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盛世书香:二嫁富商相公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南方有南
徐院长倒是一时无语了,按理说,真凶找着了,这件事情他也有了交待,可于婆子说的,再结合顾琛来的目的,他相信万老的确是行为上存在问题,也实实在在是对他及他的家人同情不起来。
“先把人给带下去吧,这件事情先不要声张。”短暂的沉默过后,徐院长冲着长随吩咐道。
长随应了一声,拖着于婆子下去了。
王婆子目睹了审询的全过程,内心十分的不安,想着这会儿案子也该告一段落了吧,事情的真相也查明了。
于是,她试探性的问:“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走了?”
徐院长看着她,王婆子心里咯噔了一下,连连摆手道:“院长放心,我绝对不会乱说的,出了这个门,我就当什么都不知道。”
徐院长觉得,这件事情也的确是跟她没什么关系,随便挥了挥手,不耐烦的把她也赶走了。
王婆子欢天喜地的出去了。
待到室内重新只剩下两位院长和顾氏夫妇二人时,徐院长才开口问:“如今万老已经死了,你们要查的事情也没有结果了,现在,人是你们带回去,还是送官?”
顾琛低头呷了口茶,淡淡的问了一句:“事情当真是完了?”
徐院长一愣,下意识的看了曲院长一眼,最后看向沁娘,想要从他们脸上看出什么来。
可惜,那师生二人一个二个的,装得无比的淡定,他愣是没瞧出半分眉目来,最后只能看着顾琛问:“这件事情还没完么?”
他怎么觉得,这屋子里就他一个大傻子,好像别人都知道,就他不知道似的。
这种感觉不爽极了。
“王婆子你不觉得有些奇怪的吗?”顾琛问。
徐院长又是一愣,随即道:“刚才她自己也说了,她是怕惹麻烦上身,所以才胡编乱造的,有什么问题?”
真的是他的脑子不够用么?为什么他觉得挺正常的?
顾琛淡淡的看了他一眼,觉得他是真的只会读书做学问,旁的还真是什么都不懂,于是只好又多提点了一句:“于婆子刚才也说了,他男人至今还只能坐在椅子里过活,家中还有个小孙子,一家老小全靠着她在这里当差才能活,可她现在这般干脆的承认了是她给万老下了毒,她就不怕家里的一老一小没法活么?”
经他这般一提醒,徐院长脑子突然闪过一道白光,一双老眼瞪得老大,道:“是啊,她要真被送官了,家中谁来管?难不成她就一定能确信,我不会将她送官?”
沁娘勾了勾唇,接口道:“不,她杀了人,这件事情是抹不掉的,就他还送官,她也不可能管得了家里那一老一小了,这一点,她自己比谁都清楚。”
就算不送官,她也是要被远远的送走或者要受到应有的惩罚的,不可能还能像以前一般,在这里当差,每个月能领月奉回家。
“那……这……”徐院长的脑子这个时候的确是不够用了,他吱唔了好半天都没能蹦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最后,还是顾琛开口一锤定音道:“派人盯着王婆子,她一定有问题,至于于婆子,就让人带走好了,剩下的事情你们也不必管了,回头就告诉万老的家人,说他收了不易之财,被人灭了口,想必万老夫人也不会闹的。”
万老做的事情万老夫人心里一定有数,话都说得这般直白了,她若是还敢闹,那她现在手里的那点不易之财,怕是没命花了。
人已经没了,又何必要去闹得腥风血雨的呢?到头来什么都捞不着。
“这件事情总归是解决了。”徐院长一边点头,一边长长的舒了口气,感叹道,“多亏了你们来了,若不然,我跟曲院长两个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顾琛客套了两句,便拉着沁娘告辞了。
出了国子监的门,二人上了马车,沁娘问:“如今万老也死了,就算是盯着王婆子,想来也是找不出幕后之人的,那个幕后之人每次都会找别人当枪使,他自己从未露过面,这次怕是也一样。”
顾琛扯了扯唇角:“他不露面,我们就逼他露面好了。”
沁娘挑眉,看向他。
顾琛笑着勾了勾她的手指头,声音上挑:“想知道?”
沁娘回以同样的微笑:“并不是很想。”
顾琛唇角的弧线一顿,随即无奈道:“好吧,我想告诉你行了吧。”
沁娘勾了勾唇,将耳朵凑了上去,顾琛无语的看了她一眼,分明就很想知道,却偏偏嘴上从不肯示弱,还真是……可爱。
翌日,早朝的时候,果然又有更多的朝臣弹劾顾琛,建议皇帝把火器监管的权利交出来,更有厚颜无耻之人称:“若是没有东临,哪里来的东临首富,顾统领靠着东临国的庇护,拿点银子出来给国家造火器又如何?等到兵临城下,到时候国都没有了,顾统领要去哪里挣银子?”
此言一出,得到了一片响应,顾琛冷眼旁观着,像看傻子一样看着这帮上蹿下跳的人,根本不屑出声辩驳。
承安候站在人群中,简直要被气笑了,他活了这几十年,还是第一次听到如此清新脱俗的抢钱借口,商贾虽不及官那般受人敬重,可那也是为国家赋税出过头的人,怎么到了他们嘴里,就成了那些商人赚的钱,理所应当要充国库一般。
若按着他们这般想法,日后谁还敢经商?谁还会为国税而努力干活?
青楼女子都还能有自己的私房钱呢!人家凭本事赚的钱,凭什么要交出来?
“周大人说的是,正所谓有国才能有家,如今邻国蠢蠢欲动,这数十年来一直小战不断,如今他们更是有集结起来共同伐我东临之势,若是东临被覆,那么哪里还有顾统领挣钱的份?”
“臣附议,正所谓特殊时期特殊处理,在这个国家危难之时,顾统领总不好还能在一旁看着吧,为人臣子的,总要尽忠职守才是。”
那些个大臣你一言我一语的,将大义摆出来,把顾琛架在火上烤,若是他说不乐意,那么便是不顾大义,不配为人臣,皇帝这么多年来对顾家的那点眷顾之情,全都喂了狗了。
宋熹冷眼瞧着这场面,知道火已经烧得差不多了,便给江大人使了个眼色,江大人立马会意,站出来奏道:“陛下,臣以为,诸位大人们说得极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况,如今正是国家用钱之时,征用顾统领点钱造点兵器,又算得了什么呢?顾统领若是不肯,那老臣倒是要怀疑顾家对陛下的忠诚了。”
好一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顾琛嘴角一抽,这些人为了夺他的权和钱,也真是够无耻的了,这些话说出来也不怕被人笑话。
“既然江大人这般义正言词的,不防江大人先把府中的万贯家财给充了国库再说,我相信,有江家的那笔银钱,造个几千把火铳应该是够了。”承安候不冷不热的说道。
江大人一噎,随即瞪眼道:“本官府里的那点钱,哪里够得上造火器的?再说了,我们江家可是世代读书人,哪里来的钱?”
一直站在一旁不说话的方将军这时候也忍不住开口了:“江家没钱?不能吧?我记得前些天江家少爷还为了一个伶人一掷千金呢,那日我那顽劣的儿子正好溜到那伶人馆去瞧热闹看见了,回来跟我说,这江家公子真是出手阔绰,想当初乐二公子和荣三公子那一对二世祖都没这般大方的。”
被点名的荣乐两位公子哥的父亲就站在朝堂上,脸色很是一言难尽。
他们这两位的名声算是毁了,如今只要说起纨绔子弟,这两位简直就成了纨绔的代名词。





盛世书香:二嫁富商相公 第四百八十六章渔翁得利
看来以后要严加管教了,否则,总有一天要像江家公子这般,传门给家族惹祸。
“江公子一掷千金,江大人还在这里哭穷,看来是不想为国尽忠了,看来,陛下有必要考虑以后江家的人还能不能用呢。”承安候故作惊讶的说道。
承安候和方将军一搭一唱的说着,将江大人挤兑得脸上一阵青一阵白的,他哪里知道他在前方拼杀,他那个不成气的儿子居然还在背后扯他的后腿。
江大人被堵得哑口无言,刚才是他自己一副义正言词的模样要求顾琛把财产捐出来充国库,如今承安候用同样的话来怼他,他当真是无从反驳。
“方将军不要胡说,小儿哪里来的银子,这指不定是他替别人叫的板。”江大人面色难看的强辩道。
哪怕他心里很清楚他那儿子就是这种德性,但此刻也绝不能承认。
“江大人倒是推得干净。”承安候嘲讽的笑了笑,却没有再接着往下说。
在场的文武百官都不是傻子,江家的儿子什么德性又有几个不知道?
因此,这会儿大家看他的眼神当真是相当的复杂。
“江大人,你觉得让我把铁铺交出来,让谁来管理比较合适?”顾琛见下方的两拨人马争得面红耳赤的,也没有焦急,他只是淡淡的扫视着江家的阵营,嘴角几不可见的勾起了一抹淡淡的弧度。
他身为皇帝的近卫统领,站的地方自然比那些文武百官要高,因此,下面那一拨人的神色他瞧得清清楚楚。
“自然是应该交由皇家的人打理比较名正言顺了,你一个朝臣,权利太大了,恐怕不好吧。”江大人说着,意有所指的看了一旁的宋熹一眼,“老夫觉得,长乐郡王就很合适。”
顾琛还没说话,站在他身旁的承安候便忍不住扯了扯唇角,露出一抹“果然如此”的鄙夷之色。
宋熹原本是不上朝的,可这些天他几乎天天在朝上,虽说他也没个一官半职的,但他要来上朝,旁人自然也不会说什么,而且,他也不过是来上个朝而已,并未表现出任何参与分争的意思,皇帝自然也不能让他别来。
只是,江家这些天频频的弹劾顾琛,还不止一次的建议顾琛把火器的制造和监管权交出来,要么由江家推选的人来管,要么由长乐郡王来管,这让皇帝不由得又联想起了前些天江贵妃在御花园里落水的那一出,脸色当即有些不好看。
最近江家的确是上蹿下跳得厉害了些。
“江大人什么时候跟长乐郡王关系那么好了,时不时的想要替他谋划一下福利。”顾琛一只手搭在腰间的配刀上,面无表情的说道。
他的话看似不经意,实则无一字不在提醒着皇帝,江家跟宋熹搭上线了。
“你不要胡说,老夫只是就是论事,长乐郡王也是皇家的血脉,而且他年岁也不小了,作为皇家人,为东临做点事也是应该的,总不能在国家危急关头,还能安然的坐在家里当个闲散郡王吧。”江大家义正言词的说道。
这时,宋熹难得搭了句腔道:“本郡王也觉得,江大人这番话实在是肺腑之言,生于皇家,我也不好只顾着自己享乐,而不能为国出一点力,毕竟,就如江大人刚才说的一样,国若不存在了,我又去哪里做我的闲王?”
他一开口,顿时就有一小拨的官员连点点头附和,称赞他忧国忧民,不愧是天家血脉云云。
皇帝的脸色很不好看,他看着下面那一拨唯宋熹马首是瞻的官员,听着他们一个个的顺风倒之言,顿时只觉得刺目又刺耳极了。
这个长乐郡王最近似乎冒头冒得有些频繁了些,这并不是皇帝愿意看到的。
“好了,散朝吧,此事以后再议。”皇帝被朝下的那一帮人吵得头疼,挥了挥手,起身便回御书房。
顾琛亦步亦趋的跟着,他知道皇帝此刻已生了忌惮之心,最近频频传出三皇子打了胜仗的消息,令他有些坐不住了。
前方已传来捷报,西蜀已经兵败投降,不日将派使臣进京和谈,而三皇子也将要凯旋回京。
三皇子目前是皇帝所有儿子里头唯一一个有军功的人,他这一战,不仅仅是得到了军心,还得到了民心,只要他一回京,他的地位将再无人能够匹敌。
所以,宋熹坐不住了。
“这些人实在是可恶,朕还在呢!他们就这么迫不及待的另择贤主了!”一进了御书房,皇帝便怒气冲冲的发泄道。
顾琛站在一旁,没有说话。
贝公公安静的给皇帝泡了杯茶,安抚道:“陛下息怒,莫要为这些不相干的人气坏了龙体。”
皇帝坐在龙案前,接过茶忠喝了一口,平复了一下心情道:“朕看他们活得不耐烦了,先是宋怀,现在又有人选宋熹了吗?就算朕的几个儿子都不成气,也轮不到一个郡王来肖想朕的龙位吧?”
皇帝越想越生气,抬手又往嘴边灌了一口茶。
顾琛睨了皇帝一眼,道:“臣看陛下今日也是没有心思看奏折了,不如,出宫散散心吧,说不定回来以后,陛下就没那么生气了。”
皇帝被他这个提议说得心动了,贝公公也趁机劝道:“顾统领这个提议不错,那奴才这就去为陛下准备便衣。”
说着,贝公公小跑着出去了。
皇帝也没叫住他,他也觉得出去散散心也不错,指不定出去还能遇上些好玩的逗乐的。
顾琛低首道:“那臣也去把这身钾装给换了,免得太过引人注目。”
说着,他冲皇帝揖着手,慢慢的退了出去。
这边,沁园。
沁娘躲在屋里避暑,这个时节谁来叫她她也不想出去,着实是太热了。
秋雪挑帘从外面进来,禀道:“小姐,流星回来报说,江公子带着五皇子去了月华楼。”
沁娘点头:“你去给文远候府送个信,让他们派人进宫去告知七皇子。”
秋雪应了一声,飞快的出去了。
秋桃满脸不解的问:“小姐,为何要告知七皇子啊?”
沁娘看了她一眼,随即又将视线转到了面前的棋盘上,直接丢了一句:“不告诉你。”
秋桃瞪大了一双水汪汪的眼睛,似是惊诧又似委屈,这还是沁娘头一回这般直白的拒绝她。
“小姐~!”秋桃语气酸酸的叫着,“你变了,自打跟姑爷和好以后,你现在说话的方式都跟他一样了。”
沁娘无语的朝她翻了个白眼:“跟他有什么关系,你家小姐我一向都比他狂。”
嗯,是自打重生一回后,她变得比前世更加在爱自己了。
谁要是让她过不去,她便让谁过不去。
在旁人看来,性情的确是有些大变。
不过,那些都不重要了。
这时,锦嬷嬷进来,告诉了她一个消息:“那王婆子昨儿半夜里投井死了。”
沁娘诧异得差点没拿稳手中的棋子,她抬头看向锦嬷嬷问:“死了?”
锦嬷嬷点头:“我刚才从王婆子家回来,他们家这会儿正哭天抢地的,门口已经挂了白,那些街坊四邻都在讨论,说王婆子是做了亏心事,被鬼找上身了。”
沁娘无语,这些老百姓就爱信些鬼神说,什么都能扯到这上面来。
不过,既是这般,想来王婆子家的人也不会往外闹了。
“小姐,之前不是派了人盯着她的么?怎么她就死了?这是被人灭了口还是?”后面的话,秋桃没敢再往下说,她只是满脸的疑惑,她记得从国子监回来以后,沁娘让人去盯住王婆子了。
按理说,若是杀人灭口,应当是没有机会的。
“的确是盯着她了,而且也没发现她跟什么人接头了,她从国子监回到家以后,便没有再见过旁人,谁知道她在半夜里却自己投了井。”锦嬷嬷说,“派人盯着她也不可能连睡觉都盯着她,她要寻死,总有机会的。”
而且还是自己投的井,旁人根本就没有对她下过手。
“自己投的井?”沁娘更加诧异了。
她可不觉得那王婆子是那等不怕死的人,昨日在国子监的时候她就瞧出来了,这婆子怕死得很,她为了撇清关系,还编了一堆的谎言。
这样的人会投井?
“对,王婆子的家人一口咬定,她是自己投的井,官府也不能多说什么。”锦嬷嬷点头道。
沁娘若有所思。
昨日见面的时候,她还觉得这王婆子是不想死的,可到了半夜里她就投井了,那只能说明,在他们没注意的时候,王婆子定是被人威胁了。
若不然,好好的为何要投井?
不过,这也说明了一点,无论是王婆子还是于婆子,她们都成了某个人杀人的工具。
现在死无对证,想来顾琛就是跟皇帝说有人盗了他的私印私自招募了新兵进宫,才出了有人夜闯宫墙行事的事情,皇帝也是不会相信的吧。
不得不说,这个幕后之人,做事情当真是干净利落。
“小姐,这件事情摆明了就是那高兰想要报复,依奴婢看,不如直接将她给绑了,再曲打成招,她不招也成,用她来威胁闵都尉,闵都尉总能说实话的吧。”秋桃最近跟秋雪混得多了,也染上了些匪气。
开口闭口就是要用手段,听得沁娘颇为无语。




盛世书香:二嫁富商相公 第四百八十七章该死的巧合
“你这丫头,现在身手还没学到秋雪的一成,口气倒是被她影响得不小。”锦嬷嬷没好气的瞥了她一眼,无语的说道。
“小姐,奴婢的法子虽然横了些,可有效啊,你想啊,这些个小人就像老鼠一般躲在暗处,时不时的来搞点事情,真是让人烦透了,不如一次性把这些人老鼠给弄死了,省得他们蹦哒。”秋桃深以为然的说道。
一屋子的人都被她这副理所当然的语气给逗笑了。
“高兰现在是闵都尉的妾,你以为她还是那个罪奴啊。”沁娘落下一子,悠悠的说道,“她现在有闵都尉护着,你要是随意打了她,回头闵都尉疯起来,搞不好还能弄出更大的麻烦。”
沁娘最不想招惹武将了,尤其是跟顾琛同一衙门的人,况且,那闵才敢尉不过是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女人而已,也没有坏到哪里去,犯不着为了一个不值当的女人而去树这么一个敌人。
如今边关战事频繁,如今朝中可没见个能用的武将,若是把这些一个个的都弄成了仇人,日后要并肩作战的时候,又怎么能放心把后背交给对方呢?
“还是小姐有远见,你这丫头就知道喊打喊杀的,逞匹夫之勇,看来啊,日后给你找婆家也要找一户简单的人家,若是复杂了,怕是你这丫头要被人吞得连骨头都不剩了。”锦嬷嬷嘴上在嫌弃,可眼里却满是笑意。
其实能够保持单纯的本心又何偿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呢?那说明有人在前面护着她,为她挡了那些个阴谋诡计,替她负重前行了。
“好了,我们把该做的都做好了便成,剩下的便是他们男人的事情了。”沁娘说着,看向秋桃道,“这天热死了,你到厨房给我取一碗冰镇梅子汤来吧。”
秋桃就了一声,飞快的跑出去了。
锦嬷嬷难得有闲暇,坐到沁娘对面道:“不如,我来跟小姐手弹一局吧。”
沁娘一听,眼睛立马亮了起来:“如此甚好,一个人下也怪无聊的,最就听闻锦嬷嬷棋艺半分也不弱,今日我倒是要好好的讨教一番了。”
另一边。
顾琛陪着一身便衣微服出行的皇帝出了宫,在街头闲逛了好一会儿,见烈日实在是炙热得很,便提议道:“陛下,这天这么热,不如到旁边的月华楼小坐一会儿吧,听说上面的点心不错的,而且还有新来的说书先生。”
这时,跟在另一旁的一名小将也开口道:“是啊,陛下,听说这的说书先生说的故事新鲜又有趣,许多贵人都爱上这来听故事,而且,这里的生意极好,去晚了往往都没有位置了。”
皇帝被他们左一句右一句的,说得心思浮动,便点头道:“行吧,那就上去坐坐吧。”
说着,他甩开折扇,翻了几下,颇有一股气宇轩昂的味道,引得无数的路人频频回头。
这让皇帝心里因为那些个不争气的儿子惹来的一肚子火气散去了不少,最少,出来一趟证明了他这个皇帝还不是容颜衰裉的老头子,对于女人来说,他还是很有魅力的。
一行人上了楼,小二热情的招呼他们:“几位爷,是要吃饭啊还是喝茶啊?吃饭呢,小店有新出品的凉拌瓜丝,还有醋泡云耳,特别开胃,就适合这种天气吃,若是要喝茶呢,小店还有刚到的明前毛尖,上好的,要不,给几位来一壶?”
那店小二的嘴巴就跟一喇叭似的,一路将他们引到坐位边上,嘴里还不时的介绍着店里有哪些招牌菜,有哪些可口的甜点,有哪些新研发出来的饮品,总之,短短一个上楼的距离,他几乎将店里的特色全都给介绍了一遍。
皇帝想,这月华楼的掌柜的可真是会请伙计,这嘴可真是利索。
“抱歉啊,几位,小店的雅间已经没有了,只能委屈几位坐大厅了。”店小二将一行人引到了一处靠窗的位置,一行几个人四下里看了看,这大概是最后一张桌子了。
靠窗边的桌子好歹还有帘子挡着,若是厅中间的,那才真是半点遮挡都没有。
不过既然是微服出巡的,皇帝也不在意,抬手示意店小二:“去把你们那上好的毛尖上一壶上来吧,另外再来几盘点心,饭就不用了。”
店小二应了一声,飞快的给他们张罗茶水去了。
这时,上面的说书先生也就位了,还没开讲,下面的一众茶客便嚷道:“先生,昨儿个你说那闯王破城以后,被异性兄弟抢了功,然后呢?”
一众的人也跟着问,一副巴不得让他赶紧接着讲的架势。
皇帝透过那半截帘子看向那个年过花甲的说书人,眸中露出了一抹兴趣。
就在这时,雅间那边隐隐的传来了争吵声。
“五哥,这雅间明明是我们先订的,你怎么不讲道理啊?”
1...200201202203204...2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