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西游之证道诸天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纸生云烟
圈子自九天落下,蕴含亿万玄音,功德宝气流转是,生生不息,径直砸向孙悟空。
“金刚琢,”
李元丰亲眼目睹,玄音入耳,隐隐间,紫青东来三千里,不可阻挡,稍一回想原著,就明白此宝的来历。
金刚琢,大名鼎鼎,据说是老子出关化胡承载功德之宝,玄妙无双,是一等一的至宝,已经超乎一般的法宝范畴。
“天庭兜率宫中的那一位到底是谁”
李元丰皱了皱眉头,虽然西游记原著中提到老君,可据他来到这个世界所知,再加上在天庭待过一段时间,天地圣人自封神后早就不履凡尘,断然不会有在天庭的可能,即使化身或者分身都不可能。
可兜率宫中的那一位能够炼制九转金丹,又手持金刚琢,肯定是圣人门下,又是哪一位大能
想一想,老君门下,虽人不多,但都福缘深厚,道行惊人,没一个简单角色啊。
天庭,南天门。
云横窗前,晚花映辉。
烟霞敲门外,松风留齿痕。
翩翩鹤舞清亮,连绵而来,层叠如画面。
观世音菩萨坐在莲座上,裙裾摇摆,手托羊脂玉净瓶,斜插的杨柳枝儿弥漫着生机,浓得化不开。
她目光之中,佛轮如日月,虚空在其中,似乎不存在一样,看向花果山方向,见金刚琢似缓实疾,已经落下,晕晕的赤金之色,玄音清越。
这位菩萨赞叹一声,道,“功德之宝,真是非凡。”
坐在另一侧是个道人,就是在兜率宫中留下九转金丹的人,他身上的气质沉凝如水,又似阴阳,深不可测,他的面容在青年,中年,老年,不停变化。
道人听到观世音菩萨的话,声音平平静静,若古井不波的水,道,“菩萨的羊脂玉净瓶也不差。”
“不敢和圣人功德之宝相比。”
观世音菩萨看下下面,见金刚琢往下,马上落到孙悟空的头上,道,“这猴头挨这一下,也是机缘。”
道人笑而不语,金刚琢功德之宝,可不是只打人用的。
另一边,同样是高阁。
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坐在上面,庆云高举,祥云层层。
王母娘娘看向花果山,开口道,“很快就结束。”
“嗯。”
玉皇大帝点点头,眸子沉沉,道,“佛门的人倒也是知趣。”
“那是自然。”
王母娘娘嫣然一笑,高贵华丽,道,“他们最会把握尺度。”
再拖下去,天庭威严受损。
自己或者玉帝都会不满,现在结束,恰到好处。
“陛下,娘娘,”
纠察灵官突然上前禀告,道,“属下检查之时,见到当日在瑶池宝阁中生事的,不只孙悟空,还有一人。”
第二四四章 身有所恃随心意 斗法梅山六人
“嗯”
李焕章是二郎神杨戬帐下六兄弟之一,他银盔银甲,手提亮银枪,长眉如剑,有一种锋锐之气,见李元丰拦路,先是一怔,旋即眉头皱起,凝重如山。
“七杀星君,”
李焕章看向眼前的李元丰,人在光晕中,银灿灿的,五官冷峻,道,“不知道阻挡我等去路,有何贵干”
李元丰背后六重光,惨绿如眸子,看向四下,冷石幽幽,冷云层层,山树横斜,枝叶摇曳,翩翩秋色浸染,风姿如画。
时不时有灵机泉涌,化为水珠,叮咚作响。
生机勃勃,名不虚传。
李元丰再想到原著中孙悟空因为白骨精之事被唐僧驱逐,是孙悟空被二郎神杨戬捉拿到天庭后第一次回花果山,那个时候,由于梅山六兄弟的搜刮放火,山上花草俱无,烟霞尽绝;峰岩倒塌,林树焦枯。
更为可悲的是,原本花果山上有四万多妖,但被梅山兄弟杀了大半,后面又因为种种原因,待孙悟空回到花果山,只剩下两千多了。
当时孙悟空因为棒打白骨精被唐僧驱逐,一肚子委屈,回到花果山又见洞府被毁,儿郎们烟消云散,即使只读文字,都能够读出一种悲凉,无奈,和难受。
“改变一下。”
李元丰挡在梅山兄弟面前,没有别的动作,但裂仙斧铮然而鸣,圈圈晕晕,铿锵发音,他这么做,是为了还上孙悟空的一部分的情。
毕竟最近蹭了孙悟空的机缘,自己虽然谈不上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也没那个能力,但绝对知恩图报,不是白眼狼。
再说了,李元丰还有一个想法,花果山和花果山的猴子们是孙悟空的羁绊,留下来,以后说不得会有意想不到的变化。
西游记中的斗战胜佛真的是无趣,还是现在这个咋咋呼呼,豪爽,简单,想一出是一出的齐天大圣有意思啊。
未来的一切,未尝不可能没有改变。
李元丰所有的念头一闪而过,面上不动声色,面对对方的疑问,直接答道,“我等奉旨是擒拿妖猴上天,现在已经做到了,这花果山和满山的猴子,不必赶尽杀绝。”
“笑话。”
李焕章手提亮银枪,冷冷一笑,他跟着二郎神杨戬,底气十足,纵然面对天庭的星宫,依然想到就说,斥责道,“这花果山的猴子精们都是跟着妖猴孙悟空作乱的从犯,都有大罪在身,岂能放过”
“从犯算不上。”
李元丰摆摆手,声音斩钉截铁,道,“都是被妖猴孙悟空裹挟的,上天有好生之德,我们天庭既然抓了首恶,就该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这是,”
“怎么了”
“有点搞不懂。”
花果山的猴子本来因为孙悟空被捉走就六神无主,战战兢兢,现在又被草头神大军们围在一起,成了砧板上的鱼肉,瑟瑟发抖,有一种大难临头的恐惧。
在这个时候,李元丰突然站了出来,阻挡住了在猴子们眼中凶神恶煞般的人们。
猴子精中有机灵的已经认出李元丰来,毕竟李元丰当年在花果山待过一段时间,没少和孙悟空一起喝酒。
李元丰目光一扫,看到一个猴子,力量一转,将之提到场中,沉声问道,“天庭这次可以既往不咎,但再有下次,定斩不饶,听明白了吗”
声音若雷霆,震得四下簌簌地响。
被李元丰特意抓过来的是通臂老猿,他本来就活得久,有见识,再加上被观世音附身过,智慧开光,马上就明白了李元丰保全他们花果山的心思,连忙用感激涕零的神情道,“多谢天使不杀之恩,我等花
第二四六章 斩妖台上的幕后黑手
宫阁外。
藤萝上石色,散花落地香。
池前白鹤翩翩,清影若镜中百褶裙。
霓裳羽衣,秋水为神。
李元丰目光移过去,看似在看,可眸子中没有焦距,还在想孙悟空即将大闹天宫之事。在天庭待过一段时间,有勾陈宫和星宫中的人脉,再加上自己的仔细观察,天庭能够在三界中鼎鼎大名,绝对不是纸糊的,势力强大。
即使佛门当兴,有所进取,但在天庭中的布置,与玉皇大帝等人有心照不宣的默契。
两者有默契,不会轻易越线。
不然的话,玉皇大帝肯定不会无动于衷。
“大闹天宫,”
李元丰踱着步子,眉头皱紧,大闹天宫,让孙悟空看上去威风八面,不可抵挡,但显然在其他人眼中,天庭威势就容易一落千丈。
背景板啊,耻辱的黑历史啊,等等等等,按照现在来看,这般有损天庭威严的事情,触及到了底线,玉皇大帝是不可能允许的。
“不是佛门和天庭的默契。”
李元丰眸子中有阴绿的光,可要不是如此,以孙悟空的力量,如何能够大闹天宫
对于孙悟空的力量,李元丰刚和他在花果山交过手,有个认识。
即使对方能够在八卦炉中脱胎换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可依然做不到大闹天宫的地步。
“到底怎么回事”
李元丰袖子拢起,目光幽幽。
山中。
黄石旧树,闲听棋声。
下俯瞰一深谷,虬松蟠在崖壁上,伸出松枝,摇摇摆摆。
夜深人静之时,千百轮明月照在上面,似乎积累了太多的冷光,如霜雪般簌簌作响。
丹灵真君头戴道冠,身披十州凤凰引潮法衣,脚下是自然清的芒鞋,身后浮现出丹香,托举一三足小鼎,古朴幽深,鼎盖半开,星火迸射,丹自流彩。
他啪得一下,落下一个棋子,抬起头,面上依然似往昔般的笑容,道,“东斗星君最近不舒服”
“是啊。”
另一个人放下棋子,目光炯炯,道,“他也是倒霉,本来巡守蟠桃宴,没想到出了妖猴这件事,于是被玉帝责罚了一顿。”
“是飞来横祸。”
丹灵真君接了一句,心中却是明白,东斗星君是遭受池鱼之殃,玉皇大帝要杀鸡儆猴,而东斗星君倒了霉,正好成了一只鸡。
身为天庭的天仙人物,再有出神入化的丹道修为,丹灵真君在天庭人脉很广,是个不大不小的山头,玉皇大帝和佛门明里暗里的斗法和默契,别的人不知道,可他要认真去看,总能摸得清。
当然了,不必说出来。
“玉帝怒气会很快消的。”
丹灵真君笑了笑,道,“到时候,东斗星君还有大展雄图的时候,毕竟在星宫中,还是很需要东斗星君的。”
他看得清楚,东斗星君只是被玉帝暂时责罚一下,远远没有到摘帽的地步,待天庭风平浪静后,会再次启用。
毕竟只是过错不多,只是被借题发挥罢了。
两个人谈了几句后,丹灵真君装作无意地道,“道友,那个妖猴已被关入天牢,马上就要上斩妖台”
“不错。”
道人扶了扶道冠,面如冠玉,神情潇洒,道,“毕竟妖猴闹出这么大的动静,玉帝很不高兴,就得明刑,让天庭上下都知道不守天规人的下场。”
“嗯。”
丹灵真君点点头,他在天庭中职位不低,明白对方的意思,孙悟空在下界闹的不小,肯定不能轻轻放过,要光明正大处罚,让天庭的人引以为戒。
这样的事情,即使猴头后面的佛门都无话可说。
“道友,”
丹灵真君提到一事,道,“斩妖台上,执行之人也
第二四七章 早有隐忧人未察 押猴头赴刑场
半夜。
龙鹤守帝阍,冷香氤氲,飘飘天乐激荡下玉阶,层叠上下,如落花一样,洋洋洒洒,弥漫在四下,落在霜石上,染上玉色。
整个天地,青碧两色相磨,徐徐而动。
乍一看,折叠而迷离。
恍惚间,时空变得不一样。
隔绝因果,过去现在,难以寻觅。
浩瀚的气机聚在中央,呈现出莲花之相,在其上,端坐一人,他打发走星宫的星官后,眉宇间沉着深不可测的威严。
真正的天庭权势人物,地位和境界修为都非常惊人。
“佛门的人,”
端坐在莲花宝座上的人声音威严,字字若铜钟,蕴含莫名的旋律,道,“他们想不到会有人动手吧”
声音中有疑问,可四下花落寂寂。
只有粼粼的光,摇曳生姿。
少顷,又一道声音响起,有一种云淡风轻,又孤月照林间,难以形容,道,“佛门当兴,就真的以为所向睥睨,整个天地绕着他们运转。”
来人的声音变为强硬,不可阻挡,道,“可佛门的人不想一想,他们是在天庭。现在的天庭不是以前中的天庭,早今非昔比,玄门不可能完全掌握,更何况佛门”
“我们就给他们一个教训!”
他们自从孙悟空被捉上天籁,就有所准备,现在万事俱备,只待斩妖台上走一遭,至于成不成,谁都拿不准。
凌霄宝阁。
案上砚台中墨色已磨开,浅浅的,氤氲墨香,在右面,是白玉蟠螭,小小篆文贴在身上,熠熠生辉。
天光照在上面,似有无形的笔锋勾勒,凝成千姿百态的画卷。
画卷哗啦啦翻开,画卷是天庭不同空间和小世界的投影。
观世音菩萨跌坐在莲座上,手托玉净瓶,细眉挑起,仔细打量着画卷,清丽无匹的容颜上有赞叹,道,“天庭欣欣以向荣啊。”
事实上,正是这样。
天地在迎来玄门大兴后,就是天庭威震天界和地仙界,占据越来越多的地盘。
只是不知为何,看到这一幕,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惊悸。
像是火焰过于燃烧,再后面,有鼎沸后的阴霾。
玉皇大帝没有说话,冕旒之下,眉头皱起,他留在天庭的只是一具化身,真身在外,处理天界中秘而不宣之事,只是从真身传回来的最近的波动,让人觉得有点出乎意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