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盛世书香:二嫁富商相公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南方有南
沁娘嗤笑了一声:“看吧,你果然还是在意宋怀有没有对我如何,男人,呵~”
顾琛被她这么一嘲讽,立马急了:“我那不是担心你会被他伤害吗?毕竟,你一个人在宫里,无权无势又没有帮手,这万一要是被欺负了,我又鞭长莫及怎么办。”
沁娘见他这般,也不忍心再逗他了:“我不过就是住在宋怀旁边的宫殿里罢了,他晚上也不会招唤我,而且,宋怀这个人极要名声,目前他是暂时不会对我做什么的。”
顾琛松了口气,声音里透着丝委屈道:“你不知道,当我一出宫回府后得知你跟了宋怀进宫,我那心里有多着急,我一晚上没睡,天还没亮就递了牌子进宫,我就生怕你当真嫌弃了我,要奔向宋怀那个伪君子。”
沁娘略有些愧疚的说:“抱歉啊,当时太多人在旁边看着了,我不得不那么说,不然宋怀该怀疑我进宫的目的了。”
顾琛目光灼灼的看着她:“沁儿,我若说宋怀绝不像我们表面上看上去的那般贤明,你信不信?若是这个时候有别外一个皇子比他品性好,我愿意助他一臂之力,将宋怀从东宫的位置上拉下来。”
沁娘诧异的看着他,心里隐隐的有了一种猜测,可是,她还不敢确认。
毕竟,顾琛这个人一向不关心朝政,更加没有兴趣为官。
“你莫不是要帮三皇子?”沁娘用的虽然是疑问句,可语气里已经有了几分肯定。
坊间都在传,三皇子除了常年游历在外,不关心朝政外,似乎各方面也没有哪一点比宋怀差的,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他的生母是当今的皇后,而且皇后的母亲强胜。
无论从哪一点看,都有不少人愿意让三皇子来做这个皇帝。
可是,三皇子却从未表示出对夺嫡有兴趣,众人也就下意识的忽略了三皇子的实力,若不是今日宋茹来找她摊牌,她根本不会往三皇子身上想。
“我觉得,三殿下比宋怀更合适。”顾琛扭头看向窗外,夜色下,他的脸色显得越发的坚毅,“沁儿,其实我与三殿下曾有过交集,我对他的人品信得过,他若是做了皇帝,定然会比现在的今上更有魅力。”
如今的东临是面上强盛,实则四面楚歌,今上一直保持治国,国家看上去稳固,其实也不过是个空壳子罢了,那些个邻国已蠢蠢欲动,保不齐哪天就要开战了。
如今的平和,也不过是因为那些人摸不清东临的具体情况罢了。
年前刚来了一拨北域使团,如今又来一拨苗疆使团,他们看似都是来求亲的,谁又知道他们不是借机来刺探东临国的实力的呢?
一旦他们发现东临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般强盛,他们便会伺机而动,到时候,几国联合,他们东临国又如何能够抵挡?
“既然你说他可以,那么我也相信他可以。”沁娘低头浅笑了一声,她本就在犹疑不定的心,在顾琛表明了心迹的这一瞬,她突然间就有了决断。
她相信顾琛的眼光,他从不会看错人,除了前世前瞎看上唐婉以外,他对大事上面的决断还从未失误过。
否则,他也不能在短短的几年间就将生意做到了全国,甚至连那些邻近国家都有他的分号。
“你不怕我押错宝么?”顾琛问。
“押错了又如何?反正,等宋怀上位以后,也不会放过我们的。”对于这一点,沁娘心里一直都很明白,“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搏一场吧。”
她要押上的,不仅仅是她跟顾琛两个人,还有两个家族的未来。
“只是你确定三皇子能够与太子抗衡吗?他不是一个只知道游山玩水的闲散王爷么?”沁娘想了想,又说,“今日四公主来了府上,还特地找我密谈过。”
至于密谈了什么,以顾琛的聪明,不用她说他也能猜得到。
顾琛笑了:“想不到这四公主倒是比三皇子更加主动积极。”他似乎也想起了上次在御书房的事情,能让长公主母女吃那么大一个亏而且还没地方出气,他就能想象这四公主也不是等闲之辈。
“对了,我上次瞄到宋怀在吏部推荐的折子上圈了他母族的表舅顶了季侍郎的位置,想来要不了多久,任命书就会下来了,我有点担心……”沁娘一想到那样的人跟杨元海在一个衙门里办差,心里就觉得不踏实。
“你放心,他上不去的。”





盛世书香:二嫁富商相公 第三百三十三章 陵王逃了
沁娘也没有问他为什么,她自打被逼着嫁给了他以后,她就知道,顾琛虽不为官,可他总有一些渠道知道很多事情,也有能耐应对朝中的各种大事件。
此刻月半无星,外面一片寂静,她真的很想就这么静静的偎依在一起,永远不要天亮。
“你明日进宫要处处小心,若当真遇到了危险,大可以派人放心的去求助于四公主。”顾琛抱着她,轻声道。
沁娘点了点头,既然已经决定好了,那么她便会好好的利用对方寻求庇护。
“行了,你赶紧走吧,一会儿被夜的婆子发现了不好。”沁娘开始推他。
顾琛抱着不撒手,语气里满是不舍,他今日来之前已经想好了一肚子的话要对她说,可当真见到了面,他便只想像现在这样,好好的抱着她,永远也不放手。
“别闹,再过一会儿巡夜的嬷嬷该来了。”沁娘再次推他。
“你我本是夫妻,来了又如何?”顾琛固执的说道,“你我并未和离。”
沁娘张了张嘴,好半天没说出一个字来。
他说的,好像的确是事实。
她这些天都快要把自己给弄懵了,在宫里住着的这些天,她时时都警惕着,不让跟任何人走得太近,就连随侍的小内侍也不让其靠近半分。
加上她这些天一向自称“臣女”,搞得她都差点忘了,她已不是未出阁的姑娘了。
“我不管,我今晚就要待在这里,等明日一早,那宋怀便要派人来了,到时候你我分居宫墙内外,我想见你一面都不容易了。”顾琛说着,直接脱了鞋子便躺了上去。
沁娘翻了个白眼,无语道:“顾公子,你不是一向爱干净的吗?你没沐浴也能睡着?”
顾琛搂着她,将脸埋在她的肩窝里,嗅着她身上独有的香味,闷声道:“只要有你在,我都睡得着。”
这些天,她进宫了,天知道他有多崩溃,每天夜深人静的时候,脑子里就忍不住要想,她此刻在宫里怎么样?睡着了吗?有没有想他?
原本想着等见到面的时候,他一定要好好问问这几个发自肺腑的疑问,可真当他见到了,他就觉得那些都不重要了。
沁娘被他搂着,内心也无比的安定,心想,算了,明日一早再说吧。
翌日一早,宋怀果然就派人来了,顾琛趁着天未亮,早就跳窗走了,沁娘醒来的时候,发现旁边没人了,心里松了口气的同时,又有些失落。
沁娘收拾好了以后,跟杨府的长辈们告了辞,在杨老夫人万分不舍之下,目送她出了仪门。
沁娘上了马车,那些依依不舍的亲情瞬间便被宋怀那张难看的脸给冲散了,她意识到宋怀心情不好,却又不知为何。
“殿下心情不好?”沁娘试探性的问,心道,该不是她忤逆他非要住娘家,他不高兴才这般的吧?
可这都过了一晚上了,而且他昨天晚上送她回杨府的时候都没有显露出半分不高兴的样子,这怎么过了一晚上反而不高兴起来了?
没道理啊!
“你在关心本宫?”宋怀撩了撩眼皮看着她问。
沁娘一噎,她是鬼上身才会关心他,她不过是想要知道他不高兴是否与她有关而已,免得自己在意的亲人又要遭池鱼之殃。
“太子殿下说笑了,目前我还是您的女官,您要是心情不好,谁知道会不会迁怒于我。”沁娘现在在他面前,索性也不自称什么“臣女”了,反正他们俩的工作关系都是假的。
“你还真是小心。”宋怀扯了扯唇角,目光阴沉沉的看着她,“陵王逃了。”
沁娘震惊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如常。
她定了定神,说:“你不是派了那么多人押送吗?怎么能让他逃了呢?”
一提起这个,宋怀的脸色便更阴郁了:“就是因为派了这么多人还着了他的道,才让人生气。”
而且,劫囚的跟之前在城门外劫杀钟仲良的是同一批人。
上次是杀人,所以得手后对方很快就四散逃开了,抓不到人,可以理解,但这次是劫囚。
劫囚的难度比杀人要难得多,他派了那么多人,押送,而且还私下里跟手底下的人交待过,若是有人劫囚,直接把陵王给杀了。
到时候便跟皇帝说,有匪徒劫杀,陵王于混战中不幸没保住。
那样,既如了皇帝的愿,也如了他自己的愿,同时更加让那些老臣没话说,也堵住了悠悠众口,一举四得。
可是,谁能想到难度那么大的一场劫囚,居然让人成功了。
“那,殿下知道陵王往哪边逃了吗?”沁娘问。
“哼,还能往哪逃,陵王的母族不是西蜀的吗?”宋怀冷哼了一声,嘲讽道,“上次押送钱仲良的事情他就一直揽着,想必是想借着送囚的机会顺带的回母族去借势吧。”
这也正是皇帝和太子都忌惮陵王的原因。
陵王不能留,但也不能杀,所以只能流放,然后派人监管着,永世不得出封地。
可现在人逃了,想必皇帝也是很恼怒吧,而且,这件事情还是太子亲自督办的。
所以,想通了这一点以后,沁娘便没有再多话,生怕一个不慎,被宋怀当成了泄愤的对像。
等进了宫以后,她才知道,那陵王不但逃跑了,而且在跑之前还喊了一句:“多谢侄儿高抬贵手,放心,答应你的事情,本王不会忘的。”
要知道,派去押送陵王流放的兵将中,除了太子的人手外,还有皇帝的人,而且,那么多兵将都听见了,太子就是想要收买人心封住所有人的嘴都已经来不及了。
事情一出,就有人飞快的给皇帝传了信,所以,这会儿不仅是宋怀收到了消息,皇帝自然也收到了消息。
因此,一下朝,太子便被单独叫去了御书房,看着四下无人,皇帝桌上的奏报直接就扔宋怀脑门上了。
宋怀自然是不敢躲的,但是,他垂下眼帘,遮住了眼底飞快闪过的一抹狠厉,那个陵王果然是他的克星,只要他一天未死,他就永远是他最强劲的对手。
“都说陵王跟你表面上是敌对,实际上是一伙的,你现在给朕解释解释,为何他逃走前还要说那么一句?”皇帝气得脑门上青筋突突突的直跳。
宋怀垂着头,不敢造次,一副低眉顺眼的模样:“父皇息怒,满京城都知道陵王叔跟儿臣那是你死我活的关系,他临逃走前还给儿臣泼了一盆脏水,故意离间我们父子二人的关系,也不是不可能的,父皇知道,陵王叔那个人一向多诈,他一下子就失了势,难免总会要扳回些本的。”
皇帝气怒未消的瞪着他,对于他的说辞,也不知道是信了还是没信。
宋怀也不敢再多辩,免得言多必失。
过了好一会儿,一个声音响起,打断了父子俩的这般对峙:“陛下,我想,太子殿下应当不会那么傻,要去跟陵王勾结,毕竟,日后东临的江山早晚都是太子殿下的,他又何必大费周章的跟陵王搞这么一出呢?”
原本书房里就只有宋怀和皇帝两个人,就连内侍都被遣出去了,如今宋怀猛然听到第三个人的声音,他顿时愣了一下,诧异的抬起头来,看着那个立于皇帝旁边熟悉的身影,脱口而出道:“你怎么在这?”
顾琛面无表情的答道:“殿下问这话就奇怪了,臣在这里,自然是陛下的意思。”
他此刻穿着一身大内卫护卫统领的铠甲,左手自然的搭在刀鞘上,那英武的气质一下子便被衬托出来了。
很显然,他此刻是皇帝身边的近身护卫,所以才能跟在皇帝的身旁,宋怀刚才进御书房前没有注意到他,是因为他根本没想到顾琛会进宫做官。
而且还是武官。
顾家世代书香门弟,祖上多半也出的是文人,顾琛自幼承自顾阁老的教导,才学自然也不输那些京城才子,他若要做官,那些文职里有大把多的职位可以供他选。
可他却偏偏做了个武官。
宋怀眯了眯眼睛看着顾琛,整个人还未从顾琛为何要突然间进宫做官这件事情中回过神来,那边,皇帝却将顾琛刚才说的那句话细细的回味了一遍,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是啊,这天下将来早晚是太子的。”
宋怀激灵一下醒过神来,他诧异的看向皇帝,正好对上了皇帝若有所思的眼神。
若是这个时候他还不知道皇帝对他起疑了,那么他就白白做了这么多年的太子了,他将顾琛的事情甩到一边,一副诚皇诚恐的模样冲着皇帝噗通一下便跪了下去,道:“父皇千秋万载,圣陪明断,儿臣不敢僭越。”
说完,他便一脑门子重重的磕了下去,然后便一直匍匐在地上,一副皇帝不发话就不打算起来的样子。
皇帝正值壮年,虽然他早早的就立了太子,可任何一个皇帝都不愿意看到太子起了什么僭越的心思,他人还没死,便想要代替他做这个皇位。
刚才顾琛那句话,看似是在帮太子说话,实则是给皇帝提了个醒,将来这个天下早晚都是太子的,所以现在太子等不及了。




盛世书香:二嫁富商相公 第三百三十四章 西北兵变
一时间,御书房里一片死寂,顾琛说完那句话后,也就不再多言了,老老实实的站在皇帝旁边,充当一个合格的近卫。
皇帝眼睛只是一瞬不瞬的盯着匍匐在地上的宋怀,没有半分让他起身的意思,宋怀心里那叫一个忐忑啊。
他摸不准皇帝现心思,生怕皇帝因此而对他起了防备之心。
他现在虽为太子,但若是给了皇帝一种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接任这个皇位的感觉,那么,他的东宫之位怕是也坐得不稳了。
若是他被废了,试问还有谁能够入主东宫?
答案不言而喻。
自古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幼,他宋怀虽然也是嫡子,可他的生母先皇后已去逝多年,且母族并不强大,当年他能被策立为太子,除了占着嫡长的身份外,自然也有他自身的努力在。
可若一旦他被废去,那么接下来被策立的人无疑就是老三宋玉,他母亲是当今的皇后,而且母族强大,若论聪明才智,他似乎一点也不输于他宋怀。
所以,尽管宋玉这些年来一直游山玩水,一副不关心朝政的样子,可是他知道,他若是要与他一争,怕是也不差。
思及此,宋怀眼中飞快的掠过一抹阴狠,他好不容易走到今天,绝不能让宋玉这个时候跳出来毁了他的一切。
“父皇,您若是怀疑儿臣的忠心,那么请您废掉儿臣的太子之位吧,儿臣觉得三皇弟比儿臣更适合当此大任。”宋怀以退为进的说道。
皇帝原本平静无波的眼中倏然掀起了一丝波澜,那张看不出情绪的威严的脸上,有了一些振动,他定定的看着他,觉声道:“你此话可出自真心?”
宋怀听得皇帝开口了,而且语气明显的要比刚才要缓和了许多,他心里顿时松了口气,于是,他连忙回道:“回父皇,儿臣说的句句发自肺腑,三皇弟虽成年并未入朝,可儿臣知道,三皇弟一向聪慧,相信只要父皇悉心教导些时日,他定然会做得比儿臣好百倍,好歹,他也是嫡子,若论名份来,他也不差,将来那些大臣想来也不会说什么的,而且,他的母族也是父皇必不可缺的一笔助力。”
皇帝再度沉默。
顾琛眯起了眼睛看着跪在地上一脸道貌岸然,一副兄友弟恭模样的宋怀,心道,他还当真是小瞧了他,他刚才一番话,令皇帝对宋怀起了疑心,可宋怀以退为进,并特意的提起了三皇子的母族。
皇帝一向喜欢把权利牢牢的握在自己手上,任何一个家族的势力过于强大,那都会引来皇帝的忌惮,虽说在初登大宝的时候他需要这样一个外戚家族来巩固自己的权利,可一旦他的权利已经得到了巩固,那么这样一个强大的外戚就是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
宋怀深暗帝王制横之术,更是了解皇帝的心思,所以,他特地提起了三皇子的母族,可不是真心的想要把太子的位置让给他,而是在暗地里提醒皇帝,他宋怀并无强大外戚,即便心怀野心,也翻不出几朵浪花来,皇帝让他在这个东宫的位置上,最少还能安心几十年。
可一旦立了宋玉,那么就等于亲手给自己竖了一个强大的威胁,若是他哪一天不甘心做这个太子了,随时都有可能联合母族的力量逼宫,迫使他让出这个皇位。
没有哪一个皇帝喜欢被迫禅位的。
宋怀一句话,又将皇帝疑心转移到了三皇子身上,以为三皇子以往那些个游山玩水,不思朝政那都是装出来的,其实他早已有了野心,随时都准备取宋怀而代之。
要不然,宋怀好好的为何要提起他,而且还说要让位给他?
“太子殿下又没有犯什么大错,又何必无端端的说起这种话呢!陛下不过是过问几句罢了,殿下便嚷着要让贤,太子之人若是想换便换,怕是文武百官都要说陛下刻薄了。”顾琛不紧不慢的说道。
皇帝被他这般一提醒,注意力一下子又被拉了回来。
不错,他现在不过是要宋怀解释一下陵王逃跑前撂下的那句话何意而已,若是与他无关,他自己分辩就是了,又何必开口便说要换人来做这个太子,还无端端的提起了一向不理朝政的宋玉,他这分明就是作贼心虚,而且想要祸水东引,让他把防备心放在宋玉身上。
宋玉的母族是强大不错,可他的母族一向安份守己,这么多年来也一直没有任何不轨的行为,手中虽有些权利,可却时时刻刻保持着良好的君臣关系,从未因为宫里有个皇后而肆意妄为。
宋怀突然提起他,莫不是想要借刀杀人?
皇帝看向宋怀的目光,再度变得充满审视起来。
宋怀当真是恨极了顾琛,若是他第一次开口他还没察觉到他的用意的话,那么第二次开口他若还听不出来他是何居心,那么他这么多年的经营也就白费了。
当下,宋怀急急的开口道:“父皇,儿臣绝无此意,儿臣只是……”
只是,这一次皇帝已经没有耐性再听他说下去了,他挥了挥手,抬高了声音道:“好了,你且出去吧,让朕好好静一静。”
宋怀张了张嘴,心也跟着一路往下沉。
什么时候他说的话皇帝连听都不愿意听了?
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如今宋玉仍在京城,并时时让皇帝看得见,皇后更是会时不时的吹一下枕头风,而他若是渐渐的失去了皇帝的宠信,那么他离覆灭也不远了。
“还跪着干什么?地上有金子吗?”皇帝见他老半天不动,不由得又开口催道。
“是,儿臣告退。”宋怀知道再在这里待下去,怕是会惹得皇帝更加不快,唯今之计只能先离开,日后再想办法消除皇帝对他的猜忌。
临出御书房前,他特意看了顾琛一眼。
那一眼,当真是复杂极了。
他曾经请顾琛入朝为官,想要招他为己用,他却屡次拒绝。
可如今他没请他,他却自己主动入宫做了官,而且还是一个离皇帝如此近的官。
顾琛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若是站在了他的对立面,将会是一个非常大的麻烦,如今这一交锋,顾琛显然是站在他对立面的。
对于宋怀而言,一个不能唯自己所用的人,绝不不能放任他辅佐别人,否则,哪怕他现在已经是东宫的太子了,怕是也坐得不安稳了。
出了御书房的门,宋怀抬头看了一眼天边的白云,嘴角抿了抿,看来,有些碍眼的人,必须要除掉才行。
经过陵王逃跑一事后,皇帝对宋怀的信任显然打了些折扣,虽然朝中大事依旧询问他的意思,可却不如以前那般亲密了。
这天,一个小将骑着马飞奔从城外进来,一路高呼着边关大急。
城中的百姓一阵人心浮动。
待到那名小将进奔皇宫,被禁军一路带到了御前。
“报告陛下,西北边关有紧急军情,因为军资迟迟不到位,那些将士们已经有半年没有领足军晌了,半个月前,济州总兵发动兵变,抢了周边三个城池的物资,直到占山为王,督军命末将飞马回京汇报,望陛裁决。”那名小将说着,跪在那里,头重重的磕了下去。
皇帝一听,立马暴怒了起来:“你说什么?胡伦达那混账东西兵变了?”
胡伦达便是济州总兵的名字,说起来,他还曾经是皇帝的同窗伴读,情份非浅,所以,深得皇帝的信任,一直委以重任。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人居然都能叛朝廷,去抢那些无辜的老百姓,那么其他人呢?
“陛下,目前最要紧的还是要想办法解决这件事情啊,西北那边一旦兵变,邻国的苗疆跟西蜀将趁乱攻入,到时候东临就危矣~”那名小将字字铿锵的说着,“督军如今身陷乱军中已有半月,还望陛下早日派兵前去解救。”
皇帝沉默了,他瞪着那名跪在地上,满身狼狈的小将,他几乎可以想象得到他从西北那边一路快马加鞭赶往京城是何等的艰难,若不是他飞马来报,怕是等到西北都沦陷了,他们身在京城的人都不知道。
想到胡达伦,皇帝的脸都就一阵难看,那额上的青筋突突突的直跳,撑着案桌的手,更是恨不得要将桌子给抠出个洞来。
“你先下去休息吧,朕自会派人去西北处理那边的事情。”皇帝忍着怒火,挥了挥手,示意那名小将先退下去。
1...136137138139140...2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