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乱世侠影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古道牧星
牡丹仙子怒道:“我们姐妹做什么事,难道还需要你们批准?”敖晴冷冷的道:“你们违逆天道,该受惩处,包括百花仙子,也有个御下不严的过失!”桃花仙子大怒,喝道:“小丫头,刚才吃的苦头还不够?”作势拔剑。敖晴后退一步,道:“你还想怎么样?”
卞庄连忙拦在两人中间,道:“停,停!都是有身份的人,舞刀弄枪的成何体统?给下面这些凡人看到了多丢人!”桃花仙子道:“我不管,拼着被玉帝责罚,也得教训他们!”一使眼色,四人涌上,把敖澄和敖晴围在中间,眼看着争斗又要开始。
卞庄拦的了这个,拦不了那个,场面乱成一团。江一尘和江一帆在下面也是着急万分。
正在这个时候,南方飘来一朵彩云。卞庄乘机道:“别打了,看看是谁来了?”定睛一看,喜道:“解铃还须系铃人,正主来了!”来者不是别人,却是罗公远。
江一尘和江一帆也看到了罗公远,一起伏地,叫道:“师父!”喜极而泣。罗公远冲俩人点头示意,走到卞庄身前,笑道:“这么件小事,还劳烦我们卞大元帅出马,贫道好生惭愧!”卞庄大笑,道:“高徒做法召唤,可不敢不来!”牡丹仙子疑惑的道:“罗真人,这俩位是你的徒弟?”罗公远答道:“这是贫道飞升前收的俩位徒弟,不知道何事得罪了仙姑?贫道替他们赔礼了!”说完深深一躬。
四位仙子赶紧还礼,牡丹仙子道:“不关高徒的事,我们姐妹瞧不惯北海和南海俩位,存心要教训他们!”敖澄笑道:“四位仙姑英勇了得,法力高强,在下佩服!”桂花仙子喝道:“臭小子,少在我等面前贫嘴!”罗公远看看敖澄,道:“诸位听贫道一言,就此罢斗,赶紧回去吧。”卞庄问道:“罗真人,你怎么会来到这里?”罗公远道:“道祖开讲弥天大道,贫道前去听讲,回来路上心有所动,因此来到了这里,恰好遇到诸位在此切磋武学,也算是巧合了。”牡丹仙子等吃了一惊,忙问:“道祖的大道讲完了?”罗公远道:“大道无穷无尽,现在的这部分是讲完了,百花仙子和我同路返回,她现在应该回到了百花宫。”牡丹仙子和桃花仙子对视一眼,心中忐忑,道:“既然罗真人来说情,这笔账就一笔勾销了,告辞!”冲敖澄瞪了一眼,四人驾云离开。
敖澄在后面大声道:“四位仙姑慢走,在下就不送了!”卞庄叹道:“罗真人,你来的真是及时,不然这一架还得打下去。”罗公远朝地下看一眼,皱眉道:“这四位仙姑为何如此不分好歹?”敖晴道:“真人不知,这个牡丹仙子极其护短,撒布了这么多荆棘,目的就是阻止一尘和一帆追击史朝义。”罗公远已经明白了事情缘由,也不多说什么,道:“既然没有造成恶劣的后果,也别和她们计较了,百花仙子自会处置。”卞庄道:“事情告一段落,我也要回去向天尊交差了!”挥手离去。
罗公远问道:“敖太子,你怎么认识贫道这俩位徒弟的?”敖晴笑道:“岂止是认识,他们三人还是结拜兄弟呢!”罗公远大喜,连声道:“好,好!”携着敖澄的手,道:“走,下去看看一尘和一帆,我们师徒已有几年没见面了。”
见到师父现身,江一尘和江一帆高兴的眼泪直流,都不知道说什么话才好。罗公远道:“尘儿帆儿,为师虽然在天庭任职,却一直没有忘记你俩,这些年你们四处奔走,为天下老百姓做了不少事,为师极为欣慰,很好,很好!”江一尘和江一帆齐声叫到:“师父!”罗公远道:“史朝义虽然逃走,但是这场叛乱已近尾声,就不要耿耿于怀了,大唐盛世不再,以后还有很多事需要你们去做!”江一尘和江一帆点头答应。
江一帆不舍,道:“师父,您能不能别上天了?”罗公远道:“傻孩子,为师现在有职在身,可不比在浮云观那时了!”敖澄道:“天庭戒律森严,真不如我们四海龙族自在。”罗公远笑道:“幸好有天条律法,不然牡丹仙子她们可不会轻易放过你们!”敖澄道:“我才不怕她们呢,下次邀几个兄弟,和她们再打过!”敖晴道:“你就算了吧,回去给我好好呆在北海,别再惹是生非了!”敖澄争辩道:“我是来为二弟和三弟助拳的,怎么叫做惹是生非?”敖晴道:“这次当然不算,但是你惹的事还少了吗?”





乱世侠影 第四百五十七章友军本性
众人都笑了起来,罗公远看着地上荆棘燃烧后的灰烬,道:“尘儿帆儿,为师要走了,你俩多保重!”江一帆眼泪汪汪,拉着罗公远的袖子不放,道:“师父,我们还能再看见您吗?”罗公远在他肩上轻轻一拍,道:“都娶妻生子了,还这么喜欢流眼泪?”江一帆擦擦眼泪,道:“师父,为何不去浮云观看看?师叔他们一直念着你呢。”罗公远叹道:“俗事已了,何苦再去招惹?”在江一尘和江一帆头上轻轻抚摸,道:“尘儿帆儿,多保重,为师去也!”脚底生出一朵彩云,载着罗公远直上天际。
目送罗公远离开,江一尘和江一帆都有点失神落魄。敖晴知道他们师徒情深,也不去安慰,道:“罗真人走了,我们也不多呆了,别被公公知道了,免不了又是一顿责骂。”江一尘道:“那我们就不留大哥和嫂子了!”掏出龙角递给敖晴。敖晴不接,道:“一尘,龙角你还留着,今后有事的话还可以找我们。”敖澄也道:“刚才你师父也说了,今后还有很多事,说不定还用得到我俩!”江一尘一想不错,于是收回了龙角,和敖澄夫妇依依惜别。
先是敖澄和牡丹仙子等人争斗,然后接连有卞庄和罗公远出现,着实把仆固殇等人镇住了,一个个看的目瞪口呆,远远避在一边,一句话都不敢说。
现在这些仙人都离开了,所有人都觉得心头的压力一松,仆固殇才慢慢走近,问道:“一尘,现在怎么办?还追不追了?”江一尘两手一摊,道:“还能怎么办?收军回营吧,先让兄弟们休整一下,再图后事!”
史朝义早已跑远,根本无法追上了。仆固殇也知道机会失去,只能徒呼奈何,下令收兵。
横水之战至此结束,史朝义十万精兵,阵亡六万,被俘两万,只剩下不到两万的残兵败将,惨的不能再惨了。安禄山当初赖以谋反的三镇精锐经此一役,消耗殆尽。到了这个地步,大燕国已经是回天无力、覆灭有期了。
洛阳守将周万志听到史朝义横水大败的消息,忙不迭地撤出了洛阳,带着花弄影东跑,前去和史朝义汇合。
史朝义东逃,周万志弃守,东都洛阳终于再一次回到了大唐的手中。
大军进城之后,仆固怀恩听从胡婉心的建议,做了两个部署:一是调回鹊大军赶往河阳,帮助李抱玉攻城;二是派其子怀固瑒与朔方右厢兵马使高辅成率步骑万人追击史朝义。江一帆不甘人后,自告奋勇的加入了追击的队伍。
在回鹘大军的帮助之下,数日之后,河阳传来捷报,李抱玉大军攻入城中。但怀州方面,白孝德仍在与叛军苦战,仆固怀恩令回纥大军留屯河阳,调李抱玉北上增援白孝德。又过了几天,仆固瑒那边也有好消息传来,在郑州又大破叛军,史朝义转而又向汴州奔去。听了这个消息之后,仆固怀恩坐不住了,把洛阳城交给了江一尘和胡婉心,自己带着大军也加入了追击史朝义的行列当中。
在进军的半路上,仆固怀恩又接到了李抱玉和白孝德发来的捷报,怀州也被攻克。仆固怀恩留白孝德驻守怀州,同时令李抱玉再接再厉,进攻北部的邺城,以切断史朝义北归范阳的道路。为了保险起见,仆固怀恩又调辛云京东出井陉关,攻打常山,防止范阳的叛军南下接应史朝义残部。一手抓追捕,一手抓打援,这都是胡婉心事先定下的策略,仆固怀恩不打任何折扣的执行下去,为的就是不给史朝义死灰复燃的机会,一定要彻底消灭燕军残余力量。
捷报频传,洛阳城内的江一尘和胡婉心心情轻松,忙于安抚民众,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这时候鱼朝恩和郭英乂带着五万援军也赶到了,见战功尽为仆固怀恩所得,都是懊恼不已,恨自己晚来一步,没能赶上横水之战。
鱼朝恩在皇宫里转了一圈,道:“史朝义这小子杀了他老子,做了半年皇帝,也没捞到什么,现在兵败而逃,我看这日子也快到头了。”江一尘道:“不可轻敌,河北一地还有不少叛军呢,一旦给他缓过气来,又要费事了。”胡婉心道:“一尘多虑了,史朝义没有史思明的威望,这些叛军将领都不服他,一看形势不利,随时可能倒向大唐这方。”鱼朝恩道:“事已至此,咸鱼翻不了身了,就看仆固怀恩何时擒获史朝义了!”江一尘道:“但愿如此,赶紧收拾了史朝义,顺便把回鹊人送回家,这些瘟神在此,我总是不放心。”鱼朝恩大笑,道:“一尘,你这么大本事,还怕这些胡人?”江一尘道:“我倒不是怕他们,俗话说,无利不起早,回鹊人出兵,又不是为了友谊,明摆着为了那些利益,如果不能满足他们,不可避免会动手抢劫老百姓。”胡婉心道:“一尘这个担心倒不是多余的,仆固怀恩让他们驻扎在河阳,我看他们不会老实呆在那里,肯定会四处劫掠一番。”鱼朝恩道:“连年战火,民间积财早就被抢劫一空,随便他们抢吧。”
胡婉心道:“河阳周边是没什么油水了,可还有洛阳呢,难保他们不会杀到洛阳!”江一尘道:“婉心的这个顾虑在理,我觉得应该提防这些回鹊人。”鱼朝恩道:“怎么预防?派兵阻止他们?还是把城内老百姓疏散出去?”胡婉心道:“好歹是友军,打是不可能的,先派人监视河阳,一旦回鹊离开,赶紧让老百姓离开洛阳,也好减少点损失。”江一尘叹道:“这算什么友军,赶走了虎,进来了狼,老百姓的苦日子何时是个尽头?”




乱世侠影 第四百五十八章穷追猛打
鱼朝恩道:“仆固怀恩不应该离开洛阳,他可是牟羽可汗的岳父呢,说话总比我们这些人管用一点。”胡婉心摇头道:“这可不好说,利益当前,亲情也得让位,这么蛮人可不会和你谈交情,还是预先做好准备吧。”
不出胡婉心所料,友军回纥在河阳城里面才呆了三天,就呆不住了。原因很简单,因为河阳城实在是太小了,人口也少,就那么一点点儿油水,还没伸展一下筋骨就没了。
牟羽可汗坐不住了,回纥入唐作战,说是国际援助,其实就是趁火打劫来的,千里迢迢的赶赴中原,帮大唐平乱,还死了不少人,现在秋风没打到,岂不是白忙乎一番?金银和女人面前,父子兄弟都不能相容,更何况是岳丈与女婿呢!牟羽可汗置岳丈仆固怀恩的命令于不顾,擅自纵兵南下洛阳,打算好好捞一把。
这边回鹊军刚离开河阳,江一尘等人就得知了消息,赶紧派人通知城内的居民,让他们离城暂避。可是还有不少人抱有侥幸心理,拒绝离开洛阳,以为有官军在此,回鹊人不敢放肆。
现实教育了这些不肯挪窝的老百姓,洛阳又遭受了一次劫难。从封常清守洛阳失利开始,叛军第一次攻入洛阳,这是洛阳第一次遭受洗劫;郭子仪收复两京,叛军弃城而走之前,顺手又抢了老百姓一把,这是洛阳第二次遭劫;肃宗和广平王李俶(现在的代宗李豫)答应回纥“(破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大唐,金帛子女归回纥”,回纥抢先入城,这是洛阳第三次遭劫;横水大战之后,周万志弃城而走之前,又洗劫了一次老百姓,这是洛阳第四次遭劫;加上这次,回纥擅自入洛阳,已经是洛阳第五次遭劫了。经过这五次洗劫,洛阳十室九空,繁华不再,作为中国政治经济中心的资格被永远地剥夺了。
代宗从平叛大局考虑,事先严令不得与回鹊发生冲突,诸将尽管义愤填膺,却也不敢阻止。江一尘实在看不过去,乘着夜色出门,出手击杀了好几个恶贯满盈的回鹊士兵,但也只是杯水车薪,于大事无补。
洗劫了洛阳,回纥仍不肯罢休,打着追击叛军的招牌,一路向东抢掠,直至郑州和汝州的地界,致使洛阳以东“闾井至无烟”。当时正值寒冬,可怜的老百姓无衣无裳,只能用书纸做“衣服”御寒(方冽寒,人皆连纸褫书为裳俞)。战乱对普通老百姓造成的惨状可见一斑。
友邦为利而来,没有利益凭什么帮你打仗?只不过这个代价略微大了点,但也确属无奈之举。代宗可不糊涂,为了平息叛乱,老百姓只能做出牺牲了。
回过头来再说丧家犬史朝义,一路向东狂奔。后面的仆固瑒紧追不舍。好不容易跑到了汴州,对着城头大喊开门。城门还是紧闭着,城头倒是出现了一群人,汴州守将张献诚两手一摊,说自己准备投降朝廷了,看在以前交情的份上,就不为难燕军弟兄了,大伙离开吧,我们不打你们,你们也别想进城。史朝义无奈,只能继续东逃,从汴州跑到了濮州,又从濮州跑到了滑州,又从滑州跑到了卫州。
到了卫州,史朝义才缓过劲来。因为,伪燕睢阳节度使田承嗣带着四万人马赶来与史朝义会合,同仆固瑒展开了决战。结果还在预料之中,史朝义、田承嗣大败而逃,蔡文景中箭落马,被乱兵踏成了肉泥。
史朝义、田承嗣领残军后撤至贝州,和仆固殇激战于下博县东南。回纥人马一路抢劫过来,闻讯赶来增援,叛军又一次遭到了惨重失败,“积尸拥流而下”。
穷途末路之下,史朝义只得后撤莫州(今河北任丘北),坚守不出。
各地叛军陆续赶来莫州汇合,史朝义终于在莫州站住了脚跟。仆固瑒见敌人重振声势,不敢轻敌,一面收拢人马,在黄河南岸安营扎寨,虎视莫州;一面送信给仆固怀恩,让他速速带兵赶来增援。
史朝义两万残军龟缩入莫州,坚守不出,仆固瑒也在不远处扎下营寨,静待援军。双方互不相让,却又互相忌惮,呈对峙状态。就这么对来峙去,转眼之间,腊尽春回,公元763年降临了。
正月,代宗改宝应二年为广德元年,同时下诏加仆固怀恩为河北副元帅、仆固瑒为大将军兼前部先锋,责令父子二人统兵进讨史朝义,务要速战速决,一举荡平贼寇。为了进一步瓦解敌人的反抗,代宗又一次传檄天下,言明只要叛军将士主动来降,朝廷对于他们的罪行既往不咎(匪首史朝义不在此列)。注意,不是宽大处理,而是既往不咎。
江一尘作为洛阳城的最高长官,未能回到长安和家人过新年,而是和胡婉心在城内坚守,与屡遭劫难的东都百姓共度春节。千疮百孔的东都,别说恢复昔日的繁荣了,能够保证城中居民基本的生活已是大不易,各种繁琐的事情数不胜数,两人忙的不可开交。
新的一年到来,随着各地物质源源不断运进洛阳,老百姓的生活终于有了基本保证,江一尘才觉得肩头上的担子轻了不少。
胡婉心斜靠在椅子上,拿着朝廷的檄文看了一遍又一遍。江一尘心下奇怪,说道:“婉心,檄文就这么几个字,也没有暗藏的意思,你看这么多遍干嘛?还能从里面看出花来吗?”胡婉心把檄文随手扔到一边,伸个懒腰,道:“这么浅显易懂的白话,一看都懂,哪有什么花?”江一尘更加不解了,问道:“既然没什么内容,那还需翻来覆去看?”




乱世侠影 第四百五十九章众叛亲离
胡婉心道:“我在为朝廷的宽大政策惊叹,你想,上面白纸黑字写着,只要投降,那就既往不咎,就是说他们投降了,还允许他们保留现在的职位,节度一方,这等于是增加了无数藩镇,会带来什么后果,你可想到?”江一尘一愣,道:“这倒是没想到,只要天下平静,没有了带头人,这些人即使暗藏反心,也成不了气候!”胡婉心道:“暂时是不可能作乱的,但是长久看来,各地藩镇林立,会大大削弱朝廷的统治力量,最坏的结果就是大唐覆灭。”
江一尘不以为然,说道:“现在是权宜之计,先把战乱平息,然后再考虑怎么削减藩镇权力。”胡婉心叹道:“也顾不了这么多了,李豫这个皇帝也是两难,剿灭史朝义,必须要招降分化敌人,这样的做法确实无可厚非。”江一尘笑道:“所以说,你想的太远了,眼前的事才是最要紧的。”胡婉心道:“我们在洛阳也有一段时间了,现在没什么事了,我倒是挺挂念一帆的,要不去莫州看看吧?”江一尘道:“也好,长安方面的人很快就会到来,把洛阳移交给他们,就可以走了。”胡婉心道:“仆固怀恩年前就让你抽空就去支援仆固殇,现在总算有时间了,说实话,我跟着你东征西战七个年头,总想亲眼看到大燕国的覆灭。”江一尘道:“这个愿望很快就会实现了,我也特想看到这一天的到来。”胡婉心道:“叛乱扑灭了,你有什么打算?”江一尘一怔,道:“还没来得及考虑这个事,按照现在这个情况,回成都是不可能了,呆在长安继续当官吧,也没多大意思。”胡婉心抿嘴一笑,道:“我直觉你还得把这个官继续做下去,李豫对你可是器重的很,而且这些年为了平乱,放弃了西域边关,那些胡人又开始蠢蠢欲动,随时可能入侵边境,恐怕到时还得需要你去征讨呢。”
听胡婉心这样说,江一尘心有所动,半晌才道:“吐蕃是第一大敌,安西四镇已经被他们控制了,快马到长安也不需要多少天。”胡婉心道:“不仅仅是吐蕃,还有回鹊人,这些友军也不是什么好鸟,势力一大,就会觊觎中原。”江一尘胸中豪气徒生,道:“让他们放马过来吧,我就不信堂堂天朝上国会被这些胡人欺负!”
几天后,代宗派人来到洛阳,接替了江一尘。江一尘把诸般事宜一一交代清楚,就打算前去莫州。胡婉心道:“你现在是冠军大将军,孤家寡人可不像话了,从洛阳守军中挑选三百骑兵,带着同去。”江一尘笑道:“我还真不习惯做官,前呼后拥的,总觉得别扭。”胡婉心道:“别扭也要做,身份不一样了,必须要有随从,不然哪来的威势?”江一尘听从胡婉心的意见,挑了三百精锐骑兵,两人赶往莫州。
再说史朝义,一路狂奔后,总算在莫州过了一个安稳的春节。这也算是惯例了,过年停战,是双方心照不宣的默契。
随着新年的到来,史朝义就得为以后的日子考虑了,困守孤城绝不是长久之计,思来想去,觉得当务之急是让手下这支屡败之师重新恢复战斗力,和田承嗣一合计,决定在正月某日在城中举行一个盛大的阅兵式,同时犒赏三军,激发士气,准备趁唐朝援军未到之前,一举消灭仆固瑒所部。毕竟是史思明的亲生儿子,内心不乏勇气。
可惜世易时移,随着三镇精锐的败亡,命运之神已经不在大燕这一边了。尽管史朝义对这开年第一仗高度重视,但无情的现实还是给了他当头一棒:这一仗,燕军又战败了,而且败得还很惨,前锋大将敬荣被江一帆阵斩于马下。
史朝义刚刚收拾残军退回城中,还在惊魂未定之际,便连续接到了几个不好的消息。消息一:唐将薛兼训统兵万人,逼近莫州东门;消息二:郝廷玉与田神功联军已经在西门安营扎寨;消息三:盘踞在常山的唐将辛云京已经起兵南下,距离莫州不足百里;消息四:淄青节度使侯希逸率万余人马与南门的仆固瑒合兵一处;六路人马(包括仆固怀恩的主力)四面来袭,莫州眼看就要被四面包围了。
除此之外,还有江一尘和胡婉心率领的三百精骑,很快就要到达。
对于史朝义而言,形势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王师已经在莫州的东、南、西三面布下口袋,只等着辛云京这一路来扎口了。辛云京所部一旦赶到,史朝义和他的手下就成瓮中之鳖了,到那个时候,可真是死路一条了。
史朝义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方面连发了十多道诏书,派人向各地叛将求援,希望他们尽快赶来增援;一方面整肃城中军马,准备坚守待援。本以为至少可以招来几路援军,孰料几天后,派出的使者带回了令人绝望的消息,援军一路都没有来,甚至还有使者一去不回的。
各路叛军,一部分是压根就没打算来,这些人大多是安禄山、史思明的好哥们,史朝义在他们眼中就是个后生小子,根本约束不了他们,最要命的是,史朝义杀了自己的老子,无论是从情理还是道义上讲,他们都无法说服自己来救援史朝义。这就和安庆绪杀了安禄山,史思明心里总是存着疙瘩,后来还借此缘由杀了安庆绪,道理差不多。
一部分不仅没打算来,反而还投降了官军。代宗早说了,只要肯改旗易帜,就既往不咎。于是,伪邺州节度使薛嵩举邺郡、卫州、邢州向李抱玉投降;伪恒阳节度使张忠志向辛云京投降;赵州刺史卢俶、定州刺史程元胜、徐州刺史刘如伶等人相继投降;就连先为唐将、后为敌酋的许叔冀也投降了(别的不说,许叔冀这厮可真是墙头草)。




乱世侠影 第四百六十章北逃范阳
少部分是想来但来不了,都被各地的王师牵制着,根本就腾不出手。
最多的是第四类人,没有投降但并不愿意前来救援。这些人之所以没有投降,倒不是因为他们立场坚定,打算为大燕卖命到底,而是都在犹豫观望,大唐胜了,他们就倒向唐廷;史朝义起死回生了,他们就继续跟着史朝义闹革命。所以说,他们虽然肉体上没有投降,但精神上早就投降了,也就是精神大唐人。
史朝义非常的伤心失望,作为大燕皇帝,礼贤下士,宽厚待人,这点做得比史思明强多了。可是当此绝境时,居然一路援军都没有到来,这就是所谓的众叛亲离。
面对源源不断赶来的唐朝援军,史朝义一筹莫展,每天强颜欢笑,和花弄影饮酒作乐,再好的美酒,此时喝到嘴里,也是苦涩无比。
江一尘和胡婉心赶在辛云京前面来到了莫州。仆固殇和江一帆闻报后,赶紧出营迎接,四人寒暄着来到帐中坐下。
江一尘动问道:“最近战事怎么样?”仆固殇道:“开春后贼军主动出城挑战,大败后就不敢出来了,现在就等辛云京从北方赶到,一旦合围,史朝义就插翅难飞了。”胡婉心道:“现在城内还有多少人马?”仆固殇答道:“具体不详,三四万应该有的。”胡婉心道:“要合围莫州,还真的要等辛云京到来,现在的人数稍显不足。”仆固殇道:“我考虑过此事,攻城徒增伤亡,倒不如等援兵赶到,困死史朝义。”胡婉心道:“朝廷招降叛军,政策可是宽大的很,何不借此分化敌军?”仆固殇道:“城内敌军对史朝义忠心耿耿,恐怕难以招降。”胡婉心道:“当此绝境,每个人都会有求生欲望,在加上这样的优惠条件,即使不能让其出城投降,好歹也能瓦解他们的战斗意志。”
1...115116117118119...1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