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还巢:嫡女倾天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凤三九
何光胸有成竹:“为父敢肯定,不仅胡文韬不知道,甚至,连萧林望这个救了他的人也未必知道。至于赵荣自己知道不知道,我猜测,大概赵家也不会告诉他。赵家一心想要守住这个秘密,知道此事的人,只怕非常之少。”
何山说:“据说这个赵荣有勇有谋,父亲不怕立了他,手中大权旁落?”
何光大笑:“为父怕什么?如果他能找到比老夫更忠心更能干的人,老夫倒愿意让位。为父倒是觉得,明君贤相倒能成全一段千古佳话。为父必定在青史上书上大大的一笔。”
何山笑道:“那就让我们期待这个明君的出现。儿子下去布置防务了,有什么事派人来通知我。城墙的防务非常关键。要想明君出现,我们首先还得守住这个京城。”
何光说:“有黄继业、你和萧林望这三个人在,为父就放心多了。虽然形势仍旧严峻,但我们还是要有信心。”
何山说:“父亲所言极是!儿子告辞。”
凤还巢:嫡女倾天下 第831章 手弹比赛
从乌孙回来后的这些天,萧林望带着将领们一直跟着营官们一起训练。
这些天,凉州府的官兵们一天当着两天用,没日没夜的抓紧训练,到今天为止,已经是第十天了。
今天,举行训练的第一次大比武。
地址仍然选在远离人群城镇的沙漠里。
卯时,五千人都出发,前往沙漠。
三百人直接进行比赛,另外一些是将官进行观看,还有一部分人是工作人员。
周围三十里无人烟。四千五百士卒拉开距离,进行戒严。
第一场比武,手火弹投掷。萧林望亲自当主考官。
萧凤婉参加他们的投掷比赛。
由于火弹比较贵重,也不能让爆炸引来敌人的注意,所以,平时只是用假手弹进行模拟训练。
今天总共是三百人来参加比武。
经过初次选拔,各营官、参将中选出的突出成绩者来进行大比武。
一行十人,每隔十米,各蹲一个坑。
每人的前方都有用白石灰粉刷成的十层圆圈,扔到最里面的是十分。依次递减。
每人扔十次,计算总成绩。
萧凤婉在第一组,赵荣第二组,姚荣第三组,陈东第四组,陈西在第五组。
第一组首先开始。
知道手中的火弹会爆炸,有些人明明在训练时成绩非常突出,这个时候,手臂发抖,腿肚子开始打颤。几个人有些惊恐互相遥遥望了一眼。
这里面的有个人就是承平。
承平虽不是营官,萧凤婉训练营官后,营官们也对手下士卒进行了训练,承平的成绩非常突出。也被选拨出来了。
营官以下的什长只选拔了三人。
这会儿,承平想到手弹拉开引信后,万一来不及扔出去,炸到自己该怎么办啊?问问萧凤婉吧。
“娘——”承平刚准备开口,忽然捂住了自己的嘴。
萧凤婉现在不是什么“娘子”,现在是教练。
还没喊出口,承平已经吓出了一身冷汗。赵荣就站在萧凤婉背后不远的安全带,在看萧凤婉比赛。如果二少爷听到了,真的要把自己赶走了。
本来,回来的这些天,二少爷就警告了,不许承平和萧凤婉说一句话,也不准承平盯着萧凤婉看,万一不小心碰到了,要低着头,绕着走开。
这些天,承平已经做得很好了。可是,今天好巧不巧,又分在一组。
本来,看到萧凤婉,承平还想多问问投掷的技巧,碍于赵荣的禁令,连口都不敢张了。
今天自己还没喊出口的话,令承平有些沮丧,心想,怪不得二少爷不让自己和萧凤婉说话,原来,是怕我说错话。习惯还真可怕。
还好,还好。没有说出来。
“预备,拉——”萧林望手举小红旗发令,这十人或跪着,或卧着,身体卧低,前臂用力前倾,各人默数1、2、3之后,将手弹扔了出去。
承平一惊之下,拉开引信,就扔了出去。
前面站着十个数据员,检测后,依次报道:
“第一次比赛,一号萧凤婉,十环之内,十分。”
“第一次比赛,二号承平,拉开引信后,没有到时辰就扔出去,无效分。”
“第一次比赛,三号、、、、、九分。”
、、、、、、
“第一次比赛,十号、、、、、八分。”
凤还巢:嫡女倾天下 第832章 并列第一
承平暗暗沮丧,第一次就是无效分,下次一定要注意了。大家都默数了三下扔出去的,不是挺好的吗?也没见着炸了谁啊!
有了第一次,那第二次、第三次,都变得简单多了。
这以后,萧凤婉一直都是十分,而承平呢,也顺当多了,最好的成绩是十分,最差的也是七分,再也没有出现无效分了。
第一组手弹比赛,成绩第一名是萧凤婉,满分一百分。
承平有一个无效分,拉低了分数,只能排在倒数第一。
紧接着,第二组比赛。
赵荣排在第一号。
萧凤婉得了满分,这给赵荣一点压力。
萧凤婉是教练,得了满分很正常,但是,萧凤婉又是他的未婚妻,未婚妻这么优秀,他赵荣怎敢落后?
由于心有杂念,第一次投的时候,手稍微有点发抖,投出一个九分。
数据员报数据,有三个人投出十分。
萧凤婉走过来,凑到赵荣耳边说:“前面不是我,是夏兵!要心无杂念!”
赵荣的耳根一下子红了。
萧凤婉一定知晓了我的想法,所以,才能提醒我。
好的,心无杂念。一定!
紧接着,赵荣一连投出了九个十分。总分是九十九分。
在第二组遥遥领先。
在这两组中,除了萧凤婉这个教练,第一名就是赵荣。
萧凤婉是不参加记名的,所以,赵荣现在就是第一名。
第三组比赛,姚荣九十九分。
第四组比赛,陈东九十七分。
第五组比赛,陈西九十七分。
、、、、、
手弹投掷的前十名,萧凤婉不加入排名,赵荣和姚荣并列第一,陈东和陈西并列第三。
下午,进行炮弹比赛。
炮弹的训练只有七天。训练的人总共只有二十人。
现在整个总兵府只有四发炮弹。
首先是萧凤婉进行师范射击。
萧凤婉说:“开炮的时候,所有人都趴下!”
众人点头。都趴在地上。
开炮目标:前面的三个木桩。
装炮手将炮弹装进了弹筒,萧凤婉摇起炮架子,瞄准角度,拉开引信,“放!”
炮弹在三个木桩的正中间的位置落下,“轰”的一声,火光四起,三个木桩飞向天空,在高空划了一个弧形,其中两个互相碰撞了一下,又向前飞起,一前一后落地。
众人抬头,只见火光浓烟之后,中间的木桩那里,是一个深坑。
萧林望大喜,这炮弹的威力实在是太大了。
紧接着,二十人一个个进行发射。
四轮下来,赵荣和姚荣又是并列第一。
回来的路上,萧林望、萧凤婉在前,赵荣和姚荣并排骑在马上,后面跟着的是参将们。大家有说有笑,回到营地。
萧林望的在大夏的暗探一直没有传回来一点消息,这并不妨碍萧林望加紧备战。
刚回到营地住处,忽听得有亲兵来报:“总兵大人,有急报!”
萧林望低声问:“哪里的?”
亲兵低声说:“是派往大夏的!属下让他在营外大槐树一间农户房等候。”
靠近营外是不可能有农户居住的。
军营人多眼杂,那些暗探不便于进军营,所以,那间农户大院,只是为了方便萧林望去见暗探的临时会所。
萧林望站起来,直接向营外走去。
来到一间密室,有人早已在那里等候。
凤还巢:嫡女倾天下 第833章 破嘉林关
萧林望沉声问道:“怎么这么久都没有传回消息?”
暗探施礼道:“大人请恕罪!我等早就摸到大夏南下的消息,只是,从十几天前,元极一回到大夏,就开始封锁了所有的关卡,只准进,不准出。就算有人要出嘉林关关卡,也是元极亲签通关文书。据说,元极签过通关文书的,只是他的一些亲兵,大概有几千人。这些人都乔装打扮提前到了大韩境内。元极欲召集大夏各部的兵马,在大夏周边,要联合大月,大宛,等十个部落的兵马,一起会召集八十万军队。”
萧林望倒吸一口凉气:“又是八十万军队?”
暗探说:“是啊!得到消息后,我们急着送出去,可是,我们怎么也出不来。于是,就想办法,绕开嘉林关,越过几座大山,走弯路走了七八天,才回到凉州府。只怕大夏兵要闯嘉林关南下了!”
萧林望说:“你们走了这么多天,只怕他们已经攻嘉林关了!”
暗探说:“是的,极有可能!不让出,就是怕我们将消息泄露出去。怕我们有所准备。但是,我们走了很多弯路,如果大夏兵直接从嘉林关攻破,进攻燕州府,燕州府一破,大夏会长驱直入,大韩恐怕就危险了!只是,属下听说,那元极胳膊受了箭伤,如果要攻的话,至少要等到箭伤痊愈。”
元极的箭伤是赵荣射的。养个十多天,也差不多了。
同时,这十多天,只要不用胳膊,别的事照样可以做的。
萧林望说:“你说的情况我已经了解。现在,大夏就不去了。你前往燕州府探听消息,有什么情况,到联络点,让他们将消息传回来。”
暗探应声是。
萧林望对暗探说:“你从后门出去!不要让人发现你的行踪。”
等暗探离开一会儿,萧林望直接回到军营。
刚到军营,回到总兵帐,就听得亲兵来报:“大人。传令兵来报。”
萧林望说:“让他进来!”
外面的人一进来就焦急说道:“大事不好了!总兵大人,大夏元极积聚各个部落八十万大军南下,已经攻破嘉林关了!”
萧林望惊得一下子站了起来:“什么?攻破嘉林关了?黄将军怎么样?”
传令兵说:“黄将军不在嘉林关,他被皇上召回京城了!”
京城有什么事?守关大将怎么能随便被招进京城?
还没等萧林望想明白,传令兵又一句话差点让萧林望发起火来。
“还有,燕州府总兵何山也被召回京城了!大人,大韩危矣!”
萧林望怒道:“什么?你胡说什么?”
传令兵见萧林望满眼要喷火的样子,赶紧小心翼翼地说:“大人,属下没有胡说。他们俩都被皇上解除兵权了。”
萧林望这才醒悟过来,面前这人不是刘冲,他是来传递消息的。
如果眼前这人是刘冲,我萧林望定要指着他的鼻子问他:你到底想做什么?这大韩的江山势必要毁在你这个昏君的手里!
看到萧林望的脸色变幻不定的样子,传令兵忙小心翼翼的问道:“总兵大人,你没事吧!”
萧林望醒悟过来,定了定神,对传令兵说:“你再去侦查,有情况随时回来汇报。”
传令兵应声是,就出去了。
凤还巢:嫡女倾天下 第834章 来不及了
萧林望唤来亲兵,吩咐他们:“传我的命令,参将以上的马上到总兵帐议事。另外,再叫上赵荣赵营官和萧凤婉萧教练官。”
亲兵应声是出去了。
众将官一会儿就到来了。
萧林望神色凝重地坐在最上方的位置。众将依次左右排开,赵荣和萧凤婉坐在最下端。
这不是每月定期的议事,萧总兵这么突然让大家过来,定是有了什么大事发生。
正疑惑间,萧林望说:“各位将官,刚才接收到一个惊人的消息,元极率八十万大军已经攻破了嘉林关,马上就要挥师南下了。”
将官们大吃一惊,一时议论纷纷。
“什么,嘉林关又被破了?”
“不是有黄将军在守卫吗?”
萧林望缓了缓气,说:“皇上已经解除了黄将军的兵权!并且,燕州府总兵何山也被调回兵部。现在,两个关隘的主将都不在。”
“到底怎么回事啊?为什么同时解除两个主将的兵权?”
“皇上到底在做什么啊?”
众将官大吃一惊:“啊?”
方参将说:“大人,只怕燕州府有危险了!”
另一位参将说:“是啊!我们还向上次一样,去支援燕州府吧!”
萧凤婉和赵荣相视一眼,神色凝重,轻轻摇摇头。
萧林望注意到二人的互动。
萧林望看看众将官,问道:“各位将官,对此有何想法?”
有人说:“我们上次支援燕州府,对那里很熟悉,这次,我们有新武器,一定能拦住大夏兵。”
众人纷纷附和。
萧林望看向赵荣,问道:“赵营官,你有何想法?”
赵荣说:“回总兵大人,属下认为,此次不应该像上次一样了!我们应该直接去支援京城。”
萧林望心下一动,问道:“这是为何?”
赵荣说:“因为这次的夏军的主将仍是元极。他已经南下失败过一次,又加上,大夏加强了暗探的侦查,所以,他对大韩所有的关口,兵力布置都非常熟悉。所以,他一定会吸取教训,着重以下几个方面。”
有人急着问:“哪几个方面?”
赵荣说:“第一,元极绝对要快进快出,因为他虽然有八十万兵力,但是,大韩四周边境和各州府的兵力加起来却有一百多万,如果一个月之内,他攻不下京城,那么,一个月之后,各地州府和四周边境的兵力都集合起来的话,他们就没有胜算了。只是,大韩土地幅员辽阔,所有的兵力都分散了,一时之间,恐怕不好集中。所以,疆土阔大有他的优势,也有他的劣势。”
萧林望微微点头,问道:“那第二呢?”
赵荣说:“第二,如今的燕州府不比何山在时的燕州府,毕竟,主将突然被召回,全体将士定有不服。我们暂且不论副将的军事才能如何,单凭威望也不及主将,再加上人心不稳,哪里扛得住几十万军队的强攻。所以,燕州府的沦陷恐怕是几天之内的事。从嘉林关的迅速被攻破,我们就可以看出。所以,我们现在就算去救燕州府,恐怕也来不及了!”
凤还巢:嫡女倾天下 第835章 谁做指挥
这也正是萧林望所想过的,只是没想到,赵荣在短短的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理清了思路,确实是个难得的军事奇才,我女儿的眼光果然没错!
萧林望期待地看着赵荣,说道:“接着说下去。”
赵荣收到萧林望鼓励的眼神,知道萧林望大概和自己想得差不多,更加有了自信,于是继续说道:“第三,我们的牛头山的阻击优势恐怕也不在了。”
有人问:“那是为什么?”
赵荣说:“我们在牛头山阻击过夏军,我们知道,牛头山从北攻很难,但是,从南攻却并不难。如果我是元极,我就在大军出发前,首先派一股精兵乔装打扮,陆陆续续通过牛头山而不被发现,等大军一出发接近牛头山时,这股乔装的夏军就可以从南配合夏军进攻,这样,就能轻而易举的拿下牛头山,夏军就能长驱直入,并且,还阻断了南北大韩军队的联系。”
萧林望说:“从目前得到的消息来说,确实是这样。刚才暗探来报,元极在十天前,已经加强了对嘉林关关卡的警戒,只准进,不准出。也就是说,大夏的暗探可以随时从大韩摸得消息进大夏,而大韩的暗探却被关在大夏出不来。十天前,元极亲自签署通关文书,放自己的亲兵乔装打扮进了大韩。我想,这些乔装打扮的几千人,定是已经深入到各个城市和京城。牛头山那里定是重中之重。”
赵荣说:“牛首府和平州府兵力太少,武器的优势也不在了,夏军必定赶制出了大量的弩机和弩车方敢大肆南下。区区十万兵力,又没有充分的准备,恐怕是很危险了!
“要知道,上次的牛头山阻击站,我们为牛首府和平州府赢得了三到五天的时间。可是这次,从嘉林关被破,到我军得知消息,只有一天时间,而这一天的时间,又足够夏骑兵向南推进三百里。
“这两府根本没有时间准备。就算牛首府现在已经知道消息,也来不及布置了。牛头山的兵力大概是五千,这次,从南面、北面一起夹攻,他们毫无准备,牛首府危险了!
牛首府一攻破,平州府就更加没有胜算了。元极不需要在这里用太多的兵力。他只需要牵制住他们。就算用五十万军队去进攻京城,京城也危险。”
萧林望说:“如今京郊驻守的队伍,加上御林军,只有不到十二万兵力,京城危矣。”
赵荣继续说:“第四,上次,大夏兵力边推进边抢夺粮草,耽误了时间,这次,必定不会这样,现在是八月底了,正是收获的季节。粮食刚收进仓,他们可以分一小部分兵力去抢夺粮草,老百姓也根本没有时间没有防备去藏粮草。所以,这次他们是兵草都充足。”
上次夏兵失败,粮草不充足,引起夏兵混乱,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众将一时之间,心情更加跌入低谷:这可怎么办啊,兵力充足,粮草充足,有备而来。
赵荣问道:“只是不知道京城现在是谁在作总指挥?”
萧林望说:“御林军统领钟道直是徐家一手提拔起来的,只怕是他作总指挥了!”
凤还巢:嫡女倾天下 第836章 最了解我
一位参将说:“这样怕是危险了!钟道直一直都在御林军中,从来没有和夏军打过交道。在京城,对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耀武扬威下还行,真要他和夏人交起战来,指挥全局,他恐怕担不起这个重任。”
赵荣说:“不是还有礼部尚书石川吗?”
有人说:“何山也回京城了啊?他和夏人打过交道。”
萧林望无奈道:“徐粟怎么可能将兵权交给何山?那不是让人将刀架在了自己脖子上了吗?更何况,他只是兵部侍郎,石川才是兵部尚书。”
很久没有做声的萧凤婉说:“还有一个人是最适合的人选。只是不知道徐粟会不会安排他。”
众人异口同声的问:“谁啊?”
萧凤婉说:“原嘉林关守将平北公黄继业。”
一位参将气恼地说:“谁不知道他最合适啊?可是,他已经被解除兵权,皇上怎么会用他呢?”
停了停,又补充道:“并且,现在还不知道他在哪里呢?说不定还在回京城的路上。”
萧凤婉说:“现在,我们只有将希望寄托在黄将军已经回了京城。徐粟放低姿态,求黄将军不计前嫌担当起重任,挽大厦于将倾。如果是这样,大韩还有希望。”
萧林望微笑望着萧凤婉,说:“萧教练对我们的黄将军很有信心?”
萧凤婉也微笑着说:“我像相信萧总兵大人一样相信先生。”
众将一听,都笑了起来:嗬,这父女俩真有意思,我们的总兵大人难道还在吃醋不成?
萧林望失笑道:“那萧教练说说,黄将军会怎么派兵布局?”
萧凤婉说:“回总兵大人,黄将军一定会将平州府所有的兵力全部抽到京城,让所有的老百姓转移,让平州府变成一座空城。然后,二十万大军死守京城,静等凉州府援兵和各地援兵的到来。”
萧林望说:“可是,还有一个问题,我们从平州府不一定能通过。我凉州府的军队想要去救援京城,这个,元极也定是有准备的,在通往京城的平州府要道上必定设下伏兵,等着我们去上钩。单是,断崖那一段路,可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要埋伏下弩箭手,我们想要过去,简直比登天还难啊。即使勉强通过,最后也是损兵折将,只怕达不到救援的目的。”
提到断崖,萧凤婉的脸色暗了暗。
那里,是她终身难忘的地方。
那里,是和南山最逼仄的地方。
实际上,整个和南山的驿道都是易守难攻的。
想要从这里通过二十万大军去救援京城,只怕还没有通过平州府就会全军覆没。
萧林望说的,萧凤婉也是想过的。
只是,还有没有别的通道呢?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只怕借道蜀地也很难啊!
许多将领已经绝望得闭上眼睛:我大韩完了!
萧凤婉朝赵荣那里看过去,赵荣微笑着看着萧凤婉。
萧凤婉看向父亲,说:“这个问题,我们就要看看赵营官有没有办法了。”
赵荣微笑着看着萧凤婉,问道:“萧教练何以这样说?”
萧凤婉说:“因为我知道,你去年和黄将军一起到过蜀地,我想,你一定不会是去游山玩水,黄将军一定带你实地考察了当地的军事要地,交通要道。”
萧林望期待地看着赵荣。
赵荣心里愉悦,果然还是晚风了解我。
他对萧林望点头:“是的!我确实知道一条从凉州府借道蜀地回京城的路。只是这条路还有几个地方有阻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