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探险手札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邪灵一把刀
淳朴?呵呵呵呵?我信了你才有鬼!
我和靳乐坐在船上跟她扯,我道:“山水是没,但美丽的大姑娘还没瞧见。”
她道:“我啊!我蒙乡第一美女,人称‘渡船西施’。”
靳乐微微一笑,压低声音对我说道:“是‘渡船吸血鬼’还差不多。”
我点头表示同意,道:“第一次看见一个比你还爱钱不要脸的人。”
靳乐不乐意了:“怎么说话的,我怎么不要脸了,能怪我吗?这得怪国家的医疗体制,知道现在当医生有多苦逼、多穷吗?”
一边闲扯,我俩一边打瞌睡,小姑娘熟练的推着渡船,老式的木船靠手推桨,每推一下,桨与船舷间,便发出一阵吱呀的摩擦声,仿佛老船在呻吟一般。船桨斜斜的击打着水面,发出啵啵啵的声音,没多久,船便到了正中央。
我觉得奇怪,问那小姑娘为什么会大半夜来划船,她道:“我家就住在河边儿,看见你们打手电筒的光了。”
靳乐道:“这大半夜的你没睡。“
小姑娘道:“玩手机啊,谁睡这么早啊。”
我和靳乐对视一眼,觉得有种被打脸的感觉,这地方不是穷的连桥都没有吗?这地方的人,难道不该是天
一黑就熄灯睡觉吗?
大概是看出我俩在想什么,小姑娘扑哧一笑,道:“那都是老黄历了,这几年你们城里人生活好了,我们也不差,虽然这里比较偏僻,但还是经常有外地人来旅游、徒步什么的,我们靠这个赚外快,没那么穷了。早两年我在外面打工,今年回来,跟家里人一起开旅馆。”
我道:“哟,你们一百来口人的乡村里还有旅馆?”
显然我这惊讶的语气惹恼了她,瞟了我一眼,她瞪眼道:“就我们一家,环境最好,你今晚估计也得住我家。”
靳乐道:“我们住民居去,你那儿的收费估计是七星级的,我俩住不起。”
小姑娘翻了个白眼。
等渡船慢悠悠靠岸,我俩就着手电筒和零零星星的光线一看,这地方还真是穷,灯光打过去老旧的土木结构的村落,牵着凌乱的线,夜深人静,寂寥无声。
最好的建筑,就是靠河的一栋三层土木房屋,看起来是新建不久的,就是小姑娘家的旅馆,用她的话来说
,同样是垄断。
我心中一动,问她:“你这旅馆怎么样,这两天有人住吗?”
“有啊,昨天上午还接了一位大老板,带着一拨人,说是来考察的,出手可大方了。”
我估计应该是清风那帮人了,毕竟这地方没有别的住宿点,那老变态看起来很讲究,应该不会找民宿住。我和靳乐也累了,于是让小姑娘开了两间房,先休息,一觉睡到第二天清晨,楼下的动静把我弄醒了,我站在二楼一看,发现一楼公共区的长桌上围满了人,正在吃早饭。
一眼看去,十多个,其中还有个熟人。
是小齐。
我目光搜寻了一圈儿,却没有看到清风那个老变态。
小齐显然注意到我了,一边吃一边拿着个馒头冲我挥了挥,示意我下去。
我和靳乐坐到桌边,小齐问我:“什么时候到的?”
“昨晚。”我答道。
小姑娘上了一碟儿咸菜,诧异道:“喲,你们原来认识?”
小齐对她笑道:“这就是我们要等的同伴,他们到了,中午我们就出发了。”小姑娘于是停下动作,道:“看天气这两天可能下雨,你们现在去可不好走。”
我和靳乐没吭声,一边吃早餐,一边听着二人搭话,很快就听了些由头。
这地方虽然地处偏僻,但旧时曾是古滇国的势力范围,正因为如此,群山间有不少古迹甚至古墓。以往没人来这儿,但近些年却经常有些考古队、地质考察团和一些徒步的探险队来这儿。两年前,在莽回河上游的龙江边上,据说还有考古队发现过一处古遗迹,一挖开,里面全是造型奇特的青铜器,这批东西都被考古队运走了,不过挖掘的痕迹还在。
而老变态一行人,则冒充考古队,说要到拦云山后面考察。
站在这旅馆的三楼往东北边眺望,就能看到巍峨雄浑,高耸入云的拦云山,我们只能看到它的一面,但根据小姑娘介绍,拦云山发源于东北方,龙江则在拦云山和
对面的莽山之间。
龙江两边悬崖峭壁,根本没有路可以通行,而如果想到拦云山后面去,就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徒步穿过拦云山;而是撑船而上。
第一个办法,简直不可能完成,因为这一带都是没有开发的原始大山,而拦云山又是属于条形山脉,要想穿过去,恐怕得十天半个月。
第二个办法相对靠谱,也就是搭船,沿着龙江而上,速度更快,而且也更安全,唯一比较危险的是,在快要穿过拦云山的位置,有一片狭窄的河谷,水势比较大,有一定的危险性。
第一章 半夜惊变(2)
老变态他们显然把这些情况调查好了,已经定下由小姑娘撑船,送我们上龙江,并且时间就是今天中午,中午我和靳乐要是不到,他们就会自己出发。





探险手札 第244节
拦云山后面是什么地方?
那里会有什么不死国的遗迹吗?
为了不引起小姑娘怀疑,我和靳乐这时候也不说话,一直等她们聊完了,小姑娘出去收拾东西时,我才问小齐:“清风呢?”
小齐啃着馒头,道:“老板不喜欢你叫这个名字。”
我改口:“老变态呢?”
她噎了一下,恶狠狠的瞪了我一眼,咽下了嘴里的东西,嘲讽道:“我还以为你有多硬气,还不是巴巴儿的跟过来了。”
靳乐慢悠悠的说道:“今天才深刻认识到,什么叫狗仗人势。”
小齐一拍桌子,大怒:“姓靳的,你说谁是狗!

靳乐嗤笑一声,道:“说你了吗这么激动,别对号入座,这年头狗可比人重情义多了,你以为什么歪瓜裂枣都能当狗?”
小齐旁边坐着一个中年汉子,长得人高马大,打量了靳乐两眼,说:“小子,你是来讨打的?这儿动手不方便,你跟我出去,老子今天教训教训你。”
靳乐可不上当,他虽然身手不错,但这桌子上坐着的一帮人,除了小齐,都是清一色的汉子,而且懂行的一看就知道这些人是练家子,于是他道:“我们是人不是猴子,这年头还靠拳头争胜负?有本事你跟我比智商啊。”我没忍住笑喷了,心说这小子损人可够厉害的,这话明摆着说对方是个智商低下的武夫。
偏偏这大个子没听出言外之意,说:“谁跟你比智商,是男人就比拳头。”
小齐不耐烦的打断二人的话:“大勋,别跟他争了,这王八蛋嘴毒,你说不过他。”
“可是……”那叫大勋的还想说什么,小齐摆了摆手制止了。这帮人看起来都听小齐的话,看样子小齐在清
风手下的地位应该不低。
我不禁想到了另一个层面:她和那老变态究竟是什么关系?是单纯的上下级,还是……
一想到另外一种可能,我觉得十分恼火,这种恼火,大约来源于自己啃不到的白菜,被仇人啃了的那种愤怒和无奈,总之越想越是血液倒流。
吃了没多久,那老变态就下来了,和上次不一样,这次老变态穿着户外服,看起来和正常人差不多,不过脸上戴着口罩,遮住了大半张脸。
估计是他来的时候就遮着脸吧,所以之前那小姑娘看见我时也没觉得惊讶,因为她根本不知道这儿有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
虽然打扮换了,但他还是那种慢吞吞的模样,走路的步调像个散布的老人似的,干什么都慢悠悠的。
“人都到齐了。”他看了我和靳乐一眼,说道。
小齐微微点头,起身给他拉开凳子,恭敬道:“队长,小满姑娘已经去准备渡船了,两条船,可以载下我们所有的人和装备。”小满也就是那‘渡船西施’的名字。
因为是假装考古队,因此小齐改口叫队长,我数了数,这长形饭桌边围坐的,应该就是这次行动的所有人了,加上我和靳乐,一共十三个。
这老变态慢悠悠的吃饭,也不搭理我和靳乐,吃完没多久,小满就从外面进来,说一切准备妥当。当下,老变态打了个手势,其余人便将装备从楼上搬了下来。
小齐给我和靳乐一人扔了一个装备包,我打开看了看,发现这装备包的配置有些不合理。
里面只有帐篷、绳索一类的东西,没有食物、医药和光源。
按理说装备包一人一个,除了大件儿外,里面的小件儿应该平均分配才对,但我和靳乐的装备包里,重要的食物和医药却没影儿。
靳乐压低声音道:“他们这是怕我们中途跑路,所以控制了我们的装备。”没有食物、医药和光源,我俩自然就不敢在中途随意离开队伍。
这种装备分配模式,一般出现在信任度比较低的队伍里。
这个举动更加让我肯定,我对于老变态此次的行
动,肯定有着某种重要的意义。
众人出了旅店到了河边,靠岸的地方停了两只小船,一只是昨晚小满的,另一只船,撑船的是个年轻小伙子,也是小麦色的皮肤,高高瘦瘦的,我看他和小满长得挺像的,心说一个是渡船西施,难不成另一个是渡船潘安?
上船后一问才知道他们是兄妹俩,男的叫阿太,和小满的刁钻比起来,阿太显得特别老实,不怎么会说话,全程听妹妹指挥,憨厚的帮着我们一起搬装备。
由于船都比较小,因此一艘船放装备,一艘船装人,挨挨挤挤的。
老变态坐在最好的位置,他的手下们不敢去挤他,所以给他身边两侧留出了空位,我就差没挤成肉饼了,见那老变态一个人悠哉悠哉的占了一大片位置,大怒,给靳乐使了个眼色,当下一左一右,将空位给占了。
“喂!你们俩干什么!谁允许你们坐在队长旁边了!”小齐见此大喝。
我道:“队长还没开口,你急什么?我们队长是这种自顾着自己享受,让队员吃苦的人吗?”
跟船在后面的阿太闻言憨厚道:“是啊,你们那样坐,船两头不平,我阿妹不好划船。”
小满明显比她哥有眼力劲儿,知道我们这帮人不对劲儿,但根本不多问,见自己老哥瞎搀和,就等了他一眼。阿太一脸懵逼,划着船道:“小满,你又蹬我做什么,我又说错话了吗?”
小满翻了个白眼,说:“哥你专心划船,别说话了。”
阿太于是郁闷的停住了话头。
“一起坐,不要当我是领导,大家都是为了考古事业做贡献嘛。”老变态沉默片刻,慢悠悠的憋出一句话来。
第一章 夜半惊变(3)
两艘船一前一后摇摇晃晃的飘在莽回河上,这里属于龙江下游,是河水汇聚之地,河面宽阔,但因为周围人烟罕至,所以船只并不发达,偌大的河面上,只有我们两条船晃着。
河水青碧,倒映着两岸的青山,水平线尽头是巍峨连绵的山脉,两岸时不时可以看见临河、临江的悬崖口。
大勋道:“这船速度太慢,要是安个螺旋桨发动机,那就快多了,还不用人这么费力的撑,我说小姑娘,看你挺机灵的,怎么没想到这茬儿。”
阿满边撑船边道:“这船就是在附近打打鱼,渡一渡来往的乡亲们,安什么发动机啊。”
我好奇那拦云山后面的情况,便问小满:“你以前去过拦云山后面没有?”
阿满道:“没去过,我们滇缅这一带,山林里一年四季都是毒虫毒障,你们选这个时间来是选对了,相比夏天,这里的初冬季节是最安全的,毒虫没有夏天那么多了,我们本地人都知道,没事儿不会往山里乱钻的,更何况你们去的地方,离蒙乡那么远,谁没事儿跑去那里啊。”
我道:“你之前不是说有很多考古队和地理考察队吗?”
小满听我这么一说,像是想到了什么:“考古队去的也没你们远,他们是沿着拦云山往西,和你们不同路。不过说到地质考察队,我到是想起来了,几年前有一只地质考察队穿越拦云山,好像也是说要去拦云山后面考察什么古活动遗迹,进去了就没再出来。”
跟在后船老实巴交的哥哥阿太说道:“我们把那一片地方叫‘神火沟’,传说中那里面很久之前住着一群妖魔,后来有神仙下凡,画了个火圈儿,就跟孙悟空那金箍棒画的圈一样,外人别想进去,里面的妖魔也别想出来。”
阿满抱怨道:“哪有什么神火呀,哥,咱们都接受过现代教育,我们不要神神叨叨吧,回头这些外乡人以为我们少数民族一个个都跳大神呢。”
阿太呐呐道:“我这不是看船上的老板们无聊,给老板们讲故事嘛。”
老变态呵呵一笑,说这个故事讲的好,反正无事众人消遣消遣,于是让阿太继续说,还挺认真的听了起来。有时候很多民间传说,并非是空穴来风,往往是先民们口口相传下来的某些历史真相,只不过在流传的过程中渐渐变样了而已,但这些传说中,往往会隐藏着一些比较重要的信息。
阿太被老变态一鼓励,立刻道:“小满你看,我就说,考古工作者喜欢听这些东西,以前来考古的,不都喜欢问我们一些传说、故事什么的吗。”他高兴间,便继续说了起来,不过在我听来,都是一些捕风捉影,没谱儿的民间故事,听了一会儿也就没什么意思了。
按照计划,我们走水路的话,船在下午时分可以到达夹江口,穿过夹江口个把小时,就算是穿过拦云山了。在拦云山东北面的尽头,和另外一座不知名大山中间,是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里面瘴气密布、有溪流湖泊、有沼泽毒虫,夏天的时候,那就是一个死地儿,一股雾障从早到晚的氤氲着,据说人走进去要不了多久,就跟得跟煤气中毒一样晕过去。
但现在这个季节,不管是毒障还是毒虫,都少了很多,而老变态则坚定的认为,他要寻找的不死国遗迹,就在那神火沟里。
我和靳乐跟这一船人也没什么好说的,即便问老变态,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因此船只摇摇晃晃没多久,我就小睡了过去,也不知过了多久,直到船身猛地一荡,我才跟着醒过来。
船身摇晃的比较厉害,我一看,才发现原本宽阔的河口江面,不知什么时候,竟然变得极为狭窄起来,一眼望去,水面大约只有二十米左右宽,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狭窄的江口夹着河水,使得原本平缓的江水,在这里时水势就变得激烈起来,船行到此处相当吃力。
为了稳定船只,小满和阿太将船桨换位船篙,顺着江水往上看去,越往前,两岸间的距离越近,江口也就越小。
与此同时,我发现,我们原本一前一后的船,这会儿竟然并行了,而且还通过船舷上的楔子,将两船拴靠在了一起。
阿满招呼我们说:“一会儿我和我哥掌篙,你们在后面撑桨帮忙。”
一只船有两只桨,相靠那一边的桨已经被取下来了,因此除了在前面掌篙的,还有四只长桨。由于水比较深,篙子撑不到底,因此到了水流最激烈处,船只无法向前时,兄妹二人就将篙子打横,卡在崖边的岩石上。
这下子我算是明白过来,为什么到了窄水口,反而要将船给并排连起来,合着是打的这个主意。这要是搁一般人身上,还真不会那么快想出办法来,只能说各行各业,都有它独特的智慧。
夹江口虽然并不长,但却耗费了我们不少时间和体力,穿过夹江口后,两岸的山崖距离逐渐拉开,水域又一次变得平坦,大约一个多钟头后,兄妹二人行船靠左,说地方到了。
左侧临江处是一处乱石滩,顺着往去是茂密的植被,小满见两艘船在岸边扎了,道:“今晚就在这儿扎营吧,大老板,明天你们就自己走了啊。按照原先约定的,我们在这儿等你,半个月不出来我们就自己先回去了。”
老变态点了点头,观察了一下周围的情况,指了处高地示意众人扎营,毕竟现在天快黑了,不适合进入山谷里查看。
他一个人占了个帐篷,而我们其余人的帐篷,则将他的主帐半围起来,而且还隔了七八米远,一副闲杂人等不能靠近的模样。
特别会摆谱儿。
你说同样的一张脸,做人的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
第一章 夜半惊变(4)
此行的队伍人多势壮,因此守夜这些杂活儿也轮不到我和靳乐,晚上一行人吃了点儿东西,便各自回帐篷里休息去了。
在这个队伍里,小齐似乎是那老变态的发言人,众人一般都听小齐招呼,至于老变态本人,和上次在茶楼里见到时有所区别,大概是因为他一直戴着口罩,遮住了大半张脸吧,看不见那阴阳怪气的表情,让人觉得舒坦多了。除此之外,我发现他也不怎么跟手下的人包括我和靳乐搭腔,有事儿都是吩咐小齐,然后小齐往下转达,这种感觉,就好像他和所有人都隔着一层很远的距离。
老变态是第一个进入帐篷的,帐篷离我们很远,他一进去就没动静了。
我看了看时间,晚上的八点四十多分,白天在船上睡了不少,这个点儿根本没睡意,也不知道那老变态在帐篷里干什么。
其余没有睡的人,围在一起打牌斗地主,对我和靳乐保持着警惕,时不时的往我俩所在的位置张望一下。我俩这会儿也没事儿干,便钻进了帐篷,我脑子里想着昏迷不醒的许开熠,但手机等物件,一出发就被强制性锁了,虽然没没收,这会儿也打不出去电话。
靳乐见我不吭声,便道:“你查过这个不死国的资料没有?”
我道:“当然查过,知己知彼嘛,不过没什么这方面的资料,瞎扯的
到是一大堆。”靳乐道:“那你是查资料的功力不到家,我到是查出了一些眉目。古滇国时期这一片多民族汇聚,那个不死国据说是由苗人组成的,他们为了保存死去之人的尸身,繁育出了一种叫做‘不死蛊’的虫子,在人刚死的时候,在尸身里种下这种不死蛊,那人的尸身就能不腐不烂,甚至根据母蛊做出相应的反应,看起来就像是永生不死。”
我一愣,说我怎么没查到?想了想,又道:“你觉得有虫子能这么厉害吗?那些关于苗蛊如何如何厉害的东西,都是民间杜撰出来的,要真这么牛,还要医生做什么?古时候的帝王将相,还千方百计找各种各样珍贵的棺木防腐还有什么意义?你查的这些资料,听起来就不靠谱,而且那老变态,应该是谋划已久了,关于这个所谓的不死国,他手里的资料,才是最靠谱的。”
靳乐道:“你不是说看过一份他给的资料吗?”
我说看过是看过,但我俩在这队伍里就跟贼一样,也不知那老变态把我整进来是想干什么,你觉得他会给我看重要资料吗?
靳乐一想,说也是,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他是做医学行业的,我看他琢磨的起劲儿,不由得想起了之前的一个念头,便压低声音跟他商量:“你说,我和那老变态长得一模一样,我肯定不可能是他生的,就算是亲生父子,也不可能像到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你说会不会是……克隆人?”
靳乐一愣,随即伸手推了我一把,说:“你科幻片看多了吧,你觉得自己浑身上下哪一点儿像克隆人?”
我道:“没遇到老变态之前,我觉得自己哪儿都不像;遇见他之后,我觉得自己哪儿都像。”
靳乐皱了皱眉头:“这话怎么说?”
我于是跟他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第一,当然是近乎于复制的面貌。
第二这种情况不只出现在我身上,还出现在了弯刀身上,这一点不能用巧合来形容,更像是进行过某种人为干预。
当然,克隆人在世界法律上都是禁止的,而且要想弄出克隆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可是那老变态的身份不一样,他是j组织的支持者。
j组织是个什么组织?就是个变态的尖端科研组织。




探险手札 第245节
我和弯刀,会不会有可能是克隆的产物?
靳乐听我一分析,沉吟片刻,说:“没想到你的科学觉悟和唯物精神已经这么进步了,你这样一分析,还真有可能,但是你对克隆技术了解对少?”
在以前,我只是了解一些皮毛,后来冒出了这么个猜测后,我曾经查过这方面的资料,知道的详尽多了,于是道:“克隆技术其实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出现了
,一直到现在,在技术上已经没有什么难度,并且有许多成功的例子。之所以禁止可能技术,有两点原因,一是人道主义方面,二是技术层面。”
首先,克隆体会涉及到一个伦理问题,其次,最开始研究克隆技术,人们的目地是希望通过这种技术,研究生物细胞分裂和无性繁殖,后来在此过程中,又提出了许多可应用性,比如说器官培育等。
设想一下,每个人都养一个克隆人,有生之年如果得了需要更换器官的病,就可以直接从克隆人身上摘取,而且由于基因一模一样,几乎不会有排斥反应。
目前在器官交换这方面,除了可用器官极度紧缺外,交换手术后期的排斥案例非常高,比如一些患者,散尽家财,受尽好几年折磨,千辛万苦等来一颗肾脏,结果换上之后出现排斥反应,整个手术就算是失败了,而这样的案例却比比皆是。
正因为这项技术带来了太多的可能,因此最后被紧急叫停了,并且发布了禁止研究克隆人的条例。
靳乐点了点头,说:“差不多是这样,克隆技术并不成熟,克隆体的寿命并不长。人们克隆研究无性繁殖,但后来发现,克隆实际上并不能称为繁殖,因为克隆体的寿命会缩短,假设从一个三十岁的人身上提取真核细胞进行克隆,那么克隆出来的婴儿,他的细胞年龄就已经是三十岁,按照大部分人的寿命,这个克隆人再活三四十年,就会进入自然死亡,所以这种无性繁殖,其实并不是成功的。”
1...140141142143144...19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