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九零,学霸小富妞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初七
“什么叫人家鼻孔仰到天上去了,就不许人家天生就是个朝天鼻吗?”
“……”
宫本脸色十分难看,他显然是能听懂汉语的。
但本人有十分不屑于说,这会儿就只叽里呱啦冲着翻译一顿吼。
“这位尊贵的鉴宝师,我们宫本先生对于您的话非常不满。他说的一切都是真的,并不是在编故事,是你们不愿意承认自己国家的东西流落在了国外。”
后面一句话,她都不敢翻译了。
因为宫本先生说了一句:我见你们到处去买当年侵华之后流落在外的废铜烂铁,才把这破东西给你们送回来,你们这叫不识好歹。
“那宫本先生怎么解释我们国家五九年才出土的东西,到了你们岛国,就成了六十年前就出现了的呢?”
“那可能是我们的大佐先生记错了时间。”
“那我们先说我们的鉴定结果吧。毕竟,持宝人上台也不是为了和专家吵架的。”
苏长河打断了双方的争执。
他扶了扶老花镜,拿着放大镜观察那块所谓的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玉铲。
【232】赝品,砸掉(一更)
“玉质灰白夹杂褐黄色。”
“据我所知,真品玉质呈墨绿色。”
钱老插了一句嘴,苏长河没搭理他,继续观察。
“扁平体,上宽下窄,两腰稍加收束。下端平直,下端刃部由两面磨成。从整体上看,线条缺少力度,细微处无变化,刃部呆板。”
“穿孔距底端较远,且为单面钻,呈喇叭形,或有早期工艺遗意,但孔内径过小。”
他又在玉铲上用手指比划了一下尺寸,
“高16.1厘米,上宽7.7厘米。”
“或许在场的人不是每个人都了解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遗址而得名。”
“大汶口文化年代距今约6500-4500年,延续时间约2000年左右。若是真品,自然对我们研究新时代时期的文化,有所帮助。但……”
他这个但是,让台下和台上的人都忍不住竖起了耳朵。
“这批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玉器出土的时候,我曾经有幸见过。不只是我,老钱也见过。”
“他之前说得也没错,真正的大汶口文化时期那柄玉铲是墨绿色,相较于这一柄赝品,真品线条刚劲挺拔,弧中含韧,四角转折有力,刃部锋锐,无使用痕迹。”
“这很可能是一柄礼器。”
“而且真品穿孔靠近底端,两面对孔,孔中有错位形成的台阶痕,为早期同类器物特征。下端穿孔可系绳与把柄。”
“真品抛光莹润,不施装饰。而且,真品比仿品要稍大一些,高足有19厘米。”
“不像这个仿品,抛光呆板。”
苏长河话音刚落,宫本就叫了起来。
“不可能!”
“我这个怎么可能是假的?”
“你们说谎!”
他完全忘了,自己不屑于说汉语这个人设,令人意外的是,宫本的汉语说得还挺流利。
“见过真品的不止我一人,当年研究大汶口文化的时候,全国受邀参与研究的考古专家今天台下就有一位。我们没必要因为这个骗你。”
“何况,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玉器较多,还没有当时出土的陶罐值钱。这个若是拿来竞拍,顶破天也就能拍出一百来万。”
“我那里还有一张当时的照片,若是宫本先生不信,我可以让人去把照片取来,一对比,孰真孰假,一目了然。”
相较于苏长河的淡然自若,宫本显得有些急躁。
听说苏长河还有真品的照片,他顿时就说不出话来了。
“当然,若是宫本先生喜爱这个仿品,也可以留下,但你必须缴纳与真品同等价位的保证金,一百万!”
一百万?
宫本冷笑:“既然是赝品,留它何用?”
不等三位鉴宝师叫让动手,他自己亲手拿了大铁锤。
只听得“嘭”地一声,铁锤把玉铲砸了个稀烂。
“哎,可惜,这好歹也是一块儿玉啊。”
“这种玉,一看就不值钱,也就这岛国人,什么都不懂,才会出了这个洋相。”
“我们华夏地大物博,宝贝多的是,这等劣质玉做成的玉铲,有什么用?拿回家挖土都嫌它不够锋利,趁早砸了也免得祸害跟他同样无知的人。”
瞎几把吹什么,还宝贝多的是,我怎么没见你捧个宝贝上台呢?
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但这个人一言不合就主动砸碎这个赝品,估计也是为了挽回自己的颜面。
毕竟,三位高级鉴宝师鉴定出来的结果,也不会有假了。
难道真要梗着脖子等人家拿出证据吗?
苏会长可是说了,他家里有真品的照片。
再说了,如果把仿品带走,得缴纳一百万的保证金,他还不如直接砸了,也只损失了十万。
对于一个舍得拿一百万买请柬的人,十万只是小意思吧?
宫本先生灰溜溜地下台,让台下不知道多少人心里都生出了暗爽。
紧接着又有几个人,拿出的东西也都上不得台面。
就算不是赝品,叫价也没有超过百万的。
不过,即将出场的这一个,让人心里生出了期待。
是那个年轻的美国人,也是第二个境外的新面孔。
这个男人始终戴着墨镜,上台的时候心无旁骛,一点不受这种大家都不欢迎他的气氛影响。
而且,他上台之后,也没有做自我介绍,直接拿出一个古朴的红雕漆盒。
“这个漆盒,是一位华夏友人赠与我的。漆盒的价值,我不知道,但听他说,这漆盒里原本装着一件十分珍贵的东西。已经遗失了。”
“我今天参与斗宝的目的,其实是想替他找回这件遗失的珍宝。不知道众位见多识广的鉴宝师和收藏家,有没有人听说过这个漆盒,见过漆盒里的东西?”
林小满心说,就算有人见识过这个漆盒,也不一定见过里面的东西啊。
拿个盒子来拍卖,想空手套白狼吗?
还是说,他的目的就是通过盒子追查那盒子里的东西的去向?
她敏锐地发现这个美国人也在观察台上三位鉴宝师的反应。
他好像很笃定,肯定有鉴宝师知道这漆盒里装的是什么东西似的。
“漆盒里莫非之前是藏宝的?”
这是很多人心里的想法。
既然都说了十分珍贵,那漆盒里曾经放着的东西肯定就是价值连城了。
毕竟,这个漆盒看着也不便宜。
“清代乾隆年间的工艺,众所周知,明代的漆器红到发紫,很多已经成为了紫色。到乾隆年间,虽然红色漆器已经不发紫了,但比起新制的红色漆器,仍然显出一丝紫色。”
“这与这位先生带来的漆盒相符。”
“质地坚硬,上面的图案纹样也没有硬棱,表面有亮光,雕刻精致。”
“这应该是御制剔红雕漆团花锦地书式盖盒。”
“这盒子盖起来,就像一本书。这里面如果装东西,在古时候,最有可能的就是古书,账本,秘籍什么的……”
这只是推测,谁也不敢肯定,这里面到底装了什么。
“很抱歉,我对这个漆盒没有印象。”
苏长河摇了摇头,把放大镜放下。
“另外两位鉴宝师,对这个漆盒也没有印象吗?”
胡老看了一眼钱老。
“我……”
【233】铜镜(二更)
“怎么,你见过这玩意儿?”
胡老都还没怎么开口,就被钱老把话截断了。
“见倒是没见过。但我以前在一本书上看见过一个说法。如果装宝物的盒子用得考究,那里面的东西,铁定价值连城。说真的,我也想知道,这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
胡老拿着漆盒,还在翻来覆去地观察。
“这漆盒还挺厚的,都快赶上一本牛津字典了吧?”
钱老眼神一闪,突然从他手上把东西抢了过去,把漆盒打开,里面铺了一层明黄的绸缎,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
他伸手朝盒子里摸了摸,最终又若无其事地把盒子还到胡老手上。
div
div





重生九零,学霸小富妞 第237节
他不说话,胡老却不会这么轻易放过他。
“你别闷不吭声啊,看出什么来了吗?”
“整体其实就是一本书,厚度可能就是个款式,雕刻静美,是漆器中的精品。”
“这还用你说?起拍价都是百万打头吧。”
胡老斜他一眼,这老东西怕是没说实话吧?
他肯定知道点儿什么,否则会急慌慌地把漆盒抢过去看?
既然已经鉴定出是真品,干脆就开始竞拍。
那个年轻人对此似乎也并未反对。
反倒是一双眼直勾勾地盯着台下,每一个竞价的人,似乎在他眼里都成了线索。
直到台下喊到一百八十七万,才停了下来。
再也没有人举拍,拍价就这么定了下来。
竞拍这个漆盒的,竟然是萧清远的老师,平教授。
按照规矩,如果持宝人没有当场提出异议,那这笔交易就算成了。
之后,也不得反悔。
只见那美国人深深地看了平教授一眼,就默认了这笔拍卖。
直到他下台,林小满都没搞明白。
莫非,这人是想放长线钓大鱼?
若他真有这样的想法,把漆盒卖给一个考古专家,然后让考古专家代他去找答案,也未尝不可。
再有两个持宝人,上台拍出了一个最高220万的价格。
下一个就轮到萧清远了,林小满一直没问他拿的什么东西,他也没主动说。
这会儿他悠然上前,当着大家的面把盒子打开,林小满才恍然。
他竟然拿出了一个古铜镜。
“这是我去年在京城潘家园用五百块钱买到的东西,当时只觉得它花纹独特,后来自己拿回来慢慢研究,发现铜镜上的纹饰跟传说中的昆仑奴似乎相关。”
昆仑奴?
三个鉴宝师都愣了一下,昆仑奴的称呼,是古代的说法。
昆仑(不是昆仑山)在我国古代指印尼,马来一带,昆仑奴主要指从那里来的仆役,其中大多数是东南亚一带的土著人,虽然皮肤较中国人黑,但仍然是黄种人。
另有少部分是黑人,估计是随阿拉伯人来华的,这种黑人昆仑奴很少,只有一些社会地位很高的人用得起。
另外据有些学者推测,昆仑奴中也许还有达罗毗荼人(印度的一个民族)。
昆仑奴个个体壮如牛,性情温良,踏实耿直,贵族豪门都抢着要。
此外,昆仑奴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指来自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
早在唐朝,长安就已经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了,各色人种满街走,见怪不怪。
若说这铜镜上的浮雕有昆仑奴的话,那这铜镜很有可能是唐朝或唐以前的朝代的工艺品。
里面很有可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值得我们去研究。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是平教授的学生,那你把这个铜镜给你老师看过吗?”
钱老一边拿着放大镜看铜镜上的浮雕,一边问萧清远。
“未曾。”萧清远笑了笑,颇有几分无奈,“老师平常工作繁忙,一到研究所就一头扎进考古研究里,我怕耽误他老人家的工作。所以未曾拿给他看过。”
“那你回去肯定要挨骂了。”钱老也跟着笑了,“若这真的是昆仑奴铜镜,你老师都还没见过,你就把它拍卖出去了,你老师肯定肉疼得要死。”
“要知道,这里面可是蕴含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很值得研究的。”
按照平国遥的性子,怕是恨不得立马申请一个课题来研究它。
“那我也只能和老师说一声抱歉了。”
萧清远苦笑,好像真的没有想到这一层。
“你是学考古的,你认为浮雕上的人是昆仑奴,有什么依据吗?”
这样一来,倒不像鉴宝,更像是三位师长,在考校学生的功课。
“铜镜采用高浮雕手法制成,尺寸大,工艺精湛,气度恢弘,雍容华贵。”
“其纹饰静美,画面初看繁复杂乱,实则繁而有序,高低错落,最值得考究的就是它的内容。”
“画面内容为中西文化交流的真实写照,马应为汗血宝马,狮应为西域朝贡的瑞兽,牵着狮子的人,我觉得应该就是历史上有记载的昆仑奴。”
按照这种说法,这铜镜上,牵狮的人确实该是昆仑奴。
“镜上是传闻仁寿铭,仁寿铭文在隋唐两代都非常流行。”
“而且,我们之前研究过,魏晋时期的铜镜和唐代有着非常大的差别,看见这块“传闻仁寿”铭的铜镜,我确定,隋代对铜镜做过很大的改革。”
“要想研究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信息,这枚铜镜,确实很具研究价值。”
“就是不知道谁对这个东西更感兴趣了。”
具有研究价值,也就具有收藏价值了。
“这块铜镜上的内容非常完整,起拍价不低于两百万。”
“……三百五十万!”
最后,铜镜以“三百五十万”的高价被一个人拿下。
这个拿下铜镜的人,林小满五年前在嘉市那场私人拍卖会上见过。
“这孙教授也真是不要命了,他上次拍下一个陶罐回去,气得他家老婆子当场把陶罐给砸了,人也住院了。两口子从医院回来就闹着分居。七十几岁的人了,还分居!”
“可不嘛,不过,这家儿女全都支持老母亲,直接把孙教授一个人撇下了。老房子被他抵押了出去,家里儿女还债都还不清,偷偷拿他一件藏品出去卖,还被老头子追着打了半条街。”
“他怎么又有钱出价了?这次还能抵押什么?”
【234】绝版古币(三更)
“不知道啊,好像听说他的儿女把房子赎回去了,然后在怂恿老婆子跟他闹离婚呢。”
“孙教授可能也就叫得欢,过过嘴瘾,你看他那身衣服多朴素,家里还有钱买米都是奇迹!”
“各位别跟我抢啊,这个昆仑奴铜镜是很好的研究材料,我老孙搞了一辈子研究,绝不能错过这一件!”
“孙教授,国家给你拨研究经费了吗?你拿什么拍下这个铜镜啊。你若是没钱,等会儿可是会被罚款的!”
“哎哟,周老板啊,这就不用你担心了。我只要有一分钱,那就会把它用在研究上面!”
“天大地大,学术最大。”
这人就是个疯子。
大家都不想搭理他了。
老婆子跟他闹离婚,他跟没事人似的,还一门心思扑在学问上。
这样的人,该不是被什么机构洗脑了吧?
“据说他之前申请到了一笔研究经费。还是因为学校知道他和他家老婆子闹离婚了,才给的。”
但如果说这笔钱有三百五十万,那肯定不可能。
学校就算再慷慨,也不可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大笔钱来。
“嗨,什么学校给的研究经费,是他自己找到了愿意资助他搞学术研究的人吧。好像还是什么外国人,我也只是听说了一点风声。”
“这事儿啊,大学里传得沸沸扬扬的。孙教授还说是老天终于开眼了,有人看到了他的研究价值。”
“……”
只要这位老教授真的能拿出三百五十万,没有人关心他的钱到底从哪里来的。
至于他为了考古研究和家里老婆子离婚的事,也都只是圈内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大家都以为,魁首是萧清远了,而忘记了还有个林小满。
也许是她年纪小,大家直接把她忽略了。
还以为她是萧清远带着一起上台的小妹妹。
不过,还是有人记得,她是上一轮的前三。
虽然人家不是第一名,但也获得了进入鉴宝协会藏书楼借阅的机会。
林小满上台,从自己的衣服口袋里翻出了一枚锈迹斑斑的古币。
灯光照在古币上,台下的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圣宋通宝?”
台下的平教授,台上的三个鉴宝师都一起站了起来。
“怎么可能?”
钱老都难以置信,这小丫头拿了圣宋通宝上台斗宝?
假的吧!
他下意识地在心里说了一句。
但很快就又反应过来,他似乎忘记了,之前小丫头说过,她把这枚古币拿给老师看过。
若是老师看过,那这东西,不该有假才对!
“不可能!圣宋通宝怎么可能出于一个小孩子之手。铁定是假的!”
这些年,圣宋通宝多次登上拍卖会的舞台,但专家学者们多次希望都破灭于鉴宝之后。
因为市面上根本没有圣宋通宝,所以假货才特别多。
div
div




重生九零,学霸小富妞 第238节
大家几乎都已经绝望了,对这个在宋徽宗在位时短暂出现过的圣宋通宝,再也不抱任何希望。
“这枚圣宋通宝,和以往那些赝品似乎有些不一样。”
钱老不等林小满介绍圣宋通宝的来历,自己屁颠儿屁颠儿拿着放大镜就凑了过来。
他一说不太一样,苏长河和胡志军也都一起看过来。
两人一前一后,都拿着放大镜,一起低头去研究的时候,两个人的脑袋碰到了一起,撞疼了,两人都没管,仔仔细细研究这枚“圣宋通宝”的真假。
“行、篆一体,书写出来纤秀流畅,字形柔和,制作精良,敲击声清脆,重量也与书中记载的差不多。”
“难道,是真的?”
三位鉴宝师头一次遇到无法鉴定的物件,也是有些懵。
“不然,拿秤称一下重量?”
胡志军提议。
“我这手,比刻度秤都准,我掂量过的,绝对没错,,直径2.43厘米,厚0.15厘米,重3.5克。”
“可书上对圣宋通宝的记载是直径2.4厘米,厚0.1厘米。”
“有误差啊。”
“也许,这一枚,比我们想象的更加珍贵。我记得,每种古币出来的时候,会有一枚雕母吧?雕母铸造得会比后来的钱币稍微大一点点。”
“这……”
另外两人没有马上附和钱老的话,但看得出,他们也很为难。
这样其实才说得通,但大家都没有把握它是百分之百的真品。
“因为圣宋通宝只流通过八个月,目前真品还未曾面世,我们也不敢妄下定论。”
“但从材质,通宝上的字体,以及钱币的雕刻痕迹来看,这都是真品无疑。”
“这又可能是一枚雕母,其价值不可估量。”
“我们给出的竞拍低价是二百五十五万!”
三位鉴宝师都心存疑虑,却依旧给出了一个低价。
先不说别人,就是他们自己,也想参与竞拍。
但谁都知道,如果三位鉴宝师同时参与拍卖的话,无疑是变相地在替拍品提价,所以,钱老忍住了。
胡老这次毫不犹豫地出了手,苏会长是在犹豫,但台下很快传来了他外孙洛十一叫价的声音。
苏长河狠狠松了口气。
这个外孙胆小懦弱,没想到关键时刻还知道按照揣测他的心意。
而且,还猜对了。
不管这枚雕母是真是假,他都不想它流落到别人手里。
只有把它收藏起来,慢慢研究,才能心安。
当价格突破四百万的时候,萧清远朝林小满看了一眼。
这小姑娘站在台前,完全不怯场。
就好像,现在这个竞价和她一点关系都没有似的。
若是他知道,林小满曾经卖出过两千五百万的青花瓷碗,就不会觉得奇怪了。
但他并不知道,台下的人也觉得小姑娘淡定得有些过头了。
“东西不是小丫头的吧,否则她为什么这么淡定?”
“现在的叫价已经突破420万了。有望涨上500万。”
“现在叫价的就只剩下几个见猎心起的人了。毕竟是从未在拍卖会上出现过的东西,又是稀有物品,谁不想要?”
“信不信,就今儿个有人拍到手,转手就能翻倍卖出去?”
“你这么说得,我都想拍下来了。”
竞拍价最后已经叫到了五百五十万,再往上,买一枚古币,就不太合适了。
可谁叫这是一枚难得的雕母呢,世上也许就仅此一枚。
富商都忍不住想跟拍了,看中其升值空间。
但又怕得罪了那些真正的大佬。
一时之间,场面有些僵持。
【235】夺魁(四更)
“六百万!”
这个价,竟然是苏长河那外孙出的。
青涩的少年音,喊出六百万的高价,大家都觉得有些不真实。
但不可否认,若他是替苏会长叫价,也确实出得起这个价。
这是一枚之前没有出现过的绝版雕母,作为鉴宝协会的会长,苏长河绝不希望这样的绝世珍品流落在外。
1...8485868788...4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