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盛世巨星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王梓钧
“如果卖给音乐公司,那唱片上市以后,歌曲作者应该还有版权分成吧”叶诚还没有完全死心。
柯良再次给他浇了一盆冷水:“后续分成你就别想了,现今的唱片销量就是个笑话。至于其他渠道的分成,国内对版权的保护不力,音协也是一帮子尸位素餐的混蛋,那些钱你得一个个官司打过去才能要回来,扯皮官司能打到猴年马月去。而容易拿到手的渠道分成,都被音乐公司赚走了,基本上没歌手和词曲作者什么事。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华语乐坛原创这么少了吧,赚不了钱谁特么还愿意写”
“那做音乐的还怎么赚钱”叶诚郁闷地说道。
柯良笑道:“所以我才劝你早点转行,现在乐坛的不少名人大腕,都要靠做评委、接代言、搞商演来养活自己。”
叶诚一脸的失望,他在母亲的熏陶下,从小就有一个音乐梦想,现在被柯良的一席话给说得直接梦想破灭。
或许是在叶诚身上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柯良叹口气说:“这样吧,明天我带你去公司试试看,不过我不敢保证会有多好的结果。”
叶诚勉强笑道:“谢谢良哥。”
何良把杯子里剩下的酒一口喝完,站起来走了几步又回头道:“对了,记得回去在音协的官网登记歌曲版权,万一被人剽窃了可别来怨我。”
.shubao888.





盛世巨星 003【三首歌,三种曲风】
.shubao888.
柯良所在的音乐公司叫做“华岩音乐”,放在十年前,这间公司在圈内还是小有名气的,曾经捧红过一位天后级歌手。不过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华岩音乐连年亏损,最后不得不改变经营策略,转型专做网络歌曲。
网络歌曲还是很来钱的,特别是刚刚兴起那几年,一首现象级神曲光彩铃收入就能破亿,热度一般的网络歌曲也能为公司赚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的利润。
当然,这是公司赚的钱,网络歌手就要苦逼得多了。他们的渠道分红少得可怜,只有等名气大起来以后,靠商业演出、广告代言和电视通告等手段增加收入。
叶诚一大早来到华岩音乐公司,刚进门就被前台小姐给拦住:“先生你好,请问有什么事吗”
“你好,我找柯良,我跟他约好了的。”叶诚说道。
“柯老师在录音室,你进去直走右手边最后一间就是,”前台小姐拿出一份登记表,“麻烦你先登个记。”
即便是大型音乐公司,很多都没有自己的录音室,不是没钱建,而是没有必要。以录音室的好坏来判断一家音乐公司的优劣,那,是20年前的老黄历了,现在比的是制作、推广和发行实力。
华岩音乐成立于90年代末,最开始只是一个音乐工作室,由几个志同道合的音乐人合伙组建。渐渐的,它发展成国内首屈一指的独.立音乐公司,后来公司高层分裂,有位创始人带着公司头号女歌手出走,华岩音乐才开始衰落。
这几年,华岩音乐公司的许多部门都被裁撤或合并,唯独a&r艺人曲目部保留最完整,其所属的录音室也分毫未动。
走进录音室,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高级录音台,那密密麻麻的按钮能把外行人看得眼花缭乱。
叶诚这几年也在学录音,虽然他没接触过如此高端专业的设备,但基本操作却完全没问题。他早已把模拟录音软件玩溜了,和这个专业录音台大同小异。
“对录音感兴趣”柯良笑呵呵地走出来问。
叶诚说:“正在学。”
“你要是真想吃音乐这碗饭,那就慢慢学吧,反正你还年轻,”柯良鼓励了一句,又问道,“歌带来了吗”
叶诚扬了扬自己的手机,说道:“带来了,一共三首。”
柯良也没去听叶诚带来的歌,笑道:“呵,你倒挺高产的,跟我来吧。”
一家音乐公司,最有魅力的部门就是艺人曲目部。它负责发掘新人、制作专辑,并且充当歌手与公司其他部门之间的纽带,从艺人曲目部的实力可以看出一家音乐公司的整体实力。
柯良带叶诚去见的,就是华岩音乐艺人曲目部的小头头,那人叫做林春明。
“林叔,又在听样带啊”柯良的语气很亲热,看样子他和林春明关系不错。
林春明年纪50来岁,两鬓的头发已经开始泛白,他摘下耳机说道:“是啊,小马带来的那个新人不错,公司准备推一下看看。”
柯良腹诽道:不错个屁,那女的唱歌跟鬼叫一样,也不知道爬上了哪个白痴的床
心里虽然这样想,但柯良还是笑道:“林叔,这是我一个小兄弟,叫叶诚,他写了几首歌,想请林叔你过过耳。”
林春明扫了叶诚一眼,看他年纪轻轻的,也没当回事。不过看在柯良的面子上,林春明也不好敷衍,问道:“带歌曲小样没有”
“带了。”叶诚连忙把手机递过去,说道,“一共有三首歌,东方破、曾经的你和漂洋过海来看你。”
叶诚很珍惜这次机会,由于不清楚华岩音乐这边偏好什么类型的歌,他专门挑了三首不同风格的歌曲,希望能够被公司看重。
林春明见叶诚居然把歌曲小样录在手机里,如此不专业的行为,让他更加地不屑。
作为艺人曲目部的老人,林春明这些年听过的歌不下万首。如果有新人寄来歌曲小样,林春明就是第一个听的,他能根据声音轻松判断出一个歌手或者一首歌的好坏。
当然,由于投歌的人太多,而且大都质量太烂,林春明不会每一首都听。若是叶诚傻乎乎地把新歌投递到华岩音乐公司,能否被林春明听到都难说,多半就进仓库吃灰了。
当手机的扬声器发出东风破的歌声时,林春明首先注意到叶诚的嗓音。这属于职业习惯了,林春明最主要的职责不是挑歌,而是通过歌声发掘新人歌手。
唱功很扎实,细节处理也很出色,但嗓音的辨识度不是很高林春明在第一时间给出以上评价。
等判断完叶诚的唱功和嗓音,林春明的注意力才回到歌曲本身,然后他瞳孔一缩,坐直身体看着那只正在放歌的手机。
叶诚录制的东风破小样,大概只有完整版的三分之一长度。林春明听完一遍之后,立马又单曲循环,反反复复听了十多遍才停下来。
林春明眼神复杂地抬头看了叶诚一眼,继续听他带来的另外两首歌:漂洋过海来看你和曾经的你。
听完之后,林春明掏出烟默默点上,吐出个烟圈神在在地问:“这三首歌的编曲,也是你自己弄的吧。”
叶诚点头说:“是我自己编的曲,网上下载的音色库,一些细节的地方可能有点瑕疵。”
林春明表面平静,内心却掀起惊涛骇浪他遇到了一个音乐天才
漂洋过海来看你算是流行情歌,曾经的你属于都市民谣。这两首暂且不提,东风破用中国古典乐器与西方音乐结合,这绝对是一种非常值得赞叹的音乐尝试,需要很高的创作天赋。
三首歌,三种曲风,连带编曲和演唱,全都出自眼前这个年轻人之手,林春明怎么可能不感到震惊
但在叶诚的面前,林春明却不能显得大惊小怪,他甚至都没夸赞一句,免得叶诚听了以后翘尾巴。
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林春明故作淡然地问:“对了,你叫叶”
“叶诚。”柯良在旁边提醒。
“哦对,叶诚,你今年多大了”林春明问。
叶诚答道:“三月份刚满21岁。”
“才21岁啊,你的老师是谁”林春明继续问道,他负责发掘新人,自然要把叶诚的情况打听清楚。
叶诚详细地说道:“我的音乐启蒙老师是我妈妈,她是一所高中的音乐老师,我小时候还跟外公学过越剧。高中时候我准备考中央音乐学院,因为家里出了些变故,所以放弃高考来京城做北漂。之前当过街头歌手和酒吧dj,编曲是我在网上学的函授课程。”
“难怪,原来练的是童子功,”林春明听说叶诚的母亲和外公都是搞音乐的,心中的疑惑消散不少,他拿起叶诚的手机说,“你们先在这里等一等,我很快回来。”
林春明说完就走了,柯良小声地对叶诚说:“看来有戏,林叔很可能是去找刘经理了。”
叶诚问:“什么刘经理”
柯良解释道:“艺人曲目部的副总,公司进新人必须要他点头。”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shubao888.




盛世巨星 004【全是算计】
.shubao888.
林春明急匆匆地走向经理室,作为音乐公司的新人发掘者,他自然不能大惊小怪地当面称赞叶诚。但出了那个房间后,林春明却失态了,因为走得太急太快,他差点在过道上崴了脚。
这足以说明,叶诚那三首歌带给林春明多大的震撼,当然这其中还有叶诚小小年纪带来的冲击。
“砰砰砰”林春明在经理室的门上敲了几下,也没等里面有回应,他就直接开门进去。
刘经理本来脸色有些不悦,但看到进来的是林春明后,他立即换上笑容,问道:“林叔,你有什么事吗”
林春明三步并作两步地走到刘经理的办公桌前,递上手机说:“刘总,你听听这三首歌”
刘经理很少见林春明这么急过,他好奇地点开音频听起来,听完之后赞许道:“很不错的三首歌,谁写的”
林春明说道:“一个21岁的酒吧dj,词曲、编曲和演唱全都出自他一个人之手。”
“全能人才啊。”刘经理略微有些惊讶道。
林春明郑重地说:“这是个非常罕见的创作型歌手,我建议公司马,上把他签下来,免得被其他公司抢走了。而且,公司应该下大力气包装推广他,这个年轻人很有潜力。”
刘经理蹙眉道:“先签下来可以,不过力捧不力捧,先看看再说吧。”
林春明急道:“这个歌手很值得培养。”
刘经理反问:“我知道这个歌手值得培养,但培养出来做什么你给他发唱片吗你能保证专辑不赔本”
林春明被问得说不出话来,他这时才想起来,公司早就转型做网络歌曲了。而叶诚的那三首歌,更适合于传统唱片出版的路数,走网络渠道不一定能赚到钱。
刘经理连续几个发问,问完之后自己也叹起气来:“换做是10年前,不,5年前都可以。5年前如果遇到这样的创作型歌手,就算他长得再丑,我也会二话不说就把他签下来力捧。但时代不同了,老林啊,你还记得去年公司给高飞发的那张专辑吧”
“当然记得,刘总你不用说了,我明白。”林春明郁闷地说道。
高飞是曾经红极一时的天王级歌手,去年华岩音乐打算给高飞做一张20年纪念专辑,主打怀旧和追忆。为了吸引年轻歌迷,华岩音乐还花18万请名家打造了两首新歌。
这样新老歌迷兼顾,又打着怀旧牌的天王唱片本该很赚才是,但最后华岩音乐公司却足足赔了300多万。
一个天王级别歌手出唱片都如此,更何况是叶诚这种新人。这与歌曲的好坏无关,纯粹是市场问题,现在的传统唱片市场已经死透了。
林春明哀叹道:“太可惜了,多好一个苗子,生不逢时啊。”
刘经理想了想说:“这样吧,先把这三首歌买下来。至于那个新人,他的唱功还是很不错的,如果他愿意走网络歌手的路子,可以试着推一推。但现在先不要急,晾一晾他再说,可以安排一些小活动给他。”
林春明为叶诚争取道:“漂洋过海来看你这首歌,其实也挺适合网络推广的。”
刘经理笑道:“是很适合,所以我决定让张艺轩来唱。”
林春明总算明白刘经理在打什么主意了,张艺轩是华岩音乐公司的一哥,在网络歌手圈中与陈伟玲并称为“南陈北张”。
华岩音乐公司根本没必要去捧叶诚这个新人,那样成本太高了,而且风险也大,能不能捧红还两说。最最稳妥的办法,就是买下叶诚带来的三首好歌,拿给已经成名的
歌手唱。
林春明却跟刘经理想的不一样,他说道:“刘总,叶诚绝对值得培养。我认为这种事不能拖太久,现在叶诚只有21岁,他的年龄正好可以用来做噱头宣传。以叶诚的才华,我认为他能发展得比张艺轩更好,将来肯定会成为咱们华岩音乐的招牌歌手。”
“可张艺轩已经是公司的招牌歌手了”刘经理止住林春明的话,“好了,你去把那三首歌买下来。给价高点也可以,三首歌给他两万块,够意思了。那个叶诚可以先签进公司,观察一段时间再说。他不是创作能力强吗就先让他多写几首好歌出来。这种新人我见多了,做梦都想着出名,随便给他一个什么承诺,你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
作为艺人曲目部副总的刘经理,他考虑得更多,推广一个新人动辄数十上百万的费用,而且还不一定能捧红。不如直接把好歌买下来给成名的歌手唱,这样可谓一举两得,既降低了新歌推广、发行的风险,又能用一首好歌来提升公司当家歌手的名气,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而林春明的工作是负责为公司发掘潜力新人,他从自身的职责考虑,则认为应该尽快力捧叶诚,当下据理力争道:“刘总说得很有道理,但那个叶诚真的非常有潜力。他能唱能作,而且长得也不赖。我混音乐圈几十年,这样有潜力的歌手,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
“我知道,”刘总理打断林春明的话,“我不是说不捧他,而是现在时机还不到。你先去把他签下来,防止被其他公司抢走,只要用合同把他捆住,你还怕这人飞了不成千万记住,那三首歌一定要买下来。签下那个叶诚后,也多让他写点好歌,公司会给他奖励的。”
“好好吧。”林春明欲言又止,他已经完全明白刘经理的意思。、
刘经理是想用一纸合同将叶诚给捆住,然后尽可能地压榨他的创作才华。至于最后捧不捧叶诚,那就得看个人造化了,但现在是绝不可能将大量资源倾斜到叶诚身上的。
林春明对这种做法很看不惯,他认为完全是在糟蹋叶诚的音乐才华。但他只负责发掘潜力新人,如果培养推广新人却不是他说了算,林春明对此也无能为力。
不仅如此,林春明还不得不做刘经理的帮凶,亲自去忽悠叶诚签下卖身合约。
再次与叶诚见面时,林春明已经换上了一脸和蔼的笑容,他说道:“叶诚,我刚把你的歌给刘经理听了,他认为写得不错、唱得也好听。你有没有兴趣成为华岩音乐的签约歌手”
叶诚心头一喜,连忙点头说:“谢谢林叔,我愿意加入华岩音乐公司。”
“那好,你先等一下,我去让法律部的人给你起两份合约。”林春明满脸和蔼的笑容,看起来亲切得如同邻家老大爷。
林春明离开之后,柯良却把叶诚拉到一边,低声说道:“有些不对劲,你待会儿签合同的时候要注意点。”
“怎么不对劲”叶诚稀里糊涂地问。
柯良说:“林老头的态度有点反常,他这人是个老狐狸,看起来平易近人,其实很不好说话的。这次他表现得太急了”
叶诚心想:也许是因为我的歌太优秀,林叔迫不及待地想签下我。
柯良见叶诚心不在焉,似乎不相信他说的话,只好道:“反正你自己拿主意吧。我最后提醒你一句,无论哪家音乐公司,新人合同都是无比苛刻的,你最好想清楚了再签。因为你是我带来公司的,万一哪天后悔,可别怨我坑你。”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shubao888.




盛世巨星 005【自由之身】
.shubao888.
华岩音乐是有合约样本的,只需要改动一下细节就可以,十多分钟后叶诚就拿到了合约。
法律事务部的张律师对叶诚说道:“小叶,你先看看合同,有不懂的地方我会负责给你解释。”
摆在叶诚面前的是两份合同,一份是艺人经纪约,一份是歌手唱片约。叶诚虽然对法律和合同都不了解,但他只看了合约的一部分就皱起眉头。
首先经纪约为期五年,而且规定在合约期内,华岩音乐是叶诚的唯一独家经纪人,是叶诚一切演艺行为和商业活动的全球全权唯一代理人、经理人,叶诚在合约期内未经允许不得与第三方合作。
只这几条规定,几乎就把叶诚未来五年的发展给绑死了。
如果叶诚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北漂,说不定咬牙就签字了,毕竟签约音乐公司后还有希望成为明星,而不签有可能一辈子都混不出头。
许多新人歌手都是如此,明知道面对的是一份霸王条款卖身契,但为了成名只能选择签下合约。他们的心思很好理解,大不了给公司打五年白工,等老子混出头了就跳槽。
但5,叶诚不一样,他手里有一只可以联通平行空间的手机,未来的发展潜力无限,绝对不想被这一纸合同给绑死,白白耗费五年的光阴。
其次还有歌手唱片合约,这份合同的期限仍旧是五年,而且独家代理叶诚全部曲目在世界范围内的所有版权。
唱片合约上还有不少地方暗藏玄机,比如只规定了传统唱片的版税分成,却没提到电讯、网络等新媒体渠道的分成,日后华岩音乐卖彩铃、付费下载等等方面的收入,可以一分钱不给叶诚。
音乐公司基本上都是这么干的,比如网络音乐刚刚兴起的时候,一首神曲为音乐公司带来上亿的收入,但歌手拿到手的却只有几十万。
叶诚虽然没完全搞懂合约里的问题,但他直觉这两份合同不靠谱。再加上之前柯良的善意提醒,他决定暂时不签,站起来对林春明道:“林叔,我能把合同拿回去再斟酌一下吗”
新人歌手林春明见得多了,大部分拿到合同就直接签字,没想到叶诚居然说要考虑。林春明笑呵呵地说:“小叶啊,合同哪些地方不明白或者不满意,你可以说出来嘛,我们一起研究一下。”
叶诚指着合同的日期说:“时间太长了,最多三年。”
林春明耐心地解释道:“小叶啊,你现在只是一个毫无名气的新人。公司对你进行包装、策划和推广是要钱的,可以说签约的第一年,公司在你身上都是只出不进。真正等你红起来以后,起码已经过了一两年了,到时候你跳槽怎么办你总不能让公司做赔本买卖吧。而且啊,签的时间越长,说明公司越重视你,在你身上投入的资源也会更多。”
叶诚摇摇头:“最多三年,三年后可以再续签。”
林春明见叶诚态度坚决,他思索一番后说道:“年限我们可以再商量,你对合约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不如全都指出来,我们拿到一起讨论。”
叶诚又仔细看着两份合约,虽然他说不出哪里不对劲,但越看越有问题。谨慎起见,叶诚说道:“其他地方我还没想好,林叔,要不我拿回去再考虑一下”
林春明又苦口婆心的劝了一番,但叶诚就是死活不肯签合同。他想起刘经理交代的任务,无奈之下只好拿出第三份合约,说道:“小叶,经纪约和唱片约先不提。你那三首歌我觉得很好,不如卖给公司吧。”
叶诚扫了一眼那份歌曲版权转让合同,疑惑地问道:“这三首歌不是我自己唱”
林春明只得解释道:“小叶,你现在还是一个新人,公司必须花一定的时间来包装推广,现在还不是发歌的最好时机。而且公司也不会让你吃亏,现在市面上一首歌的词曲加起来也就卖三四千块,公司准备花两万的高价收购你那三首歌。”
“然后再拿给别的歌手唱”叶诚心中隐隐有些愤怒。
不是愤怒他的歌卖给别人唱,这种事很正常,好多创作型歌手在红起来之前,都有给别人写歌的经历。叶诚愤怒的是林春明不把三份合同一起拿出来,如果他头脑发热签下前两份合同,那么最后这一份卖歌的合同他不签也得签。
你想拒绝
你想反抗
哼哼,看看前两份合约,五年之内未经允许不得与第三方合作,不听话直接雪藏你
还没签合约就被如此算计,叶诚觉得他已经没必要跟这家公司合作了,指不定以后还会闹出什么幺蛾子呢。
话说人如其名,叶诚的处世原则就是待人以诚,但前提是别人也要对他以诚相待。
北漂数年,叶诚大多时候都在看人脸色行事,有时候受了委屈、被人欺负也只能忍下来,不这样他早饿死了。即便是心中愤怒,但他也不会把话说死,而是露出一副天真无邪的微笑说:“林叔,卖歌的事情,我还是想再考虑一下。”
“那行,我给你三天时间考虑,希望你能尽快给我答复。”林春明可不想再拖,他是真的看上了叶诚那三首歌,更何况刘经理还特别交代一定要把歌买下来。
如果叶诚考虑过后还是拒绝,林春明会建议公司提高买歌的价钱,因为那三首歌的质量比许多名家的作品都高。
至于那几份合同,林春明也没有坑叶诚太狠,各大音乐公司给新人的合同都这个样,想要修改重要条款必须部门经理点头才行。
叶诚拿着三份合同离开签约室,在外面过道上撞见柯良。
柯良看了眼他手上的合同,问道:“你签了”
叶诚摇头说:“还没有。”
柯良有些惊讶,随即笑道:“回去找个懂法律的,慢慢再考虑一下吧。”
叶诚犹豫了几秒钟,问道:“这些合约是不是有问题”
1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