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的自救攻略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貌似高手
实际上在点映阶段小康已经开始抢排片了,这一招当年《药神》用过,点映的排片比某些正在上档的所谓大片还高,不但本档期内无敌,而且把上一个档期本来井水不犯河水的片子打了个七零八落。
以至于某些电影人强烈呼吁春节档开放《复联》之类的强势批片进场,我们收拾不了你,《复联》还收拾不了你吗?
也有人怒斥,说有的片子放了一年连审核都没通过,各种流程跑都跑不完,局审之后公安审,审完了放回来继续局审,所谓背靠背审片,审理人和创作人根本不见面不沟通,为什么《我服了》10月份杀青,12月份就能拿到龙标?他们坐着火箭去拿的吗?资本的力量比尊重创作者强大这么多吗?
另外有些真的去看了点映的,气得话都说不利索了,大吼:这特么不是把小康的广告嵌入影片!我日尼玛!这个影片就是个时长100多分钟的大广告!姓楚的把广告打到电影院里了!
听到这种吼声,袁苜表示说的非常对,这笔支出就应该记为广告费用在财务上才合理,使得财报真实有效。现在记为业务推广费用,就显得很虚,有美化报表的嫌疑。
还有人拿出大佬的排场来,点评此事说现在的后辈都这么嚣张了吗?前后黄团阿里垄断票务控渠道,后有头条系搅和市场,现在连个刚冒泡的巴人娱乐都跑到我们头上拉屎撒尿?
本来楚垣夕都不打算搭理这些风言风语,因为对《我服了》并不具备杀伤力,反而还会助推路人的好奇心。特别是有的大佬还真不好搭理,忍一忍就过去了,拿到实惠才是真的,惹出一些潜伏在水下的巨鳄并不明智。说到底,小康再怎么干,波及的也只是春节档这批电影的相关利益人。
但是听说有人开始活动上层路线,要抓住票补这个突破口要求窗口指导,勒令小康取消票补,否则不利于行业良性发展。这样,这就不得不拿出准备好的对策了。
关于票补,或者说关于影视圈的规定,很多时候不是以红头文件为基准,而是口头通知,这是行业惯例,但也是很多事情可以处于模糊状态的基础。就算是有明文规定的,也可以做出不同的解读,比如说任何影院国产片每年播放时长必须超过总时长的三分之二这种,基本上就处于可解读的状态。
至于有关票补的规定,也就是最低19.9元每张票的规定,同样是可以解读的,票务平台很简单就通过vip卡、会员资格等等做出了二次票补。
因此小康理论上可以把自身的行为解读为没做任何票补,楚垣夕对外的口径中一直都是这么说的:我们没做票补。我们做的不是票补,是促销,我们并没有让观众少掏一分钱买票,怎么就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了?要说分成调整,那也不是我们小康开的这个不好的先河不是?
实际上小康的票根兑换也不是直接给钱,或者给用户可提现的代币,而是给用户的移动支付钱包里发代金券,只能在小康体系内买东西,类似于拼多多的无门槛现金券,而且每个用户账户只有一张票有效。这确实不像票补,票补是无论第几刷都能享受的。
但其实,这是楚垣夕在重新定义票补。
要说巴人有没有水军,那是一个都没有,但巴人信息的员工不是水军胜似水军,一时间,某瓣、微信、头条app、微博,乃至贴吧都充斥着巴人的声音。这话不能对着空气说,因此楚垣夕还让巴人的笔杆子炮制了一篇雄文,大意很简单,谁特么让你们春节档电影恨不能有80%以上是来骗钱的?
谁还记得《小猪佩奇过春节》?这种连文化垃圾都称不上的玩意甚至都不能称为电影,上春节档的时候你们做什么去了呢?去加入他们!徐山争的片子去年幸亏是没上线,不然强上还想净得6个亿?那得有18亿的票房才行,岂不是做梦!
因此,请各路父老乡亲三老四少们瞪大眼睛看看,看看真正能打的电影,有一个算一个,有谁急的跳脚吗?都在安心做自己的宣发!
说做互联网的资本走到哪祸害到哪,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那个地方的价格不合理。强东哥当年做京东,把大家电搞到了线上,确实砸了家电百货的盘子,但是这个盘子就该砸!因为百货不把价格加50%就没利润,这个利润率不合理,成本太高效率太低,所以做互联网的才进来。
按传统,春节档其实最简单,谁的卡司大牌,谁的宣发拼的狠,谁的票房就高,就这么直白,直白的像是某种事先就达成了协议的分赃大会,江湖大佬到了时间大秤分金,一切都已经定好了,不是没有意外,但是意外扑街和意外爆火的都是极少。
这叫神马?这叫内卷化。这才是对行业最大的不利!
小康的发行惠及院线,能够使得院线经过去年大半年惨烈的境况后快速回血,惠及用户,惠及自身,影片质量有口皆碑,给全行业带来革新,这不是非常好的事情吗?
……
这篇文章一出,很多吃瓜群众一脸懵逼,心说你们倒是打起来啊,怎么突然强调起来院线了?怎么褒贬起电影行业来了?人家喷的是你们不合理的票补啊!但也有内行人一眼看出这恰恰显示出资本和普通人的区别。
对电影行业来说院线是必须的,电影的高成本使得没有任何线上渠道能够支持其回本,至少对大成本大制作的电影来说回不了本,何况除了洗钱之外电影人拍电影为的都是赚钱而不是回本。因此只有院线票房才能承载这个行业,至少在国内是这样。至少院线可以让观众n刷,一人贡献多张电影票,但网播平台难道给影片开打赏?
好莱坞的电影有完整的窗口期制度,使得院线票房只占总收入的百分之三四十。但是人家一鱼多吃的前提是正版保护到位,使得四个窗口期可以互相礼让,先上院线,然后上网播平台付费点播的同时出碟片,再后进付费电视台,最后去包月付费的网络平台。
这样可以把收费期拉到两年以上,互不侵犯对方的时间窗口,但国内院线还没下呢盗版已经漫天飞了,所以根本谈不上窗口期制度,不存在实施的基础,只能野蛮生长。
因此院线作为独特的观影场景,给人特殊的体验,是整个行业必须被重视的,也是有关部门必须呵护的对象,同时也就成了楚垣夕作为资本直接攻略的目标。但对普通人还是朴素的思维成分居多,谈到电影首先想到的是口碑如何,有哪些明星组成卡司,网上评价怎么样,乃至于有谁使用了不公平竞争的方式,然后同情弱者,而不是关心渠道的打通。
同样是这个原因,文章其实不是写给吃瓜群众和敌军看的,这个因素挑明了其实更直接,对小康的宣发也更加有利。
这段时间楚垣夕还不能完全等着子弹命中靶子,春节之后需要做的事情非常之多,节前有些必须做出合理的安排。
比如说加盟店计划,招商是12月份就开始了,加盟城市的前期准备1月推进,到了2月很多工作必须先收尾,才能在节后顺利把线头接驳起来,提升节后效率,让第一批加盟商们3月份如期入驻。
又比如共享街机,因为准备周期更短,春节假期一结束就可以上马,从提出到上马正好一个月,正好把调去影视发行的地推人员收回来,又开始新一轮的地面战争。
比较好的消息是小康的动作比较快,各个可以称为巨头的,同时地面队伍比较能打的,都还没有反应,因此在这条很有希望的赛道上面小康又一次赢得领跑的窗口期。
移动支付的推动,楚垣夕原世界里没干过,因此本次创业中的开始阶段也算没有明确的概念,但是现在已经形成了比较清晰的印象,那就是很难一蹴而就。
微信靠红包在2014年偷袭珍珠港的盛况是后来者难以复制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还得对手配合。杰克就算是非常配合的那个,在最关键的时间,他在搞社交,也就是当年叫做“来往”的那个款,并且喊出:“宁可死在来往的路上,也绝不活在微信的群里”。
但是,即便对手有这样的昏招,而且是个持续到2015年的史诗级昏招,要靠自家员工每人拉100个好友的昏招,微信也是靠着2015年又一次上春晚,并且推出摇一摇功能来摇红包,才彻底奠定自己移动支付领域巨头的地位。
因此楚垣夕现在已经不以里程碑为小康支付的核定标准了,只安排我们需要尝试些什么,计算为此需要花掉多少钱,以及对移动支付事业有多大的助力,不再要求必须如何如何。换言之他已经把“我们这么做移动支付就能成功”视作急功近利,转而追求水到渠成。
闲暇之余他还有时间关注一下其它的事情,比如说伊丽莎白那边,line的标签社交搞的怎么样了。虽然是企鹅和line联手,但是打头阵的是line。
搞标签社交这种事情必须沉的下心,最好是有大量网状据点为依托。从互联网的角度来说倒是不必,但是从落地的时间中,这些网点承载着盘活整个社区的功能,没有网点就像水池无源,水分总要蒸发干的。
这也是楚垣夕让伊丽莎白按部就班的原因之一,虽然就算是企鹅肯砸钱在东南亚开便利店,他也一样会让伊丽莎白淡定。
于是经过与a轮投资中另一家战略入股者之间的沟通,伊丽莎白决定在已经站稳脚跟的越南和菲律宾两地率先启动ai团长,稍后等到从谷歌购买的服务接驳好了之后再上城市宝藏,然后横推泰国。在电话沟通会中,她甚至表态这都是小康本部在国朝验证过行之有效的运营,并且各自取得显著的成果,因此成功无疑了,现在就应该开始考虑下下步的行动计划。
结果还没等楚垣夕提醒,她已经吃到了苦头,因为,国朝与东南亚国情不同,商业环境也不一样,就连越南与菲律宾都有细节上的差异。不但构成的单元和分布不同,人情也是迥然有变。
比如说国朝的一线城市必然是有很多大型商超的,密集程度、分布趋势等等有着鲜明的特征,对于ai团长这个产品的欢迎程度和沟通的难度也一样。小康的产品设计专门据此而设,当然是一亮相就博得满堂彩,成为真正的友商,至于虚假的友商,忌恨也可以理解为喝彩的一种形势。
但是把它照搬到东南亚之后,友商们就不见得一定用的上了,附近十里八乡就咱一家大型商超,用户平常没地方可去,没有竞争,统统都要到我家来,那我接你的ai团长干啥咧?
虽然不是每个地区都有类似的问题,但是就在伊丽莎白稍微向外进行试探之际,立刻得到了为数不少的负反馈,短短几天的时间,就发现计划不得不做出调整……
这就是在海外复制本土成功经验需要面临的问题,楚垣夕要是亲自去做全球化,这些问题都得他亲自考虑,但现在当然是只需要给予伊丽莎白鼓励即可。
不过由此可见,line想要在东南亚复刻标签社交肯定也有一系列的坑要踩,大哥不说二哥。
为了增加对line的了解,楚垣夕前些天还特地下了一个line,实地亲自体验。这个app跟微信的界面几乎一样一样的,所以使用起来没有任何的困难,无非就是既没有任何社交关系,又不认识岛国的文字罢了。
楚垣夕体验它为的不是功能,而是体验它有没有形成独特的社交氛围和用户习惯,但是他自己就没有岛国的社交关系,所以安装完了发现好像干了傻事。而且也不能让人生硬的把他拉进什么群,那就跟微信群里突然出现一个歪果仁来串门一样,体验肯定不会好。再说拉进去干什么呢?聊*****?
结果他随手在微信朋友圈说了一声加我的line账号,还真有人加。原以为是生驹家亲或者铃木老爷爷,没想到居然是好久好久没露面的夏目酱,原来她已经跑到岛国去发展了,时间超过一年。
其实楚垣夕作为一个火影迷,这么多年以来一直都想去岛国走走看看,拜会一下岸本,虽然他只是个画画的懂得个什么火影。只是一直忙于生活,无论是勇敢的生活还是竭尽全力的生活,总之没有这个闲暇。没想到一别经年,夏目居然已经做出这么重大的决定,也没听于娅楠念叨过。
不过嘴比较严,正是于娅楠最大的优点,否则嫩模里身材又好条儿又顺的多了去了,也轮不到她被青睐。
没想到夏目还是个手游沉迷玩家,楚垣夕正好撺掇她下一个《罗马之敌》玩玩,岛国区原本还是重点运营区域呢,现在虽然不是最重点,仍然是第一时间开服的区。
当然,最好是直接玩vr版本:“如果你愿意玩,我送你一个vr头盔都可以!”
“免了,你都这么大公司的老板了就送我一个头盔你也拿的出手啊?有没有拖儿号啊给我来一个?只有拖儿号才能让我有游戏的乐趣。”
楚垣夕大汗:“巴人的游戏就没有一个拖儿!”
“那算了,我还是玩我的《黑道风云》吧。”
“擦,你居然爱玩这种?”
《黑道风云》是个纯种国朝公司出品的游戏,但是目标用户瞄准岛国,因为那是世界上唯一黑道社团合法化的国家,在国内则肯定是连版号都拿不到。而且非常非常吸金,当年《乱世出山》还在巴人游戏的时候,《黑道风云》在岛国就是紧追其后的产品,比《荒野行动》差一丢丢但也很强势。
但楚垣夕之所以关注,并不是因为游戏本身,反正他也不怎么喜欢cok这个类型。他关注,是因为如今大名鼎鼎的拼多多正是这家公司孵化出来的,要不然拼多多的游戏基因也不会那么强,套路也不会那么深……
——————
节日快乐啊书友们……
咸鱼的自救攻略 第一千一百章 两个世界的对比
随着子弹距离靶子越来越近,小康逐渐进入枕戈待旦的状态,紧张感终于降临在每一个成员的身上,一是紧张与会不会横生波折,二是观众到底对这种模式买账不买账?这年代交朋友的成本越来越高,平均每张电影票40元,到底交不交的到朋友还要打个问号。
前者,其实让楚垣夕把袁苜好一通铬硬,说你看看你,好歹也算小康的创业元老了,结果从上到下就没什么人相信郑德的实力!你说你混成这样二不二啊?
袁苜说这叫低调的奢华,无声的支柱才是最坚挺的。这件事其实在巴人开完董事成立小会之后楚垣夕就拉着袁敬仔细谈过了,而且那个时候并不是布置任务给袁敬,而是让他交作业,早在去年11月份决定以点映的形式拉开《我服了》上线序幕的时候,就已经和袁苜进行了初步的沟通,让她就郑德能够提供的助力进行一番筹划。
此时的郑德基本上已经把流动资金中相当可观的一部分压在巴人和小康身上,小康历次融资都参与了,就连春节前这笔战投,在楚垣夕拉袁敬聊的时候,他也要求参与一份,因此存在着极大的利益相关。这也可以理解为投资份额交换资源,徐欣虽然在投资圈的咖位更虎,但是没有郑德基金这种资源。
所以横生波折的可能性虽然存在但是楚垣夕并不是特别怕,要知道原世界里小康搞100%票补虽然不在春节档,一样也要侵犯同档期的其它电影人的利益,并不是说侵犯20亿算侵犯,别人铁定抄刀子,侵犯两个亿别人就会不在乎,同样也是郑德帮忙摆平的。
因此楚垣夕对于郑德能够拿出什么资源来还是比较有底的,只不过这回侵犯的多一点,小康掏的也多一点就是了。
至于后者,楚垣夕也不敢打包票,因为春节档的观众,可选择面相当宽,不像国产保护月里小康100%票补的吸引力那么大。
不过这个问题料也无妨。
要知道巴人光是把《罗马之敌》的奥斯卡和《我服了》进行捆绑炒作投入的资源换算成费用也有上千万了,抵得上一部规模尚可的电影的宣发费用,而在自己这边只能算是打前站。再加上后续的口水战引起的热度,从曝光量上可以认为已经达到对潜在观众饱和攻击的程度。
因此对观众观影的负面影响无非就是卡司,具体来说就是朱魑的网红标签。
关于这个问题,楚垣夕因为一直憋着这个100%票补的方案没讲,使得许多关系不错或者利益相关的人士就算知道他拍《我服了》是有给小康做广告植入的打算,但是都没想到他要这么大动干戈,要一下子就捅破圈层,因此也就没人跟他较真。
结果等他把野心亮出来的时候,确实有人提出了质疑,既然要玩这么大,女主为什么不请一位真正的大咖,请妮妮不好吗?朱魑和倪妮的颜有某种程度类似,都是轻熟风,五官开朗,这个角色不能请小脸女星,得有大美女的气场,不过相比于朱魑,要是卡司里面写的名字如果是倪妮,想必要少很多不确定性。
实际上楚垣夕也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倒不是承诺过朱魑给她拍电影让她做女主的问题,也不是因为情节里有直播所以非要请一个真正的主播,而是考虑到原世界中小康大电影的实践和带来的影响与变化,进行了充分的比较,才决定仍然以朱魑为女主。
细细想来,两次电影的过程和经历确实有不小的差别。
原世界朱魑没有任何创业者的标签,就是一个单纯的大主播,死死的挂着这个标签拍了小康大电影,对观众观影肯定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即便有全额票补保底,前两天的上座率并不如人意,从第三天开始才不断上扬。
但当时的小康的状态和现在也不一样。那时,因为没有把健康币上链,也没有分心于移动支付,更重要的是当时社会上还没有频繁的发生会员卡跑路事件,所以小康的会员卡会员数量在早期就得到快速的增长,比这回的情况好的多。
因此小康门店的发展速度要比这回快,代价就是现金流不健康,有夺路狂奔之感。
不过小康是稳健还是走钢丝,用户并没有切身的感受,所以当时在社会上熊啊康的扩张更有力,影响力更强知名度更高,被当成冉冉升起的新星。
而且那是2017年,阿里还没有主动启动本地生活这个概念,口碑一路跌跌撞撞搞笑不断,更没吞下饿了么;黄团还在和饿了么在外卖界火并,有点余力尝试共享充电宝还特么失败了。嗯,也没有小蓝杯……
更重要的是市场环境,那个时候还没有毛衣战,一片岁月静好,没人看到夕阳的余晖已经快要散去,逆全球化的大潮还没从海底翻起来。
这种情况下小康成了原世界中本地生活这一领域的集大成者和排头兵,比独角兽还高级一点点,有资格对本地生活这个概念进行重新的诠释,告诉公众本地生活不止是送外卖。
因此,无论从体量、业务还是软硬实力上进行比较,原世界比现在其实还要差一些,但是江湖地位反而更高。就连独董,请的也是人大重阳金融的高研,曾经当过伦敦副市长的罗教授,往外一拉倍儿有面子。
要不然,小康也不会以堪堪一千亿出头的体量和tmd相提并论,前方望见双马项背,潜力,小康所展示出的充足到溢出的潜力才是原世界中被人高看一眼的原因。这样的企业拍电影本来就是新鲜事,可以说还没开机就赚足了眼球。
换到现在,很抱歉千亿已经不厉害了,tmd和拼多多都是五千到一万亿的体量,普通人不会感到一个千亿规模的企业有什么可震惊的。
所以,原世界小康大电影上线之后吸引的第一波观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小康这个全民品牌的受众,带着探究的心情和有票补保底的实惠来消遣。然后发现电影意外的还可以,女主虽然是个主播但是演的相当到位,于是奔走相告,说这根羊毛意外的还可以,速度来薅。
那时首先在小康社交中出现第一次引爆,使得更多小康老用户去薅这个羊毛,没有拉到新但是付出了高昂的费用,把具体负责电影运营的总监吓得半死。
好在这些用户不断向小康以外扩散,口口相传感染线下、微信群和朋友圈感染线上,才在大龙爹封杀小康链接的情况下走曲线把吸引力散出去,用100%票补方案保底打动路人,最终实现票房逆袭。
楚垣夕时至今日仍然记得当时用户在扩散这部片子时的评语,叫做“这片值得来耗俩小时买一堆便利店食品回去”。这叫话糙理不糙,正是口碑不断上扬的表现,最终靠着上座率快速上翘才实现史上最奇葩的电影票房,我亏了我也赚了,亏的越多赚的越多。
这一回小康的品牌效应确实没有原世界里那么高,但是,加上巴人集团呢?
楚垣夕相信还略有胜过,比不了原世界小康的全民效应,但是更精准。巴人搞粉丝运营、搞媒体的力量在这一刻释放的淋漓尽致,巴人粉丝中很多本身就是朱魑的粉丝,从吸量的角度不会比原世界没有自媒体力量的小康差,如果巴人的粉丝不计较卖韭菜这茬儿的话。
所以最坏的情况无非就是复刻一下原世界的票房走势罢了,首先是巴人的粉丝入场,然后发现片子意外的还不错,然后喜大普奔。既然舍得往康康里注入信息,就不需要怕这个怕那个的,没必要。
然后是原世界大电影上线的时机问题。那时和现在相同的一点在于同样都是准备开加盟,但是略有错位。原世界电影上线时小康的里程碑计划刚刚走到筹划加盟,但还没有开始招商的点位上,而现在已经是招商开启之后,加盟城市的前期建设已经开始搞了,但是还没开张。
此外目标也略有区别。原世界的加盟政策一开始就对准了下沉,因为那时拼多多还没发力,下沉市场一片蓝海,谁先冲进去谁先爽。而现在,下沉这件事已经被拼多多、阿里和黄团干的热火朝天了,使得小康反而必须淡定,按照自己最自然的步调走下去就可以。
这就是楚垣夕虽然能够默写出原来小康大电影的剧本但是并没这么做的原因,宁可重打鼓另开张,完全不受上一次的牵制,怎么做最适合现在的情况就怎么做,把问题交给专业的人去解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