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爆笑天王:来呀,互相伤害啊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易水尤寒
在大年初六这天迎来了探亲回来的郭先生、陈云深以及郭先生的女朋友阿惠。
云朗轻轻的拉拉郭先生的袖子:“师娘长得好漂亮。”
郭先生乐的哈哈笑,指着云朗给阿惠看:“瞧我徒弟说话多好听,我徒弟说了你是他师娘。”
身材高挑性格爽朗的阿惠将手上提着的包往茶几上一放,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红包塞到云朗手里,笑着说:
“师娘给的改口费,拿去买糖吃。”
云朗抿嘴一笑:“谢谢师娘,师娘你长得真好看,我师父上辈子一定拯救了银河。”
阿惠被云朗逗的哈哈一乐:“好孩子。”
云朗看向陈云深,几天不见,这小子没见胖也没见瘦。
见云朗朝自己看过来,陈云深脸上挂着笑冲着云朗打招呼:“云朗新年好。”
云朗也笑呵呵的喊了一声“师弟乖,一会儿大师兄给你包红包啊。”
陈云深忍不住无奈,就是郭先生都忍不住笑着跟阿惠说:“别看他年龄小,最喜欢摆大师兄的谱。”
陈云深盯着云朗看了看,突然开口说道:
“云朗,你在家是不是没好好吃饭?别人过年都长肉,你怎么反倒瘦了?”
云朗一脸的无奈:“跟着师父回了一趟师门,你知道我爬山爬了几个小时吗?
八个小时啊,差点没把我累死,上山之后没多停留又该下山了,这一路全靠我两条腿。
累都要累死了,我一年积攒的脂肪都不够这一次造的,能胖了才怪。”
陈云深忍不住惊叹:“真的假的?”
云朗抬抬自己的腿:“我今儿腿还酸呢,五天,我五天没练功,什么都没练,你就该想像到我有多惨了。”
陈云深深表同情的点点头:云朗平日里有多勤奋,所有人都看在眼里,能让他五天不练功,可见是累得很了。
于是开口说道:“要我帮你揉揉吗?我曾经学过推拿。”
云朗摇摇头:“我歇歇就行,估计下午师父也不会让我练太难的,应该没事儿,实在不行你再出手不迟。”
过了正月十五,萧然也回来了,不过这次回来是拿东西的,说了两句话没呆一会儿就又走了。
说是先前云朗帮他选的几个剧本,已经确定要重新开机了,萧然作为目前最大腕的主演,必须得跟着进组。
云朗嘱咐他千万不要耍脾气耍大牌,虽然说新年新气象,有些事情的影响力正在减退却不代表就过去了。
这种时候但凡有一点儿不好的流言,就有可能被黑出翔。
萧然拍了拍云朗的肩膀,笑的很温柔:
“我知道,有事记得跟我打电话,还有,工地上的事情暂时不着急,总得开春化冻了才好继续施工,一切有我呢。”
郭先生的相声会馆因为有阿惠的加入,渐渐的也能留住一些顾客。
郭先生自己又是有真本事的,另外又有几个投奔过来的同行,事业上也算是渐渐有了起色。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家里的伙食条件直线上升,从原来的一周吃一顿肉到现在基本上每天都有肉。
云朗就知道郭先生的相声会馆这会儿挣钱了。





爆笑天王:来呀,互相伤害啊 第251章 闭门造车可不成
五月份的时候,小辫儿去而复返,开始正式跟着郭先生学相声。
云朗因为要学的东西多,时间上协调不了,因此,作为大师兄目前为止还没有跟着郭先生去相声会馆里面熏过。
倒是陈云深和小辫儿俩人每天跟屁虫一样跟在郭先生身后,甚至还跟着郭先生上台亮过相。
舞台经验为零的大师兄云朗依然不急不缓的按照自己的路子走,对云朗的淡定从容,郭先生特别的满意。
不争一时长短,不骄不躁专心学艺,不愧是本门大师兄,因此,对云朗的教育反倒是越发的重视。
每天都要抽出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给云朗上课,日常抽查作业对云朗也是最严厉。
但凡有一个字背错,也不打也不骂,直接就是贴着墙罚站,头上顶着碗碗里盛着水的那种。
因为有云朗这个大师兄榜样在前,因此,小辫儿错一个字挨一巴掌,陈云深错一个字踹一脚也就没那么难以接受了。
主要是俩人曾经试着头上顶碗,结果从来没超过三分钟就得东摇西晃,也因此越发佩服云朗能顶着碗一站就是半小时。
随着相声会馆的生意越来越好,郭先生晚上休息的时间越晚,早上起床的时间就越晚。
郭先生自己每天睡到太阳高照,但却不允许自己的徒弟睡懒觉。
云朗倒是不用管,家里每天起的最早的就是他,不到五点人就已经在练功房里了。
至于小辫儿和陈云深,每天早上五点钟准时被阿惠从被窝里提留出来,必须起床练功。
也可以说正是因为云朗这个大师兄的榜样做的足够好,因此陈云深和小辫儿从没觉得自己这么辛苦有哪里不对。
倒是让郭先生省心不少,开始考虑要不要把儿子也接过来。
家里有两个专业练功房,一般情况下都是云朗自己用一个,陈云深和小辫儿俩人合用一个。
倒不是云朗霸道,主要是因为云朗练功时候动静太大,怕误伤了陈云深和小辫儿。
云朗一直没觉得这种状态有什么不对劲,直到有一天正在练功房里练唱的时候,练功房的门被陈云深和小辫儿推开。
云朗才知道陈云深和小辫儿俩人,早就想跟着云朗学唱京剧,又怕打扰到云朗,一直犹豫没敢问。
直到前两天听云朗对着郭先生唱了一段儿也不知道什么名儿的小段儿,才越发的想跟着学。
云朗拿起毛巾擦了擦额头的汗,特别爽快的点头:“早说啊,早说不就早教给你们了?自家兄弟不用客气。”
陈云深脸色有一瞬间的无奈:被一个没自己高、没自己大的小孩儿说【自家兄弟不用客气】感觉很怪啊。
小辫儿没有陈云深大,没想那么多,就是特别高兴的说了一句:“大师兄说的对,都是自己人。”
云朗又说:“你们也知道我也是跟着师父从基本功开始学的,因此我也只能从基本功开始教你们,练习基本功的过程非常枯燥,你们可不许喊苦喊累。”
陈云深和小辫儿对视一眼随即点点头,纷纷表示保证不怕吃苦受累,一定跟着大师兄好好学。
看两人态度端正,云朗三言两语就把两人的日程给重新安排了一遍。
早上的时候云朗自己要练功,可能顾不上他们俩,上午要跟着郭先生学,下午又要到青云武馆。
因此,云朗把教他们俩的时间定在了傍晚,也就是从青云武馆回来后的那段时间。
至于为什么不是晚上,那是因为晚上云朗要跟着梅先生在【梨园游梦】里学习。
这么认真一算,云朗的时间真的安排的很紧凑啊,难怪郭先生从不要求云朗到相声会馆里熏,实在没时间啊。
郭先生目前为止教给陈云深和小辫儿的东西,基本上全都是跟背诵有关的,比如太平歌词,比如贯口。
反正都是基本功,干练的话还容易胡思乱想,
因此,云朗要求陈云深和小辫儿在练习蹲马步或者压腿或者下腰的时候,嘴里不能停,要跟着云朗练习吊嗓子。
也就是唱戏时候用到的正确发音,比如说旦角的声音怎么发,武生的腔调怎么唱,反正就是不能闲着。
云朗自己经常这么干,因此也没觉得一心二用有什么难,习惯了就好。
但对陈云深和小辫儿来说,简直比背太平歌词还要来的痛苦,陈云深还好点儿,身上有黄梅戏的基础。
但小辫儿就不行了,完全的零基础,有好多次都差点坚持不下来。
云朗和陈云深一个武力威胁一个语言鼓励,反正磕磕绊绊的也坚持了下来。
云朗教小辫儿和陈云深学习师门曲艺的事情,郭先生心里门清,却从未出言反对过,就这么任由三个小家伙折腾。
更没有说因为目前曲艺界没有这一门所谓的京剧曲艺,而生出排斥的心理。
甚至有时候还跟云朗讨论关于京剧的一些知识,越接触就越是忍不住被京剧的魅力折服。
不能跟梅先生促膝长谈成了郭先生的一大心病和遗憾。
让云朗觉得好笑的,就是郭先生有时候正琢磨什么事儿的时候,突然想起来,就会忍不住让云朗当场唱一段儿。
就算是清唱,也是听得津津有味,甚至还眯着眼睛打拍子,一副享受的样子。
尤其最近两天,不知道是不是创作新段子遇到了瓶颈,从没有九点之前起过床的郭先生,居然在八点就下了楼。
也不吃饭,泡了一杯浓茶往沙发上一坐,对着刚从练功房出来的云朗招手:
“云朗,给师父唱一段儿吧,随便唱点儿什么都行。”
云朗“哦”了一声“师父我先喝口水,润润嗓子。”
郭先生点点头,随即又皱眉:“你没时间去剧场里熏,又没时间出去多听多看,你这样闭门造车可不成啊。
相声文化你得让它接地气,因为它很多包袱和段子都来源于生活,这样才能让大家有共鸣,不能高高在上端着,
这样,一会儿我带你出去转转,去拜访一下别的相声艺人,你得亲自感受这种氛围。”
云朗把水杯里的水喝完,一边点头认同郭先生的话,一边问郭先生:“今儿唱哪一段?”




爆笑天王:来呀,互相伤害啊 第252章 承老先生吉言
郭先生说到做到,换好了衣裳直接领着云朗就出了门。
说来也是心酸,这一次跟着郭先生出去,竟是云朗来到这个世界一年多时间里第一次出门逛街。
先前因为参加节目成了小明星,怕被人认出来一直不敢出门,后来一心学艺也懒得出门。
走在跟记忆里完全不同的京城大小街道,听着耳边熙熙攘攘的人声鼎沸,云朗像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一样。
左看看又看看好奇的不行:提笼遛鸟的,摇着芭蕉扇侃大山的,这才是真正原汁原味的天子脚下黎民百姓生活呢。
看云朗东张西望的好奇样子,郭先生有点儿心酸的摸摸云朗的脑袋,感叹一句:
“早该带你出来逛逛的,瞧把你给稀罕的,你这样儿可不行,人们一看就知道你不是本地人。”
云朗抿着嘴笑:“这不是跟着师父呢吗?有师父在,谁还能哄了我?您可是千年的狐狸。”
郭先生笑骂一声:“有你这么跟师父说话的吗?还千年的狐狸,你这是在骂我呢还是夸我呢?”
云朗也跟着乐:“我夸您聪明呢。”
郭先生熟门熟路的带着云朗到了一家茶馆,叫了一壶茶,人家送了一碟瓜子,云朗挨着郭先生坐下。
就听郭先生解释:“这家茶馆有个说评说的老先生,特别厉害,就是年龄有点儿大了,说一场少一场了。”
云朗点点头“我一会儿一定认真听。”
郭先生提着茶壶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看这云朗一双灵动的眸子正四下打量,忍不住摇头一笑:
这要是小辫儿和陈云深在场,倒茶这种事情肯定用不着自己动手。
也就是云朗,完全没有那种我要把师父伺候的舒舒服服的觉悟,想喝茶喝水?又不是没手没脚,自己倒。
当然,如果郭先生说云朗你给师父泡壶茶,云朗也不会说不干。
但因为家里有小辫儿和陈云深,端茶倒水这种事儿一般轮不到云朗,再一个郭先生也不舍得让云朗干活。
“师父,这里人这么少,老板怎么挣钱啊?”
云朗看了一圈儿,除了自己一桌俩人,还有三个老头,统共五个人,怕是连本儿都顾不住吧?
郭先生叹了一口气:“有什么办法?你以为咱们的相声会馆比这茶馆又能好多少?”
云朗诧异:“咱们相声会馆儿的生意不好?那师娘怎么舍得天天买肉啊?”
郭先生脸上表情顿时就感慨了起来:“她,心太软,觉得你们喊我一声师父就得当儿子一样好好对你们,就怕你们吃的不好,将来长不高,怕你们也被人喊‘小黑胖子’”
云朗脸上的笑也渐渐收敛,阿惠确实是个贤惠的好女人,对云朗三个徒弟绝对没话说,关键长得也好看。
有时候云朗都想不通,她怎么就看上了郭先生呢?
说真的,此时此刻的郭先生,那真是可以用矮矬穷来形容了。
眼见着郭先生情绪有些低落,云朗赶紧说道:“我相信咱们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郭先生笑笑没说话,而被郭先生推崇的评书老先生也登台了。
看着老先生那双满是智慧却又微微带着浑浊的眼睛,云朗立马就挺直了脊背,神情特别认真严肃。
态度端正,也是对老先生的一种尊敬,因为老先生年龄真的挺大了。
老先生目光在茶馆里一扫,看到只有寥寥的五个人,其中一个还是个萝卜头。
嘴角微微一笑,开玩笑般的说了一句:“今儿来的还不少,有五个人呢。”
别看老先生年龄大,但一拿起醒目开讲,声音清亮,吐字清晰,一点儿都没有龙钟之态。
尤其老先生节奏掌握的特别好,整场听下来,就给人一个感觉:舒服。
等到老先生讲完一场,却没有回后台,而是直接从台上下来走到云朗和郭先生这一桌。
冲着郭先生抱了抱拳:“叨扰了,在台上就觉得先生不是一般人,老朽斗胆问一句,不知这位先生如何称呼?”
郭先生赶紧起身,十分恭敬的双手托住老先生,把人让到座位上,很是谦虚的说道:
“先生不敢当,您要不嫌弃就喊我一声刚子,我是说相声的,听人说老先生的评书说的好,一直心驰神往。
所以趁着今儿有空,就专程带小徒过来见见世面,这是我徒弟云朗,云朗给老先生见礼。”
云朗很是恭敬的喊了一声“老先生好。”
老先生目光在云朗身上看了又看,随后笑眯眯的说道:
“你收了个好徒弟,虽然年幼,但身板正,气质清,眼神亮,是个好苗子,好好培养。”
郭先生脸上的笑又多了几分:“承老先生吉言。”
然后一大晌的时间,云朗就听郭先生和老先生说话了,俩人那真是能说。
从相声现状说到评书的未来,从封神演义说到隋唐英雄传,那真是逮着什么都能聊。
郭先生说老先生是个取之不竭的宝库,老先生说郭先生后生可畏,然后又双双叹息曲艺界的没落。
回家的路上,云朗就听郭先生说:
“我要买一台摄影机,把这些老先生的本事都录下来,就算将来这些老艺人都不在了,起码他们还能有东西传下来。”
郭先生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也是一个相当有魄力的人。
上次参加节目人家给的十万块直接拿出来,还没捂热乎呢,就买了一台当今水平最好的摄影机。
然后每天上午啥也不干,就领着云朗和小辫儿陈云深三个人走街串巷拜访老艺人。
征得人家同意之后,把人家表演的东西都给录了下来。
每次拜访到一位老艺人,郭先生脸上的神情就严肃几分,就连小辫儿和陈云深都多了几分沉稳。
云朗觉得自己这段日子所看到的所学到的东西,那真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八月份的时候,沉寂了近一年的娱乐圈再次热闹了起来,各种小鲜肉小花旦如同雨后春笋一茬接一茬的冒了出来。
萧然依旧闷在剧组拍戏,不参与任何娱乐邀约,一副我要从偶像派转实力派的样子。
而好多因为申琪葬礼爆炸事件而停播了的综艺节目,也趁着这股东风,都纷纷选择了复播。




爆笑天王:来呀,互相伤害啊 第253章 媳妇儿是亲生的
大概是中秋节前后的某一天,云朗从青云武馆回来,就见阿惠正坐在沙发上偷偷的抹眼泪。
连鞋都顾不上换,直接跑过去问:“师娘,您怎么了?是不是谁欺负您了?您跟我说,我帮您出气去。”
阿惠拿纸巾擦了擦脸上的泪,强忍着情绪摇摇头:“没事儿,没事儿,就是突然想家了。”
这种哄孩子的口吻云朗能信吗?自然不能,拿了水杯帮阿惠倒了热水,静静的坐在她身边,一副贴心小棉袄的样子。
“师娘,您知道师父最在乎您了,要是受了委屈千万别自己闷着,师父会心疼的,我和小辫儿他们也会心疼的。”
原本就伤心的阿惠,一听云朗这么说,倒是越发难过起来,一边哭一边说:
“我不是伤心难过,我就是心疼你师父,我要是知道他参加这么一档子节目,说什么也要拦着他。
节目组也是可恨,这不是故意整人呢吗?你师父受了大罪了,难怪一听跟鱼有关的食物,连看一眼都不肯。”
原本听了前半截话,还以为郭先生橱柜展览那事儿被阿惠给知道了,替郭先生心疼呢。
谁知道一听下半截话,才知道根本无关那橱柜展览的事儿,是另外一档综艺节目。
云朗心生不妙,想起了一年前郭先生曾经参加过一次综艺节目,那次还带着小辫儿去了,莫非就是那场综艺?
想到这里,云朗直接上楼打开电脑:
看到郭先生玩命一样从山顶跳下来,看到郭先生一边唱着太平歌词一边走在鳄鱼池上面的吊桥上,看到郭先生皱着眉头将生化武器鲱鱼罐头吃完···
忍不住就红了眼,再不敢看第一眼。
也难怪阿惠会哭成那样了,任谁看到自己熟悉的亲人,在生死边缘游走了好几个来回都镇定不了。
云朗深吸两口气,将翻滚的情绪压下,重新下了楼,阿惠依然还坐在沙发上擦泪,连姿势都没有变。
云朗先把鞋子换了下来,这才又走到阿惠跟前,缓缓说道:
“师娘,别哭,都过去了,师父不是好好的吗?如果师父知道您为了他哭,一定比师娘更心疼。”
阿惠吸了吸鼻子,泪眼朦胧的看向云朗:“你都看到了?”
云朗点点头,阿惠拿纸巾擦了擦脸,神情微微激动:
“你说他,他胆子怎么就这么大?什么都敢做,我但凡知道他参加这节目,宁愿把他的腿打折也不会让他去。”
云朗看看时间:“师娘,快去收拾一下,一会儿师父就该回来了。”
阿惠点点头:“嗯,这事儿先不要告诉你师父,就当做什么都不知道,我怕你师父难为情。”
云朗想说如今新闻媒体这么发达,哪里是想瞒就能瞒住的?
可是看到阿惠的眼睛,却也只能点点头:“我不说。”
阿惠扯出一抹僵硬的笑:“我去做晚饭,你拿拖把把刚刚踩的脚印拖一拖。”
云朗轻轻“嗯”了一声,有些拿不准这件事对郭先生的未来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毕竟上辈子的时候,可没听说过郭先生有这一茬,当然,上辈子跟这辈子很多东西都不一样了,会有变化也不奇怪。
郭先生眼睛多毒,千年的老狐狸一点儿都不夸张,回家只看了阿惠一眼,脸色当即就变了。
趁着阿惠去厨房端菜的功夫,用眼神询问云朗【怎么回事?】
云朗也不敢大动作,怕被阿惠看到,用身体当着手,悄悄用手指指了指电视的方向。
郭先生目光瞬间凝重,抿了抿嘴,主动进厨房帮忙,被阿惠瞪了一眼“你给我坐好等着吃就行了。”
因为大家素了近一年的时间,因此,不管是什么综艺,只要确认复播的,都能得到一个很不错的收视率。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敢拼敢为偏偏又风趣幽默的郭先生一下子就入了一些人的眼。
尤其知道郭先生是一个相声演员,并且在京城有个专门说相声的相声会馆时候。
很多人心里突然就觉得该去这个‘小黑胖子’的相声会馆看看,听听这个相声演员说的相声。
看看这个人说的相声,是不是跟他在节目中表现出来的一样精彩。
要么说有付出就有收获呢,虽然参与这个综艺挑战特别让人心疼唏嘘。
但也正是这个平台,在某种程度上也确实让郭先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提起郭先生,都得竖起大拇指说一声勇气可嘉,生化武器鳕鱼罐头都能面不改色的吃下去,确实算得上是我辈楷模。
也因此,郭先生主办的相声会馆第一次迎来了春天。
每次不能说是座无虚席吧,但起码也能有个几十人,多的时候上百人也都有过。
日子一天天过去,相声会馆从一开始的流动观众发展成忠实观众,人气渐渐的旺了起来。
除了观众,对郭先生来说,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说相声的演员终于不再紧紧巴巴的了。
从一开始的六个相声演员一下子就翻了一倍都不止,十四个相声演员能从下午说到晚上。
加上阿惠的京韵大鼓,一共十五个演员,渐渐也在相声圈曲艺界打开了知名度。
如果说一开始是郭先生的人气把人吸引了过来,那么郭先生过硬的基本功就是留住这些人的必杀技。
听相声的也多了,郭先生也就赚钱了,有了钱之后,郭先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租赁的那套院子给买了下来。
当郭先生把房产证和钥匙搁在阿惠跟前,阿惠的眼圈儿瞬间就红了。
1...5152535455...2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