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之风云路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登山
看到每天一前一后两个小美女坐在林海的自行车上,游四他们开始还阴阳怪气的说上几句,后来就变成了羡慕,再后来后来也就见怪不怪,反而体谅起林海每日的辛苦了。
现在小丫头就在距林海不到一米的地方甜甜的笑着,林海都能闻到她身上那股清新的气味。林海的心在强烈的跳动,他甚至想把面前的女孩紧紧的抱在怀里,但理智告诉他不能那样做。他对小丫头回笑了一下,先是嘱咐了一声让萍萍坐好,然后蹬了一步一偏身骑上了自行车。等林海将车控制稳后,小丫头跟着紧走几步轻轻一跃就坐到了后座上,一直胳膊习惯的顺势就揽住了林海的腰。
林海是踩着铃声最后一个进教室的。当他看到倒数第二排全班唯一一个空座旁做的是李新华时,他的心放了下来。
当林海做到座位上,看着坐在自己前排的文体委员王晓燕时,心里又激荡起来。前世的时候,和自己来往最多的同学就是王晓燕,自己和王晓燕还有着一段情感缠绕的特殊的关系。坐在王晓燕后面的林海,一节课时间都在回忆往事,根本就没道听老师在讲什么。
第一节课的下课铃声刚落,坐在林海前面的王晓燕便回身笑着问道:“林海,今天怎么差点迟到,是不是懒觉睡过头了”
那时中学生里男女生一般很少讲话,但林海和王晓燕是个例外。除了是前后座外,主要还是因为两个人的母亲在一起工作。林海的母亲曲静是平阳市委办公室的一个科长,而王晓燕的母亲张桂芝是那个科的副科长,张桂芝还曾带王晓燕到林海家去玩过,所以两人之间自然相处的就比别的男女生要近一些,但同时也遭惹了同学们的一些非议。
王晓燕天生丽质,能歌善舞,一笑时脸上两个浅浅的酒窝极度诱人,是全年级公认的最漂亮女生。王晓燕年龄比林海大一个月,在全班排倒数第二。所以林海听她一问,便有些调侃的回道:“大姐,谢谢关心,下次我一定注意。”话音刚落就溜出了教室。
王晓燕和林海以前都是互称名字,现在听林海突然喊自己大姐,竟一时愣在了那里。待她反应过来时,林海早就没有影了。气得她咬牙跺脚捏拳头,无奈在众目睽睽之下发飙肯定会影响自己的形象,只有暂时放弃了追拿林海的念头。
而林海此时正被一帮男生围捧着,纷纷赞扬他在王晓燕面前有胆有色,不象他们和王晓燕这个漂亮女孩连话都不敢说。
其实林海在学校里早已是风云人物了。这也是由两件事无意之中促成的。
林海在班上虽然是最小,但却是副班长。这个副班长一开始是由班主任季老师指定的,因为班里有几个部队的子弟,特别是想马四那样的,对其他同学根本就不买账,但他们都服林海的,所以就叫林海当了个副班长以管住这些人。林海倒不怎么在意这个小芝麻官,平常在学校里对班上的事很少插嘴,只是在几次外出学工学农时发挥了自己的组织才干和外交能力。偏偏有一个叫许亮的同学,父亲是平阳市委政工组组长,后来恢复组织部时当了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对比自己小一岁的林海被指定当了副班长,而自己只当了一个生活委员有些不服,便聚集了几个要好的同学向学校提意见。而林海正懒得操心,便也向季老师提出不当副班长了。于是季老师摸了其他一些同学的想法后,就在班上搞了一次无指定候选人、无记名投票的副班长选举。全班48名同学中有11人被提名,结果林海一人就得了29票,他自己还是投的王晓燕的票。就此林海便成了全校学生中唯一一个民选干部,在全校牛了起来。徐亮经过此事也知道自己争不过林海,反过来和林海套起了近乎。后来虽不是关系很好,但彼此也相安无事。
林海还干了另外一件轰动全校的事。
那是高二的上半学期,学校搞了十天的军训,当时称作学军。军训的最后是进行实弹射击,一人五发子弹。不知怎么的,其中有一个靶台连续打了十几个人,最好的成绩只是及格,大家都说是枪有问题。正好轮到林海上了那个靶台,他十几秒钟就把五发子弹打完了,一报靶居然是49环,顿时全场哗然。连武装部的负责军训的参谋也是亲自去看了靶后才相信,他和校长一商量又让林海打了五发,结果竟是一个50环。全场再次轰动。
说也奇怪,那个靶台自林海以后就连连打出了优秀。原来就一口咬定抢绝对没有问题的参谋面子倍增,走到林海面前当胸就是一拳,“天生当兵的料。”
在全校学军总结大会上,在部队曾当过营长的解放中学校长也把林海大肆表扬吹捧了一番。这事最后传得师部大院里都知道了,父亲林思远追问原因,不得已林海才道出了实情。
原来林海的家还在南方那个城市时,造反派前后搞过两次大规模抢枪来打武斗。每次到要被收缴时就会带着大量的枪支弹药到山沟里去过最后的枪瘾。林海一个同学的哥哥是造反派的小头目,每次都把弟弟和林海带上。开始林海不想打枪,而是忙着捡一些铜弹壳去换零花钱。可造反派打累了就在旁边休息,林海见弹壳没了就去拿枪自己打。结果一打就发现自己和枪之间好象有一种天生的缘分,越打就觉得顺手。一连打了几天后,最后睁着双眼都能准确的击中目标。林海大致上算了一下,估计前前后后包括机枪在内,打了起码不下于2000多发子弹。林海的枪法练出来了,腰包也鼓起来了,代价是肩膀肿起老高,过了半个月才好。还骗父母说是打球时撞伤的。
林思远听完林海的供词后说了一句“胡闹,浪费国家财产。”可眼中却露出了一丝笑意。毕竟是军人嘛!野战部队一个战士平均一年能打上个20发子弹就算不错了,自己的儿子还没当兵就练了一手好枪法,将来当了兵起点可要比一般人高多了。
林海在学校出了风头,而别的麻烦又找上门来了。放暑假时小丫头萌萌拿来家里的气枪,摆出了一副“不爱红装爱武装”的架势,天天缠着林海要叫教她打枪,搞得林海都不敢在家呆。而大人们看到小丫头拖着枪到处找林海,都以为她有什么深仇大恨要报。最后还是由魏阿姨把气枪藏了起来才算了事。
前世林海参军了以后,由于有了先人一步的基础,又经过了严格的系统训练后,枪法和技法又有了极大的提高,曾在各级的比赛上多次获得过好名次。在对y作战时他虽然已是连长,但丧命在他枪口下的y军就有十几人,而且大部分都是军官和机枪手。特别是在那次进攻y军阵地时,他用一只56式冲锋枪将y军一个火力点的两个射击孔封死,y军眼睁睁的看着对方的火箭筒手从容不迫的瞄准了自己而毫无办法。林海在“钢刀连”带出的一大批优秀射手在战场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所以的两次冒尖和凡事不爱计较的性格,使得林海逐渐成了班里男同学们的中心。今天对王晓燕的一句调侃语出惊人,自然又让同学们惊叹不已。
此外,家在地方的同学还很羡慕象林海这样的部队子女,因为他们一毕业就可以去参军,不用想自己那样还要去下乡。
林海的印象中,自己的同桌李新华和班长李学锋等三名地方男同学和包括自己在内的五名部队子女参了军,另有少数几人因符合政策留城,其余包括王晓燕,徐亮在内的大部分同学都下了乡。其中有的一直在农村干了数年才返城。
由于还有两个多月就要毕业了,很多同学都在不停的议论中盼望着政策会有所改变,可以直接上大学或留城。林海没有参加这些议论,他不想用虚无的好听话去安慰同学,因为他知道几年内国家对中学毕业生的政策不会改变。
林海现在最关心的是怎样开口向父母提出想要下乡的事,并且说服他们同意自己的意见。
重回之风云路 第七章 我要下乡去
第七章 我要下乡去
一年一度的征兵马上就要开始了。
部队子女基本上都是内招。入伍的手续很简单,填个表,象征性的做个体检,领了军装,然后就在家等着新兵训练时去报到。而且由于征兵是在期末考试之前,所以凡是要参军的同学都不用参加考试,到时候学校直接给发毕业证就行了。所以从办了入伍手续到走之前这段时间,这些同学来不来上课学校根本就不管。
林海必须在填表之前做通父母的工作。
此前,林家一直没有怎么议论林海当兵的事,好像这都是在情理之中。只有一次林思远偶尔提起过林海当兵就要到基层连队去,而且不能在自己所在师。
但该说的还是要说。这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当全家坐在一起吃饭时,林海抛出了他的重磅炸弹。
“爸,妈。我不想去当兵。”
“嗯”家里的空气凝固了。
“我想毕业了以后去下乡。”
“不行。”随着母亲曲静的喊声,空气爆炸了。
“你傻了呀放着好好的兵不去当,要下什么乡地方上多少孩子想去当兵还不行呢。”母亲继续道。这是林海意料之中的结果。
“那你们就想办法让我去上大学,反正我不想当兵。”
林海知道,让儿子上大学,才是父母心中最理想的选择。他拿这个将了父母的一军。果然,一听林海提上大学的事,曲静叹了一声就不再说话了。
林思远此时发言了。“林海,你也知道,上大学要有两年以上的工作和下乡时间,还要表现好,经过层层推荐,这不是一下能办到的事。就算到了两年,想去上大学的人又那么多,比提干都难,轮到谁去都还不一定。”
林海道:“可如果我要是下乡去,两年以后肯定可以上大学。”
“你就这么有把握”父母同时问道。
“当然”。林海道:“我考虑过了,我如果去下乡,特别是要到艰苦的地方去,肯定会引起各方面的关注。我要是能严格要求自己,再干出一些成绩来,入党首先是没有问题的。地方上大学的指标多,到时候专门去要一个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也不会象在部队里那么显眼。”
早点入党也是林思远两口子对儿子的期望。再加上能上大学的事,这个诱惑足以让他们动心了。
曲静道:“可是农村很苦,你又想要干出成绩,那就得安安心心的在那里干两年,这个苦你受的了嘛”想让孩子好,又不想让孩子吃太多的苦。这是所有母亲的通病。
林海道:“吃苦我不怕,就那么两年时间,别人能受得了,我凭什么就受不了何况又不是走的很远,逢年过节还可以回来,你们也可以去看我。”
林思远对此还是有些顾虑,他道:“拿你不去当兵而是下乡来换入党上学,这个代价太大了一些。再说入党还好说一些,表现好了就可以。可专门要一个指标上大学的事还是有些问题,这不好直接去找地方领导张口。一步不慎可能就会影响你的终身,还是要好好考虑一下。”他是一个思维周密,同时又较比有原则的人。而且在这重要时刻把平常埋在心里的对儿子的关爱不觉得也表露了出来。
“爸,你不是和地委的宋伯伯很熟吗”林海指的是平阳地委书记宋汉杰。
“是。他原来是你姑父的部下,南下时是团政委,后来留在了地方。这两年为军地关系的事也没少打交道。”林思远道。
“我有一个办法看行不行”林海就对父母详细讲述了自己的计划。
听完了林海的计划后,林思远夫妇都用惊诧的目光看着他。“这儿子怎么突然就变得这么精于算计了说出的计划一步套一步,连一般大人都想不出来,可他现在还是一个十六岁的孩子。也不知算是谁的遗传”
“老林,我看林海说的办法可以试试,今天是星期天,我先打个电话,如果宋书记在家,我们等会就去找他。”曲静显得有些迫不及待,她倒不是真想让儿子去下乡,这件事她暂时还没考虑好。她是急于想去验证一下儿子的计划到底有多大的效果。
得知宋汉杰晚上在家后,曲静就准备了两瓶好酒。到了晚上六点多钟,一家人坐上一辆北京吉普,直奔了地委小家属院。
地委书记宋汉杰和爱人孙云霞在家门口热情地迎接着林思远一家的到来。宋汉杰都五十开外的人了,孙云霞也四十五六了,但却一直都没有孩子,所以就特别喜欢小孩。孙云霞见了萍萍就一把就将她抱了过去,连水也顾不得给客人倒。
林海见到宋汉杰苦笑着摇了摇头起身要去到水时,忙抢上前去说了声:“宋伯伯,让我来。”然后先倒了一杯茶放到了父亲面前,再把宋汉杰的茶杯里续上了水,最后又倒了两杯白开水,看孙阿姨连摆着手示意不要,就给母亲送了一杯,自己端了一杯,就挨着父亲坐了下来。
宋汉杰一面在和林思远寒暄着,一面留心看着林海在那里忙。待林海坐下来后他赞扬了一句:“这孩子懂事。”
一阵闲话过后,宋汉杰问道“老林,今天来有什么事,请尽管讲。”不是年节的,林副政委一家上门来肯定是有什么私事想说。虽然有老首长的关系在那里,可林家从未因私事找过自己。这次倒不如自己先开个口,免得让客人为难,同时也表示了对林家事情的重视。
见宋汉杰主动问,林思远便说道:“老宋,是这么一回事。我们家林海马上就要高中毕业了,本来是要安排他当兵去的,可是这小子突然提出来不当兵想要下乡当知青去,态度还很坚决,我们怎么劝都不行。我们就想来听听你的意见。”
听林思远说出的竟是这么一件事,宋汉杰不禁愣了。连一旁抱着萍萍和曲静聊家常的孙云霞,也转过头来看向这边。
宋汉杰想了一想,就向林海道:“小海,你可不能一时头脑发热,下农村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你了解农村吗你了解农民的生活吗”他觉得林海可能就是听看了广播报纸上的宣传,想寻求刺激赶时髦。几天热乎劲一过就会没了兴趣。还不如让他早早打消了这个念头。所以他接着又道:“老林、小曲,咱们这关系也不算是外人,在家里咱们就说实话。前两三年大家还把上山下乡看成是意见一件荣耀的事,可如今是全靠政策卡在那才去下乡,但凡能找到一点借口的人能躲就躲。每年为知青下乡和知青招工、招兵、上学的事不知有多少人在走后门,上访告状。你们最好是不要来凑这个热闹。”
“是啊,小海还是当兵去好。林副政委,小曲,你们可不要由着小海乱来。”孙云霞也插话道。
曲静道:“我们也是这样劝他的,可他就是不听。不过这孩子说的也有一些道理,我们也有一点拿不定主意。真让人操心。”
“哦!还能说出让林副政委两口子都觉得有道理的话来,我倒是要听听。”曲静的话让宋汉杰来了兴趣。他相信报纸广播里的那些大道理是打不动林思远和曲静的。
“好。宋伯伯如果想听,那我就说了。刚才宋伯伯不是问我了不了解农村吗我就从这说起。”林海道。
“我知道农村苦,也知道大部分农民的日子不好过。但我现在更想说的是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说到这里林海顿了一下。除了萍萍仍在啃着梨外,屋里所有的人都聚起了精神,想听林海继续往下说。
林海看开篇有了效果,便又接着说道:“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国家实行了重工轻农,以农养工的政策,致使农村集体和个人的负担过重,农业得不到休养生息的机会。第二个原因,是在分配制度上没有很好的贯彻多劳多得的原则,普遍还是在吃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社员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造成了粮食产量长期徘徊不前。第三个原因,是受政策的限制性太多,各级都片面的强调了以粮为纲,从而不敢去发展其它方面的产业,包括了社员家庭养殖业。城里的人有钱买不着肉、蛋、油,而种粮的却守着粮食吃不饱,守着钱袋没钱花。指导思想和政策出了问题,再加上极左路线的干扰,如此农村怎么能不穷宋伯伯,这三个原因您看说的对不对”
林海的话刚一说完,宋汉杰猛地一下就从沙发上站了起来,林思远,曲静也不可思议的看着儿子。整个客厅里只有宋汉杰来回的的脚步声。
宋汉杰在地方当领导二十多年,何尝不知农村贫困的多种原因。即便是林思远这样的军队干部对此也能说出一二来。但象林海今天这样深刻而又精辟地把这些原因概括出来,则使人眼前一亮。他们自认为是没有这个能力的。他们甚至在怀疑刚才听到的话,是不是从眼前这个大男孩嘴里说出来的。
林思远清醒过来后对林海问道:“林海,刚才你说的这些,是你自己想的还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可要对我们说实话。”
林海委屈的道:“爸,你怎么也不相信我。你想想,我认识的人里面有谁会教我这样说,这都是我看了书以后,再结合学农时的体会自己想出来的。”
曲静搂住了林海道:“妈相信你。我儿子大事上从来不说谎。”
宋汉杰停下脚步问林海道:“小海,问题你是看出来了,但你考虑过没有有怎么样来解决这些问题”
林海回道:“我考虑过,除了第一个方面外,其它两个方面应该有办法解决。但具体采用什么方法则要在充分了解了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后,因时因地采取对策,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
宋汉杰道:“有很多事政治条件和政策规定都是不允许的。不然大家早就干了。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林海道:“我们要是等着条件许可那就什么事也干不成了。我们自己要善于利用现有条件来创造新的条件。国家政策也没有说不让多产粮食多产肉,也没有说社员家里就不能多几个钱。在制定办法时要讲究方法和策略,首先要抓粮食增产,再抓集体社员增收和思想文化建设。大的方面不违背,小的方面搞变通。红旗高举口号照喊,你革命我比你还革命。等多产了粮食,国家、集体和个人都得到了实惠,社员的精神面貌也得到了提高,到那时谁再想反对也不好办了。除非是国家的根本政策有了改变。”
重回之风云路 第八章 计划成功
第八章 计划成功
宋汉杰听完了林海的一席话后,对林思远说道:“老林,我也相信小海。他说的这些话不是靠谁教几句就能说出来的,而是是经过了自己认真思考的。可是小海,你一个小孩子怎么会对农村的事感起兴趣了,而且开考虑的这么深远”
林海道:“我们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到农村去学农或抢收麦子,部队里大部分战士的家也都在农村。农民吃不饱饭、穿不上新衣、看不起病、上不起学的事我看到和听到了不少。开始只是可怜同情他们,后来就开始在想用什么办法来帮着他们,所以就慢慢关注起农村的事来了。我现在想清楚了,身为一个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堂堂男子汉,负有为党为国为民分忧之责。到农村去,改变那里的面貌就是我思考后的慎重抉择。”
林海连篇的大道理把几个大人都给说晕了,但曲静和孙云霞听到最后还是忍不住笑出了声。曲静道:“我说儿子,你才多大一点就敢称自己是堂堂男子汉,那你妈我不成老太婆了”
宋汉杰和林思远也笑了起来。
孙云霞道:“你们别说,小海说起话来真像个小大人似的。我看着心里就喜欢。”
宋汉杰又对林海道:“小海,光想着做大事这还不够。到农村去条件很艰苦,要过生活关、劳动关、想家的关,还要和干部社员同甘共苦,得到他们的认同。这些你都要有充足的思想准备。不然得不到他们的认同和支持,你就是再有本事也使不出来。农村人有个特点,对不了解的人总是提防着,甚至还会打你的小算盘。但是他们一旦认可和接受你了,就会把心都掏给你。”
林海道:“宋伯伯,这些问题我都想过了,只是没你说的这么深刻。我要是连前几关都过不了,还有什么脸来谈干事业。你放心,我就是脱一层皮,掉二十斤肉,也要在农村坚持下去。我向你保证,我首先要在当好一个知识青年,和社员达成一片的同时为改变农村的面貌干出成绩来。一年初见成效,解决吃饭问题。两年大见成效,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到时候请你去验收。”
宋汉杰道:“好小子,你给了我一堆充足的理由。我支持你到农村去。不!是我请你到农村去,按你所说和所想的干出一番成就来。有什么条件你就说出来。想不到啊!我宋汉杰革命了几十年,居然要靠一个孩子去给我冲锋陷阵。”
曲静一听宋汉杰说可以提条件,这才想起了此行的目的,刚才被林海一通惊人之语闹得差点都给忘了。于是她不待林海回话就抢着对宋汉杰说道:“宋书记,你都这样说了,我们当然也只有同意了。可是林海虽然是高中毕业,但你也知道这几年在学校也没有学到什么东西。所以我的意见是林海在农村干个两年后,还是去上大学为好,这样对他将来的发展更有利。”
宋汉杰道:“我看小海这孩子非笼中之鸟。这样吧,只要他干得好,两年后我送他上大学去。”
“宋伯伯,我保证好好干,可您说话也一定要算话啊。”林海见宋汉杰答9应了上大学的事,便又砸实了一句。
宋汉杰大手一挥,:“还信不过你宋伯伯!要是不让你去,到时候只怕你孙阿姨也饶不过我。”
宋汉杰是地区第一批重新出来工作的老干部,在地区说话一言九鼎。他答应了的事,就算定下来了。林家此次前来的目的算达到了。
接下来,大家又对林海具体到什么地方下乡这一问题做了商讨。大家一致认为要到稍偏远的地方比较好,那样做起事情来暂时不会引人注意。同时那里的条件不要好但也不能太差,交通也要方便一些。宋汉杰最后拍板决定让林海到陆山县去,具体的事就由地区知青办和部队群工科去协商办理。
事谈完后时间也晚了。孙云霞不舍的将眼睛已快睁不开了的萍萍从怀里交出来,又把她两个小衣兜里装满了糖果。两口子这才将客人送下了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