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绝品败家系统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梅子酒
主持人面露尴尬之色,没想到他善意的提醒,会引起这么多事,他感觉林正德实在是小题大做了,这是成心引战啊!
吴良也觉得林正德就是故意将他的缺点扩大化。
放大镜的镜片没了而已,又不是故意抠掉的,你特么管老子有没有镜片干什么,老子照样一秒定真假!
“林正德,我玩的是意识流,你不懂。”吴良笑着回应。
既然林老狗不要脸非要跟他争执,那么他还真就不给他脸了,你怼我是么,那我也怼你。
“意识流?你就不要混淆视听了,还意识流呢,我混迹古玩圈这么多年,还真没听说过意识流这种东西,你糊弄别人可以,但你想糊弄我林正德,还真不行!”林正德嘲笑。
“你没听过,只能证明你在古玩圈的修行还不够,你的水平达不到一个更高的高度,是无法理解的,这世间有太多未知的东西,难道你不知道就一定证明不存在吗?”吴良直接怼了回去。
这句话,把林正德怼的满脸憋红。“什么?你竟然说我的修行还不够?我在古玩圈混迹这么多年,经手了无数古玩,无论是瓷器还是字画,抑或是杂项,我都样样精通,你真当自己是能够与我平起平坐的专家了?如果不是节目组为了效果,
才懒得请你。”
林正德可真是不懂得收敛,尹剑导演就在台下坐着呢,虽然请吴良来确实为了节目效果,可你也不能直说吧。
若是吴良直接解出合同,尹剑所耗费的一番苦心,可就都要付诸东流了!
尹剑脸色难看的在心中想道:“林先生啊林先生,你就赶紧消停一会儿吧,如果把节目收视率的保障气走,我将会损失惨重!”
尹剑给主持人暗示,主持人立刻心领神会,赶紧控场,缓和气氛。
吴良并不是那种蛮不讲理,毫不顾忌场合的人,只因林正德太跳了,像极了恶狗扑食,对他处处针对,嚣张气焰,不灭他都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林正德,你废话少说,别以为你年纪大就认为什么都懂,给你直说吧,我不用放大镜也照样鉴宝,有本事你就说说这个物件,到底什么来路!”
吴良霸气的进行反击。
然而此刻,林正德却突然哑火了。
因为,他还并没有看透这个定窑大盘。
不过,林正德想着,即便还不能确定真伪,这时候也总不能输了气势。
于是,他含糊其辞的回答:“这物件具有定窑的许多特征,包括这倒扣芒茬。”
“是真品还是赝品?你看出来了吗?给句痛快话。”吴良冷笑着反问。
林正德面色凝重,还没想好怎么回答。
他觉得这东西像真品,却又不是真品,实在是拿捏不准。
“吴良,你这是在套我的话对吗?行啊,你自己看不出来,却从我嘴里套话,真没想到你小子心机很深啊!”林正德老奸巨猾,知道为自己找借口。
“行了,你别废话了,拿捏不准就承认,我直说,这物件是真品!货真价实的定窑倒扣芒茬!”
吴良百分之百的确定。
而这时,其他几位专家,却是连连摇头。
唐宋时期,陶瓷工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定窑是当时汝、均、官、定、哥五大名窑之一,以产白瓷著名。
定窑的白瓷,透着那么点暖暖的象牙色,看上去格外尊贵。
它的胎质坚硬,上釉均匀,有泪痕特征,是上釉的时候向下流造成的。
而在北宋早期,定窑烧细瓷用正烧。
北宋中、晚期创用支圈覆烧迭置法,简称覆烧。
也就是说碗、盘等器皿,口沿不施釉,称“芒口”,底部却是满釉。
以至后来收藏家往往在精细的芒口上用金、银、铜等镶边,称为金扣、银扣、铜扣。
这就是所谓的“倒扣芒茬”,也是北宋定窑的一大特色之一。
而众位专家之所以摇头,是因为现在定窑的东西,几乎都是赝品。
当时覆烧工艺太难,定窑出品的倒扣芒茬较少,流传到现在更是存世量极少。
同时,古玩鉴定专家也没有一个很好的用来参考的真品,其实老专家们也极少有机会见到定窑倒扣芒茬的真品。甚至,有老专家建议,直接砸掉,赝品无疑!





绝品败家系统 第674章 砸还是不砸?
一位古玩界老专家直言道:“宋代定窑的倒扣芒茬,极其罕见,依我看,这件东西,不像是真品。”
另一位专家也说道:“如今,定窑的东西可不多见了,自从我十年前见过一只宋代定窑海碗,也是倒扣芒茬,口沿儿没镶着金边儿,那还是在佳士得拍卖会上见到的。”
林正德这时也发表了见解,说道:“年轻人还是嫩点,不知道这定窑的倒扣芒茬存世量极少,连国家博物馆里都找不出几件来,你真当这还是古代那时候?依我看啊,绝对是赝品,毫无疑问,该砸!”
听话听音,林正德字里行间,依然是针对吴良。
明眼人都瞧得出来,林正德看吴良不顺眼。
可是林正德在古玩圈的身份地位很高,一般人还真不敢轻易招惹。
当这位藏友见专家们判定这是赝品,要进行砸赝品的环节,他一下子慌了。
“别,别啊,各位老师,各位专家,看清楚了吗?这可是我用市中心的一套房子换来的,我感觉它就是真东西,老东西!”
如今华都市中心的一套房子,最便宜的也得两千万了。
可以说,这要是砸掉,普通人可真心无法承受。
“这位藏友,你怎么就知道这是真品呢?”林正德反问。
“我拿房子换来的,而且对方是我的一个老朋友,他的祖上是开典当行的,在清朝末年的时候就把这盘流传了下来,他急用钱,而我又酷爱这一行,所以就卖掉房子拿下了。”
藏友很相信他的老朋友,认为老朋友不会坑他。而林正德却笑道:“这位藏友,你的心可真大,难道老朋友就不会坑人吗?据我所知,有些人专门找熟人下手,实话告诉你,像这样的物件儿,要么是绝世珍宝,要么就是精仿的赝品,我估摸着,你那套市
中心的房子,白打了水漂。”
当这位藏友听林正德这么一说,顿时汗如雨下。
市中心的房子,而且还是130多平的,没有两千万绝对拿不下!
“林……林先生,您没有搞错吧?您说话可得负责啊!”
藏友心脏病都要犯了,不过还好没有直接晕过去。
“我骗你也没有意思,更何况我身为古玩界的资深专家,不会走眼,说实话如果这件东西是真的你就赚大了,但很遗憾在我看来是个赝品。”林正德再次说道。
而这时,吴良终于看不下去了。
他真是受不了,明明就是件货真价实的宋代定窑佳品,却被林正德说成是赝品,这样做真的十分误导藏友。
万一,这件宋代定窑倒扣芒茬被一锤子砸碎,这损失不仅是钱,还有文化价值!
虽然吴良自认为不是个正儿八经的古文物鉴定专家,但也不想看到林正德坑藏友。
“我认为,这件定窑倒扣芒茬,就是真品,而且是件难得的文物,绝对不能砸掉,否则大家都会遗憾终生!”
吴良发声,来维护藏友的权益。
林正德却反驳道:“吴良,你真当宝贝满大街都有啊,十年来,我也没接触过第二件宋代定窑倒扣芒茬。”
“所以,你根本不了解,十年来你就只接触过一件,又怎么能了解真正宋代的定窑瓷器呢?你看盘子釉层表面那泪滴状的花纹,你是眼瞎吗?”吴良强力有的进行反击。
他这话说的在理。
古玩鉴宝,不能死读书,不能只看理论,只有亲自接触,拿到实物进行研究,才能锻炼眼力。
由于吴良有鉴宝术在,所以吴良可以无视所有必要条件,他只需要睁眼去看就够了。
但是林正德与他不同,有着本质区别。林正德冷哼一声,然后不爽的回应道:“你懂什么,我师父传我鉴宝秘籍,上面清清楚楚写了宋代定窑瓷器倒扣芒茬的种种特征,我说这东西不对,它就一定不对,你这个连放大镜都不用的人,就别不懂装
懂了!”
林正德火气,一直就很大,牛脾气很暴躁,他就是冲着吴良来的。
而吴良,也根本不怕他。
“纸上得来终觉浅,说好听点你是纸上谈兵,说难听点你就是个书呆子,古玩鉴宝这一行,光看书本上的东西,你又如何能保证万无一失呢!”
台下的观众,意见不同。
有人觉得林正德阅历丰富,在古玩界资历深,所以说的话比吴良有份量。
而也有人认为,吴良的话也很有道理,理论和实践缺一不可,如果只靠理论也不行。
吴良与林正德之间,起了争执,除了钱名举之外,其他几位节目组邀请的专家,也都纷纷站队林正德,他们与林正德持有相同的观点。
节目主持人感到很为难,到底应该选择相信谁呢。
一边是古玩圈资历颇深的老专家,一边是后起之秀吴良。
其实,主持人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如果真要让他做出一个选择的话,他会选择站队林正德等这几位老专家,只因老专家在圈内摸爬滚打好些年,经验更多,眼力更好。
但是,理性思维又告诉他,他不能立刻选择站队。
毕竟是节目主持人,要尽量的保持公正,不能得罪人。
故此,主持人又将目光移向了一直都没有开口说话的钱名举。
钱名举在古玩圈的名气,与林正德齐名,甚至在口碑上还要略胜林正德。
望着紧皱眉头的钱名举,主持人问道:“钱先生,请讲讲您的见解吧,这只盘子,到底是不是宋代定窑的瓷器?是不是传说中的倒扣芒茬呢?”
这是钱名举在鉴宝时少有的皱眉头,因为他也遇到了难题。
宋代定窑白瓷倒扣芒茬的覆烧工艺十分复杂,对工艺的要求很高,本来在古代就是稀罕物件,流传到现在更是存世量极少。
没有实物的参照,钱名举着实不敢妄下定论。
“容我再想想,这只盘子,亦假亦真,说实话,这次我真的有些拿捏不准了。”
还是钱名举老爷子比较诚实,拿捏不定就是拿捏不定,并不会掩饰,不像林正德等人。
其实,林正德等人也说不准,只是不想让台下观众认为他们水平不行,这才欲盖弥彰,管他真假,他们在乎的是自己的名声。
等拿小锤子把这只盘子哐啷一砸,随着一声清脆,盘子碎掉,就无从对证。“师兄,这么快就忘记师父教给我们的口诀了?唐定色灰宋发黄,宋时泪滴灰点唐。南宋生硬北唐轻,黑定无色暗点藏。浮亮釉层脱不匀,釉面可见蝇翅纹。气泡两层下层小,水泡在上鱼籽匀。釉像油漆下
干泡,鉴别定窑眼有神。师兄,这些难道你都忘记了吗?”林正德面目阴沉,对大家说道:“赝品,该砸!”




绝品败家系统 第675章 类银似雪天下白
“林正德,你砸什么砸,你根本不能确定这是赝品,你迫不及待的砸掉,是想掩饰什么?是掩饰你的无知吗?”
吴良已经顾不上其他,他就是要狠狠怼林正德。
林正德这是在误人子弟,吴良不管他是不是古玩圈的泰斗级人物,直接照怼无误。
“狂妄无知的小辈,炒作起家的伪专家,你赶紧闭嘴吧,马上开砸,赝品不砸难道还留着祸害别人吗?藏友已经与节目组签订了协议,赝品必砸无疑!”
林正德顾不了其他了,既然他已经说了这是赝品,那么他就不管到底是真假了,反正一定要维护自己的想象和名气。
当然,就目前看来,林正德确实摸不清这只盘子的来历。
吴良再次强势回应,“林正德,若你今天敢砸碎这只盘子,你将会成为千古罪人!”
现存的宋代定窑白瓷倒扣芒茬,已经极少,损毁一个就等于毁掉了半个宋代定窑白瓷文化。
这跟当初吴良摔碎青花瓷瓶不一样,完全不一个性质,因为比起宋代定窑白瓷,青花瓷并不算是稀有,起价值也不如宋代定窑。
外行人可能会有一种错觉,认为青花瓷是华夏国最好并且价值最高的瓷器,其实并不尽然。
华夏国地大物博,各种瓷器,种类繁多。
只能说,当时青花瓷出口国外比较多,所以在国外人眼里比较出名。
但是真论价值,定窑的稀有性和历史文化价值,要比青花瓷的地位更高。
定窑位列宋代五大名窑,是五大名窑中唯一烧造白瓷的窑场。
吴良给藏友估价,这只宋代定窑瓷盘,若要拍卖,至少得八千万。
八千万是最低价,多的话能过亿。
真不是吹牛逼,吴良的鉴宝术,比某些仪器可要精准多了。
当然,在败家子的眼里,无论是什么瓷器,那都是过眼云烟。
吴良这时选择保住藏友的瓷器,主要是为了反制林正德。
更是为了揭穿,像林正德这种虚伪老专家的假面。
像林正德这种人,不配坐在鉴宝专家的席位上,为了不损名气和形象,竟然在还没有弄清藏品真伪的情况下,就妄自决断,简直自私自利!
台下的观众们,都懵逼了。
真特么不知道应该相信谁了。
懵逼树上懵逼果,懵逼树下你和我。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只盘子到底砸不砸啊?!
这正是尹剑导演最想看到的节目效果,可是很明显有些上头了。
他原本期望各位专家之间稍微发生点争议,这样会增加节目的看点,而现在却有种无法把控全场的感觉。
“不行,我得出手!”
尹剑导演,直接走上台。
“各位专家,各位大师,大家都是同行,不要伤了和气,既然存在争议,为了保险起见,就再商讨一下吧。”
尹剑上台之后,总算是缓解了火药味十足的气氛。
而这时林正德依然果断的说道:“尹导演,不必多说,这是赝品,必须要尽快砸。”
“林先生,先不要着急,吴先生认为这是真品,那就说明存在争议,按照合约,存在争议的藏品,是不能被砸的,我们得按照规矩办事。”
现在,尹剑也发现了,林正德好像迫不及待的想要砸碎这只瓷盘,这看来有些反常。
尹剑虽然不敢得罪林正德,可是他也不想节目出岔子,若是闹出什么负面消息,砸错了东西,节目口碑必然会直线下降,影响严重的会直接导致节目关停。
因此,尹剑才不得不慎重。此刻,林正德更加沉不住气了,“呵呵,如果连赝品都不砸,还配称‘一砸定音’吗?不砸难道留着祸害别人,我看啊,这有点像是娱乐节目,一点都不严谨,我林正德答应来录制节目,是本着帮助藏友们解
惑的初衷,大家是选择一个连放大镜都不会使用装模作样的年轻人,还是相信我这样资历深厚经验丰富的老专家?”
经过林正德煽动情绪,台下观众,有绝大部分人都表示支持和赞同。
“我支持林先生,林先生是为了咱们藏友的利益,不能再让赝品害人了!”
“林先生说的话太对了,如果这个节目做不到公平公正,那么根本就不配叫‘一砸定音’!”
“我说你们几位专家,还有完没完了?赶紧的吧,别浪费时间。”
“到底是砸还是不砸,快点给个痛快话,就这么僵持下去也不是个办法!”
“林正德先生比较靠谱,毕竟师出名门,是古玩界的泰斗级别人物,吴良还太嫩。”
“砸!赶紧砸!赝品必须砸掉!”
说实话,林正德支持者更多。吴良冷笑:“所谓的业内资深老专家也不过如此,这只宋代定窑瓷盘纹饰精美,是十分罕见的飞龙纹,定窑飞龙纹,祥云围绕,飞龙身形矫健,昂首腾飞于祥云之间,龙尾与后腿缠绕,龙嘴露齿,欲吞火球
,背有鳍,身刻鱼鳞纹,龙须飘动,龙肘有毛,三爪尖利,栩栩如生,简直妙不可言,无论从哪方面去论证,这就是一件真品,说实话这件东西并不比华都博物院的那件差。”
尽管吴良做出了诸多解释,可是在林正德的煽动下,大多数观众还是建议节目方把赝品砸掉。
尤其是那些曾经被赝品坑过的藏友,此时的情绪更加激动,似乎压抑了很久需要爆发一样。
就在这时,钱名举老爷子有话要说。
“大家都安静一下,这件东西,我已经鉴定出真伪来了,用了好大一番力气,不过好在是及时想明白了,不然真的会耽误时间,老了老了,思维赚的不够快,所以才耽搁了一定时间,各位抱歉。”
钱名举能够做到这样,已经十分难得。
他不像林正德等人,虚伪到了极点!
“钱先生,不必抱歉,您是我请来的大腕,您这种认真的态度,才是我们应该学习和追求的。”当听说钱名举现在已经可以鉴定出这件东西的真假,尹剑很兴奋。




绝品败家系统 第676章 我钱名举,愿称你为最强!
此时,如果钱名举出面,正好可以化解僵局。
毕竟,相比林正德,尹剑更加信任钱名举。
钱名举是华都一家博物馆的馆长,眼力很强,同时也很慎重。
在百分百肯定之前,钱名举不会轻易发表看法,一旦发表意见说明已经经过了深思熟虑。终于,钱名举开口说道:“经过我深思熟虑,这只宋代定窑白瓷倒扣芒茬大盘,就是产于宋代的真品,由于宋代定窑白瓷比较少见,我经手也较少,所以之前没有着急定论,但经过我仔细研究和观察,这就
是真品,而且是稀罕物件儿。”
话音刚落,众人震惊。
“我去!闹了半天,这东西是真品?”
“我到底应该相信谁呢,是林正德,还是钱名举?”
“奇了怪了!师兄弟是同一个师父交的,怎么还产生分歧了呢?”
“我没有听错吧?钱名举竟然支持吴良?”
“我相信钱老,他是华都博物馆的馆长,在古玩鉴赏这一行,肯定会力压林正德一头。”
这时,林正德脸色大变,他皱着眉头对钱名举说道:“师兄,你错了!师父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传我们鉴赏古瓷器的口诀你难道忘了吗?宋朝定窑的覆烧工艺,做不出这么薄的白瓷大盘!”面对林正德的质疑,钱名举摇头说道:“师弟,师父传我们鉴宝口诀是不假,可是你也不能完全相信理论,得结合实践,我博物馆有一只宋代定窑白瓷小碗的真品,也是倒扣芒茬,跟这只盘子的区别只在于
器型,而且完全符合这一类瓷器的特征,这只盘子能做得这么薄,说明当时的覆烧工艺已经达到了顶峰状态,只能证明这只盘子更加珍贵。”
钱名举有一说一,实话实说。
他并不完全迷信于师父所传的鉴宝口诀,因为那只是理论,缺乏实践。
更何况,有句话说得好,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台下的观众,听到钱名举的一番见解,有些被说动了。
其实,按照权威性而言,钱名举还是要高于林正德。
毕竟是华都博物馆的馆长,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业界实力,都要略高林正德一筹。
林正德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他本想在钱名举看不透这只盘子的情况下,感觉把这只盘子砸碎,到时候就无从对证,没想到落了个欲盖弥彰的下场!
其实,他根本看不出来这到底是真品还是赝品,只是不想让别人看出来他不懂,于是便一口咬定这是赝品,并要求尽快砸掉。
只能说,林正德简直虚伪到了极点。
为了不让人怀疑他的专业性,竟然会想到牺牲珍宝的法子。
不过,最终还是败露!
林正德狡辩道:“师兄,你错了,假的,就是假的!难道你不听从师父的教诲了吗?你这是欺师灭祖啊!”
一听这话,钱名举脸色也突然憋得通红,并猛烈的咳嗽了几声,气息大喘。
很明显,钱名举是被林正德给气到了。
就在此刻,吴良站出来帮钱名举说话。
“林正德,你不要转移话题,更不要过分解读!钱老讲的很对,理论并不一定完全正确,如果太相信,那就是迷信了,钱老只不过是说了句公道话,你过分解读就是污蔑!欺师灭祖是随便能说的吗?!”
吴良在帮钱名举讨公道,欺师灭祖岂是能随口就说的,说之前应当想好后果。
林正德本来就看吴良不顺眼,心中更是有着深仇大恨,此刻吴良帮钱名举说话,林正德就更加气愤。
“吴良,你算个什么东西,我与同门师兄之间讲话,哪轮到你个小辈插嘴!”
“别总是拿辈分说话,老子无门无派,也不是你们那个圈子里的人,你没资格说老子是小辈,你也别抱有太多的优越性,因为你的水平不如我,还对我指手画脚,好意思吗?!”
吴良其实真不想明说,他的水准在林正德之上。
已经不需要再比较了,就现在这只宋代定窑白瓷大盘,就足以看出两人之间的差距。
外行看不出,内行还看不出来吗?
亏林正德还是圈内的泰斗级人物,鉴宝水准不如吴良,品行更是恶劣!
1...207208209210211...3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