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重生西游之证道诸天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纸生云烟

    万圣公主则忙着煮水冲茶,布置茶盅。

    太白金星嗅着茶香,看了看左右,开口道:“李道友,这双叉岭岭小地偏僻,是个实实在在的小地方,以你的身份,怎么会在这里”

    “这个啊,”

    李元丰微微眯起眼,惨绿的眸色中闪过莫名的味道,答道:“前几日刚在长安城中看了一场大热闹,本来准备回转西牛贺洲的,正好路过此地,就停下来歇一歇脚。”

    太白金星偷眼看去,发现不了对方说的是真话假话。

    按道理讲,纪元中,天机模糊,谁都无法真正推演所有。不然的话,观世音菩萨这等人物也不会频频下界了,直接在自己道场来个全知全能,岂不是更省事

    再说了,妖族向来在演算天机上是弱鸡,在玄门和佛宗跟前不值一提。

    太白金星是不相信眼前李元丰知道自己的布置的,可对方破坏的这么寸,又让人难以相信是巧合。

    难道自己的运气这么差

    太白金星看着李元丰,有点欲哭无泪,自己好不容易借着在天庭和佛门左右逢源的机会,安排几个人下来在西游中喝一口汤,结果被人搅局了

    “来,喝茶。”

    李元丰端起茶盅,茶香氤氲,让自己的神情变得莫测,道:“你可是帝君跟前的大红人,没事怎么跑这里来了”

    太白金星惯于迎来送往,脸皮厚不说,说起假话来轻轻松松,他吹了吹茶盏中漂浮着的黛绿小眉般的茶叶,然后抿了口,才答道:“我是前往长安城的,也是路过此地,见到双叉岭有浩大气象,忍不住好奇,就下来走一走,没想到遇到飞黄腾达今非昔比的老朋友了。”

    太白金星的话语中带着笑声,可半句真的没有。

    不提以太白金星的神通,想要去长安城根本不需要经过什么双叉岭,更为重要的是,李元丰知道西游记原著中,在唐僧落难双叉岭的时候,太白金星出现过。

    有这个念头,李元丰不疾不徐,就是和太白金星喝茶聊天,谈天说地。

    太白金星却有心事,喝茶如喝药,苦涩满口,他左等右等,见李元丰绕圈,咬了咬牙,主动提到话题,道:“这洞府看上去建的不是一日之功,不知道原先的主人去哪里了”

    “杀了。”

    李元丰眸光幽幽,看上去郑重其事。

    “杀了”

    太白金星眼皮子一跳,面上的笑容冻结,能够被太白金星安排在西游第一难上捞取功德的,自然不是阿猫阿狗,以后是要重用的,真要被眼前的李元丰砍了,那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哈哈,”

    李元丰见太白金星的样子,突然一笑,道:“怎么可能啊,别人不知道,作为天庭的老朋友你还不知道,我李元丰最是善良,能不杀生就不杀生,那三个妖怪,一个老




第五七二章 双叉岭截运成功 取来功德炼宝图
    山洞里。

    壁生青苔,森绿厚重。

    斑驳的影子纵横纠缠,因为时间久了,苔色化为铜青,层次排列,若某种爬行动物的鳞甲。

    因为死寂,愈发吓人。

    唐僧被绑在柱子上,他的身子不远处,三个妖怪张牙舞爪,正在恐吓和叫嚣要吃掉两个大唐皇帝派来的路人甲和路人乙,把两个人吓得叫声不断。

    唐僧用目中余光看到,倒是自己的小徒弟长物看上去镇定。

    或许吓傻了

    唐僧又冷又饿又害怕,和三个妖怪同处一室,不亚于在老虎旁边睡觉,压力太大,他没有办法,只能够微微垂着头,诵读经文。

    声音不大,微不可闻。

    寂寂梵音,若有若无。

    可纵然身在险地,生死难料,可唐僧在诵经之时,神情逐渐变得坚定,他从来没有后悔过前往西天取经的打算。

    得大乘佛法,度世救人,百死不悔!

    正在此时,只听一声清音,小和尚长物抬起头,就见自外面,激射进来万万千千的星芒,然后左右一转,化为星河虹桥,卷起自己,两个侍卫,以及唐僧,在光晕中,两侧风飒飒的吹,有松色的味道。

    再睁开眼,唐僧发现,自己等人已经出了双叉岭。

    在同时,有一个慈眉善目的老者过来,手持拄杖而来,走上前,用手一拂,绳索皆断。

    唐僧见了大喜,连忙拉着其他三人行礼,道:“多谢老公公!搭救贫僧性命!”

    老叟答礼道:“你起来。你可曾疏失了甚么东西”

    唐僧看了看左右,人都在,马也在,还有两个包袱,一应俱全,于是道:“老公公,都在,一个不少。”

    “那就好。”

    老叟看了看,用手给唐僧指路,道:“你们既然往西天取经,顺着大道走即可。”

    “多谢老公公。”

    唐僧再次行礼,还没等起身,就见眼前祥云阵阵,瑞彩升腾,那公公遂化作一阵清风,跨一只朱顶白鹤,腾空而去。只见风飘飘遗下一张简帖,书上四句颂子。颂子云:吾乃西天太白星,特来搭救汝生灵。前行自有神徒助,莫为艰难报怨经。

    唐三藏看了,对天礼拜道:“多谢金星,度脱此难。”

    小和尚长物目送太白金星的影子消失不见,他的眸子深处,黑芒盘结,深不见底,见唐僧要赶路,马上牵着马来,对唐僧道:“师父,你真是有仙佛保佑啊,刚遇到危难,就有天上神仙来相助,看来我们西天取经是对了。”

    长物在说的同时,不断打量唐僧,看他如何。

    “是要多谢老神仙出手相助。”

    唐僧上了白马,眺望远方,见寒飒飒雨林风,响潺潺涧下水,野花生在乱石间,山路崎岖,取经之路同样崎岖难测,他开口道:“不过,徒儿啊,取经之事,最重要的还是要凭借我们自己,要有恒心,有毅力,多坚持,不放弃。”

    “只要心中有佛,迟早能上西天,得真经。”

    长物左看右看,发现眼前的唐僧确实是普通人一个,虽然求佛之心非常坚定,但没有什么异象,可为何惊动了太白金星来营救

    长物来到地仙界后,虽然不可能知道天地间高层的辛秘,但太白金星由于经常下界的缘故,在低层次的修士中也出名,他从中提炼到太白金星的消息。

    到底怎么回事

    且说太白金星,送走唐僧后,化为清风,回到双叉岭洞府前,显出真身,手持拂尘,只是当他看到三个垂眉低目的妖怪后,笑容不太自然。

    “道友,”

    李元丰扶正银冠,踱步出来,用手一指在自己跟前老老实实的老虎精,黑熊精,以及牛精,对太白金星,开口道:“他们三个人,就交给



第五七三章 五行山下战将起 佛门大运贯古今
    李元丰大袖一挥,将自西游中取来的第一份功德打入宝图中,下一刻,功德若垂天惊虹,似饮水神龙,自上而下,散落层层叠叠的金晕宝轮。

    所到之处,万妖炼圣莽古图中,不停有空间开辟,映照无与伦比的变化,有大日之下,金乌展翅,横空长唳,有月照深潭,相柳九首高昂,沼泽衍生,有飞廉乘风,辅助圣君,革鼎天下,有马面人身,虎文鸟翼,是为英招,专杀不服,有青玉商羊,素裙裹身,风华绝代,有白泽著书,有计蒙书空咄咄,锋芒毕露,有鲲鹏扶摇直上,威不可当,等等等等,全是上古妖圣的风采,一一展现。

    万妖炼圣莽古图中,金芒游走,圣光流转,诸般在上古时代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仿佛同时降临,将妖圣之传承,演绎地淋漓尽致。

    李元丰微微抬头,万妖炼圣莽古图悬在自己顶门庆云之上,秋日的天光照下来,丝丝缕缕的,有一种说不出的澄明高洁,自己整个人似登峰绝顶。

    浑欲唤,青天应。

    豪气满怀,壮志在心。

    在以往,即使对上清河龙君,灌江口的三只眼,甚至天夏龙君,李元丰都有自信,所以不用动用自己伴生灵宝万妖炼圣莽古图也可以应对,但接下来五行山一行,不知道会遇到何等危险,肯定得全力以赴,用上自己所有的力量。

    而在关键时候,伴生灵宝万妖炼圣莽古图得功德相助,能够完成蜕变晋升,对李元丰来讲,毫无疑问,是一个很好的消息。

    想到这,李元丰不由得发出一声长啸,啸声远远传开,在四下空谷回荡,拨开秋日的新愁,落叶的萧索,而是给人豪气顿生,要建功立业大干一场的勇猛精进。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万圣公主,青面怪以及灵枢的目光都投过来,他们虽然不知道李元丰为何高兴,这么有豪气慷慨,不同于以往的深沉,可对于他们来讲,李元丰心情越好,他们这些大树底下好乘凉的人自然过得更放心。

    李元丰畅快地长啸后,收起万妖炼圣莽古图,转过身,目光落在万圣公主等三人的身上,三个人不知道,可李元丰看得清楚,在三个人的印堂中,有金灿灿的功德金光升腾,若大日之辉,经久不绝,弥漫四下。

    三个人修为比不上自己,无法在短短时间内将功德之力化为己用,可只要功德之力在身,对以后的修炼和发展大有裨益。

    毕竟在整个宇宙天地中,功德之力都是玄之又玄的存在,好处之多,任何修道的人都知道。

    “太白金星真要气炸了肺啊。”

    李元丰想到悻悻然离开的太白金星,本来这样的功德都是他自佛门和天庭中争取来要给自己手下的,现在被自己硬生生抢夺,不气才怪!

    想一想,佛门的打算真的天衣无缝。

    佛门占据主导,有资格插手西游气运的影响和分配,一部分拿出来当人情,给天庭或者玄门之人,另一部分则是对准了可能以后会大兴的妖族。

    精心选的大妖成为西游中的劫难,过了后,只要能够顺顺利利度入佛门,成为佛门的护法,不但能够削弱妖族,而且西游中的气运让此时已成为佛门护法的大妖以后修炼之路更顺畅,更好地给佛门出力。

    至于不愿意被佛门招安的人,更简单了,佛门绝不会让他们得到西游的气运,肯定要斩尽杀绝,进行毁灭。

    现在只是西游第一难,以后随唐僧前进,局势的发展会越来越波澜壮阔。

     



第五七四章 垂下钓饵待上钩 岂料魔主夜劝阻
    大唐边界,有一山庄。

    庄前林峭叶瘦,秋来霜红,野花朵朵竞相开放,绿竹竿竿飒飒依依,山禽之鸣,家犬之吠,此起彼伏,很有烟火气。

    走进庄子,就会发现,山庄极为宽敞,屋舍,小亭,以及大园子,应有尽有。当夜幕降临,庄中大多数人都已经安睡。

    特别唐僧和大唐派来的两个侍卫,他们三人都是真正的凡胎,在双叉岭中又惊又吓,再着急赶路,真的累了,现在躺下后,都不由得打起呼噜。

    只有小和尚长物躺在榻上,眸子之中,圈圈层层的黑轮涟漪自内向外,似乎念头中的恶浊在鼎沸,弥漫世间。

    他身子不动,目中余光看向唐僧。

    前文提到过,长物觊觎于唐僧身上的袈裟和九环锡杖,想要得到两宝,参悟佛门真意,从而佛魔合一,将自己向上晋升的道路打开。

    实际上,对于天魔来讲,佛魔同修,阴阳混元,是最容易想到,也是最合适的晋升路子,不只这个无相天魔,李元丰很早前在血海中见到的那个附身在白摩烟身上的自在天魔也是这般。

    按照无相天魔的想法,他潜伏在唐三藏身边,只要找个机会,直接杀人越货,斩杀唐三藏,夺取袈裟和九环锡杖,然后飘然离去,神不知鬼不觉,轻轻松松。

    可自离开长安到现在的山庄,为何无相天魔一直没有出手

    因为每当无相天魔心生歹念,准备动手之时,他都感应到一种冥冥之中的危险,袈裟和九环锡杖对自己产生一种超乎想象的抗拒之力,要是强行为之,恐怕有不测的危险。

    无相天魔当然知道这不可能是错觉,于是只能够更加小心谨慎。

    “舍利子,不增不减……”

    不知不觉,无相天魔轻声诵读起佛经,声音微不可查,但神情庄严,字字蕴含着佛理,淡淡的金芒浮动,光明乍现。

    因为无相天魔发现,随自己参悟自唐僧口中讲述的佛经,参悟越多,越能够接近唐僧身上的袈裟和九环锡杖,两件佛宝的抗拒力就越来越弱,只要自己本身的佛理积累到一定程度,说不得就可以夺走两件佛宝。

    正在此时,无相天魔若有所觉,属于天魔的磁场展开,冥冥之中,勾连到恶念渊海,顿时就发现,不知何时,在上面,浮现出一个人影。

    其人跌坐在黑色莲花上,身披血色法衣,万千人的面孔在上面,或是嚎叫,或是痛苦,或是扭曲,或是凄厉,时刻变化,他的手中,放置一本经文,弥漫着光。

    见到长物,人一抬头,眸光深邃不见底,让人陷入其中。

    无相天魔微微后退,面容上满是戒备,开口说话,道:“恒元魔主”

    作为在李元丰晋升心魔之主前诞生的天魔,无相天魔当然知道当年发生在恶念渊海的浩大声势,眼前这一位可谓是天地间第一位魔主。

    李元丰暂时没有说话,只是抬眸看向眼前这个天地间天魔中最为独特的无相天魔,其不同于自己亲手培养出的六欲天魔,也不同于在血海中见到的自在天魔,眼前的无相天魔黑发垂到足踝,身姿挺拔,大袖飘飘,更为飘逸,更为虚幻,更为不可测度。

    即使李元丰这样的魔主看上去,都觉得难缠。

    至于无相天魔为何称呼李元丰为恒元魔主,乃是李元丰最近一段时间心魔之主的力量逐步提升,在现世中不显山不露水,可在恶念渊海中掀起莫大声势,自号恒元魔主。

    如果说李元丰有点惊讶无相天魔的根子,觉得无相天魔有点超乎自己意料的话,那么附身在小和尚长物身上的无相天魔则是对李元丰有深深的忌惮。

    &n




第五七五章 天魔非善恶早植 腥风血雨仙陨落
    未羽站在水面上,长发垂到脚跟,大袖如翼,顶门之上,幽光似宝幢,大有七八丈,细密的经文起落,若团团簇簇的花蕊,珠光宝气。

1...171172173174175...4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