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手札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邪灵一把刀
探险手札 第160节
由于洞府的位置离的比较远,因此我们又顺着山势往上走,绕了接近一个小时,才总算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地点,这次直接下绳索,绳索下方不远处便是洞府的位置,小齐为了给我们指路,特意将自己的薄外套拴在了绳索杆上,从此刻所在的位置往下看,外套离我们大约有五十米左右的高度,这个高度并不算太困难,因此除了大丫和有些恐高的助手小金外,我们其余人都顺着绳索,挨个儿下去了。
我在第一个,一到洞府,便看见小齐正跪那儿专心的拜呢,我一进去,便听见她一边拜,嘴里一边嘀咕:“……大仙保佑我们网店生意越来越好,保佑老板给
我多涨工资,保佑我中彩票,重新把家里的武馆开起来,保佑路边的烧鸭饭永远不要涨价。”
我听着她这一阵嘀咕,差点儿没笑喷了,心说:别做梦,现在物价这么高,我敢打赌,要不了多久,不止路边的烧鸭饭,还有早上吃的包子豆浆油条,统统要涨。
想到小齐那个无底洞的胃,我十分后悔自己招工的时候为什么要写上包吃包住,现在可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洞府不算大,应该是天然形成的大缝隙,又经过人为加工形成的,因此是个橄榄形,里面似乎还有内室。
小齐听见我们的动静,也不拜了,转身道:“老板,怎么这么久,害的我以为你们不要我了。”
我道:“怎么会,店里的货就指望你搬了,不要谁也不会不要你啊。”我原本是请小齐来当客服的,谁知后来发现大材小用了,便让李御去做客服,让小齐和魏哥一起弄货了。李御那小子是个典型的大学刚毕业的宅男,扛一点东西就累的上气不接下气,当客服反倒是更合适。
说话间,我看向她刚才拜的那个东西。
这一看,却是让我一惊,只见正中的位置有个石台,竟然盘腿坐着一个人!
这人须发皆白,面色如贴了一层金纸,双目紧闭,身上披着褪了色的红布,应该是以前的村民给他披上去的。这明显不是个活人,倒像是佛家的金身。
不知道什么原因,佛教很多高僧在圆寂后,尸身都会出现不腐的现象,这些尸身被称为‘金身’,也叫‘肉胎菩萨’。佛教之人,将肉胎菩萨处理后,塑泥成像,放在寺庙中接受供奉。
肉身菩萨一般是比较少的,但眼前这尊,有须有发,显然不是和尚,根据村里的传说来看,他应该是个修仙练道的道士。
道士死后,也会变成金身?
这人栩栩如生,盘腿坐着,到不觉得恐怖,反而有种仙风道骨之感,唯一有些不妥的便是那些红布。毕竟这是一具真正的肉身,死后肌肉稍有萎缩,而艳红的布,和肉身搭配在一起,便有种十分古怪的感觉。
这人,就是传说中,布下迷魂阵的先生?
看起来果然是仙风道骨,而且死后,肉身居然没有腐烂?
“老板,看,这还是个肉身神仙呢。”小齐拽着我,示意这种神仙难找,让我拜一拜。不等我开口,身后便传来靳乐的声音:“就是一具干尸,没那么玄乎,这洞府的位置处在悬崖上,洞口没有掩护,风直接灌进来,这个高度,蚊蝇也比较少,所以是个天然的风干场所。把你尸体搁这儿,你也一样成为肉身神仙。“
我立刻踹了他一脚,但是没踹到。
“把你龙这儿风干还差不多。”原本我和小齐,正对着这肉身神仙大惊小怪呢,靳乐这么一说,气氛全都被破坏了,一时之间,我觉得这盘腿坐着的肉身,和风干的腊猪肉没多少区别了。
洞府里有一些石桌石凳,造型古拙,一看就有些年头了,顶部垂着红红绿绿的布条,挂红挂绿是民间一种还愿的习俗,这些垂挂在洞府顶部密密麻麻的红布吕布非常多,一看就能想象当年这个洞府的香火之鼎盛。
宋锦棉站在洞府口,顺着去看已经腐朽的栈道,感叹说:“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古人为了信仰,可以做出很多不可思议的是。”顺着她的目光往下看,笔直陡峭的悬崖上,零零星星还存留着栈道的痕迹,痕迹断断续续,一直到山崖底,在古时候,要想在这样陡峭的悬崖上修建栈道,不知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
有时候,精神的力量就是这么强大,一但它起了作用,人类就会做出许许多多不可思议的事。
正当我和宋锦棉站在洞口时,洞内忽然传出一声怪叫,伴随着一阵唰唰的振翅声,一只山鹰猛地从洞中飞出、我和宋锦棉恰好站在橄榄形的狭窄洞口,一见一只大鸟朝我们飞过来,吓的连忙往地上一顿,大鸟便从我们头顶猛地飞了出去。
“你俩没事儿吧?有鸟在这儿做窝了!”靳乐说了一句,这会儿,他从山洞靠左边的石桌子上,发现了一个大鸟窝。
这里有很多挂红垂着,鸟窝被红布遮挡住,因此我们之前都没法,这会儿
被靳乐给找出来,受惊飞出,差点儿把我和宋锦棉给害了。
我俩不敢再站在洞口,赶紧回了里面。
第二章 仙人遇龙(7)
我们凑到鸟窝边一看,里面掉了很多灰色的鸟毛,窝做的非常大,直径足有一米,里面垫着挂红条子和一些软和的枯叶,相当厚实。
刚才飞出去那鸟速度太快,究竟是什么品种,我们也没有看清,不过大小约莫有一般的山鹰大,那个体型,根本用不到这么大的窝。
小齐拍着鸟窝道:“这鸟还挺会享受的,给自己垫了个这么大的窝,至少有它体型的四倍大吧?我也好想有一个比我大四倍的床啊,可以在上面滚来滚去。”
我道:“你是在暗指我给你配的床小吗?一米二的床,差不多了。”小齐哀怨的看了我一眼,道:“不够,好小,不舒服。”
我被她这眼神看的浑身不自在,便道:“得、得、得,回去给你换个大的,不过你可不能说是我给你换的,就说是自己换的,不然其他员工觉得我偏心,没准儿以为我把你潜规则了呢。”
靳乐在一边泼了盆凉水,说:“一张床就能潜规则,你也太天真了。”
这小子,一天不拿我开涮他就不自在是不是?我刚要顶回去,便见这小子已经绕到了肉身像的后面,也就是橄榄形石室的后方,那地方可以看见两个黑乎乎的洞口,应该是有‘耳室’。
我和小齐立刻跟了上去,许开熠和女医生以及小沈,则在外室查看着。
走到后方,阳光透不进来了,我们打开了手电筒,灯光左右一打,果然便见左右各有一个耳室,比外室更大。左边的耳室似乎是个书房,灯光一打,可以看到依山壁而凿的架子。
不过这间耳室很乱,架子上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书桌烂了一半,地面上有一些垃圾,我定睛一看,发现还有个矿泉水瓶。
靳乐蹲身将那个矿泉水瓶捡了起来,看了看生产日期,发现过期时间都还没到,而生产时间是去年。
他道:“可能是开发商留下的。”
小齐插着腰道:“不能在古遗迹里乱丢垃圾!那些人真没素质,我们走的时候要把垃圾带走。”靳乐点了点头,夸她道:“嗯,你是个品格高尚的姑娘,就是跟了个不太靠谱的老板。”
我懒得鸟他,在洞里打量了一圈,道:“这像是书房……不过一本儿书也没见到。”
靳乐道:“这里以前肯定是有书,不过那些都是古书,这村里的人,这两年知道村里很多东西都是古董,估计这里的老物件,都已经被村民给弄出去了。”
他说的果然没错,我们去右边的耳室时,里面同样是空空如也。
耳室的石床上,只有一堆烂草烂被子,除此之外,原本该有的衣箱等日程
用具,全都不见了,石室的地面上,有一些腐朽的木制品,看不出原本的面貌,凌乱的散布着,显示出一种仿佛被洗劫过的情形。
估计就和靳乐猜的差不多,这里剩下的老东西,十有八九,已经被那些年轻的村民给弄走了。我们三人往外走时,遇见迎面而来的许开熠,我问他有没有什么发现,许开熠道:“没有,你们这边呢?”
我道:“没有,这里的东西,都被村民洗劫的差不多了,什么都没剩下。”
许开熠道:“那就走吧。”这仙人洞府里,除了一尊风干的尸体……哦,不对,说尊敬点,应该是肉身神仙。
除了一尊肉身神仙,就剩下一片挂红。
靳乐看了看那肉身,说道:“这些人不识货,这肉身神仙其实是很值钱的。”
我道:“你不是说这是风干的腊肉吗?怎么又值钱了?”
靳乐气的一噎,说:“你又孤陋寡闻了不是?这世间万物的价值,那得讲究供求,有需要就值钱,没需要,再好的东西,也不值钱。对咱们来说,这肉身神仙,就是一具干尸,但是对有些迷信的人来说,这可是天大的宝贝。”他似乎来了兴致,便跟我讲起了肉身神仙,在民间的另一种说法。
靳乐之所以知道这个,是因为职业关系,他虽然学的是西医,但只要和医
术有关,就百无禁忌,因此民间的各种偏方,各种医学方面的传说故事,他都听了很多。
就拿本草纲目这本书来说,里面就有人药篇。
植物可以入药,动物可以入药,甚至金石都能入药,人自然也能入药,人身如果一点儿药性都没有,那岂不是成废物了?
《本草纲目》的人药篇,其实记载繁多,现如今留下的,只剩下人黄、紫河车一类的药,更多的人药种类,则因为后世人,认为人药惊世骇俗,所以给删除了。
在民间传说中,肉身神仙和佛家的金身,都是极其贵重的人药,一身骨肉,都是大补之物,甚至有吃哪儿治哪儿的说法。
比如你是个瘸子,那么吃肉身神仙腿上的肉,腿脚就能好起来;你是个瞎子,用肉身神仙的眼珠子煮水喝,就能重见光明。
咱们接受过现代教育的人,现在听来,未免匪夷所思,但俗话说的好,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至今还有很多人,迷信人药之道。
特别是一些有钱舍不得死的人,可着劲儿暗地里买人药。
目前暗地里流传的几种人药里,常见的是紫河车,也就是胎盘;比较骇人听闻的,是‘元一童子’,也就是死婴。
古时候条件落后,女人生产死亡率很高,而怀孕过程中胎儿和大人一起死
的情况也很常见,一些穷人的媳妇儿,如果怀一半儿孩子没了,或者生下来是死胎,有这方面需求的,提前就会打听好去买胎儿,更有丧心病狂的人易子而食,胎儿活着生下来,不等第一口呼吸,就立刻掐死,然后拿起卖给有需求的人。
据说这么做,是因为胎儿在母体内,用的胎息,周身经脉通达,先天元气运转,吃元一童子,吃的就是这口先天元气。
而生出来后,婴儿呼吸第一口时,身上的经脉就会闭合,先天元气藏于肾,纳为己用,这时候再怎么吃,婴儿的先天元气,你也不可能吃进自己身体里了。
而那些有钱又怕死的人,买回去没有呼吸过一口就死亡的元一童子,挤了胎粪,就囫囵炖汤吃。
现代已经很少有人吃元一童子了,毕竟想一想都觉得恐怖又恶心,但有些丧心病狂的贵胄,把自己的命看的比什么都重,为了强身健体,益寿延年,什么都敢吃。
靳乐道:“我听说,广东一带,到现在都还有人暗地里买元一童子吃,货源一般都来自于小医院、小诊所。”小齐脸皱成一团,道:“别说了,太恶心了。”
第二章 仙人遇龙(8)
靳乐见小齐脸皱成了包子,便没有接着说下去,只是感叹道:“其实我特别好奇,所谓的先天元气究竟是什么东西,这种东西无形无质,却被中医几千年来,传的神乎其神。”先天元气,被认为是人的本源,先天元气充盈的人,从小身体就好,而反之,则体弱多病。
小齐道:“我可不好奇,被你这么一说,我反而觉得,那个先天元气挺恐怖的,一想到它,我脑子里就冒出一锅婴儿汤。”
靳乐于是笑了笑,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看了一眼那肉身神仙,道:“不说元一童子了,你们有谁想吃一口肉身神仙的?我帮你们割肉。”我刚想让他别恶心人了,谁他妈想吃干尸啊,便见盯着肉身神仙看的靳乐,似乎有什么发现,咦了一声,朝着那肉身神仙的身后靠过去。
他这动作,让我们其余人都跟了过去。
“怎么了?”许开熠问了一句。
靳乐指了指肉身神仙,示意我们往它屁股底下看,我顺势一看,忽然觉得那肉身神仙的姿势,似乎有些不对劲儿。它身体微微前倾,就好像坐的地方不平,下面垫着什么东西一样。
靳乐对死人是毫不忌讳的,二话不说,戴上手套,直接将那盘腿而坐的干
尸,抱着移到了旁边。
干尸下面是一个顺势而凿的圆形石抬,上面四个蒲垫,以前应该是这个道士日常打坐的地方。将这干尸一移开,把下面的蒲垫跟着移开后,便看见下方的石台四周,各有一个凸起的莲花钮,正中间刻着一副飞仙图,手法比较简单,估摸着是出自这个道士自己的手笔。
“咚、咚、咚……”靳乐敲了两下,石台便发出这种声音,我立刻道:“石台下面是空的。”
靳乐耸了耸肩,嘴角有一丝笑意,道:“看样子咱们捡漏了,那些村民再怎么不迷信,也不敢来动这具尸体,这石台里肯定装着不少好东西。”说话间,我们几个将石台给慢慢揭开,下面果然是中空的。
不过,它中空的范围并不大,因此里面并没有放什么东西,只有几本书。
沈伽迦伸手将那几本书小心的拿了出来,由于上了年头,因此这些古书变的很脆,即便她很小心,但几本书到她手里,还是很快裂开了。
沈伽迦懊恼的跺了一下脚。
不过,上面三本书虽然裂了,下面有一个薄本,却不是纸质的,似乎是羊皮纸装订的,褐黄色,表面画了个赤身裸体,盘腿而坐,手放在不雅部位的人。
我皱眉,猜测道:“春宫图?”
靳乐呛了一下,说:“没见过你这么无知的人,这是一副流传很广的‘先
天修真图’,市面上,关于宗教学的书里,现在都还有!不过……”他顿了顿,从沈伽迦手里拿过那羊皮本,道:“这上面的图,和现在流传的,倒是有很大的区别。”
先天修真图我知道,修真也就是修道,道士们都可以叫做修真之士,市面上流传比较广的‘先天修真图’,都是作为宗教方面的科普读物印刷的。我对宗教不太了解,但偶尔逛书店,走到宗教区,这幅图还是挺常见的。
经由靳乐这么一提醒,我立刻认出来,还真与书店里头的科普图有些相似,但似乎又不一样,具体是哪儿不一样,我却说不上来,因为没有研究过。
靳乐道:“我研究过这方面的东西,这应该是这个道士的修炼本,大概记了什么修炼法门吧。”
我诧异的看着他:“这你都有研究?莫非是医院工资太低,你想出家?”
靳乐好笑道:“去你大爷,送你俩字儿,无知。”这小子,平时人前一副受过精英教育的模样,特别能装逼,现在认识久了才知道,说起脏话来比我还溜,我可没大爷!
探险手札 第161节
一边儿百科全书许开熠说道:“最初的医术都是半神半医的,也就是巫医,最早的医生都是方士之流,后来才分出了中医。道士更多的传承了巫医,是比较古老的医术,和中医同源、同本却又更为悠久,治疗方士也有些匪夷所思和大胆。靳乐研究这方面的东西,估计是对道医有兴趣。”
靳乐立马拍马屁,感叹说:“还是许先生博学,我当时确实对道医感兴趣,所以研究了一些宗教方面的东西。这个先天图和现在的有很大的区别。”说话间,他翻看起了这个羊皮本子。
刚一翻开,我们就犯难了,里面是小纂,没人认识,我以为许开熠会懂,他看了我一眼,说:“我不是中文系的。”
“……”这个理由,我竟无言以对,我决定取消他百科全书的外号。
书的前面全是小纂,不过旁边却有一些小楷注解,根据注解来看,这确实是一本道士修炼的书,旁边的注解,应该是这个肉身神仙留下的。
这个修炼本并不厚,翻了五页左右,后面就剩下图了,都是人形图,画了一些经络线条。这下子我们看懂了,靳乐指着书道:“是元气运行图,修行的时候,体内的元气按照这个方法在经脉里流转。”
我道:“可以自己控制?元气在哪儿,我们自己怎么调动它?”
靳乐严肃的看着我,道;“北京白云观,你去那儿出家,没准儿里面的人会教你。”
我们扯了几句,将本子翻到最后面,便能瞧见一篇尾语,这尾语,大概相当于现代图书,翻到最后,作者总要写那么一篇感言差不多。
尾语的字儿是小楷,许开熠等人读的很流利,我和小齐面对这些字儿,相当于半文盲,不过差别不大,半猜半看,也都能看懂。
这尾语看完,我竟然还有点儿意犹未尽的感觉,因为这上面记载了这个肉身神仙的身份,以及他的一段传奇经历。
第二章 仙人遇龙(9)
这个肉身神仙,乃是明朝正统十二年人,道号‘辛阳子’,自幼随游方道士周游天下,访名山古迹,有一年他途经黄河边上,在黄河边夜宿。
河水轰隆,如同滚雷,半夜时分,辛阳子突然听到了一种奇怪的声音,像是什么动物的喘气声,但那声音非常大,一下子将他惊醒了。
辛阳子醒来后四下一看,发现声音是从黄河中传出来的,他走到河边上,举着火把细看,只见奔腾黄浊的河水下,隐隐有一个硕大的影子。
河水浊而不清,四野黑茫茫一片,黑色的天穹下,一支火把,难以看清河水中的是什么东西。黄河中河怪的传说繁多,辛阳子以为自己是遇到什么河中精怪了,正惊讶间,却见那河中,猛地冒出来一颗硕大漆黑的兽头!那兽头大的惊人,头生双角,双目赤红如血,批被黑甲,大口一张,气吞山河,身体翻滚,波浪滔天。
而之前那股喘气声,正是这水中的巨兽所发出来的。
黑龙!辛阳子脑子里冒出这个词儿,民间传说中,黑龙是凶物,吃人跟吃豆子似的,每年黄河发大水,闹水患的时候,灾区都会传出黑龙趁着大水出来食人的传闻。
辛阳子立刻举着火把后退,但那黑龙硕大的脑袋已经探了出来,速度奇快,朝着辛阳子猛地张开了大嘴。一股奇特想起扑面而来,龙嘴中并无腥臭,反到有一股异香,就在辛阳子以为自己会被那黑龙吞下时,那黑龙群反吐出一样东西,砸在辛阳子身上,龙头退回黄河之中。
转瞬,黑龙便消失的无影无踪,只剩下掉在地上的火把,以及倒地的辛阳子和龙嘴里吐出的东西。
那东西异香扑鼻,撞入辛阳子怀中,香味儿几乎将辛阳子的魂儿都勾走了。愣了一会儿他才反应过来,连忙去看撞倒自己的东西。
这一看不得了,没想到那居然是具尸体!
尸体的模样难以辨别,便面裹着一层如同蜡一样的物质,而散发出奇香的,正是这种黄蜡一样的东西。传说中龙含龙香,藏于胃中,吃东西的时候,食物消化沾上胃里的龙香,被排泄出来后,便成了为价值千金的贡品‘
龙涎香’。
当然,现在科学证明,所谓的‘龙涎香’并非是真龙的排泄物,而是大海中鲸鱼的排泄物,得通过处理,才能得到奇异金贵的‘龙涎香’。
当然,辛阳子是不知道这回事的,他打量着周身覆着黄蜡,散发异香的尸体,思索到:这人或许是被那黑龙给吞了的河岸边民,不知道为什么,又被那黑龙给吞出来了。
修行之人,既然碰见了,还是行个善,让他入土为安。
于是辛阳子连夜,就近挖了个土坑,又找出自己行囊里的衣服,打算用干净的道袍,将尸体裹了,算是个简陋的棺材。
做完这些,他去处理尸体,由于他认为那是‘龙涎香’,因此打算先把那层蜡给剥下来。
原以为露出来的尸体,肯定凄惨无比,谁知他把蜡一拨,里面却露出一个身着彩服,顶着高冠的女子。
这女子肌肤白皙丰润,栩栩如生,左手执一个玉圭,右手执卷,身上的彩服,绣着羽纹。
这种装束,俨然是道教修行之人中,有大道行的人,才有的装扮。道教中性别色彩非常模糊,男称乾道,女为坤道,统称道长,而所谓的道姑这类称呼其实是没有的,都是不懂的外行人才这么叫。
辛阳子一看是为女性高道,立刻冲尸体打了个稽首,口念无量天尊,心想:这位高道真是道行精深,被黑龙给吞了,肉身竟然没有丝毫损毁。
不……他猛地想到,若由此神通,或许对方还活着?他试着探了探对方的脉搏,然而,虽然对方形貌如生,但脉搏呼吸均已停顿,确实已经死了。
辛阳子摇了摇头,目光便停留在了那玉圭和羊皮本上,他好奇之下,打了个稽首,便将女尸手里的羊皮卷和玉圭拔了出来。
谁知,他刚一取了东西,那女尸的脸,便如同风干的树皮一样,瞬间裂开了,相当恐怖,而她的整个尸体,也在顷刻间,化为了灰飞。
辛阳子大惊之下,立刻想到了‘镇尸圭’,是一种经高道常年用法门养出来的玉圭,这种玉圭大小不一,据说死后将之握在手中,或者含在嘴里,便可使几尸身长
存不腐。
辛阳子连忙告罪,心说自己大意之下,竟然毁坏了前辈高道的尸身,实在是罪过,但这时候后悔也晚了,只能将剩下的衣冠,做了个衣冠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