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重生农家母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麻辣香橙
“妈,你就擎好儿吧,一个也饿不着,刚子他都九岁了,现如今有了小弟弟,你还把他当小奶孩惯着呐!”
孙老太就在旁边笑:“这个丫头,说话跟大人精似的,叫我看,一定是个有出息的孩子。”
孙老太说着话头一转,问:“你九表哥,给你带了好东西,拿给你了没?”
孙老太口中的“九表哥”,指的是孙老三家的独生儿子。孙老太五个儿子,除了老五还没结婚成家,孙老大家头生是个闺女,谁知道接下来净是小小子,一拉溜儿给她生了十一个孙子,老大家三个,老二家四个,老四家三个。
那时候家家孩子多,老三家的是个女军人,只生了一个独镚儿就不肯要了。这孩子小名叫军军,在堂兄弟和姐姐中排行第九,就成了“九表哥”。军军比山子小了一岁,十五,如今也已经读到初三年级了,寒暑假一般都会回老家来。
二丫黑亮的圆杏眼眨巴了两下,笑着说:“没啊,他给我带啥好东西了?怪不得神神秘秘的。”
“我也不知道,你自己去问他。”孙老太笑着说,“我家里小子多,家根底一个孙女都出嫁了,军军可不就欢喜咱二丫了嘛!叫我说,他妈真该给他再添个妹妹,一个孩子太单了,两个还好做做伴儿。”
二丫转身就跑了出去,不大一会子回来,挎着个很新的军用挎包回来,从包里掏出几样钢笔、笔记本之类的东西,之后居然又掏出来一个红色的蝴蝶结。
二丫十分开心地拿着那个蝴蝶结摆弄,嘴里说:“过年时九表哥才给我一个红的扎头花,这怎么又弄来一个红的?我看要是黄色的更好看。”
“送给你,你倒挑拣上了!”冯玉姜说二丫。
“那孩子家里就他一个,平常没人跟他玩,他拿你扎扮着玩儿呢!你瞧瞧他自己,腼腆得跟个丫头似的。”孙老太笑。
冯玉姜说:“这倒好了,军军跟个丫头似的,你再看看二丫,整整跟个野小子一样。”
“野小子怎么不好?野小子少挨人欺负。”
孙老太说这话十分认真。
作者有话要说:绕来绕去,橙子总绕不开吃,吃货作者伤不起啊!
☆、第27章 少肝肺
得了前世那一身月子病的教训,冯玉姜这回坐月子做的还算踏实。她太知道那月子病的罪,她现如今也就三十几岁的人,胳膊腿动不动酸痛,气虚怕凉,脚后跟一到春秋天裂口子,还不都是月子里落下的!
都说月子病,月子养,月子里养不好,其他时间吃药打针治也没什么用。冯玉姜寻思,小儿子出生,这是她最后一回坐月子了,自己便横下心来,就算真倒了油瓶,就算那几口人吃不上饭,她也要先把月子养好。
就算不为她自己,她也得为那几个孩子留个好身体。想透了这一层,冯玉姜甚至默许二丫杀了只老母鸡。当然,汤是她喝了,肉是大家合伙吃了,她吃着孩子看着,她吃不下去。
钟家一时当然不会吃不上饭,有二丫跟山子,刚子也开始帮忙烧火了。
问题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钟家这阵子钱头上可不宽绰了。
冯玉姜一冬一春卖油煎包挣的钱,本来也就一百来块钱,偷偷给了东子五十,给山子、二丫交了学费,家里零零碎碎花一部分,再加上头阵子她住院养胎,这钱已经光滑的了。
好在送米子时孙老太、孙家二哥合起来给了七十,加上其他亲戚零碎给的,共计收到了一百五十二块钱。置办菜水、鸡蛋,花光了钟继鹏身上的钱还没怎么够,如今这一百五十二块钱就成了冯玉姜家所有的财产。
为这一百五十二块钱,钟母撂了好些天脸子,她毫不含糊地认为,这个钱,账目明确,不是冯玉姜卖包子,赚了赔了说不清,既然收了这么多钱,冯玉姜就应当主动交到她手里。
钟母当家当惯了。
然而不管她怎么冷脸生气明示暗示,冯玉姜就是不搭理她这个茬。钱,是亲戚们当着冯玉姜的面,一个个放到绒线帽子里的,那是给小五子的,钟母要是开口硬要,还真是没有理据。





重生农家母 第20节
让孙老太那么一敲打,再加上冯玉姜也不那么怵她了,钟母一个人折腾了好多天,甚至骂了钟继鹏两回,冯玉姜统统不理,钟母到底没能要到这一百五十二块钱。
小五子还小,冯玉姜一时半会儿也没法做什么挣钱,这一大家子还要开销,孩子还要上学,想起二丫当初为了跟钟母要八块钱学费挨骂辍了学,冯玉姜打定主意,就是要把这钱攥在自己手里。
本以为有了这笔钱,可以暂时松一口气的,没成想,一道硬杠杠又让冯玉姜迎头赶上了。
七八年,上头开始推行计划┊生育,两年之后推开到农村地区,八一年夏天,当地开始贯彻计划┊生育┊政策,硬杠子下来了,凡是八一年元月之后出生的计划外,都要罚款。
冯玉姜还没出月子,生产队长跟大队支书就上门了。
罚款两百块。
计划┊生育这事儿吧,农村基层开始也是不怎么太计较的,曾经有一度,大家相信人多力量大,放开了肚皮生。一下子就要让当时没多少文化水平的农村转变过来,哪那么容易。
渐渐地,就接受了。
儿多老母苦,你种棵西瓜,小瓜钮儿留多了还长不好呢,这事冯玉姜能想通。真能由着她的心愿,一对夫妻一对孩,一儿一女,齐备了。她前世到了老年,不管是城市农村,大家想法不一样了,放开了给生,也没有人再像她家这样生上五六个的。
如今,干部上门了,拿钱吧!
钟母当时就撒泼哭开了。二百块钱,她当初买下冯玉姜才用了两块钱,现如今,没满月的这个小五子,要两百块钱,卖了他能值吗?
钟继鹏上班去了,队长跟支书堵着大门,也不进来,就是宣传政策,然后,让交钱。
估计这两位也就是瞅准了钟继鹏不在家,先来打个缓冲的。要知道那个场头老王,叫那钟继鹏两木叉抽的,到现在走路还佝偻着腰呢。
硬的怕横的,横的怕楞的,楞的他还怕不要命的。队长干部尽管硬棒,也不想跟钟继鹏硬冲突起来,只好先来找冯玉姜,跟她说道理。冯玉姜听了干部的话,想了想,就说:
“我交。你给我缓两天。”
冯玉姜前世见识过了,这个事吧,你不能不听,不能耍横,它是大形势。
晚上钟继鹏来家,一听就急了。
“哪来那么多钱?我就不交,我看大队里那几个熊玩意儿能把我怎么地!”
冯玉姜说:“该咱交咱交,不就是两百块钱吗,钱是人挣的,这计划┊生育是大形势,人不能跟形势拧着来。”
“两百块钱,你看看咱家里哪儿能踢打出两百块钱来!我就不交,他们不说小五是多生了的吗?有本事他们把小五掐死,看能不能抵两百块。”
冯玉姜一听他这话忍不住来了气,就说:“这商量事儿呢,你净捡这些少肝肺的话说,有用吗?这是上头的政策,先不说你能不能拧过公家,就说你自己吧,你也不想想,你端着供销社的饭碗呢,公家想拿捏你,还不容易?”
钟继鹏脖子一梗:“我就不相信,他大队支书还能管到我供销社去!”
这个人,看着读过书认得几个字,好好的道理怎么就讲不通?简直是烧不熟煮不烂。冯玉姜索性不理他了,自己思量着怎么凑够这两百块钱。
******************
钟继鹏两天后就软了。
公社的干部找了他谈话,意思明白的很:要是跟你认真,你这工作也不用做了,回家去抱孩子吧!再僵下去,不止工作,该到你家里拿东西了。
有了那一百五十二,钟继鹏跟人借了二十块,冯玉姜手头上原先还剩下十多块钱,又赶紧卖了两只下蛋鸡,总算顺利凑齐了二百块罚款,在干部第二次上门时交了上去。
这下子,家里真是光光滑滑的了。
眼看着暑假快结束了,三个孩子一开学就要交学费,拿什么交去?这天晚上钟继鹏喝了点酒,坐在床沿上抱着小五发呆。
小五小五地叫,索性就成了名字了,也没再另外起名,反正等他大一些,是要正经八百起大名的。
“小五,小五,我的儿,谁给我两百块我就能卖了吗?”
“说的什么话,谁给你两万块,你能真卖了他?”冯玉姜呵斥,她抱过小五,放到床上,对钟继鹏说:“我跟你商量个事。”
“什么事?”
“你去跟他奶说说,她得给我看小五。”
“看孩子?”钟继鹏拧眉头,“她怕是不愿情。”
冯玉姜说:“不愿情也得愿情。家里那几亩地,也就糊个嘴。我这再有两天就出月子了,我想干点什么,看能不能挣两个钱,孬好把家里零花销解决了。”
冯玉姜现在说话,口气是越来越干脆了。
钟继鹏想了想,说:“家里有地,有出产,几口人饿不着,我每月能领三四十块的工资,零花销应该也不愁。虽然说这回罚款借了点钱,但日子还是过得下去的。”
“那七八亩地,活儿都压在我一个人身上,他奶不给我带小五,你叫他奶自己去种?你那点工资是能够油盐火耗的,山子眼看着读高中了,怎么办?”冯玉姜反问。
钟继鹏半天没吭声。
钟继鹏不敢说,这两天钟母在他面前嘀咕,要让二丫辍学,说正好叫二丫看几年小五,等小五离手了也该找个婆家出门子了。
冯玉姜现在是家里仅有的劳动力,肯定不能呆在家里看孩子。钟母这是看小五没人带,怕落到自己头上,就打起了二丫的主意。钟继鹏不敢说,他知道要是说出来,冯玉姜肯定恼得慌。
“你自己跟他奶说,还是等我去说?”
钟继鹏吭唧了半天说:“我去跟她说。”
不知道钟继鹏是怎么跟他妈说的,反正钟母又狠狠地撂了好几天脸。但冯玉姜一出月子,二话没说就把小五抱给了她。
“妈,小五喂饱了,干净的尿布放在这儿,都交给你了啊。”
冯玉姜说完,扭头就走。她知道,她必须得这样做,不然这个家就揭不开锅了。反正,她料倒了钟母不敢也不能虐待孙子。
******************
从住院养胎开始算,冯玉姜这都两个半月没出来了。
她先到几块地里看了看庄稼,花生地里有大草,地瓜地里也摇曳着狗尾巴草,棒子地头上叫谁弄断了好几棵,但是,都好好长着呢!
冯玉姜想,庄稼长起来了,有几棵草,无非是难看一点,反正也吃不了庄稼,随它去吧。她在街上转了一圈,想要买些料子做凉拌菜,才发现上辈子她晚年随处可见的凉拌菜,现在这镇上很多原料都买不到。
油炸豆腐丝可以自己做,豌豆苗可以自己发,海带倒有卖的。石花菜、粉皮、皮肚、面筋、豆肠这些东西,街上根本就见不到。加上这两个多月她没法理事,她家菜园里能用的菜也没有,黄瓜、洋葱、芫荽这些子都得花钱买。
材料种类少不说,什么都靠买,就挣不到什么钱了。冯玉姜才发现,她心里边一直琢磨的凉菜生意,不是那么好做的。
对了,凉粉!
冯玉姜猛然想起,上辈子她晚年喜欢自己做凉粉吃,凉粉这东西成本小,原材料也简单,只需要当地的地瓜淀粉就行了。上辈子记得当地的凉粉种类也很多,算是一样特色小吃,只不过现在还没有怎么出名。
除了地瓜凉粉,还有豌豆凉粉,绿豆凉粉,她要想多一些花样的话,豌豆淀粉也能买到。
现成的东西,冯玉姜立刻就动手准备。
凉粉做起来并不难,清水烧开,像家常做糊糊那样加入湿淀粉,不停地搅拌,煮熟后趁着还没凝固,盛到瓷盆里自然放凉,就成了大块的凉粉了。当然,火候啊浓稠啊需要经验来掌握。
第二天上午,冯玉姜的凉粉生意开张了。也就是一个手推的独轮车,两边两个刷干净的长筐,一边长筐里放着带托盘的木杆秤,装调料的瓶瓶罐罐,小盆子装着的配菜等等,另一边长筐里是两个瓷盆,遮着雪白的盖布,盆里是润白透亮的大块凉粉。
做得好的地瓜凉粉是半透明的,不像豌豆凉粉那样洁白,润白里带着点鸭蛋青的颜色,但口感特别筋道,带着一股子地瓜的清香甜美。
有的地方吃凉粉,不用刀切,用一种带孔的浅勺子——锼子把凉粉削成细长的条。冯玉姜觉得,地瓜凉粉筋道弹牙,还是切块比较好吃。
“地瓜凉粉,刚做的。”冯玉姜推着手推车,专门找人多的地方吆喝起来。很快就有个中年男人走过来,掀起瓷盆上的盖布看。
“做的蛮好,没有没搅匀的粉疙瘩。”中年人说,“怎么卖?”
冯玉姜说:“一毛五一斤。”
“贵了。”中年人说,“豆腐也才卖一毛二呢,人家那用的豆子,你这就是一点淀粉加上水,用不了一毛五。”
冯玉姜笑着说:“豆腐你整块买回家,这凉粉我给你油盐酱醋调好了,你回到家就能吃。买一斤尝尝吧,你看我这凉粉,拿根筷子都能挑起来不碎,筋道,好吃。”
中年人看了看另一边的调料配菜,说:“行,来一斤。我进屋拿盘子。”
冯玉姜把菜刀在水里沾了一下,轻轻切下一块凉粉,称了称,说:“一斤多了点,算你一斤吧。”她把这块凉粉放进水盆里过了下水,放在盘子里,轻轻切成长方的块儿。
地瓜凉粉切的时候得要沾水的,因为地瓜凉粉筋道,还有点黏性,不沾水不好切,粘刀。
冯玉姜一样样拿起调料,在凉粉上头加了红红的辣椒油、翠绿的的芫荽、浅黄的麻盐,淋上香油、香醋、酱油、大蒜汁,这一盘凉粉就算调好了。
一大盘莹白的凉粉,上头浇着鲜红翠绿的配菜,底下浅浅浸着酱红的调料汁,看着就十分馋人。
这麻盐,是冯玉姜特别炒制的,算是她“冯氏凉粉”的一个特色,就是把白芝麻加上盐,在铁锅里小火炒熟,上石臼子磕成粉,就成了浅黄色,老远闻着就喷香,吃着就更香了。
中年人眼睛看着,直接就拿手捏了一块放进嘴里,凉粉入口,滑溜溜地就下了肚,中年人笑笑说:
“还真是不错。”
生意开了张,买凉粉的人渐渐就多了。午饭过后,冯玉姜卖光了一多半凉粉,满心欢喜地推车回家。
剩下的没工夫再卖了,她得先回家给小五喂奶,剩下的晚饭前再上街卖。
作者有话要说:话说橙子家乡的凉粉,地瓜凉粉筋道甜香,豌豆凉粉细滑雪白,绿豆凉粉嫩黄可人,防暑消夏,呀呀呀,不能再说了,吃货一枚,有读者早已经鉴定完毕了!
☆、第28章 躲尿窝
晚上冯玉姜在煤油灯下数了数,今天她这凉粉,一共卖了三块六毛钱。比她以前卖油煎包和丸子汤每天的钱数要少的多,不过,这才头一天呢!再说,凉粉不同于油煎包,它成本少啊!
然而凉粉这东西,也就是卖个时令,一旦到秋后,就不能卖了。不过那时候就可以再卖油煎包。
或者,冯玉姜寻思,既然这凉粉利润大,她是不是可以卖煎粉?
夏天凉粉当然是好卖,当地立秋后天气也还要好一阵酷热,正所谓秋老虎,这往下还是能卖一阵子的。而冬天要想弄这个,不能卖凉的,就得弄成煎粉。
煎粉第一步是做凉粉,只是后来的加工要复杂些。做煎粉跟油煎包一样,要用到炉子和平底的铁锅,凉粉切得大方的块儿,铁锅里放上油盐姜葱蒜,用小火把凉粉块煎得两面金黄,香气四溢,果冻一样的晶莹透亮,味道好,热腾腾,还能当饭吃饱。
冯玉姜想,要做煎粉,油煎包的锅子炉子一起就能用,包子出了锅铲到盆里卖,腾锅煎粉,保准能行的。怕就怕她一个人忙不过来。
冯玉姜想要挣钱,想要创业,她不由自主就从这吃的喝的上头寻思了,上辈子除了下田种地,整天就围着锅台转,这吃吃喝喝的东西,才是她做得来的。
“妈,能挣到钱不?”
旁边正在写作业的二丫抬头问她。
冯玉姜住的这西堂屋,靠北墙放了一张小方桌,二丫跟刚子晚间都是在这张桌子上,就着油灯写作业。
“能,赔不了,管怎么也比什么不干强。”
“妈,我写完了。”刚子拿起本子,递给冯玉姜看。
冯玉姜没有检查孩子作业的习惯,一方面是她对自己的文化心里有自知,她那水平也不比二丫、刚子高,跟山子就更不能比了。另一方面,俩孩子就那么踏踏实实坐在油灯下,踏踏实实地写写算算,冯玉姜看着心里就没有不踏实的。
然而刚子喜欢把作业给她看,无非就是想表现一下自己,想讨句夸奖,冯玉姜便仔细看了看,说:
“好,写得比你妈强,你妈一共就会写几个字,翘腿拉胳膊的。”
刚子听了咕咕地笑,不自觉地拿手指去抠鼻子,一抠,扣得一手指头黑灰。
煤油灯,影影绰绰的,还冒着乌黑的烟气,俩孩子头凑到灯下写了一晚上,免不得吸一鼻孔的黑灰。
“赶紧去洗洗,也不嫌脏。”冯玉姜说。
刚子嬉笑着去倒水洗脸。二丫又写了一会子,看样写完了,自己主动去倒水洗手洗脸,还特意洗了鼻子。




重生农家母 第21节
“妈,听说镇上要拉电了,哪天能通到咱这儿呀?”
冯玉姜说:“听说要拉电了,我今天卖凉粉,看见路边放着电线杆子呢,不远一根,不远一根,有工人在埋电线杆。就怕一时半时拉不到咱家。”
小五这时哇哇哭了起来,这小五的哭声,不急不躁,慢慢吞吞,也不知是随了谁的性子。冯玉姜收好桌上的钱,抱起小五来喂奶。
钟继鹏推门进来,问了一句:
“咋啦,小五怎么又哭了?”
冯玉姜没答他的话,反问道:“你上哪去了?这老晚的不来家。”
钟继鹏就凑过去逗弄小五,一边说:“我能上哪儿?搁家里就听小孩叽歪了,我还不是跟一帮老爷们拉闲呱去了。”
冯玉姜看了他一眼,没再问。这阵子钟继鹏晚上经常见不着人,净往外头跑,兴许是嫌小孩闹吧,反正再问也白问。
******************
冯玉姜卖了大半个月凉粉,眼看着蛮能挣点零花钱,地里的花生却开始熟了,要准备秋收。
花生是秋收的头一样庄稼。花生这东西跟旁的庄稼不同,花生要熟了,叶子就开始往下落,要是等到花生叶落光,收晚了,就容易落果,落了果,散到泥土里不好收,要一个一个到土里耧出来,落下的花生果容易发黄、发芽,还会影响了产量。
这天她喂饱了小五,推着手推车打算上街卖凉粉。她打算再卖两天,过两天就不卖了。这一秋天,七亩多地庄稼要收进家,四亩半春茬地还要种上麦子。冯玉姜家里没有牲口,也没有互助组帮忙,想要忙完,可不是容易的。
刚走出她家门口的巷子,冯玉姜一眼看到一个人,便立刻笑模悠悠地停住了。是孙老二,牵着个黑骡子拉的车,正往她这边来。那黑骡子膘肥毛亮,十分精神,引来几个小孩跟着嘻嘻哈哈地看稀奇。
骡子、马都是大牲口,在当地农村还是很稀罕的,生产队原先也就是养牛养驴,马养过,少。
她略一站站,孙老二就赶着车来到她跟前了,冲她咧着嘴笑。冯玉姜也笑着打招呼。
“二哥,你怎么得闲来?”
“来叫你娘俩躲尿窝子。咱妈这两天唠叨,嫌我来晚了呢!”
满月躲尿窝,是当地生孩子的一个习俗。大概是说这小奶孩才生下来,屎尿多,在家里猫着到满月,自己家的屋里已经满是尿窝子了,要躲一躲。满了月,小鲜孩儿可以出门了,姥姥家会接过去住些日子,这就叫“躲尿窝子。”
躲尿窝的小娃娃到了姥姥家,先抱到锅门前把泡尿,然后姥姥、舅舅等会象征性地对小娃娃拍两下,骂两句,叫这小娃娃不可以乱拉乱尿,这就算躲了尿窝。躲尿窝子,娘家日子厚实,母子可多住几天,最长可以住一个月,娘家日子本来就不好过,吃顿饭就可以回来了。
另外还有一层说法,说这小娃娃满月不去躲尿窝,以后大点了就会认地方,去姥姥家会“赖姥姥”,到了姥姥家容易有个小病小灾啊什么的,趁着人小去一趟,适应了,往后不容易“赖姥姥”。
冯玉姜这出了月子都半个多月了,本来以为路远事多,这个可有可无的习俗就免了,没想到孙老太今天打发了人来接她去躲尿窝。冯玉姜看看手推车里的两盆凉粉,有些子为难,她这凉粉还没卖出去不说,家里还俩孩子也不说,眼下这马上秋收了,她没法子到孙家去啊!
“你这弄的什么?”孙老二问。
“闲着闲不出钱来,我寻思弄点凉粉卖,挣个油盐火耗。”冯玉姜说,“二哥,咱走家去坐。”
尽管也知道冯玉姜离不开,孙老二却很坚持要接她娘俩去住两天,并且还开展了感情攻势。
“咱妈这两天身上不大好,腿疼。你不想她,她都想你了。”孙老二说着,居然冲冯玉姜眨眨眼。
钟母一旁帮腔说:“那你就去吧,我也歇歇。反正地里那花生还得有两天才能收,耽误不了。”
钟母这话冯玉姜一听就明白了,那意思就是说:你看我这些天给你看孩子也累了,你赶紧的去住两天,让我喘口气。不过时间不能长了,顶多两三天,你给我老实地回来收花生。
1...1112131415...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