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还巢:嫡女倾天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凤三九
岁数对上了,排行对上了,只是,为什么没有查出他呢?
萧凤婉问:“如今,他是在哪里?”
大汉说:“他的父子三代都是在苗疆驻扎,只是,这次京城保卫战,朝廷让各地驻军勤王,苗疆的兵力也回来一部分,他现在应该是驻扎在南城外五十里处,和淮南王的军队相隔不远。”
吕度说:“我明白了。他一直和父兄在苗疆驻扎,所以,京城很少有人认识他。所以,这才查不出这人是谁。”
罗黑子说:“明天开过论功行赏会,他大概就要回苗疆了。那个时候,再抓他恐怕就要很费力了!现在,正是时候。”
萧凤婉看了大汉一眼,这大汉看起来急躁鲁莽,对于这局势倒是看得很清楚明白。
萧凤婉说:“事不迟疑,为了不引起混乱,我们要想个计策,将李佳从军中带出来。只是不知道,徐粟是否已经将消息送到了南城外。”
吕度想了想,说:“萧小姐,实际上,如果徐粟是个聪明的话,他反而不会让李佳离开军营。要走,也是明天朝廷论功行赏完毕后,随大部一起回苗疆。如果我们识破这幅画,去追赶李佳,李佳离开了父兄的保护,便什么也不是了。”
凤还巢:嫡女倾天下 第965章 调虎离山
萧凤婉说:“秘密逮捕不成,那么,我们就名正言顺的由刑部下令去叫他来问话。”
吕度摇摇头,:“目前,朝廷并没有重新议事对此事展开调查,一切都是秘密进行。要招一个有嫌疑的官员、将领来问话,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万一引起大臣的弹劾就不好了!”
萧凤婉这才想起,我们还是在秘密调查阶段,找一找普通百姓问话尚可,真的要逮捕官员将领,是需要正式批文的。而那李佳目前也是一名军中中级将领。
那可怎么办?萧凤婉有些着急了。
吕度说:“论功行赏马上就要举行,现在,就算在朝廷提出重新调查的议事,也不可能马上实现,而等到批复下来,李佳已经离开京城,回到苗疆,那么,那个时候再想抓他,恐怕就很难了。搞不好会引起兵变。”
萧凤婉却想的是,如果他现在真的兵变,倒是好事。大韩所有的兵力都在京城。一个小小的驻扎苗疆的部队兵力又有多少呢?
他这样做纯粹是以卵击石。也太不自量力了,徐粟没有那么蠢。
萧凤婉还就怕他不肯有所动作呢。
只是,现在我们抓他,却又名不正言不顺。
该怎么做呢?必须想个办法出来。
吕度说:“不如,我们先放下此事。先调查别的事。实在不行的话,明天,让何臣相想个办法,由兵部下令,将李佳留下来。到时候,等别的线索一出来,就名正言顺地将他收押刑部调查他。”
萧凤婉沉思片刻,说道:“好是好!只是,我们想到的,徐粟难免不会想到。那么,他会不会铤而走险,今天就让李佳秘密离开京城回苗疆呢?到时候,即使兵部命令下来,他也可以说,人早走了,只好让兵部去苗疆传令了。而到了苗疆,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呢?“
吕度脸色一凝:“极有可能!”
赵靖说:“我现在马上带人去追。”
萧凤婉伸手一拦:“不必了!或许,在你们被四辆马车戏弄得团团转的时候,徐粟已经让人带信通知李佳逃走了。他既有此考虑,那么,现在已经晚了。”
赵靖站在一旁,不再说话。
萧凤婉说:“吕大人的话倒是提醒我了。兵变?如果李家父子现在真的有兵变,那倒是好事。只是,他们没有那么蠢!那么,趁现在,所有的兵力都在京城,就将李家父子的兵权夺了。以免以后到苗疆接手的时候有麻烦。纵虎归山,只怕遗患无穷!”
吕度一想,也是啊!如果真的确定徐粟及其姻亲与此事有关联,那么,这就是诛灭九族的大罪,以后肯定也要逮捕他们,他们回到苗疆,就等于是纵虎归山,他们心怀叵测,故意挑起苗疆民族的叛乱,那就更不好收拾了。不如,现在就将他们的兵权夺了。
吕度不由得又看了萧凤婉一眼。
好啊!萧林望的女儿居然也像父亲一样,天生就有军事头脑,这真是难得啊!
怪不得我们的皇上冒着得罪所有大臣的危险,说出终身只要萧凤婉一个妻子的誓言。
凤还巢:嫡女倾天下 第966章 要想富,先修路
别过小秦氏,静姝就回到了风苑。
可是,想到自己还有重要的事跟萧凤婉说,静姝忙请求婷芝带她到宫里见萧凤婉。
婷芝知道,这是小姐结拜的姐妹,她不敢怠慢,领着静姝来到皇宫,拿出侯府的腰牌,指明是萧凤婉要带过来的。
守门侍卫不敢怠慢,派人通知慈宁宫宫女,婷芳亲自将二人引进慈宁宫偏殿。
见到了静姝,萧凤婉非常激动。
静姝泪满眼眶,只是叫了声:“姐姐”就说不出话来了。
萧凤婉上去,紧紧握着静姝的手,半天没有说话。
要知道,这是姐妹二人自赵荣失踪,萧凤婉去乌孙救赵荣后的第一次相见。
虽说,从乌孙回来后,萧凤婉一直都在凉州府,但是,那个时候,训练非常紧张,恨不能一天当做两天用,夜以继日地训练,萧凤婉根本没有时间回城里总兵府,后来,半夜紧急出发,更加没有时间见静姝,只是让罗长史带回了消息。
这几个月一别,如今又相见,萧凤婉忽地觉得,静姝长高了,跟她差不多高了,姐妹二人身材也差不多,静姝还真有点官家小姐的气质了。
静姝说:“姐姐,我有话跟你说。”
萧凤婉对婷芳和婷芝使了个眼色,众人都退下了。
静姝说:“姐姐,李福说要见你。”
萧凤婉问:“你见到他了吗?”
在凉州府,李福会她和赵荣时,没有瞒着静姝。静姝是认识李福的。
静姝说:“快要到京城时,我们和李福遇到了。他假装不认识我,后来,趁别人不注意,给我塞了一个纸条,说他在一个地方等你,有重要的事与你商议。这个是地址。”
说着,静姝将纸条递给萧凤婉。
萧凤婉看了,默默记下地址,然后将纸条撕碎,说:“他一直在那里等着吗?”
静姝说:“他说,会一直在那里等着。因为明天何臣相要召见他,他希望何臣相召见他之前,先见见你。”
萧凤婉说:“那好!我们马上一起去见他。”
萧凤婉对婷芳和婷芝交代两句,带着静姝就走了。
婷芝对婷芳说:“姐姐,小姐对这个静姝跟别人不同。听说,她在赵府也是一个奴婢,那这个静姝,到底是跟我们一样是奴才呢,还是主子呢?我们应该怎么对她呢?”
婷芳说:“不要背后说主子什么。主子想对谁好那是她的事。我们只是奴婢,没有权利质疑。更何况,静姝是主子落难时的恩人,跟我们自是有区别的。该怎么对待,自有小姐和夫人说,我们听小姐的就是。”
婷芝点点头,说:“好,我听姐姐的。”
萧凤婉和静姝坐着轿子来到福临门大酒店,进了酒店,便让轿夫回去了,交代他们过两个时辰后再过来。
等轿夫一走,萧凤婉便从福临门走出来,拐进一个小巷,然后又转过几个巷口,来到了一座小院内。
李福一见萧凤婉,笑容满面,将姐妹二人迎进里屋。
萧凤婉问道:“不知道李掌柜叫我来这里有何要事?”
李福站起来,郑重跪下:“李福参见皇后娘娘!”
萧凤婉红了脸:“李掌柜,不必这样!我现在并不是什么皇后娘娘。”
李福说:“在李福的心目中,你就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
萧凤婉也不想和他争辩了,虚扶一下,说:“李掌柜请起。”
李福说:“这次李福见皇后娘娘,是想问一下,李福以后和娘娘的见面是否还和先前一样?”
李福是想,既然萧凤婉已经成了皇后娘娘,那么就没有必要和以前一样,装着不认识的样子。
李福可能还担心,生怕萧凤婉觉得,他和何光走得太近,是投靠何光了。
萧凤婉微笑道:“李大掌柜,你觉得,我们在这种情况下结成的关系,还需要和别人一样费心来维持吗?纵然你什么也不说,我也知道你心向着谁!”
李福默然,拱手施了一礼:“多谢皇后娘娘理解!李福今天就想向娘娘讨教,何丞相如果问起李福有什么想法,李福应该怎么说呢?”
李福很聪明,即使何光向他施恩,他也来征求萧凤婉的意见。
萧凤婉笑道:“其实,你不来找我,我也想给你提一个建议。”
李福一喜:“娘娘有何建议?”
萧凤婉说:“有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一个国家的富裕,最主要的,就是看交通运输发不发达。我粗步估算,大韩每年修修补补在道路上的银两,恐怕也是不少的。而陆路交通这一块,根本就没有收益,也就是说,只是修路,却没有一点收益,车辆对于道路也有磨损,这里却没有什么税收。”
李福眼睛一亮:“娘娘是希望我牵头来收取这个道路的税收吗?可是,这不是由户部负责的吗?怎么会交给我这个商贾呢?”
萧凤婉说:“户部收这个税收,第一,每年收的钱大概还不够支付那些人员的费用。还有层层克扣,最后,根本上交不到户部去。估计,这也是没有收取这个税收的一个原因。让你争取这个税收,其实,你是占不了多大便宜的。因为,这个附加条件,就是,你得修路。所以,最初十年,你可能只能投入,根本没有收益。但是,如果不是你牵头做这件事,要想把道路修好,恐怕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起码比你做这件事要延长十年。也就是说,你五年能做成的事,换做大韩朝廷做,起码得十五年。还不一定做得好。而我希望在皇上的治下,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因为,交通发达,是一个国家经济贸易发展的关键。水路交通现在比较发达,维修费用也小。而陆路交通,成本较高,所以,我希望能够做到以路养路。”
李福不解:“以路养路是什么意思?”
萧凤婉说:“那就是说,每修一条路,车辆行驶,最好要交过路费,而后,也用这费用来维修道路。那么这个权利,就需要你向何臣相讨要。这个过路费,实际上也就是道路税收。不过,是从修新路,维护旧路开始的。因为我发现,道路几乎都需要维修了。而国家刚刚战争过后,根本拿不出钱来维修。”
凤还巢:嫡女倾天下 第967章 谨守商人本分
李福听明白了:“听娘娘的意思,是让我修路,然后,收取税收,以税收养路,但是,我怎么算,这个好像就赚不到钱啊?税收又能收取多少呢?娘娘不要生气,我是商人,在商言商,我知道娘娘不会让我白做,只是,怎么去做呢?好像还没有人这么做过,李福愚钝,请娘娘明示!”
萧凤婉说:“问得好!收取税收只是初步,你还要讨要道路营运权,你可以自己营运,也可以将营运的权利卖给别人。也就是说,只要在这个道路上行驶的用于营运的车辆,你都要收取一定数额的营运费用。”
李福又是一喜:“这个倒是没有听说过。不知道能不能行得通。”
萧凤婉说:“只要朝廷发文,就能行得通。修路花钱,适当收取税收,这是天经地义的。道路营运权归你,你收取营运费也是天经地义的。这是两个费用。但是,这两个费用不能定得太高,定的太高,就会损伤商人的营运的积极性,不能更好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样反而会阻碍经济发展,那也是不对的。”
李福又问:“营运权以多少年计?”
真不愧为生意经,一开口就问时限。
萧凤婉说:“三十到五十年吧!大韩不会将一个道路的使用权完全交给一个商人垄断。我之所以这样做,其实,是有私心的。主观还是想大韩的道路交通尽快地发展起来,但是,客观上,也是希望你能够从中受益。所以,我的目的是希望双赢。”
李福笑着说:“娘娘总是那么地坦诚。好,李福答应,即使这样做不赚钱,只要能为皇上出一把力,李福也乐意这样做。以此报答娘娘和皇上的救命之恩。”
萧凤婉说:“不,你肯定会赚钱。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李福笑道:“那就多谢娘娘了!关于营运,娘娘还有什么高招吗?”
萧凤婉笑道:“高招倒是没有,眼下倒有一个实际的问题。”
李福问:“什么问题?”
萧凤婉说:“我还有一件事提醒你。经过两次大战,大韩的壮丁损伤不少,几乎凡是壮年男子都被征入了军中,田地都是些妇孺老幼在耕种。而修路需要的却是壮劳力,你打算怎么招?”
李福一愣,习惯性地摸了摸下颌:“这招募人手倒是个问题。”
萧凤婉笑道:“我倒有一个主意。”
李福笑道:“娘娘请讲。”
萧凤婉说:“这次战斗,有大约三十万夏兵被俘虏了。这些人现在都还关在大营里,目前还没有处置。我听父亲说过,围绕这些俘虏一直都有几种不同的声音。放他们回去,那是不可能的,不能纵虎归山,让大夏再增加劳动力和兵力;不放回去,放进军营里也不放心,这么多的俘虏,如果兵变起来,也是一股不小的势力。所以,很多人建议将他们杀了,大韩本来粮食紧张,这些天,自己的士兵都不够吃,还要用大量的粮食来养活这些曾经的敌人。听说已经有好些天没有给他们供应粮食了。有的夏兵已经饿得奄奄一息了。”
李福顿时豁然开朗,眉眼舒展:“娘娘说的意思,希望我要下这些俘虏,让他们给我修路?”
萧凤婉说:“不仅如此,还要给他们娶妻生子,那些奴籍的罪人女眷,正好和他们配对,尽快让他们安居乐业下来。这样,不出十年,他们就会安心下来,变成真正的大韩人。而国家一下子多出几十万人,人丁兴旺,也正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啊。”
李福站起来郑重地拱手施礼:“李福今天真是受教了!李福知道该怎么做了。”
萧凤婉说:“那我在这里代皇上谢谢李大掌柜了!”
李福慌忙道:“哪敢当娘娘‘谢谢’二字!是李福要谢谢娘娘!”
第二天晚上,李福被何光召进何府里。
李福为何光带来了一副麒麟山人的画。
何光接过画作,鉴赏半天,说道:“这幅画好像和我以前得到的他的画有些不同。”
李福问道:“不知道臣相得到的是哪幅画?”
何光说:“就是那幅维扬春色。”
李福明白,那幅画辗转竟然到了何光的手里。
这中间也不知道有哪些曲折。
不过,他关心的不是这个。这与他已经没有任何关系。
李福说:“臣相,那幅画我听说过,以前,我也觉得那幅画画得确实是好。可是,后来问了行家才知道,画得好的,反而不是麒麟山人的画,画得不好的,才是麒麟山人真迹。”
何光不由得来了兴趣:“这是为何?”
李福指给何光看:“臣相您看,这线条非常的拙朴,麒麟山人性情率真、简单,所以,他的画也和他的人一样,简单质朴率真,有时候,就像孩童般稚气,绝不过多地修饰。这才是真正的麒麟山人。”
何光细细看去,果然如此。他不由得遗憾地说:“那我待如珠宝的,竟然是假画?”
李福说:“也不能说是假画。那画也是真的。”
何光不懂:“刚才你还说——”
李福说:“研究麒麟山人的画的那人说,麒麟山人名声在外,于是很多人向他求画,他一个人忙不过来,就让他的高徒画了送给他们,敷衍他们。”
何光点头,原来这样。他又问:“原来,还有对麒麟山人的画研究如此深透之人?那是谁啊?”
李福笑道:“说起来,他的儿子臣相是认识的。他就是胡文韬的父亲胡员外。”
是胡文韬的父亲?那么,上次我让人看那幅画的时候,胡文韬应该是看出来了,可是他好像什么也没有说。
应该是怕我在众人面前下不来台吧。
这个胡文韬,真是机灵啊。
二人于是坐下,又说道这次援助凉州府制造手弹和火弹之事。
何光询问李福,为何敢在这一事上再次投入,并且高达一百万。
李福将罗长史给他写信的事告诉了何光。
何光问道:“这个筹钱的主意是谁出的?凉侯还是罗长史?是凉侯请你去的凉州府吗?”
李福不好意思地说:“臣相太抬举李福了。凉侯怎么会见我这个商贾呢?他到现在都不知道是谁出了这一百万银两呢?所有的一切都是罗长史和李福联系的。”
何光笑道:“这个倒有些像萧林望的个性。他是勋贵出生,性子难免高傲了些。”
李福说:“草民只是个商人,知道谨守自己的本分,如果想以此苛求自己不能有的东西,那就有些逾矩了!”
何光赞扬了李福为这次战役做出的巨大贡献,明确告诉他,论功行赏,一定会有他的,问李福有何要求。
李福说:“当初,萧林望向兵部申请拨银两,兵部和户部商议,户部说,国库没有银两。而这次,立功受奖,除了归还李福投资的一百万两白银,还需要对所有的立功的将士进行奖励,还需要对战死的将士进行抚恤,这次打仗,牛首府以北的秋收的粮食几乎全部被夏军掠夺了,安抚百姓,也需要银两,需要银两的地方很多,不知道这些银两从何而来。
何光叹了一口气:“论功行赏,陟罚臧否,大战过后,必须进行奖励,没有钱,动用国库的银子,也必须做。否则,朝廷的信誉何在?”
李福说:“李福道有个打算。”
何光问李福有何打算。
李福没有回答,反而又问:“每年的朝廷用于修驿道的费用是多少?”
何光说:“这个须问过户部。不知你问这个有何用处。”
李福说:“李福愿买断朝廷五十年陆路营运权,这其中五十年内,每年的道路维修,都由李福承担。”
“哦?陆路营运权?”何光粗步算了一下,从目前来看,水路营运权已经实施,可是陆路营运权却并没有实施。
因为,大韩陆路交通并不发达。
就算给了他营运权,他也赚不了多少钱。
目前来看,好像怎么做,都是李福吃亏,只是不知道李福这个商人为什么要这么做,不仅没有得到钱,还要支付维修道路的费用。
尽管没有拿到数据,何光也知道,这是一笔庞大的开支。
何光问李福:“我有些不懂,不知道你为什么会做此不划算的生意。”
李福当即跪下:“臣相英明,李福算了一下,做此生意,十年之内都是亏本的!臣相怀疑李福,确实是对的。”
何光盯着李福:“那请你告诉我,究竟是为什么。”
李福坦然看着何光,说:“为了报答臣相的知遇之恩。”
何光不明白:“这跟我又有何关系?”
李福说:“李福明白臣相的志向,臣相做这个臣相,并不是像有些人一样,只为了当官发财,您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使大韩天下太平,做一代贤相。李福以前从来没有和臣相有过来往,也从来没有给臣相送过一两银子,上一次,为了表彰李福,竟将偌大的矿山开采权交与李福,将兵器司购买材料的权利也给了李福,从这点,李福就知道,臣相和别的当官的不一样。所以,李福就算亏本十年,也要为臣相做一件大事,就是,十年之内,让大韩所有州县大路交通,四通八达。”
凤还巢:嫡女倾天下 第968章 你就没有过心虚吗
一个商人,竟然看出我的志向,绝不是像那些庸人一样,仅仅为了争权夺利,而是想实现自己赈济天下的抱负。
虽说只是一个小小的商贾,竟好像是难得一见的知己,何光有些动容。
李福又说:“只是,李福要求,每修成一条路,每维修好一条道路,都需要在这条路上设立一个收费站,收取车辆道路磨损费的税收,按车辆的载重情况确定收费金额标准。以二十年为期限,二十年后,不再收取道路磨损费。但是,营运权会一直收下去的。并且李富保证,十年之内,不仅让道路交通发达,还让陆路运输和水路运输互为补充,都兴旺发达起来。不知道这个想法能不能得到臣相的同意?”
何光沉吟片刻,最后说道:“这件事我不能马上答复你。我需要和户部商议一下。”
何光让户部将每年的道路维修费用呈报上来,结果令何光大吃一惊,全大韩每年光道路维修就要花费近五十万两银子。那么,将这个营运权交给李福,首先,每年的维修费就省去了,这一笔开支户部不用出了,李福还会修建道路,十年之内,他还要让大韩的经济贸易繁荣起来,只有经济贸易繁荣,人口的流动才会频繁,道路营运也才会兴旺起来,对朝廷来说,这笔账怎么算也是非常划算的。
这是一个使经济繁荣的长远的计划。近期内是根本挣不到任何钱的。
李福是一个有远见的商人。
何光这才真的相信李福所说的报恩予他的话来。
为了实现他贤相的梦想,李福也做了长远的计划。
只是,我今年已经五十多岁,我等不到五十年,而我百年以后,不知道这个协议还算不算数,一朝天子一朝臣,也不能让李福太吃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