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是个恋爱脑 完结+番外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闻醉
裴侍郎的脸色好看了些,“还算有些脑子,这也不算什么大事,你可要为他们张目。”
“我相信皇上会给村民们一个合理的奖赏的。”赵疏桐继续摇头道。
赵疏桐和裴侍郎他们商议了一些其他事情,半自动纺织机皇帝的工匠那里已经有了些眉目,床上用的羊毛毯很快就可以实现机器制成半成品再让绣娘加工,减少生产时间了,到时候铺子的利润还会再增加。
“裴旭什么时候回来。”赵疏桐走后,裴侍郎问裴晗。
“小弟弟满月那几天就会回来了。”裴晗回。
今年还没有出正月的时候,裴旭就被他们打包回老家考秀才了。四月的时候来信,裴旭已经通过了府试,成为了一名童生,这两天正在等院试的结果。
“子嗣的事情你也该抓紧了。”裴侍郎道。
这还是裴侍郎第一次和裴晗提子嗣的事情,不过也就点到即止提个醒。
裴晗回后院的时候,曹氏正在做针线。见裴晗回来,曹氏收了针线,迎了上来,“大公子今日怎么回来的这么早。”
“翰林院那头无事,刚刚和祖父商谈完正事,就想来陪陪你,在给小弟弟做东西?这是象鼻?”
裴晗拿起曹氏刚刚做的针线迟疑地问。
曹氏红着脸羞涩地道,“是象鼻,小弟弟这样俊俏可爱的孩子,实在是太讨人喜欢了,我想给他加个长鼻子,看看他是不是还这么好看。”
裴晗想到宫里时不时传出四皇子今日穿了什么奇怪的衣服昨日又戴了什么,很难理解为什么女人们打扮起孩子有这么多的恶趣味。小叔叔那里给小弟弟准备的衣服更是千奇百怪,打开了另一个世界大门的曹氏裴吟兰更是憋着各种怪从古书里找动物原型给他做衣服,要不是小弟弟刚出生,早就遭毒手了。不过,看家中内眷对小弟弟的热情,裴晗预感也撑不了几天了。
*
夫郎是个恋爱脑 完结+番外 夫郎是个恋爱脑 完结+番外_分节阅读_150
赵疏桐说不管村长献红薯的事情,让赵老汉有些发愁。
儿子没教他怎么应付村长。
村长这些天费了多少力气,赵老汉也是看在眼里的。要是实话实话让村长知道不用儿子出力,事情也能办,不知道村长会不会相信,还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赵老汉苦思冥想,也不知道怎么能把村长给糊弄过去。
想到五弟为了小红薯满月的事情专门赶了回来,赵老汉就想去找赵疏桐五堂叔讨个主意。
“五弟,疏桐能有今天,有一半都是你的功劳,我和疏桐都在心里记着你的大恩呢。”赵老汉道。
他说这话也不是煽情,而是真的感谢儿子五堂叔。早年要不是他给的银子,儿子也不能安心读书。
“三哥,你这话严重了,疏桐能有今天的成就都是他自己争气,没有我他照样能有今日的。”五堂叔道,他也资助过族里和赵疏桐同龄的两个孩子,但是那两个孩子既没有赵疏桐的天资,也没有赵疏桐的勤奋。早早辍了学,去给人做账房了。
“五弟你就不要推辞了,要是没有你,我们爷俩前些年的日子还不知道多艰难呢。我和儿子都不是那种发达了不认亲戚们的人,只是疏桐还在那什么馆学习没有结业授官呢,村长就想让疏桐向皇上给他讨赏赐。这疏桐要是不答应,就辜负了乡亲们的情谊,可要是答应了办不到,让乡亲们受了损失又怎么办。”赵老汉道。
五堂叔知道赵老汉心中为难,他在直隶有上千亩地,种了不少的红薯,为了不给侄子带来麻烦,红薯他都没有直接卖,而是在那边开了一个小吃铺子,卖红薯糕凉粉粉条等,积少成多赚了一些钱。他还没回来村长就写了信劝说他让他跟着一起献红薯,因为自己地多的原因,张口就让自己献几万斤的红薯。
五堂叔和村长是亲兄弟,没有驳村长的面子。但是村长这么利用侄子,五堂叔却觉得不妥当。
他之前和妻子商量过,平日里就和疏通家还像以前一样正常来往,他们家有田有地有铺子,家中银钱也用不完,平日里又不和人结仇,子女懂事听话,疏桐在朝里就已经是给他们撑腰了,他们不需要巴结疏桐算计他什么。疏桐的人情x现在能少动用就少动用,攒下来将来用在儿子身上,让疏桐能在学业和前程上帮儿子一把。
侄子现在没有官职,没什么大本事,要是办事还得要求到岳家头上。一次两次的就算了,要是事事都靠岳家帮扶,将来怎么抬得起头。
七弟拉了全村的人向疏桐讨人情,将疏桐给架在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地步,疏桐将来怎么还敢沾染他。
“三哥,这事都是七弟异想天开。要是疏桐做不到,早些说明白,大家都不会怪他的。”五堂叔道。
这个时候阻止他们献红薯还来得及。
只是能不能阻止的了,阻止之后村子的人会不会怨他们还有赵疏桐,五堂叔也不敢保证。
“疏桐倒是没说这事不能办,他给我说让村长直接把红薯给上次来咱们村买红薯的人,说他们会禀告给皇上的,不用他出面。我想直接把这话说给村长,可又怕村长不相信。”赵老汉发愁地道。
五堂叔知道要是赵老汉直接给村长这么说,村长肯定会认为疏桐不想出力。
“疏桐有把握这些官差不会瞒报。”五堂叔道。
“不会的,那都是皇上的人,忠心着呢。要是他们敢不告诉皇上欺负乡邻,这个时候疏桐总不会不出力的。”赵老汉道。
要是这个有隐患的环节不出差错,五堂叔就觉得好说服村长了。
“三哥,我觉得我们可以和七弟说,疏桐因为某些缘故不方便正式出面,然后他会在暗地里帮咱们使劲儿。”五堂叔道。
“要是他让疏桐回来怎么办。”赵老汉道。
“疏桐平日要去翰林院学习,休沐的时候不是还要去皇庄吗,你就说他忙的没有时间过来,你是他爹,村子里的事情他让你代他做主。”五堂叔道。
“五弟,你不愧是做生意的,脑子就是灵活。”赵老汉夸道。
两个人又商量了一些小细节,一同去找村长。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61600:13:34~2020061616:45:5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小哭包10瓶;泥头11288瓶;染柒2瓶;夕微兮陌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2章
“疏桐不替我们向皇上引荐?”村长看向赵老汉。
他们六个村子,要献的红薯不少。
赵疏桐帮他们引荐,也是有功劳的。
“七弟,疏桐也有他的难处。他发现红薯献给皇上立了大功后,他的一举一动不少人都盯着呢。那个柔妃的娘家人欺负疏桐没有权势,去年硬生生把亩产一千斤的玉米从他手中给夺走了,他这个时候低调还来不及,实在是不适合出风头。”五堂叔道。
“疏桐也不是不管咱们了,他给出了主意,让三哥和你说,让咱们把红薯直接交给前来采买的大人,采买的大人会禀告给皇上的,他也会在背地里给使劲。”
夫郎是个恋爱脑 完结+番外 夫郎是个恋爱脑 完结+番外_分节阅读_151
村长没从五堂叔的话中听明白为什么赵疏桐这个时候不适合再出风头,但是不妨碍他会脑补,觉得赵疏桐可能有什么难言之隐。发现高产粮食的功劳实很大,人人都想要。那些有权有势的自己找不到,可不就要盯着找到过两个的赵疏桐。
毕竟人家一辈子都碰不到一个,而赵疏桐去了两次番市就发现两个,那将来肯定还会发现更多。
柔妃的娘家人能抢,其他的诸如王爷侯爷之类的可能也会来抢。
因为玉米的事情,赵疏桐已经和柔妃的娘家人交恶。有这样一个大仇人在朝中盯着他,行事肯定会不方便。赵疏桐因为红薯发达了,村中就有不少人眼红他的,朝堂上嫉妒他的人肯定更多。
而疏桐替他们向皇上引荐献红薯肯定要大出风头,说不得就有仇家看不惯他总是立功,或者有人想要讨好柔妃娘家人,会在这上面给疏桐使绊子,到时候还会连累到他们。赵疏桐可能是为了不连累他们,才不帮他们请功改私下里帮助的。但总归赵疏桐没有抛下他们村子不管,村长觉得他该领赵疏桐这份情。
但村长不知道,真相其实很残酷,如果下面负责采买的人没有昧了他们的功劳不让皇帝知道,赵疏桐就不会出面。甚至皇帝不给赏赐,赵疏桐也不会去替他们求。
差不多被五堂叔还有坐在那里不怎么说话却一脸笃定的赵老汉还有自己的脑补忽悠瘸,村长终于找回了一些理智。
“疏桐既然这样说了,那肯定不会出错,咱们商量一下献红薯的事情。”
村长话题转的太快,赵老汉和五堂叔互相看了一眼。
他们见村长之前劝人献红薯都快疯魔了样子,以为村长肯定不好说服,没想到村长竟然这么容易就同意了他们的说法。
要是村长知道这两个人所想,也只能说开弓没有回头箭,他都联和了周围五个村子一起献红薯了,村子中的好些人都是被强硬压下去的,到了这个时候反悔,他和其他五个村长会失去在村民中的威信,一些刺头也会借机生事,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了。就算皇上那儿没有下旨褒奖他们,过了这次他们的红薯也能自由买卖了,损失的钱很快就能赚回来。
“五哥,你能拿出多少红薯。”村长目光灼灼地看向五堂叔。
五堂叔被他看得头皮发麻。
他七弟每回第一次想到他,不是出东西的时候就是需要他出钱。
摊上这么一个弟弟,五堂叔也有些无奈。
“三万斤。”五堂叔道,他一个人出十亩地的收获不算少了,村子里好几户人家十几口人都还没有十亩地呢。
但是村长不满意。
他五哥前几次种的红薯都用来育种了,现在种了好几百亩的红薯,红薯又不用交税,至于种了红薯的地交税的问题,卖红薯的钱补上了还有许多剩余。他五哥一个人手中就捏了快百万斤的红薯,赵疏桐在刚开始种红薯的时候将育苗的红薯都给送出去了,手中的红薯也没有五哥多,三万斤对他五哥只是九牛一毛。
村长开始实力坑哥,花样劝说五堂叔多出一些力,五堂叔是村子里的富户,又是村长哥哥,该在村民中起个带头作用。否则他们家人都不舍得出东西,到时候村民不知道怎么议论他这个村长呢。
五堂叔在村长的缠磨下,硬着头皮答应出十五万斤的红薯。
赵老汉说要出二十万斤的红薯,村长和五堂叔都被这样的大手笔惊住了。村里人手里的土地都不多,他亲哥这个在外地有土地的人被他纠缠的狠了才只肯出十五万斤,没想到三哥一口气就出了二十万,儿子有前程又孝顺,三哥也阔气了。
“三哥,你出二十万?疏桐让你出这么多的?”村长有些结巴了。“和我儿子没关系,是我自己想出这么多的。这二十万斤红薯是我种了一年的地攒下来的,红薯没了还能再种,但是给朝廷做事的机会不多。我小孙子刚出生,我作为孩子的爷爷没什么能给他的,就想着趁我现在还能动弹还能下地,为孩子多做些好事,给他攒攒福气,让他能够平安长大。”赵老汉提到小红薯的时候神色一片柔和。
他没有什么大本事,能为孙子做的事,就是给孙子积积福,希望能保佑小红薯健康长大。
“三哥,侄孙子一定会好好长大的。”
五堂叔受到了赵老汉的感染,也把献红薯的数量提到了二十万斤。
赵疏桐知道后,也为赵老汉的大手笔惊叹了一把。
他爹一直是个老实的庄稼人,做了老太爷也不愿意享清福,还要回庄子上种地,没想到还有这样的魄力。
不过,赵疏桐没打算阻拦他爹。
自去年他和栖栖成婚,他爹一直住在庄子上打理田地。这些红薯都是他和佃农一起种下的,他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小红薯,你竟然这么金贵,你爷爷把自己种了一年的红薯都捐了给你祈福。”裴栖戳了下赵竹心的脸道。
赵竹心懵懵懂懂地,不知道他爷爷这样一个老实人,这辈子唯一干的一件大事就是为他做的。顺着被他阿姆戳开的嘴角,口水慢慢流了出来。
裴栖忙用赵竹心胸前的小兜兜给他擦掉口水,同情地看向小红薯。
身上压了二十万斤的红薯,将来不好好读书连个借口都没有了,否则多对不起他爷爷对不起二十万斤的红薯。
裴栖在家中对赵竹心幸灾乐祸,朝堂上却因为石台村等六个村子向朝廷献上四百万斤红薯资助西北百姓给西北百姓育苗的事情,狠狠地震惊了吧。
一些不事农桑不懂农事的大人,这次直观地看到了红薯的产量到底多惊人。
去年皇上去石台村亲自收获了红薯后,给赵举人留下的红薯并不多。如今六个村子仅仅种植了一年,累积的红薯竟然已经上百万斤,这可真是比杂草还能长。
有了红薯,他们大齐是真的不会再有饿肚子的百姓了。
皇帝的皇庄有红薯收获的数据,对此倒并不惊讶。
夫郎是个恋爱脑 完结+番外 夫郎是个恋爱脑 完结+番外_分节阅读_152
安排去石台村等村子收红薯的都是皇上的人,上次收到的红薯和皇庄种出的大部分红薯都送到了西北分发给了百姓种植,但这些远远不够,西北地广人稀还是缺粮缺育苗的红薯。
这次六个村子的村长主动找到上次负责到他们村子采买红薯的人,表明要把今年的红薯献给朝廷。负责人不敢隐瞒皇上,当即将事情查探清楚报了上来。其中村长如何劝说赵老汉,如何借用赵疏桐名义说服了其他五个村长,赵疏桐从始至终都没有出过面,还有村长泄露出去的一些小心思都查清楚了。
但是皇帝并不在意这些小心思。
他让人将裴侍郎和赵疏桐叫到御书房。
“石台村真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先是出了爱卿这样的俊杰,后又有村民仁义为西北百姓献粮。”皇帝对着赵疏桐夸奖道。
皇帝的心思一般都比较深,赵疏桐也拿不准这位到底是真夸还是假夸他,“皇上谬赞,村中的先辈一直以安分本分,忠君爱国教导我们这些后辈。这次能有机会为朝廷为受苦的同胞尽一些绵薄之力,是我们的福分,村中的青壮妇孺都以此为荣。”
“好一个安守本分忠君爱国,抱素怀朴之乡,爱卿的父亲一人就献上了二十万斤红薯,果真是家学渊源,虎父无犬子。”
“皇上容禀,臣快而立的时候才得一子,父亲盼孙已久欣喜异常,因此将过去一年种下的红薯,都捐了出来给小儿祈福。”
“老人家也是爱孙情深。”
百姓都向他表达了自己的忠心,又献上了粮食,皇帝这头自然是不能小气不给赏赐的。
自从得到两样高产粮食,他就有意在民间大力发展农业。
皇帝之前就有设立一些无品无级无俸禄只有个名头的农官,奖赏各地的种田好手,鼓励百姓努力耕种的想法。本打算等西北的事情过去,再推出来。如今石台村等六村给西北捐了四百万斤粮食,正好把这个想法给推出来。
皇帝也打算给几个村长还有赵老汉和赵老汉一样捐了二十万斤红薯的五堂叔都封个农官当当,赵疏桐赶紧站出来拒绝。
作者有话要说:早上好
感谢在2020061616:45:52~2020061704:15:2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la、罗水开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3章
“为何不要朕封赏你父亲。”皇帝挑眉,颇有兴味地问赵疏桐。
要知道,他封农官的旨意一发下去,那几个村长和赵疏桐的五堂叔算是正式晋入乡绅阶层,和普通种地百姓区分开了。
不是随便有些钱财的人就可以成为乡绅的,每个乡绅之家都是有一定底蕴的,或许是祖上有人当官或者近几十家族出过有功名的人,让家族迅速发展,或者在一个地方盘根错节经营了上百年。
“回禀皇上,给西北百姓捐献红薯是石台村石岭村等全体村民的心意,这是对君王的尽忠对正在遭遇饥饿困苦同胞的善意。几乎所有的人都做了自己能做的事情,村长们牵头说服村民,我父亲和五堂叔积极响应,各家各户将要献的红薯收拾的干净妥帖,才敢献给您。皇上独独重赏村长和我父亲还有五堂叔,是因为他们捐献的东西多,觉得他们的善行大,但同时会误导世人,让他们觉得村民是因为善行小得不到嘉奖,行小善不得嘉奖反而损害自身,长此以往,一些举手之劳与人方便的善事都不耐烦去做。”赵疏桐道。
“将领和士兵岂能同赏。”皇上摇头不赞同地道。
“回皇上,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臣曾经听闻过一句话,慈善的是心不是钱财,无论是捐十万斤粮食还是十斤粮食,在臣心中他们都是善心之人,不该有贵贱之分。同理,同理将士们在外浴血奋战保卫身后的国土和百姓,无论是运筹帷幄调兵遣将的将军,还是被人差遣的小兵,甚至是为兵士们做饭的火头夫,在臣的心中他们只有一个名字,都是英雄。唯有小善汇聚成大善,小兵集成军队,才能为皇上您披荆斩棘保家卫国。”赵疏桐道。
“臣认为赵庶吉士言之有理。”裴侍郎站出来道,“四百万红薯是六个村民的村民一亩地一亩地种出来的,辛劳无人可替代,奖赏不该由人代领。”
“那爱卿认为朕该如何奖赏石台村众人。”皇帝问。
“皇上不如下旨褒奖石台村等人,赏赐粟米布帛,等将来推行农官时,优先考虑录用石台村的农夫或者多给石台村几个名额,将来想要做农官的人必定会好好种地争取能达到您的标准,比直接给村长们加封公平。”裴侍郎建议道。
皇帝颔首。
他本就打算给石台村一些财物赏赐,封农官纯属心神来潮,既然两位爱卿觉得不合适,赵疏桐甚至不让他爹封官都要拦着,皇帝也就不再坚持了。
“你小子鸡贼的很。”走出御书房,裴侍郎对赵疏桐道。
“岳父大人过奖了。”赵疏桐拱手道。
“别给我来这一套。”裴侍郎摆了摆手,先走一步。
赵疏桐拒绝农官之事,一来在皇上面前撇清了村民还有他爹献红薯完全是他们自发的行为,和他无关。他作为红薯的发现者已经得无数人感激,若再动员乡邻给西北献红薯,在民间必会名声大盛,这辈子怕只能作为皇家吉祥物了,这个时候撇清了,让皇上不至于怀疑到他身上。
虽然皇上手中的力量肯定能把事情给查清楚的,但是作为臣子,该表态的时候还是要表态,该演戏的时候就要演。
二来将功劳归为集体,把几个村长到手的农官给推了,这是给那几个忽悠威逼他爹的村长使绊子出口气呢。等到将来皇帝真的要推行农官的时候,这些村子必会有人中选,但这些经常不下地劳作的村长获得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而不管是皇上这次给的奖励还是将来要选农官,村民们不了解具体情况,说不得还要把这个坏小子当好人呢。
夫郎是个恋爱脑 完结+番外 夫郎是个恋爱脑 完结+番外_分节阅读_153
哥婿心思这么多,裴侍郎担心他家栖栖受委屈。
外孙快要满月了,他要好好给孩子选一份满月礼。
*
三日后,石台村等六个村落均收到了来自宫中的赏赐。
皇帝下旨褒奖了石台村等六个村子,亲笔为石台村题写了忠孝村的牌匾,其他的村子都有御赐的牌匾,石岭村题字忠义村,石磨村题字忠勇村等等。
皇帝不管他这一手给外面带来多大的震荡,和皇后夸奖赵疏桐的人品,“是个不贪功的,就是有群拖后腿的亲戚。”
“赵庶吉士肯用红薯为聘礼求取侍郎府的哥儿,人品瑕不掩瑜,不用再多说。石台村的人虽然献粮食上有些小心思,但他们的忠心都是经得起怀疑的。”皇后娘娘道。
“要不然朕也不会想给他们个农官做做了。”皇帝哼了一声道,结果裴侍郎这对翁婿都不领情。不过,赵疏桐说的慈善的是心不是钱财,皇帝还是认可的。等到将来大齐的百姓都富裕了,他也可以这么教导百姓。这样发生灾祸的时候,全国百姓都会去帮扶受灾的地区,朝廷的压力也能少一些。
“皇上您将来选拔的农官都是擅长种地之人,赵庶吉士或许是怕您现在封了农官,坏了将来的谋划。”
“就他想的多。”
皇上虽然抱怨,但是皇后娘娘从中听出几分亲近的意思。
“臣妾听闻赵庶吉士的长子生下来时,就像年画里的仙童一样白净,把咱们的皇儿都给比下去了。听说在赵夫郎怀孕的时候,赵庶吉士每日都会按时回家陪着赵夫郎散步,逗他开心,就为了孩子出生的时候能顺利一些。”皇后娘娘艳羡地道,已经将裴栖孩子生的好是怀孕的时候养的好。
皇帝偶尔会关注一下赵疏桐的消息,对这些知道一点儿。
尤其是在进入庶常馆后,赵疏桐基本上每天庶常馆散学后,就雷打不动地回去陪夫郎,同年的邀约十次有九次不去,那些庶吉士们都在私下传他惧内的事情。
皇帝也觉得他没出息的紧。
猜你喜欢