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天骄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阿彩
“是,陛下。”虽有不解,但来人却不敢多问,在确定皇上没有其他的吩咐后,老老实实的退了下去。
……
盛世天骄 第241节
楚九歌又睡了一天一夜,醒来时北王已不在,但她耳边全是北王的“丰功伟绩”。
“楚九歌,你是没有看到……北王真的是太爷们了,他居然真的把丹医堂给拆了。那可是丹医堂,在东林城中心矗立了百年的丹医堂,就是皇上也不敢动手,北王说拆就给拆了。”
应池一脸夸张的大叫:“楚九歌,你知道丹医堂是什么地方吗?那是救死扶伤的地方,要换作其他人把丹医堂给拆了,东林的百姓铁定要吃了他,但北王拆了丹医堂,全东林百姓全都拍手叫好,你知道为会什么吗?”
说得兴起的应池,根本等不急楚九歌寻问,就急急忙忙往外倒:“因为北王说了,丹医堂五天内,不将足够的丹医和丹药送到发瘟疫的三城,不说东林丹医堂,就是其他三国的丹医堂,他也拆了。”
“真的……北王真的太男人了,这事也办得正是时机。要换作别的时间北王这么做,一定会引起东林百姓的不满,但此刻没有一人不满。有眼睛的人都知道,丹医堂在此次救治瘟疫上,完全是出工不出力,北王这是看不惯他们了。”
“丹医堂被拆了后,二长老几个就进宫了,要见皇上。可你猜怎么着?皇上不见!你知道嘛,这是第一次,丹医堂的长老们求见皇上被皇上拒绝的,简直是大快人心。”
应池越说越激动,楚九歌看他完全没有听的意思,趁他换气的档口,忙打断他的话:“你跟丹医堂有仇吗?”
“没有呀!”丹医堂那群人聪明着呢,他们只在普通百姓面前横,在他们这些权贵面前,丹医堂的人客气的跟孙子一样。
“那你这么高兴干吗?”楚九歌不解地问道。
“我为你高兴呀,你不是跟丹医堂有仇吗?北王爷把丹医堂拆了,不就是为你出气吗?”应池才不相信,北王是为了澜城三地的百姓。
北王爷……他从来就不是一个善良的人,他真要心疼那三地的百姓早就出手了,等到现在算什么?
“谁告诉你,北王是为我出气的?北王是为了澜城三地的百姓,你给我记住了!”楚九歌没好气的瞪了应池一眼。
有些事能做不能说,镇国长公主没教给应池吗?
这种事,大家心理明白就行了,说出来……她多不好意思呀,真是的!
“好好好……我记住了,我记住了。不过,就算跟你没有关系,我也高兴。先前丹医堂不是许诺,要无偿给程颐那个贱人提供一批丹药吗?现在丹医堂毁了,程颐却没有出力,我看那批免费的丹药,玄了!”应池坚决不承认,程颐是他应家的人,哪怕程颐已改姓应,应池仍旧叫他程颐。
不服,咬他呀!
“那批丹药没了,苦的不是程颐,是你们应家军。”她不相信,应池对应家军一点感情也没有。
果然,应池听到这话,脸上的笑容瞬时就消失了……
第438章 添乱,她就是知道
应池看程颐种种不顺眼,但他对应家军却没有半点不满,甚至在他心里应家军,比什么都重要。
要不是为了应家军,他怎么可能让程颐那个私生子,这么顺利的接掌应家军。
是,他应池是没能耐,没本事,但破船还有三千钉,就算程颐是应家血脉,能得到应家军认可,但应家军中并不缺只忠于嫡系血脉,只忠于他的人。
他没能耐接管应家军,但要给程颐添麻烦,搞破坏,阻拦他接管应家军却不是难事,但他并没有这么做,哪怕在应家祠堂外,被应氏族人痛揍,他也没有那么做。
他很清楚,他真要那么做了,受到伤害的只有应家军。
为了应家军,他什么屈辱都可以忍,哪怕外面那些人骂他是缩头乌龟,是龟孙子,他也能忍。
“九歌,你说的……那个药草种植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做?”应池看着楚九歌,脸上的笑意被沉重和严肃取代。
一日不寻找出能代替丹药的药草,他们一日就得受制于人,得求人,得看人脸色行事。
应家将不比普通人,生一点小病扛扛就能过去,应家将常年征战,每天都有人受伤,甚至死亡,如果草材跟不上,那么……
应家将早晚有一天,会完!
“现在就可以,京城周围的地咱们买不起,咱们可以往北走,往蜀地、北域那边走。我到过北域,北域那地方不适合种粮食,但那里的土壤和气候适合种药材。等到北域的战事结束,你可以考虑去那里买地,想来那里的地不会贵。”
“还有澜城和襄城。那两地靠近北域,土质不适合种粮食,且这次两地受灾,百姓死伤无数,想来空地更多了,你趁这个时候去买,价格肯定很低。”楚九歌承认,她是一个冷血的人。
明知北域、澜城、襄城三地受灾,她想的却不是怎么救助那里的百姓,而是如何利用这次灾难,为自己争取利益。
她提蜀地也是同样的原因。
这次她被南凉太子绑走,蜀地好几户人家都牵连其中,她不知那些人有没有与南凉太子勾结,但她知道那些人完了。
趁此时机去蜀地买地,他们只赚不赔。
“别的地方我也不熟悉,既然你说这四个地方好,那我这就动身。”应池半点不觉得,楚九歌趁灾难赚便宜的做法有错。
财富的原始积累,本就充满了血腥与掠夺,没有他,也会有别人,不是吗?
“北域那里现在很不安全,你先去蜀地。”丹医堂出工不出力,澜城和襄城的瘟疫不断蔓延,不仅两城损失惨重,就是周边城镇也受了影响。
应池这个时候赶过去,太危险了。
“好。”应池没有拒绝楚九歌的好意,当即将两人的家当清点了一番,“加上从谢家拿来的那笔银子,我们手上一共有八十万两,够吗?”
“前期这些足够了,后面……只要地到手了,寻到了足够的种子,就不用我们花银子了,自然有人揍着银子来找我们。”有了地,有了种子,证明了药效,她就可以先收银子。
应家军每年都要花上百万两,去丹药堂买止血丹、伤药丹,她要的不多,只要程颐给她一半,她就可以保证,提供应家军所需的所有药物,而且保证药效不比丹药差。
低价、高质……只要做到这两点,不管在哪里,不管做什么,都能迅速打开市场,把其他人排挤走,楚九歌一点也不担心程颐会拒绝。
程颐要是拒绝,大不了,她就去找……北王!
她相信,北王一定不会对她说不。
别问她为什么,她就是知道!
应池听到楚九歌的话,有那么一刻是懵的,但听到楚九歌的解释,应池立刻举起大拇指,赞道:“楚九歌,你早该做生意了。你这完全是空手套白狼,按你这么做法,我们第一年就能赚钱,根本不担心会亏本。”
“我有地!我有药草!我怎么空手了?”楚九歌满头黑线。
应池这是夸她还是损她?
“可这些钱,大头都是谢家给的呀,你就出了一万两。”当然,他也只出了一万两,他现在手上只有这么多现银,其他的财产都被他公主奶奶分开藏在各地。
套他公主奶奶的话,这叫分散风险,万一哪个藏银子的地方,被皇上发现了,他还有别的地方不是?
“什么叫谢家给的,那是我凭本事赚的!赚的!”楚九歌没好气的白了应池一眼。
死熊孩子,怎么说话的……
“我怎么记得,是北王逼着谢家给你的?要不是北王,你怎么可能拿到这么多诊金。”应池不客气的拆楚九歌的台。
“滚!”楚九歌已不想跟应池说话了。
熊孩子什么的,真叫人讨厌。
……
应池麻溜的滚了,当天就带着银子出城了。他没有急着去蜀地,而是先去镇国长公主的墓地,在镇国长公主墓前唠唠叨叨的说了半天,又把被程颐赶出来的应家老将一一找来,然后……
应池就带着这些老将,踏上了他的圈地之旅。
应池走后没有多久,小丫头就来报,君子阁的阁主江河江阁主求见。
“来得这么快?”楚九歌无语望天……
情人山里的银子,她早就和王梓钰商量好怎么洗干净,北王横插一手这不是打乱她的计划吗?
但是,她还真不能拒绝,她要拒绝了北王的“帮助”,也没办法跟王梓钰合作。
北王一定会破坏。
别问她为什么,反正她就是知道。
“把人请到花厅,让他等着……”楚九歌的恢复能力惊人,但她大腿上生生少了一块肉,就算强悍如小强,也不可能两天就完好如初。
拖着受伤的腿,楚九歌一瘸一拐走到花厅,江河见状连忙站了起来,看到楚九歌狼狈的样子,和黑沉的脸,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那个,那个……楚姑娘,我,我不知道你伤得这么重。”江河欲哭无泪。
王爷这也太不体贴了,楚九歌伤得这么重,还催他尽快来楚家找人,这不是给楚姑娘添乱吗?
就王爷这情商,要让楚九歌自愿嫁入北王府,怕是遥遥无期了……
第439章 做主,血染的大地
不知者无罪,更何况江河还是北王派来,帮她处理情人山那批银子的人,楚九歌就是再不舒服,也得打起精神招呼他……
“不过是受了点小伤,江阁主不必客气。”楚九歌招呼人落座,寒暄了两句就开门见山道:“北王爷可有说要怎么办?”
跟北王打过多次交道,楚九歌已经摸到了北王的行事风格。
那就是一个我行我素,我说了算,你们只需要乖乖听命的霸主,在北王面前,只要会做事就行,不需要有自己的想法,反正你说了北王也不会听。
但这一次楚九歌想错了,江河小心翼翼的道:“王爷说了,以姑娘您的意思为主,姑娘您想怎么办,咱们就怎么办。”
北王自然也交待了怎么做,不过说完后,北王又补了一句:“先问楚九歌的意思。”
当时,江河可是惊了好大一跳。
他跟在北王身边十多年,很清楚他们家王爷有多么霸道和自我,他们家王爷什么时候,会听旁人的意见了?
“我先前和王二公子商量过,依着情人山建一排度假的院子,建得差不多了就宣由全部高价卖了出去。如此一来,咱们在那挖银子,就不会惊动任何人,事后那批银子也可以以卖院子为名目,合理的回到我手上。”至于房子卖不卖得出去,楚九歌一点也不担心。
她又不是做房地产商,她就是洗个钱而已,她管房子卖得好不好,有没有人住。
“这倒是个好办法,情人山脚下那片地离京城近,依山傍水不说,更有青龙白虎相守,很早就有人打那片地的主意,奈何那片地一半在萧家手里,一半在杨家手里,无人敢动。”江河与功苏慕白同为北王幕僚,但江河主经商赚银子,苏慕白负责花银子。
楚九歌一开口,他就想到了,怎么用情人山的地赚钱了。
“青龙白虎?那是什么?”楚九歌着实愣住了,她去情人山那片地看过,虽然环境不错,但也就是看着舒心罢了,没觉得风水有多好。
她虽没有学过风水,但也在大学听过几堂勘舆课,多少懂那么一点。
江河可别欺负她读书少……
“那片地左边是皇家的别院,是青色的瓦建成的,与皇家有关的住处自有龙气。右边是一座山,那山每到冬天便是白雪皑皑,雪化后,露出来的山头如同猛虎下山,便是白虎了。”作为一个大商人,江河对京城周边的环境,知之甚详。
情人山脚下那片地,离京城近不说,难得连成一片,他也曾打过那片地的主意,可惜最后没有成。
“那倒是个好地方,原本我只想随便盖两套房子,把那笔银子洗干净就行,听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要请人好好规划一二,指不定那片地方还真能赚钱。”楚九歌虽不擅长经商,但也知房产的利润有多么高,更清楚风水对一块的影响。
江河这么说,那肯定就是了。
“那块地好好经营,必有赚头,不过……”江河看着楚九歌,欲言又止,一副想说又不敢说的样子。
“不过什么?”楚九歌只得追问一句。
江河轻叹口气道:“据说……萧家继承人萧四死在情人山,歹徒将他剁成碎末,混在泥土里,封在山里。我怕会有人因此不敢住那块地方,认为那地方不吉利。”
“原是这事。”楚九歌没有见过萧四,只从王梓钰与谢玄口中,听过之字片语,知道萧四是个多么出色的人物。
谢玄曾玩笑的道:现在的萧景安比之萧四,中间差了十个袁五。
盛世天骄 第242节
这样的一个人物,死的那般惨烈,着实叫人惋惜。不过,楚九歌没有见过萧四,提起萧四顶多就道一句惋惜,再多的感情也没有了。
“这事最膈应的恐怕是萧家人,等我伤好后,我寻机会与萧家主碰个面,看看是不是在情人山,建一座纪念萧四的纪念堂。如果萧家人同意了,其他人应该不会膈应那里。毕竟……”楚九歌闭眼,嘲讽的道:“这片大地哪里没有死过人?哪块土壤没有见过血?咱们脚下,指不定就是一片白骨;咱们往日吃的瓜果米粮,指不定就染了谁的血。”
“嘶……”江河倒抽了口气,不由得抱紧双臂,“楚姑娘这话说得,我通体发寒。”
楚九歌笑了笑,拿起一旁的茶杯喝了口水,算是将这个话题揭过。
抬头看了江河一眼,见他已恢复如常,又道:“你若觉得情人山建房子有出路,就麻烦你们君子阁开始物色人手。我出地,你们出力,前期需要的银子,我们一家出一半,所得利益也同样一人一半。”
“不可,不可……”江河连忙摆手,“王爷说了,小的就是给您跑腿的,楚姑娘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就成,我这是给楚姑娘您办事。”
“在商言商,你手下的人也要花银子养,你的时间、精力也是银子,你们君子阁就是做生意的,要是没有回报,你们回去也不好办。”楚九歌不知君子阁背后,除了北王外还有没有其他合伙人,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
她楚九歌并不喜欢占别人便宜,而且:“这只是第一次合作,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如若你们次次出力不拿银子,这事也就无法长久。”
她可以仗着北王的面子,让江河帮她一次、两次,但十次、百次呢?
就算北王甘之如饴,他手下的人也会不满。
呸……她怎么会觉得,北王帮她会甘之如饴呢,北王那人精着呢,帮了她回头肯定要讨好处。
当然,那好处肯定不是银子,而是她……
想到北王,楚九歌不由得气恼,面上就带出那么一丝不快,江河以为楚九歌不高兴了,到嘴的话也不敢说了,只含糊的应下,既不答应也不拒绝。
京城不缺有钱人,在情人山脚下建院子,只要建得精致华美,肯定是好卖的。
能拿走一半的利润,江河自然是高兴的,但这事他做不了主,与楚九歌有关的事,他都得请示王爷,由王爷说了算。
王爷要是不肯要这一半的利益,楚姑娘把银子双手奉到他面前,他也不敢收……
第440章 犯贱,明珠公主之死
丹医堂被拆,轰动全城,短时间内就被传得人尽皆知,但到了下午,丹医堂被拆的消息,就被另一件更劲爆的消息给取代了。
下午时分,城外的皇家寺庙,突然暴出明珠公主横死的消息!
明珠公主死了,死在皇家寺庙,赤身与四位男子死在寺庙清修的房间内,死状香艳无比。
消息一出,全城哗然,大部分人第一反应皆是不信。然,今日正值初一,去庙里上香的人不少,这些人皆亲眼见到了明珠公主的死状。
眼见为识,有凭有据,可容不得你不信……
“是真的,我八姨当时就在庙里拜佛,她亲眼看到了,回来就跟我说,以后再也不去皇家寺庙了。佛门清净地,却被明珠公主弄得污七八糟,真叫人不知说什么好。”
“我九姨婆也在庙里,也看到了……不过,我九姨婆说,这事跟庙里的师父们没有关系,都是明珠公主的事,庙里的师父们什么都不知道。”
“哎呀,你们也知道明珠公主的事了?我还以为就我知晓呢。你们不知道,那明珠公主真正是……浪荡呀。我听说那四个男人是她的侍女,特意出来给她找的,而且还不止这四个,之前还有好几个呢,只是这四个太厉害了,没把明珠公伺候好,一不小心把人玩死。那四个人也吓坏了,直接就自杀了。”
“真的是明珠公主与男宠嬉闹,把自己给弄死了?明珠公主不是还没有成婚吗?”
“没有成婚又怎么样,人家是皇家的公主,到时候驸马娶了她,发现她不是处子,还能打她、骂她,休了她不成?而且,要不是出了这样的意外,你以为我们这群小屁民,能知道公主的事?”
“就算知道又能如何?人家是公主,谁敢说她的不是。你们还记得沈卿大人的那位夫人了吗?她死了丈夫,再嫁,依旧可以嫁给沈卿大人那样的男子,身为公主,她便是浪荡又如何,驸马还敢不满不成?”
“啧啧啧……这天家也太乱了。”
……
和丹医堂被拆相比,市井百姓更喜欢谈论皇家的丑闻。尤其是这般香艳的丑事,更是深得百姓喜爱,哪怕官差反应出奇的快,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第一时间在城中抓传流言的,也无法阻止事态发展。
甚至,官差越是抓人、越是紧张,百姓越发的相信这件事是真的。
再说了,官差只能在市井,抓一抓悄悄议论的百姓,能去抓那些官家夫人、小姐吗?
明珠公主死在寺庙的厢房里,亲眼看到明珠公主香艳死状的,大多数都是在厢房休息的官家夫人和小姐。
这些人回到家后,第一时间就跟自家夫君、妯娌说起此事,她们看到的比那些看热闹的民妇更多,也更清楚。
“我看了……应该不是陷害。屋子里乱得很,没有挣扎反抗的痕迹,只有那什么的痕迹,而且明珠公主死时,一脸餍足,似乎很爽快。”
“听说不止一回,明珠公主到庙里后,她的住处经常有陌生的男人进出,经常有奇怪的声音发出来。”
“明珠公主小小年纪就追着谢三跑,放言非谢三不嫁,凡是有女子靠近谢三,都被她暗中收拾了。小小年纪就知道给自己挑丈夫,做出这样的事也不奇怪。”
这些官夫人皆在自己家里,与身边亲的人说,就是朝廷想要封锁都没有办法,而且等到皇上收到消息的时候,事情已经变得不可控。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明珠怎么会死在庙里,还被那么多人看到?”皇上第一反应是不敢相信,不敢相信王梓钰那个正人君子,会这么报复明珠。
这一点也不像王梓钰的行事风格……
北王闯入暗牢救走楚九歌的那天,皇上就知明珠公主落到了王梓钰手里,也曾找王梓钰要过人,奈何手上没有足够的证据,王梓钰又矢口否认,皇上无法对王梓钰动刑,只能暂且搁下。
但是,他不逼王梓钰交人,并不是不在乎明珠的死活,他只是相信王梓钰的为人。
依王梓钰的品性、风度和政治修养,皇上相信,明珠落到他手上虽会受点苦,但绝不会有性命之忧,更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
然而,现实狠狠打了皇上一巴掌,明珠公主死了,死的香艳无比,成了皇家的丑闻,就是想遮也遮不住……
不仅仅是皇上,杨贵妃收到这个消息也是不敢相信:“怎么可能?王梓钰怎么可能这么对明珠?我不相信,我不相信……”
暗牢的事一发,她就知明珠落到了王梓钰手里,她同样相信王梓钰的品性,虽担心却没有乱分寸。
再加上太子现在还不举,相比明珠公主,太子的不举之症对她的影响更大,杨贵妃便把大部分精力都投注在太子身上,对明珠公主的关心就少了。
却不想,再次收到明珠公主的消息,竟是她横死,且死的毫无颜面可言。
“王梓钰,王梓钰他怎么敢?王家他怎么敢这么对我的女儿!该死,该死!王家该死,王梓钰该死。”杨贵妃整个人都崩溃了,她在宫里破口大骂,却不敢去找皇上哭诉。
她很清楚,皇上这会愤怒,但不是愤怒明珠的横死,而是愤怒明珠的死,给皇家带来的影响。
哪怕皇上知晓她女儿是被人陷害的,但她的明珠死得不光彩,给皇室抹黑了,依皇上的自私和绝情,这个时候她要去见皇上,只会换来皇上的怒骂与厌恶。
与其跑去提醒皇上,明珠的死给皇室带来什么,不如安安静静的哭一场,叫皇上心疼。
不得不说,杨贵妃在某些方面很了解皇上,因为她的不哭不闹,皇上暂时还想不起怪罪明珠公主,他把所有的怒火都发泄在“始作俑者”王梓钰身上。
消息一传到宫里,皇上就叫人宣王梓钰即刻进宫,一刻也不能多等。
王梓钰一进宫,还来不及说话,皇上就冷冷的下令,要他跪下!
是的,跪下,要王梓钰一个下半身无法行动的人跪下,好似当年下令,免王梓钰面圣不跪的人,不是他一样……
第441章 跪下,只有北王做得出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别说皇上只是要王梓钰跪下,这个要求完全合情合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