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白马赵子龙
然后不得不说,这寺庙里的和尚们,看人还是很厉害的,毕竟现在的大明朝尊崇的是道教(就好像武当是大明皇室的家庙,武当张三丰都被赐予通微显化真人的封号,包括现任掌教真人在朝廷中都担任六品提点)
所以尊道抑佛,这些和尚们的日子,比之前的宋朝什么的要艰难很多,所以现在看着杨山芦等人气势不凡,那还会错过的么?所以等二人拜完佛之后,立即屁颠屁颠地拿来了化缘簿,希望能多化缘几文。
其实杨山芦对于这帮不事生产的家伙,并没有什么好感的,不过既然今天是来陪着刘红鲤来求子的,他也不愿意破坏这气氛,于是就在化缘簿上欣然写上了一笔……兹捐献纹银50两。
我靠!这个数目让那个老和尚都是欢喜的眉开眼笑的(就算是一般的财主,也不过是捐献几两银子而已),这个老和尚就是双手合十,连连拜谢道:“施主诚心向佛,菩萨会保佑你们早得贵子的!”
不料杨山芦还没回答呢,这时一旁却忽然传来了一声冷哼!
咦?杨山芦顺着声音处一看,却看见是一群不认识的白衫文人,此刻这些文人,看向他的眼神却是非常的不善……今天是庙会的时间,这些文人骚客前来游山玩水,那也是很正常的,可为什么会如此针对他呢?
不过杨山芦不清楚其中原因,那些文人可是心里非常明白的……因为他们其中有一人已经认出了杨山芦,知道这位是新上的山西特使,并且这些文人对于杨山芦还非常憎恶!
因为杨山芦开的书院,都是教的什么不伦不类的东西,并且还有传闻说,以后区区小吏都可以提拔充当县令!这让他们十年寒窗苦读还有何意义!简直是有辱斯文嘛!所以他们当然对杨山芦没什么好感了。
不过这些文人愤世嫉俗那是可以的,胆量却没有,所以此刻看见杨山芦这么看过来,已经是连忙都把头扭转过去。
只是既然有这样的机会,他们当然也要表现一下自己,趁机踩一下杨山芦,于是接下来,这些文人一个个开始互相吹捧,并且高声吟诵起即兴创作的诗篇来。
只是这些文人的水平都很差劲,虽然不至于像什么后世的,来上一首……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这些文人虽然不至于这样直白,可也都是一些无病呻吟之作,不过就算这样,这些文人也都是非常得意的,并且自我感觉良好,时不时的朝着杨山芦这里看上一眼……
你这位特使大人不是很牛吗?可是你能这样当场吟诗作画吗?毕竟他们都知道,杨山芦只是一个‘武夫’将军!最多打仗厉害,舞文弄墨的什么根本不行!
“夫君,让我来会会他们!”看见自己心爱的男人被人鄙视,刘红鲤怎么能忍下这口气呢?而且她身为著名的才女,吟诗弄词那是不在话下的。
只是刘红鲤正想出头之际,却是被杨山芦制止了……笑话,什么时候自己的面子需要女人来找回了?并且一群酸腐文人也敢轻视他?甚至还是当着他心爱女人的面?既然这样的话,他也不得不装一回大瓣蒜了。
于是杨山芦就是看着刘红鲤轻轻一笑,然后淡定的道:“呵呵,贤妻不必动怒,此事交给为夫即可……而且为夫游这双塔寺,也略有所得,那就也赋词一首吧。”
说完之后,杨山芦已经朗声吟诵起来……而他吟诵的正是后世仓央嘉措的名篇,以仓央嘉措的传世文采,所以一出口那就是技惊四座啊……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
仓央嘉措的这首词,一共有第十,而等到杨山芦念到第四的时候,这些个文人已经一个个张大了嘴巴,被惊得目瞪口呆了!这样的神韵……这样的感人……而等到杨山芦念到第十的时候,这些个文人一个个惊的都已经变成呆头鹅了!只恨找个地洞钻进去了!
虽然他们表面上看不起杨山芦,其实心里还是有些佩服的,虽然杨山芦文采不行,但是打仗还是超级厉害的!可是现在呢?居然做出了这样的传世之作?居然在他们最擅长的领域,彻底击败了他们?把他们羞辱的体无完肤?
而等到杨山芦吟诵完毕之后,本质就是个文青少妇的刘红鲤,更是惊喜的美眸放光,满满的都是崇拜之色了……她本来一直以为,夫君只是一个盖世英雄,却万万没想到,夫君还有这样的绝世文采……这正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甚至包括那个老和尚,都是欣喜若狂的,他虽然不擅长作诗,但是鉴赏力还是有的!知道这就是千古名篇!甚至其中的价值,还在那五十两银子之上的!
于是在征得杨山芦的同意之后,就是连忙命人把这首词抄录下来,以后作为双塔寺的传世之宝。
“呵呵,走了。”装完大瓣蒜后,杨山芦就是淡淡的看了一眼那些文人,心道这是你们逼我的!(这些人到现在都还是满脸愧色呢!)
当然,杨山芦在心中,对那位还有四十多年才会出生的仓央嘉措说了一句,抱歉。
当然,仅仅道歉还不够,我会给予补偿的,之后等到我的影响力可以到达西/藏的时候,我会让你的终身遗憾得到弥补的!(也就是仓央嘉措之所以会做出以上名篇,也就是为了纪念这个终身遗憾)
于是等到一日的游玩结束之后,杨山芦返回特使府之后,感觉这一天过得还是很愉快的。(另外经此一事,他的文采也迅速传播开来,让那些酸腐文人面对他的底气更加不足了!倒也算是意外之喜)
不过杨山芦知道,所谓有张有弛,方为修身之道,而现在游玩过了,接下来就要投入到治理山西的大业上来了!
并且杨山芦也知道,惩治贪官,赈济灾民,这只是刚刚打响治理山西的第一枪,接下来还有诸多的战斗在后面!(山西的面积,是阳和道东路的几十倍!所以情况也就更加复杂)
就好像现在,一年一度的夏收已经开始了(当然这也意味着另一种战斗的打响!)
不过总的来说杨山芦还是非常欢迎的,虽然山西今年遭灾严重,但不管怎么说,多少还是可以收获一点粮食的吧……可以缓解一下居高不下的粮价(目前的粮价一石大米要纹银八两,而万历年间一石大米只要半两)
当然最重要的,这还是关系到他的东路十卫,要知道整个东路现在可是有屯田八百万亩的(大概相当于七个县城的土地面积),而且在杨山芦不计成本的投入下,今年整个东路十卫又是迎来了大丰收!
这到时候几百万石的粮食收获之后,杨山芦的底气也就可以大大增加了!(在扣除东路必须的储备粮之后,杨山芦可以拿出来的粮米约有三百万石,折合山西一千万百姓,每人一年约60斤,虽然还是不够,但已经是不小的改变)
只是随着夏粮的收获,杨山芦的心中却有了某种担忧,估计一场战争又要打响!甚至于为了能够更好的掌控这种情况,杨山芦已经让刘大棒槌派出人手,并汇合监察司,监控整个太原城内的粮价波动,好做到心中有数。
只是,杨山芦担心的事情果然就发生了,夏收结束之后的第三天,刘大棒槌就已经兴冲冲地赶来,向他汇报了一个‘喜讯’!
ps 昨天更新了一章,但是看来书友们不
变明 第三百零八章少收了三五斗!
“杨哥,好消息啊好消息……粮价跌了!”等到见到杨山芦之后,刘大棒槌就是兴冲冲的前来报喜。
“是吗?那你倒是说说是怎么个跌法?”杨山芦听了之后,脸上却是露出了一缕愤怒之色。
这时有些愚钝的刘大棒槌还没察觉呢,依然咧开大嘴笑道:“杨哥你是不知道啊,这夏粮一收,粮价就跌得可厉害了!前几天还是八两一石的价格,现在一下子都跌到了一两一石了!你说厉害不厉害!哈哈!”
“什么?”只是杨山芦听了之后,却是气得猛地一拍桌子,大喝道:“该杀!这些黑心的粮商统统都该杀!”
“什么?”刘大棒槌就是弄不明白了,不解地道:“杨哥,粮价跌了不是好事吗?本来价钱那么高,老百姓根本买不起,现在价格跌了,老百姓不就能买得起粮食了吗?”
“哎,你不懂啊!”杨山芦就是轻轻一叹……所谓人心险恶,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不过对于这位棒槌兄弟,杨山芦一直当做亲兄弟看待的,所以也就耐心的和他解释了一番。
而等到说完之后,刘大棒槌这才明白其中门道……怪不得这粮价居然跌到了这种离奇的地步,原来是这个原因!
具体来说,这个还要牵扯到朝廷的夏税制度(也就是在夏收之后,农民就需要缴纳夏税了,而征收时间一般是从六月开始,八月之内交齐),牵扯到之前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
所谓的一条鞭法,就是夏税和秋粮不再征收粮食,而是折合成现银交纳,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方便运输,减少路上的损耗,对于国家利,百姓也方便。
不得不说张居正的用意是好的,可是却被下面的那些粮商钻了空子,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不正是粮食收获的季节吗?很好,这些粮商就是联手打压粮价!并且把粮价压得极低!
而那些农民收获粮食之后,必须要卖掉粮食交税的(夏税限在八月内交齐),可问题是原本可以卖到八两一石的粮米,现在只能卖到一两银子!换句话说,要多卖n多的粮食,他们才有钱交税!
(具体可以参见叶圣陶老先生的多收了三五斗,情况类似,反正就是到了收获粮食的时候,粮价猛跌!坑死农民)
然后更大的问题是,税交了人还得活下去呀,然后因为多卖了粮食,家里的存粮也随之减少,这样到了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农民们又不得不拿出钱来买粮食(如果没钱那只能卖地了)并且还要多花钱,才能买到足够的粮食!(那时粮价又涨到了八两一石了)
所以这样一来一回,被迫参与到商业经济中的农民们,被玩死都差不多。
甚至以杨山芦的智慧,他还能直接看透事物的本质!这帮奸商的所作所为,其实就是在动摇大明的根基啊!鞑虏不是一直在梦想入主中原吗?这些奸商就是鞑虏的帮凶!助纣为虐!
而这也是很明显的,大明开国三百年,此时的社会形态已经发展到一个畸形的地步!也就是百分之一的人,占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土地!社会财富集中在一小撮人手里!而只占了人口很小比例,估计在二十分之一左右的自耕农,承担着大明主要的税收!
(至于什么商税之类的,聊胜于无,就好比有举人、进士随船随车,携带的所有商货就可以免税,所有官老爷的土地产出,又可以免税,所以作为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税收,基本都是由那些拥有土地的自耕农缴纳)
可问题是经过三百年的兼并,大明的自耕农数量,已经降低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比例!杨山芦估计大概只有二十分之一!也就是说大明一亿人口中,只有五百万自耕农在承担着大明全部的税收!
可就是这样的话,那些奸商还不放过他们,(一般都是官商结合,商人出面,背后的官员隐于幕后)还想要把这些自耕农的土地都掠夺过来!甚至对他们来说,老天爷每降下一次大灾年,就是他们狂欢的盛宴!(粮食歉收,自耕农被迫卖掉土地交税,然后他们就可以获利了!)
可问题是,等到土地全部集中在那些大商人大官僚手中后,还有谁来交税呢?
甚至这还是一个恶性循环……等到国家的税收进一步减少,为了维持这个国家的运转,朝廷不得不进一步增加税收额度,进而逼的更多的自耕农破产……
(最后这些破产的农民,不管是活活饿死,还是落草为寇,对于这个国家都是一种伤害啊,因为都没人交税了,国家也就不复存在了……到时候还拿什么抵抗鞑虏的入侵呢?)
(另外多说一句,因为这个问题极其重要,关乎大明的存亡,所以白马的解释多了一些,以后不会了)
所以可叹如此严重的形势,这些黑了心肝黑了肚肠的家伙,还偏偏认识不到!或者说认识到了也无所谓……死些个泥腿子关我鸟事!甚至就算这个国家亡了又关我鸟事!该发的财还得发!
所以面对这种至国家大义于不顾的人渣,又如何不让杨山芦气愤!
而等到杨山芦解释完之后,刘大棒槌也终于弄明白了,并且他气得都是当场眼睛冒火的……还记得他只是一个小小墩军的时候,就是吃够了自己没有土地的苦头!(那会是给卫所的武官给弄走了)可是现在呢?这些王八蛋居然又来这一手!
不过不得不说,具有淳朴阶级感情的刘大棒槌,这回难得聪明了一下,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杨哥,既然这些粮商压价收粮,咱们干脆就去他们的粮行多多买粮吧!反正只有一两银子一石的价格,多买一些拿来补贴那些农民,不也是很好的吗?”刘大棒槌就是眼珠一转道。
“没那么简单的!”杨山芦却是苦笑了一下:“不信你可以去那些粮行看看,他们挂出来的牌价绝对是一两一石,可如果你问他们买的话,每次能买到一碗米就算不错了。”
“啊!”这下刘大棒槌就是傻眼了,然后他也就真正明白了,可恶啊,原来这就是个幌子,其实他们真正的用意,就是看准了那些农民手中的土地!反正是不弄到手誓不罢休!
“可恶啊!可恶!”生性纯朴的刘大棒槌都是被气的火冒三丈,他就是愤怒的道:“杨哥你发句话吧……我这就带兵去抄了这些混蛋的粮行!”
“不行,这不是可以靠武力来解决的!”杨山芦听了却是摇了摇头,虽然他也很想这么做,可是他却很清楚,这粮价的背后,打的是一场经济战争!或者说是一场粮价战争!不是动用刀兵就可以摆平的!
因为你就算抓了那些粮商,抄了那些粮行,他们也完全可以这么说,他们一没偷,二没抢,一个愿卖一个愿买,你凭什么抓人!
而且杨山芦还知道,抓这些粮商是小,他们背后隐藏的利益链条才是大!那些隐于幕后的一个个大佬,都是很有实力的存在,这到时候触动了他们的利益……
只是杨山芦还知道,为了保住这个国家,为了治理山西能出成果,这场经济战争还必须要打!
因为在如今的天灾之下,山西的社会环境,经济生态已经非常脆弱,如果再让这硕果仅存的自耕农破产的话,进而加入难民大军,甚至演变为流寇大军,那可以说治理山西的困难还将增加几十倍!到时候想要重新恢复,就会更加困难!所以这场粮价战争,他必须要打!虽千万人,吾亦往矣!
“去把胡先生给我请来。”杨山芦就是最后做出决定道。
然后很快的,新任幕僚胡元谋就赶到了,并且此事关系重大,杨山芦又叫来了左懋第,孙昌明等人,大家坐在一起秘密商议了一番之后,一场关乎山西百姓民生的战争就开始了!
太原城中最大的粮行,爱民粮行。
这几天里面的伙计那是非常忙碌,包括爱民粮行里的掌柜,同样也是亲自坐镇,主持收粮的,当然他们的心情那是非常好的……因为那些收获了粮食的泥腿子,为了交税,就不得不来卖粮了呀!
然后这几天果然就有陆陆续续的农民,收获了夏粮之后为了交税,就开始入城卖粮来了。
可是等到这些经历了种种天灾,好不容易才收获了一点粮食的农民,入城之后憧憬着能卖个好价钱的时候,却一个个都是惊呆了!甚至他们都不敢相信眼前的粮价牌!
“什么?粮价只有一两一石?店家你们这是搞错了吧?”七八个推着小车前来卖粮的农民,就是目瞪口呆的问道。
“嘿嘿,怎么会搞错呢!”正坐在铺子里美滋滋吸着旱烟的大掌柜,就是义正词严的回答道:“这可是我家老爷的仁政!别瞎唧唧歪歪的知道不,不然的话是要请你去衙门里吃官司的!”
“至于是什么仁政,那就是如今天不假年,粮价飞涨,老百姓们都买不起粮食,所以我家老爷可怜那些贱民,特地调低的粮价啊。”
大老爷的仁政什么的,这些农民不懂,卖个粮食什么的就要让他们吃官司,更是让他们害怕!可是一两一石的价格,实在是让他们无法接受啊……
辛辛苦苦近半年,没日没夜的扑在田里,然后好不容易收获了一点救命粮,还是少收了三五斗的那种,所以原本指望着能交掉税之后,凑合着过下去,可是现在呢,全部卖掉都不够啊!(前几天的粮价还是八两银子一石)
可是在这场交易中,弱小的农民是没有议价权的,于是这几个农民都实在没有办法,扑通一声都给这个掌柜的跪下了!声泪俱下的哀求道:“掌柜的开开恩吧!俺们求求你了呀!不然的话咱们就是把粮食全卖了都不够呀!”
甚至有几个农民,想到家里嗷嗷待哺的妻儿,都是把脑袋都磕出了血啊!
可是见了如此凄惨的一幕,这个掌柜却是根本无动于衷,只是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哎呀乡亲们,你们不要这样嘛,这样都让我很为难呢,只是这个价格是大老爷定下来的,我也无权更改!而且再说了,粮食不够,你们还可以卖地嘛。”
尼玛,这些农民听了之后都是气得要骂娘了,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可是如果把土地都卖了,以后还怎么活下去呢?难道现在连卖了粮食都不够,还要把他们的命根子都夺去吗?
而看见苦苦求饶都无效之后,这些老实巴交的农民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
“要不咱们再去其他粮行看看?听说太原府里可是有十几家粮行的。”被憋得实在没办法了,其中就有一个农民提议道。
“嗤——”还没等其他农民说话呢,粮行里就有一个伙计笑了出来:“还想卖高价?实话告诉你们吧,别说整个太原府了,就算是整个山西,都是这个价!”
好吧,这样的话语,把这些农民又是震得不轻的!看来这就是天下乌鸦一般黑了!这帮混蛋早就定好统一的价格了呀!只是,就算是这样明目张胆的欺压他们,那又该怎么办呢?把粮食带回去吗?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还等着卖掉了交税呢!可是如果就这样卖掉了,那以后还怎么活呢?
可正在这些农民左右为难的时候,这时却又有几个城中的老百姓来粮行买米的。
“掌柜的,我们来买点米。”之前粮价高涨,城里的百姓也不好过,所以在发现粮价忽然降到了一两银子一石之后,这些好久都没吃饱肚子的老百姓就赶忙跑来了,生怕错过这个天大的机会!
“买米吗?行啊!”其中就有一个伙计斜瞅了他们一眼后,就是懒洋洋的回答道,然后他也不管来的这几个老百姓准备买多少米,他就直接就是从米缸里舀了一碗米(就是那种最小的碗,一碗大概能有一两米),扑通一下放在柜台上道:“看见没有,每人每天限买一碗米,并且一家一户不得重复购买!”
“什么?”这些前来买米的老百姓都是惊呆了!本来听见米价大跌,很多人都是带着一个米袋来的,准备趁这个机会多买一点,可是现在呢?一人只能限买一碗米?这连吃一顿都不够啊!
而不说这些前来买米的老百姓惊呆了,就连那些前来卖米的农民也惊呆了!我操,这真是够毒的呀!然后这其中有几个头脑稍微灵活一点的农民,就是看到了机会,悄悄的对其中一个老百姓说道:“老哥你是不是要买米?这样的话,我二两银子一石卖给你。”
ps 非常感谢书友lf9988的打赏哦!另外白马看了一下历史记录,老兄上次也打赏过,真的非常感谢,白马会写出更好的情节,来回报大家的厚爱的。
变明 第三百零九章行业指导价!
“啊,可以呀!完全可以!”前来买米的老百姓听了就很高兴,要知道之前虽然粮行里的米价是一两银子一石,可问题是被他玩了这样一出之后,那等于是吃不到的大饼……空欢喜啊!所以还不如二两银子一石的价格多买一些的。
看见这个老百姓同意了,那个卖米的农民也很高兴,不管怎么说,也是多卖了一倍的价格。
可正在两人准备交易的时候,忽然就从粮行里冲出了七八个伙计,个个手里还拿着棍棒的,然后就是对着这两人一阵乱打!
包括刚才那位大掌柜,这会也不抽旱烟了,而是用力拍着铺面大骂道:“尼玛的你们懂不懂规矩!居然敢不经过粮行私下买卖的?给我重重地打!打完之后再扭送官府!看我不治死你丫的!”
没错,他就是这么霸道!至于他说的扭送官府,还真不是吓唬他们,要知道他身后的势力……哼哼!
然后看着那两人被打得连声惨叫,不管是那些买米的百姓,还是那些卖米的农民,都是惊呆了!进而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中……粮行都是有钱有势的,他们这些升斗小民斗不过,可是这个世道还能有活路吗?
甚至这个其中,那些来买米的百姓还好一点,不管怎么说还能买到一‘碗’米,可是那些前来卖米的农民呢……感觉天都要塌了!老天爷啊,这穷人还能有一条活路吗?这个吃人的世道,难道非得要把赖以活命的几亩薄田也卖了,这些老爷们才能开恩吗?
可正在这个时候,忽然就有一个严厉的声音响了起来:“你们在干什么!为什么打人!”只见在身后不远处,正有二个年纪很轻的吏员快步走了过来。
“为什么打人?”那些伙计却是斜看了这二人一眼,先不说这些伙计背后的靠山很硬,并不怕这些小小的吏员,而且他们还发现,这两个吏员面相很生,都是从来没见过的,而且年纪也出奇的轻……嘴上连毛都没长呢!所以也就不怎么放在眼里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