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品败家系统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梅子酒
吴良淡淡扫过一眼,看到这个遇到玉牌,以及玉牌上的沁色,就知道这是一块高古玉。
“高古玉玉牌,看年代,应该是汉朝时期的物件,是个老物件。”
吴良目光平和,在还没有将玉牌拿到手中之时,就已经判断出这东西的年代。
高古玉,一般是指战国和汉以前的玉器,明以前的玉器称为古玉,汉以前的玉器称为高古玉。
高古玉以和田玉为主,多数是帝王将相达官贵人使用的玉,留存至今大部分在博物馆及少数藏家手里。
在玉器玩家中,有一个金字塔说法:最底一层是现代玉市场,收藏者众多。第二层是明清玉器,而最上面一层都玩高古玉。
玩高古玉的玩家堪称是“收藏家里的收藏家”,但是收藏群体很小。对于高古玉,吴良并不陌生,当初还在省城时,就赠给了刘山一枚古玉猪龙,那就是高古玉。
绝品败家系统 第861章 反向操作来一波
当刘玉经听到吴良说,这是汉朝高古玉,他微微挑眉。
“继续往下说说看,我想听听你对这块玉牌的评价。”
其实,现在这个时候,吴良已经引起了刘玉经的意外。
毕竟,很多年轻人,连高古玉是个什么意思都不知道。
而吴良,不仅知道高古玉,还能判断出这是一块汉朝的高古玉,这更加令刘玉经感到意外。
要知道,吴良仅仅扫过一眼,就能说出玉牌的年代,这就有些让刘玉经感到不可思议了。
“难道,是这小子瞎蒙的?这世间,怎么可能会有此种奇人,可以在一瞬间鉴定出玉牌的年代。”
刘玉经盯着吴良,心中暗暗的想着。
而对于吴良来说,不就是鉴定个玉牌么,高古玉又怎么了,掌握鉴宝术这种古玩鉴定的核心技术,就是来个新石器时代的陶罐,也照样能够一秒鉴宝。吴良不慌不忙,不紧不慢的道来:“鉴定一件玉器,必须结合时代背景,只有如此,才能更加精准的鉴定,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艺术,汉代都可谓是华夏历史中的一朵奇葩。汉代玉器表现的是一种文化的开始,一个使用者的身份,及对当时文化内涵的崇拜,跟秦代不同,汉代因为儒家道德学说从礼制上维护封建国家制度,汉武帝首
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于是,以礼器、佩饰为主的儒家玉器体系,也因此得到了大力扶持。”
吴良点出汉代的时代背景,这样也就说明了当时的玉器风格。
在吴良心中,并不是在回答刘玉经提出的问题,而是在给刘玉经上课。
没错,就是上课,刘玉经以为在考吴良,然而吴良却当做是给刘玉经讲解文化和历史。
敢有此等气魄的年轻人,恐怕吴良是华都独一份。
不去过分的在意刘玉经的目光,吴良冷静淡定的继续讲解汉代高古玉的特点,以及鉴定这枚玉牌的方法。“当时汉代国力强盛,中原同西域的交通来往方便,玉材来源很丰富,汉代玉器便在继承前朝琢玉精华的基础上,把华夏古代玉器推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并由此奠定了
博大精深的华夏古代玉文化的基本格局,以至‘汉玉’一词几乎成了古代玉器精品的代称。”“汉代大墓中,出土玉器范围遍布全国,数量大而集中,就器形上来说,出现罕见新型器物,丧葬玉是汉代玉器中较有特色的品种,说明当时的丧葬文化已经盛行,你这块
玉牌,就是丧葬玉,说实在的,来历复杂,是个冥器。”
吴良说话,并没有遮遮掩掩。
这块汉代玉牌,就是冥器,原本是来自墓里。
刘玉经似乎对冥器很敏感,他皱着眉头,一脸不悦的说道:“你懂什么!不懂不要胡说!”
原本刘玉经只是想借汉代玉牌来考一考吴良,也并不认为吴良能看出玉牌的来历。
可是没成想,吴良通过这短暂的一看,就知道了这块玉牌的来历。
有些冥器在业界,见不得光。
因为有人会觉得拿到墓葬里的东西很不吉利,当然最主要的愿意就是有些冥器是从大墓里被盗墓贼盗出来的,会涉及到贩卖文物。
因此,收藏冥器,有些禁忌。
当然了,也并非所有冥器都不能收藏,不然的话,那些玉器、花瓶,可都要深埋在古墓里了,业界根本很难出现珍宝。
刘玉经身为玉雕界德高望重的老师傅,对自身名誉,很是看重。
故此,当吴良说这块汉代玉牌是冥器,刘玉经颇为不悦。
“我可没有胡说,这就是冥器,不过你也不必紧张,从玉牌的器型来看,也并不是汉代王室大墓里的东西,而是汉朝的一位将军的信物。”
关于鉴宝,吴良能给刘玉经整的明明白白。
吴良说的已经算是模糊了,他还可以说出更加精细层面的东西,只是他不想在刘玉经面前炫技,也是为了不让刘玉经太过于惊讶。
不过,刘玉经还是被吴良惊到了。
他瞳孔骤缩,脸色震惊的望着吴良。
“你怎么知道这是汉代将军的信物?”
紧接着,刘玉经可能意识到刚才自己有些失态了,不应该这么明显的表露出惊讶的神色,这样一来就变相的承认自己这块玉牌是冥器。
“算了,你还是继续说说看,这块玉牌为何是汉代的高古玉。”
刘玉经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有些心虚,显得没底气。吴良淡淡一笑,说道:“我懂你的意思,不过我也不会看走眼,至于是不是冥器,咱们待会儿再聊,刚才我说到玉牌的器型符合汉代丧葬玉的特征,我再说材料上,和田白玉被大量使用,汉代玉器的原料主要为新疆玉、岫岩玉和部分蓝田玉,你这块玉牌就属于和田玉,汉代的佩饰及部分剑饰,用料大都为新疆的白玉,和田玉属于新疆白玉
的一种。”说着,吴良还拿起那块玉牌,指给吴良看,“你这块玉牌,玉色浑噩苍旧,古气十足,汉代的和田玉也被大量用于玉衣制作上,金缕玉衣了解一下,那是白玉已经成为汉代
的主要玉种,被广泛应用,报载这是“世界上最完美的金缕玉衣。”
吴良这副作态,简直就是在给刘玉经上课啊。
给玉雕界德高望重的老师傅上课,还是头一遭,恐怕也只有吴良玩得来。
不过,刘玉经也无力反驳,气场已经被吴良压制,因为他确实不如吴良懂得多。
刘玉经也真是服气了,一块玉牌,竟然还这么多门道,不服不行。“器型和材料我已经说了,下面就聊聊雕工,你是玉雕界的大师,相信对玉雕十分了解,不过我敢说,汉代玉器的雕工属实精美、精致,虽然不如现代玉雕高科技,但技艺一点都不弱于现代,甚至还令现代不可企及,当然你这块玉牌,符合高古玉朴实的质感,但算不上精美,其实汉代的玉雕技艺可以雕刻的更加精美,然而也要看玉牌主人
的身份,我刚才说过,这是汉代某位将军的玉牌,你知道这位将军是谁吗?”
吴良竟然反过来问刘玉经,这下子更把刘玉经给惊呆了。此时刘玉经的心情五味杂陈,复杂的雅痞,明明是考对方,怎么对方反过来考他了?!
绝品败家系统 第862章 你懂的真不少
吴良这波反向操作,着实惊呆了刘玉经。
刘玉经觉得,自己堂堂玉雕界大师,不能被一个年轻人带乱了节奏。
不过,既然对方问了,若是不回答的话,又显得他自己不懂。
然而,刘玉经是真的不知道是汉代哪位将军的,他只知道是汉代墓中出土的玉牌。
当时玉牌的卖家转手,亲自向他透露过,玉牌确实是件冥器,不过已经过多次转手。
“年轻人,你说你的便是,何须问我,难道你不知道吗?还要问我?”
刘玉经不想承认自己的确不知道到底是哪位将军的信物,因为他不想在年轻人面前丢了面子。
吴良看到刘玉经这番举动,就判断出来刘玉经很有可能不知道,但也看破不说破。
一来吴良给刘玉经这个玉雕界大师留个面子,二来他压根就没把这个当做是炫耀的资本。“这块玉牌的主人,是汉平帝在位期间的大司马车骑将军、安阳侯王舜,虽不是历史上特别有名气的大将军,但好歹也位列安阳侯,就雕工来说,汉代的玉雕手法多样,不
乏精雕细琢的作品,但这块玉牌很明显要古朴一些,毕竟是武官,陪葬品中肯定剑戟和盔甲较多,当然在古代能携带玉牌入葬的将军,证明在当时地位比较高。”
“不错,正是安阳侯的东西,小伙子你眼力不凡啊。”刘玉经其实根本不知道这就是安阳侯王舜的信物,此时这样说,也是为了不丢人罢了。
吴良跟很多人社会各界的老狐狸打过交道,自然能够看穿,只是懒得去拆穿对方。
刘玉经此刻一副认真的表情,点头说道:“嗯嗯,不错,你很懂行啊。”
这次,刘玉经可不是装了,他作为当代玉雕界的大师,自然研究过古代的雕刻手法,对汉代的雕刻技艺了如指掌。
因此,在听到吴良这一番讲解之后,刘玉经更加认真的审视吴良。
这个年轻人,不简单啊不简单,对古代玉雕的技艺特征,十分了解,似乎是个行家?
刘玉经心中疑惑不定,反正他活了这么大岁数,还真心没见过如此年轻的行家。面对刘玉经,吴良依然面色不改,继续说:“在技法上,简练的雕刻技术,汉代玉器的品种、数量达到玉器史上第一次顶峰,它的雕琢技术当然也有所改进,最突出的是‘汉八刀’和‘双沟碾法’,反映汉代雕饰的简洁明快,刀法精纯流畅,在双沟线纹饰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你看这块玉牌,虽然看起来朴实,但雕刻刀法很流畅,纹饰的厚实、简洁
,在此得到体现。”
吴良讲了雕刻手法和技艺,让刘玉经眼前一亮。
但是,刘玉经也并没有完全相信吴良是个真正的行家,毕竟吴良这些分析带有一定的偶然和运气成分,万一是吴良瞎蒙的呢?
刘玉经继续听,吴良继续讲。吴良已经给够刘玉经面子了,不是谁能听华都最大败家子唠嗑,若不是因为刘玉经是当代玉雕界的大师级人物,吴良也懒得多费口舌,合约都签了,你不认也不行,其实
可以省去很多事情,就算吴良不来见刘玉经,也完全没毛病。“汉代玉器的纹饰方面,出现了异兽灵物图纹,主要是用来辟邪,因此玉辟邪的制作首次出现在汉代,玉辟邪的出现一方面是受古华夏原有异兽神话的影响,另一方面,当时西域有许多关于异兽的传说流入东方,西域一些动物也被带到中原,汉代玉器有比较多的纹饰,特点是很多的玉璧有加添螭龙、螭虎、卧蝉、雷云纹等装饰,你这块玉
牌上有层浅浅的纹饰,这是雷云纹。”刘玉经点点头,说道:“分析的不错,汉代玉雕的特点,被你分析的通俗易懂,没有瑕疵,不过你又凭什么说这块玉牌是安阳侯王舜的信物?这玉牌上并没有任何王舜的封
号,你的依据是什么?”
在玉雕研究以及玉雕历史发展进程这方面,刘玉经自认不弱于吴良,但是比起古玩鉴定,那就不如吴良了。
这种问题,在吴良看来,就是步步高点读机。“其实也不难,我是结合玉雕汉代玉雕的发展历程来进行分析,汉代玉雕成就在玉文化的历程中尤为凸显,这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时代,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层出不穷,汉代美学思想的发展,原有儒家美学思想也受到了挑战,提倡真美,反对虚美,对褒古毁今提出了强烈的批评,玉雕作品的特点,由虚变实,原本注重神学的玉雕作品,也逐渐演变成贴近现实生活的作品,而你看这块玉牌的特征,正好符合安阳侯王舜那个时代,哀帝死,王莽执政,王舜为车骑将军,迎立平帝,王舜迁太保,这些都是史证
,当时有头有脸的大将军就这几个,就算用排除法也能排的出来。”当吴良说到这里,稍微停顿了几秒,他面向刘玉经,微笑说道:“差不多就这样了,这块玉牌的各项特征,以及足以证明是汉代安阳侯王舜的信物,但还不能来代表汉代玉
雕,这毕竟不是典型的汉代玉雕作品,至于我判断这是安阳侯王舜信物的更加细致的细节,就不在多说,更加细致的层面,没有一个钟头根本讲不完。”
吴良讲了这么多话,已经算是破天荒。
这是卖刘玉经个面子,在拿下玉满堂时没有与刘玉经商量,现在聊这么多是给玉雕大师个面子。
这是情分,但不是本分,既然合同已经签订,白纸黑字,已成定局,就算吴良不来赴约,刘玉经也只能生闷气,丝毫没辙。
刘玉经听吴良分析了原因,思路逐渐明朗。
他研究过汉代玉雕史,把安阳侯王舜所在时间线安插进去,基本上与玉雕发展史吻合。
到这里,刘玉经已经被吴良深深折服。
虽然说不上吴良的造诣有多深,但觉得这个年轻人不简单。“看来,你懂的真的不少啊!”
绝品败家系统 第863章 要么留下,要么离开
吴良也就笑笑罢了。
真的懂的多吗?
在吴良看来,其实一般般。
也就是日常操作而已。
当然,当着玉雕大师的面,有些话没直说。
吴良是觉得,败家可以高调,但是在这种事上,太张狂非但无法提高自身层面,反而显得很小人。
“还行吧,对这些有一定研究,你现在相信,这块玉牌是汉代安阳侯王舜的信物了吧?”
吴良轻声笑问。
到这时,刘玉经已经被吴良深深折服,
“其实我知道,刚才是在考你,我看得出来,你不仅懂得多,还挺谦虚,若是我夸其他年轻人,恐怕早就上天了。”
刘玉经说的这话是真的实话,如果一个年轻人能被当代玉雕大师夸赞,想必早就膨胀的不得了。这时,吴良对刘玉经说道:“我知道你担心将来玉满堂会毁在我的手上,不过你大可放心,你仍然可以留在玉满堂,并担任副总,与我一同管理经营玉满堂,薪资方面绝对
丰厚,当然你也可以继续钻研玉雕技艺,无论是管理层还是继续当你的玉雕大师,都可以。”
吴良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刘玉经可以自行选择去留,留下依然享受非常好的待遇。
当然,如今吴良才是玉满堂的真正当家人,即便刘玉经可以与他一起管理玉满堂,但玉满堂的老大还是吴良。
玉满堂懂吴良的意思,他认为吴良之所以开除诱惑的福利待遇请他留下,主要是不想放过他这块金字招牌。
刘玉经自认为,他就是玉满堂的核心和灵魂,没了他,玉满堂形同虚设。
虽然当初退休后交给了孙子打理,可是他依然留在玉满堂,并且玉满堂是刘家的,性质还没有改变。
而今,玉满堂已经成为了吴良,也不再姓刘,这样一来性质就变了,会导致老顾客的流失,还会影响到新顾客的信任度。
因此,刘玉经是觉得,吴良会千方百计让他留下来,因为失去了他,玉满堂就等于没了灵魂。
这只是刘玉经的猜测和分析,至于吴良到底是怎么想的,他并不知道。
“祖上的百年基业,要毁在我孙子手上了,我那个不孝孙,真是个混账东西!”
刘玉经一脸气愤,已经不是简单的发牢骚了。
玉满堂是他的心血,就这样给了别人,心里属实过意不去。
可是,合同签订,白纸黑字,已成定局!“你是个不简单的年轻人,也是我所接触过的,第一个对玉雕、玉器这么了解的年轻人,我那个不孝孙,比起你来,还差了十万八千里,我相信,将来你肯定会悉心打理玉
满堂。”
刘玉经通过接触吴良,虽然不能看出吴良人品到底如何,但起码能判断出来吴良是个行家。
“这么说,刘师傅是答应我,继续留在玉满堂?”吴良淡定的问道。
不过,此时的刘玉经并没有着急回答吴良是否会继续留在玉满堂,反而是问吴良,“我那不孝孙是拿了你三千万对吧?我能不能再买回来?”
说这话时,刘玉经底气不足,毕竟合同已经签好了,哪有再买回来的道理,除非吴良肯卖,不过根本没可能。
“怎么?你想再买回来?开弓哪有回头箭,我不会再卖。”
吴良的态度很坚决,直接回绝。
“我可以再加五百万,三千五百万重新拿回我的玉满堂。”刘玉经又加了钱。
看样子,刘玉经还是放不下玉满堂。
吴良能理解刘玉经的心情,可规则就是规则,既然玉满堂已经卖了,想要再收回,凭什么再拿回去。
之前不熟,更是没有交情,你说拿回去就拿回去?
“加钱也不行,我不会卖的。”吴良很坚定。
“我再加一千万,总共四千万,你考虑一下。”刘玉经这些年还是赚了些钱的,能拿出四千万来,但四千万也顶天了,不会再超过这个数。
刘玉经本以为吴良会动心,然而吴良接下来的回答,更加果断坚决。
“不可以,没商量,玉满堂我永远都不会卖。”
这是任务中的一个环节,刚拿到手,怎么可能再卖出去。
吴良不是做倒手转卖的生意,也不会看上这点小钱。
当得到吴良的答复,刘玉经感到很意外。
他料到吴良可能会拒绝,但没有想到吴良根本不去考虑,直接拒绝。
这是一点机会都不给啊!
“才几天的时间,你就可以获得一千万的利润,稳赚不赔的买卖,你为什么不考虑一下?”刘玉经很好奇的问。
“没什么考虑的,我还是那句话,不会卖的。”吴良淡淡笑道。
说实在的,一千万而已,在吴良看来不叫利润,也就是一晚上的零花钱。
“我懂了,你是想要分红对吧?我可以答应你,五五分红,我豁出去了。”刘玉经想着,就算多付出点代价,也要拿回属于他刘家的东西。
然而,吴良依然淡淡笑了笑,说道:“不必了,你也不必再想拿回玉满堂,无论你开出多么丰厚的条件,我都不会卖。”
吴良的话,已经很明显了,就是说,让刘玉经死了这条心。
刘玉经紧皱眉头,说:“多给你一千万,还五五分红,就这样的利润,难道你都不动心吗?你到底想要什么?你开个条件,我要拿回我的玉满堂!”吴良摇头说道:“别了,任何条件都不行,今天你约我来,无非就是考查一下我是否有能力经营玉满堂,以此图个安心,我的能力你也看到了,我来经营玉满堂,总比你那
个孙子强,玉满堂在我手上,不会那么快就倒闭破产,这不正是你想要的结果吗?”
“可是,玉满堂不姓刘啊!”刘玉经发出一声叹息。
吴良并没有生出半点怜悯,因为凡事都有个因果。
既然刘玉经退休后就把玉满堂的经营权交给了孙子,就应该考虑到将来可能产生的后果。
并且,白纸黑字,合约在手,凭什么要卖刘玉经一个人情呢,又不是什么熟人。
就算是当代的玉雕大师又如何,如果处处都要避让,那将来也做不成大事。“玉满堂不姓刘,那是你的事,我能来赴约,已经做到三分情面,你现在只需考虑,要么留在玉满堂,要么离开!”
绝品败家系统 第864章 没商量
吴良态度坚决,在玉满堂问题上,不会做出任何让步。
刘玉经见到吴良态度强硬,却也找不到理由来反驳。
合同上白纸黑字,玉满堂已经属于吴良。
刘玉经悔恨啊!
错就错在,不孝孙没有与他商量,私自将玉满堂卖给了吴良。
而且,刘玉经还后悔,当初不该过早的将玉满堂交给孙子来经营。
如今酿成大错,已经追悔莫及。
除非,刘玉经来个两败俱伤的局面。
既然现在玉满堂不姓刘,那么干脆也不让玉满堂好过。
“我的去留,你左右不了。”刘玉经以此当做条件,来威胁吴良。
刘玉经认为自己是玉满堂的核心,如果玉满堂没了他,那么玉满堂就等于失去了灵魂。
不能说没了刘玉经,玉满堂就会破产倒闭,但很难恢复昔日的辉煌。
面对刘玉经的威胁,吴良也仅是笑笑。
在华都,能够威胁他的人,还没生出来呢。
“威胁我没用,你只需回答我留下还是离开,如果留下,待遇丰厚,如果离开,慢走不送。”
在这种事情上,吴良绝对不会做出让步。
没了刘玉经又怎样,玉满堂还照样是吴良的,只要完成系统交给的任务,才不去管玉满堂死活。
吴良可从来没想把玉满堂做大做强,因为这只是他败家任务中的一个小环节。
玉满堂与钱氏集团、飞扬国际酒店等企业比起来,这就是个小作坊。
当然,在文化层面来看,玉满堂还是有话语权的。
只是,吴良没想靠玉满堂来赚钱。
而刘玉经,自视甚高,也不可能对吴良妥协。
他把自己当个人物,所以在面对小年轻时,还是好面子,不想受吴良牵制。
“除非我重新将玉满堂拿回来,不然我也没商量。”
刘玉经还是有些底气的,毕竟他曾经是玉满堂的顶梁柱,如果玉满堂没了他,也是一种损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