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娘子,带个系统养包子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鹿呦呦
大周氏微微清了清嗓子,忍住惊骇:“富生,你这是做什么,赶紧回屋温书去。”
“温书,温书,院子里吵的鸡飞狗跳我还怎么温书,娘,不如给我盘缠,我今儿就上京去罢了。”陈富生甩着衣袖,额头的青筋暴起。
“相公,不是说好了等收了水稻在进京的吗?”吴倩茹从厨房里跑了出来,拉扯住陈富生的袖子,她还指望着跟着陈富生一块儿进京的,怎么能让他先走。
陈富生瞧着吴倩茹一脸油光,身上满是烟火味,心中产生一丝厌恶,原先说好的事情如今也想变卦。
“这个家天天吵闹,我还怎么温书,我还怎么考的上秀才,娘,不如——”
陈富生的话还未说完,老陈家的院门被人一脚给踹开,“你胡咧咧啥,忘了爹咋同你说的了?”
众人朝着来人看去,只见陈保贵精神矍铄,红光满面的进了院子里。
“爹,你这是咋了,咋还吃酒了?”陈海燕上前想要搭把手,免得陈保贵摔着了。
二房的杨絮也连忙招呼孩子上前去扶着陈保贵。
陈保贵一摆手,撩开来人:“就同里正吃了几杯而已,醉不了,老三啊,我已经托人给你大哥、二哥捎了口信,明儿个他们就回来,等过两日咱们就将地里的庄稼给收了,卖了粮食你才有盘缠,否则,你哪都去不了——嗝——”
听了陈保贵的话,院里的人都喜上眉梢,陈富生连忙上前扶住他,一口一个亲爹的叫唤着。
“爹,您不是说那庄稼得等到月底才收吗,为何提前了?”陈富生这几日在家中简直是坐立难安,同期考秀才的童生们已然约定好过几日便准备出发去兖州,他这才着急对孩子动了手。
陈保贵瞥了自家小儿子一眼,伸出手拍了拍他的脸,将他心里想的事情摸的一清二楚。
“你小子打娘胎出来就是个不省心的,爹为了你操劳一生,再不多挂点心,只怕临了落得个无人看管。”
陈富生抽了抽嘴角,扶住陈保贵的身子,“哪能啊,爹您可是有三个儿子,那老四虽不是亲生,但您对他有养育之恩,他总不能不管你吧,还有大哥,他可是长子!”
陈保贵面上虽醉,但心里却一片清明,小儿子话里话外都不想养他这个老子,他怎么能轻易的放他走。
一摆手,直接将陈仲勇从地上提了起来,一顿臭骂:“狗东西,爹娘生了你,就这样教你做人的,赶紧滚回屋里收拾干净了。”
陈仲勇立马提了裤子往西厢房跑。
“你这当娘的还不赶紧过去看看孩子,咋说也是老三亲生的,将来可是三房长子,拿出你做秀才娘子的气派,畏首畏尾的,我还怎么让你跟着富生进京赶考?”
“当家的,你胡咧咧啥?”大周氏推搡了一把陈保贵。
给小儿子上京的盘缠都是从众人的口粮里抠唆出来的,还要让这没脸没皮的跟着去上京,与其如此,倒不如让自己个跟着去。
那京城兖州她自个都没去过,凭啥让这婆娘去。
陈保贵被她推得一个趔趄,险些栽倒在地,稳了稳身子道:“这事儿就这么定了,老三媳妇跟着一块儿去,那也是为了照料老三的生活,你就甭跟着添乱。”
“我添乱?她去能成?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让她去?”大周氏冷哼一声,“我看她去才是添乱的。”
陈富生也急了,走上前去:“爹,娘说的没错,倩茹跟着我上京只怕——”
他的话还没说完,身后腰间被人一掐,痛的他当场叫唤了出来。
只见吴倩茹用手捋了捋油亮的头发,朝着陈保贵作揖道:“爹,我这些日子在家里跟着大嫂和二嫂学习,这烧火做饭我都会,您放心,我肯定将相公照顾妥当,让他吃饱穿暖,一路跟着他进京。”
“成,爹信你。”陈保贵望了一眼吴倩茹,这事儿在母子二人的反对无效下,算是成了。
夜里。
西厢房传来了吵闹与摔打声,大房和二房以及老屋的房门都紧闭着,没有一个人出去管。
陈富生气得直接开门去了东厢房歇下了。
吴倩茹红着眼眶坐在炕上与他赌气,也不管他去哪儿。
陈如英躺在炕上,一脚踢开陈仲勇的身子,冷冷道:“娘,你跟着爹走了,我们怎么办?”
吴倩茹一把擦了眼泪,望着陈如英的脸:“英子乖乖在家里等着爹娘,等爹考中了秀才,咱们便重新搬回镇子上住。”
“真的?”陈如英眉眼里闪着亮光。
“娘啥时候骗过你?”吴倩茹摸着陈如英的秀发,瞧着自家女儿瘦削的脸颊,眼眶又红了。
农家小娘子,带个系统养包子 第222章 归家
翌日。
天不亮,老陈家院门外就传来了陈民生和陈仲毅的喊叫声。
各个屋里都没有丁点的动静,倒是二房的杨絮,因着怀了身孕瞌睡轻,听到动静后,立马撑着身子从炕上起来了。
“鱼儿,仲贤,你们去看看,是不是你爹和你大伯他们回来了?”杨絮披了件衣裳坐了起来。
陈鱼比弟弟先一步,趿着鞋子出了门,这一看,果真是他们回来了。
“娘,爹回来了,爹回来了!”她的喊叫声让整个院里的人都醒了。
陈保贵披了件外裳从正房屋里出来,瞅着黑黢黢的三人,眼中强忍着泪意,哽咽道:“辛苦你们了。”
“爹,我们不辛苦,家里可都还好?”陈民生道。
陈仲毅瞧着自家房门开着,娘半依在那,立刻奔了过去:“娘,我回来了。”
陈海燕连忙将来人抱住,泣不成声:“儿啊,你可算回来了。”
“娘,您甭哭,我这不是都回来了吗?”陈仲毅拥着陈海燕。
陈海燕扒拉着自家儿子的头发,将他身上的包袱给取了下来,又仔仔细细的打量了一眼儿子,那泪就又流了下来。
这次见他比上次更瘦了些。
“哭,就知道装腔。”大周氏与陈玉珠也走了出来,一家人围在院里。
陈富生也从东厢房出来与两位兄长寒暄了两句,刚要回屋里补觉,就被陈保贵一声令下,一块儿进了正房。
早上天气还有些凉意,大伙儿见着面都十分亲,尤其是陈仲贤,几乎是赖在陈有生怀里不离开。
“爹,家里水稻啥时候收,我回来瞧着那地里的稻穗都压弯了腰。”陈民生率先问道。
陈保贵瞅了一眼大儿,心里全是慰藉,说来说去,还是大儿子最孝顺自个,为整个老陈家考虑。
“你们刚回来,歇两日,两日后咱们再收。”陈保贵一抬手想要摸那箱子上的旱烟竿子,刚伸出去的手又收了回来。
那断成两截的旱烟竿子依旧没有人替他修。
陈民生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从怀里摸出了这次赚来的银钱。
“爹,这是这个月的工钱,因为没满一个月,只得了四十五文。”
“爹,这是我的,和大哥一样。”陈有生也将兜里的铜钱给递了过去。
陈保贵没有伸手,大周氏直接一把接了过去,一枚一枚的数着,还不忘数落几句。
“行了,你少说两句,孩子们也受了苦,今儿做些好菜给孩子们补补。”陈保贵重重的咳嗽了一声。
大周氏甩了脸子,望着陈仲毅,那眼里的意思再明显不过。
“爷、奶,我力气没爹和二叔大,只得了二十文。”陈仲毅将那二十文递了过去。
这可是他在码头上扛了整整二十多麻包才换来的,自然是舍不得。
大周氏刚要伸手去接,就被陈保贵给拦住了:“这钱仲毅你留着,甭搭理你奶。”
“可是——”陈仲毅抬眸望了一眼大周氏,那大周氏的眼神仿佛要吃了自己个。
陈保贵挡住大周氏的身子呵斥:“还不敢紧去舀了白面,我记得咱仲毅最爱吃白面饼子了,去烙。”
“当家的!”大周氏极其不情愿。
陈保贵一记冷眼瞥了过去,大周氏这才起身去屋里舀了白面,吆喝了吴倩茹一块儿去了厨房。
陈仲毅心里头有些不是滋味,明明是自己辛苦得来的银钱,可这会儿却觉得如同烫手的山芋。
“爷,这钱让奶给收着吧。”
“爷让你拿着就拿着,快让你娘收着,你年岁也快到了了,该让你娘给存点银钱了。”陈保贵瞥了一眼陈海燕。
陈海燕这才上前将那二十文钱给收了。
“快给爷说说,你们都在码头上瞧见什么,听见什么了?让咱们大伙儿也见识见识。”陈保贵挪了挪位置,扯着陈仲毅坐在身边,又拿了蒲扇给他扇风。
这可让陈仲毅有些受宠若惊,不过瞧着屋里的几个弟弟妹妹都热络的瞧着自己个,便将在码头上的所见所闻都说与了屋里的人听。
陈富生懒得听这些事情,打了一个哈欠道:“爹,我回屋温书了,一会儿早饭好了,您喊我一声!”
“三弟,你去吧,温书要紧。”陈民生起身送他出去。
“大哥哥,那船真的能载人去那么远的地方吗,我听说东莱国与咱们隔着一片海呢?”陈仲贤忍不住开口询问道。
他这几个月都跟着陈仲怀身后偷偷学习,所以也听过东莱国,加之这些日子里,姥爷还种了东莱国的西瓜,他就愈发好奇了。
陈有生低声的打断了孩子的话,不让他出声。
却听见陈仲毅接着讲了许多趣事儿。
“爷,我在码头上听人说杨家村种了西瓜,还有京城里的大官亲自去看了,我还听说这西瓜种植的法子是四叔和四婶教的,是不是真的?”陈仲毅忽的开口询问道。
屋里的氛围有些不大对,除了他们刚回来的三人,其他都不敢再说话了。
“仲毅,你别问了,小孩子家家的哪管得了这么多事儿,回屋洗洗去。”陈海燕轻声呵斥道。
陈民生也意识到家里似乎发生了什么事情。
“爹,怎么了这是?”
陈保贵叹了一口气,望着两儿子,将陈永生的事情都全部给说了出来,一手摩挲着自己那两截旱烟杆子,眉眼里全是落寞:“往后,咱们老陈家就只有你们三兄弟,老四——陈永生不再是咱们家里的人了。”
闻言,陈民生险些从凳子上摔倒在地,好半晌才回过神来:“爹,莫不是弄错了,咱们虽然分了家,但这话也不能乱说啊,当年娘生了双胞胎,咋地老四就不是咱们陈家人了?”
“他确实跟咱没血缘,是爹在山上捡回来的,罢了,这事儿你们知道也好,往后甭上赶着去他家,免得旁人笑话咱们!”陈保贵微微颔首。
陈民生心里头有些不是滋味,可看着爹这副模样,终究没有再逼问。
众人耷拉着回了各自的屋里,陈海燕一把扯住要往院子外走的陈民生,将他拽回了屋里。
陈有生则是扶着杨絮回了东厢房。
农家小娘子,带个系统养包子 第223章 只知蝇头小利
西厢房。
陈民生挣脱开自家婆娘的手,一脸怒容。
陈仲毅则是在一旁劝道:“娘,您这是怎么了,爹只是去找四叔问个清楚明白,又不是什么大事。”
陈海燕一屁股跌坐在炕上,瞧着父子二人都不听劝,气得抹着眼泪:“你去吧,反正从我嫁入老陈家来,你就没听过我一句话。”
“娘——”陈仲毅上前安抚着陈海燕,“您别哭啊。”
陈民生则是站在屋里手足无措,“海燕,你有什么话说就是,我听还不成?”
陈海燕一把抹掉眼泪,抬眸看向男人:“真听?”
“真听。”
陈海燕示意他将房门给关上,这才低声开口:“你身为陈家长子,心里惦记着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我从没有任何怨言,谁让当初我嫁给你就看上你有担当。”
当着孩子的面,被她提起,陈民生忍不住有些害臊,搓了搓掌心。
谁知,陈海燕话锋一转:“如今爹把这事儿同你们说,就是想要让你们去找老四,可人家都已经表明了态度,是不想同咱们有任何瓜葛,陈永生的名儿早就从陈氏族谱被划去了,你再去,岂不是给他们添堵,如今人家还念着养育之恩,会按照分家文书上写的孝敬二老,你若再上门,只怕这丁点的维系都会被断送。”
“怎、怎么会,老四不是那样的人?”陈民生不敢相信。
陈海燕侧了侧身子,“你了解老四吗?”
“这——”陈民生一时哑然,他确实不大了解老四。
陈海燕见自己说动了陈民生,起身将他拽至炕前坐下:“如今你们刚回来,家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收粮和老三考秀才,要我说,只要陈永生还认你这个兄弟,不用你去说,他心里也都记着你们的情谊。”
相反,若是人家心里头不记着这情谊,纵然你跪在人家门前,人家也将你拒之门外,何必去讨嫌。
陈民生若有所思点了点头,算是应下了。
陈仲毅道:“娘,弟弟们什么时候可以回来,我想他们了。”
提起两个小儿子,陈海燕一阵心痛:“他们在云水镇学手艺,你一会儿吃完早饭,顺便将你爷的旱烟杆子给修好了。”
说着便将那二十文钱给取了出来重新交给了陈仲毅。
“娘,这钱您给我收着。”陈仲毅推拒着。
陈海燕笑着揉了揉他的脑袋:“傻孩子,修旱烟杆子不要钱吗,拿着,若是剩两个钱,便给你弟弟们买些好吃的,知道吗?”
“嗯。”
对面东厢房里,陈鱼也同陈仲贤一块儿拉着陈有生,不过他们是为了让他摸一摸杨絮的肚子,并不是为了别的。
“爹,您瞧,我和仲贤将娘亲和弟弟照顾的很好。”陈鱼道。
陈有生憨憨的笑了笑,隔着衣裳抚摸着杨絮的肚子,“你在家里都还好吧,娘她——”
杨絮止住了他的话:“四弟妹和我娘一直偷偷给我拿吃的,我在家除了做绣活,也没干别的,两孩子也懂事。”
听着杨絮半点不提大周氏的一句话,陈有生心里头便明白了。
“爹,咱们什么时候同爷说分家的事儿,三叔都快去考院试了。”陈鱼忽然开口。
陈有生倒不如往日那般谨小慎微了,这几个月在码头,他也算是悟出了道理,自个儿有手有脚,光给人卸货,他也能养活妻儿,分了家自然也行。
“再等等,你三叔考完了就说。”陈有生黝黑的目光里闪着亮光。
两个孩子嬉闹成一团。
杨絮的脸上也带着欣慰。
屋外传来了吴倩茹的敲门声,示意众人去正房屋里吃早饭。
白面饼子和浓稠的稀饭,没有大周氏的唠叨声,众人吃的异常高兴。
“爷,一会儿我去镇上看看仲举和仲礼,您的旱烟杆子给我,我拿去铁匠铺处让他给您修了。”陈仲毅放下了碗筷道。
一听这话,大周氏冷哼一声:“就你机灵。”
“爷,奶夸我机灵。”陈仲毅完全不理会大周氏的冷嘲热讽,朝着陈保贵伸手。
陈保贵已经好些时日没有抽旱烟了,心里惦念着狠,可他又不好意思开口问老婆子要钱,家里也没人在乎自己个,这旱烟杆子便一直没人修。
“带两个饼去给他们,让他们尝尝你奶的手艺,先问问铜匠几个钱,太贵了,咱就不修。”陈保贵将旱烟杆子和饼递给了陈仲毅。
陈仲毅拿起旱烟杆就退了出去。
众人吃完后,吴倩茹默默的收拾着桌上的碗筷,一副贤良淑德的模样。
陈富生则是咂摸着嘴,给大周氏使了个眼色,“娘,您不是说有事儿要同爹商量的吗?”
大周氏轻声咳了一嗓子,“你们都出去,该干嘛干嘛去,玉珠你带着如英跟你二嫂去绣帕子去。”
“知道了,娘!”陈玉珠知道娘这是要避着自己,心里有些不是滋味,捧着针线篓子去了外头院里。
房里没了旁人,陈富生憋了许久的话终于能一吐为快了。
“爹,您为啥要让她跟着我去京城,您明知道我——”陈富生压低了声音,全身都是抗拒。
陈保贵坐在草席上,斜睨了一眼陈保贵和大周氏:“甭以为我不晓得你娘俩要干啥,你嫌弃她是糟糠之妻,跟着你进京会被旁人笑话,但我告诉你,她可是咱们老陈家明媒正娶回来的,将来无论你做多高的官,她依旧是你的正妻。”
“爹,我知道,我只是不想让她跟着我去受罪,万一——”
“没有万一,你娘身子骨哪里能跟着你,上京途中一没个落脚的地,二没个烧火做饭,为你添衣的人,你能活着进考场?”陈保贵怒喝。
“咱们不是有银子,爹不是说卖了粮食给我盘缠,我可以住客栈啊,怎么会没人——”
“我呸,这些年给你花的钱还不够多?我想过了,给你十五两,全都让你媳妇拿着,你们途中雇辆骡车,再带一包粮食,如今盛夏,在哪过夜都成,等你考上了秀才,方方面面都要打点,这卖粮的钱,爹先攒着。”
“当家的,这不好吧。”大周氏从中插了一句。
陈保贵横眉冷对,“不好,不好你来当家,妇人之见晓得个屁,就知道蝇头小利!”
撂下这句话,陈保贵直接下了炕,招呼了老大和老二去了田里。
农家小娘子,带个系统养包子 第224章 收粮
田里。
放眼望去青黄交接,陈保贵双手背负来到自己地里头,佝偻着腰,折了一棵稻穗,一番搓揉,那饱满的米粒便落在掌心里。
“今年的米粒饱满,定能卖个好价钱。”陈保贵将手中的米粒给兄弟二人看。
陈民生同陈有生一人抓了一点,捧在手心里,黝黑的面庞上带着笑意。
同村的乡亲们瞧着老陈家的两儿子回来了,都同陈保贵打了招呼,问了好。
“老陈叔,你们啥时候收?”地里头传来一乡亲的询问。
陈保贵笑着道:“让孩子们歇歇,后天收,你们呢?”
“嗨,我们还是老样子,等月底了收,老陈叔,您家若是忙不过来,招呼一声,我来帮您!”
“好。”
一番交谈,陈保贵心里颇为舒坦,领着两儿子又转悠了一圈儿,这才回了家里。
两日后。
杨家村递来消息,杨槐地里的番薯已经都拔完了,等着苏凝前去一块儿点种子。
陈永生同苏凝一块儿去了杨家村,待到了那地里头,发现地里的垄都修整好了,遂让杨槐将那棉花种子给拿了出来。
当着全村人的面,同杨槐将那些棉花种子点入了地里,并告知乡亲们,日后他们也是如此种植棉花。
乡亲们瞧着这三十亩地的垄,有些跃跃欲试,当场跟着杨槐和苏凝学了这棉花种子的种法。
众人拾柴火焰高,原本点种要花上一日的功夫,如今有了乡亲们的帮忙,倒是快了许多。
三十亩地,半晌就弄完了。
“叔,这次送完西瓜,只怕下一次的产量就会低了,等瓜苗都脱落了,就将瓜藤给砍了吧,花生也都给拔了,咱们种油菜。”
“好,我也是这个打算,不过这花生咱们也让衙役们带走吗?”杨槐望了望地里那些正在摘西瓜的衙役们道。
“花生先送一半,剩下一半咱们留种,给每家每户都分了,陈家村的先暂时不分,等我师兄回来后再说。”苏凝道。
“成,就依着你的意思办,等事情办妥了,我通知你。”
“嗯,那叔我们先回去了。”苏凝与杨槐辞别,望着那地里的西瓜有些不舍,这个夏天她怕是吃不到了。
不过好在屋后菜地里还种了番茄,今儿起来她瞧见都红了。
“相公,回去之后咱们炒番茄鸡蛋吃。”苏凝拉扯住陈永生的胳膊,眉开眼笑。
陈永生有些心不在焉的应了。
苏凝瞧着他的模样,不由问道:“你怎么了,这两日瞧你好像有心事。”
“没事儿,天气太热,燥的。”陈永生同她解释。
这可不像是往日里的陈永生,明显是有什么事儿瞒着自己。
不过他不说,她也有的是法子知道。
“那一会儿我们吃完饭,去地里把庄稼给收了,爹说明儿个学堂就沐休了,正好可以让爹来家里住上两日。”苏凝道。
“好。”
夫妻二人走回家中,苏凝便迫不及待的去了屋后的菜地里摘了番茄和黄瓜,又摘了豆角。
将番茄和黄瓜搁在篮子里,吊在井中,取了前院里的青花椒,又从鸡窝里捡了几枚鸡蛋。
苏凝望着手里的五枚鸡蛋,又回头瞧了一眼那雄赳赳的野鸡,不由嗤笑。
想当初,这两只焉了吧唧的野鸡,她本想吃了的,可谁曾想,居然给喂活了,还下了不少的鸡蛋,孵出了不少的小鸡来,加上她又买了几只,如今这鸡窝里那叫一个热闹。
番茄炒蛋,凉拌番茄,番茄蛋汤,凉拌黄瓜是中午的饭食。
估摸着快到孩子下课回来的时候,苏凝便将蒸好的米饭放凉在一旁,让陈永生帮着生了火,直接炒了菜。
菜刚出锅,就听见陈二牛和陈仲怀在门口叽叽喳喳的说话声。
“好香啊,婶儿!”陈二牛一把推开陈仲怀,直接朝着厨房进,还不忘往瞅着桌子上的菜。
来福站在身后叫喊着。
苏凝拌了最后一道黄瓜,便指挥着两孩子将菜给端出去。
陈二牛立马得令,巴不得留下来吃饭,完全忘记了他娘的嘱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