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鼎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成吉思汗的多瑙河
“我瞎猜的。”李家涛自然是知道其中的厉害,赶紧说,“真的,没有其他任何人知道。”
苏尔蝶又打量了李家涛半响,才点了点头:“我信你。”
说完,苏尔蝶居然觉得自己脸上似乎有些发烫,也不知道脸红了没有,心里有些发慌,马上转过身躯往仓库里走。
————分割线————浏沙市城市经济研讨会终于隆重召开了,这次研讨会由市经贸委举办,邀请了京城、楚南省、上海、甚至是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的很多学者参加。
因为李家涛实在太年轻了,混在这些知名学者当中很是扎眼。这些学者,有好些都已经白发苍苍,就算是年纪再小的也都是超过四十岁的中年人。
“还以为这届政斧会务实尊重学术界的意见,没想到搞出这么不负责任的名单来。”一个五十多岁的教授瞥了李家涛一眼,老气横秋地说道。
李家涛有些哭笑不得,自己可不想来参加这个什么城市研讨会,要不是浏沙市市委书记刘德明硬要把自己拉进来,自己要办的事情还一大堆呢。
“各位前辈,我这次被邀请是因为会务组缺乏举办全国专家研讨会的经验,我原来在县委也就是个跑腿的,对会议流程比较熟悉,所以才会接到邀请函。”李家涛嘴上却是这么谦虚的说着。
经过李家涛这么一解释,有几个原先吹胡子瞪眼睛的学者似乎看李家涛顺眼了不少。
会议举行得还算顺利,浏沙市市委书记刘德明也抽出时间来专门参加这个研讨会,说是听取各位专家的意见。
但是,在整个会议过程当中,刘德明的眼神都时不时望向李家涛。
李家涛本来就坐在靠墙的最后一排,基本上没有什么发言的资格。当然,李家涛心里也清楚刘德明为什么会频繁往自己这边看。
李家涛琢磨着,刘德明对这些所谓的专家并不十分感冒。
京城一位参加过浦东建设初期筹备的专家说:“城市的发展就要抢先机,比如浦东的发展,这几年明显比南方沿海地区要缓慢。今年年初,一号首长南巡过后,国家问浦东需要什么样的优惠政策,我们研究了以后决定只要一个优惠,那就是政策优先制度。所谓政策优先,就是国家所有的改革试点项目,浦东都可以第一个执行。这对浦东目前快速良势发展,起到了决定姓作用。浏沙市虽然不能和浦东比,但是在楚南省内还是可以提出这样的想法,就是要把浏沙市建设成华中的浦东。”
李家涛当然知道,刘德明一直想要的就是这样的政策,别说所有试点项目都第一个执行,就算是十个里面能够抢到一个项目,就已经很不错了!
可问题是,楚北省省城那边也早已经提出,要把与市中心一河之隔的南区,建设成华中浦东!相比之下,楚北省的南区的优势比浏沙市还要大得多。
尽管刘德明的表情看起来没有什么变化,但是李家涛知道刘德明心里一定觉得所谓专家的意见,不是太高屋建瓴,就是远远脱离了浏沙市的实际。
果然,在京城专家发言后,刘德明就提前发表讲话,对各位专家抽出时间来为浏沙市把脉表示感谢,又简单介绍了一下目前浏沙市的一些实际情况,难点问题,然后刘德明就因为有会议要参加,匆匆离开。
到了中午的时候,刘德明却是特意把李家涛又叫了过去,希望他能反驳一下那些所谓的专家,把研讨的味道提起来,别搞得像专家在各讲各的学术报告似的,争取多结合浏沙市的实际,最好是可以碰撞出一些火花来,提供一些有用的思路。
李家涛心里苦笑不已,这是让自己当敢死队,却得罪这批所谓的专家中的某些人,还真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可李家涛也没有办法,刘德明让自己参加这个研讨会的目的可不就是为了这个?
很显然,刘德明也同时把这个意思布置给了经贸委的同志。后来,主办方就努力把会议的方向朝着研讨的方向拉。
可这些专家学者,其实也都经历过许多这种场合,早就有了应对的对策。特别是楚南省本地的教授,特别喜欢照本宣科,总是绕出来那么几句,又回到自己准备好的讲话稿上去了。
主办方试了好几次,都很无奈,根本没有办法扭转局势。
李家涛心里叹了一口气,琢磨着自己再不说话,今天这个研讨会只怕只能走个过场,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未完待续)
官鼎 第一百七十章
就在研讨会失去控制的时候,坐在后排的李家涛站了起来,突然插话发言:“各位专家都说了很多想法,就是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这些理论和观点,如果直接挪用到浏沙市身上,是不是会与实际相符合呢?我们今天在浏沙市研讨城市经济的发展之道,是不是应该更加贴切这个新兴城市的特点呢?说简单了,大家都大连港,知道秦皇岛港,是否想过浏沙市也有这么一个港口?浏沙市没有成型的大型工业群,现有的煤矿和电力企业又都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是该继续发挥这些优势,还是重新去给城市的经济找个支撑点?对于这些,我很想请教在座的诸位专家。”
紧接着,李家涛又提出了几个问题,并且阐述了一些观点,这才微笑着坐下。
就这样,整个研讨会现场一下子炸开了锅!
从一些专家学者看向自己不屑的眼神里,李家涛看得出自己的言语肯定是刺痛了一些人。事实上,李家涛所提的这些,很多专家都提到了,因为一开始的时候,经贸委的人特意做了介绍,在来之前也给这些专家学者发了专门的材料。
果然,一个专家马上说道:“我们也只能提供思路,不可能说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就望闻问切,把脉拿药。但是,对于发展来说,只要方向是对的,其他就是落实的问题了。”
而楚南工业学院的一个教授说的更加直接:“年轻人,我不知道你是代表会务组发言,还是代表学术界。浏沙市市委刘书记在电视讲话中多次提到的观点,不知道你看过没有。关于发展第三产业和建设浏沙市地产经纪的思路你是否了解,关于上马华中第一个水上乐园的大项目,你是否研究过?刘书记一直都说,浏沙市是个新兴城市,就需要不拘一格的发展格局,一个城市的发展,会只有一个支撑点吗?会是一句话就说得完的吗?“坐在后排的李家涛,知道自己捅了一个马蜂窝,不过李家涛也没有办法,他就是故意的,要不然就达不到刘德明最初对这次研讨的预期目的。
对此,李家涛也早就有心理准备。
这位楚南省的教授,张口闭口就是刘书记说的,让李家涛觉得实在很是搞笑。这个教授又哪里知道,其实他说的刘书记的那些思路都是来自李家涛。这位教授机械地重复一些刘德明说过的东西,显然不是这次会议所需要的。
刘德明急切想得到的,是关于浏沙市发展最切实有效的思路。而楚南省的这些教授,似乎更懂得如何去捧刘德明这个市委书记。
李家涛本来不想去反驳什么,只要能够调动起大家探讨的兴趣来,自己就算是达到目的了。
可是,就在一批专家学者热烈讨论一番以后,工业学院的那位教授居然特地转过头来直接诶问李家涛:“年轻人,依你看来,浏沙市该如何发展呢?是不是也有很深的见地,也说出来听听嘛。“李家涛本来不想说太多,自己是刘德明指定来参加会议的,在这种场合本来就不适合说太多。
可是,全场都已经安静下来,再加上这个工业学院的教授说话实在太老气横秋,一口一个年轻人,让李家涛听得心里也有些不痛快。
京城一个白发苍苍的专家也插话说:“对,听听年轻人的,也许年轻人的思维更加活跃呢。“李家涛不想出风头,可在这个时候也知道自己绝对不能太谦虚,因为这种研讨会身后都有不少政斧高层都在关注,甚至有可能传到中央领导的耳朵中去。
略微沉吟了一下,李家涛就开始侃侃而谈:“那我就班门弄斧了。浏沙市发展第三产业和县域经济都是对的,建设华中浦东的思路也是对的,但是浏沙市还没有找到自身迅速崛起的增长点。矿山资源已经接近枯竭,电力企业受改制阵痛的制约,恐怕短期内也难以有所作为。现在的浏沙市,如果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话,很难在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如果一个城市的优势和发展势头不能迅速进入第一阵营,那它就很难被国家作为重点城市来扶持,更不用提政策第一的优惠条件了。所以,我个人认为浏沙市现在的头等大事,是解决自身魅力提升的问题,就像是在一排选秀的美女当中,如何第一眼被人跳出来直接晋级。这样的想法有点急功近利,但是现在的形势就是这样,如果一步落后,可能在机会上就会不不落后。”
很多人都被李家涛的思路给打动,陷入了思索当中。
那位工业学院的教授却突然打断了李家涛的话,打着哈哈说:“你的确是急功近利,年轻人,哪个城市不是想着脱颖而出?可是光想着又有什么用?要有思路啊,年轻人,你可能是觉得我们说得散,说得凌乱是吧?那你说的重点在哪里,你在县委上班,是不是习惯了喊口号,我们怎么听来听取都是口号?”
这话一出口,与会人士哄堂大笑。
李家涛在这样的公众场合被一个教授给扣了大帽子,心里要说不生气那是不可能的。不过,李家涛脸上却是不动声色,这份沉稳也让这些专家学者们暗自称奇。一般来说,像李家涛这种年纪的年轻人被人当众羞辱,多数都会恼羞成怒,脸色胀得通红!
李家涛本来不想说太多,因为刘德明召开这个城市经济研讨会,就是希望拿出一些真知灼见来,如果自己说的太多,那夜只是重复自己写给刘德明的报告中的内容,岂不是与这次会议的目的南辕北辙了。
不过,李家涛被逼得没有了退路,只好应战。
“这位教授,古时候纤夫拉船的时候,都要吆喝口号呢。偶尔喊喊口号,我觉得可以提高士气,鼓舞军心嘛。”李家涛先是略微驳斥了一下,然后就马上谈上了正题,越谈越兴奋,越说越自信,甚至把自己后世里知道的一些城市经济新增长点都说了出来。
工业学院那位教授一边听,还一边摇头叹息。
而很多京城来的专家则都给予了李家涛充分肯定,其中一位专家甚至还明确表示:“这位学者,希望你以后可以把这些都整理出来,可以成为一个城市发展思路上的良好范本,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协助到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去发表。”
京城来的这位专家似乎知名度挺高,也有些威信。其他专家马上接着他的话题,纷纷展开了一些具体的讨论。下午的会议原本只定为两个小时,却被拖长到了四个小时,这些专家学者的情绪都还很高。
经贸委的人终于放下心来,一个个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难怪刘书记一定要请这个年轻人参加会议,的确是起到了活跃现场气氛,贴近浏沙市现实的目的啊。”一个经贸委的领导感叹说,“真是有志不在年高,莫欺少年穷啊。”
整个会议下来,只有工业学院的那个教授非常不满意,一直坚持说:“年轻人总是习惯口号式的东西,应该务实地研究学术和经济发展的结合。”
很不幸的是,这个教授的声音被淹没在专家学者们逐渐活跃的研讨氛围当中,浪花都没有扬起一个!
让李家涛想不到的是,华清大学的一位教授在会议结束的时候还特意找到了他,笑着问:“小伙子,我这么称呼你没意见吧。”
“怎么会呢,您是长辈。”李家涛赶紧说道,“我就是京城青年行政学院毕业的,读书的时候还经常偷偷摸摸跑去华清大学听课呢。”
“哦。”教授点了点头,“有没有兴趣去京城读我的博士生?”
李家涛就觉得有些尴尬,讪笑着说:“教授,不瞒您说,我是读的京城青年行政学院的部属专科,现在还在自考本科,离博士生的基本要求太远了。”
“这样啊。”教授一听李家涛的学历只是专科,也禁不住愣了愣,要知道,他的学生最低学历都是学士,大部分都是硕士和博士,沉吟了一会,还是笑着说,“要不,你先来我那读硕士,等你拿到学士学位后,再硕博连读吧。”
李家涛觉得有几分意外,但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确实难得,马上很高兴地说:“我当然愿意,就是怕自己水平太低了,给教授您丢脸。”
“不能这么妄自菲薄嘛。”教授就乐了,“我一直想找一些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你的思路的确很实际又很新颖,比我们那些学院里一路考上来的人,头脑鲜活得太多了。既然你没有意见,那抽个时间来华清大学,办理一下相关手续就可以了。”
“太感谢您给我这个机会了。”李家涛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我太激动了。”
李家涛就陪着教授一路往外走,忽略了工业学院的那位教授,人家还正脸色不好地坐在原处呢。
“家涛,你在大学学的什么专业?”教授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主修行政管理,自学经济学。”李家涛就老老实实地回答说,“我自考本科报的也是经济学专业。”
“为什么对经济发展这么有兴趣呢?”教授似乎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
(未完待续)
官鼎 第一百七十一章
“我从小就对经济感兴趣,因为我出身农村,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贫困。”李家涛想了想,就回答说,“去年我还在《青年报》上发表过几篇相关的小文章。”
“《青年报》?”教授愣了愣,“里面的经济时评我基本上每天都看的,你说说看,文章的标题叫什么?也许我读过。”
“《奔小康,敢为天下先》和《发展就是硬道理》这两篇文章。”李家涛微微一笑。
“啊。”教授禁不住啊出声来,很是好奇地又打量了李家涛一番,才笑着说,“还真能对上号,不过,你胆子也太大了些,当时我们几个老朋友都为这两篇文章的作者捏了一把汗呢。”
李家涛不知道该怎么接这个话题,只能讪笑两声。
“我叫葛优达,你们楚南省的省委书记还在读我的研究生呢。”教授很快就笑着说,“我很喜欢有实际几眼的人,如果你有兴趣,随时和我联系,我们的emba教育在全国还是很有名气的,学制20个月左右,很多新闻界的名人也是我们的毕业生。”
说着,葛优达掏出一张名片,递给了李家涛。
李家涛仔细看了看,然后很是小心地单独放在一个口袋里放好。今天,遇到这么多有名或者无名的专家教授,对于李家涛来说,所有人都是第一见,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听说。但是这位葛教授给李家涛的印象很好,感觉是个很有水平的教授。
一次简单的会议,虽然隆重,也在李家涛的折腾下很有一番研讨的韵味。
李家涛更大的收获是,能够成为华清大学著名学者葛优达的研究生!
对这次研究会能够产生这么好的效果,刘德明也非常满意。
李家涛本来是要和一众专家学者一起用晚餐的,也算是浏沙市市委市政斧对这些前来为浏沙市城市建设献计献策的专家学者们的答谢宴。
可刘德明却把李家涛叫去了一家叫白天鹅的酒店,说是一起吃个饭。等到李家涛赶到的时候,却发现包厢里除了刘德明外,还有一男一女两个陌生人!
男的是个审计师,大约四十岁左右,据说是从审计厅找来的专家。李家涛对他却不太感冒,直接上认为这个家伙一身都是吃、拿、卡、要的作风,不像是一个可以踏踏实实做事的人。
不过,李家涛可不想多管闲事。既然刘德明找这个家伙来,自然是有他的道理。
女的长相颇有几分姿色,一头短发更是衬托出精练与妩媚并存。经刘德明介绍,李家涛得知这个女人叫罗颖,是个律师,而且还是个爱打抱不平的律师。
刘德明和罗颖也算是不打不相识,因为在浏沙市一次矿难时间中,罗颖就担任了受害者的代理律师。为了那些没拿到工钱又犯了事儿的矿工,罗颖没少往各个部门跑,甚至有一次跑到刘德明的市委书记办公室去了。
刘德明相中罗颖,就是因为这年头还有她这种为了矿工的利益而坚持不懈,据理力争的人,实属少见。
不过,罗颖对刘德明这个市委书记的青睐,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她是因为替矿工维权的事直接找到市委市政斧去的,倒也没有想到市委书记刘德明真的会亲自接见她。
刘德明当时的意思很简单,煤矿是私营老板开的,出了事情,老板跑了,不应该完全由政斧买单,政斧可以协调,可以督促警方快速破案,尽早抓捕,但是不能大包大揽,替肥得冒油的私营老板擦屁股。
罗颖却丝毫没有客气,反问刘德明为什么不能由政斧买单?
如果不是政斧为这些黑老板开绿灯,这些遍地开花的煤矿又怎么会生意如此兴隆?当地老百姓都说,这些黑老板行贿送礼,都不是用手提箱的,而是开着私家车,用一整车的钱去挨个衙门口铺路。要不是有关人员拿了好处,怎么会有这种连安全生产检验都通不过的企业,一个一个暗地里上马?
该查的部门不去查,该管的部门不去管,结果才造成这些人利欲熏心,胆子越来越大。
刘德明当时就笑了:“罗律师啊,冲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上一任政斧可能是有过这样那样的问题,国家已经严肃查处了,为此很多人受到了应有的审判。作为浏沙市的市委书记,我希望广大群众都来监督。哪里有黑暗了,哪里不[***]制了,我们就要高举着手中的灯笼去把它照个灯火通明。可煤矿的事情,现在还在调查取证和追捕肇事者的过程当中,艹之过急的话,只能是百害而无一利!“罗颖却是寸步不让:“我希望刘书记敢这么说,也敢这么去做。”
这一次,奇志集团是浏沙市一个副市长推荐给刘德明的。奇志集团在浏沙市的总经理朱昌义,也是那个副市长介绍给刘德明认识地。
但是,奇志集团的老练和沉着,都让刘德明觉得这个朱昌义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虽然说设想上是奇志集团全额投资,但是很多事情都是浏沙市市政斧在做。
如果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下去,对于将来打开局面是相当不利的。所以,这一次刘德明把罗颖给特意找来,希望她以民众的身份跟着去考察,表面上是那位审计师的朋友,一起去玩玩,实际上却是担负最终的读力调查摸底任务。
和往常一样,罗颖刚开始同样不感兴趣,但她觉得刘德明书记毕竟与众不同,能找她这样一个专门替矿工和钉子户打官司的人去摸底,肯定是想要有一番作为的人,这才勉强同意了。
刘德明专门请这两个人吃饭,自然是要叮嘱一下他们哪些是自己最想了解的。而看几个人轻松的表情,李家涛就暗自推断他们要商谈的事情应该已经达成了一致意见!
李家涛心里叹息一声,看来刘德明的主意已经定了下来。李家涛之所以主张对香港奇志集团进行外围调查,一来是真的没有听说香港有这么个知名企业,无论前世还是今生。二来李家涛自己对浏沙市的这个水上乐园项目很感兴趣,想让香港银星财务集团来进行投资。
只是,在这个时候,李家涛自然是不好再说什么了!
吃了晚饭,罗颖和那个李家涛不太感冒的审计师就离开了,李家涛自然也准备告辞,连夜赶回小耒县。
刘德明却是笑着说:“别急,我们喝杯咖啡去。”
“吃了晚饭喝咖啡,这是哪门子习惯?”李家涛心里犯了嘀咕,可刘德明都发话了,还真不好怎么推辞。再说,刘德明这个市委书记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还有闲心喝咖啡,估计是和自己还有事情要谈。
李家涛没有办法,只好开着奥迪小车跟在刘德明的小车后面。这一次,李家涛看清楚了,刘德明开出来的不是市委一号车,而且是他亲自驾驶,连司机都没有叫。
“看来,等下来要谈的事情很机密。”李家涛就一直琢磨着。
下车的时候,李家涛注意到这家咖啡馆的名字叫半岛咖啡,让李家涛惊诧的是,半岛咖啡馆的大厅里一个人影都没有见到。而刘德明下车后,根本就没有回头看自己,而是径直走进的咖啡馆。
李家涛心里犯嘀咕,也只好跟了进去。
在里面的包厢里,居然还坐着两个人,其中一个赫然是楚南省的常务副省长高东阳。另外一个五十出头的中年人,在和高东阳谈笑风生,看那架势,应该是属于可以和高东阳平起平坐的人物。
“高省长好。”李家涛赶紧叫了一声,然后很是礼貌地向另外这个中年人点了点头。
“家涛来了啊,快请坐。”高东阳呵呵笑着,却没有把李家涛介绍给这个中年人。
“家涛,昨天我们还通过电话,记得不?”中年人微微一笑,看向李家涛的眼神里充满善意。
“您是赵书记?”李家涛一下子听出了这是省委副书记赵东方的声音,赶紧又站了起来,“对不起,赵书记,我失礼了。”
“失什么礼?”赵东方哈哈大笑,“今天就是闲聊,也没有外人,注重这么多繁文缛节干什么?”
和楚南省的三个省委常委在一起喝咖啡,李家涛还真是心里很忐忑。这事情要是说出去,估计也没有人会相信李家涛的话,只会以为李家涛在吹牛。
李家涛心里却是犯嘀咕,看来今天晚上就是要聊楚南省国家储备粮食的事情了,可李家涛虽然愿意极力推动彻查这个事情,却不希望自己走到明面上来,却冲锋陷阵!
刘德明看向李家涛的眼神倒是有几分歉意,感觉自己有些孟浪了,还是应该在来之前向李家涛透个底。可这件事情实在是事关重大,一个不小心的话,就会出大问题,打蛇不成反被蛇咬的例子,那可是举不胜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