了十二点的钟声。恰逢其时,酒楼定的酒席也到了,所有人一边吃喝一边聊。



    聊着,聊着,陈正就说道:“大家都知道啊,崔老有三好,收藏、茶道和养花,这等潇洒的生活,我们这些庸庸碌碌的人羡慕得紧啊!”



    崔老哈哈大笑:“羡慕什么,等你们退休了不也是这样”



    “崔老是生了个好儿子才能退休的,我们怕是要干到八十岁的!”



    “这样干下去,还不知道有没有八十岁好活。唉,我跟你说,我加入的那个民企商会,会长都病倒好长时间了,他是比我大一两岁,可……真的是世事无常啊!”



    这时候,一个得知内的藏友说道:“不对吧,我前几天才看到吴会长,他都出院了回家了,看起来气色不错啊”



    “啊他不是得了什么很难治愈的心脏病吗,怎么会……”



    这个藏友压低了声音,说道:“说出来你们可能不相信,听说是咱们潘州这,出了一个神医。”



    “神医”



    陈正半信半疑,但更多是不相信的。



    所谓的“神医”,大多都是夸大其词,或者直接是骗子。



    “确实是神医,据说都医好不少奇难杂症了。”这个藏友说道,“医院里都传遍了,那些医生用尽了所有仪器,都瞧不出来是怎么回事,只能归结为奇迹。但是知人都说,是因为这些病人都认识一个神医。”



    “那简单,找机会问问吴会长就是了。”



    这些藏友里面都是潘州地界有头有脸的人物,可以说在各自的圈子里也都是佼佼者。潘州的市场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互相认识也是正常的事。



    “要是这神医是真有本事的,我们都要去认识认识才好。”



    “谁说不是啊……”



    陈正笑道:“诸位,神医不神医的,那也有点说不准。但是我知道啊,像崔老这样的,每天都开开心心,长命百岁都不是事啊!”



    崔老摆了摆手,说道:“别这么说,陈老弟你是不知道啊,我这几天烦得很啊。”



    “哦这有什么烦的”



    陈正还是真的愣住了,崔老这简直是他一直追求的生活啊,有大把时间做自己的事,不必为案牍所劳形。



    崔老叹了口气:“我老伴去深市一个多月了,我放心不下这里,也就没去。”



    “哦,崔老是重义之人,也难怪。”陈正笑着说道,众人也附和。



    “要是这般也不至于烦恼的。”崔老笑道,“我老伴一直看不惯我在这些小好上花钱,她去深市了,我也乐得清静一会。真正烦忧的是,我花高价买回来的一盆兰花,这半个月以来,都蔫蔫的,眼瞅着养不活了。”



    陈正也知道,崔老这花是真的,问道:“那现在怎么样了”



    “就今天,花店的小伙子过来送插花,帮我看了一下,说是根部有虫子,洗掉了换了泥,看模样那是立竿见影啊!”崔老神采奕奕地说道,就好像得到了玩具的孩子一样。这老小孩老小孩的,真一点都没说错。



    这时候,一个藏友说道:“是在树下那盆兰花吗我刚刚进门的时候还诧异来着,怎么这么香呢……”



    崔老一愣,然后笑道:“那你肯定看错了,我那兰花都没开,怎么可能有花香,一定是其他花的香气。”



    “不可能啊,我看到那兰花是真的开了。虽然还是刚刚绽放还没完全绽放开的样子,但真的已经很香了。”这个藏友疑惑地说道,他确信自己没看错。



    崔老心中也起了疑窦,站起来往门外走去。



    陈正看了看这些人
1...8788899091...2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