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乱世侠影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古道牧星
别说军医抢救不及,即使江一尘及时赶到,也是无力回天了。
江一尘运粮到卫州,李嗣业遗体已经入殓完毕,运到了卫州,简单的设立了灵堂,鱼朝恩和众节度使都在,和李嗣业遗体告别后,灵枢由本部士兵护卫,运往长安。
江一尘郁然不乐,这段时间和李嗣业相处,两人虽然年纪相差较大,却是相交甚欢,英雄相惜,而今李嗣业出师未捷身先死,着实令人唏嘘。
肃宗得知李嗣业死讯后,甚是震惊惋惜,下诏表彰李嗣业的生前功绩,赐谥号为忠勇,追封武威郡王,并派灵车护送其遗体回任所。 下葬当天,肃宗派宦官前往吊唁,朝中大臣哭着为李嗣业致哀,李嗣业的墓地安排十户人家常年清扫。
其子李佐国,袭爵虢国公,官至丹王府长史,死后追赠宋州刺史。
唐肃宗李亨:“李嗣业,植操沉厚,秉心忠烈,怀干时之勇略,有戡难之远谋。久仕边陲,备经任使。自凶渠构乱,中夏不宁,持感激之诚,总骁果之众,亲当矢石,频立勋庸。壮节可嘉,将谋于百胜;忠诚未遂,空恨于九原。”
刘昫等《 旧唐书》:1“身长七尺,壮勇绝伦。” ;2“嗣业力赞中兴,终殁王事,未可伦而拟也。”
欧阳修《 新唐书》:1“长七尺,膂力绝众。” ;2“嗣业忠毅忧国,不计居产。”
据传李嗣业担任疏勒镇使时,城墙有个角落崩塌,多次修好后再次崩塌,李嗣业便在那里祷告,突然有一条白龙出现,因此在那里建祠祭祀,城墙就不在崩塌。汉代 耿恭挖的旧井长期干涸,李嗣业祈祷以后,旧井再次出现泉水。开始讨伐勃律时,在葱岭上开路,有块大石头堵住道路,李嗣业用脚一蹬,石头就滚到深谷里去,大家都认为是李嗣业的诚心使上天感动所致。
李嗣业的阵亡让官军士气大衰,自冬至春,邺城连攻不下,而强敌史思明又在周边环伺,随时可能出兵,给官军造成莫大的威胁。
鱼朝恩召集众将商议,除了强攻,也没有别的可行的办法,安庆绪经营了一年多的邺城,要遽然攻克谈何容易?要不然也不会这么长时间止步在城下了。
胡婉心这些天一直在筹思对策,此时出言道:“强攻难以奏效,何不采用水攻?”众人眼睛一亮,李光弼忙道:“婉心姑娘请细说!”胡婉心道:“邺城外有漳河流经,可截断此河,令河水倒灌入城,邺城不攻自溃。”郭子仪大喜,连道:“妙计,妙计!”鱼朝恩也是连连点头,道:“昔日三国关云长水淹七军,生擒于禁和庞德,婉心姑娘此计绝不亚于武圣人了!”
说做就做,官军各部出动,首先截断湛河,在邺城外面筑垒两道,挖壕三重,诱导河水倒灌入城。转眼到了开春,上游连续几天下雨,漳河水发,邺城中井渠漫溢,屋舍尽被淹没,人们只得筑栈而居。
安庆绪死守邺城不出,苦盼着史思明率兵来救。史思明闻知官军水淹邺城,却一直按兵不动,从冬至春,邺城中的存粮很快吃光,一只老鼠都已卖到四千钱。到后来城里的人实在熬不住了,想要投降,无奈没有船只,水深无法出城。而官军共有九路兵马,却没有元帅统一指挥调度,互相掣肘,进退不一。城里城外的人都觉得邺城危在旦夕,马上就要破城,但它就是一直也没有攻克。双方都已疲惫不堪,军心溃散,上下都有怨言。
因为李嗣业的阵亡,肃宗诏命江一尘暂时接替李嗣业,任镇西、北庭行营节度使,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成了一镇节度使,大唐自开国以来还是第一位,郭子仪等人纷纷表示祝贺,江一尘却高兴不起来。





乱世侠影 第二百八十七章约期决战
胡婉心打趣道:“一尘,你现在真当了一镇节度使,他日衣锦荣归,成都刺史都得巴结讨好你!”江一尘叹道:“我又不会带兵,当这个节度使非我所愿,我还是喜欢当那个五方救应史,管点闲事就行了!”胡婉心笑道:“那个救应史可是闲职,节度使才是真正有实权的,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江一尘苦笑,道:“这几万人马在我手下,一旦有闪失,岂不是我的大罪?”胡婉心道:“会不会带兵不说,就李嗣业手下这些兵,还只能由你率领才压的住,郭子仪和李光弼都不行!”江一尘道:“又来取笑我了吧?我何德何能,能够和他俩人相提并论?”
胡婉心正色道:“不然,你想的还是太简单了!李嗣业不仅仅作战勇猛,身先士卒,而且体恤下属,朝廷的赏赐全部分给下属,自己不取分毫,这样的将领广受士兵爱戴,你看他阵亡后,下面的将士是如何的悲痛,而你在很多方面和李嗣业差不多,身先士卒方面更是不遑多让,加上先前李嗣业中箭,你悉心救治,这种事你可能不在意,但是这些士兵看在眼里,暗中都会感激你,目前来说,这个节度使一职,军中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了!”
江一尘觉得胡婉心说的极有道理,道:“既然你这样说,我就信你一回,把这个节度使好好做下去!”胡婉心白他一样,道:“什么叫信我一回?这本来就是事实好吧!”江一尘笑道:“好吧,算我说错了,这确实是事实!”胡婉心道:“跟着李嗣业打了不少胜仗,尤其是这些天围攻邺城,功劳几乎都是他们的,这些士兵内心的骄傲不亚于郭子仪和李光弼的部下,现在你非但要带领他们继续打胜仗,还要降低伤亡率,这才对得起李嗣业!”
江一尘道:“你说的这些道理我也明白,但是打胜仗哪有这么简单?九位节度使,二十多万大军,对着安庆绪这座孤城,不还是一筹莫展么!”胡婉心叹道:“这一仗打的如此艰难,主要还是没有统一指挥的原因,加上史思明出兵导致的不利因素增加。”江一尘道:“事已至此,说再多也没有用,就看邺城何时能够破了!”
邺城迟迟不破,史思明却按耐不住了,在魏州等了两个月,看官军已经疲弊,开始向相州进军,在邺城东面五十里处扎营。
叛乱之初,史思明在河北吃了郭子仪和李光弼几次败仗,不说吃一堑长一智,至少对手的战术是学了一点。此时他也学郭子仪恒阳故技,命令 “诸将去城各五十里为营,每营击鼓三百面,遥胁之”,造成声势,威吓唐军,其次,“每营选精骑五百,日于城下抄掠,官军出,辄散归其营”,专挑官军的后勤保障部队下手,以此来疲惫唐军。如此骚扰不断,官军虽无多大伤亡,却每日都要损失人马物资,弄得人心惶惶,打柴炊饭都有困难。
李松青此时又接替了江一尘,担任护粮的任务,但是这只能保护江淮,晋,汾等地过来的粮食安全,转运到各部的过程中,往往会遭到叛军的袭扰。
郭子仪见官军士气一天不如一天,提议和史思明决战,李光弼表示赞同,道:“我军自出军始,已经五个月了,而邺城迟迟未下,士气日衰,倒不如凭借兵力优势,和史思明决一死战!”众节度使都在为目前的处境担忧,见郭子仪和李光弼如此主张,一致表示赞同,江一尘和胡婉心也没有异议,于是派人送战书给史思明。
史思明接到战书,一时也没有回应,先打发使者回去,然后召集众将商议,众人有主战的,也有人认为官军人数有优势,直接决战胜算不大,不如按照目前的计划,继续疲惫官军,寻机歼敌。
李归仁却道:“敌军人数虽然多过我军,但是长期受阻于邺城下,已经疲惫不堪,我军都是精锐之师,完全可以一战!”当下就有不少人支持李归仁的意见。
史思明考虑再三,决定采纳李归仁的主张,派人送去战书,约定在三月初六决战。
正当史思明督促各部准备决战事项时,亲兵来报,单青岩求见。史思明大喜,赶到门外迎接,大笑道:“青岩,你来的可真是时候啊,胜似几万精兵来援!”单青岩道:“贫道听闻将军在此和官军僵持不下,特地前来瞧瞧!”史思明一把拖住单青岩手臂,道:“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到了你,走,先去屋内坐下喝一杯!”吩咐左右上酒菜。
史思明举起酒杯,动问道:“我离开范阳时,弟妹有孕在身,如今可好?”单青岩答道:“内子身体自来不错,自从有了身孕,除了饭量大增,别的一切如常!”史思明道:“那你怎么有功夫来到此处?”单青岩道:“闲着没事,出来散散心,将军在此和官军对峙快三个月了,对未来可有什么打算?”史思明道:“邺城被淹,没有我救援,安庆绪这大燕皇帝早就被砍了头,前几天郭子仪派人下书,让我和他决战,我已经答应了,就在三月初六!”
单青岩道:“九位节度使出兵时有二十万人马,这些天有募兵不少,加上各地增援的,差不多有三十万,将军可有胜算?”史思明道:“我军多是精兵,足可以一敌十,敌军还要分出一部分围困邺城,至少也是旗鼓相当的局面。”单青岩道:“除了足智多谋的郭子仪和李光弼,对方还有李嗣业这样的猛将,可不易对付。”史思明笑道:“李嗣业在攻打邺城时中箭死了,现在接替他的是你的那个师弟。”




乱世侠影 第二百八十八章怪风忽起
单青岩微微一怔,问道:“是江一尘吗?”史思明道:“不错,就是这个江一尘!”单青岩默然,道:“年纪轻轻就成了一镇节度使,看来我浮云观真是人才辈出!”史思明有点不屑,道:“李亨这个昏君,任命一个小年轻当节度使,李唐看来真是没有人了,他除了装神弄鬼,懂什么领兵打仗!”
单青岩说道:“有志不在年高,将军切不可小觑,昔日我们在太原城下,就是败在他和李光弼手下!”史思明大笑,道:“青岩,你怎么胆子越来越小了,光长他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太原是太原,魏州是魏州,我有十足的信心打败李光弼,报太原兵败之仇!况且一旦真的战败了,我还能撤回范阳,有这么多精兵强将,自保绰绰有余!”
单青岩此来,本意是劝史思明撤军罢战,自己再找到郭子仪,在中间做个和事佬,让史思明名义上再次投诚朝廷,求得天下安宁,不料史思明信心百倍,一心要和官军决一高下,眼见无法劝动史思明,只能作罢,不再谈论军国大事,开始聊起家常。
陪着史思明在各部走动后,单青岩发现史思明的狂妄不是没道理的,叛军确实兵强马壮,有一战的资本,而对面的官军,尽管人数众多,却显得兵无斗志,萎靡不振。
史思明志得意满,对单青岩道:“青岩,你现在也看到了,我军如此状态,能否一战?”单青岩道:“军容确实不错,但是还需谨慎。”史思明突然想起一事,道:“青岩,崔乾佑在灵宝打败哥舒翰,靠的就是你借来的东风,现在决战就在眼前,你可否助我一臂之力,也来一次借东风?”单青岩摇头,道:“地形不一样,当时是处在山谷中,烟雾不易消散,现在是一片大平原,做法起不了多少作用。”
史思明不懂道法,也是随口说说而已,听单青岩说的在理,也就罢了,不过这番话却启发了单青岩,心中有了一个主意,说道:“将军大战在即,贫道就不打扰了,就此告辞!”史思明大为不舍,道:“好容易来一次,何不等大战结束后再走?”单青岩道:“贫道昨晚心血来潮,有点不安,生怕内子身体有变,急于赶回崇阳观。”
史思明倒也通情达理,知道单青岩三十多才成婚,好容易倚莲怀胎在身,自然会有众多的挂念,当下不再挽留,任其离去。
单青岩找借口离开了史思明,并没有返回范阳,而是在魏州城北几十里处设下法坛,连续几天做法,希望以一己之力阻止这场大战的发生。
三月初六,王师以李光弼、王思礼、许叔冀、鲁炅四镇节度使约战史思明,列阵于邺城北面的安阳河北,余下几位节度使依旧围困邺城,伺机增援,江一尘所部在邺城南面,提防安庆绪出城。
史思明亲率精兵5万出战,官军刚开始以为是小股游军,并不在意,及至叛军发起猛烈攻击时,四节度使方才醒悟这是史思明的主力,即刻率部迎战。双方战况非常激烈,死伤甚众,节度使鲁炅中箭受伤,所部溃败,郭子仪闻报,率军增援。
江一尘和胡婉心十分关心战事进展,派出了好几个探马,加上各部互相传递信息的哨马,随时把信息传到营中,尽管人在邺城南,对战场的一切却是了如指掌。
官军人数占优,叛军战斗力和士气占了上风,战况十分胶着,一直到鲁炅所部溃败,官军开始显得被动。
江一尘非常焦急,打算率兵增援,胡婉心出言阻止道:“战前已有安排,轮不到你冒失前去,朔方军才是第二梯队!”江一尘只能按耐住出战的欲望,静观战事的发展。
邺城内的安庆绪也是焦急万分,一旦史思明战败,必定北撤范阳,邺城已经粮尽,分分钟会被官军攻破,自己到时要么自杀,要么被俘斩首,如果史思明获胜的话,不管官军是否撤走,自己至少是脱离了险境,完全可以突城而出,和史思明合兵一起,哪怕按照先前的约定禅位给史思明,总能保全自己的小命。
战斗进行中,从伤亡人数看,史思明占优,但是官军人数远胜,郭子仪的中军又有十多万人赶到了战场,接替了败退的鲁炅部。
郭子仪所部还未列阵完毕,就在这个时刻,一场罕见的暴风不期而至, “大风忽起,吹沙拔木,天地昼晦,咫尺不相辨”。狂风呼啸,沙尘满天,风是打着转刮的,吹的人都站不稳,不辩东西南北,在近乎世界末日来临的景象下,两军皆大惊,官军南撤,史军北奔。官军因师老兵疲,早已军无斗志,这一退竟不可遏止。
狂风初起之际,安庆绪也是惊骇莫名,躲在室内不敢外出,半个时辰后,但见风势渐渐减弱,天空重现变得亮堂起来,上城一看,发现围城的官兵正在乱哄哄的撤离,只有城南的官兵井然有序,丝毫不见慌乱。
安庆绪见战机已到,乃率军倾巢杀出;史思明听闻官军南撤,亦反身杀回,两下夹击之下,唐军首尾难顾,全线崩溃,丢弃甲杖辎重无数。
江一尘和胡婉心对这一阵怪风也是大为意外,只能大声命令士兵趴下避风,待得风停,整个战场早就面目全非,各部官兵都在撤退。江一尘苦笑道:“婉心,我怎么又想起了昔日的灵宝西原?”胡婉心扭头看着满脸惊恐的官军士兵,安慰道:“此处场地广阔,并非灵宝那里的绝境,不会有什么事,好在人马损失不大,是被风惊退的,不久后就会卷土重来!”江一尘一指满地的甲杖辎重,道:“这样的撤退,和溃败有什么区别?”胡婉心也只能叹气,道:“别去想太多了,所有人忙着撤退,我们也撤吧,等史思明大军追过来就麻烦了!”




乱世侠影 第二百八十九章江山易主
江一尘道:“还有不少人没来得及撤走,我来殿后吧,阻击史思明和安庆绪的追兵。”胡婉心道:“你还真是无私,那天在潼关也是你和松青阻击了同罗骑兵,今天又需要你做同样的工作。”江一尘苦笑道:“有什么办法,事情总是需要人做的,这么多人处在叛军屠刀下,我总是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丢掉性命!”
胡婉心笑道:“知道你悲天悯人,去吧,多加小心,不可恋战!”点起三千精兵交给江一尘,其中配置一千弓箭手,且战且退,掩护各部官军撤离战场。
史思明和安庆绪见战略目的达到,也就见好就收,并没有无休止的追击官军,毕竟官军只是溃散,并未受到重创。
官军全线大败而归,各部损失惨重。郭子仪退保洛阳,其所部战马万匹,只剩3000,甲杖10万,几乎全部丢弃。其他节度使也各自溃归本镇,仅李光弼、王思礼全军而还,江一尘和胡婉心率军最后一个撤离,途中还阻击了敌军追兵,给对方造成了不少杀伤,是唯一取得战果的部队。
邺城之战至此结束,官军劳民伤财,非但没有攻下邺城,还被史思明击败,损失巨大,坚持战争的本钱大打折扣。诗人杜甫的名篇《石壕吏》就是写于邺城惨败之后,诗云: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村,现名干壕村,在今河南 陕县东七十里,根据这首叙事诗,官军为抓壮丁补充损失,连老头、老太太都不放过,可见兵员损失何等惨重,当然,并非全部是战死,失踪和逃跑的占据大部分。至于军械辎重的损失,更是难以估算。此战过后,大唐中央政府的财力大打折扣,已不足以支持旷日持久的战争。
而史思明此战胜利后,威望急剧上升,已经快要熄灭的叛乱之火又再度烧旺。
打听到此战竟然是如此结果,魏州北的单青岩长叹一声,原本打算以道法改变天地之气,人为造成一场暴风让双方罢战,不料史思明没有什么损失,而实力占优的官军却是全面败退,完全是始料未及,苦笑之余,不知道该是自责还是庆幸,踌躇一会,不愿意再见到史思明,独自怏怏返回范阳。
史思明根本不知道单青岩的行踪,以为他早已回到范阳了,打听到官军全部都已撤离邺城周围,又想起了安庆绪禅位的许诺,贪心忽起,率军来到邺城,屯兵于城下,等着安庆绪出城禅位。
安庆绪被郭子仪等人围困近半年,几至绝境,这回官军退却,不但邺城之围立解,还让他白捡个便宜,得到了官军留下的粮草数万石,城内水涝又尽数退却,当初是走投无路才以禅位为饵求救于史思明,现在兵危解除,自己又有了粮草,自然不甘把帝位拱手让出了。
史思明等了三天,见安庆绪毫无反应,想来是要反悔赖账,便派安太清到邺城见安庆绪,自己在城外陈兵耀武扬威。
威逼利诱之下,安庆绪知道自己实力和史思明相差太远,好汉可不能吃眼前亏,别敬酒不吃最后吃了罚酒,于是同意让位,向史思明上表称臣,说等史思明安顿好军士部下,进入邺城后就奉上玉玺,仍坚持不肯出城。史思明收到后假意致书推辞说,愿与安庆绪结为兄弟之国,互相援助,和李唐鼎足而立,安庆绪对他北面称臣是万万不敢接受的,遣使将安庆绪上表封缄随信退还。安庆绪信以为真,请求与史思明歃血为盟,不料这正中了史思明的下怀。
双方约定结盟日期,安庆绪带着自己几个弟弟和三百骑出城,来到史思明营中,却见军士皆全副武装,安庆绪等人一入军营就被围得水泄不通。安庆绪此时也心生胆怯,只好对史思明行叩拜之礼,说道:“臣安庆绪治军无方,弃失东西两京,身陷重围。幸得大王顾念与我父亲的旧日情分,远道而来救臣于危难之际,令臣转死复生,恩深似海无以为报。”
史思明冷笑一声,怒喝道:“弃失两京不算什么大事,但你身为人子,居然杀父篡位,为天地不容!我是为太上皇讨伐你这个逆贼!”即命左右将安庆绪及其四个弟弟、高尚、孙孝哲、崔乾祐全部拖出去处死。史思明本下令斩首安庆绪,有下属劝他说安庆绪毕竟是大燕国君王,应予全尸,于是让人将他缢死。随后史思明整军入邺城,把安庆绪部下全部收归己有,留长子史朝义镇守邺城,自己率兵返回范阳。
原安庆绪的臣属或随安庆绪一道被杀,或夺权削职,余下的也都归顺了史思明,史思明实力大增,而安禄山父子的势力几乎全被清除,后来也再未有翻身之日。倘若安禄山还在,史思明不会有这个胆子觊觎帝位。安庆绪弑父夺位,只逍遥了两年多,后半年还是活在胆战心惊中,最后还是落得个权力被夺,死于非命的下场,只能说是自食其果。安氏父子白忙了这些年,甚至不惜反目成仇,骨肉相残,到头来全是为人作嫁衣裳。
乾元二年四月,史思明于范阳称帝,沿用国号“燕”,改元顺天,立其妻辛氏为皇后,史朝义为怀王,以周挚为相,李归仁为将,同时几次去崇阳观会见单青岩,让他重新出任国师一职,不过都被拒绝了,史思明无奈,只能作罢。




乱世侠影 第二百九十章请辞节度
而朝廷那边,九节度经此大败,纷纷上表请罪,但法不责众,肃宗只将逃跑的几个将领贬官,对诸节度使则遣使安抚,并未追究责任,江一尘因为阻击叛军有功,是唯一得到嘉奖的。
只有郭子仪为鱼朝恩忌恨,屡进谗言诋毁,肃宗不久召他回京,改任李光弼为朔方节度使、兵马元帅。李光弼深感邺城之败,三军无首是最大原因,但又怕自己权势过剩令皇帝不放心,于是采取胡婉心的意见,表请以皇子为元帅,自愿副之。肃宗顺坡下驴,改命赵王李係为天下兵马元帅,李光弼改任副元帅,不过赵王一直留在京中,只是挂名,实际的统帅还是李光弼。
江一尘此时已经回到了李嗣业原来的住防地怀州(今河南沁阳),听到郭子仪被免职的消息,非常不理解,对胡婉心道:“郭元帅带兵有方,收复两京,立下如此战功,陛下仅凭鱼朝恩的几句谗言,就把他的兵权给削了,这如何让人信服?”胡婉心却不这样认为,说道:“邺城此战失利,郭子仪作为兵力最多的节度使,还没和史思明军队交战就被怪风惊散,一路上溃不成军,损失战马七千,甲杖十万,这样的失败比哥舒翰灵宝西原的大败有过之而无不及,朝廷追究他的责任,也是情理之中,全部算到鱼朝恩头上,也是不妥。”
江一尘争辩道:“怪风来的如此突然,所有人都惊慌失措,包括史思明,不也北逃了么!”胡婉心道:“九位节度使中,李光弼和王思礼全军而返,你还有战功,别的几个本身兵力薄弱,也可以理解,唯有郭子仪,这样的溃败,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却也说明了他的治军过于宽松。”江一尘道:“这也不能全部怪罪郭元帅,他的朔方军中,夹杂着不少胡兵,这些胡兵,战局顺利时勇猛无敌,一旦不利,比谁都跑得快,根本无法约束住他们。”
1...7374757677...1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