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两世为仙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托钵村夫
宫三元笑道:“好志气!聚灵阵,就是通过推演,使阵法能吸收天地灵气罢了。将太极至九宫诸阵,与一元复始阵结合,与外界格局相契合,取相生之道,就成为聚灵阵,若是取相克之道,则是天煞阵了——我说的这些,就是阵道精义所在。”
叶经秋心服口服,佩服至极:“小子受教了,请宫堂主受小子一拜!”
宫堂主起身拉住叶经秋:“不必如此多礼,我只是见你于阵道颇有悟性,多说几句而已。况且我这点见识,也算不得什么;你学了这些,还得学习一种高级布阵手段。”
叶经秋问道:“敢问宫堂主,还要学什么手段?”
“炼制阵旗来布阵。”
叶经秋听了,再拜为礼,问道:“小子以前布阵,竟不曾听过有阵旗之说,今日得闻堂主指点,实是三生有幸!”
宫三元笑道:“又客气了不是?炼制阵旗,估计你得学上十天。”
叶经秋道:“就是三十天时间,小子也愿意。”
宫三元道:“好好,我这就带你去学学炼制阵旗!”
宫三元说罢起身,带着叶经秋往外走。
叶经秋跟着宫三元,不一会儿来到一处工棚大厅,阵堂这个工棚大厅,比起器堂的,自然是小得多了。
不过,里边也有人在训练,不过这些人不象器堂工棚大厅里的人们那样分组训练,而是各做各的。
有的人闭目深思,如同入定;有的人快速炼制,阵旗一堆,还有的人则是边炼制阵旗边思考,动作迟缓。
宫三元取出一些材料,告诉叶经秋如何用以炼制空间阵旗和时间阵旗,并且重点强调,这两种阵旗,既是基础阵旗,又是高端阵旗,是运用阵旗布阵时的关键所在。等到一一嘱咐完毕,这才离开。
叶经秋就按照宫三元所教的,先行炼制空间阵旗和时间阵旗,一口气练习下来就是七天,觉得自己对之能满意了,这才来请宫三元指点评判。
宫三元看了之后,心中颇为惊讶叶经秋的学习天赋之高,当即颌首,表示很好;接着,指点叶经秋进一步炼制其他阵旗,并且表示,
第十天对叶经秋进行考核。考核过关,就可以去丹堂学习了。
叶经秋自然是非常高兴干劲冲天。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
宫三元带着叶经秋来到考核地点,这个地点,就是考场,乃是宫三元研究透彻,并特地布置的一个格局,虽是人力穿凿而成,却也的的确确是“乾格观局”,此局是乾格第五局,单名一个“观”字。
叶经秋审察地形地势,暗思这个格局,乾之数为一,观之数为五,一与五之计算得数仍然为五,但是乾为大,观为小,得数又小,这三个数,用阵图表示,却是一个太极,两个五行,太极为总阵,五行分大小。
叶经秋计算清楚后,迅速投下一组阵旗,这一组阵旗,乃是这十天来炼制的,现在用以组成一个总阵,阵分三层,向内另设五行阵,此五行阵却又各用小五行阵组成。
霎时间,叶经秋投下五十五根阵旗,一个太极阵图即将布成。叶经秋最后在阴阳鱼的鱼眼部位安放时空间阵旗各一组,只听“嗡”的一声轻响,太极阵图启动了!
宫三元在旁边观看,自叶经秋投放第一组阵旗,就认定了叶经秋这考核必能通过,因为他看出来了,叶经秋这一组阵旗的投放安排,足以证明叶经秋对此考场地点的格局推断正确!
果然,叶经秋一步步地把阵旗安放到位以后,阵法有效启动,完全合格!
宫三元非常欣喜,对叶经秋说道:“经秋,你过关了!做得很好,很完美。”
叶经秋听了也是非常高兴,宫三元的肯定,得来不易呀,这十天来,叶经秋看到的那些在工棚大厅里苦练的人,没见哪个被宫三元表扬过;相反,批评却是不少。自己十天来虽然极为努力,进境较快,顶多就得到宫三元略略颌首而已。
考核完毕,叶经秋收了阵旗,放入戒指中。二人边往回走边说话。宫三元道:
“经秋,你对阵道领悟力颇高,但我尚有一言相劝。”
“请堂主赐教。”
“经秋,阵旗的炼制,除去这种单一的阵旗,我一直思考,可不可以炼制一种组合阵旗呢?就是一个阵旗包含数种阵法,成不同组合,用起来,必然威力成倍增加,但是我试验无数次,却总是不能成功。
我思来想去,问题是出在材料上,我们这一界的材料,承受不住复合阵法的力量,故而炼制不出这种组合阵旗来。”
叶经秋听了,暗暗佩服宫堂主的钻研精神,接口问道:“堂主,请问阵法一途,用什么来区别修为境界的高低?”
“这个修为高低的区别么,一般说来,修为高境界自然就高;但是也有修为高而境界上不去的。
如果细分,阵法之道,凡人所修,最高级别也就是阵师九阶,突破境界后,成为真道阵师,也分九阶,其九阶阵师,俗称‘阵王’。
再往后,依次是灵道阵师、玄道阵师。玄道阵师以上是什么级别,这个我不清楚。至于我自己的境界,现在是灵道阵师八阶。”
宫三元停了一下又说道:“经秋,我这辈子,一心钻研阵道,对于炼制这组合阵旗,想法虽然是我个人偶然想到的,但是理论已基本成熟。我把它送给你,你也是我这百多年来所见到的唯一一个可以学习我这套理论的人。”
叶经秋听了,知道这是宫三元看中了自己,要传授他的衣钵于自己。于是叶经秋道:“谢谢堂主栽培!小子给堂主敬礼了!”说罢,就要下拜。
宫三元一把拉住叶经秋:“经秋,我没打算收你做我的弟子,你的身份,做我的弟子也不合适。
依我看,我们就保持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最好。此外,我还要劝你一点:你虽不是我儒宗弟子,但儒宗能成为四大教派,自有其道理。
阵道的深入研究,对战中的意境攻击,都要求人精通儒宗经学。至少,儒宗所学,有助于你领悟阵法。
我这里有一本《连山格局论》,一本《儒风雅致》,连同我自悟的组合阵旗理论,都送给你,望以后多加研习!”
宫三元说罢,自戒指中取出三个玉简——原来内容是刻在玉简上的,这与叶经秋以往所见写成书册又自不同。
叶经秋恭恭敬敬地接过,施了一礼。这一次,宫三元没阻拦,而是受了叶经秋这一礼参拜。
二人说话间来到宫三元的精舍,宫三元却不进去,领着叶经秋径往前走,口中说道:“经秋,我现在就送你去丹堂。”





两世为仙 第一百三十四章、四项大比不一般
却说叶经秋跟着宫三元来到丹堂。
丹堂堂主云九事先得到了宫三元对叶经秋的介绍,知道叶经秋天赋过人,不是单凭推荐人的身份的,所以也是非常重视;故而迎接二人时,就决定亲自教叶经秋学习炼丹。
云九对于炼制丹药,教法又自不同,首先是识药,凡可入药者,上至玉札、丹砂、赤箭、青芝,下至牛溲、马勃、破鼓、陈皮,无一不教叶经秋认识。
云九还特别强调,认识前人已经弄清了的各类草药不是本事,而是必须做到:
能自行辨认草药,判定药性,依其属性,将手中的材料配制成最具疗效的丹药才是本事。如果能做到这一步,才算是真正的丹道高手。
叶经秋听了云九的讲解,突然想到当初在三太工坊时的情景:经秋,炼药须过提纯关,药性药理识在先……
那时炼药,多是配制组合,最后成为汤药,这丹药,却要熬干成丹,其药性药力,自然是强出百倍。
只是,听云九堂主这么一讲,叶经秋心知这对控火要求更高,难怪这里要求人先学炼器,炼器则重点学习控火。
在云九的指导下,叶经秋的理论知识在飞速充实,五六天的功夫,叶经秋对于炼制丹药的理论知识已经完全掌握了。
于是云九开始教叶经秋实践训练,从最低等级的小培元益气丹到高级的渺烟丹,前后不断地炼制了十五天。
说起来,十五天也只是着重炼制了七八种常见的低等级丹药而已。
叶经秋心知这些丹药,对冷天孤有用,因而都收着,每天晚上回去都交给冷天孤一小堆丹药,以至于冷天孤都不用去食堂领取丹药了。
十五天来,叶经秋对于炼制丹药如何控火,如何配比,心得颇丰。
云九见了,就安排叶经秋考核,考核的内容是炼制中等丹药静心丹,要求炼制出的静心丹品级越高越好。
叶经秋不负云九所望,炼制了一炉十二粒静心丹,其中一般的有八粒,上品的有三粒,还有一粒足以称之为极品。
对此结果,云九很满意,宣布叶经秋通过了考核。
静心丹的作用,叶经秋觉得给义母服用最是适合,于是小心地收藏起来了。
云九在叶经秋通过考核后,就领着叶经秋来见宗主欧阳先。欧阳先道:
“叶经秋,恭喜你修炼有成!本宗欲待明天送你走,恰巧后天我宗大比,你若是有意,可以留下观摩我宗大比,若是你想参加大比,本宗主也可以同意,不知你意下如何?”
叶经秋听了,当然乐意,却不知这大比究竟比些什么。欧阳先自然跟叶经秋说了,儒宗这个大比,共有四大项,炼器、炼丹、阵法、武道;每项各比三场。第一场是海选性的,第二场是小组决赛,第三场是最后排名决赛。
欧阳先最后说道:“叶经秋,你既然愿意参加,可以直接参加最后的排名决赛,各项的前两场就不用参加了——
你既是我宗佳宾,你的实力又是大家都看好的!”
叶经秋听了道一声“谨遵宗主安排!”就回去做参赛准备去了。
第三天一大早,就见这白云山儒宗上下人人匆忙,或参赛或参观,各有各的想法,但注意力又都集中在大比上。
叶经秋受特别关照,坐在主看台上,与诸堂主诸元帅们观看比赛。要说这四项大比最精彩的一项,却是武道大比。
武道大比的第一场是海选,众选手都争先恐后地挤在赛台上,各自盯着自己选定的对手。
这场比赛是这样进行的,参赛的数百人混战,两两交手,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只要是被击落下台的就算输,当台上剩下一百人时,第一场就比赛就结束了。
台上的一百人分成十组,进行小组赛;赛后每组选出前四名参加第三场最后的排名决赛。
这武道大比的第一场最热闹,却也最不显山露水。
裁判的哨声响过,一时间,赛台上闹市一样乱哄哄的,不时有人从台上跌下来,大约过了小半个时辰,台上只剩下一百人了,裁判又吹得一声哨响,百人同时停止争斗,各自肃立。
就见一长老上得台来,手捧一个大银盘,盘子却是红布覆盖着。台上各人,都向盘中伸手去摸,摸出一个玉筹,然后跳下台去,找自己的小组报到。
十个小组,分别有十位元帅管理,各自的看台案桌上标注着“第一组”、“第二组”……,直到“第十组”。
选手们很快就完成了分组,各组组内再次抽签,确定组内比武对象和顺序。到这时,前后还不到一个时辰。
第二场比武开始了。
人们的眼睛一下子就忙不过来了,十个赛台,十场比赛,同时进行!看哪个赛台哪两个比赛好呢?何况,那边的炼器、炼丹和阵法比赛也都是同时进行,也让人心中有一种不能尽收眼底的遗憾感觉。
当然,儒宗的人们,知道上一届哪些人是高手,所以观看时知道谁跟谁的比武精彩可看,谁跟谁的比武没味不可看;但是叶经秋不知道啊,他一边听着别人的品评,一边注意赛台上的情形。
这第二场小组赛,就比第一场耗时多多了,自上午辰时直到晚上酉时初,最后一组才比完。
这期间,叶经秋不光是看了武道大比,也看了炼器、炼丹和阵法的大比。
第三场,则要从明天开始,为了让大家能够充分观摩学习,每一项大比的第三场用时两天,一项一项进行。
明天,叶经秋也要参与比赛。这一天,按此界历书,是丙子日;丙子日这一天要进行的是炼器一项的比赛。
叶经秋要同场参赛,与最后选出的前十名共同进行炼制比赛。材料由宗门提供,要求炼制出来的是什么,得要到开始比赛时才知道。
当然宗主欧阳先说过了,特邀叶经秋参与,叶经秋获得名次后,不会将原来的前十名中人挤出排名榜单,原来是第几还是第几。
丙子日,各组的前四名在一起,十组共四十人同时进行炼制,要求炼制的是加防盾,炼制成功后由评委评定高下,排出名次,选定前十名后,就将众选手炼制出来的成品送往前线军队中。
叶经秋仔细观摩,学习他人的经验。
参赛选手都有号牌子,只点号不点名。各选手入场后要报上自己的号牌,然后去领取材料,接受任务。四十人中选出十人,就是前十名。
四十人都领到材料后,随着裁判一声令下,选手们都忙碌起来了,从生火到控火,投入材料,熔化成汁,再到形成粗胚,最后刻上阵法,成品出炉,都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件完成则需要一天时间。叶经秋发现,自己认为比较靠谱的可以争夺前十名的选手中,有四个是在加防盾上刻阵法时使用了聚灵阵法的。
叶经秋心说这四个必然是前四名了。
这四人中,叶经秋觉得第三五六号的加防盾阵法刻注得最好,其手法好,阵图刻注最繁密,所形成的聚灵阵威力也最大。不料结果出来时,这三五六号却只得了个第二名。
叶经秋心下疑惑,就去请教宫三元。宫三元为叶经秋解说道:“经秋,你说他阵法刻注得好,这没错的,但是材料对所刻注的阵法的容纳是有一定的限制的,阵法过于繁密,会影响材料的坚固度,三五六号的作品,比之第一名的作品,坚固度差了一分。
加防盾是用来防御的,坚固度差了一分,自然就只能排在第二喽。”
叶经秋听了,不由得暗笑自己一时糊涂,光顾着考虑阵法了,却将最基本的实用问题给忽略了。于是叶经秋对宫三元道:
“谢谢堂主指点!我明白了,炼器,说到底是为着实用,而不是为着展示自己的阵法造诣多高明。若是像三五六号那样,就是舍本逐末了!”
“理解正确。”宫三元说道。
叶经秋心说我当初学习武功,那些招式的最后形成,不就是始终着眼于实战的么?这一点,今后不可忘记,万不可舍本逐末!
叶经秋心中警醒着自己,口中跟宫三元道了谢,这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听裁判一一点评四十人中,自第十一名以下到第四十名的作品。
丁丑日,叶经秋与昨天的前十名一同出场。
儒宗之人都听说了叶经秋参赛之事,都想着这能让宗主另眼相看的人必不简单,但也都觉得叶经秋一人要跟大比各项的前十名比赛,未免太那个了,“那个”,也许就是“狂妄”的意思。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一届大比,出现了这个插曲,人们也都想见识一下。
叶经秋上场了,但见万人涌动,多有人指指点点的。好在这指指点点还没变成说三道四的指责。
叶经秋听而不闻,报了名领取了材料,走到自己的考位上,气定神闲,专候裁判一声令下。
不多时,十一人都领取了材料,各就各的考位了,于是裁判吹响哨子,顿时,十一人都忙碌起来了。随着裁判的要求,十一人一步步地进行着炼制。
到了裁判要求粗胚成形,上午比赛即将结束时,叶经秋手法极快,就着熔汁在将凝而未凝固的临界点上之际,迅速刻上阵法。
叶经秋吸取昨天那三五六号的教训,取最简太极图,让它来包容自太极至九宫的数个阵法,以减少阵法对材料坚固度的破坏,然后,依相生之法,加刻上一元复始阵图,构成了聚灵阵——
此时裁判刚好说:“停!——时间到!”
叶经秋趁机一收火焰,鼎内温度下降,粗胚成形——却是成品出炉了!
众人看了,多有人叫好!佩服叶经秋手法既快又妙。却也有人说这分明是谝本事出风头。还有人说这叫作弊,不按要求来。
当然,场上的选手却都暗暗心惊,都赞叹叶经秋刻注阵法所选择的时机与众不同,却又极能把握最佳时机,想别人之不敢想,做别人之不敢做。
叶经秋对于众人的议论纷纷不以为意,自己这样做也是有目的的。
一来下午就不用再跟这十个选手比赛了,自己这样做,就算是第一名也不会被裁判评为第一,这就不会影响人家儒宗弟子前十名的排名和心情,至少也将影响降到最小了。
二来,自己想在下午参加另一项比赛,就是阵法大比。
三来这样,可以节省自己的时间,不然,全部比完,得八天时间,这样就能节省四天时间。
四天时间,叶经秋要好好利用,一个是帮助冷天孤,一个是总结自己这一趟儒宗之行的收获。
叶经秋这想法,当然是事先跟欧阳先宗主说明了的。这样,叶经秋一天半时间就完成了炼器、炼丹和阵法三项大比。
辛丑日上午,叶经秋已经来到了武道大比赛场。
叶经秋前三项的大比虽然没有获得名次,但实力第一,儒宗的上层人物,以及参赛选手中的一部分人都看出来了。
叶经秋一来到赛场,参加武道大比的选手都暗暗警惕。毕竟武道这一项,不同于前三项,这一项不可以十一人同时进行;而是要个个照面,一对一地交手,凭获胜场次积分高低决定排名的。
上场的选手仍然只报号不报名,只是这一次加上了叶经秋,选手的号牌标记为一至十**,抽到**牌子的是暂时擂主。
叶经秋与那十人都上台抽了号,然后裁判宣布:认定**做暂时擂主。
**选手跃上赛台。
这人一身黄衣,头戴纶巾,左手执端方砚,右手执判官笔。叶经秋见了,便知此人兵器,是砚主防笔主攻。
这人上台之后,先向裁判施了一礼,这才转身向台下众人施礼,口中说道:“**在此给各位敬礼了。请各位兄弟上台赐教!”
叶经秋抽到的是五号,也不急于上台比赛,正好借机观摩一番。果然旁边有一人跃上台来,一听报名,是二号。
二号那人上得台来,与**相互施礼毕,就开始交手。
叶经秋一见二人出手,就知二号不是**对手。二号动手之际,明显比**选手少了一分冷静。
二号选手攻势凌厉,招招尽是进手招数,**选手虽然处处防备,似处下风,但却守得很稳。不多时,二人斗到了五十招。
二号选手一招跨步搬山,脚下措位是稍有不妥,**选手立即沉腰横扫,正踢在二号选手的小腿上,二号选手当时脚步不稳,蹬蹬蹬地后退数步。
此时**选手 “得理不让人”,连发三招,招招紧逼。
二号选手一着不慎,被**选手一招双撞肘,撞得斜飞出去,跌在赛台之下。此时**选手才气定神闲地向台下拱手:“承让!”
台上裁判宣布**胜出,然后就问**选手,是继续守擂还是先行休息?**答曰继续!
原来连续守擂者可以加分,多守一场加一分,多守两场就相当于战胜一个对手,这也足够吸引人的了。
于是又有一人跃上台来。此人一报号,却是三号选手。
叶经秋心道:莫非这是按照三号过后是四号,四号过后是五号的顺序来的吗?
他再抬头看时,只见三号已经与**斗到了一起。叶经秋一见三号实力比二号选手还差一些,就知这一场**必胜无疑。
果然不到五十招,三号败下场来。此时**多积一分,也就不再坚持守擂。
四号选手就上台做了擂主。
叶经秋一看,哟,这不是轮到我这个五号上赛台了么?果然,叶经秋就见众人都向自己看来,台上裁判也向自己颌首示意。




两世为仙 第一百三十五章、三角城中战妖兵
却说叶经秋见轮到自己上赛台了,也就一跃而上,如前面选手一样,向裁判施礼,又跟对手见了礼,各道一声“请”,二人就交上了手。
四号经过前面的观察,对于叶经秋有所了解,但却是不包括叶经秋的武道修为的;而叶经秋则是对四号选手更是一无所知。
这一交手,二人都是先试探对方,四号选手单掌拍出,用上了七分功力,叶经秋也在试探,却是用了五分功力。
二人掌势相交之际,只听“啪”的一声,二人一触即分,随即各出绝学,攻势绵绵。
叶经秋龙手拳已经大成,此时使出来,刹那间森森杀意成境,就似乎有无数士兵,跟在一位铁血将军身后,呐喊冲杀。
四号选手哪里见过这样的攻势?当时心下一惊,心说完了!
这念头刚刚转过,叶经秋一招猛龙过江,左手轻带,右掌托出,将四号选手送下了台。
四号选手落到地上,犹自怔怔地没反应过来。
台下众人见叶经秋仅仅三招就战胜了对手,都跟忘记了叶经秋不是儒宗之人似的,一片声地喝采。
此时叶经秋自然就成了擂主,六号上场挑战,叶经秋同样也是三招,将对手送下台去。
接着是七号选手、八号选手,九号选手上台挑战,叶经秋是连战皆捷,这三位之中的最强者在叶经秋手下也没走出十招。
下面上台的十号选手却是境界高于叶经秋的,他已经是真武九阶了,叶经秋现在才真武六阶。
1...7071727374...2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