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重回八零:农媳好撩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晗程程
沈荷花也拿了400多,她恨自己家的茶叶太少了,不然的话也能上500多钱。
心想着,要是陈艳红下次再种植茶树,一定要多投资一些多。
拿到钱的人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幸福的笑,还没拿到的一个个都紧张,非常想知道自己家能拿多少钱。
特别是张姓家族的,因为一直没有念到他们,就连一直不怎么关心的张卫南也都在紧张着。
毕竟有这么多钱,谁不心动呢!
他的心里也免不了有些嘀咕,后悔自己当初不应该把茶园交给陈艳红管理。
他不知道陈艳红会怎么算钱给他,毕竟他当然说是送给她去管理,只需要每次送些茶叶给他,不用付钱。
但现在看到听到大伙儿领到他,张卫南真的眼红。
可他又拉不下脸找人家要钱。
“张卫东23元,张卫西27元……”
张姓家族的成员一个一个由领得少的念到高的,张卫东的茶树本比张卫西家的多,但他就是不肯低价给陈艳红收购,是吴月娥卖了一些,才只有那么少钱。
当初那些懂得弃暗投明的张氏,个个都满脸上露出笑容。
陈艳红并没有亏待他们,不过张卫南的名字一直没有出现,有的觉得他的钱肯定很多。
可是,张家的人最高已领到了600多,如果再高下去的话只怕是不可能的。
好多人都不敢往下想,毕竟张卫南当初说把茶园给陈艳红,只要一些茶叶。
“现在就剩下三个人的名字没念到,我先卖个关子,让大伙儿一猜,会是谁呢?”
委主任突然来这样一出,把整个场面推向高,潮。
但大伙儿都不知道该怎样说了,因为都是以户主来念,按这样算下来只剩张卫南。
可主任说有三个人名,这怎么可能呢?
“主任,你就别卖关子了,赶紧说吧,我们还等着回家做饭,别耽误了,待会儿有时间还想去镇上。”
“对呀对呀,能拿到这么多钱,我想去给孩子们买些好的东西。”
听到大伙儿这么说,主任也不好在卖什么关子。
他清了清喉咙,整个场面安静下来,一双双眼睛都盯着他,非常的好奇,会是谁?
“张卫南,张卫南1880元。”
主任的话音一落,台下的村民们高呼,沸腾起来。张卫南激动得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转头问坐在他旁边的张卫东。
“哥,主任刚刚念的是我吗?”
已经气得脸色发青的张卫东感觉是在对他炫耀,明明他的茶树是最多的,却发了23元,而张卫南1880元,这是狠打他的脸,气得差点吐血。
张卫东狠狠的瞪了张卫南一眼,起身离开,一句话都没说。
“天哪!这么高,1880元,这肯定是咱们镇上几个月来赚得最多的。”
好多人都在说是不是搞错了,主任很明确告诉们没错,张卫南领的钱是最多的。
这下,张卫南听清楚,突然不好意思。
他刚刚还在懊恼,后悔,此时听到这个钱,瞬间脸红了,好在他的皮肤黑,没人看出来。
他做了个深呼吸,才从位置上起身,朝着台上走去。
张卫南走上台,并没有直接去拿钱,而是走向坐在陈国栋旁边的陈艳红。
“艳红,我已经把茶园交给你了,这些钱应该是由你拿着,不应该给我,如果你实在过意不去,给我点租金就行了,剩下的还是给你。”
陈艳红在张卫南走向她时,已站起身,目不转睛的看着对方,眼里满是感激。
想当初,重生后的她得罪张卫东,使得张姓家族不给她活,让她走投无路,是张卫南顶着压力,给她赚钱的机会。
让她赚到第一桶金,让她买得起一台缝纫机,让她第一次制茶,在她建厂房最需要资金时,是他顶着压力借钱给她。





重回八零:农媳好撩人 第198章 嫉妒生骂
对陈艳红来说,张卫南是她最大的恩人。
“卫南叔,你误会了,这些钱是茶园投资的分红,还有袋子的,不只是茶叶。”
茶叶没能赚那么多钱,是袋子的钱多,虽然价格低,但是一点一点的积累起来就有很多,陈艳红他们是当初投资的来分红。
听到是说按他们当初投资的,村民们一个个脸上都露出惊讶的表情,无法相信,更多的是后悔当初没有多投资。
突然间,大家更想知道还有两个人是谁?
有人大声的问:“陈艳红,你和郭建设两人的是多少?是合在一起还是分开的?”
“对呀,对呀,是多少?快跟我们说一说。”
陈艳红也笑了,“我的不多,毕竟我们家没有茶叶,袋子跟设计管理方面连工资合起来,我的就只有400多。”
400多元,听到这个话时,大伙儿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一个个不敢相信。
有人小声的说:“只怕是少说了一个0。”
陈艳红说的没错,当然,她应该领得更多,陈国栋他们给她算了一下,至少应该分给她2000多块钱。
但是由于资金不够,所以陈艳红就把自己的拿出来,就当以后是补给她的,所欠的都记在账上。
不过,她得应酬,买东西,需要一些花销,所以领了400多块,这也是跟对着大伙儿的交代。
陈艳红没有把经过跟大伙儿说,只是说她领的钱没错,并给主任投去一个眼神。
村主任当然知道是让他赶紧转移大家的注意力,他提高嗓门,“还有一个是郭老板,当初投资了2000块,分得的红利是1280元,这个钱就交给郭建设,到时候由他们转交。”
郭建设没到场,郭展兴觉得钱太多,他不放心拿,就让陈艳红代收。
陈艳红求之不得,因为根本没有郭老板,那是郭建设,这事只有三人知道。
而且这钱也不全是郭建设的,还有另一个人的。
陈艳红拿了钱,见时间还早,立即起身去了宏绮制衣厂,表面上看是找郭秋香,实则是找某人。
“牛翠花,这是你赚的350元。”
厂长办公室里,陈艳红从包里拿出一个用信封装着的钱递给了刚进办公室的牛翠花。
350元。
牛翠花惊讶得呆站着,伸手触及到信封时,都是在颤抖。
她长这么大,从没有见过如此多的钱,哪怕是她在这厂干了这么多活,加起来都没有一百元。
她打开一看,有一百和十元的,数了下,三张一百,五张十元。
“陈艳红,你是不是搞错了?”
陈艳红被牛翠花的话吓了一大跳,眼睛直盯着对方,怎么会搞错呢?
她当初可没有承诺给牛翠花多少钱,怎么会算钱?
“少了多少?”陈艳红小声的问。
没有一丝不满,而是不想让不远处的郭秋香听得,免得搞出什么幺娥子。
呃?
牛翠花一惊一乍的看着陈艳红,然后笑了,“不是少了,是多啦。”
多啦,又一嫌拿的钱多,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陈艳红,谢谢你给我赚钱的机会,不用这么多钱,我只拿250,这钱你拿回去。”
牛翠花从信封里抽出一张一百元放在陈艳红的手中。
250真是二百五。
陈艳红摇了摇头,又把钱放回牛翠花的手上,“没错,这是你应得的,若不是你弃暗投明,帮了我们,只怕我们的袋子没那么顺利卖出去。”
正把风的郭秋香可都听到了,压低声音说:“你们俩别推来推去的,赶紧啊,免得被发现。”
陈艳红也催牛翠花快离开。
牛翠花拿着350元,美滋滋的离开厂长办公室。
谁也没想到陈艳红和牛翠花竟然会联手合作,东林村的茶泡袋子都是牛翠花和李大旺的女儿送到各买家手中。
就因为大家知道牛翠花视陈艳红为敌,才不会被赵守富他们查到。
东林村一下子富起来,传到了十里八乡,人们纷纷的来找陈艳红,想让她也帮忙,想投资生产,都被陈艳红拒绝。
她告诉他们,自己现在处于初级阶段,能赚点钱并不代表成功,而且现在正是茶叶初期,至于后面会怎么样还不清楚。
她希望让稍安勿躁,让她观察一段时间,但大家都眼红东林村,谁还会相信她的话,认为她这是私心,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全都说出来,骂她是表子生,骂得比以前更难听。
陈艳红当然是不能任由他们欺负,现在形象对她非常的重要,立即找镇政府,把自己的发展计划告诉他们。
“主任,我现在是把东林村为试点,成功了是你们安排有方,可能带动其他村,把咱们镇发展起来。”
陈艳红把镇主任捧得高高,左一句他们领导有方,右一句造福百姓。
主任听得脸上笑呵呵,整个人都飘,对陈艳红说的话都是对的。
他很快开了个关于各村发展计划,把陈艳红的话转为自己的,还让大家不要人身攻击。
这年代的农村读过书的除了小孩,没几个,都是文盲,哪知道道理,干部们越护着陈艳红,他们骂得越凶。
“艳红,你别往心里去,要是不舒服,你到茶镇几天,我听翠花说赵春香把店打理得不错,你可以去那里散心。”
郭家偏厅客房里,郭秋香正接待前来找她的陈艳红。
陈艳红仿佛没听到眼睛一直看着外面,好似在找什么?
等久没得到回答,郭秋香放弃了,她压低声音,“别看了,我哥没有回来。”
陈艳红这才缓过神来,翻了个白眼,“我又不是来找他的。”
“得了吧,都写在脸上,对我还能瞒得住吗?”郭秋香取笑着。
陈艳红绷着脸,装出不悦的样子,“既然知道,为何不爽快点!”
“我说了,你不信,我哥像人间蒸发,一点音信都没有。”
“谁信你,你们不着急吗?”
听到一点音信都没有,陈艳红的心咯噔一下,暗道,难道出事了?
她后悔,当初没有坚持让郭建设不要回去。
黄海江他们怎么会放过他,肯定是把他当替死鬼,说不定……




重回八零:农媳好撩人 第199章 机会是靠自己争取的
想到死,这个最坏的可能,陈艳红的心一阵绞痛。
看着她脸上变化表情及伤心难过的眼神,郭秋香不再隐瞒。
“艳红,别担心,我哥没事,他有电话跟我联系,不过都是隔几天打给我,至于在什么地方,他没说。”
郭秋香把她知道的事都说了,但陈艳红还是觉得郭建设在瞒着他们,肯定是遇到什么事了,不过,她没有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接着,陈艳红告诉郭秋香,村里生产的袋子不能再是小作坊,应该成立一个小厂,不过,却遭到反对。
“艳红,我觉得你还是保持现状比较好,有钱赚皆大欢喜,要是没赚到钱,或是少赚了,只怕他们就会疑神疑鬼,甚至认为你私吞。”
郭秋香说出自己的想法,她没有告诉陈艳红,自己目前正处于这种情况。
可她根本不知道今日的陈艳红已重活一世,还当过大老板,一眼就看出郭秋香是出了问题,不过,人家没说,她也不好问,毕竟自己刚说出帮厂之事,怕小姑娘会乱猜想。
从郭家出来后,陈艳红才发现除了郭建设,自己每做什么事都没人会支持,也没人可以说话。
不知不觉中,她走到后山,来到郭建设兄妹曾带她来的水库。
她想了很多,决定还是在村里办个厂,给村民们一个生活的保障。
做了决定,她立即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她大伯和村长听。
“这是好事,我们支持。”
村长他们听了之后是一万个支持。
“艳红,这是好事,村民们就不用再跑到外面去找活,家里的老人小孩也有人照顾。”
陈国栋的话让陈艳红更坚定要在村里成立公司,给孤寡老人小孩一家完美的家。
消息一传开,整个村都沸腾起来,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能够在村里办厂,让他们仿佛觉得是高人一等,不过,也有人愁眉不展,坐立不安。
“娘,我该怎么办?”房间里陈丽珍拉着邓桂芳的手,非常的不安,“她一定会报复把我赶出村。”
想到村里的老老小小都有活做,都能赚点钱,只有她们母女俩没有,陈丽珍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
“不,不会的。”邓桂芳笑着安慰女儿,但她的心里却闷得慌。
“怎么不会,全村就咱们俩没有活干,她都不肯给我们安排一个岗位,这就是报复。”
邓桂芳的身子猛地抖了抖,藏在心里的担忧突然被人撕了个口。
“丽,丽珍,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她结结巴巴的说。
这么多来邓桂芳从没有像此时这么害怕。
自从来到东林村嫁给陈国柱,日子虽过得清苦,却让她活得有尊严,不会再受到家暴,而且现在生活越来越好。
邓桂芳知道自己以前对陈艳红不好,害怕失去此时拥有的一切,脑子一片乱,没了主意。
“娘,你别怕!她正处于事业期,不会达个时候把我们赶走,我们一定要把握好机会。”
“好好,你说,该怎么做?”
厂区里,陈艳红正在车间检查工作,邓桂芳突然到访,看到大家正有说有笑的干活,让她触景伤情,想起大锅饭时代一起干活的日子,也让她有种被隔离的感觉。
对,机会是靠自己争取的。
邓桂芳做了个深呼吸,脸上露出讨好的笑,“艳红,丽珍还没有工作,让她跟你们一起干活吧,她有文化也会管账。”
她刚刚目光扫了众人一眼,发现几个正在统计数据的都是小学学历,不像她女儿初中文化而且还当过老师。
听到继母说让陈丽珍来上班,陈艳红本来没觉得什么,可是一听到管账,她的脸上就露出一抹冷笑,不过,她还不想撕破脸。
“阿姨,丽珍,这不会那不会她能做什么,至于账已经有大伯,根本用不着她。
再说丽珍也没会计证,以后要是有关部门来查账挺麻烦的,她想来上班可以,就跟她们一样数袋子,你看她要不要?”
邓桂芳顺着陈艳红的视线看去,角落里,好几个目不识丁的中年妇女正数着已经做好的袋子,数好,一扎一扎的绑着。
这是最简单,只要会数数,上至五六十岁老人下到三四岁都会干的活。
别说陈丽珍,就是邓桂芳也不肯让女儿该这样的活。
“艳红,丽珍识字有文化,怎么能干这样的活,你看能不能换一换?”邓桂芳还在争取着。
陈艳红似笑非笑的看着她,“她有文化,干这样的活真是屈才,确实要换个好工作。”
“对,对。”邓桂芳笑眯眯的说,“不用太好,给她一个管事的。”
心想肯定是个技术活,不用被人管不用受气。
陈艳红没有忽视邓桂芳脸上的表情,毕竟是自家人,她本来没想做得太绝,但这女人不知趣,就不能怪她。
“阿姨,我没什么文化,这里干活的也都是没什么文化,最高学历也是小学毕业,这里庙小容不下丽珍这尊大佛,还是请她到别处高就。”
陈艳红说话文皱皱的,对不识字的邓桂芳来说,不知在说什么,但庙小,容不下大佛,这样的俗语她还是知道什么意思。
耳边传来一阵阵嘲讽的笑,让邓桂芳更是颜面扫地,恶狠狠的瞪着陈艳红。
“艳红,你有什么不满可以冲着我来,何必把气出在丽珍身上呢!”
邓桂芳这话是在告诉大家,陈艳红容不下她女儿,也是在说害怕她女儿的学历比她高。
“阿姨,我就事论事,是你自己说丽珍学历高,想要好工作,可她一不会缝纫,二又拿不了针线活,而且我这里根本不需要多好的学历,只要有技术活,她来这里难道不是屈才!”
陈艳红的声音刚落下,突然有人冲了进来,并大声的说:“不,不屈才,我愿意干,不管什么活我都愿意做。”
众人的目光齐飕飕顺着声音看去,见来人已站在陈艳红面前,一副认真的样子。
“丽珍,你可要想清楚,别三天打鱼两天撒网,更认为你是我妹妹,就可以不做事……”




重回八零:农媳好撩人 第200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
陈艳红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
“姐,我明白,我说的都是认真的,你放心,我绝对不会给你添麻烦。”陈丽珍直视着陈艳红,真诚的说。
她早就躲在外面偷听,知道陈艳红让她干什么活,接着目光看向那最简单又都是大妈在干的活,心里是排斥,但她别无选择。
张文彬不知去哪里,张卫东只能她的身子感兴趣,吝啬,现在又怕媳妇,根本别指望他,而赵守富只是利用她。
这些,陈丽珍都知道,只是不想承认罢了。
既然他们不能帮她,她现在只有抓住陈艳红的那点亲情,否则东林村真的没有她的容身之处。
陈丽珍知道自己以前得罪陈艳红,现在想在这里做事,绝对不容易的,想一步登天更是不可能。
为了生存,为了钱,陈丽珍咬着牙,厚着脸皮讨好着,就如小时候一样,得一点一点取得陈艳红的信任,才有机会翻身。
陈丽珍相信只要有了钱,她才能做人上人,所以不管陈艳红想怎么样,让她干什么活,在没成功之前,她都不会有二意。
竟然会同意,太出乎陈艳红的意料,但她不傻,事出反常必有妖。
就在她观察陈丽珍时,邓桂芳可没闲着,跟车间几个妇女打个招呼问声好,又折回来拉住她,哀求着,“艳红,不看僧面看佛面,你就答应让你妹妹在这里干活。”
邓桂芳很聪明,不是说丽珍而是妹妹,还咬得特别的重,不仅是告诉陈艳红也是说给车间的人听。
陈艳红微点了头说了声好。
就差那么一点,她就捕捉到陈丽珍那异常的眼神。
过后,孙梅来到陈艳红的办公室,“艳红,你就相信陈丽珍会变好?”
“不信!”
“那你还同意她在车间干活,不怕她把车间搞得天翻地覆?”孙梅的语气越来越重,提醒着。
陈艳红的脸上依旧挂着笑容,看着对方,“放心吧!这段时间她是不敢乱来,好了,你要是不放心,就帮我盯着。”
孙梅离开,陈艳红陷入回忆中。
前世临死前医院的那幕一直在她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陈艳红透过玻璃窗看着外面正被人隔离在角落里的女人,那刻苦铭心的仇恨就像火山喷发,仿佛要把手中的纱布捏碎。
但她知道陈丽珍的隐忍程度深到可怕,不能硬来,否则会恰到其反。
她一定要慢慢的折磨陈丽珍,剥掉那一层层虚伪的皮,让其再无翻身之力。
随着茶叶制作渐渐的完成,袋子的生产也将近尾声,人们一下子闲下来还真有些不习惯。
手上有钱了,也不想着外出干活,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吃茶闲聊,议论最多的就是办厂之事。
“办厂那有那么容易,你们都看到了,说了好久,却一点动静都没有,肯定没希望。”
“不是,我听说是想先买机器。”
“买个辟!现在都没茶叶生产,买来喂蚊子啊。”
“绝对不能买,有了机器,还要我们干什么?”
这几天的议论,村干部们都知道,陈艳红也听说了,她觉得有必须开个村民大会,让大家知道买机器对大家更有利,赚的钱也会越多。
又开村民大会,这可是距离上个村民大会还不到一个月,也是近年来头一回开个如此频。
村主任开了个头,接下来是陈艳红告诉大家买机器的好,然而,她说得是口干舌燥,反对的声音还是很大。
但她没有失去信心,喝了口茶润润喉咙,又拿起喇叭。
“我知道,你们是怕失业,怕没钱没收入,可以告诉你们,这是不存在的,我们的宗旨是多劳多得。
有了机器,我们袋子的产量大了,不只卖给茶镇,还能销往全国各地,甚至更远,我们的收入将会大大增加,十倍百倍,那都不是没可能的。”
十倍百倍的收入,让村民们心动,反对的声音渐渐的小了。
陈艳红他们觉得没有必要因几个村民的不同意而继续动员,敲定了,立即拍了板,以投资入股的方式来决定以后的分红。
上次分红,李大旺,张卫南等人的收入让村民们个个眼红,他们毫不犹豫的纷纷拿出存款投资入股。
陈艳红本来想办个小厂,毕竟她的目标是茶叶,而且袋子生意在往后几年里并不好做,没必要搞大。
但是,由于她上次给镇政府的信息中,让他们更想让东林村成办一个大厂,给他们长长面子,也就没同意陈艳红办个小厂的意见,不给办证。
“村长,他们要求我们必须成立一个股份公司,你们看怎么样?”
村委办公室里,陈艳红把情况跟几个村干部说清楚,也告诉他们不办厂和办股份公司的利弊。
村长手中的烟杆敲了敲桌面,仿佛是在提醒着大家打起精神来。
1...5960616263...1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