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白马赵子龙
而这其中固然有卢象升身体不便的因素,而更多地是,却是两人之间再没有了政治分歧,并且卢象升之前身为宣大总督时,对杨山芦也多有关照的因素。
甚至于不仅于此,杨嗣昌看来对于如何交好卢象升,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所以这时,他又是话接前提,说起了琼州岛之所以会这样出色,这其中身为昌化知州的史可法,和作为监察御史,担任教化之功的黄道周,都是功莫大焉。
而听见杨嗣昌提到这个话题,卢象升就是笑容满面的,卢象升虽然不是东林党人,但是他的政治理念,和东林党人比较接近,而现在听见杨嗣昌如此推崇此二人,又哪里会不开心呢?
再加上现在的杨嗣昌,身上已经没有了奸臣的标签,自从他和东林党人的魁首人物,刘宗周结为亲家后(杨山芦娶了刘宗周的孙女刘红鲤),双方的关系已经缓和了很多,包括以前一直针对他的黄道周在内,在见识了杨山芦开拓琼州岛的独到眼光后,佩服之余也爱屋及乌,至少不再骂他是“豭狗人枭”了。
所以这样一来,双方之间再无隔阂,自然是相谈甚欢了。
而见到这一幕,那些粗鄙的武夫将领还没觉得什么……毕竟在他们看来,这二个都是擅长舞文弄墨的文臣,能谈到一块也是很正常的吧……
可是杨山芦却知道这是怎么回事,看着两人的笑脸,杨山芦甚至是非常的感慨的……要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两位可是水火不容的!而究其原因,就是在崇祯十一年的鞑虏入寇中,两人的观念不同!
杨嗣昌的观点是先安内再攘外(当时的中原流寇,也就是张献忠,罗汝才之辈还非常活跃呢),所以想和清军求和,而卢象升的观点却是主战——也就是同时和流寇和清军开战,两面作战。
所以这两位虽然都是当世的人杰,可是却是因为各自理念的不同,最后变得水火不容,乃至最后卢象升黯然身死,都是和这种分歧有关的,可是现在呢?
杨山芦回想着前年做的事情,不仅非常欣慰……正是因为有了之前堪称完美的中原大战,张献忠罗汝才之辈已经被统统消灭干净,就算是残留下来的李定国和刘文秀等人,也是送到了满洲去祸害鞑子,(包括在和三边总督洪承畴连番大战后,只剩下十八骑的李闯王,此刻还藏在商洛山中舔砥伤口)
所以在这次的鞑虏入寇中,再也没有什么先安内还是先攘外的争论了,没有了根本的政治分歧,再加上还有自己从中作为润滑剂,就真正的让这两位大明的人杰携手起来,一起并肩为国出力了!
等到最后寒暄已毕后,众人这才一起向行辕走去,然后按照惯例,众将已经给杨嗣昌的到来,准备了一桌接风酒,再加上这次朝廷手笔很大,赏下很多酒肉,所以这次,全军将士都是允许饮酒(数量有限制),一起狂欢。
当然,在喝酒的时候,行营众将还是有些拘束的,没人敢劝杨嗣昌的酒,毕竟他们都知道,像他们这样的武夫,哪怕做到了总兵的职位,以前见到杨嗣昌这样的高级文官,那都是要下跪磕头的,所以现在都有机会坐在一起喝酒,可不敢放肆的……
(在这里多说一句,明朝武将的地位非常低,最明显的一个例子,一代军神戚继光,官至总兵官,右都督,乃至最后被加封为太子太保,荣耀无双,能算是做到武将的极致了吧?
可是以他的地位,还得投靠当朝首辅张居正,甚至在往来信件中,都自称门下走狗,谦卑至此,当然最后张居正遭到清算后,戚继光因此而受到牵连,晚年被雪藏,也是和此有关。
可叹一代军神,曾写自传,曰南北水陆大小百余战,未尝遭一劫!翻译过来就是一辈子打了大大小小一百多场战斗,从没有败过!!!
可是这样的一代军神,却因为政治因素,晚年被雪藏,乃至最后郁郁而死,享年只有六十岁,这要是能多活二十年的话,还有努尔哈赤什么事情吗?十三副铠甲起兵?做梦去吧!(戚继光死的时候老奴二十八岁)可真实的历史却是因为国人内耗,黯然早逝,实在是非常的可悲啊……)
所以此时,看见杨嗣昌能和众将坐在一起喝酒,不讲究以文御武的那一套,杨山芦真的是非常欣慰的。
而杨嗣昌呢,同样对于这些武夫们很是热情,毕竟现在他的一个儿子也成了武夫,而且还是武夫中的领军人物,所以连带着对这些粗鄙武夫的态度,也是好了不少,而在这样一顿接风酒喝完之后,众将知道杨嗣昌父子此次团聚,肯定还有话说,所以也就纷纷告辞。
杨嗣昌身为监军,再加上如今卢象升不能视事,所以已经是行辕的主人,所以等到酒终人散,行辕内只剩下了杨嗣昌父子二人后,杨嗣昌的表情这才真正的放松下来,不再戴着面具,而这个时候,杨山芦也再次郑重的行礼:“不孝孩儿杨山芦,见过父亲大人。”
“起来吧——”杨嗣昌却是满意的点点头,现在的他对于杨山芦,那是无比的满意啊……以前这个根本不被他重视的庶子,现在却成了杨家的千里驹,麒麟子……乃至日后杨家的百年兴盛,都要依靠于他,这又如何不叫他欢喜呢?
“父亲大人,要不要叫二哥也一起过来?”杨山芦所说的二哥,就是杨嗣昌的四个儿子中的老二,杨山梓,此时他受到杨山芦的照顾,正在玄甲军中担任文书,不过杨山梓怕别人说他是搞裙带关系,所以军中一般没人知道他和杨山芦是亲兄弟,不过现在嘛,既然老爹来了,倒是可以叫来一起相见的。
而杨嗣昌却是摆了摆手道:“这个不急,还是你我父子先说几句体己话吧。”毕竟杨嗣昌这次出任监军,可以说就是受了杨山芦的‘诱惑’而来的,而且两人虽然身为父子,可是都身居要职,各居一处,所以两人都有好几个月没见面了,所以这一次,杨嗣昌就准备好好的和杨山芦探讨一下。
于是杨嗣昌先仔细的询问了一番,行营这次在三堆集的作战经过,包括之后卢象升遇刺的种种细节。
而杨山芦呢,也回答得很仔细,毕竟他可知道,他这位老爹,可是很能干的,在历史上提出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也是证明是确实有效的,绝非那种常见文臣的泛泛空谈,所以现在,同样就是回答得非常仔细。
而在这样一问一答完毕之后,杨嗣昌闭目沉思了一下,就是欣慰的点点头道:“芦儿啊,你这次做的还是不错的。”
“多谢父亲大人夸奖,可是孩儿自觉还有疏漏之处,如果平时的工作做得再细致一些,可能卢督臣就不会遇刺了。”杨山芦说到这个,还是感到有些内疚的,毕竟他身负这个时代最为先进的特种营,却没能察觉那个叛将和清军往来的蛛丝马迹,自我感觉有些失职。
“你知道就好!”不料杨嗣昌的脸色却突然转为严厉,他就是很严肃的说道:“芦儿啊,你可知道出了这件事情之后,为父可是亲自向圣上启奏,要求他降罪于你吗?”
“啊!”杨山芦就是小小的吃了一惊……心道这位还是我亲爹吗?居然还有这样干的?不过他知道以杨嗣昌的老谋深算,这么做肯定是有其道理的。
果然,杨嗣昌看见杨山芦虽然有些惊讶,却并不急着辩解的样子,就是满意的点点头……至少养气功夫是很不错的,然后杨嗣昌才是耐心的分析给他听。
“芦儿啊,如今你我父子可以说是风光无限,甚至不客气地说,为父已经是朝中文臣前三之列,而你隐隐也是大明军中的第一人!可是有句话就叫做,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越是到了这种地步,我们越是要小心谨慎,防止功高震主!
所以说这次卢建斗遇刺,既是坏事也是好事,为父就有理由在朝堂上奏你一本,说你没有尽到天下第一军的责任,恳请降罪!”
“而这样一来,你如今如此风光,朝廷都快到了赏无可赏的地步,这样就正好给了朝廷一个处罚你的理由,这样到时候功过相抵,你的功绩就不会显得太过突出了,朝廷也不会因为如何封赏你而太过头疼,这样君臣才能相安无事啊。”
“原来如此,多谢父亲大人教诲——”杨山芦听了就是连连点头,这么一说他就完全明白老爹的良苦用心了,毕竟在这个君权至上的时代,功高震主是非常危险的!
例如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前朝的岳飞岳大元帅,等到立下不世功勋,功高震主之后,却是被皇帝忌惮,然后稍稍被小人挑拨之后,就连发十二道金牌召他回去!甚至最后抓不到他的把柄,干脆以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将他斩杀!(莫须有的意思就是不需要有罪名,你功劳太大就该杀!)
而这就是功高震主的下场!当然,杨山芦在全力和东奴作战的时候,是很难把握这种分寸的,不过现在嘛,这就太好了,有了一个在朝中给力的老爹,就可以不时起到一个调节器的作用,君臣两不误了。
“孩儿明白了,多谢爹爹教诲。”杨山芦再次真心实意的说道,这也就是骨肉至亲,才能这样推心置腹的说出来,换个其他人才根本不会说呢。
“很好!”而看见杨山芦能够马上领会他的意思,杨嗣昌也是非常满意的,这就是孺子可教也……杨嗣昌最担心的就是杨山芦在军中呆的太久,也变成了那种满脑子只有肌肉的赳赳武夫,不过现在嘛,看来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啊……
父子俩就这个最重要的事情,先交流了一番后,再接下来,杨嗣昌就开始问起了这次的天大机遇……毕竟他这次就是奔着这个来的!
而杨山芦呢,也就一一介绍,包括如何发现这个天大机遇,和由此展开的计划,像什么故布疑阵,迷惑多尔衮,让李定国的敌后武工队、还有海上游击队加紧捣乱等等……
而杨嗣昌听了之后呢,就是非常满意,感觉杨山芦完全继承了他的聪明才智,甚至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趋势!当然,以杨嗣昌的才干,也对杨山芦的作战计划做了一些补充。
例如他就是提出一个建议,在利用这个天大机遇,和鞑子的北路清军展开大决战的时候(岳托部),可以先行往他军营里射箭进去,箭上就可以绑上一些书信,上面详细写着鞑子家乡遭受洗劫的情形,也就是敌后武工队等是如何洗劫他们的家乡,把他们的部族化为一片白地!从而可以更好地动摇他们的军心!
而杨山芦听了感觉也是非常不错的,也就欣然采纳的,甚至父子两人密谈一番后,都是相视一笑,感觉对于接下来的大决战更有把握了……
毕竟等到和孙阁老的关宁军合兵一处后,整个明军就有3万精锐,再加上握有这个天大的机遇,这到时候运作得好的话,一举结束这次的入关之战,都是大有可能的呀……
这样父子二人整整密谈了半个时辰之后,关于军事方面的事情这才谈得差不多了,而这个时候,杨山芦却又从身上掏出一封缴获到的密信,递给了杨嗣昌。
这封密信就是当初的当朝首辅薛国观,秘密写给山东巡抚颜继祖的,也就是要他这个老朋友,卡住行营大军的军粮,进而打压玄甲军!而现在嘛,在捉拿颜继祖的时候,这封密信就落到了杨山芦的手中。
而这,就牵扯到朝堂之中的斗争了。
ps 万分感谢两位老友德意志旗队长和乔阳123的慷慨打赏!受到如此激励,白马会争取写出更好的情节,来回报诸位的厚爱的!
变明 第二百五十七章多尔衮
杨嗣昌很开心,没想到这次前来,还有这样的惊喜。
而等到他仔细看过了这封信之后,更是非常欢喜,都是捻着胡须笑道:“哈哈,薛国观这个老东西,最近一直在打压为父的!生怕为父抢了他的首辅宝座!不过现在嘛……”
杨嗣昌就是郑重地把这封密信给收好了,作为朝堂斗争的高手,这封密信可是太重要了!这就是一个定时炸弹,他会找一个最好的时机,再把这封密信给爆出来……从而彻底地打倒薛国观!
而杨山芦见了他老爹兴奋的样子,也是非常开心的,因为他老爹就是替他遮风挡雨的大伞,可不能倒了的!二来嘛他对于薛国观的感观同样非常不好!
这位在崇祯一朝的几任首辅中,属于非常差劲的一个,治国本领没有,但是收受贿赂,贪赃枉法却是极其拿手,甚至到了饥不择食的程度(在原本的历史中,薛国观就是收受了行人司官员吴昌时的贿赂,却不替他办事,最后被吴昌时奋而告倒的)
所以把这种人给他打倒,杨山芦是举双手赞成的,甚至本来他还想建议,自己的老爹是不是可以出任首辅,更进一步,不过现在嘛,感觉像现在这样就可以了……当朝首辅还是由别人来做的好……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啊。
这样父子两人整整畅谈了近一个时辰,对各种重要事件都深入的交换了看法,这才圆满结束。
而到了第二天,杨嗣昌这位新任监军就正式走马上任了(卢象升依然还卧病在床,以养病为主)。
然后因为他昨天已经和杨山芦深入地交换了意见,所以等到今天开场之后,和三大总兵一起探讨接下来的军事行动时,那是非常有条理的,并且还着重明确了一点……那就是尽快赶去和关宁军会合,进而抓住那个天大的机遇!
并且针对接下来的军事行动,杨嗣昌还进行了一番具体的分析,其实客观的说,目前的关宁军是处于下风的,鞑子现在的北路大军分为两路人马,每路都有2万人(其中一路由扬武大将军岳托亲领),而以2万人对抗关宁军的2万人,关宁军处于绝对的下风!
所以现在行营要做的是,尽快赶去和关宁军会合,然后以优势兵力,对抗岳托亲领的那一路清军!并且利用这次的天大机遇,争取一击制胜!甚至一举结束这次的入关之战!以胜利者的姿态重振国威!
而这个其中,就需要考虑到一点……也就是老将杨国柱提出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防止南路清军,也就是多尔衮部给岳托通风报信!如果岳托部得知消息,进而二路大军合并(变成四万人),则敌强我弱,战机就会失去……至少会形成我军最不愿意看到的消耗战!
而在这一点上,杨山芦就当场表示,他会把手中剩下的二百特种营,全部派出去,甚至他建议军中的所有夜不收,也是如此,全部派出,通过人海战术,来阻断几条官道的交通!让岳托部变成聋子,瞎子!
而对此建议,其他众将也都欣然采纳……毕竟战斗到现在,那支神秘的特种营,具有如何不可思议的战力,这些将军可都是有相当程度的领教,所以当然没有意见了。
而这样形成最终决议之后,杨嗣昌还派人去告知了卢象升,以卢象升现在的身体状况,不适合参与政事……毕竟脑力伤神啊,不过这样的做法,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态度,令卢象升感觉很舒服的。
而这样一来,行营这边一切就绪后,战争的车轮再次启动!剩下来的关键,就是看多尔衮那边,会如何应对了?当然,前提是多尔衮能够尽快醒来……
******
清军大营,多尔衮部。
多尔衮在整整昏迷了七天之后,终于醒了过来,不得不说这个关外蛮夷的身体,还真是强悍,就这样都被他度过了一劫!
而在多尔衮稍稍清醒一些之后,哪怕他还依然不能下床,必须静养的,可还是马上找来了军中另一巨头,饶余贝勒阿巴泰,询问他最后的战斗情况。
而等到多尔衮得知,最后明军还是安然渡河,并没能够一举全歼之后,多尔衮就是长久的沉默不语……他已经意识到,一个最佳的消灭玄甲军的机会已经失去了,雄鹰已经脱困!甚至这对以后的大清国会造成如何的伤害,他都已经不敢想象了!
要知道现在的杨山芦,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游击将军,就已经如此难缠了,这等到以后继续加官进爵,晋升为参将副将什么的,手下实力更加壮大,到了那时……
看见多尔衮愁眉不展,饶余贝勒阿巴泰就是献计道:“王爷,那要不要派人通知扬武大将军,干脆让他派兵,去把这个明国将军的老巢给捣了!”
“哎,虽然会有些作用,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多尔衮却是摇头叹息道,他当然知道,杨山芦的老巢东路三卫,在这次战争中给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支持,可是就算如此,那又能怎么样呢?要知道并不是东路三卫成就了杨山芦,而是杨山芦成就了东路三卫!
所以哪怕派兵,把东路三卫全部捣毁,可依然无济于事!只要有杨山芦在,他可以变出一百个,一千个东路三卫!所以说关键还是要消灭掉杨山芦!消灭掉这个罪魁祸首!
这样在沉默了许久之后,多尔衮这才继续问道:“饶余贝勒,那明军脱困之后,目前的动向如何?”
“回大将军,根据儿郎们探报,明军在渡过清水河之后,就在离着岸边二十里地扎营,和我军继续对峙的。”阿巴泰就是连忙说道。
“是吗?”多尔衮听了就是一皱眉,根据他了解到的其他情况,这不像是玄甲军的风格啊……
要知道他已经从阿巴泰的介绍中得知,在他昏迷的这段时间里,可算是诸事不顺!山东巡抚暗地里送来的粮食,被玄甲军给劫走了,包括派去的1000多名勇士,同样是一个都没能回来!
所以大军的实际情况是,已经严重缺粮!所以阿巴泰都已经冒着分兵的危险,派出了几个千人队前去攻打县城!
当然这同样遭到了明军的强力阻击,各种暗杀啊埋伏啊,反正各种各样的阴招层出不穷!不过总算勇士们顽强,还是完成了一些任务,不至于断粮的。
而另外一个重要情况就是……军中士气已经大不如前了!不说军中意志最坚定的勇士,都对这次必胜的入关之战,产生了动摇,甚至于那几位蒙古八旗的旗主,更是都半公开的发表悲观的言论……表示现在唯一的正确做法,就是马上返回关外!
因为按照他们的说法,这次入关已经不是来抢钱抢粮抢女人来了,而是来给明军送脑袋来了!想想看,五万人打到现在还剩一万六(五万人是南路大军入关时候的兵力),还有比这更惨的吗?而再这样下去,全军覆没都是大有可能的!
甚至如果说以前,还有一些强硬派能够叫嚣,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这种豪迈言论,可是现在呢,在这种铁一般的事实面前,还有谁敢继续自欺欺人呢?自我欺骗很有意思吗?所以这样一来,只剩下了悲观沮丧的情绪,在整个军中蔓延的……
一群鼠目寸光的家伙!听完之后,多尔衮就在心里暗骂道,不过与之相比,他更在意的是明军的反应!按照阿巴泰的说法,现在军中士气低落,军粮不足,再加上又是屡屡分兵去抢粮,导致本已不多的兵力更显单薄,可是这样好的机会,明军会无动于衷?
所以多尔衮沉思一会之后,就是对阿巴泰问道:“饶余贝勒,你估计经过这次大战之后,明军还能剩下多少人?”
“嗯,大概还有1万人左右吧。”阿巴泰就是这样估算道,事实上他的估计还是比较准确的。
“对啊——”多尔衮就是用力一挥手道:“你看明军还有1万人,而在我昏迷的这段期间,我军又不断分兵前去抢粮的,这样力量分散之下他们还会忍住不动手?所以饶余贝勒,我建议你派一支人马过河去看看……我估计明军的大营里早已经人去楼空了!”
“啊!”阿巴泰就是吃了一惊,要说这段时间阿巴泰也是操碎了心……多尔衮昏迷不醒,他要操心军务,维持士气,还要应付明军的不断偷袭,忙得不可开交的,可是现在呢,被多尔衮这么一提醒之后,顿时感到大有可能的!
“大将军,那怎么办?我军是不是要做出什么应对?”阿巴泰就是立刻紧张的问道。
没办法,和明军交手的这些日子里(主要是玄甲军造成的,还有杨山芦各种出其不意的计谋),他已经被打怕了!甚至已经是被打出心理阴影来了!所以现在发现明军又在使计,他已经下意识地感到不安了!
“哎——”多尔衮却是叹了一口气道:“我猜想他们这次的目标,却不是我军了,而是准备对扬武大将军下手了!只是可惜,对此我军却无能为力,帮不上什么忙了。”
而这也是很明显的,他这次昏迷的时间太久,再加上军粮不足等等原因,所以就算想全军赶去助战,也是不可能做到的,而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派出精锐哨探,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前去通知扬武大将军岳托(北路大军的领军人),让他提高警惕,不要再重蹈他们的覆辙。
虽然多尔衮也知道,狡猾如杨山芦,不可能对此没有应对之策,不过事到如今,他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想到可能的北路大军的悲惨命运,乃至整个我大清国的悲惨命运,多尔衮都是忍不住一张嘴,哇的一声吐出了一口鲜血啊……
“啊大将军,你要保重身体!千万不要再考虑国事了!”阿巴泰见状就是大惊,要知道现在这支残存的清军,大半的希望就维系在大将军身上,这要是他再出事的话……
“哎,不行啊——”多尔衮却是摆了摆手道:“如今我大清危难至此,所以就算我死了,也不能袖手旁观啊!”
说完之后,多尔衮就抹掉了嘴边的血迹,然后当即在床边找来了纸笔,他开始刷刷刷的奋笔疾书起来。
等到写好之后,确定无误,他就是盖上了他的亲王大印,然后对阿巴泰说道:“饶余贝勒,你立即派人出关,务必要把这封信交到皇帝手上!”
“啊,你这是要干什么?”阿巴泰就是不解的问道。
“我要调兵!”多尔衮就是坚定的说道。
变明 第二百五十八章皇太极!
“调兵?”
“没错——”多尔衮就是坚定的道:“我在信中对皇帝详细的写了这次入关的战事,并且恳请他调兵!”
“因为现在是消灭玄甲军的最好机会!如果错过这次机会的话,以后我大清再不可能聚起如此多的兵力!玄甲军也再不会有如此疲弱的时候!我军困难,敌人更加困难!所以错过这次机会,我们会遗憾终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